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课 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
- 格式:ppt
- 大小:2.46 MB
- 文档页数:23
第二次世界大战第10课大战的爆发和初期阶段第11课战争的扩大和转折第12课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一、单项选择题◆(2019甘孜)标志着英法对法西斯德国实行的绥靖政策达到顶峰的事件是( )A.德国吞并奥地利 B.德国干涉西班牙内战C.《慕尼黑协定》的签订D.德国占领捷克斯洛伐克◆(2019南通)1938年9月,德、意、英、法四国签订了慕尼黑协定。
这一协定体现的政策被称为绥靖政策,它所造成的恶劣影响是A.使德国建立了法西斯政权B.纵容了法西斯国家的侵略C.引发了资本主义经济危机D.引发了德国的反犹狂潮◆( 2019年湘潭市)“我们不知道你的国家是否会从慕尼黑会议做出的决定中得到好处,但肯定无疑的是,我们不会是最后一个受害者。
在我们之后,其他人也将遭到同样的命运。
”材料中的“我们”指的是A.英国B.法国C.捷克斯洛伐克D.德国◆(2019长春)观察右图,使德国的这一野心得逞的国际会议是A.巴黎和会B.华盛顿会议C.慕尼黑会议D.雅尔塔会议◆(2019广东)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的标志性事件是()A.德军入侵波兰B.德军入侵苏联C.斯大林格勒战役D.诺曼底登陆◆(2019乐山)“我不知道你们的国家是否从慕尼黑做出的决定中得到好处,但肯定无疑的是,我们不会是最后一个受害者。
在我们之后,其他人也将遭遇同样的命运。
”这段话中的“我”代表的是A.德国人B.捷克斯洛伐克人C.波兰人D.英国人◆(2019呼和浩特)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夕,英法策划慕尼黑阴谋主要针对的是:DA.波兰B.苏联C.德国D.捷克斯洛伐克◆(2019连云港)“国会纵火案”、“白色方案”、“虎!虎!虎!”等体现的学习主题应该是A.动荡与变革B.世界走向战争C.走向多极格局D.和平与发展◆(2019内江)地震带给人类灾难,在抗震救灾的同时,我们也没有忘记两次世界大战带给人类的巨大灾难。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重要转折点是:A.凡尔登战役 B.斯大林格勒保卫战 C.阿拉曼战役 D.中途岛战役◆(2019山东)联合国在促进世界和平与安全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决定组建联合国的是在A.巴黎和会上B.华盛顿会议上C.雅尔塔会议上D.慕尼黑会议上◆ (08福州)1938年,决定把捷克斯洛伐克的苏台德等地割让给德国的会议是A.巴黎和会B.华盛顿会议C.慕尼黑会议D.雅尔塔会议◆(08攀枝花)美国参加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直接原因是A.德国偷袭波兰 B.德国进攻苏联C.日本偷袭珍珠港 D.斯大林格勒战役爆发◆(2019达州)根据你所学的历史知识判断,“搬起石头砸自己脚”的典型代表人物是A.达拉第B.张伯伦C.希特勒D.墨索里尼◆(2019威海)1939年9月1日,德国对哪个国家发动突袭,导致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A.波兰B.英国C.法国D.苏联◆(2019威海)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国际反法西斯联盟正式形成的标志是A.苏联卫国战争的开始B.《联合国家宣言》的签署C.太平洋战争的爆发D.雅尔塔会议的召开◆(2019威海)第二次世界大战的重要转折点是A.莫斯科保卫战B.诺曼底登陆C.柏林战役D.斯大林格勒战役(2019潍坊)1943年2月,罗斯福在致斯大林的一封贺信中说:“是你们制止了侵略浪潮,成为盟军反侵略战争的转折点。
中国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做出的贡献反法西斯的第二次世界大战是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事件之一,是一场改变世界的正义的解放战争,是20世纪世界历史的转折点。
中国是反法西斯四大国之一,中国抗日战场是世界上开辟最早、持续时间最长的反法西斯战场,是世界四大反法西斯战场之一,不仅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做出了巨大贡献,也为战后国际新秩序的建立、为战后世界的和平与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
这场战争也改变了中国的面貌:为中国取得独立与解放、为新中国的诞生奠定了基石,成为中国走上世界政治舞台和战后新中国崛起的起点与开端。
中国的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作出了重大贡献。
概括起来有“六个第一”、“五个最”。
“六个第一”是:中国人民在世界举起反对日本法西斯的第一面旗帜,与日本侵略者进行了长期艰苦卓绝的斗争。
开辟了世界反法西斯斗争的第一个战场。
日本法西斯发动侵略战争的帷幕是在中国拉开的。
第二次世界大战主要是在三个战场进行的,即欧洲和大西洋战场,亚洲和太平洋战场,非洲和美洲战场。
中国是主战场。
中国人民是打败日本法西斯的第一主力。
世界反法西斯战斗中,活跃着三支主力,即美英联军、苏联红军和中国人民抗日力量。
中国人民是抗击日本法西斯的主力军。
中国人民打响了对日本法西斯的第一枪。
1931年12月21日,东北爱国将领马占山在黑龙江嫩江桥打响了抵抗日本侵略者进攻的第一枪,歼灭了大量侵略军。
中国人民抗战取得了第一个大胜利——平型关大捷,消灭了日本板垣师团1100多人,打破了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
中国人民第一个拖住了日本法西斯,使它的“北进”侵略苏联,“南进”对美英作战,进而从南北两个方向与纳粹德国相呼应,与德国共同瓜分世界的美梦破灭。
“北进”不成,“南进”败兵。
“五个最”是:中国人民对日作战时间持续最长,长达14年之久。
前六年是局部抗战,后八年全面抗战。
从“七七”全面抗战开始也有八年。
相比之下,英法是在1939年9月3日德国法西斯入侵波兰才开始抵抗德国法西斯,开辟欧洲战场,到1945年5月,不满六年。
初三历史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试题1. 1942年1月1日,中、美、英、苏等26个国家在__________共同签署了《_____》,标志着国际反法西斯统一战线的最终形成。
【答案】华盛顿联合国家宣言【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国际反法西斯联盟的建立史实的识记。
依据人教版初中历史九年级下册第7课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第一子目国际反法西斯联盟的建立中的内容:“1942年1月1日,中、美、英、苏等26个国家的代表在美国首都华盛顿共同签署了《联合国家宣言》,标志着国际反法西斯统一战线的最终形成。
”可知,故填华盛顿联合国家宣言。
【考点】国际反法西斯联盟的建立点评:本题难度较小,主要考查学生对国际反法西斯联盟的建立史实的识记。
对于这一内容,还可以考查国际反法西斯联盟的建立的时间、意义、影响。
2.斯大林格勒会战开始于____________年7月,结束于__________年2月,最终以苏军的胜利宣告结束。
这次战役不仅是苏德战场根本转折的开始,而且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重要转折点。
【答案】1942 1943【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最后的胜利史实的识记。
依据人教版初中历史九年级下册第7课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第二子目最后的胜利中的内容:“斯大林格勒会战开始于1942年7月,结束于1943年2月,最终以苏军的胜利宣告结束。
这次战役不仅是苏德战场根本转折的开始,而且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重要转折点。
”可知,故填1942 1943。
【考点】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胜利点评:本题难度较小,主要考查学生对最后的胜利史实的识记。
对于这一内容,还可以考查最后的胜利的时间、意义、影响。
3.《联合国家宣言》签署的时间是()A.1941年元旦B.1942年元旦C.1943年元旦D.1944年元旦【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国际反法西斯联盟的建立史实的识记。
依据人教版初中历史九年级下册第7课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第一子目国际反法西斯联盟的建立中的内容:“1942年1月1日,中、美、英、苏等26个国家的代表在美国首都华盛顿共同签署了《联合国家宣言》,”可知,故选B。
第三单元第一次世界大战和战后初期的世界【思维导图】第8课第一次世界大战【课程标准】知道“三国同盟”和“三国协约”、萨拉热窝事件、凡尔登战役等;分析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原因,了解世界大战给人类社会带来的巨大灾难。
1.根本原因:帝国主义国家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的加剧,后起的帝国主义国家要求重新分割世界,争夺霸权。
2.作战双方:三国同盟和三国协约。
(1)三国同盟:德国、奥匈帝国、意大利, 德国是核心。
(2)三国协约:英国、法国、俄国, 英国是核心。
3.导火线:萨拉热窝事件。
4.爆发: 1914 年7月,奥匈帝国向塞尔维亚宣战,大战爆发。
5.转折点: 凡尔登战役。
6.结果:1918年11月, 德国投降,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同盟国战败而宣告结束。
7.影响:第一次世界大战是西方列强为重新瓜分世界、争夺世界霸权而发动的一场帝国主义战争,给各国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
大大削弱了欧洲的力量,从根本上动摇了欧洲的优势地位;削弱了帝国主义的殖民力量,进一步促进了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的民族觉醒。
第9课列宁与十月革命【课程标准】了解十月革命的知识,理解十月革命的重要意义。
1.二月革命(1)时间:1917年3月。
(2)结果:推翻了沙皇专制统治,建立了资产阶级临时政府。
(3)评价:临时政府并没有满足人们的要求,引起人民的不满。
2.十月革命(1)时间:1917年11月6日晚,列宁领导了彼得格勒武装起义,即“十月革命”。
(2)领导者: 布尔什维克党。
(3)结果:革命后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工人士兵苏维埃政府——人民委员会。
(4)巩固①措施:废除旧的国家机器,创建了新的政权机关;组建红军;将大工业、铁路和银行收归国有,建立社会主义公有制,废除土地私有制;废除不平等条约;退出一战。
②结果:苏维埃政府粉碎了外国的武装干涉和国内的反革命叛乱,巩固了新生政权。
(5)意义: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胜利的社会主义革命,建立了第一个无产阶级专政的国家,推动了国际无产阶级革命运动。
第1课两大军事集团的形成一、一战前形成的两大对立的军事集团:“三国同盟”和“三国协约”。
二、三国同盟的建立:①时间:1882年5月;②标志:德、奥、意三国在维也纳签订《德奥意三国同盟条约》;③核心国:德国;④意大利动摇不定。
三、三国协约的建立:19世纪末20世纪初,英国放弃“光荣孤立”政策;于1904年,英国与法国签订了《英法协约》,1907年又与俄国签订了《英俄协约》,三国协约军事集团正式建立。
四、三国同盟和三国协约两大军事集团形成的影响:1、为争霸世界,纷纷扩军备战,展开军备竞赛。
2、巴尔干半岛是两大军事集团争夺的焦点,成为世界大战爆发的火药桶。
五、练习题:理解三国同盟、三国协约形成的根本原因及影响。
原因:资本主义经济政治发展的不平衡,使各国实力发生了重大变化。
影响:两大军事对抗集团的形成,使帝国主义列强疯狂扩军备战,进一步展开军备竞赛。
第2课第一次世界大战及其后果一、第一次世界大战的:1、导火线:萨拉热窝事件。
2、一战爆发的标志:1914年,奥匈帝国向塞尔维亚宣战,之后,俄、法、英、德参战。
3、起止时间:1914年—1918年4、一战的三条战线:西线、东线和南线。
西线具有决定作用,大战的主要战场在欧洲。
二、一战的重要战役:凡尔登战役1、凡尔登战役的双方:德国、法国。
2、被称为:“绞肉机”“屠场”“地狱”3、结果:法军收复全部失地,德军在西线丧失了作战的主动权。
成为一战的转折点。
三、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后果1、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结果:1918年11月,大战以同盟国的战败告终。
2、一战的性质:是一场争夺世界霸权的非正义的帝国主义战争。
3、影响:①激化了交战国国内的矛盾;②促进了东欧民族独立国家的形成和殖民地人民的觉醒;③战争后期,俄国爆发十月革命,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
第3课自然科学的革命一、近代自然科学的奠基者牛顿和达尔文1、牛顿:①英国物理学家;②发现万有引力定律;③著作:《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④贡献:建立了经典力学的基本体系。
《抗日战争的胜利》教案课题《抗日战争的胜利》单元第三单元学科历史与社会年级九年级上学习目标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通过学习抗日战争胜利的历史,培养热爱和平、追求和平的情感,能以史为鉴,珍惜今天和平安定的生活。
能力目标通过小组合作探究问题,让学生初步尝试从不同种类的资料中获得信息,具有一定的独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知识目标了解人民战争的有关史实和苏联、美国等国在战争中的作用;知道抗日战争是近代以来中国人民取得的第一次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中国战场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
重点抗日战争胜利的意义难点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和意义学法通过地图、图片、材料等的分析,学习知识,提升自己。
教法通过地图、图片、故事等素材来调动学生兴趣。
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导入新课2014年2月,全国人大确定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和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有谁知道这两个日子?你们知道这二个日子的来历吗?通过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和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有谁知道这两个日子?引发学生学习兴趣。
让学生阅读课本,使学生对即将学习的新课新的主要内容有所了解。
讲授新课说说加速日本投降的因素有哪些?世界各国对中国抗战的支持随着太平洋战争的爆发,中国战场迅速成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中国与美国、苏联、英国等国家逐渐结成同盟,共同抵抗法西斯的侵略中国的抗日战争进入大反攻。
1945年8月9日,毛泽东发表《对日寇的最后一战》声明。
仔细阅读材料,找出关键句子,通过同伴合作交流,积极表达自己的看法通过阅读课本,小培养学生的获取、解读、分析信息的能力培养学生对文抗日战争的胜利1945年8月15日,日本天皇以广播形式宣布无条件投降。
1945年9月2日,在东京湾的美国军舰密苏里号上,举行了中、美、苏、英等国代表参加的日本投降签字仪式。
9月3日,被定为中国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
近代台湾是什么时候被日本占领?根据哪个条约?甲午中日战争失败后,清政府被迫签订《马关条约》,割台湾给日本。
《抗日战争的胜利》教学设计与反思一、教学目标(一)知识与能力了解并掌握中国共产党第七次代表大会召开的时间、地点、主要内容;日本无条件投降的时间、标志,日本无条件投降的史实。
理解中共七大召开的历史意义,日本投降的原因,中国抗日战争胜利的历史意义。
组织课堂讨论,培养学生之间的合作学习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运用图片、声音、课件等多种形式的资料资源辅助教学,使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课堂学习中来。
提出问题和组织课堂活动,调动学生学习兴趣和思考的活跃性,形成互动式教学活动。
让学生集体合作讨论老师提出的思考题,培养学生多角度分析问题的能力、合作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指导学生自行分析促使日本无条件投降的原因,结合前面所学的近代史知识分析探讨抗日战争胜利的历史意义。
结合前面几节课学习的知识,对比分析为什么抗日战争会胜利。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抗日战争的胜利无论是对于中国还是对于世界,都具有重大的历史意义。
它是自近代以来中国抵御外国侵略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战争,战争的胜利增强了中国人民的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
但是,中国人民的损失也是巨大的,无法用数字来衡量。
引导学生进行对战争的反思,以此培养他们憎恶、痛恨战争和热爱、维护和平的思想感情及维护世界和平的责任感。
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中共七大召开的时间、地点、主要内容;日本投降的时间和标志,抗日战争胜利的历史意义。
教学难点:理解分析中共“七大”召开的历史意义以及探讨日本无条件投降的原因,结合前面所学知识对比分析抗日战争中国能够取得胜利的原因。
三、复习检查导入(复习导入法):老师:同学们,我们前面几节课已经学习了中华民族抗日战争的全面爆发,了解了九一八事变的大概史实,西安事变和平解决奠定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雏形。
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拉开了全面抗战的序幕,震惊全世界的南京大屠杀,还有中国人民英勇抗日的爱国行动,等等。
那么,在我们学习新课前,复习一下上一节课所学习的主要内容。
九下第1课(第1课伟大的十月革命至10课单项选择题)1、(2009•福州市)《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A、工业革命的开始B、马克思主义的诞生C、反法西斯同盟的建立D、欧洲联盟的成立答案:B2、(2009•福州市)与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诞生相关的历史事件是( D )A.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B.法国大革命C.日本明治维新 D.俄国十月革命3、(2009•四川内江)十月革命发生在()A.英国 B.法国 C.中国 D.俄国答案:D11、(2009•湖北荆州)史学界认为,1917年是对世界历史发展具有划时代影响的一年,主要依据是这一年()答案:BA.美国参加第一次世界大战B.诞生人类第一次社会主义国家C.苏俄退出第一次世界大战D.俄国建立资产阶级临时政府12、(2009•山东枣庄)1952年,我国邮电部发行了一套名为“伟大的苏联十月革命35周年纪念”邮票,但此套邮票却是错体票,其错误在于()答案:A A.邮票名称中的国家称谓 B.邮票发行的时间C.邮票的发行者 D.周年纪念的时间(2009年山东威海)25.C 26.D(2009攀枝花) 15.下图中领导俄国人民发动十月革命并取得最后胜利的人是 A B C D第2课对社会主义道路的建设(2009四川南充)16.沙俄、苏俄、俄罗斯是以当今俄罗斯为主体的不同时期的国名,下列事件发生在“苏联”时期的是A.1861年改革B.二月革命C.十月革命D.斯大林模式5、(2009•江苏宿迁市)列宁是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缔造者。
十月革命胜利后,他在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方面所作的成功探索是( A )A.实施新经济政策 B.建立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C.颁布1936年宪法 D.大力倡导“民主化”和“公开性”6、(2009•福建晋江)1936年,假如你踏上苏联的国土,不能看到的是(D )A.农民在集体农庄的田间用餐B.农民用大量机械在耕作C.书店里有新出版发行的新宪法D.大量离开城市前去垦荒的人们7、(2009•福建泉州南安市)社会主义制度在苏联基本建立的标志是( D )A.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B.社会主义改造完成C.二五计划完成,实现工业化D.1936年苏联新宪法的颁布8、(2009•汕头)列宁说,新经济政策是用一种改良主义的办法来解决苏维埃国家过渡时期经济发展战略任务的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