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周答案
- 格式:doc
- 大小:4.26 MB
- 文档页数:1
1。
图中a 、b 、c 为三个物块,M 、N 为两个轻质弹簧,R 为跨过光滑定滑轮的轻绳,它们连接如图并处于平衡状态。
A 。
有可能N 处于拉伸状态而M 处于压缩状态 B.有可能N 处于压缩状态而M 处于拉伸状态 C.有可能N 处于不伸不缩状态而M 处于拉伸状态 D 。
有可能N 处于拉伸状态而M 处于不伸不缩状态2.如图所示,四个完全相同的弹簧都处于水平位置,它们的右端受到大小皆为F 的拉力作用,而左端的情况各不相同:①中弹簧的左端固定在墙上,②中弹簧的左端受大小也为F 的拉力作用,③中弹簧的左端拴一小物块,物块在光滑的桌面上滑动,④中弹簧的左端拴一小物块,物块在有摩擦的桌面上滑动.若认为弹簧的质量都为零,以l 1、l 2、l 3、l 4依次表示四个弹簧的伸长量,则有A .l 2>l 1B .l 4>l 3C .l 1>l 3D .l 2=l 43.如图所示,a 、b 两根轻弹簧系住一球,球处于静止状态。
撤去弹簧a 的瞬间,小球的加速度大小为a=2.5m/S 2,若弹簧a 不动,则M N a R cbF FFF①② ③ ④撤去弹簧b的瞬间小球加速度可能为:abA。
7.5m/S2,方向竖直向上. B。
7.5m/S2,方向竖直向下.C。
12。
5m/S2,方向竖直向上。
D。
12.5m/S2,方向竖直向下。
4.如图所示,一根轻弹簧竖直直立在水平地面上,下端固定,在弹簧的正上方有一个物块,物块从高处自由下落到弹簧上端O,将弹簧压缩,弹簧被压缩了x0时,物块的速度变为零。
从物块与弹簧接触开始,物块的加速度的大小随下降的位移x变化的图象,可能是( )Ox05.如图所示,两木块的质量分别为m1和m2,两轻质弹簧的劲度系数分别为k1和k2,上面木块压在上面的弹簧上(但不拴接),整个系统处于平衡状态。
现缓慢向上提上面的木块,直到它刚离开上面弹簧,在这过程中下面木块移动的距离为A.m 1g/k 1 B 。
m 2g/k 1 C.m 1g/k 2 D 。
第14周数字游戏一、知识要点在数字之间填上适当的运算符号,可以改变运算结果,填符号时,一定要根据数之间的关系,通过口算来确定,要把几个数和运算结果结合起来考虑,有时还可用括号来改变运算顺序。
根据题中给的条件和要求添运算符号和括号,没有固定的法则,解决这个问题,一般有试验法、凑数法等。
选择哪种解决问题的方法,要根据题目的特点,有时需要几种方法综合应用,这样,更有助于解决问题。
另外需要注意的是添加的方法可能不是唯一的。
二、精讲精练【例题1】在下面的式子中的地方添上括号使等式成立。
(1)36-12-10=34 (2)7×5-3=14【思路导航】(1)36-12-10=34,等号左边都是减号,而且等号左边最大是36,如果36-2就正好等于34,把12-10添上括号,恰好是36-2。
(2)7×5-3=14,等号右边是14,等号左边是7,如果能找到2,7×2=14就正好。
通过观察,左边有5和3而且5和3中间是减号,这样就把5-3添上括号就可以了。
(1)36-(12-10)=34(2)7×(5-3)=14练习1:在适当的地方添上括号使等式成立。
1.45-20-8=33 8×6-4=1645-(20-8)=33 8×(6-4)=162.15+36-4÷4=23 17-7+5=515+(36-4)÷4=23 17-(7+5)=53.20-5÷5+8=11 23×5-3+4=50(20-5)÷5+8=11或20-(5÷5+8)=11 23×(5-3)+4=50【例题2】在合适的地方添上“+”或“-”,使下面的等式成立。
5 4 3 2 1=1【思路导航】5、4、3、2、1的总和是15,把它分成差是1的两组,5+3=8,4+2+1=7,这样在4、2、1前填写“-”号,其它地方填上“+”,等式就成立了。
第14周圆测试卷一、单选题1.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以原点O为圆心,5为半径作圆,若点P的坐标是(3,4),则点P与⊙O的位置关系是()A.点P在⊙O外B.点P在⊙O内C.点P在⊙O上D.点P在⊙O上或在⊙O外【答案】C【解析】∵点P的坐标是(3,4),∴,而⊙O的半径为5,∴OP等于圆的半径,∴点P在⊙O上,故选C.2.如图,将直角三角板60°角的顶点放在圆心O上,斜边和一直角边分别与⊙O相交于A、B两点,P是优弧AB上任意一点(与A、B不重合),则∠APB的度数为()A.60°B.45°C.30°D.25°【答案】C【解析】由题意得,∠AOB=60°,则∠APB=12∠AOB=30°,故选C.3.如图,AB是⊙O的直径,点C在⊙O上,∠ABC=30°,AC=4,则⊙O的半径为()A.4B.8C.D.【答案】A【解析】∵AB是直径,∴∠C=90°,∵∠ABC=30°,∴AB=2AC=8,∴OA=OB=4,故选A.4.如图,AB是⊙O的直径,CD切⊙O于点C,若∠BCD=25°,则∠B等于()A.25°B.65°C.75°D.90°【答案】B【解析】连接OC,如图,∵CD切⊙O于点C,∴OC⊥CD,∴∠OCD=90°,∴∠OCB=90°-∠BCD=90°-25°=65°,∵OB=OC ,∴∠B=∠OCB=65°.故选:B .5.如图,O 为圆心,AB 是直径,C 是半圆上的点,D 是AC 上的点.若40BOC ∠︒=,则∠D 的大小为( )A .110︒B .120︒C .130︒D .140︒【答案】A 【解析】∵∠BOC=40°,∴∠AOC=180°-40°=140°,∴∠D=12×(360°−140°)=110°, 故选:A .6.圆锥的底面半径为1,侧面积为3π,则其侧面展开图的圆心角为( )A .90°B .120°C .150°D .180°【答案】B【解析】侧面积为3π,∴圆锥侧面积公式为:S =πr l =π×1×l =3π,解得:l =3, ∴扇形面积为3π=23360n π⨯︒, 解得:n =120°,∴侧面展开图的圆心角是120度.故答案为:B.7.如图,在矩形ABCD 中,AB =8,AD =12,经过A ,D 两点的⊙O 与边BC 相切于点E ,则⊙O 的半径为( )A.4B.214C.5D.254【答案】D【解析】如图,连结EO并延长交AD于F,连接AO,∵⊙O与BC边相切于点E,∴OE⊥BC,∵四边形ABCD为矩形,∴BC∥AD,∴OF⊥AD,∴AF=DF=12AD=6,∵∠B=∠DAB=90°,OE⊥BC,∴四边形ABEF为矩形,∴EF=AB=8,设⊙O的半径为r,则OA=r,OF=8-r,在Rt△AOF中,∵OF2+AF2=OA2,∴(8-r)2+62=r2,解得r=254,故选D.8.已知正六边形的边长是2,则该正六边形的边心距是()A.1B C.2D.2【答案】B【解析】如图,连接OA,作OM⊥AB.∵正六边形ABCDEF的边长为2,∴∠AOM=30°,AM12=AB12=⨯2=1,∴正六边形的边心距是OMtanAMAOM∠===.故选B.9.如图,AB是⊙O的直径,C,D为⊙O上的点,AD CD=,如果∠CAB=40°,那么∠CAD的度数为()A.25°B.50°C.40°D.80°【答案】A【解析】如图,连接BC,BD.∵AB为⊙O的直径,∴∠ACB=90°.∵∠CAB=40°,∴∠ABC=50°.∵弧AD=弧CD,∴∠ABD=∠CBD12=∠ABC=25°,∴∠CAD=∠CBD=25°.故选A.10.如图,在正方形ABCD中,,连接AC,以点C为圆心、AC长为半径画弧,点E在BC的延长线上,则阴影部分的面积为()A .6π﹣4B .6π﹣8C .8π﹣4D .8π﹣8【答案】A【解析】解:∵在正方形ABCD 中,,∴,∠ACD=45°.∵点E 在BC 的延长线上,∴∠DCE=90°,∴∠ACE=45°+90°=135°,∴S 阴影=S 扇形ACE -S △ACD =2135π413602⨯-⨯π4- 故选:A .11.如图,已知在⊙O 中,BC 是直径,AB =DC ,∠AOD =80°,则∠ABC 等于( )A .40°B .65°C .100°D .105°【答案】B 【解析】∵在⊙O 中,BC 是直径, AB = CD ,∴∠AOB =∠DOC ,∵∠AOD =80°,∴∠AOB =∠DOC =50°.∵OA =OB ,∴∠ABC =∠AOB =(180°-50°)÷2=65°.故选B.12.如图,ABC ∆的内切圆⊙O 与AB ,BC ,CA 分别相切于点,,D E F ,且2AD =,5BC =,则ABC ∆的周长为()A.16B.14C.12D.10【答案】B【解析】∵△ABC的内切圆⊙O与AB,BC,CA分别相切于点D,E,F,∴AF=AD=2,BD=BE,CE=CF.∵BE+CE=BC=5,∴BD+CF=BC=5,∴△ABC的周长=2+2+5+5=14.故选B.13.如图,CD为圆O的直径,弦AB⊥CD,垂足为E,CE=1,半径为25,则弦AB的长为()A.24B.14C.10D.7【答案】B【解析】连接OA,∵CD为圆O的直径,弦AB⊥CD,∴AE=EB,由题意得,OE=OC-CE=24,在Rt△AOE中,,∴AB=2AE=14,故选B.14.如图,ABCD为⊙O内接四边形,若∠D=85°,则∠B=()A.85°B.95°C.105°D.115°【答案】B【解析】∵ABCD为⊙O内接四边形,∠D=85°,∴∠B=180°−∠D=180°−85°=95°,故选:B.15.如图(1),在正方形铁皮上剪下一个圆形和扇形,使之恰好围成图(2)所示的一个圆锥模型,则圆的半径r与扇形的半径R之间的关系为()A.R=2r B.R=r C.R=3r D.R=4r【答案】D【解析】解:∵扇形的弧长等于圆锥的底面圆周长,×2πR=2πr,∴14化简得R=4r故选D.16.如图,AB为⊙O的直径,C为⊙O上一点,其中AB=4,∠AOC=120°,P为⊙O上的动点,连AP,取AP中点Q,连CQ,则线段CQ的最大值为( )A .3B .C .D .【答案】D 【解析】解:如图,连接OQ ,作CH ⊥AB 于H .∵AQ=QP ,∴OQ ⊥PA ,∴∠AQO=90°,∴点Q 的运动轨迹为以AO 为直径的⊙K ,连接CK ,当点Q 在CK 的延长线上时,CQ 的值最大,在Rt △OCH 中,∵∠COH=60°,OC=2,∴OH=12 OC=1,CH=,在Rt △CKH 中,,∴CQ 的最大值为,故选:D .二、填空题17.如图所示,半径为O 内两条相互垂直的弦AB ,CD 交于点P ,8AB =,6CD =,则OP=______.【解析】解:作OM ⊥AB 于M ,ON ⊥CD 于N ,连接OP ,OB ,OD ,由垂径定理得:22222244,311OM ON =-==-=∵弦AB 、CD 互相垂直,∴∠DPB=90°,∵OM ⊥AB 于M ,ON ⊥CD 于N ,∴∠OMP=∠ONP=90°∴四边形MONP 是矩形,OP ∴===18.如图,边长为4的正六边形ABCDEF 的中心与坐标原点O 重合,AF ∥x 轴,将该正六边形绕原点O 顺时针旋转n 次,每次旋转60°,当n =63时,顶点F 的坐标为_____.【答案】(﹣2,-【解析】连接OA 、OC 、OD 、OF ,作FH ⊥OE 于H ,∵六边形ABCDEF 是正六边形,∴∠AOF=∠FOE=∠EOD=∠DOC=∠COB=∠BOA=60°,∵将正六边形ABCDEF绕原点O顺时针旋转,每次旋转60°,∴点A旋转6次回到点A,63÷6=10…3,∴正六边形ABCDEF绕原点O顺时针旋转63次,与点D重合,∵∠AOF=60°,OA=OF,∴△AOF是等边三角形,∴OF=4,又∠FOE=60°,∴OH=2,∴顶点F的坐标为(-2,-,故答案为:(-2,-,19.如图,在△ABC中,AB=AC,以AC为直径的⊙O与边BC 相交于点E,过点E作EF⊥AB于点F,延长FE、AC相交于点D,若CD=4,AF=6,则BF 的长为_____.【答案】2【解析】连接AE,作CM⊥FD, ∵AB=AC,AE⊥BC, ∴BE=EC,AB∥CM, ∴CM=BF,∴666 sin,sin446410CM CM AFD DCD AD AC CM CM ∠==∠====++++,∴6410CMCM=+, ∴CM=2或CM=-12(舍去),∴BF=2.20.在Rt△ABC中,∠C=90∘,AC=4,BC=3,若以C点为圆心,r为半径所作的圆与斜边AB只有一个公共点,则r的值是________.【答案】3<r≤4或r=2.4【解析】如图,∵BC>AC,∴以C为圆心,r为半径所作的圆与斜边AB只有一个公共点.根据勾股定理求得AB=5.分两种情况:(1)圆与AB相切时,即r=CD=3×4÷5=2.4;(2)点A在圆内部,点B在圆上或圆外时,此时AC<r≤BC,即3<r≤4.故答案为:3<r≤4或r=2.4.三、解答题21.正方形网格在如图所示的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现有过格点A,B,C的一段圆弧.请在图中标出该圆弧所在圆的圆心D,并写出圆心D的坐标.【答案】作图见解析;D(2,0)【解析】连接AC,作AC的垂直平分线,交坐标轴与D,D即为圆心,根据图形即可得出点的坐标.试题解析:如图所示:D(2,0)22.如图,O是△ABC的外心,弦AB的垂直平分线与AB和AC分别相交于点M、N,与BC边的延长线∠=∠.相交于点P,求证:PCN NOA【答案】见解析.【解析】证明:连接OB;∵PM 垂直平分AB ,,,121,2OA OB AM BM OM ABAOM BOM AOB ACB AOB ACB AOM ∴==⊥∴∠=∠=∠∠=∠∴∠=∠ ∴∠ACB+PCN 180∠=︒,∠AOM+AON 180∠=︒;∴PCN AON ∠∠=23.如图,点A 、B 、C 、D 在⊙O 上,∠ADC=60°,AC BC =.请判断△ABC 的形状,并说明理由.【答案】△ABC 是等边三角形,理由见解析.【解析】△ABC 是等边三角形,理由:∵AC BC =∴AC=BC ,∵∠ADC=60°,∴∠ABC=∠ADC=60°,∴△ABC 是等边三角形.24.如图,AB 为⊙O 的直径,C 为⊙O 上一点,AD ⊥CE 于点 D ,AC 平分∠DAB .(1) 求证:直线 CE 是⊙O 的切线;(2) 若 AB =10,CD =4,求 BC 的长.【答案】(1)证明见解析;(2)BC=【解析】(1)如图,连接OC∵AC平分∠DAB,∴∠DAC=∠CAB,∵OA=OC,∴∠OCA=∠CAB,∴∠OCA=∠DAC,∴AD∥CO,∵CD⊥AD,∴OC⊥CD,∵OC是⊙O直径且C在半径外端,∴CD为⊙O的切线;(2)∵AB是直径,∴∠ACB=90°,∵AD⊥CD,∴∠ADC=∠ACB=90°,∵∠DAC=∠CAB,∴△DAC∽△CAB,∴DC AC BC AB,∴BC•AC=DC•AB=4×10=40,∵BC2+AC2=100,∴(BC+AC)2=BC2+AC2+2BC•AC=180,(BC-AC)2= BC2+AC2-2BC•AC=20,∴AC﹣BC﹣∴25.如图,AB=AC,CD⊥AB于点D,点O是∠BAC的平分线上一点,⊙O与AB相切于点M,与CD 相切于点N(1)求证:∠AOC=135°;(2)若NC=3,BC=DM的长.【答案】(1)∠AOC=135°;(2)DM=1.【解析】(1)如图,作OE⊥AC于E,连接OM,ON,∵⊙O与AB相切于点M,与CD相切于点N,∴OM⊥AB,ON⊥CD,∵OA平分∠BAC,OE⊥AC,∴OM=OE,∴AC是⊙O的切线,∵ON=OE,ON⊥CD,OE⊥AC,∴OC平分∠ACD,∵CD⊥AB,∴∠ADC=∠BDC=90°,∴∠AOC=180°﹣12(∠DAC+∠ACD)=180°﹣45°=135°.(2)∵AD,CD,AC是⊙O的切线,M,N,E是切点,∴AM=AE,DM=DN,CN=CE=3,设DM=DN=x,AM=AE=y,∵AB=AC,∴BD=3﹣x,在Rt△BDC中,∵BC2=BD2+CD2,∴20=(3﹣x)2+(3+x)2,∵x>0,∴x=1,∴DM=1.26.已知⊙O的半径为2,∠AOB=120°.(1)点O到弦AB的距离为;.(2)若点P为优弧AB上一动点(点P不与A、B重合),设∠ABP=α,将△ABP沿BP折叠,得到A点的对称点为A′;①若∠α=30°,试判断点A′与⊙O的位置关系;②若BA′与⊙O相切于B点,求BP的长;③若线段BA′与优弧APB只有一个公共点,直接写出α的取值范围.【答案】(1)1;(2)①点A′在⊙O上;②0°<α<30°或60°≤α<120°【解析】解:(1)如图,过点O作OC⊥AB于点C;∵OA=OB,则∠AOC=∠BOC=12×120°=60°,∵OA=2,∴OC=1.故答案为1.(2)①∵∠AOB=120°∴∠APB=12∠AOB=60°,∵∠PBA=30°,∴∠PAB=90°,∴PB是⊙O的直径,由翻折可知:∠PA′B=90°,∴点A′在⊙O上.②由翻折可知∠A′BP=∠ABP,∵BA′与⊙O相切,∴∠OBA′=90°,∴∠ABA′=120°,∴∠A′BP=∠ABP=60°;∵∠APB=60°,∴△PAB为正三角形,∴BP=AB;∵OC⊥AB,∴AC=BC;而OA=2,OC=1,∴AC=3,∴③α的取值范围为0°<α<30°或60°≤α<120°.。
小学英语五年级上册周周练(第十四周)一.听音,选出你所听单词同类的一项。
(10分)( ) 1. A. grass B. flower C. mountain( ) 2. A. sun B. forest C. path( ) 3. A. he B. there C. you( ) 4. A. river B. lake C. pretty( ) 5. A. clean B. village C. building二.听音,判断听到的句子是否与下列各句相符,相符的打“√”,不相符的打“×”。
(10分)( ) 1. How many houses are there in your village?( ) 2. Is there a forest near the city?( ) 3. Where is the trash bin?( ) 4. Are there any goats on the grass?( ) 5. There are some tall buildings near the mountains.三.下面各组单词中,有一个不同类的,把它选出来。
(10分)( ) 1. A. Tuesday B. Saturday C. holiday D. Monday( ) 2. A. bathroom B. kitchen C. living room D. park( ) 3. A. closet B. end table C. clothes D. shelf( ) 4. A. at B. on C. over D. in( ) 5. A. sweet B. sour C. salty D. strict四、补全单词。
(10分)1. bu_lding2.c_ean3.h_ _se4.r _ad5.b_ _dge五、选择填空。
(15分)()1.Can you ___________the meals ?A .cooking B. cook C. cooks()2.There is a bridge ___________the river.A .on B. form C. over()3. __________day is today?A. WhatB. WhereC. Which()4. It is time __________.A .to get up B. get up C. gets up()5. What do you do __________Sundays?A. atB. inC. on六、快乐连一连(10分)()1.Is there a school? A. It’s over the river. ()2.Where is the bridge? B. Four.()3.Can I help you? C. It’s Monday.()4.How many houses are there? D. Yes, there is()5. What day is today? E. Yes, please七、连词成句。
第十四周作业答案10-1填空题(1)边长为a 的正方形导线回路载有电流为I ,则其中心处的磁感应强度 。
[答案:0I aπ,方向垂直正方形平面]()()()01200004cos cos 4cos 45cos 45IB a I I a aμααπμπππ=⨯-=--=(2)计算有限长的直线电流产生的磁场 用毕奥——萨伐尔定律,而 用安培环路定理求得(填能或不能)。
[答案:能, 不能](3)电荷在静电场中沿任一闭合曲线移动一周,电场力做功为 。
电荷在磁场中沿任一闭合曲线移动一周,磁场力做功为 。
[答案:零,正或负或零](4)两个大小相同的螺线管一个有铁心一个没有铁心,当给两个螺线管通以 电流时,管内的磁力线H 分布相同,当把两螺线管放在同一介质中,管内的磁力线H 分布将。
[答案:相同,相同]10-2选择题(1)对于安培环路定理的理解,正确的是:(A)若环流等于零,则在回路L上必定是H处处为零;(B)若环流等于零,则在回路L上必定不包围电流;(C)若环流等于零,则在回路L所包围传导电流的代数和为零;(D)回路L上各点的H仅与回路L包围的电流有关。
[答案:C](2)对半径为R载流为I的无限长直圆柱体,距轴线r处的磁感应强度B()(A)内外部磁感应强度B都与r成正比;(B)内部磁感应强度B与r成正比,外部磁感应强度B与r成反比;(C)内外部磁感应强度B都与r成反比;(D)内部磁感应强度B与r成反比,外部磁感应强度B与r成正比。
[答案:B](3)质量为m 电量为q 的粒子,以速率v 与均匀磁场B 成θ角射入磁场,轨迹为一螺旋线,若要增大螺距则要() (A ) 增加磁场B ;(B )减少磁场B ; (C )增加θ角; (D )减少速率v 。
[答案:B] 02cos mh v qB πϑ=(4)一个100匝的圆形线圈,半径为5厘米,通过电流为0.1安,当线圈在1.5T 的磁场中从θ=0的位置转到180度(θ为磁场方向和线圈磁矩方向的夹角)时磁场力做功为() (A )-0.24J ;(B )2.4J ;(C )-0.14J ;(D )14J 。
最新人教部编版小学六年级语文上册第14周训练测试卷(含答案)班级:_______姓名:_________等级:__________时间:50分钟满分:100分一、根据拼音写词语。
(10分)1.渔夫āi shēnɡ tàn qì()地走进屋子,紧zhòu zhe()眉头,手里拖着shī lín lín()的被撕破了的渔网,进门后用sī yǎ()的声音抱怨这zāo ɡāo()的天气。
2.那立在裂缝上的竹节们就站成一个壮士模样,叉腿张胳膊,wēi fēnɡ lǐn lǐn(),跟现今健美比赛中那脖子老粗、浑身ɡē dā ròu ()的小伙子差不多。
二、用“√”选择恰当的字。
(16分)迷(蒙朦)冲(峰锋)干(躁燥)斗(篷蓬)(洒酒)脱(竖坚)强(曝瀑)布(壮状)观三、先将下列成语补充完整,后根据意思填写成语。
(6+8分)()歌()舞()籁()音巧夺()()惟()惟()余音()()画()点()1.来到苏州园林,花园里那____________的石雕,那巧妙绝伦的亭台,那五彩斑斓的池鱼,都令我豁然开朗。
2.这琴的声音犹如___________一般悦耳动听。
3.听完他的小提琴演奏,让人觉得___________,意犹未尽。
4.这个公园里的假山,结构新奇巧妙,真可以说是___________。
四、我会选择。
(6分)1.下列句子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A.“关云长温酒斩华雄”这个经典的情节出自四大名著之一的《三国演义》。
B.《春日》这首诗的作者是宋代诗人朱熹。
C.“浪淘沙”是唐代一种曲子的名称,后用于词牌名。
D.“九曲黄河万里沙”中的“九曲”指的是九条河道。
2.下列句子中,括号里补充的省略成分有误的是()。
A.(杜处士)所宝以百数。
B.(戴嵩)尤所爱。
C.(牧童)拊掌大笑。
D.(杜处士)不可改也。
五、按要求写句子。
(12分)1.小树没有被风吹倒。
小树迎着风沙茁壮成长起来。
第14周《昆虫记》专题练习(含答案)一、选择题1.同人类一样,有自己的潜水艇的昆虫是()A.蜗牛B.蝌蚪C.水蝎D.石蚕2.孔雀蛾的寿命有多长()A.几个小时B.几天C.几个月D.几年3.昆虫中的平民舞蹈家是()A.透翅蛾B.蜜蜂C.卷心菜粉蝶D.燕子二、填空题4.寻找配偶是________________一生唯一的主题。
5.除了充当___________以外,石蚕的小鞘还是它的_______________。
6.不擅长挖隧道的一种蜜蜂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简答题(4分)7.“我”的室内玻璃池塘是怎么制作完成的?(2分8.金匠花金龟在什么时候容易被抓到?为什么?(2分)四、阅读理解①守门的蜜峰有一个特珠的故人,那就是另外一位老祖母。
它们有时会发生争执,甚至大打出手,这是怎么一回事呢?每当初夏来临的时候,一些老蜜蜂才发现,从自己巢中孵出的竟然是可恶的蚊子。
这个时候痛心疾首、恍然大悟已经无济于事,它们没有子孙,成了可怜的孤老,只好痛心疾首地离开自己的家,到别处另谋生路。
到了七月中旬,在这蜜峰们最忙的时候,年轻的母蜂们精力充沛地在花丛和巢穴之间来回忙碌,它们又机敏又漂亮:而那些失去于孙和家庭的老蜂则行动慢,脚步踟蹰,它们在一个个的洞口间来回踱步,像是迷了路找不到自己的家一样,这些流浪者真是让人可怜。
这些老蜂现在只能看看谁家还缺管家或是门警,混口饭吃。
可是这种情况几乎没有,因为那些完整的家庭都有一个老祖母在打点一切。
它们对于这种前来找工作、抢自己饭碗的老蜂心存敌意。
的确,对于一个家庭来说,一个门警就足够了。
两个门警的话,反而会堵塞原本就不宽收的走廊,让其他蜜蜂没法通过。
②为了这个工作岗位,有时候两个老祖母之间会发生一场恶斗。
看到有流浪的老蜜蜂停在自家门口的时候,这家的看门老祖母就会非常愤怒。
它一边紧紧守着门不让对方进来,一边做出一副张牙舞爪的样子,向对方挑战。
③这些无家可归的老蜜蜂的结局悲惨凄凉。
优加全能大考卷六年级下册数学人教版答案第14周20211. 用一张长方形的纸围成一个圆柱体(不能有重合部分),有两种围法,这两种围法所得到圆柱体的()相等。
[单选题] *A.底面积B.侧面积(正确答案)C.体积D.表面积答案解析:侧面积=底面周长×高,当长方形的长是圆柱的底面周长时,则宽为高,侧面积=长×宽=长方形的面积;当长方形的宽是圆柱的底面周长时,则长为高,侧面积=宽×长=长方形的面积,所以这两种围法所得到圆柱体的侧面积相等。
故选B。
2. 关于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单选题] *A.0是正数B.0既不是奇数也不是偶数C.0是最小的数D.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正确答案)3. 一个圆锥的体积是12立方米,与它等底等高的圆柱的体积是()立方米。
[单选题] *A.3B.4C.36(正确答案)D.48答案解析:解析:等底等高的情况下,圆柱的体积是圆锥的3倍,12×3=36立方米4. 做一个圆柱形的通风管,需要多少铁皮?是求圆柱的() [单选题] *A.容积B.表面积C.侧面积(正确答案)D.体积答案解析:解析:通风管是没有底面的,因为要通风,所以是侧面积。
5. 一种MP3原来的售价是780元,降低10%,再提高10%,现在的价格和原来相比() [单选题] *A.没变B.提高了C.降低了(正确答案)D.不能确定答案解析:780×(1-10%)×(1+10%)=780×0.9×1.1=772.2(元)772.2<780则现在的价格和原来相比降低了。
故选C。
6. 如果用+5表示电梯上升了5层,那么-3表示()。
[单选题] *A.后退3米B.下降3层(正确答案)C.负3层7. 一件商品按六折销售,现价15元,该商品原价是( )元。
[单选题] *A.9B.24C.25(正确答案)D.37.5答案解析:15÷0.6=25(元)则该商品原价是25元。
每日一练5.10
(1)(每空2分)①分液漏斗②MnO 2 +4H ++2Cl -===△Mn 2++ Cl 2↑+2H 2O
③否(2)c d(3)①
不变②abc
37. (15分
)(1)
(2) 这两种氢化物均为极性分子,NH 3与H 2O 分子间能形成氢键 (3) 3∶2 sp(4) ①KO 2 ② CD ③71*4
aN A
简单的化学计算5.10答案
11.(1)Cu(s)+2H (aq)+H 2O 2(1)=Cu (aq)+2H 2O(1)△H=-319.68kJ·mol (△H 数值随方程式中系数的变化而成比例变化。
热化学方程式中各物质不标注聚集状态,不得分;△H 不标单位不扣分;不带负号、数值出错不得分)(2分)
2mol , (3)0.16mol·L -
1·min -
1(2分)(不带单位、单位写错均不得分) 80L·mol -
1(2分)(不带单位不扣分,单位写错不得分) 12.(1)3Cu 2O +14HNO 3(稀)=6C u (N O 3)2+2NO↑+7H2O (2)0.025(3)0.005,0.005(4)n(Cu 2O)=(0.015-x)mol , n(CuO)=(x -0.005)mol ,0.005mol <x <0.015mol 13.(1)AlN +NaOH +H 2O=NaAlO 2+NH 3↑(2)61.5% 14.(1)-1224.96(2)根据题意知平衡时:
1420120.0)(-⋅=L mol O N c ; 120300.0)(-⋅=L mol NO c
K=
242
2()0.0120
13.3()0.03000.0300c N O c NO ==⨯答:平衡常数为13.3。
(3)由(3)可知,在17℃、1.01×105Pa 达到平衡时,1.00L 混合气体中: 12424()()0.0120 1.000.0120n N O c N O V mol L L mol -=⨯=∙⨯=122()()0.0300 1.000.0300n
NO c NO V mol L
L mol -=⨯
=∙⨯=
则2224()()2()0.0540n NO n NO n N O mol =+⨯=总
由
34Cu HNO +===322()22Cu NO NO H O
+↑+可
得
10.0540()641.732
m o l m C u g
m o l g
-=⨯∙=
每日一练5.10
(1)(每空2分)①分液漏斗②MnO 2 +4H ++2Cl -===△Mn 2++ Cl 2↑+2H 2O
③否(2)c d(3)① 不变②abc
37. (15分)(1)
(2) 这两种氢化物均为极性分子,NH 3与H 2O 分子间能形成氢键 (3) 3∶2 sp(4) ①KO 2 ② CD ③71*4
aN A
简单的化学计算5.10答案
11.(1)Cu(s)+2H (aq)+H 2O 2(1)=Cu (aq)+2H 2O(1)△H=-319.68kJ·mol (△H 数值随方程式中系数的变化而成比例变化。
热化学方程式中各物质不标注聚集状态,不得分;△H 不标单位不扣分;不带负号、数值出错不得分)(2分)
2mol , (3)0.16mol·L -
1·min -
1(2分)(不带单位、单位写错均不得分) 80L·mol -
1(2分)(不带单位不扣分,单位写错不得分) 12.(1)3Cu 2O +14HNO 3(稀)=6C u (N O 3)2+2NO↑+7H2O (2)0.025(3)0.005,0.005(4)n(Cu 2O)=(0.015-x)mol , n(CuO)=(x -0.005)mol ,0.005mol <x <0.015mol 13.(1)AlN +NaOH +H 2O=NaAlO 2+NH 3↑(2)61.5% 14.(1)-1224.96(2)根据题意知平衡时:
1420120.0)(-⋅=L mol O N c ; 120300.0)(-⋅=L mol NO c
K=
242
2()0.0120
13.3()0.03000.0300c N O c NO ==⨯答:平衡常数为13.3。
(3)由(3)可知,在17℃、1.01×105Pa 达到平衡时,1.00L 混合气体中: 12424()()0.0120 1.000.0120n N O c N O V mol L L mol -=⨯=∙⨯=122()()0.0300 1.000.0300n
NO c NO V mol
L L mol -=⨯
=∙⨯=
则2224()()2()0.0540n NO n NO n N O mol =+⨯=总
由
34Cu HNO +===322()22Cu NO NO H O +↑+可
得
1
0.0540()641.732
m o l m C u g
m o l g
-=⨯∙= 每日一练5.10
(1)(每空2分)①分液漏斗②MnO 2 +4H ++2Cl -===△Mn 2++ Cl 2↑+2H 2O
③否(2)c d(3)① 不变②abc
37. (15分)(1)
(2) 这两种氢化物均为极性分子,NH 3与H 2O 分子间能形成氢键 (3) 3∶2 sp(4) ①KO 2 ② CD ③71*4
aN A
简单的化学计算5.10答案
11.(1)Cu(s)+2H (aq)+H 2O 2(1)=Cu (aq)+2H 2O(1)△H=-319.68kJ·mol -1 (△H 数值随方程式中系数的变化而成比例变化。
热化学方程式中各物质不标注聚集状态,不得分;△H 不标单位不扣分;不带负号、数值出错不得分)(2分)
2mol
(3)0.16mol·L -
1·min -
1(2分)(不带单位、单位写错均不得分) 80L·mol -
1(2分)(不带单位不扣分,单位写错不得分) 12.(1)3Cu 2O +14HNO 3(稀)=6C u (N O 3)2+2NO↑+7H2O (2)0.025(3)0.005,0.005(4)n(Cu 2O)=(0.015-x)mol , n(CuO)=(x -0.005)mol ,0.005mol <x <0.015mol 13.(1)AlN +NaOH +H 2O=NaAlO 2+NH 3↑(2)61.5% 14.(1)-1224.96(2)根据题意知平衡时:
1420120.0)(-⋅=L mol O N c ; 120300.0)(-⋅=L mol NO c
K=
242
2()0.0120
13.3()0.03000.0300
c N O c NO ==⨯答:平衡常数为13.3。
(3)由(3)可知,在17℃、1.01×105Pa 达到平衡时,1.00L 混合气体中:
12424()()0.0120 1.000.0120n N O c N O V mol L L mol -=⨯=∙⨯=122()()0.0300 1.000.0300n NO c NO V mol L L mol -=⨯=∙⨯=
则2224()()2()0.0540n NO n NO n N O mol =+⨯=总
由
34Cu HNO +===322()22Cu NO NO H O
+↑+可
得
1
0.0540()641.732
m o l m C u g
m o l 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