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沧江乡卫生院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实施方案
- 格式:doc
- 大小:42.50 KB
- 文档页数:11
基本公共卫生项目服务实施方案一、项目背景基本公共卫生项目是指旨在保护和提升人民健康水平,改善公共卫生服务质量的一系列行动和措施。
为了确保项目能够顺利实施,制定本文档,明确基本公共卫生项目的服务实施方案。
二、项目目标1. 提高公众对公共卫生的认识和意识,推广健康生活方式。
2. 加强疾病预防和控制,减少疾病传播和发生。
3. 提升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质量和可及性,满足人民群众的健康需求。
三、项目内容1. 宣传教育通过各种媒体渠道,开展宣传教育活动,提高公众对公共卫生知识的了解和认识。
宣传内容包括但不限于疾病预防、健康生活方式、传染病防控知识等。
2. 健康检测和监测建立健康监测系统,定期开展人群健康状况的调查和评估。
通过健康检测,及时发现并处理健康问题,提供及时的干预和治疗。
3. 预防接种加强疫苗预防接种工作,推广疫苗接种知识,提高疫苗接种率。
同时,进行疫苗安全监测和预防接种后反应的监测,及时处理不良反应。
4. 应急救援和灾害管理建立健全公共卫生应急救援机制,进行危机预警和灾害管理。
开展灾后环境卫生调查和清理,提供灾后健康恢复服务。
5. 健康管理和服务建立健康档案管理系统,对人群的健康信息进行收集和管理。
开展健康咨询和健康干预活动,提供个性化的健康管理服务。
四、项目实施步骤1. 确定项目范围和目标,明确所需资源。
2. 编制详细的项目计划,包括时间表、任务分解和责任人。
3. 按计划组织实施各项服务,确保按时完成。
4. 监督和评估项目进展,及时调整项目策略和目标。
5. 定期组织项目总结和经验分享,提升项目实施效果。
五、项目保障1. 资金保障:确保项目所需的资金到位,在预算范围内合理使用。
2. 人员保障:合理安排人员,确保项目有足够的人力资源。
3. 物资保障:根据项目需要,提供必要的物资和设备。
4. 法律保障:确保项目符合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要求,保证项目的合法性和安全性。
六、项目评估定期开展项目评估,包括效果评估和质量评估。
【卫生院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实施方案】一、项目背景与目标公共卫生服务项目,旨在提高居民健康水平,预防疾病,促进健康。
我们的目标是:通过实施一系列公共卫生服务项目,使辖区居民享受到更加便捷、高效、优质的公共卫生服务,提高居民健康素养,降低发病率,提升居民生活质量。
二、项目内容1.健康档案管理我们将为辖区居民建立健康档案,详细记录个人基本信息、健康状况、疾病史、家族病史等。
通过信息化手段,实现档案的实时更新和共享,方便居民随时查阅。
2.健康教育开展多种形式的健康教育宣传活动,包括举办健康讲座、发放宣传资料、设置健康教育专栏等。
普及健康知识,提高居民健康素养。
3.预防接种为辖区居民提供一类疫苗接种服务,确保儿童、老年人等易感人群得到及时、有效的疫苗接种。
4.孕产妇健康管理为辖区孕产妇提供孕期、产期、产后健康管理服务,包括定期产检、健康教育、高危筛查等,保障母婴安全。
5.儿童健康管理为辖区儿童提供定期体检、生长发育监测、疫苗接种等服务,关注儿童健康成长。
6.老年人健康管理为辖区老年人提供健康管理服务,包括定期体检、健康评估、慢性病管理、康复指导等。
7.慢性病管理针对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患者,提供定期随访、用药指导、健康教育等服务,降低并发症风险。
8.传染病防治加强传染病防治工作,定期开展疫情监测、消毒杀菌、健康教育等活动,防止疫情传播。
9.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处置建立健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提高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能力。
三、实施步骤1.成立项目实施领导小组,明确各部门职责。
2.制定具体实施方案,细化任务分工。
3.开展项目培训,提高工作人员业务水平。
4.宣传发动,提高居民参与度。
5.严格考核,确保项目质量。
6.持续改进,不断完善项目内容。
四、保障措施1.政策支持:争取政府及相关部门的政策支持,为项目实施提供有力保障。
2.经费保障:合理配置项目经费,确保项目顺利实施。
3.人员保障:充实项目实施队伍,提高人员素质。
乡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实施方案一、项目背景和目标乡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的实施是为了提升农村地区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水平,改善农村居民的健康状况,推动农村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项目的目标是建立健全乡村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体系,提供全面、高效、可持续的卫生服务,满足农村居民的基本卫生需求。
二、项目内容和策略1.建设农村卫生设施:在乡村建设卫生院、卫生室,配备基本的医疗设备和药品,提供基本的诊疗、医疗和康复服务。
3.宣传健康知识:组织健康知识宣传活动,普及健康知识,提高农民的卫生意识和健康素养,引导农民形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4.建立健康档案:为农民建立档案,记录健康检查结果和医疗记录,及时提醒和跟踪疾病防治工作,保障农民的健康和健康管理。
6.加强疾病预防和控制:开展疾病预防和控制工作,加强传染病、慢性病和儿童疾病的防治,提高农民的健康水平。
三、项目实施步骤1.制定项目计划:根据乡村的卫生需求和资源分配情况,制定详细的项目实施计划,明确项目的目标、任务和时间安排。
2.建设卫生设施:根据项目计划,选址并建设卫生院、卫生室,采购医疗设备和药品,完成卫生设施的建设工作。
4.开展健康知识宣传:利用传统和新媒体手段,开展健康知识宣传活动,向农民普及健康知识,提高他们的卫生意识和健康素养。
5.建立健康档案:为农民建立个人健康档案,定期进行健康检查和医疗记录,及时提醒和跟踪疾病防治工作。
6.培养乡村医生和护士:通过培养和选拔,扩大乡村医生和护士队伍,增强乡村医疗服务的覆盖范围和质量。
7.加强疾病预防和控制:开展传染病、慢性病和儿童疾病的防治工作,提高预防接种率和疾病监测率,减少疾病发生和传播。
四、项目预期成果通过乡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的实施,预期可以取得以下成果:1.农村基本卫生设施得到改善,卫生院和卫生室的数量和服务水平得到提升。
3.农民的健康意识和健康素养得到提高,形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4.农民的健康档案得到建立和管理,有助于及时提醒和跟踪疾病防治工作。
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实施方案为贯彻落实《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2011年版)》(以下简称《规范》),根据省、市、县部署安排,结合我站具体实际情况,为明确职责、完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各项工作,特制定本方案。
一、工作目标根据《规范》10类41项(见附件1)要求,居民健康档案、健康教育、预防接种、传染病防治、—6岁儿童健康管理、孕产妇健康管理、老年保健、慢性病管理、重性精神疾病管理、传染病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和处理、卫生协管等工作得到切实有效落实,努力提高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质量,使公共卫生服务能力和居民健康水平得到进一步提高。
二、实施范围在北城范围内实施。
三、项目工作内容1、工作目标通过实施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对我社区居民健康问题实施干预措施,减少主要健康危险因素,有效预防和控制主要传染病及慢性病,提高公共卫生服务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能力,使我社区居民逐步享有均等化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
2、主要任务一)建立居民健康档案1)阶段性义务目标:2013年,居民健康档案建档率力争达到80%。
以妇女、儿童、老年人、残疾人、慢性病人等人群为重点,在自愿的基础上,为辖区常住人口建立统一、规范的居民健康档案,健康档案主要信息包括居民基本信息、主要健康问题及卫生服务记录等;健康档案要及时更新,实行计算机管理。
2)服务标准统一居民健康档案的格式,健康档案主要信息包括:居民基本信息、主要健康问题、周期性健康体检及卫生服务记录等。
2013年,居民档案建档率力争达到85%。
优先为0-6儿童、孕产妇、老年人、残疾人等重点人群建立档案。
二)健康教诲1)阶段性任务目标:开展健康教育讲座,设置健康教育栏目,定期更新内容。
全面开展控烟活动,积极创建无烟单位,2013年居民基本卫生知晓率达到90%。
2.服务标准1)发放印刷资料,每个机构每年提供不少于12种内容的印刷资料;播放音像资料,每个机构每年播放音像资料不少于6种。
2)宣传栏不少于2个,每年更新不少于12次健康教育宣传栏内容。
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实施方案范文一、项目背景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健康的需求也日益增加。
作为国家的基本公共服务之一,公共卫生服务对于维护人民健康、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具有重要意义。
为此,制定并实施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成为了当务之急。
二、项目目标本项目的目标是通过提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满足人民群众的健康需求,提高健康素养,降低疾病发生率,增进社会和谐稳定。
三、项目内容本项目的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健康管理服务、健康教育宣传、疾病预防控制、基本医疗服务和药品供应。
1. 健康管理服务通过建立健康档案,开展健康体检和健康咨询,为居民提供个性化的健康管理服务,帮助他们了解自身的健康情况,指导健康生活方式,预防疾病的发生。
2. 健康教育宣传通过定期举办健康讲座、发放健康宣传资料、开展健康知识竞赛等活动,提高人民群众的健康素养,增加健康意识,培养健康习惯。
3. 疾病预防控制加强传染病、慢性病等重点疾病的预防和控制,提供疫苗接种、流行病监测、卫生检验等服务,及时发现并防控传染病的蔓延,减少慢性病的发生。
4. 基本医疗服务提供居民基本的医疗服务,包括综合门诊、急诊救治、家庭医生签约等,解决居民就医难题,提高医疗服务的可及性和满意度。
5. 药品供应通过建立基本药物目录、统一采购和配送、合理用药指导等措施,保障人民群众的基本用药需求,降低药品价格,提高药品质量。
四、项目实施机构和流程1. 项目实施机构本项目的实施由卫生健康部门负责,卫生健康部门将组织相关医疗机构、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等开展基本公共卫生服务。
2. 项目实施流程(1)建立工作机制:卫生健康部门将会同相关部门和机构建立项目工作机制,明确各方的职责和任务。
(2)开展调研:卫生健康部门将对人民群众的健康需求进行调研,了解他们的健康问题和需求,为项目实施提供依据。
(3)制定实施计划:卫生健康部门将根据调研结果和项目目标,制定实施计划,明确项目内容、工作重点和时间节点。
关于印发《******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实施方案》的通知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现将《******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实施方案》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2010年10月10日******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实施方案为深化我院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进一步做好辖区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工作,根据区卫生局<关于印发《***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实施方案》的通知>(临卫发[2009]185号),结合我院实际,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工作目标通过实施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明确政府责任,对辖区居民健康问题实施干预措施,减少主要健康危险因素,有效预防和控制主要传染病及慢性病,提高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能力,使辖区居民逐步享有均等化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
二、主要任务根据国家、省、市、区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要求,现阶段,承担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主要包括:建立居民健康档案,健康教育,预防接种,传染病防治,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管理,儿童保健,孕产妇保健,老年人保健和重性精神疾病管理等。
三、保障措施(一)加强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加强对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的业务指导,建立分工明确、功能互补、信息互通、资源共享的工作机制。
要进一步优化公共卫生资源配置,建立健全疾病预防控制、健康教育、妇幼保健、精神卫生、应急救治、采供血、卫生监督、计划生育等专业公共卫生服务网络,完善以基层医疗卫生服务网络为基础的医疗服务体系的公共卫生服务功能。
(二)不断提高公共卫生服务能力大力培养公共卫生专业技术人才,强化全科医师、社区护士的公共卫生知识和技能培训,提高公共卫生服务能力,切实提高其理论水平和公共卫生事件预测预警、处置能力,促进公共卫生服务管理水平和工作效率的提高。
进一步调整疾病预防控制、妇幼保健、精神卫生等预防保健机构的职能,促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顺利开展。
(三)规范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管理根据淄博市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健全管理制度和工作流程,提高服务质量和管理水平,按规范要求为居民提供服务。
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工作实施方案一、背景和意义公共卫生服务是保障人民健康权利的重要举措,是建立健全我国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体系的基础。
近年来,我国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工作不断加强,但在一些基层医疗机构、乡村地区和贫困地区,公共卫生服务尚存在较大差距。
为此,为了进一步健全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体系,改善农村地区和贫困地区公共卫生服务水平,发挥基层卫生机构在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中的作用,制定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工作实施方案。
二、基本内容(一)实施范围本方案适用于全国各级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及乡、村卫生院等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机构。
(二)工作目标1. 建立健全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管理制度,推动各级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普遍开展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提高项目实施的质量和效率。
2. 改善农村地区和贫困地区公共卫生服务水平,特别是加强妇幼保健、传染病防控、健康教育等公共卫生服务。
3. 提供全面、连续、可及、质量高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满足人民群众对卫生健康的需求,大力推进健康中国建设。
(三)项目内容1. 门诊和急诊医疗服务:对门诊和急诊患者实施中医WEST医学综合诊断、疾病管理、预防医学及康复治疗等服务,确保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及乡、村卫生院基本医疗服务能力的提升。
2. 健康体检服务:包括成人体检、儿童体检、妇女孕前检查等。
3. 健康教育:加强疾病预防知识宣传、生育保健、儿童保健、老年保健、心理健康等健康教育宣传工作。
4. 传染病防控:对传染病进行防控和治疗,如疟疾、肺结核、丙肝等。
5. 妇幼保健:包括孕产妇保健、新生儿保健、计划生育、儿童保健等方面的服务。
(四)实施方式1. 加强组织领导。
各级政府卫生部门要高度重视本项目工作,加强统筹、协调和指导,提高项目工作的管理水平。
同时,要把项目工作纳入考核指标体系。
2. 制定详细实施方案。
明确项目内容、开展时间、实施人员、服务对象和质量标准等,编制工作计划和管理制度,定期评估和调整工作进展。
3. 加强人员培训。
卫生院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实施方案一、背景公共卫生服务是卫生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满足社区居民的基本卫生需求,保障居民身体健康,卫生院作为基层卫生服务机构之一,承担着提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职责。
二、目标1.提供居民健康体检服务,及时发现和治疗疾病。
2.开展慢性病管理,提高慢性病患者的生活质量。
3.进行妇幼保健工作,保障妇幼健康。
4.实施传染病预防与控制,提高社区居民的防疫意识。
三、项目内容1.居民健康体检服务(1)建立居民健康档案,记录居民的基本健康信息。
(2)制定健康体检流程,包括测量身高、体重、血压、视力等,进行常规检查。
(3)推行健康教育,让居民了解自己的健康状况。
(4)对有异常结果的居民进行疾病筛查和治疗。
2.慢性病管理(1)建立慢性病患者档案,记录患者的基本信息和病情。
(2)组织定期健康检查,包括测量血压、血糖等项目,及时发现病情变化。
(3)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包括药物治疗、饮食调理、运动指导等。
(4)开展健康教育,提高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
3.妇幼保健工作(2)开展产前检查,及时发现孕妇和胎儿的异常情况。
(3)提供婴儿健康体检,监测婴儿生长发育情况。
(4)组织健康教育,宣传母乳喂养、婴儿喂养等知识。
4.传染病预防与控制(1)推行疫苗接种计划,提高社区居民的免疫力。
(2)组织传染病防控培训,提高医务人员的防疫能力。
(3)建立传染病报告和监测系统,及时掌握疫情信息。
(4)进行卫生宣教,提高社区居民的防疫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四、项目实施1.人员配置为确保项目的顺利实施,卫生院需配备相应的医务人员,包括医生、护士、保健师等。
同时,还需要有专门负责卫生宣教和健康教育的人员。
2.设备配备为提供全面的公共卫生服务,卫生院需要配备相应的设备,包括血压计、体重秤、血糖仪等常用设备,以及妇幼保健所需的产检设备、婴儿体检设备等。
3.宣传推广卫生院需通过宣传栏、宣传册等方式向社区居民宣传项目内容和优势,吸引居民参与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并定期组织宣教活动,提高居民的防疫意识和健康知识。
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实施方案一、项目背景随着人口的不断增长和城市化的进程,保障人民健康的需求日益增加。
为了提高全民健康水平,改善公共卫生服务质量,本文提出了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实施方案。
二、项目目标本项目的目标是建立健全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体系,提供全民健康服务,实现以下目标: 1. 提高全民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普及率。
2. 提升医疗机构的服务能力和水平。
3. 加强卫生监督与管理,确保公共卫生服务质量。
三、项目内容本项目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1. 公共卫生宣传教育通过开展各种宣传活动和教育培训,提高公众对基本公共卫生知识的了解和认识,促进公众形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和行为。
2. 健康档案建设建立居民健康档案,收集、整理和管理个人的健康信息,提供个性化的健康服务和干预措施。
3. 基层医疗机构建设加强基层医疗机构的设施和设备建设,提升医疗服务的能力和水平,确保基层医疗机构能够提供符合标准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
4. 卫生监督与管理加强对公共场所、餐饮服务场所、学校、医疗机构等的卫生监督和管理,确保卫生安全和公共卫生服务质量。
5. 疫情防控和应急管理建立健全的疫情防控和应急管理机制,提前预防和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保障公众的健康安全。
四、项目实施步骤1. 项目策划与准备阶段确定项目目标和任务,编制项目实施计划,制定实施细则,组织项目团队和分工。
2. 项目实施阶段按照项目计划,逐步推进各项工作,包括宣传教育、健康档案建设、基层医疗机构建设、卫生监督与管理等。
3. 项目监督与评估阶段建立项目监督与评估机制,定期进行项目进展和效果评估,及时发现问题和不足,进行调整和改进。
4. 项目总结与推广阶段总结项目经验,编制项目总结报告,推广项目经验和成果,为其他地区和单位提供参考和借鉴。
五、项目保障措施1. 资金保障加大财政投入,增加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的资金投入,确保项目的顺利实施。
2. 政策支持出台相关政策,鼓励和支持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的实施,提供政策保障。
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实施方案为推动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实施,促进居民享有均等化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根据国家和省、市有关文件精神,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工作目标通过实施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明确政府和部门职责,对城乡居民健康问题实施干预措施,减少主要健康危险因素,有效预防和控制主要慢性病及传染病,提高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能力,使城乡居民逐步享有均等化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
二、主要任务根据《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XX年版)》工作要求,以扩大服务覆盖面和提升群众满意度为重点,统一规范实施14类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
包括城乡居民健康档案管理,健康教育,孕产妇健康管理,0~6岁儿童健康管理,预防接种,老年人健康管理,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患者健康管理和减盐防控高血压综合干预,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管理,结核病、艾滋病等慢性传染病患者健康管理,中医药健康管理,传染病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和处理,卫生计生监督管理,免费提供避孕药具,健康素养促进行为等。
(一)居民健康档案。
按照《关于开展全县居民健康档案专业化复核升级行动的通知》(X卫计字〔X〕57号)要求,继续巩固开展居民健康档案复核升级行动,建立健康档案定期维护制度,保证健康档案真实性、规范性、完整性和时效性,在X年底完成重点人群健康档案复核基础上,于2018年6月底前完成全部居民健康档案复核更新任务,确保每份档案真实有效。
协调推进专业体检机构查体档案与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健康档案共享、融合和利用。
将查阅电子健康档案作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医生开展门诊医疗卫生服务的首要程序,切实提高健康档案动态更新率和使用率。
针对我县居民对项目知晓率、感受度低的问题,通过信息化手段推进档案更新和利用,年底前全部实现电子健康档案推送给居民本人或开放查询。
以镇(办)为单位,居民电子健康档案建档率达到75%以上,电子档案合格率达到90%以上,电子健康档案动态使用率达到60%以上。
沧江乡卫生院2011年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实施方案为积极响应医疗体制改革,贯彻落实上级卫生行政部门等的有关文件精神,为规范实施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根据兴义市局关于印发《兴义市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实施方案》的通知,结合我院实际,现制定2011年我院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实施方案。
一、加强组织领导,明确工作目标。
我院公共卫生服务实施以岑勇副院长、防疫专干、妇幼专干牵头,全院职工协助,各村乡村医生提供支持。
卫生院设立沧江乡公共卫生服务办公室,牵头人员负责日常工作,办公室下设各项目负责人。
(一)、成立公共卫生服务办公室组长:岑勇(副院长、公共卫生工作组、防保组长)成员:刘顺海刘廷龙(防保专干)文琳雷发芬(妇幼专干)下设办公室设在防保办,由岑勇同志任办公室主任,雷发芬负责办公室日常工作。
公卫办下设各项目工作小组,项目小组负责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的协调管理,承担具体事务性工作。
(二)、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工作组(注:各项目小组成员均包括各村乡村医生)1、建立居民健康档案项目工作小组、预防接种项目工作小组、传染病防治项目工作小组责任人:雷发芬成员:文琳刘顺海王正英李显成刘廷龙陈信珍王大兵岑勇2、儿童保健项目工作小组、孕产妇保健项目工作小组责任人:文琳成员:刘顺海王正英李显成刘廷龙陈信珍王大兵雷发芬岑勇3、慢性病管理项目工作小组、重性精神疾病管理项目工作小组责任人:刘廷龙成员:刘顺海王正英李显成文琳陈信珍王大兵雷发芬岑勇4、健康教育项目工作小组、老年人保健项目工作小组责任人:刘顺海成员:王正英李显成陈信珍王大兵文琳(三)、明确工作责任、落实各自工作职责1、岑勇副院长工作任务担任公共卫生工作组、防保组组长;负责组织和安排公共卫生全面工作;负责各种报表汇总及上报工作;负责完成年度考评和督导等资料工作;2、全乡分为三个工作片区:(1)沧江片区(沧江村、新寨村)负责人:刘顺海成员:李显成(新寨村卫生室)雷发芬(协助沧江片区工作)刘顺海同志工作任务:沧江区片组长;负责组织和安排好沧江片区工作任务;负责本片区的所有资料、报表汇总及上报工作;内容:新生儿童工作(新生儿童一览表、新生儿童汇总报表、新生儿童死亡登记表、规范新生儿健康档案和资料、摸底调查等)完成和督导本片区健康教育工作(全年各村完成12次板报宣传、发放宣传资料、学校健康教育宣传、重点人群和重点场所健康教育及讲座、对村级培训和指导等工作)完成传染病报告和管理工作(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主动搜索和发现传染病、做好村级及门诊、住院的登记监测等工作)完成预防接种全面工作(接种对象通知、上卡建证、临时性接种、儿童信息系统录入、免疫接种情况登记表、接种报表、接种副反应监测、查漏补种、接种调查、漏卡调查、对村级的管理和督导、村级冷链管理、疫苗运输、入学入托查验接种证、卡证管理、疫苗需求计划和耗损分析等工作)完成0-3岁儿童健康管理工作(做好0-36月龄儿童信息收集、及时给0—36月龄儿童做好健康档案、做好预约及随访工作、资料管理和报表汇总上报等工作)完成孕产妇健康管理工作(做好信息管理、孕前保健、孕产期保健、妇女病防治及档案、资料、报表和汇总表上报等工作)完成老年人健康管理工作(做好65岁以上老年人健康档案工作和全程访视及各种资料、报表上报工作)完成慢性病健康管理工作(主动对高血压和糖尿病病人的搜索、切实完善两病的档案资料、按时对病人全程访视、完整结核病监测、资料和报表上报等工作)李显成同志工作任务:负责本村全面工作;协助刘顺海同志工作;(2)坝达章片区(坝达章村、小米村)负责人:刘廷龙成员:陈信珍岑勇(协助坝达章片区工作)刘廷龙同志工作任务坝达章区片组长;负责组织和安排好坝达章村片区工作任务;负责小米村、坝达章村全面工作;负责疫情监测、期间消毒、防治等工作:负责本片区的所有资料、报表汇总及上报工作;内容:新生儿童工作(新生儿童一览表、新生儿童汇总报表、新生儿童死亡登记表、规范新生儿健康档案和资料、摸底调查等)完成和督导本片区健康教育工作(全年各村完成12次板报宣传、发放宣传资料、学校健康教育宣传、重点人群和重点场所健康教育及讲座、对村级培训和指导等工作)完成传染病报告和管理工作(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主动搜索和发现传染病、做好村级及门诊、住院的登记监测等工作)完成预防接种全面工作(接种对象通知、上卡建证、临时性接种、儿童信息系统录入、免疫接种情况登记表、接种报表、接种副反应监测、查漏补种、接种调查、漏卡调查、对村级的管理和督导、村级冷链管理、疫苗运输、入学入托查验接种证、卡证管理、疫苗需求计划和耗损分析等工作)完成0-3岁儿童健康管理工作(做好0-36月龄儿童信息收集、及时给0—36月龄儿童做好健康档案、做好预约及随访工作、资料管理和报表汇总上报等工作)完成孕产妇健康管理工作(做好信息管理、孕前保健、孕产期保健、妇女病防治及档案、资料、报表和汇总表上报等工作)完成老年人健康管理工作(做好65岁以上老年人健康档案工作和全程访视及各种资料、报表上报工作)完成慢性病健康管理工作(主动对高血压和糖尿病病人的搜索、切实完善两病的档案资料、按时对病人全程访视、完整结核病监测、资料和报表上报等工作)陈信珍同志工作任务:负责坝达章村全面工作;协助刘廷龙同志工作;(3)际山林片区(际山林村、坪堡村)负责人:文琳成员:王大兵(坪堡村卫生室)王正英(际山林村卫生室)文琳同志工作任务际山林区片组长;负责组织和安排好际山林片区工作任务;负责坪堡村、际山林村全面工作;专职妇保全面等工作:负责本片区的所有资料、报表汇总及上报工作;内容:新生儿童工作(新生儿童一览表、新生儿童汇总报表、新生儿童死亡登记表、规范新生儿健康档案和资料、摸底调查等)完成和督导本片区健康教育工作(全年各村完成12次板报宣传、发放宣传资料、学校健康教育宣传、重点人群和重点场所健康教育及讲座、对村级培训和指导等工作)完成传染病报告和管理工作(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主动搜索和发现传染病、做好村级及门诊、住院的登记监测等工作)完成预防接种全面工作(接种对象通知、上卡建证、临时性接种、儿童信息系统录入、免疫接种情况登记表、接种报表、接种副反应监测、查漏补种、接种调查、漏卡调查、对村级的管理和督导、村级冷链管理、疫苗运输、入学入托查验接种证、卡证管理、疫苗需求计划和耗损分析等工作)完成0-3岁儿童健康管理工作(做好0-36月龄儿童信息收集、及时给0—36月龄儿童做好健康档案、做好预约及随访工作、资料管理和报表汇总上报等工作)完成孕产妇健康管理工作(做好信息管理、孕前保健、孕产期保健、妇女病防治及档案、资料、报表和汇总表上报等工作)完成老年人健康管理工作(做好65岁以上老年人健康档案工作和全程访视及各种资料、报表上报工作)完成慢性病健康管理工作(主动对高血压和糖尿病病人的搜索、切实完善两病的档案资料、按时对病人全程访视、完整结核病监测、资料和报表上报等工作)王正英、王大兵同志工作任务:各负责本村全面工作;协助文琳同志工作;雷发芬工作任务:负责专职妇保工作;负责办公室的整理和日常工作;内容:上下文件收转、接待来访、公共卫生组考勤、临时性工作安排、收集和完善各种资料、各种档案管理、疫苗收发和管理、接种前的准备(如:相关表册发放等)、接种后的资料收集、主持会议和会前准备、会议记录以及会后资料收集、传染病监测和信息上报等全面工作。
二、共同主要任务1.建立居民健康档案以妇女、儿童、老年人、残疾人、慢性病人等人群为重点,在自愿基础上,为辖区常住人口建立统一、规范的居民健康档案。
健康档案主要信息包括居民基本信息、主要健康问题及卫生服务记录等。
健康档案要及时更新,并逐步实现计算机管理。
2011年,居民建档率≥90%,65岁以上老年人建档率≥90%。
2.健康教育针对健康素养基本知识和技能、优生优育及辖区重点健康问题等内容,向居民提供健康教育宣传信息和健康教育咨询服务,设置健康教育宣传栏并定期更新内容,开展健康知识讲座等健康教育活动。
每年向辖区居民发放健康教育材料,卫生院不少于12次,村卫生室不少于6次;播放健康教育音像材料不少于6次,组织面向公众健康教育咨询活动不少于6次,设置永久性健康教育宣传栏不少于2个,每个面积不少于2平方米,重点人群健康教育讲座每季度不少于1次,购置并使用DVD、电视机、照相机,并保证设备完好,使用正常。
3.预防接种为适龄儿童接种乙肝疫苗、卡介苗、脊灰疫苗、百白破疫苗、白破疫苗、麻疹疫苗、甲肝疫苗、流脑疫苗、乙脑疫苗、麻腮风疫苗等国家免疫规划疫苗;在重点地区,对重点人群进行针对性接种,如甲流疫苗,发现、报告预防接种中的疑似异常反应,并协助调查处理。
6岁以下儿童健卡率达100%;2011年,一类疫苗各单苗基础免疫接种率均97%以上,信息化率达100%,强化免疫、应急接种目标人群接种率96%以上,规范疫苗进购流程、进购渠道、规范疫苗保存保。
4、传染病防治及时发现、登记并报告辖区内发现的传染病病例和疑似病例,参与传染病现场疫点处理;开展结核病、艾滋病等传染病防治知识宣传和咨询服务;配合专业公共卫生机构,对非住院结核病人、艾滋病人进行治疗管理。
做好死亡病例登记与报告,保证完成目标任务数。
按要求设置传染病诊室。
5.儿童保健为0-36个月婴幼儿建立儿童保健手册,建册率≥90%,开展新生儿访视及儿童系统保健管理。
新生儿访视至少2次,儿童保健1岁以内至少4次,第2年度和第3年度每年至少2次。
主要内容包括体格检查和生长发育监测及评价,开展心理行为发育、母乳喂养、辅食添加、意外伤害预防、常见疾病防治等健康指导。
2010年,儿童系统保健管理率≥95%。
6.孕产妇保健早发现孕妇,为孕产妇建立保健手册,早孕建册建档率≥95%,开展至少5次孕产妇保健服务和2次产后访视。
主要内容包括一般体格检查、产前检查及孕期营养、心理等健康指导,了解产后恢复情况并对产后常见问题进行指导。
2011年,孕产妇系统管理率≥80%。
预防减少出生缺陷,叶酸发放率占活产数60%以上,产筛率≥20%,孕产妇住院分娩率巩固在98%以上,产后访视率≥90%。
7.老年人保健对辖区65岁及以上老年人进行登记管理,进行健康危险因素调查和一般体格检查,提供疾病预防、自我保健及伤害预防、自救等健康指导。
2011年,老年人健康管理率≥90%,建立实施老年人健康体检流程,按要求上墙公布,提供老年人健康体检,记录完整率95%。
8.慢性病管理对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高危人群进行指导干预。
对35岁以上人群实行门诊首诊测血压。
对确诊高血压和糖尿病患者进行登记管理,定期进行随访,每次随访要询问病情、进行体格检查及用药、饮食、运动、心理等健康指导,并做好相关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