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中考】化学初中化学推断题(各种题型完整版)
- 格式:doc
- 大小:376.00 KB
- 文档页数:20
中考化学推断题100题专题训练(含答案)一、中考化学推断题1.已知A、B、C、D四种物质均为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它们相互转化的关系如图所示。
请写出符合要求的化学方程式。
(1)若A与B属于同类物质,发生复分解反应,生成的C是一种常见的难溶于水的白色固体,纯净的C物质可用作补钙剂_____________。
(2)若B为稀硫酸,C为密度最小的气体,则A符合的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_。
(3)若D为水,写出一个符合条件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Na2CO3+CaCl2=CaCO3↓+2NaCl金属活动性顺序表中排在氢前面的金属NaOH+HCl=NaCl+H2O(或CO2+2NaOH=Na2CO3+H2O等合理即可)【解析】【分析】A、B、C、D四种物质均为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若A与B属于同类物质,发生复分解反应,则是盐和盐的反应,生成的C是一种常见的难溶于水的白色固体,纯净的C物质可用作补钙剂,则C为碳酸钙;若B为稀硫酸,C为密度最小的气体,则C为氢气;若D为水,则酸和碱反应生成盐和水。
【详解】(1)若A与B属于同类物质,发生复分解反应,生成的C是一种常见的难溶于水的白色固体,纯净的C物质可用作补钙剂,则C为碳酸钙,化学方程式为。
(2)若B为稀硫酸,C为密度最小的气体,则C为氢气,则A符合的条件是金属活动性顺序表中排在氢前面的金属。
(3)若D为水,则酸和碱反应生成盐和水,或者非金属氧化物和碱生成盐和水,符合条件的化学方程式为:。
【点睛】金属活动性顺序表中排在氢前面的金属和酸发生置换反应生成氢气,酸和碱反应生成盐和水,非金属氧化物和碱生成盐和水。
2.A~F是初中化学常见物质,A、B、C、D和CaCO3均含有同一种元素,其中B常用于改良酸性土壤,胃液中含有F。
它们之间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表示相互转化,请回答:(1)B的化学式是______,F的化学式是______。
初中化学推断题100题(后附答案及解析)(本题集中了近年来各地中考精粹,由名师作答并解析,是一份难得的专题训练!)1.下列物质均由C、Na、Cl、O、H、Ca六种元素中的两种或三种组成。
根据要求回答问题:(1)上述元素中属于金属元素的是。
(2)胃液中含有的酸(写化学式,下同);能做为燃料的无机化合物。
(3)A、B、C、D、E、F、G、H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其转化关系如图所示。
写出反应①、③的化学方程式、;属于复分解反应的有(填数字序号)。
2.从铜、氧化铜的混合粉末中回收铜的具体流程如下:回答下列问题:(1)操作1是。
(2)滤液Ⅰ中加入过量铁粉所发生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3)试剂A的作用是。
(4)此实验过程中,下列哪些做法会导致回收到的Cu不纯A.往混合粉末中加入的稀H2SO4不足B.往滤液Ⅰ中加入铁粉不足C.往滤渣Ⅱ中加入试剂A不足(5)请写出铜的一种用途:。
3.不同类别的物质间存在着一定的关系,如图1、图2所示。
(“-”表示相连的两种物质能发生反应,“→”表示某种物质可转化为另一种物质。
)(1)碳酸钠溶液、氢氧化钠溶液和稀盐酸之间的变化关系如图1所示,回答下列问题:①乙物质是,它的一种用途是。
②写出“乙→丙”的化学方程式。
(2)图2能体现某些物质间变化关系的是。
(填标号)4.已知A、B、C、D、E分别是稀盐酸、氢氧化钠溶液、硫酸铜溶液、氧化铁和一氧化碳中的一种,E是实验室一种常见溶液,它们之间的关系如图所示,“——”两端的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反应。
请回答:(1)C的一种用途是;D、E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上述各物质间的反应均可用“甲+乙→丙+丁”表示,其中不属于四种基本反应类型,但能用上式表示的一个化学方程式是。
(3)若B、C、D、E都不变,五种物质之间的关系也不变,A还可能是 _。
5.(12分)利用海水(含氯化钠、氯化镁)处理含二氧化硫废气的方法如下:Ⅰ.海水处理流程:(1)写出生成Mg(OH)2沉淀的化学反应方程式;(2)经操作a得到的Mg(OH)2沉淀需要洗净,为证明是否洗净,可取洗涤液少量,向其中加入下列试剂中的,即可达到实验目的。
中考化学《推断题》专项试题1.A-F和X都是初中化学中的常见物质,其中A、C是无色气体,B、F是红色固体,它们的转化关系如下图所示(部分生成物已省略):⑴写出反应⑴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⑴写出反应⑴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该反应属于_______(填写基本反应类型)反应。
⑴含D的生产、生活用品腐蚀的过程,实际上是D与空气中的__________发生化学反应的过程。
2.由C、H、O、Fe四种元素组成的初中常见物质间有如图所示的关系,其中A、B、C是单质,甲、乙是化合物。
图中“—”表示相连的物质两两之间可以发生反应,“→”表示由某一物质可制得另一物质。
(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及反应条件略去)。
回答下列问题:(1)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A__________、C_________、甲__________;(2)写出乙→B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A、B、C、D都是初中化学中常见物质,A是人类赖以生存的一种无色液体,D是一种黑色固体,具有如图所示的转化关系(反应条件、其他反应物及多余产物均略去):(1)写出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2)D可能是____________(填化学式);(3)反应⑴的基本反应类型是__________.4.A~G都是初中化学常见物质,在高温或加热条件下可以发生如图所示的转化。
已知:A 是一种最常用的溶剂;常温下,C、D、F为气体,B、G为固体单质。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A~G中共有4种氧化物B.反应⑴中,B一定发生了氧化反应C.反应⑴~⑴中只有2个反应属于置换反应D.E中含有氧元素,且氧元素的质量分数一定为20%5.A~F是初中化学常见物质。
中考化学推断题100题专题训练(含答案)一、中考化学推断题1.A、B、C、D是初中化学中常见的物质。
A是一种常见的盐,其水溶液显碱性,A和B反应生成的一种物质C在大气中含量的增加会导致温室效应。
D是一种常见的碱,B和D反应生成的一种物质是我们厨房常用的调味品。
(1)写出B的化学式_________;(2)A和B的反应属于________反应(填基本反应类型);(3)B和D反应的实质是_________。
【答案】 HCl 复分解 H+和OH-结合生成水【解析】本题是推断题,解题时往往需要从题目中挖出一些明显或隐含的条件,抓住突破口(突破口往往是现象特征、反应特征等),获得结论,最后把结论代入原题中验证。
A 是一种常见的盐,其水溶液显碱性,A可能是碳酸钠,A 和B反应生成的一种物质C在大气中含量的增加会导致温室效应,B是酸,生成的C是二氧化碳,D是一种常见的碱,B和D反应生成的一种物质是我们厨房常用的调味品,厨房常用的调味品是氯化钠,B是盐酸,D是氢氧化钠,代入题文,推断合理;(1)B是盐酸,化学式是:HCl;(2)A和B的反应是碳酸钠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水、二氧化碳,该反应是由两种化合物互相交换成分,生成另外两种化合物的反应,属于复分解反应;(3)B是盐酸,D是氢氧化钠,氢氧化钠与盐酸反应生成水和氯化钠,反应的实质是H+和OH-结合生成水。
2.A~G均为初中常见的化学物质(“→”表示物质间的转化关系,“—”表示两端的物质能发生化学反应),其中A、F是初中阶段常见的两种氧化物;B、D是初中阶段常见的两种碱; G是一种常见的建筑材料,E是人体胃液中的一种酸,它们之间有如下图的相互转化关系(图中部分生成物已略去)。
请回答下列问题:(1)B物质的俗称是_ ,(2)C的化学式为__ 。
(3)写出化学反应①和②的化学方程式:①__ ____;②____ _______。
【答案】(4分,每空1分)(1)烧碱(2)Na2CO3(3)CO2+ Ca(OH)2==CaCO3↓+ H2O Na2CO3+ Ca(OH)2==CaCO3↓+ 2NaOH【解析】G是一种常见的建筑材料,可想到是碳酸钙,E是人体胃液中的一种酸可想到是盐酸,再根据B、D是初中阶段常见的两种碱,可想到B是氢氧化钠,D是氢氧化钙,A、是初中阶段常见的氧化物又能与氢氧化钙反应,即可推知A是二氧化碳,F是初中阶段常见的氧化物而且可有氢氧化钠反应得到,即可推知F是水,C既可以和氢氧化钙反应又可以与氢氧化钠相互转化,可以想到C是碳酸钠3.如图 A﹣F 都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图中的反应条件已略去.已知 A 常温下为液体,F 是一种难溶性的蓝色固体.(资料:难溶性碱受热易分解为两种氧化物,反应中各元素化合价不变).请回答下列问题.(1)A 的名称是_____;F 的化学式为_____.(2)反应①的现象为_____;(3)写出另一个 F 能发生的反应方程式_____,该反应属于_____反应(填基本反应类型).【答案】(1)A水F Cu(OH)2(2)黑色固体变为红色,且有水珠出现(3)Cu(OH)+H2SO4====CuSO4+2H2O复分解反应2【解析】试题分析:难溶性碱受热易分解为两种氧化物,反应中各元素化合价不变,且A是一种液体,说明F是氢氧化铜,而A是分解后得到的水,同时E是氧化铜,水电解生成氧气和氢气,氢气能够和氧化铜反应得到水和铜单质,说明C是氢气,而B是氧气,二者反应得到水。
初中化学推断题各种题型答案解析完整版一、单选题1.下列操作可以推断出固体是Na2SO4的物质是?A.滴加过量的NaOH,有白色沉淀产生B.滴加过量的HCl,气体的密度比空气大C.滴加少量的KSCN,有暗红色的溶液产生D.滴加过量的BaCl2,有白色沉淀产生答案:D解析:本题为鉴别Na2SO4和其他助剂的鉴别题。
根据Na2SO4和BaCl2的反应方程式为Na2SO4+BaCl2→BaSO4↓+2NaCl↓ 可以看出,当Na2SO4遇到BaCl2时会产生BaSO4沉淀,因此,选项D正确。
2.以下哪个化学重要指标与Y金属一元素有关?A.相对原子质量B.原子序数C.电子亲和能D.电负性答案:B解析:Y元素的原子序数是39,相对原子质量为89,电子亲和能为29.6 kJ/mol,电负性为1.22。
其中原子序数是一个区分元素的重要指标,因此选项B正确。
3.以下哪种现象不能证明产生的气体是H2?A.挥动点燃遇火B.碱性溶液变红C.加入铜片发生反应D.柳叶并环型胶管吸气答案:B解析:本题为鉴别H2和其他气体的鉴别题。
其中,挥动点燃遇火和加入铜片发生反应等都是H2气体特有的现象,可以用于鉴别H2气体。
而碱性溶液变红不是与H2气态反应有关的现象,因此选项B错误。
二、填空题1.以下有关酸碱反应的表述,正确的是:一种碱溶液不管用多少都能完全反应一种酸溶液的化学方程式式为____。
答案:HCl(aq) + NaOH(aq) → NaCl(aq) + H2O(l)解析:一种碱溶液不管用多少都能完全反应一种酸溶液的化学方程式式为HC l(aq) + NaOH(aq) → NaCl(aq) + H2O(l)。
在该反应中,酸溶液是HCl,而碱溶液是NaOH,在相应的摩尔比下可以完全反应。
2.在化学上,我们可以用方程式式来表示化学反应,例如NaCl(aq) + AgNO3(aq) → AgCl(s) + NaNO3(aq),其中____是反应物,而AgCl是生成物。
中考化学初中化学推断题(各种题型答案完整版)一、文字叙述型推断题:1、有一包固体粉末,可能由碳酸钙、硫酸钾、硝酸钠、氯化铁、氯化钡中的一种或几种组成,做实验得以下结论:(1)将此固体粉末加到水中,得到白色沉淀,上层溶液为无色。
(2)该白色沉淀部分溶于稀硝酸,且有气体放出。
从实验可判断出,该粉末中一定含有,一定不含有。
答案;(1)中“上层溶液为无色”可推得无“氯化铁”;“白色沉淀”有两种可能:碳酸钙或硫酸钾与氯化钡反应生成的硫酸钡。
(2)中“白色沉淀部分溶于稀硝酸”中的“部分溶于”可知既有“碳酸钙”,又有“硫酸钡”;而有硫酸钡时,则一定含有硫酸钾与氯化钡。
但整个推断过程中,始终无法确定硝酸钠的存在与否。
所以,原固体粉末中一定含有碳酸钙、硫酸钾和氯化钡,一定不含有氯化铁,可能含有硝酸钠。
2、某固体混合物可能含有氯化钙、碳酸钠、硫酸铜、硫酸钾和硝酸钡。
现进行以下实验:(1)将该混合物放入足量水中,产生白色沉淀,得无色透明溶液;(2)再加入足量的稀硝酸,沉淀全部溶解,逸出无色气体,所得溶液澄清透明;(3)最后加入稀硫酸,又立刻出现白色沉淀。
据上可推断原混合物中肯定有,肯定没有,用化学方程式表示上述实验中肯定发生的反应答案;(1)由该固体溶于水,得白色沉淀,静置后上层溶液呈无色.可推出混合物中一定没有硫酸铜,可能是沉淀为:碳酸钠和氯化钙、碳酸钠和硝酸钡、硫酸钾和硝酸钡反应都能生成沉淀;(2)由向(1)所得白色沉淀中加入足量稀硝酸,沉淀全部溶解,可推出出混合物中一定没有硫酸钾,因为硫酸钡沉淀不能溶于稀硝酸;(3)向(2)中的溶液中加入稀硫酸产生了白色沉淀,说明在溶液中含有钡离子,则说明原混合物中含有硝酸钡.(1)由该固体溶于水,得白色沉淀,静置后上层溶液呈无色,可推出混合物中一定没有硫酸铜(铜离子在溶液中呈蓝色),可能的沉淀是由碳酸钠和氯化钙反应生成的碳酸钙,或者是碳酸钠和硝酸钡反应生成的碳酸钡或者硫酸钾和硝酸钡反应生成的硫酸钡沉淀或者三者两两结合甚至三者兼有.(2)由向(1)所得白色沉淀中加入足量稀硝酸,沉淀全部溶解,可推出该沉淀一定不是硫酸钡,因为硫酸钡沉淀不能溶于稀硝酸.则沉淀可能是能够溶解于硝酸的碳酸钡或者碳酸钙,可以判断一定含有碳酸钠;(3)向(2)中的溶液中加入稀硫酸产生了白色沉淀,说明在溶液中含有钡离子,则说明原混合物中含有硝酸钡,而(1)中的沉淀一定有碳酸钡,可能有碳酸钙.故答案为:硝酸钡,碳酸钠;硫酸钾,硫酸铜;氯化钙.二、方程式叙述型推断题:1、已知A、B、C、D、E、F6种物质的转化关系如下:(1)A+B→C+H2O (2)C+KOH→D↓(蓝色)+E (3)B+D→C+H2O(4)E+BaCl2→F↓(白色,不溶于稀硝酸)+KCl根据上述变化关系,推断有关物质的化学式:A ;B ;C ;D ;E ;F 。
中考化学推断题100题专题训练(含答案) 一、中考化学推断题1.已知难溶于水的碱受热易分解,如Cu(OH)2ΔCuO+H2O.A,B,C,D,E五种物质之间存在如图所示的转化关系:请填写下列空白:(1)物质A的化学式为_____;(2)A溶液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基本类型是_____;(3)由C转化为D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_____.【答案】FeCl3复分解反应 3CO+Fe2O3高温2Fe+3CO2【解析】【分析】红褐色沉淀B为氢氧化铁,则氢氧化铁在加热条件下分解生成对应的金属氧化物,则C为氧化铁;氧化铁再与一氧化碳在高温下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金属铁和二氧化碳,则金属单质D为铁;滤液加入硝酸后再滴入硝酸银出现白色沉淀E,物质E应为氯化银的沉淀,说明滤液中含有氯离子;结合A溶液与氢氧化钠生成氢氧化铁和钠盐的滤液;综合所述,可判断溶液A中含有氯离子,即氯化物A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氢氧化铁和氯化钠,则物质A含有氯离子和铁离子,因此物质A为氯化铁。
【详解】(1)红褐色沉淀B为氢氧化铁,则氢氧化铁在加热条件下分解生成对应的金属氧化物,则C为氧化铁;氧化铁再与一氧化碳在高温下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金属铁和二氧化碳,则金属单质D为铁;滤液加入硝酸后再滴入硝酸银出现白色沉淀E,物质E应为氯化银的沉淀,说明滤液中含有氯离子;结合A溶液与氢氧化钠生成氢氧化铁和钠盐的滤液;综合所述,可判断溶液A中含有氯离子,即氯化物A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氢氧化铁和氯化钠,则物质A含有氯离子和铁离子,因此物质A为氯化铁,化学式为3FeCl。
(2)氯化铁和氢氧化钠的反应是两种化合物相互交换成分生成两种新的化合物的复分解反应。
(3)C→D的反应是一氧化碳和氧化铁的反应,产物是铁和二氧化碳,反应的方程式为:3CO+Fe2O3高温2Fe+3CO2;【点睛】红褐色沉淀B 为氢氧化铁,滤液加入硝酸后再滴入硝酸银出现白色沉淀E ,物质E 应为氯化银的沉淀。
初三化学化学推断题训练题附答案一、化学推断题1.A~F是初中化学常见物质,它们之间的反应及转化关系如图所示(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及反应条件未标出),其中A是一种建筑材料的主要成分,在高温下分解为B和C;通常情况下,C是一种无色气体,可用于生成汽水;E俗称纯碱,D、F都是常见的碱。
(1)A的化学式是_________。
(2)B→D的反应类型是_______________。
(3)D的一种用途是_________。
(4)C与F反应生成E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
2.甲、乙、丙、丁均为中学化学中的常见物质,其中甲是大理石的主要成分,乙是造成温室效应的主要气体,它们之间的转化关系如图.请根据相关信息回答问题:(1)写出有关物质的化学式:甲,丁。
(2)写出反应③的化学方程式,该反应属于(填基本反应类型)反应。
(3)生活中,物质丙的用途之一为。
3.图中A~F为初中化学常见的六种物质,其中A、B、D含相同的阴离子,C、D、E、F 含有同一种元素,C、E、F是不同类别的物质.A、C之间的反应可用于检验铵态氮肥,B、E之间的反应是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反应原理.框图中“﹣”表示相连的两种物质间能发生化学反应,“→”表示物质间存在转化关系(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及反应条件已略去).回答下列问题:(1)写出B的名称:,F的化学式:.(2)写出C的一种用途:(3)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A→C:;D→E:,基本反应类型是反应.4.图中A~I表示几种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表示物质间存在相应的转化关系,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及反应条件已略去。
已知圈i中的转化均是分解反应。
圈ⅱ中的转化均是化合反应.D和G是常见的非金属单质,组成化合物E和H的元素种类相同。
组成化合物F和I的元素种类也相同,A常用来中和土壤的酸性。
(l)写出化学式:A_____B______D_____(2)写出H→E+G的化学方程式:_____(3)写出G→I的化学方程式:______5.如图是铁、盐酸、氢氧化钙、硫酸铜和氯化镁五种物质的反应与转化关系,“—”表示两种物质之间能发生化学反应,“→”表示在一定条件下的物质转化。
初中化学物质推断题一、文字叙述型推断题:1、有一包固体粉末,可能由碳酸钙、硫酸钾、硝酸钠、氯化铁、氯化钡中的一种或几种组成,做实验得以下结论:(1)将此固体粉末加到水中,得到白色沉淀,上层溶液为无色。
(2)该白色沉淀部分溶于稀硝酸,且有气体放出。
从实验可判断出,该粉末中一定含有,一定不含有。
2、某固体混合物可能含有氯化钙、碳酸钠、硫酸铜、硫酸钾和硝酸钡。
现进行以下实验:(1)将该混合物放入足量水中,产生白色沉淀,得无色透明溶液;(2)再加入足量的稀硝酸,沉淀全部溶解,逸出无色气体,所得溶液澄清透明;(3)最后加入稀硫酸,又立刻出现白色沉淀。
据上可推断原混合物中肯定有,肯定没有,用化学方程式表示上述实验中肯定发生的反应二、方程式叙述型推断题:1、已知A、B、C、D、E、F,6种物质的转化关系如下:(1)A+B→C+H2O (2)C+KOH→D↓(蓝色)+E (3)B+D→C+H2O(4)E+BaCl2→F↓(白色,不溶于稀硝酸)+KCl根据上述变化关系,推断有关物质的化学式:A ;B ;C ;D ;E ;F 。
2、有属于酸、碱、盐的5种常见物质A、B、C、D、E,它们之间可以发生如下反应:(1)A+B→C+H2O (2)C+H2SO4→D↓+A (3)E+AgNO3→AgCl↓+C根据上述反应,推断下列各物质的化学式:A ;B ;C ;D ;E 。
3、A、B、C、D、E是初中化学中的五种常见物质。
C、D是单质,C为紫红色固体,D被认为是最清洁的能源。
B的浓溶液常用做干燥剂。
已知Fe和A、B的水溶液分别能发生反应:①Fe + A → C + E;②Fe + B → D + E 。
写出化学式:A ;B ;C ;D ;E 。
4、根据下述反应,判断未知物。
(1) A + HCl → B + H2O + CO2↑ (2) B + AgNO3 → AgCl↓+ C(3) C + CuSO4 → BaSO4↓+ D (4) D + NaOH → E↓+ NaNO3 (5) (5) E +F → D + H2O已知A是一种盐,则A~F的化学式为:A、 B、 C、 D、、E 、F 。
中考化学推断题50题专题训练(含答案)一、中考化学推断题1.A、B、C、D、E、F是初中化学常见的六种物质,已知A俗称生石灰,C是最常用的溶剂,C与F元素组成相同。
其相互反应情况如图所示(“→”表示一种物质能一步转化为另一种物质)。
(1)A的化学式为_____。
(2)写出D的一种用途_____。
(3)A生成B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答案】CaO 做建筑材料 CaO+H2O=Ca(OH)2【解析】【分析】根据A~F均为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A俗称生石灰,所以A是CaO,C是最常用的溶剂,所以C是H2O,C与F元素组成相同,F会转化成C,所以F是H2O2,过氧化氢分解生成水和氧气,所以E是O2,氧气和水可以互相转化,D会转化成水、氧化钙,所以D是CaCO3,氧化钙会转化成的B会转化成水,所以B是Ca(OH)2,经过验证,推导正确。
【详解】(1)根据推断A是CaO;(2)D是CaCO3,它的一种用途是:做建筑材料;(3)A生成B的反应是氧化钙和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aO+H2O=Ca(OH)2。
【点睛】在解此类题时,首先将题中有特征的物质推出,然后结合推出的物质和题中的转化关系推导剩余的物质,最后将推出的各种物质代入转化关系中进行验证即可。
2.某白色固体混合物可能含有Na2CO3、KOH、MgCl2、CaCl2中的一种或几种。
为了确定该混合物的成份,宇琛同学进行了如下实验:(1)在固体样品中加入足量水搅拌后的操作Ⅰ是_____,该操作必须用到的玻璃仪器有玻璃棒、烧杯和_____,其中玻璃棒的作用是_____;(2)往白色沉淀B中加入足量稀盐酸,沉淀全部溶解且无气泡产生,则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3)取无色溶液A少量于试管中,通入CO2,得到无色溶液C和白色沉淀D,该步骤发生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_____;(4)原白色固体中含有的物质是_____。
【答案】过滤漏斗引流 Mg(OH)2+2HCl=MgCl2+2H2O 2KOH+CO2=K2CO3+H2O,K2CO3+CaCl2=CaCO3↓+2KCl(或Ca(OH)2+CO2=CaCO3↓+H2O) KOH、MgCl2、CaCl2【解析】【分析】根据实验可知:加入足量的水,溶解之后,得到白色沉淀B和无色滤液A,可以推测白色沉淀是两物质反应产生的不溶于水的物质,可能是氢氧化镁或者是碳酸钙;向白色沉淀B 中加入足量的稀盐酸,固体溶解得到无色溶液E,若无其他明显的现象,说明该白色沉淀B 为氢氧化镁;将无色溶液A分别取样滴入酚酞,溶液变红,说明溶液呈碱性,可能是氢氧化钾或者是碳酸钠使得酚酞变红,另取样通入二氧化碳,得到白色沉淀D和无色溶液C;可知该白色沉淀D为碳酸钙;因此溶液中存在CaCl2,可得无色溶液A中没有Na2CO3;经过综合分析可得:白色固体混合物含有KOH、MgCl2、CaCl2;而没有Na2CO3;代入验证可得推导正确。
挑战中考化学压轴之秘籍专题10 物质的推断(五大类)【真题精选】【命题1 文字叙述型】1.(2022•湖北)A、B、C、D为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其中B由两种元素组成。
A和B反应生成C和D(如图所示,部分反应条件已省略)。
请按要求作答:(1)若A和C为单质,B和D为化合物,该反应属于(填基本反应类型)。
(2)若A、B、C、D为同一类别的物质(物质类别是指单质、氧化物、酸、碱、盐,下同)。
任写一个符合条件的化学方程式。
(3)若A、B、C、D均为不同类别的物质,任写一个符合条件的化学方程式。
(4)若A、B、C为同一类别的物质,D与它们不同类别。
则C的化学式是。
2.(2022•郴州)A~G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其中A的浓溶液有吸水性,在实验室常用它作干燥剂,B俗称火碱,C是黑色固体粉末,各物质之间的转化关系及对应实验现象如下:反应1:A+B→E+G,无明显现象;反应2:A+C→D+E,黑色固体溶解,溶液由无色变蓝色;反应3:B+D→G+F,溶液蓝色消失,生成蓝色沉淀。
请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1)D的化学式:;(2)写出反应2的化学方程式:;(3)若把固态的E和液态的E混合得到的物质(填“是”或“不是”)纯净物,请列举E的一种用途。
3.(2022•巴中)现有A、B、C、D、E、F六种元素。
其中A元素原子的原子核中没有中子;B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C元素原子的核电荷数为17;D 元素组成的单质是目前世界上年产量最高的金属;E是“司母戊鼎”中的一种金属元素,其单质呈紫红色;F元素形成的单质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
(1)下列属于B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是。
(2)写出由A、B两种元素形成的常见阴离子的符号。
(3)D元素的单质与A、C元素形成化合物的水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4)人体缺D元素可能会引起。
(5)为了判断D、E、F元素形成的三种单质的活动性强弱,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方案中的单质经过打磨处理)、其中合理的是。
中考化学推断题100题专题训练(含答案)一、中考化学推断题1.A ﹣G 是初中化学中常见的物质,其相互反应及转化关系如图所示,部分反应条件省略.已知A 是易与人体血红蛋白结合的有毒气体,B 是赤铁矿的主要成分,C 是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氧化物,F 是最轻的气体.(1)G 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
(2)写出相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①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
(3)反应③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_____。
【答案】Fe 3O 42323CO+Fe O 2Fe+3CO 高温 2222H O 2H +O ↑↑通电 火星四射,剧烈燃烧,生成黑色固体【解析】【详解】 (1)A ﹣G 是初中化学中常见的物质,A 是易与人体血红蛋白结合的有毒气体,所以A 是一氧化碳,B 是赤铁矿的主要成分,所以B 是氧化铁,C 是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氧化物,所以C 是水,F 是最轻的气体,所以F 是氢气,氧化铁和一氧化碳反应会生成铁和二氧化碳,水分解生成氢气和氧气,所以E 是氧气,D 会与氧气反应生成G ,所以D 是铁,G 是四氧化三铁,经过验证,推导正确,所以G 是Fe 3O 4;(2)反应①是一氧化碳和氧化铁在高温的条件下生成铁和二氧化碳,化学方程式为:2323CO+Fe O 2Fe+3CO 高温;反应②是水在通电的条件下生成氢气和氧气,化学方程式为:2222H O 2H +O ↑↑通电;(3)反应③是铁和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生成四氧化三铁,实验现象是:火星四射,剧烈燃烧,生成黑色固体。
2.A~G均为初中常见的化学物质(“→”表示物质间的转化关系,“—”表示两端的物质能发生化学反应),其中A、F是初中阶段常见的两种氧化物;B、D是初中阶段常见的两种碱; G是一种常见的建筑材料,E是人体胃液中的一种酸,它们之间有如下图的相互转化关系(图中部分生成物已略去)。
请回答下列问题:(1)B物质的俗称是_ ,(2)C的化学式为__ 。
九 年 级 化 学 上 册 推 断 题 精 选1. X 、Y 、Z 、甲、乙、丙均为初中化学中常见的物质, 其中X 、Y 、Z 为单质, Z 为红色固体, 甲、乙、丙为氧化物, X 、丙为黑色固体。
它们之间在一定条件下存在下图所示的转化关系。
(1)Z 的化学式是___________。
Y 的化学式是___________。
(2)写出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X+Y________________________;X + 丙 —_____________________。
(1) 2. 有一瓶气体, 它由H2.CO 、CO2.CH4中的一种或几种组成, 用它进行如图所示的实验;用化学式回答问题:(2) 气体中一定没有_____________ 。
气体的组成可能是(有几种填几种, 可不填满)①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_______3. A 是一种白色难溶于水的物质, 三种元素组成, 其相对分子质量为100。
(1)用化学式表示: A ___________________, B ___________________(2)写出A 与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C A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 牙膏中的摩擦挤碳酸钙可以用石灰石来制备。
某学生设计了一种制备碳酸钙的实验方案。
其流程图为: ① ② ③加碳酸钠高温 加水 溶液请写出上述方案中有关反映的化学方程式: ① ② ③(4)请你仍用石灰石为原料(其它试剂自选), 设计另一种制备碳酸钙的实验方案。
仿照(3)所示, 将你的实验方案用流程图表示出来:(5)你设计的方案优点是 。
5. 下图是一定条件下相关物质的转化关系, 其中A 是只含两种元素的纯净物,B.C.E 、F 均是初中常见的无色、无味的单一气体。
初三化学化学推断题测试卷含答案一、化学推断题1.实验室有一包白色粉末,可能含有 Na2SO4、Ba(NO3)2、K2CO3、KOH、CuSO4、Mg(NO3)2和KCl中的一种或几种,为了确定其成分,某化学兴趣小组进行了如下实验探究。
(查阅资料)CaCl2溶液显中性;K2CO3和“纯碱”的化学性质相似;MgCO3微溶于水,不考虑为沉淀。
(实验步骤)步骤Ⅰ:取一定量样品于烧杯中,加足量水充分溶解,有白色沉淀产生,溶液呈无色。
初步结论:原粉末中一定不含______。
步骤Ⅱ:将步骤Ⅰ中的混合物过滤,进行下一步实验探究。
(实验探究一)小明同学对步骤Ⅱ中过滤所得滤液设计了如下的实验探究方案:请说明加入足量CaCl2溶液的理由______。
(猜想假设)小红同学对步骤Ⅱ中过滤所得固体成分提出了如下猜想:①Mg(OH)2②BaSO4③BaCO3④Mg(OH)2、BaSO4⑤BaSO4、BaCO3⑥Mg(OH)2、BaCO3⑦Mg(OH)2、BaSO4、BaCO3(实验探究二)小红同学对猜想设计了如下实验探究方案:写出(2)中产生白色沉淀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
(归纳总结)通过上述实验验证,原粉末中仍不能确定的成分是____________。
2.下图是初中化学一些常见物质之间转化的关系图(有些反应条件已省略)。
其中,A、B、X、Y均为无色气体,E、F为常见金属。
已知高温下CO能与多种金属氧化物反应生成相应金属和CO2。
请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1)B物质的化学式为;(2)蓝色溶液与E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3)黑色固体甲与X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现有一包白色粉末,可能是由氯化钾、氢氧化钠、硝酸钠和硫酸铜中的一种或多种物质组成。
为确定其成分,某兴趣小组同学进行了如下探究。
(1)甲同学通过观察颜色,认为该粉末中不含硫酸铜,他是根据物质的____性质得出该结论的。
乙同学认为甲同学的方法不能确定该粉末中不含硫酸铜。
(2)他们设计并进行了如下实验。
中考化学推断题100题专题训练(含答案)一、中考化学推断题1.已知A﹣F是初中化学中常见的物质。
A常用于建筑业,F为一种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请回答问题。
(1)写出化学式:A是_____,单质甲是_____;(2)写出C→E的化学方程式_____,该反应的基本类型是_____反应;(3)化合物乙在农业生产中可促进_____的生长。
【答案】CaCO3 C CaO+H2O=Ca(OH)2,化合作物茎叶【解析】【分析】已知A﹣F是初中化学中常见的物质。
A常用于建筑业,F为一种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结合图框,则推测A为碳酸钙,C为氧化钙,B为二氧化碳,单质D为碳,E为氢氧化钙,化合物乙为硝酸铵,F为氨气,据此解答。
已知A﹣F是初中化学中常见的物质。
A常用于建筑业,F为一种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结合图框,则推测A为CaCO3,C为CaO,B为CO2,单质D为碳,E为Ca(OH)2,化合物乙为NH4NO3,F为NH3,代入检验,符合题意。
【详解】(1)根据分析,A是CaCO3,单质甲是C;(2)反应C→E,即氧化钙与水反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aO+H2O=Ca(OH)2,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发生化学反应生成另一种物质的反应是化合反应。
(3)化合物乙为硝酸铵,是一种氮肥,在农业生产中可促进作物茎叶的生长。
故答案为:(1)CaCO3,C,(2)CaO+H2O=Ca(OH)2,化合,(3)作物茎叶。
2.某白色固体可能由CuSO4、Na2CO3、Na2SO4、BaCl2、NaCl中的一种或几种组成,为了探究该白色固体的成分,某同学完成探究,探究流程如图:(1)该白色固体中一定没有___,可能有___。
(2)反应①的化学方程式为___。
(3)反应②的化学方程式为___。
【答案】CuSO4、Na2SO4 NaCl BaCl2+Na2CO3=BaCO3↓+2NaCl BaCO3+2HNO3=Ba(NO3)2+H2O+CO2↑【解析】【分析】硫酸铜在溶液中显蓝色,碳酸钠和氯化钡反应生成能溶于稀硝酸的碳酸钡沉淀,硫酸钠和氯化钡反应生成不溶于稀硝酸的硫酸钡沉淀,氯离子和银离子反应会生成不溶于稀硝酸的氯化银沉淀。
中考化学初中化学推断题(各种题型完整版)一、文字叙述型推断题:1、有一包固体粉末,可能由碳酸钙、硫酸钾、硝酸钠、氯化铁、氯化钡中的一种或几种组成,做实验得以下结论:(1)将此固体粉末加到水中,得到白色沉淀,上层溶液为无色。
(2)该白色沉淀部分溶于稀硝酸,且有气体放出。
从实验可判断出,该粉末中一定含有,一定不含有。
2、某固体混合物可能含有氯化钙、碳酸钠、硫酸铜、硫酸钾和硝酸钡。
现进行以下实验:(1)将该混合物放入足量水中,产生白色沉淀,得无色透明溶液;(2)再加入足量的稀硝酸,沉淀全部溶解,逸出无色气体,所得溶液澄清透明;(3)最后加入稀硫酸,又立刻出现白色沉淀。
据上可推断原混合物中肯定有,肯定没有,用化学方程式表示上述实验中肯定发生的反应二、方程式叙述型推断题:1、已知A、B、C、D、E、F,6种物质的转化关系如下:(1)A+B→C+H2O (2)C+KOH→D↓(蓝色)+E (3)B+D→C+H2O (4)E+BaCl2→F↓(白色,不溶于稀硝酸)+KCl根据上述变化关系,推断有关物质的化学式:A ;B ;C ;D ;E ;F 。
2、有属于酸、碱、盐的5种常见物质A、B、C、D、E,它们之间可以发生如下反应:(1)A+B→C+H2O (2)C+H2SO4→D↓+A (3)E+AgNO3→AgCl↓+C根据上述反应,推断下列各物质的化学式:A ;B ;C ;D ;E 。
3、A、B、C、D、E是初中化学中的五种常见物质。
C、D是单质,C为紫红色固体,D被认为是最清洁的能源。
B的浓溶液常用做干燥剂。
已知Fe和A、B的水溶液分别能发生反应:①Fe + A → C + E;②Fe + B → D + E 。
写出化学式:A ;B ;C ;D ;E 。
4、根据下述反应,判断未知物。
(1) A + HCl → B + H2O + CO2↑ (2) B + AgNO3 → AgCl↓+ C(3) C + CuSO4 → BaSO4↓+ D (4) D + NaOH → E↓+ NaNO3 (5) (5) E + F → D + H2O已知A是一种盐,则A~F的化学式为:A、 B、 C、 D、、E 、F 。
5、A、B、C均为初中化学已学过的三种化合物,它们都能通过分解反应生成两种物质,如下所示(反应条件略去):(1)A→E+G (2) B→M+N;(3)C→E+Q.其中 G为一种可作为化学肥料的盐,其水溶液跟硝酸银溶液反应生成不溶于稀硝酸的白色沉淀;M 能跟水化合生成一种微溶水的碱;Q 为一种可燃性气体.试推断(填写化学式): G为__________________、M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C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表格型推断题:1、有A 、B 、C 、D 四瓶无色溶液,它们分别是盐酸、碳酸钠溶液、氯化钡溶液、硝酸银溶液中的一种,将它们两两混合,实验现象如右表:其中“↓”表示有沉淀产生,“↑”表示气体放出,“ —”表示无明显现象。
试推断: A B C D (填化学式)2、有A 、B 、C 、D 、E 5种无色溶液,它们是待鉴别的硝酸钙、稀盐酸、硝酸银、碳酸钠和氯化钡溶液。
各取少许进行两两混合试验,结果记于表。
表中“↓”表示有沉淀出现,“↑”表示有气体产生,“-”表示观察不到明显的变化现象。
据表可以判断(写化学式)A 为 ,B 为 ,C 为 ,D 为 ,E 为 。
3、 将Ba(NO 3)2、NaOH 、H 2SO 4、K 2CO 3四种无色溶液编号甲、乙、丙、丁,并两两混合,现象如下表所示:下列选项中物质的排序符合表中甲、乙、丙、丁排序的是:( ) A .Ba(NO 3)2、NaOH 、H 2SO 4、K 2CO 3 B .H 2SO 4、K 2CO 3 、Ba(NO 3)2、NaOH C .NaOH 、Ba(NO 3)2、H 2SO 4、K 2CO 3 D .H 2SO 4、Ba(NO 3)2、NaOH 、K 2CO 3四、 实验型推断题1、我市某校化学兴趣小组的调查某化工厂排放的废水。
废水略显蓝色,无悬浮颗粒,透明。
实验过程:①取少量废水加入过量的盐酸,有白色沉淀生成,过滤,得沉淀物和滤液。
向沉淀中加入稀硝酸白色沉淀不溶解。
②将所得滤液分成两份,一份滤液中加入适量的稀硫酸产生白色沉淀,过滤,向沉淀物中加人稀硝酸沉淀不溶解。
③向另一份滤液中加入过量氢氧化钠溶液,只产生蓝色沉淀。
实验结果:废水中含有的大量的阴离子是 ,肯定含有的阳离子有 ,它们都是重金属离子。
对环境有污染。
针对上述情况,某同学设计了一种从废水中除去重金属离子的方案(已知白色的Fe(OH)2沉淀在氧气和水的存在下会转化成红褐色沉淀)假设能发生化学反应的物质均恰好完全反应,则:(1)X 固体为 ,A 固体中肯定含有的物质为 。
(2)B 溶液中的溶质一定有( )。
A .K 2CO 3 B .Fe(NO 3)2 C .MgCl 2D .Ba(NO 3)2(3)写出④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2、一种气体可能含有N2、H2O(气)、CO2、H2和CO中的一种或几种,某同学设计了以下实验装置研究该气体的组成(A中试剂足量):该学生观察到如下化学现象:装置A中澄清的石灰水变白色浑浊,装置B中白色无水硫酸铜变蓝,装置C中浓硫酸无明显变化,装置D中黑色的氧化铜变为一种亮红色物质,装置E中澄清的石灰水变白色浑浊,装置F中白色的无水硫酸铜变蓝色。
该学生从上述实验现象中得出如下结论:气体中①肯定不含CO2;②肯定含CO;③肯定含H2O(气);④肯定含H2;⑤可能含N2。
你认为不正确的结论是。
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为使实验得到正确结论,须将上述实验中的仪器装置重新连接,你认为合理的排列顺序是。
其中C中浓H2SO4的作用是,F中无水硫酸铜的作用是。
3、在下图中,A是通入的气体,可能是H2、CO、CO2中的一种或两种;B是黑色粉末,可能是CuO、木炭粉中的一种或两种。
C是澄清的石灰水。
假设A、B在加热或高温条件下恰好完全反应。
(1)若A是纯净物,B是纯净物,根据下列现象判断A、B,将A、B的化学式填入表内:(2)若A是两种气体的混合物,B是纯净物,根据下列现象判断A、B,将A、B的化学式填入表内:(3)若A是纯净物,B是两种物质的混合物,根据下列现象判断A、B,将A、B的化学式填入表内:五、流程线式推断题:1、A~H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如下图所示,(“→”指向生成物。
)其中B是红棕色粉末,A、C常温下均为气体,F是一种可溶性碱,反应③是复分解反应。
请回答下面问题:(1)物质E的化学式:(2)反应①(填“是”或“不是”)置换反应。
(3)反应①的化学方程式是。
(4)少量气体C通入F溶液中有白色沉淀产生,其化学方程式是。
(5)一定量的物质D能与少量G在水溶液中能发生化合反应,且反应后溶液颜色呈浅绿色,试写出相关反应方程式2、A---H都是初中化学常见物质。
其中B为紫红色固体,E、F是组成元素相同的两种气体,A、H为黑色固体。
他们之间转化关系如图16(反应条件及部分生成物已略去)。
(1)反应A→B属于(填基本反应类型) (2)写出沉淀D的化学式(3)写出反应E→F的化学方程式(4)指出G的一种用途3、已知A是铜锈,主要成分是Cu2(OH)2CO3,物质转化关系如图所示.其中C、F、H、I是无色气体,B通电时,电源负极产生I,正极产生H.根据推断回答下列问题:(1)铜生锈与空气中氧气、水和(填化学式)有关。
(2)写出F和I的化学式:F:;I:;(3)在①~⑥反应中属于化合反应的是(填序号)。
(4)在实验室里加热一种固体可制备气体H,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5)反应①的化学方程式4、以下物质A—J都是初中化学中的常见物质,其中D、E对维持自然界生命活动至关重要,A、B为黑色固体,C是红色金属单质,H是一种能燃烧的无色气体。
它们的相互转化关系如下图所示。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B ; I(2)写出反应⑤的化学方程式5、以下是一些常见物质间互相转化的关系图(有些反应条件未注明)(1)将固体A充分加热至不产生气体,写出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固体B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_____ 在与无色液体E的反应中起______________________作用。
(3)气体Z是常用燃料气体,它在气体X中燃烧,会放出大量热量。
试写出X和Z反应生成M和F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A~M均为初中化学常见物质,其中A是大理石主要成分,B是人体胃酸的一种主要成分,E是钠盐,它们之间有如右图所示的相互转换关系(图中部分生成物已略去)请回答下列问题:(1)E物质的俗名是;(2)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A与B:;E与F:;(3)反应③会(填“放出”或“吸收”)热量7、A、B可发生中和反应,D是生活中最常见的液体。
通常情况下,F、G、I为气体,且F 是一种清洁能源。
X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金属,Y常用作食品干燥剂。
各物质问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个别产物略去)。
(1)B俗称。
(2)F与G混合后遇明火可能发生,与F此性质相似的气体还有。
(写一种物质化学式)(3)反应③的反应类型是;(4)反应②的化学方程式为8、A~K均是初中化学中常见的物质.它们之间有如下图所示的转化关系。
其中A、D、G、I为单质,A、H、G为黑色固体,E是铁锈的主要成分;常温下,C、D、F均为无色气体,B为常见液体,J为蓝色硫酸盐溶液。
请回答下列问题:(1)反应③属于反应(填基本反应类型)。
(2)写出E和F的化学式:E ;F 。
(3)反应①的化学方程式为。
反应④的化学方程式为9、下图表示某些物质间的转化关系(反应条件和部分产物已略去)。
其中C、X为单质,A、B、D、E、F、H、Y均为氧化物,E为红色固体,固体F可用于人工降雨,H为白色粉末,Z具有腐蚀性,请回答下列问题:(1)固体F的俗称。
(2)反应①中A物质的作用是。
(3)在日常生活中为防止反应②的发生,可采取的措施是 (写一点即可)。
(4)写出反应③、④的化学方程式、。
(5)若将I溶液与G溶液混合,充分反应后,其溶液中溶质组成可能为六、框图型推断题:1、A、B、C、D、E是初中化学常见的五种不同类别的物质,其中A、B、C中含有相同元素,B是导致“温室效应”的一种气体。
图中“--”表示相连的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发生反应,“→”表示物质间存在转化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