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习题
- 格式:doc
- 大小:44.00 KB
- 文档页数:11
第一章电子支付概述一、单选题1.传统支付形式不包括() p2A、现金B、支票 C 、智能卡D、信用卡2.电子支付的类型不包括()p8A 、网上支付 B、电话支付 C、移动支付 D、现金3.淘宝的“支付宝”是属于以下哪一种支付类型()p8A 、充值卡支付B 、网上银行支付 C、第三方支付 D 、电话支付4.目前推广的尚未成熟的的电子支付产业的模式是()p9A 、复制PayPalB 、支付网关C 、移动支付5.银行卡网上支付的核心问题是( )p13A、银行服务B、支付信息的安全传输和身份认证C、持卡人信息的安全D、资金结算过程的安全6.支付网关的主要功能为()。
P12A、进行通信和协议转换,完成数据加密与解密B、代替银行等金融机构进行支付授权C、处理交易中的资金划拨等事宜D、为银行等金融机构申请证书7、由中央银行拥有和运行,其中主要职责是负责同城支付交易的资金清算是指()A、电子汇兑系统B、网上银行系统C、同城清算所D、全国手工联行系统二、多选题1、电子货币按流通的形态分类,可分为()A、开环型电子货币B、闭环型电子货币C、电子现金型电子货币D、信用卡型电子货币2、网络支付的条件为()A、商家系统B、客户系统C、支付网关 C、安全认证3、电子货币的功能包括()。
A、转账结算B、储蓄C、兑现D、消费贷款三、判断题1、电子支付是网上支付的更高级形式(× )2、后支付系统包括信用卡系统、电子支票系统和智能卡系统(× )3、电子支票不是数字支票(×)四、名词解释1、电子支付指电子交易的当事人,包括消费者、厂商和金融机构,使用安全电子支付手段,通过网络进行的货币支付或资金流转。
2、网络支付指电子交易的当事人,包括消费者、厂商、和金融机构,使用安全电子支付手段通过网络进行的货币支付或资金流转。
主要包括有电子货币类,电子信用卡类,电子支票类。
3支付系统(Payment System)是由提供支付清算服务的中介机构和实现支付指令传送及资金清算的专业技术手段共同组成,用以实现债权债务清偿及资金转移的一种金融安排,有时也称为清算系统(Clear System)。
复习习题复习习题 1第一单元小数乘法1、小数乘整数:意义——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
如:1.5×3表示1.5的3倍是多少或3个1.5是多少。
计算方法:先把小数扩大成整数;按整数乘法的法则算出积;再看因数中一共有几位小数,就从积的右边起数出几位点上小数点。
2、小数乘小数:意义——就是求这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
如:1.5×0.8(整数部分是0)就是求1.5的十分之八是多少。
1.5×1.8(整数部分不是0)就是求1.5的1.8倍是多少。
计算方法:先把小数扩大成整数;按整数乘法的法则算出积;再看因数中一共有几位小数,就从积的右边起数出几位点上小数点。
注意:计算结果中,小数部分末尾的0要去掉,把小数化简;小数部分位数不够时,要用0占位。
3、规律:一个数(0除外)乘大于1的数,积比原来的数大;一个数(0除外)乘小于1的数,积比原来的数小。
4、求近似数的方法一般有三种:⑴四舍五入法;⑵进一法;⑶去尾法5、计算钱数,保留两位小数,表示计算到分。
保留一位小数,表示计算到角。
6、小数四则运算顺序跟整数是一样的。
7、运算定律和性质:加法:加法交换律:a+b=b+a 加法结合律:(a+b)+c=a+(b+c)乘法:乘法交换律:a×b=b×a乘法结合律:(a×b)×c=a×(b×c)见2.5找4或0.4,见1.25找8或0.8乘法分配律:(a+b)×c=a×c+b×c或a×c+b×c=(a+b)×c(b=1时,省略b)变式:(a-b)×c=a×c-b×c或a×c-b×c=(a-b)×c减法:减法性质:a-b-c=a-(b+c)除法:除法性质:a÷b÷c=a÷(b×c)【第二单元位置】8、确定物体的位置,要用到数对(先列:即竖,后行即横排)。
一填空1.从层次结构来讲,计算机包含硬件和两层,它们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相互协调工作。
计算机通过系统把二者有机的结合起来。
2. 计算机由五个部件组成,其中和___ ___合称CPU。
3.外设一般是通过挂在总线上的。
4.系统总线按功能来分,可以分为地址总线、控制总线和总线。
5.在一个异步串行通信总线中,以字符格式进行数据传输。
字符的格式为一个起始位,7个数据位,一个校验位,一个停止位。
如果该总线每秒可以传输960个字符,则该总线的波特率是位/秒。
6.在一个同步总线中,总线的时钟频率是100MHz,一个总线周期包含4个时钟周期,总线的宽度为16位,则该总线的带宽是字节/秒。
7.设一计算机系统不采用指令流水工作方式,主频为n MHz,平均CPI为m,则该计算机系统每秒执行的百万条指令MIPS用n和m表示的关系为MIPS= 。
8.一个真值为-0.1011的原码为,补码为。
9.10110100(二进制)采用奇校验,则校验位应是(填0或1)。
10. 浮点加减运算的运算步骤包括:、尾数求和、规格化、舍入和溢出判断。
11.在一个计算机系统中,整数用8位二进制的补码表示,则补码为10000000(二进制,含一位符号位)的真值为(用十进制表示)。
12. 某硬盘存储器包含4个记录面,每个记录面有200个磁道,每个磁道存储12288个字节,则该硬盘的存储容量是字节。
13. 某静态存储器芯片有地址线10条,数据线8条,则该芯片的存储容量为字节。
14.所谓的保存断点指的是把中的内容压入堆栈。
15.在压栈操作时,需要将中的栈顶地址赋给MAR,这样才能将要压入堆栈的内容压入堆栈。
16.在指令的格式中,通常可以分为和操作数地址两部分。
17.控制器有控制器和微程序控制器两种。
18.计算机要具有硬件和才能协调工作。
19.总线的控制方式一般包括、和三种方式。
20.指令的格式一般包括和地址码两部分。
21.按照冯·诺依曼的设想,计算机由、、、、五部分组成。
第三章 复习题一、单选1.设批产品的质量P=1.0(%),用抽样方案为(10,0)进行验收.则接收概率为在( )之间.cA.15%与35%B.50%与60%C.80%与95%D.96%与100%2.为了节省检验费用使用较小样本量,应选用 ( )抽样方案.bA.调整型B.序贯C.连续D.标准型3一个调整型抽样方案是( ).aA.依据对生产过程的质量要求AQL 和质量保证要求设计的B.依据极限质量LQ 设计的C.由主管部门或负责部门确定的D.根据交验批是否大于10批确定的提示:质量保证就是能保证质量的能力4 规定产品批的不合格品率不得超过1%。
使用某抽样检验方案,它在1%处的接收概率为98.5%,则该抽样方案的( )aA.生产方风险为1.5%B.使用方风险为98.5%C.使用方风险为1.5%D.生产方风险为98.5%5使用GB/T2828对连续批进行检验时( )。
bA. 仅使用正常抽样方案B. 按照转移规则使用不同严格度的抽样方案C. 使用不同样本量的抽样方案D. 对不同的批使用不同的检验水平6记二次抽样方案的第一、二次抽样的样本量(样本大小)分别为1n 、2n ,第一次、二次抽样的(Ac 、Re)分别为(1A 、1R )、 (2A 、2R ),第一、二次抽样的样本中不合格(品)数分别为1d 、2d 。
下述判断程序中正确的是( d )。
A. 抽两次,若1d ≤1A ,2d ≤2A ,接收,否则拒收B. 抽两次,若1d ≤1A ,1d +2d ≤2A ,接收,否则拒收C. 第一次抽1n 个,若1d ≤1A ,接收,若1d ≥1R ,拒收;若1A <1d <1R ,再抽取第二个样本,若2d ≤2A ,接收;若2d ≥2R ,拒收D. 第一次抽1n 个,若1d ≤1A ,接收,若1d ≥1R ,拒收;若1A <1d <1R ,再抽取第二个样本, 若1d +2d ≤2A ,接收;若1d +2d ≥2R ,拒收7使用计量型抽样方案,用( )判断该批是否可接收。
复习题第一章 流体流动与输送一、填空题1.流体的密度是指 单位体积流体所具有的质量 ,其单位为kg/m3 。
2. 20℃时苯的密度为880kg/m 3,甲苯的密度为866kg/m 3,则含苯40%(质量)苯、甲苯溶液的密度为 871.55 3/m kg 。
3.流体的粘度是描述流体 流动 性能的物理量,一般用符号 μ 表示;流体的粘度越大,流动时阻力损失 越大 。
4.流体的流动形态有 层流 和 湍流 两种,可用 雷诺数Re 判断。
5.流体阻力产生的根本原因是 流体本身的粘性 ,而 流动型态 与 管路条件 是产生流体阻力的外因。
6.管路防腐要涂油漆,一般油漆的颜色与物料的性质、用途有关。
那么红色管为 主要物料管 ;黄色管为 危险品管 ;绿色管为 水管 。
7.转子流量计应垂直安装,流体 由下而上 流动;读数读转子的 最大截面处 ,一般为转子的 顶部 。
8.离心泵的构造主要包括 叶轮 和 泵轴 组成的旋转部件以及 泵壳 和 轴封 组成的固定部件。
9.离心泵开车时,泵空转、吸不上液体、进口处真空度低,此时泵发生了 气缚 现象,其原因可能是 没有灌泵 或 轴封不严密 。
10.离心泵运转时,泵振动大、噪音大、出口处压力低、流量下降,此时泵发生了气蚀现象,其原因可能是安装高度过高或吸入管路阻力太大或者被输送流体温度过高。
11.流体的特征是具有一定的体积;无一定的形状,其形状随容器的形状而改变;在外力作用下内部会发生相对运动。
12.化工管路的连接方式有螺纹连接、法兰连接、承插连接和焊接连接。
二、选择题1.有一串联管道,分别由管径为d1与d2的两管段串接而成。
d1<d2。
其流体稳定流过该管道。
今确知d1管段内流体呈层流。
请断定流体在d2管段内的流型为( c )。
A.湍流B.过渡流C.层流D.须计算确定。
2.有两种关于粘性的说法:( a)。
(1) 无论是静止的流体还是运动的流体都具有粘性。
(2) 粘性只有在流体运动时才会表现出来。
数学复习题库及答案一、选择题1. 下列哪个数是无理数?A. 2B. πC. 0.5D. √4答案:B2. 若a > 0,b < 0,且|a| > |b|,则a + b的值是:A. 正数B. 负数C. 0D. 无法确定答案:A3. 已知函数f(x) = 2x^2 - 3x + 1,求f(2)的值:A. 3B. 5C. 7D. 9答案:B二、填空题4. 一个直角三角形的两个直角边分别为3和4,其斜边的长度是_________。
答案:55. 将分数1/2转换为小数,结果是_________。
答案:0.56. 若一个圆的半径为7,其面积是_________。
答案:49π三、解答题7. 解方程:2x - 5 = 9解:首先将方程两边同时加5,得到2x = 14,然后两边同时除以2,得到x = 7。
8. 已知一个长方体的长、宽、高分别为2米、3米和4米,求其体积。
解:长方体的体积计算公式为V = 长× 宽× 高,代入数值得到V = 2 × 3 × 4 = 24立方米。
9. 证明:若a、b、c为正整数,且a < b < c,证明a + b > c。
证明:由于a、b、c为正整数,且a < b < c,我们可以假设a = 1,b = 2,c = 3。
此时 a + b = 1 + 2 = 3,显然不满足 a + b > c。
因此,原命题在给定条件下不成立。
四、应用题10. 某工厂生产一批零件,每个零件的成本为5元,售价为10元。
如果工厂计划在一个月内生产并销售1000个零件,求工厂的总利润。
解:每个零件的利润为售价减去成本,即10 - 5 = 5元。
工厂计划生产并销售1000个零件,所以总利润为1000 × 5 = 5000元。
11. 某班有40名学生,其中男生人数是女生人数的两倍。
求该班男生和女生各有多少人。
解:设女生人数为x,则男生人数为2x。
复习题(有答案)复习题一、名词解释及简答信息的概念及特征文献及分类情报、信息、知识、文献的关系目录追溯法文献信息资源ISBN和ISSN的组成及组成部分的含义《全国报刊索引》信息检索的含义及分类(广义的信息检索)信息检索语言信息检索的基本原理布尔逻辑运算中的各种符号的含意图书馆各种数据库的检索途径计算机检索系统的构成计算机信息检索常用的检索技术四大权威检索数据库是哪些?专利及分类试比较分类语言与主题词语言按信息加工形式分,信息源分为一次文献、二次文献和三次文献,请简述它们及其之间的关系什么是查全率和查准率?影响查全率和查准率的因素有哪些?常用的布尔逻辑算符有几种?并简述各自的作用文献综述学位论文的含义及分类参考文献的著录格式1. 知识:知识是人们通过实践对客观事物及其运动过程和规律的认识。
主观知识、客观知识。
2. 检索工具:检索工具是指用以报导、存贮和查找文献线索的工具。
它是附有检索标识的某一范围文献条目的集合,是二次文献。
3.信息检索:广义的,包括信息的存储和检索两个过程,信息存储——指工作人员将大量无序的信息集中起来,根据信息源的外表特征和内容特征,经过整理、分类、浓缩、标引等处理,使其系统化、有序化,并按一定的技术要求建成一个具有检索功能的工具或检索系统,供人们检索和利用。
信息检索——指运用编制好的检索工具或检索系统,查找出满足用户要求的特定信息。
狭义信息检索:仅指信息的检索过程。
从某一信息集合中找出所需的信息的过程,即信息查询。
4. 信息:信息是人们通过感觉器官与外界进行交换的一切内容。
1. 知识:知识是人们通过实践对客观事物及其运动过程和规律的认识。
主观知识、客观知识2. 信息:信息是人们通过感觉器官与外界进行交换的一切内容。
3.信息检索:广义的,包括信息的存储和检索两个过程,信息存储——指工作人员将大量无序的信息集中起来,根据信息源的外表特征和内容特征,经过整理、分类、浓缩、标引等处理,使其系统化、有序化,并按一定的技术要求建成一个具有检索功能的工具或检索系统,供人们检索和利用。
第一章复习思考题1.解释下列名词:热机内燃机外燃机柴油机2.与其它类型动力机械相比,为什么柴油机的经济性较好?3.试比较汽油机和柴油机各自的工作特点。
4.内燃机气缸内要进行几次能量转换?实现这些能量转换要有哪些必要条件?5.柴油机的一个工作循环由哪些工作过程组成?其中哪一个过程对外作功?6.试述柴油机的主要优缺点。
7.对船舶主机的要求是什么?为什么说柴油机在船舶动力装置中占有绝对的统治地位?8.船舶柴油机的发展主要经历了哪些阶段?各阶段的主要技术成就是什么?9.当前在世界范围内,船用低速柴油机和中速柴油机的主要生产商有哪些?10.简述我国船舶柴油机的发展状况。
11.当前船舶柴油机的发展目标和发展趋势是什么?12.现代船用柴油机提高经济性的主要措施有哪些?简要进行分析。
13.当前船舶柴油机进一步提高功率的目的是什么?提高功率的主要途径有哪些1.解释下列名词:上止点行程气缸工作容积压缩比气阀定时气阀重叠角扫气直流扫气弯流扫气横流扫气回流扫气增压指示指标有效指标动力性指标经济性指标平均指示压力指示功率有效功率机械效率机械损失功率泵气损失燃油消耗率活寒平均速度行程缸径比强化系数2.柴油机通常可分为哪些类型?3.试述影响压缩比的因素有哪些?压缩比不符合规定对柴油机的工作有何影响?4.内燃机有哪几种理论循环?分别用于哪种内燃机?研究理论循环的目的是什么?5.试述柴油机的理论循环和实际循环存在哪些差异?它们对柴油机工作有何影响?6.试述四冲程柴油机的工作原理。
7.画图说明四冲程柴油机的气阀定时圆图。
8.四冲程柴油机,飞轮周长为720mm,在定时测量中测得进气阀开启离上止点的圆弧长为120mm,关闭离上止点的圆弧长为60mm;排气阀开启离下止点的圆弧长为90mm,关闭离上止点的圆弧长为90mm,求该机的气阀定时和气阀重叠角。
9.柴油机实现二冲程循环的条件是什么?10.压缩始点温度过高对柴油机的有何影响?11.什么是有效压缩比?有效压缩比与几何压缩比有何差异?12.直流扫气和弯流扫气各有何优缺点?为什么现代二冲程柴油机向直流扫气方向发展?13.什么是增压?增压柴油机有何特点?根据驱动增压器的能量不同,有哪几种增压类型14.什么是柴油机的机械效率,哪些因素影响机械效率?15.什么是机械损失功率?它主要包括哪些内容?16.最高燃烧压力对柴油机的结构与性能有何影响?17.行程缸径比增加对柴油机有何影响?18.压缩比的大小对柴油机各方面的性能有什么影响?第三章复习思考题1、解释下列名词:燃烧室机械负荷热负荷热疲劳薄壁强背结构振荡冷却低温腐蚀缸套穴蚀磨合倒挂式主轴承2、柴油机主要是由哪些零部件和系统组成的?3、燃烧室部件机械负荷的产生及机械应力的特点?4、什么是热应力和热疲劳?如何减轻其危害?5、燃烧室部件采取怎样的结构措施解决机械负荷和热负荷的矛盾?6、简述十字头式柴油机活塞的作用和基本组成7、简述筒形活塞的结构特点8、活塞环的种类、结构特点和基本要求?9、活塞的冷却方式及冷却液的输送方式有哪些?10、活塞杆填料函的作用和结构特点?11、气缸的作用、工作条件及结构特点?12、气缸穴蚀机理及减轻穴蚀措施?13、气缸盖的作用和要求?14、活塞环的常见故障及原因?15、燃烧室部件裂纹的常见部位及原因?16、通过扫气口检查可以获得哪些信息?17、十字头的作用及基本结构?18、十字头轴承工作分析和提高可靠性措施?19、对连杆的要求?RTA-T-B型柴油机连杆的结构及特点?20、曲轴的作用及工作条件?21、曲轴的组成及结构类型?22、曲柄排列的原则?23、曲轴疲劳损坏的类型和特点?24、柴油机的主要固定件有哪些?贯穿螺栓结构有何优点?25、推力轴承的结构和工作原理?26、主轴承的作用和工作条件?27、主轴承常见损坏形式及原因?28、360度推力轴承有何优点?第四章复习思考题1. 解释下列名词:十六烷值热值残炭值闪点过量空气系数喷油规律供油提前角喷油提前角二次喷射断续喷射最低稳定转速可燃混合气空间雾化混合开式燃烧室分隔式燃烧室滞燃期速燃期平均压力增长率后燃热平衡2. 燃油的主要组成元素是什么?各自在燃油中的比例是多少?燃油的化学组成有哪些?3. 燃油的主要性能指标有哪些,它们各自从哪些方面影响燃油的性能?4. 什么是十六烷值?燃油的十六烷值对柴油机工作过程有何影响?5. 什么是计算碳芳香指数,它是怎样确定的?6. 试分析燃油中的硫分与钒、钠含量对燃烧室部件的腐蚀作用。
复习题1.给出基本尺寸和公差等级就可以确定标准公差;2,公差原则是处理尺寸公差和形位公差关系的规定,分为独立原则,相关要求;3.滚动轴承内圈与φ40m6轴颈配合形成 ___________;(1)过渡配合(2)过盈配合(3)间隙配合表示Ra值应不大于6.3 um ;5.齿轮加工时,产生的切向长周期误差的原因是几何偏心6.Φ20g6,Φ20g7,Φ20g8 三个公差带的上偏差相同7.光滑极限量规通规的基本尺寸等于工件的最大实体尺寸8.基本偏差是上偏差和下偏差这两个极限偏差中的一个,被指定用于确定公差带相对于零线的位置。
9.若工作时,零件间有相对运动,则必须用间隙配合,若要求零件间不产生相对运动,可用过盈配合,或较紧的过渡配合。
10.在处理尺寸公差和形位的相互关系时,规定了独立原则和相关要求两种公差原则,其中,包容要求采用最大实体边尺寸为边界尺寸,其标注符号为___________,最大实体要求采用最大实体实效尺寸作为边界尺寸,其标注符号为___________。
11.加工或测量时的随机误差遵从正态分布规律,通常具有单峰性、对称性、有界性、低偿性四种性质。
12.形状误差评定准则是最小条件。
位置公差除限制位置外,还自然地限制被测要素的形状误差。
位置公差带方向或位置由基准和理论正确尺寸确定。
13.配合是指基本尺寸相同,相互结合的孔和轴的公差带之间的关系。
配合公差是指配合松紧程度的变化量。
14.轴承外圈与箱体孔的配合采用基轴制制;平键与键槽的配合采用基轴制;矩形花键联结采用基孔制的配合;电机与皮带轮孔的配合采用基轴制; 确定齿轮副最小侧隙是采用_________制。
15.用普通量具测量Φ30h6(0013.0)mm的轴,若安全裕度A=0.0013 mm,则该轴的上验收极限为29.9987,下验收极限为29.9883。
16.用双管显微镜测量粗糙度时,常用的评定参数是Rz,评定基准线是算术平均中线。
17.圆柱度公差带图形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径向圆跳动公差带图形是_________________。
人解上学期复习题(答案仅供参考)[第三章运动系统]【单项选择题】1.有关骨的构造的正确的说法是: EA.骨干由松质构成B.骨骺由密质构成C.骨膜有血管无神经D.骨髓有神经无血管 E.以上全不对2.有关红骨髓正确的是: CA.成人存在于髓腔内 B.胎儿期造血,成年期不造血 C.髂骨、胸骨、椎骨内终生保存红骨髓 D.以上全不对.3.有关骨髓腔正确的是:BA.位于骨骺内 B.位于长骨的骨干内 C.成人骨髓腔内含红骨髓D.小儿骨髓腔内含黄骨髓 E.以上全不对4.黄骨髓存在于:CA.所有骨的内部B.幼儿长骨骨干内部C.成人长骨骨干内部D.幼儿长骨骨骺内部E.成人扁骨内部5.指出下列骨不属于脑颅骨者: BA.蝶骨 B.颧骨 C.额骨 D.筛骨 E.颞骨6.颅中窝的孔裂有: AA.视神经孔 B.内耳门 C.筛孔 D.舌下神经管 E.颈静脉孔7 .关节的辅助结构是:AA.囊内韧带、囊外韧带、关节盘、关节唇B.关节囊、关节软骨、关节盘C.关节囊、囊内韧带、囊外韧带 D.关节软骨、关节盘、关节唇E.无上述情况8 .关节的基本结构是:DA.关节面、关节囊、关节内韧带B.关节面、关节囊、关节内软骨C.关节腔、关节囊、关节内软骨D.关节面、关节囊、关节腔E.关节面、关节腔、关节软骨9 .关于脊柱正确的是:CA.共由24块椎骨连结而成 B.椎间盘的厚度约占脊柱全长的1/2 C.有颈、胸、腰、骶四个生理弯曲 D.由于胸部椎间盘较薄,故该处运动幅度较大10 .脊柱的正常生理弯曲:EA.颈曲凸向后B胸曲凸向前C腰曲凸向后D骶曲凸向前E胸曲是胎生时就有的【填空题】1.骨髓有______和________,其中人的_________一生都存在的骨髓,有________功能。
2.根据骨的形态不同,可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4类。
3.骨的化学成分包括_______,_______,共同构成,二者结合使骨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滑膜关节的基本结构有_______,_______,和_______。
一、简答题(满分40分,每题8分)1你认为初、高中物理之间的差异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初中物理讲力热光电电磁原子物理。
到高中仍然讲力热光电电磁原子物理等,但深度增加较多,更能体现学物理的物理思想。
到大学开始也仍然讲力热光电电磁原子物理等,要用高等数学,难度进一步加大,初中物理是高中基础 1.初中物理课程中大多数多问题都重在定性分析,即使进行定量计算,也是相对比较简单的比例关系的运用;高中物理课程,大部分问题不单是作定性分析,而且要求进行大量的,甚至相对复杂的定量计算。
2.知识的呈现的形象思维与抽象思维的差异初中物理课程的呈现基本上是以形象思维为基础,大多数问题是以生动的自然现象和直观的实验为依据,让学生通过形象思维获得知识;而高中物理课程的知识的呈现,多数以抽象思维为基础。
问题研究的实验不再是以直观直接得结论,而需要在实验基础上,加以抽象、归纳,才能得结论3.初中课程的问题多是单因素的归因的逻辑关系;高中课程的问题的归因则是多因素的复杂逻辑关系,且是以递进式、归纳式的逻辑关系为主。
分析问题时还需较多使用假设、判断的推理逻辑手段。
4.初中物理问题的解决,对运用数学工具的要求不高,主要使用算术、代数方法;高中物理问题的解决,使用数学工具提高到了需大量使用代数、函数、三角函数、图像、向量(即矢量)运算、极值等方法的综合应用上。
2高中物理新课标教材一改以往“先力学,后运动学”的习惯,而变为“先运动学,后力学”。
你认为这样的调整有什么优缺点?注重物理学的思想、方法和科学精神的教育:改变过去那种仅重视将物理学知识系统地归纳为简明扼要的知识体系的做法,而将物理学的思想和方法渗透在知识的形成过程中,挖掘活生生的实例,让学生思考和领悟物理学思想方法的精髓,增强应用科学方法的意识。
体现了课程及教学内容的多样性和选择性:为使教材有利于不同学生的智力潜能开发,且对不同区域具有广泛的适应性,课程标准提出“普通高中教育仍属于基础教育,应注重全体学生的共同基础,同时应针对学生的兴趣、发展潜能和今后的职业需求,设计供学生选择的物理课程模块,以满足学生的不同学习需求”。
在课程实施上更注重自主学习,提倡教学方式多样化。
其中一个很重突出的特点就是开展研究性学习。
我们现在高中物理知识的学习,已经不再仅仅局限再听老师讲课这样的基础上了,更多的需要同学们自己去探索、研究和动手实验,才能再这一过程中学到知识,更能应用知识。
强调知识的构建过程,注重培养物理实验、科学探究能力;强调基础知识的学习,注重物理学核心概念的建立。
强调从生活走进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注重保护探索兴趣,学习欲望;体现时代性强调学科渗透,关心科技发展;注重经典物理与近代物理的融合;体现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关注科学技术、社会观念的渗透。
反映选择性综合不同地区课程资源,考虑农村和城市学生认知特点;精心设计栏目,使教学内容丰富,为教师教学提供了方便;既重共性,又突出系列特色,为学生发展提供空间。
强调可操作性注重继承与发展开发教材辅助资源.3什么是“思维定势”?物理教学中应怎样克服思维定势对物理学习的消极影响?思维定势是由先前的活动而造成的一种对活动的特殊的心理准备状态,或活动的倾向性。
在环境不变的条件下,定势使人能够应用已掌握的方法迅速解决问题。
而在情境发生变化时,它则会妨碍人采用新的方法。
消极的思维定势是束缚创造性思维的枷锁。
要克服和预防思维定势,我们就必须从其产生的原因入手。
截断其来源才是克服和预防其消极作用的有效措施。
首先,由于前概念大都是错误或片面的,这就要求我们在日常生活和认知事物的过程中,不要想当然地作出判断,要有充分的理论根据和严密的推理过程。
其次,要使学生建立稳固的学习基础,广泛地学习多方面的知识,扎实地学好每一项内容。
知识的缺陷是产生思维定势的主要原因之一。
在分析问题时要全面,不可忽视已知条件和人为多加已知条件。
通过帮助学生全面细致地分析新旧知识间的相同、相似、相异之处,明确其联系,尽量减少旧知识对新知识产生的负影响。
这是预防思维定势的第二条有效途径。
最后,针对思维定势产生的第三种原因,我们应该培养学生学习中的良好思维方式,锻炼学生的发散思维,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综合地运用多种思维方法,不拘泥与一种单向的思维方法。
培养发散思维能力,对预防思维定势具有极大的作用。
那么,我们怎样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呢?可从三方面入手:通过“一题多解”、“一题多用”、“一题多变”的教学方法来促进和锻炼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诱导学生能从不同角度,不同侧面充分调动各方面知识,用多种不同方法思考解决问题。
培养学生既看整体,又看局部,从整体中透视局部,从局部中统观整体的思维方法。
这也是发散思维和集中思维辩证结合、统一应用的过程。
利用“脑筋急转弯”的问题有目的地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
教师平时要注意收集和积累一些易受思维定势消极影响的例子,使学生上当,从而提高学生的“免疫力”。
4物理教学中如何落实“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理念的要求?物理课的教学理念是“从生活走进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即将物理知识与人们的生活紧密联系。
如何将此教学理念落实到实际的教学中呢?我是这样做的:1、例如上学生十分熟悉的现象(一阵风吹过,门“砰”地关上)引入,引发学生思考(是什么力量使门关上的呢?),通过教师启发,让学生利用已经学过的“大气压强知识”与“力和运动的关系”做出合理的猜想(空气流动起来,压强会减小)。
然后通过实验检验,得出结论(在气体中,流速越大的位置压强越小)。
教师进而提出液体和气体都具有流动性,是否也有同样的规律,让学生继续探究,得出结论(在液体中,流速越大的位置压强越小)。
从而实现了从生活走向物理的过程。
2、例如,在讲解光学知识的时候就先将生活中的一些实例引入课堂,为课堂创设情境,激起学生的求知欲。
比如:除大型客车外,绝大多数汽车的前窗都是倾斜的,为什么?汽车驾驶室外面的观后镜为什么是一个凸面镜?汽车头灯里的反射镜为什么是一个凹面镜?等等。
学生对所学知识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课堂学习效率明显提高。
3、又如,在讲解物质的热胀冷缩这个性质时,课堂上我让学生多举一些生活中应用此现象的实例,如有的同学说,五香茶鸡蛋是人们爱吃的,可是鸡蛋刚从滚开的卤汁里取出来的时候,如果你急于剥壳吃蛋,就难免连壳带“肉”一起剥下来。
若把刚出锅的鸡蛋先放在凉水中浸一会,然后再剥,蛋壳就容易剥下来了。
教师多让学生将物理知识联系生活实际,不仅实现了物理教**系生活实际的理念,也调动了同学们的学习积极性,开拓了他们的思维。
4、在探究摩擦力大小两次改变实验条件,以及重力的大小与质量的关系需要用图像来处理。
可以看出,这套教材的确是把“怎样进行探究”当做一个教学内容来处理。
让学生在科学探究的过程中进行体验,一些实验不再重视终结性的要求。
这样使学生认识到科学探究有现成的“套路”。
再加上有实践意义的作业,比如制造静电小扫把,找出生活中的噪声并想想怎样控制等,都可以让“物理走向生活。
”对与现实生活联系很紧密的物理学科来说,用身边的事例去解释和总结物理规律,学生听起来熟悉,接受起来也容易,这不仅丰富了我们的课堂,而且活跃了教学气氛。
我们要一定要落实好新课标的教学理念,培养学生终身的探索乐趣、良好的思维习惯和初步的科学实践能力5在物理教学中,为什么要提倡多样化的教学方式?新课程强调,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教师要改变教学方法,在教学过程中要通过讨论、研究、实验等多种教学组织形式,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使学习成为在教师引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的过程。
教师应创设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教育环境,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学生掌握和运用知识的态度和能力,使每个学生都得到充分发展。
多种教学方式能够有效地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课程改革呼唤教学方式的多样化。
教学中要充分利用学生的多种感观,使学生获得不同的体验,培养不同方面的技能,从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教学经验证明,学生喜欢教师采用多种教学方式进行教学。
在多种教学方式的教学环境下,第一,能使学生获得不同的认知方式,获得不同的学习体验,培养不同方面的技能;第二,能使学生形成浓厚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热情,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形成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的学习态度与行为;第三,有利于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第四,能使学生热爱学习、热爱科学、热爱生活,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第五,能使学生具有积极的合作意识和合作能力,使学生的交流与表达能力得到提高;第六,有利于培养学生提出问题、收集科学事实和资料、建立猜想和假设、检验和评价等能力,使学生领悟科学的研究方法,提高科学思维能力;第七,能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第一,物理教学对于某一单元的教学内容、某一节课的教学内容、某一教学环节的内容均有可能采用不同的教学方式,这要根据教学内容、教学要求,根据学生群体,根据学生的认知背景、认知能力,根据学习环境,根据教师的特长,根据教师的教学技能,根据教师对教学内容的理解等因素而决定。
运用不同的教学方式追求的教学目的是相同的,即通过不同的教学方式使课堂教学既成为师生共同认知的过程也成为师生共同探索的过程,成为师生互动的过程,师生共同经历的生命历程,成为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过程。
第二,每种教学方式都有其各自的优势和教育功能,都有存在的价值,都能在一定程度上发挥主讲教师的特长。
课堂教学中采用不同的教学方式,要有其鲜明的特点,要发挥该种教学方式的教育功能。
但是每种教学方式都会有一些局限,每种教学方式不可能完全独立,因此,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各种教学方式应相辅相成。
课堂教学常常是以一种教学方式为主,多种教学方式综合运用、有机组合的教学实践。
这样的教学实践不但具有时代特征,而且具有很强的操作性。
第三,新课程标准中提倡科学探究,科学探究是学生构建知识、形成科学观念、领悟研究方法的各种活动。
科学探究既是一种教育理念,也是一种方法。
科学探究作为教育理念,要求教师在教学实践中把这种理念融入到教学过程的各个环节之中。
科学探究作为方法,要求教师在教学实践中更多地尝试采用科学探究的方法。
通过探究,特别是通过学生亲身经历的探究活动使学生获得各种体验。
第四,未来的教育模式建立在信息技术与脑科学基础上。
信息技术作为教育的外部条件,使教育教学的手段更加先进,它能够逐步使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发生变化,教学方式发生变化,学生的学习方式和师生互动的方式发生变化。
人脑作为教育的自身条件,是一个庞大的机构,可以容纳大量信息单位,脑科学的研究应使我们的教学更加符合规律,符合学生的认识规律。
我们研究实践多种教学方式应着眼于信息技术与脑科学的有机结合,信息技术与脑科学的有机结合将使教育产生飞跃,最终使学生的“脑矿”得到最大程度的开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