第二节 环境问题概述
- 格式:ppt
- 大小:8.40 MB
- 文档页数:27
初中地理环境问题知识点梳理环境问题是指在人类社会和自然环境相互作用的过程中所出现的一系列问题。
地理学作为一门研究地球和人类活动相互关系的学科,通过研究地球表层的自然环境及人类社会和经济活动,揭示了环境问题的存在和影响。
初中地理教育中,通过学习和了解环境问题的知识,培养学生的环境意识和环境保护意识,从而推动可持续发展。
一、地球的生态环境问题1. 全球变暖全球变暖是地球自然环境面临的最大挑战之一,也是人类活动造成的后果。
随着人类工业化和能源消耗的增加,大量的温室气体排放导致地球上的温室效应增强,使得地球的气温不断上升。
全球变暖会导致冰川融化、海平面上升、气候变化等问题,并对人类社会生产和生活方式造成深远影响。
2. 生态破坏随着人口的增长和经济的发展,人类对自然资源的需求也越来越迫切。
大规模的采伐森林、过度放牧、过度捕捞等行为导致了生态环境的破坏。
破坏栖息地会导致物种数量减少甚至灭绝,生态平衡受到破坏,进而影响人类社会的稳定发展。
二、地球的污染问题1. 水污染水污染主要包括工业废水、农业污染、生活污水等。
工业废水中的有害物质,如重金属、有机化合物等,进入水体后会破坏水质,影响水生物的生存和繁衍。
农业活动中使用的农药和化肥会通过径流进入河流、湖泊等水域,造成水质污染。
生活废水中的有机物和微生物也会对水体造成一定程度的污染。
2. 大气污染大气污染主要包括工业废气、车辆尾气等。
工厂排放的工业废气中含有大量的有害气体,如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等,这些气体会对大气环境产生负面影响,导致酸雨、雾霾等问题。
车辆尾气中的碳氢化合物和颗粒物也会对空气质量造成影响,对人体健康产生危害。
三、地球的资源问题1. 能源危机能源危机是指人类能源消耗速度远远超过能源再生产速度,导致能源供给不足的问题。
非可再生能源的大量消耗使得石油、煤炭等化石燃料逐渐减少。
同时,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和利用仍然面临技术、经济等方面的困难。
2. 水资源短缺水资源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本资源之一,但受到全球变暖、生态破坏等因素的影响,地球上的淡水资源逐渐减少。
环境问题概念
环境问题是指与人类活动相关的对环境造成的不良影响或威胁的问题。
这些问题涉及到自然资源的消耗、生物多样性的丧失、生态系统的破坏、空气、水和土壤的污染等方面。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环境问题概念。
1.气候变化:由于温室气体排放等人类活动引起的全球气候系统的长期变化,导致地球温度上升、极端天气事件增加等问题。
2.大气污染:空气中有害物质(如颗粒物、氮氧化物、挥发性有机物等)的排放和累积,导致空气质量下降,对人类健康和生态系统造成危害。
3.水资源问题:水污染、水资源过度开采、水生态环境破坏等因素导致可用水资源的减少和水质的恶化。
4.土壤污染和退化:化学物质、工业废物、农药等对土壤的污染和过度开发、土地退化等对土壤的影响。
5.生物多样性丧失:物种灭绝、生物多样性丧失加剧,直接影响到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人类的粮食安全、药物来源等。
6.废物和垃圾处理:废弃物的产生和处理成为一个全球性问题,包括固体废物、电子废弃物、放射性废物等。
7.可持续能源和资源利用:由于非可再生资源的不可持续利用、能源的过度消耗等问题,推动转向可再生能源和可持续资源利用成为重要课题。
8.环境公正:环境问题和其影响往往不公平地分布在社会群体中,需要关注社会公正和环境正义。
第一章绪论第一节环境及环境要素第二节环境问题及环境保护第三节环境学及环境科学第一节环境及环境要素环——周围境——事物及其状态环境是相对于中心事物而言的,与某一中心事物发生关系的周围一切因素的总和。
中心事物是环境的主体周围相关事物是环境的客体环境科学研究的环境,是以人类为主体的外部世界,即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条件的综合体。
生态学研究的环境,是生物周围与生物发生关系的相关事物的集合。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的环境是指影响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各种天然的和经过人工改造的自然因素的总体,包括大气、水、海洋、土地、矿藏、森林、草原、野生生物、自然遗迹、人文遗迹、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城市和乡村等。
环境有一定范围,其大小取决于主体的影响力,即主体和客体之间相互作用的“辐射半径”。
——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所必需的自然条件和自然资源的总和。
包括空间、物质(大气、土壤、水体)、能量(物理、化学、生物)、自然现象人工环境——通过人类活动形成的物质(汽车)、能量(电)、精神产品(影视)1)物质多样性生命物质、非生命物质(2)形态多样性陆地:高山、丘陵、平原、高原、盆地,水域:江、河、湖、海……(3)过程多样性过程性质:物理过程、化学过程、生物过程、生态过程过程时间:短期过程、中期过程、长期过程(4)功能多样性生态功能、资源功能、废物消纳功能……人类需求与创造的多样性1)人类的需求物质需求、精神需求、服务需求……(2)人类的创造创造的方式、过程和结果具有多样性人与环境相互作用多样性(1)界面多样性城市、乡村、陆海空……(2)方式多样性资源开发、工农业生产、废物排放、城市建设……(3)过程多样性物理过程、化学过程、生物过程、生态过程(4)效应多样性人类活动对环境产生的效应:物理、化学、生物、生态……环境变化对人类产生的效应:生理、社会、经济、技术……指构成人类环境系统的各个独立的、性质不同而又服从整体演化规律的基本物质组分。
1.2,环境问题概述第二节环境问题概述(教师用书独具) ●课标要求 1.说出环境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及危害。
2.归纳当前人类所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
●课标解读 1.结合典型环境事件分析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
2.搜集最新事实材料分析说明环境问题对人类的危害。
3.通过新闻、网络查阅总结出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
(教师用书独具) ●新课导入建议 20xx 年 1 月 15 日广西龙江河流域发生镉污染事件造成大量网箱鱼大量死亡水质镉含量超标 5 倍以此导入新课。
●教学流程设计课前预习安排:①看教材 P 4 填写【课前自主导学】中的“知识 1、环境问题的概念及分类”并完成【思考交流】1;②看教材 P 5 ~ 7 填写【课前自主导学】中的”;知识 2、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与危害”并完成【思考交流】2;③看教材 P 7 ~ 13 填写【课前自主导学】中“知识 3、当前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并完成【思考交流】3。
��步骤1:导入新课。
��步骤2:教师提问检查预习效果。
��步骤3:师生互动完成”;探究1”并完成【问题导思】1、2、3、4的设问逐次进行。
↓步骤 8:先由学生自主总结本课时学习的主要知识然后对照【课堂小结】以明确掌握已学内容。
安排学生完成【课后知能检测】。
← 步骤7:在教师指导下学生自主完成【图表活动解读】中的【图表应用】。
←错误! !← 错误! !← 错误! ! 课标解读重点难点 1.了解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
2.了解环境问题对人类造成的各种危害。
3.了解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
1.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
(重点)2.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
(重难点)环境问题的概念及分类 1.环境问题的概念:指由于人类活动或自然原因使环境条件发生了变化并对人类及其他生物的生存和发展造成影响和破坏的问题。
2.环境问题的分类环境问题分类的方法很多按其发生的先后顺序以及发生机制一般可分为原生环境问题和次生环境问题两大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