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声20分钟片段教学
- 格式:doc
- 大小:29.50 KB
- 文档页数:2
三年级语文上公开课《掌声》教学案例、教案课堂实录及反思优秀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感受小英获得掌声前后的情感变化。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懂得尊重、鼓励他人,学会为他人鼓掌。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感受小英获得掌声前后的情感变化。
2.教学难点:体会小英的心情变化,学会关爱他人。
三、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师:同学们,你们有没有经历过被别人鼓励、为别人鼓掌的时刻?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关于掌声的故事,看看故事里的小英是如何感受到掌声的力量。
2.初读课文师:请大家自由地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感受课文中小英的情感变化。
3.学习课文师:现在我们一起来学习课文。
请大家跟着我一起朗读第一自然段,注意语气、节奏。
生:朗读第一自然段。
师:请大家用自己的话概括一下第一自然段的内容。
生:概括内容。
师:我们学习第二自然段。
请大家先自己读一读,然后告诉我你们读懂了什么。
生:自读第二自然段,分享读懂的内容。
师:很好,现在我们来讨论一下,小英在演讲比赛中为什么会紧张?生:讨论、分享。
师:是的,小英因为腿脚有毛病,自卑、紧张。
但是,她得到了同学们的鼓励和掌声,这让她感受到了关爱。
请大家朗读第三自然段,体会小英的心情变化。
生:朗读第三自然段。
师:现在,我们来进行一个小游戏。
请大家分成两个小组,一个小组扮演小英,另一个小组扮演同学们。
我们模拟一下小英在演讲比赛中得到掌声的情景。
生:分组进行模拟。
师:通过刚才的模拟,我们感受到了小英在得到掌声后的喜悦。
这节课,我们学会了关爱他人,为他人鼓掌。
下面,请大家用自己的语言,写一段关于小英得到掌声的故事。
生:写作。
师:同学们,这节课我们学习了《掌声》这篇课文,感受到了小英在得到掌声前后的情感变化。
我们应该学会关爱他人,为他人鼓掌。
下面,请大家分享一下自己的收获。
生:分享收获。
《掌声》公开课演讲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掌声的意义和作用,认识到掌声是对演讲者的鼓励和认可。
2. 培养学生敢于表达自己观点的能力,提高学生的演讲技巧。
二、教学内容:1. 掌声的由来和意义2. 演讲技巧的培养3. 听众的倾听和反馈4. 演讲氛围的营造5. 实战演练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让学生掌握掌声的意义和作用,以及如何给予和接受掌声。
2. 难点:培养学生敢于表达自己观点的自信,提高演讲技巧。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掌声的意义、演讲技巧等相关知识。
2. 实践法:让学生进行演讲练习,给予反馈和建议。
3. 讨论法:引导学生就演讲相关话题进行讨论,培养学生的思考和表达能力。
五、教学准备:1. 教室环境布置:座位排列成圆形或半圆形,以便于学生互动和观察。
2. 演讲素材:准备一些演讲稿件或话题,供学生练习使用。
3. 计时器:用于控制演讲时间。
4. 评价表:用于对学生演讲进行评价和反馈。
六、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通过一个简短的演讲引入掌声的主题,激发学生的兴趣。
2. 新课导入:教师讲解掌声的由来和意义,让学生认识到掌声是对演讲者的鼓励和认可。
3. 演讲技巧讲解:教师讲解演讲技巧的重要性,包括语音、语调、肢体语言等方面的运用。
4. 听众的倾听和反馈:教师引导学生学会倾听和尊重他人,给予演讲者积极的反馈。
6. 实战演练:学生分组进行演讲练习,教师给予评价和建议。
7. 学生互评:学生之间相互评价,共同提高演讲技巧。
8. 总结与拓展:教师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布置课后作业,拓展学生的知识。
七、教学评价:1. 教师评价:教师根据学生的演讲表现给予评价,关注学生的演讲技巧和态度。
2. 学生自评:学生对自己的演讲进行自我评价,反思自己的优点和不足。
3. 学生互评:学生之间相互评价,共同发现彼此的优点和不足,促进共同进步。
八、教学反思:教师在课后对本次公开课进行反思,总结教学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不断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
《掌声》优秀教案(通用13篇)《掌声》优秀教案(通用13篇)作为一名教职工,很有必要精心设计一份教案,教案有助于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
教案要怎么写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掌声》优秀教案,欢迎阅读与收藏。
《掌声》优秀教案篇1课前准备①学生课前预习课文,把课文多读几遍。
②搜集人与人之间互相尊重、关心的小故事。
③准备录音机和《掌声响起来》这首歌的磁带。
第一课时播放歌曲,营造气氛①播放歌曲《掌声响起来》。
②听了这首歌,你想说什么?揭示课题,初次质疑①老师出示课题:掌声②提问质疑。
读了这个题目,你有哪些疑问呢?学生质疑的问题可能有:谁给谁的掌声?为什么要给她掌声呢?掌声有什么含义?初读课文,再次质疑①指名读课文,读的过程中相机纠正读错的字音。
②学生再次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文,可以自读,可以与同座合作读。
③学生默读课文,再次对课文进行质疑。
要求学生边读边做记号。
④小组内交流质疑的问题。
要求组长负责,对于一些简单的问题小组内合作解决,最后每一组提出一两个小组内解决不了的问题,或者是小组内特别感兴趣的问题。
教师要参与学生的讨论,把握各组所提问题的价值。
创设擂台,相互挑战①各小组寻找挑战对手,并互相交换所进提出的问题。
②各小组合作探讨对方所提的问题,设法解答对方的提问。
这一过程,各小组组长要负责协调,注意整理好发方的稿子。
教师要注意了解动态,及时给学生帮助。
读读写写①熟读课文。
②练习写本课的生字。
第二课时精读课文,打擂释疑①小组讨论回答对方问题的方式。
可以是讲的方式,也可以是读的方式,还可以是读讲结合的方式,形式不拘。
②各小组互相解答对方的问题。
一人发言,其他组员可以补充。
发言结束之后,教师可以问问对方的解答满意不满意,还有什么要质疑的。
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体会掌声的含义。
③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审时度势,把握机会,引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④其他组学生可以做裁判,最后评出最佳表现小组。
听写词语①读、记、抄词语表中的评语。
《掌声》教学实录片段
二、体会小英的变化
1.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学习了课文第4自然段,联系上下文体会关键词语的意思,理解了两次掌声的含义。
请一位同学再来朗读课文第4自然段,读出自己的理解。
一个学生进行朗读。
生评价:
a.她读得字正腔圆。
b.我听出了同学们的热情。
C.我听出了小英的激动。
2.读一读,想一想
“说也奇怪,从那次演讲以后,小英像变了一个人似的。
”小英有哪些变化?为什么会有这些变化?
请同学们自由默读课文第五小节,联系上下文,抓住关键的词句说说小英的变化。
体会体会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变化。
3.学生自学,小组交流。
4.集体交流。
(1)学生交流:
a.“小英总是默默地坐在教室的一角”.
b.甚至连老师让她上台讲故事都害怕地“立刻低下了头”“谩吞吞地站了起来”,难过的“眼圈红了”.
c.现在“她不在忧郁,开始和同学们一起交谈、游戏,甚至还走进了学校的舞蹈房……”
d.原来小英是一个忧郁、自卑的孩子,现在她“不再忧郁”了。
)
(2)教师引导学生理解“不再忧郁”:“不再忧郁”换一个词语说就是?
a.开朗
b.活泼
c.自信
d.走出困境
教师对比板书:忧郁开朗。
《掌声》片段教学设计吴巧玲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知道人与人之间都需要关心、鼓励。
要主动的关心、鼓励别人,也要珍惜别人的关心和鼓励。
教学重难点:引导学生整体把握课文内容,感受英子在掌声前后的变化以及掌声的内在含义。
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孩子们,今天有好多老师和我们在一起,听我们上课,我们用什么行动表示欢迎呢?(学生鼓掌)掌声很热烈,你们真是一群好客的孩子。
掌声是一种特殊的语言,可以把心中想说的表达出来,这节课我们就来继续学习第29课《掌声》(板书:29掌声)二、感悟掌声、理解课文内容《掌声》这个故事的主人公是?(英子)从前她是个什么样的女孩?(自卑、忧郁)后来变得?(自信、开朗)是什么让英子有了如此大的转变呢?(掌声)掌声的力量真是神奇!让我们回到那次难忘的语文课。
1、默读2——4自然段思考:同学们给了英子几次掌声,用“----------”画出描写掌声的句子。
2、学生汇报。
课件出示:第一次:就在英子刚刚站定的那一刻,不知是谁带的头,教室里骤然间想起了一阵掌声。
那掌声热烈而持久,英子感动得流下了眼泪。
第二次:当她讲完的时候,教室里又想起了热烈的掌声。
3、小组讨论:两次掌声包含的意思有何不同?如果你也在现场,你会为她鼓掌吗?你想用掌声告诉她什么?4、学生汇报师:首先我们看第一次掌声,齐读师:“骤然”可以换成什么词?(突然)师:这是什么样的掌声?(热烈持久)同学们想用热烈持久的掌声告诉英子什么?生:英子别害怕,你一定能讲好的。
师:你从哪看出她很害怕?生:轮到英子的时候,全班四十多名同学的目光一齐投向了那个角落,英子立刻把头低了下去。
师:是呀,英子她很害怕。
让我们一起走进当时的情景,“英子犹豫了……眼圈红红的”。
请同学们把这句话画上横线,并把“犹豫”圈起来。
师:“犹豫”什么意思?犹豫什么?她想上去吗?从哪看出来的?能不上去吗?为什么?你回答的很好,在阅读课文的时候,当遇到难以理解的词语时,可以通过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意思和人物的心理活动。
《掌声》优秀教学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大意。
(2)学会生字词,并能灵活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了解课文中所描述的事件和发展过程。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小组合作、讨论的方式,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2)培养学生学会倾听、表达和交流的能力。
(3)学会从课文中提炼信息,并进行简单的分析与判断。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积极向上的态度。
(3)培养学生勇敢面对困难,克服困难的决心和勇气。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2)学会生字词,并能灵活运用。
2. 教学难点:(1)理解课文中所描述的事件和发展过程。
(2)从课文中提炼信息,并进行简单的分析与判断。
三、教学方法1. 情境教学法:通过设定情境,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2. 互动式教学法: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培养学生的表达和交流能力。
3. 案例分析法:分析课文中的案例,引导学生学会从实际情况出发,解决问题。
四、教学准备1. 课文课件或黑板。
2. 生字词卡片。
3. 相关教学资料。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设置情境,引发学生对课文的兴趣。
2. 朗读课文:学生自读课文,理解大意。
教师辅导学生朗读,纠正发音。
3. 学习生字词:学生自学生字词,小组内交流学习心得。
教师选取重点生字词进行讲解。
4. 理解课文内容:学生讲述课文内容,教师引导学生进行分析与判断。
5. 小组讨论:针对课文中的案例,进行小组讨论,提出解决方案。
6. 总结与拓展:教师对课文进行总结,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将所学应用于实际生活中。
7. 布置作业:布置相关的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六、教学评估1. 课堂表现评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情况以及团队合作表现,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
2. 作业评估:定期检查学生的作业完成情况,评估学生对课堂所学知识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掌声》优秀教学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大意。
(2)学习生字词,并能灵活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了解课文中所描述的情境,体会掌声的意义。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2)运用想象,让学生身临其境,感受掌声的美好。
(3)学会通过动作、神态、语言来表达自己的情感。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激发学生对生活的热爱,懂得珍惜身边的人和事。
(2)培养学生自信、勇敢的品质,敢于面对困难和挑战。
(3)懂得关爱他人,学会尊重和鼓励他人。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2)学习生字词,并能灵活运用。
(3)通过课文学习,体会掌声的意义,懂得关爱他人。
2. 教学难点:(1)理解课文中所描述的情境,感受掌声的美好。
(2)学会通过动作、神态、语言来表达自己的情感。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教师播放课件,展示掌声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掌声。
(2)教师提问:“你们在哪里见过掌声?掌声代表着什么?”2. 自主学习(1)学生自读课文,理解大意。
(2)学生学习生字词,组内交流。
3. 课堂讲解(1)教师讲解课文,引导学生感受掌声的意义。
(2)教师通过举例,让学生学会通过动作、神态、语言来表达自己的情感。
4. 小组讨论(1)教师提出讨论话题:“你曾经为别人鼓掌吗?你是怎样鼓掌的?”(2)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的经历。
5. 实践演练(1)教师组织学生进行角色扮演,模拟掌声的场景。
(2)学生通过动作、神态、语言来表达自己的情感。
四、作业布置1. 家庭作业:(1)熟读课文,巩固生字词。
(2)写一篇关于掌声的短文,可以是自己的经历或者想象的情景。
2. 课堂作业:(1)完成课堂练习册的相关题目。
(2)画一幅关于掌声的画,可以是手势、场景等。
五、教学反思1. 学生对课文的理解程度是否足够,是否能够体会到掌声的意义。
2. 学生是否能够通过动作、神态、语言来表达自己的情感。
《掌声》教学设计【优秀5篇】作为一位无私奉献的人民教师,往往需要进行教案编写工作,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科学、合理地支配课堂时间。
那么应当如何写教案呢?下面是小编辛苦为大家带来的《掌声》教学设计【优秀5篇】,希望可以启发、帮助到大家。
《掌声》教案篇一【教学目标】1、会认11个生字,会写10个生字,正确读写“困境、愿意、轮流、情况、注视、热烈、持久、情绪、讲述、经久不息、渐渐平息”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人物的性格变化。
【教学重、难点】1、重点:认识10个生字,掌握重点字词的意思。
2、难点:引导学生整体把握课文内容,体会小英的变化。
【教学过程】一、揭示课题,质疑导入1、同学们,有人给你鼓过掌吗?因为什么给你鼓掌?得到别人掌声你心情怎样?2、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课文,题目是:掌声3、读了课题,你有什么问题想问吗?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过渡:刚才同学们提了许多问题,让我们一起到课文中去寻找答案吧!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
1、自由读全文,圈出生字词。
2、出示生字卡片。
3、小组开火车读。
4、你们觉得这些生字哪个字最难写?教师相机指导书写。
5、课文还有一些要求我们会认的字,我们也来认一认吧。
出示词语卡片。
6、你知道这些词语在文中的意思吗?困境、珍惜、犹豫、注视、持久、轮流、讲述、经久不息、渐渐平息学生回答,师生共同学习。
7、明白了词语的意思,我们来给这些词找近义词、反义词吧。
近义词:注视(注目、注意);骤然(突然);珍惜(珍视、爱惜);轮流(依次)反义词:犹豫(坚决);忧郁(开朗)8、同学们,如果把这些词语放到课文当中你们会读吗?指名读课文。
掌声包含着鼓励和支持,代表着信任和关心,掌声改变了小英的生活。
老师这里有一封小英的来信,想看吗?出示小黑板。
(我永远不会忘记那掌声……使我鼓起勇气微笑着面对生活。
)三、走近小英,感受变化1、学习第1自然段。
(1)自由读第1自然段。
并思考问题:读了这一段,你能看出从前的小英是个什么样的孩子?(2)指名读课文第1自然段。
片段教学优秀教案_掌声优秀教案片段教学优秀教案_掌声优秀教案作为一名无私奉献的老师,常常需要准备教案,教案是教学活动的总的组织纲领和行动方案。
那么大家知道正规的教案是怎么写的吗?以下是店铺整理的片段教学优秀教案_掌声优秀教案,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片段教学优秀教案_掌声优秀教案1【教学分析】《掌声》这篇课文以饱蘸爱心的笔墨、朴实无华的语言向我们讲述了这样一个感人的故事:身患残疾而忧郁自卑的小英在上台演讲时得到了同学们热烈的掌声,在这掌声的激励下,她鼓起了生活的勇气,走出了困境,打开了向往完美生活的心扉,变得乐观开朗。
伴随着故事情节的发展,通过描述人物外表的语句,我们能够体会到他们情感的变化,进而感悟到“掌声”的内在意蕴。
因此,教学时可引导学生去与文中人物展开充分对话,进行心与心的交流,情与情的融通,让他们在主动用心的情感体验中去感悟语言,在品味中学习语言,在实践中发展语言,从而促进学生语言与情感的同构共生,实现文心与人心的谐和交融。
【学习目标】知识与潜力:1)会认“麻、症、疾、姿、势、况、镇、绪、述”等9个生字。
2)正确理解“小儿麻痹症、忧郁、文静、犹豫”4个词语。
3)在感悟文本的基础上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资料。
4)通过联系上下文体会两次掌声里的深刻含义,从而懂得并愿意主动关心、鼓励他人,并珍惜别人的关心和鼓励。
体会人与人之间互相关心、互相鼓励的真情,学习关爱别人。
回报别人的付出。
过程和方法:1)通过多媒体课件展示生字词语,学生认读。
2)发动学生采用比较读、分段读、齐读等多种方式读课文,领会大意。
3)引导学生抓住重点词句理解人物的心理和活动。
4)让生互相交流,体悟文中人与人之间的真情。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本课的学习,让学生体会人与人之间的关怀、关爱,从而理解爱、懂得爱,在现实生活中与人为善,尊重他人,善待他人,鼓励别人;同时,也要懂得珍惜别人的关心和鼓励。
2)通过师生共学、自主探究、发散想象等方法从语言文字中体会人物的内情绪感。
《掌声》的优秀教学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2)学会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了解课文中所描述的事件和发展过程。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方式,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2)运用讨论、问答等教学手段,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3)学会从文中提取关键信息,并进行归纳总结。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关爱他人、尊重他人的品质。
(2)教育学生勇敢面对困难,树立自信。
(3)引导学生珍惜友情,学会感恩。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2)学会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通过讨论、问答等方式,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2. 教学难点:(1)理解课文中所表达的情感和价值观。
(2)学会从文中提取关键信息,并进行归纳总结。
三、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1)课文原文及相关资料。
(2)生字词卡片。
(3)讨论问题及答案。
2. 学生准备:(1)预习课文,了解课文大意。
(2)查阅生字词,掌握拼音和意思。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教师简要介绍课文内容,激发学生兴趣。
(2)学生分享预习成果,介绍生字词。
2. 自主学习:(1)学生朗读课文,感受文章氛围。
(2)学生根据课文内容,完成相关练习。
3. 合作学习:(1)学生分组讨论课文中的关键信息。
(2)各组汇报讨论成果,教师点评并总结。
4. 课堂提问:(1)教师针对课文内容,提出讨论问题。
(2)学生积极回答,教师给予评价。
5. 情感教育:(1)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课文中所表达的情感。
(2)学生分享自己的感受,培养关爱他人、尊重他人的品质。
五、课后作业:1. 家庭作业:(1)熟读课文,巩固生字词。
(2)根据课文内容,编写一个小故事。
(3)思考课后问题,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2. 拓展作业:(1)收集关于掌声的资料,了解掌声的意义。
(2)观察身边的人,记录一次给予他人掌声的场景。
一、掌声引入,揭示课题。
导入一:学生等评委。
()的学生真有礼貌,送给每一位听课老师热烈的掌声,你们想用这掌声说什么啊?
导入二:评委等学生。
今天有市里领导来学校听课,大家用什么动作表示欢迎?(掌声响起,师鞠躬)我和领导们都感受到了你们的热情。
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这篇课文就是以《掌声》为题。
请同学们伸出手和老师一起写课题。
板书课题:掌声
“掌”,上下结构,从上至下依次是小字头、秃宝盖口、手。
(课题写完后问)有什么好方法记住“掌”字呢?
师评:联系动作识字,真是个好方法。
“掌”是本课要求写的字,请大家将写字书打到22页,描3个掌。
提醒小字头要先写中间的竖,最后一笔的竖要写在竖中线。
描完的同学把写字书合上,我们继续学习课文。
二、初读课文,扫清障碍。
1、就是这热烈的掌声,它改变了一个小女孩一生的命运。
让我们一起走进课文,去感受那神奇的掌声。
2、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把句子读通顺。
师:(等一生最后读完)我特别欣赏这个小男孩,别人都读完了……坚持把书读完,这种坚持不懈的学习态度特别值得大家学习,你真棒!
3、课文里的词语都会读吗?
出示词语:默默(韵母是O)犹豫骤然(找生多读几遍)情绪鞠躬忧郁甚至落下了残疾
(1)自己试着读一读,不认识的问问同学。
(2)开火车读,读对了全班跟读。
(3)犹豫和忧郁偏旁对比、区分。
师评:汉字的偏旁具有表意的功能,我们可以借助偏旁来理解和区分汉字。
(4)落,是多音字,在这里读落lào。
“落下了”就是留下了的意思。
你还知道这个字的其他音吗?
4、在课文中找一找“落下了”这个词语所在的句子。
出示句子:因为小时候生病,一条腿落下了残疾(jí),她不愿意让人看到她走路的样子。
(1)“一条腿落下了残疾”你知道是什么意思吗?就是说这条腿——不能动、不好使,甚至没有了。
(2)你们见过腿残疾的人走路是怎么样的吗?一条腿残疾了走起路来就会——一摇一晃,一瘸一拐……
(3)所以,“她不愿意让人看到她走路的样子”。
(4)此时,我们看到了一个怎样的小英?板书:自卑
(5)师评:你用一个词语恰当地概括出小英的心情,真了不起!
三、精读感悟,感受变化。
(一)默读课文,发现变化。
1、老师这有小英写的一封信,我们一起来看看。
指名读:
课件出示:我永远也忘不了那一天的掌声,它使我鼓起了生活的勇气。
我永远感谢那掌声。
师:从这封信中,我们又看到了一个怎样的小英?板书:自信
2、掌声真的有这么大的作用吗?请同学们默读2至4自然段,思考:同学们给了小英几次掌声,两次掌声的意义相同吗?用“----------”画出描写掌声的句子
3、学生汇报
师:首先我们看第一次掌声。
课件出示:
第一次:就在小英刚刚站定的那一刻,不知是谁带的头,教室里骤然间想起了一阵掌声。
师:“骤然”可以换成什么词?(突然)
师:那怎样读才能体现出突然?(重读、速度快)
生提到哪点,就让学生读。
(课件将刚刚和骤然换颜色)
师:词语是有生命的,在读课文的时候,读出我们对词语的理解就变成了个性化的朗读,请你再读一下这段话,读出你对骤然的理解。
(指导朗读)
师:如果你也在现场,你会为她鼓掌吗?你想用热烈持久的掌声告诉小英什么?(评价第一次掌声,落在鼓励上)
生:小英,你不用害怕,上去吧
师:小英,此时最需要的就是你这样的鼓励,真好,谢谢你,你想对他说什么
生:小英,别害怕,我支持你
师:你的支持是对英子最好的鼓励,真好,你还想对他说什么呢?
生:小英,你不要害怕,我和同学们会鼓励你的
师:谢谢,还有谁想说
生:小英,不用紧张,你能行
师:四十多名同学用无声的语言给予了小英无穷的力量,那无穷的语言就是
生:掌声
师:掌声渐渐平息,小英也稳定了情绪,开始讲述她童年的故事。
故事十分动人,她普通话说得也很好。
当她讲完的时候,同学们又给了她第二次掌声,找一生读。
课件出示第二次掌声:当她讲完的时候,教室里又想起了经久不息的掌声。
师:第二次掌声为何响起?同学们想跟小英说什么?
生:小英,你讲的故事太好了,太感动人了,以后欢迎你再为我们讲故事。
生:小英,你的普通话说得真好!
生:小英,你的声音真好听。
师:同学们把想对小英说的话用掌声表达出来了。
这次掌声又是什么样的?
生:经久不息(板书)
师:什么叫经久不息?我们一起来一次经久不息的掌声。
师:这“经久不息”的掌声是对小英的(肯定、表扬、赞美)。
师:小英听懂了大家的话,无数的话在小英的心头涌动,她想说---------------
生:谢谢你们的掌声。
生:谢谢你们的鼓励,我一定不会让你们失望。
生:谢谢你们让我恢复了自信。
师:但小英什么也没说,无数的话语化作深深地一躬。
师:有了同学们的肯定,小英实现了由自卑到自信的飞跃。
从红眼圈走上讲台到微笑着走下讲台,小英对自己充满了信心。
这是多么神奇的掌声啊!
三、升华掌声
同学们,掌声仅仅是鼓掌的声音吗?它还代表着什么?
师生接力读小诗
掌声是一首美妙的歌,唤起人们的勇气!
掌声是一朵芳香的花,使人的精神振奋!
掌声是一轮早晨的太阳,带来一缕阳光!
掌声是一把钥匙,打开勇气的大门!
掌声是一朵彩云,能给人们带来快乐。
四、总结
课件出示:正如课文结尾所说的那样:人人都需要掌声,特别是当一个人身处困境的时候。
让我们珍惜别人的掌声,同时,也不要忘记把自己的掌声献给别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