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木工程数值模拟(FLAC3D)课件第1章
- 格式:ppt
- 大小:2.52 MB
- 文档页数:71
flac3d教程
FLAC3D是一种常用的三维有限差分软件,用于地质工程、岩土力学和地下空间开发等领域的数值模拟。
该软件具有强大的土体和岩体模拟能力,可以模拟地表沉降、岩石崩塌、地下水渗流等复杂地质现象。
使用FLAC3D进行模拟需要按照以下步骤进行操作:
1. 创建模型:首先要创建一个FLAC3D模型文件,可以通过几何建模软件或文本编辑器创建一个文本文件,并使用FLAC3D的特定语法定义模型的几何形状和参数。
2. 设定材料参数:在模型中定义岩土体的物理和力学参数,例如密度、弹性模量、摩擦角等。
这些参数将在模拟过程中用于计算岩土体的应力和变形。
3. 定义边界条件:为模型设置边界条件,如固支、自由表面、初始应力等。
这些边界条件将在模拟中约束模型的行为。
4. 施加荷载:根据实际情况为模型施加相应的荷载,例如施加地震力、垂直载荷等。
可以根据需要在模拟过程中改变或删除荷载。
5. 运行模拟:使用FLAC3D软件运行模拟,计算模型在荷载作用下的应力和变形响应。
模拟可以在软件界面中进行,也可以通过命令行方式进行。
6. 分析结果:模拟完成后,可以通过FLAC3D软件提供的各种功能和工具来分析模型的结果。
例如,绘制应力云图、位移云图、剪切云图等,以及输出模型的计算数据。
需要注意的是,在使用FLAC3D进行模拟时,应根据具体问题进行合理的模型设计和参数设定,并且进行准确的边界条件设置。
同时,还需要对模拟结果进行合理分析和解释,以得出有关工程或地质现象的结论。
建筑面积计算规则一、计算建筑面积的范围1.单层建筑物不论其高度如何,均按一层计算建筑面积。
其建筑面积按建筑物外墙勒脚以上结构的外围水平面积计算。
单层建筑物内设有部分楼层者,首层建筑面积已包括在单层建筑物内,二层及二层以上应计算建筑面积。
高低联跨的单层建筑物,需分别计算建筑面积时,应以结构外边线为界分别计算。
2.多层建筑物建筑面积,按各层建筑面积之和计算,其首层建筑面积按外墙勒脚以上结构的外围水平面积计算,二层及二层以上按外墙结构的外围水平面积计算。
3.同一建筑物如结构、层数不同时,应分别计算建筑面积。
4.地下室、半地下室、地下车间、仓库、商店、车站、地下指挥部等及相应的出入口建筑面积,按其上口外墙(不包括采光井、防潮层及其保护墙)外围水平面积计算。
5.建于坡地的建筑物利用吊脚空间设置架空层和深基础地下架空层设计加以利用时,其层高超过2.2m,按围护结构外围水平面积计算建筑面积。
6.穿过建筑物的通道,建筑物内的门厅、大厅,不论其高度如何均按一层建筑面积计算。
门厅、大厅内设有回廊时,按其自然层的水平投影面积计算建筑面积。
7.室内楼梯间、电梯井、提物井、垃圾道、管道井等均建筑物的自然层计算建筑面积。
8.书库、立体仓库设有结构层的,按结构层计算建筑面积,没有结构层的,按承重书架层或货架层计算建筑面积。
9.有围护结构的舞台灯光控制室,按其围护结构外围水平面积乘以层数计算建筑面积。
10.建筑物内设备管道层、技术层、贮藏室其层高超过2.2m时,应计算建筑面积。
11.有柱的雨蓬、车棚、货棚、站台等、按柱外围水平面积计算建筑面积;独立柱的雨蓬、单排柱的车棚、货棚、站台等,按其顶盖水平投影面积的一半计算建筑面积。
12.屋面上部有围护结构的楼梯间、水箱间、电梯机房等,按围护结构水平面积计算建筑面积。
13.建筑物外有围护结构的门斗、眺望间、观望电梯间、阳台、橱窗、挑廊、走廊等,按其围护结构外围水平面积计算建筑面积。
14.建筑物外有柱和顶盖走廊、檐廊,按柱外围水平面积计算建筑面积;有盖无柱的走廊、檐廊按其顶盖投影面积一半计算建筑面积。
FLAC3D数值模拟⽅法及⼯程应⽤:深⼊剖析FLAC3D 5.0《FLAC3D数值模拟⽅法及⼯程应⽤:深⼊剖析FLAC3D 5.0》王涛等著⽬录第⼀章FLAC3D数值⽅法介绍1.1FLAC/FLAC3D简介1.1.1FLAC/FLAC3D研发历史1.1.2ITASCA公司简介1.2FLAC/FLAC3D计算的数学⼒学原理1.2.1显式有限差分⽅法的⼀般原理1.2.2显式/动态求解⽅法1.2.3空间导数的有限差分近似1.2.4本构关系1.2.5时间导数的有限差分近似1.2.6阻尼⼒1.2.7三维问题有限差分数值原理与⽅法1.3拉格朗⽇快速差分⽅法与有限元⽅法的⽐较1.4FLAC与通⽤有限元软件的⽐较第⼆章FLAC3D 5.0新功能及快速⼊门2.1FLAC3D 5.0新功能概述2.1.1FLAC3D 5.0简介2.1.2FLAC3D 5.0新功能2.2FLAC3D 5.0界⾯介绍2.2.1窗格2.2.2菜单栏2.2.3⼯具栏2.2.4标题栏2.2.5状态栏2.3FLAC3D 5.0基本操作2.3.1项⽬⽂件2.3.2命令执⾏2.3.3状态追踪2.3.4信息查看2.3.5数据⽂件2.3.6绘图输出2.3.7快捷命令2.4FLAC3D 5.0快速⼊门2.4.1FLAC3D 5.0基本概念2.4.2FLC3D 5.0基本命令2.5FLAC3D 5.0实例2.5.1问题描述2.5.2模型建⽴2.5.3本构及材料2.5.4初始、边界条件2.5.5监测求解2.5.6结果解释2.5.7开挖求解2.5.8结构⽀撑第三章⽹格的⽣成3.1⽹格⽣成基本⽅法3.1.1⽹格⽣成器的概述3.1.2调整⽹格为简单形状3.1.3⽹格密化3.1.4⽤FISH语⾔⽣成⽹格3.2⽹格拉伸⼯具3.2.1基本和核⼼概念3.2.2创建视图中的操作3.2.3拉伸视图中的操作3.2.4补充信息3.3使⽤⼏何数据3.3.1⼏何数据3.3.2可视化3.3.3指定组3.3.4⼏何范围3.3.5加⼤离散化或致密化单元体3.3.6⽤FLAC3D命令实现SpaceRanger功能——解决模型问题3.3.7表⾯地形和分层第四章FLAC3D中内置语⾔——FISH语⾔4.1FISH语⾔简介4.2代码的编写规范4.2.1命名规则与代码书写4.2.2查错⽅法4.3变量与函数4.3.1变量与函数名4.3.2函数的创建4.3.3函数的调⽤4.3.4函数的删除和重定义4.3.5变量与函数的区别及适⽤范围4.4数据类型4.4.1基本类型4.4.2运算符和类型转换4.4.3字符串4.4.4指针4.4.5向量4.5控制语句4.5.1选择语句4.5.2条件语句4.5.3循环语句4.5.4其他结构控制语句4.6FISH与FLAC3D的联系4.6.1被FLAC3D修改4.6.2FISH函数的执⾏4.6.3执⾏FISH中的命令4.6.4错误处理4.6.5FISH调⽤4.7应⽤实例第五章FLAC3D中的本构模型及⼆次开发5.1理论介绍及使⽤指南5.1.1概述5.1.2FLAC/FLAC3D中的本构模型5.1.3空模型组5.1.4弹性模型组5.1.5塑性模型组5.2开发⾃定义本构5.2.1简介5.2.2⽅法5.2.3执⾏5.3开发实例——以Burgers为例5.3.1准备⼯作5.3.2头⽂件(.h)5.3.3源⽂件(.cpp)5.3.4⽣成.d11⽂件5.3.5验证第六章FLAC3D中的流固耦合分析6.1概述6.2流固耦合计算模式6.2.1⽆渗流模式6.2.2渗流模式6.3流体分析的参数和单位6.3.1渗透系数6.3.2密度6.3.3流体模量6.3.4孔隙率6.3.5饱和度6.3.6不排⽔热系数6.3.7流体抗拉强度6.4流体边界条件,初始条件,源与汇6.5单渗流问题和耦合渗流问题的求解6.5.1时标6.5.2完全耦合分析⽅法的选择6.5.3固定孔压(有效应⼒分析)6.5.4单渗流分析建⽴孔压分布6.5.5⽆渗流——⼒学引起的孔压6.5.6流固耦合分析6.6验证实例第七章FLAC3D中的流变分析7.1概述7.2FLAC3D中的蠕变模型7.2.1概述7.2.2MAXWE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