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科版高中物理必修一第1章 运动的描述测评
- 格式:doc
- 大小:1.11 MB
- 文档页数:5
第1章运动的描述(60分钟100分)一、选择题(此题共12小题,每一小题6分,其中1~8题为单项选择,9~12题为多项选择,共72分)1.正在乘坐电梯下楼的一位同学看到身旁的大楼拔地而起,大声惊叫:“楼不是静止的吗?怎么动起来了?〞对于大楼的“运动〞情况,如下说法正确的答案是( )A.楼只能是静止的,不可能运动B.楼实际在运动,不可能真的静止C.看到楼在运动是以乘坐的电梯为参考系D.看到楼静止是以乘坐的电梯为参考系【解析】选C。
电梯向下运动过程中,距离地面越来越近,以电梯为参考系,感觉大楼是上升的,我们平时所说大楼是静止的,通常是以地面为参考系,A、B、D错,C正确。
2.(2015·瑞安高一检测)关于位移和路程的说法中,正确的答案是( )A.位移的大小和路程总是相等的,只不过位移是矢量,而路程是标量B.位移是描述直线运动的,路程可以描述曲线运动C.只要物体发生了一段位移,如此它一定通过了一段路程D.运动会上参加400 m比赛的同一组的8位同学,他们通过的路程和位移都是一样的【解析】选C。
物体做曲线运动时,路程大于位移的大小,如此A错误;位移和路程都能描述直线运动和曲线运动,如此B错误;只要有位移一定有路程,如此C正确;400 m比赛路程一样,位移不同,如此D 错误。
3.假设有甲、乙两船同时从龙口港出发,甲船路线是龙口——旅顺——大连,乙船路线是龙口——大连。
两船航行两天后都在下午三点到达大连,以下关于两船全航程的描述中错误的答案是( )A.在研究两船的航行时间时,可以把船视为质点B.两船的路程一样,位移不一样C.题中所述的“两天〞指的是时间,“下午三点〞指的是时刻D.两船的平均速度一样【解题指南】解答此题时应该注意以下两点:(1)两船的运动路径不同,但出发点与终点的位置一样。
(2)两船的运动时间相等。
【解析】选B。
从山东龙口到大连的距离远大于船的大小,研究船的航行时间时,船的大小和形状可以忽略不计,可把船看作质点,选项A正确;两船运动的初、末位置一样,但运动路线不同,故两船的运动位移一样,但运动路程不同,选项B错误;“两天〞是指船从龙口到大连的时间,“下午三点〞是两船到大连的那一时刻,选项C正确;根据平均速度定义式知,两船的运动位移一样,运动时间相等,因此,两船的平均速度一样,选项D正确。
鲁科版高中物理必修1《第1章运动的描述》单元测试卷(7)一、单选题(本大题共8小题,共32.0分)1.如图所示,在体育摄影中有一种拍摄手法为“追拍法”。
摄影师和运动员同步运动,在摄影师眼中运动员是静止的,而模糊的背景是运动的。
摄影师用自己的方式表达了运动的美。
摄影师选择的参考系是()A. 摄影师B. 太阳C. 大地D. 背景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凡轻小的物体皆可看做质点,而体积较大的物体不能看做质点B. 作息时间表上的数字表示时间C. 跳水运动员入水时的速度为瞬时速度D. 物体做单向直线运动时,其位移就是路程3.如图所示,某物体沿两个半径为R的圆弧由A经B到C,下列结论正确的是()A. 物体的位移等于4R,方向向东B. 物体的位移等于2πRC. 物体的路程等于4R,方向向东D. 物体的路程等于位移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高速公路上限速牌上的速度值指平均速度B. 分析乒乓球运动员发出的旋转球的运动规律时,乒乓球可看成质点C. 运动员的铅球成绩是指铅球从离开手到落地的位移大小D. 选取不同的参考系,同一物体的运动描述可能不同5.关于加速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利用a =Δv Δt 求得的加速度是△t 时间内的平均加速度B. Δv 表示在Δt 时间内物体加速度的变化量,它的方向不一定与加速度a 的方向相同C. 加速度定义式a =Δv Δt ,其中Δv Δt 表示速度的变化率,是标量D. 加速度a 的方向与v 的方向相同6. 一辆汽车以速度v 1行驶了23的路程,接着以速度v 2行驶了其余13的路程,则汽车在全程的平均速度是( )A. 2v 1v 2v 1+v 2B. 2v 1+v 22C. 2v 1+v 26 D. 3v 1v2v 1+2v 2 7. 如图所示,汽车向右沿直线运动,原来的速度是v 1,经过一小段时间之后,速度变为v 2,Δv 表示速度的变化量,由图中所示信息可知( )A. 汽车在做加速直线运动B. 汽车的加速度方向与v 1的方向相同C. 汽车的加速度方向与Δv 的方向相同D. 汽车的加速度方向与Δv 的方向相反8. 汽车沿平直公路做加速度为0.5m/s 2的匀加速直线运动,那么在任意1s 内( )A. 汽车的初速度一定比前一秒的末速度大0.5m/sB. 汽车的末速度一定等于初速度的0.5倍C. 汽车的末速度一定比前一秒的初速度大0.5m/sD. 汽车的末速度一定比初速度大0.5m/s二、多选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16.0分)9. 某质点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加速度为0.5m/s 2.在任意1S 内,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此质点的末速度一定等于初速度的0.5倍B. 此质点的末速度一定比初速度大0.5m/sC. 此质点的速度变化为0.5m/sD. 此质点在这1s 内的末速度一定比前1s 内的初速度增加0.5m/s10. 一个做直线运动的物体,某时刻的速度是10m/s ,那么这个物体( )A. 在这一时刻之后的0.1s 内的位移一定是1mB. 在这一时刻之前的0.1s 内的位移一定是1mC. 在这一时刻之前的1s内的位移可能是10mD. 从这一时刻起以后的10s内的位移可能是80m11.在下列四个图象中,a为加速度,v.为平均速度,其中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物体为()A. B.C. D.12.三个质点A、B、C均由N点沿不同路径运动至M点,运动轨迹如图所示,三个质点同时从N点出发,同时达到M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三个质点从N点到M点的平均速度相同B. 三个质点任意时刻的速度方向都相同C. 三个质点从N点出发到任意时刻的平均速度都相同D. 三个质点从N点到M点的位移相同,路程不同三、实验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16.0分)13.人们常用打点计时器作为测量时间和位移的工具,常见的打点计时器有“电磁打点计时器”和“电火花打点计时器”两种。
绝密★启用前(新教材)鲁科版物理必修第一册第1章运动的描述单元测试题本试卷分第Ⅰ卷和第Ⅱ卷两部分,共100分分卷I一、单选题(共10小题,每小题4.0分,共40分)1.有关参考系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变速运动的物体不能做为参考系B.处于任何状态的任何物体均可做为参考系C.在空中运动的物体不能做为参考系D.任何情况下只有地球才是最理想的参考系2.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其加速度的大小为2 m/s2,那么,在任1秒内()A.物体的加速度一定等于物体速度的2倍B.物体的初速度一定比前1秒的末速度大2 m/sC.物体的末速度一定比初速度大2 m/sD.物体的末速度一定比前1秒的初速度大2 m/s3.下列①、②、③、④所述的四种情境,请根据所学知识从A、B、C、D四个选项中选择对情境的分析和判断正确的说法()①点火后即将升空的火箭②高速公路上沿直线高速行驶的轿车为避免事故紧急刹车③运行的磁悬浮列车在轨道上高速行驶④太空的空间站在绕地球匀速转动A.因火箭还没运动,所以加速度一定为零B.轿车紧急刹车,速度变化很快,所以加速度很大C.高速行驶的磁悬浮列车,因速度很大,所以加速度也一定很大D.因空间站做匀速转动,所以加速度一定为零4.当月亮、地球和太阳在同一直线上,整个月球完全进入地球的本影之时,就会出现月全食.12月10日,我国上空出现一轮十全十美“红月亮”如图所示.这是十年一遇最美月全食,本次月全食从北京时间20时45分开始初亏,经过食既、食甚、生光、复圆,持续约3个半小时.而完全“被吃掉”的“红月亮”,只有大约51分钟.文中提到的“时刻”有()A. 51分钟B. 3个半小时C. 20时45分D. 12月10日5.王维的《山居秋暝》中写道“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其中“清泉石上流”和“莲动”“下渔舟”的参考系分别可以是()A.水、莲花、渔船B.石头、渔船、岸边C.石头、莲花、人D.水、水、岸边6.某登山队成功登上珠峰的线路如图所示,根据此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由起点到终点登山队所走线路的总长度等于位移B.线路总长度与登山队所走时间的比值等于登山队的平均速度C.在计算登山队的速度时不可以把登山队当作质点D.与登山队所走时间的比值等于登山队的平均速率7.下列物理量中是矢量的是()A.质量B.路程C.位移D.时间8.某短跑运动员在百米赛跑中3 s末的速度为7.00 m/s,12.5 s末到达终点的速度为9.60 m/s,运动员在百米赛跑中的平均速度为()A. 7.00 m/sB. 8.00 m/sC. 8.30 m/sD. 9.60 m/s9.用同一张底片对着小球运动的路径每隔s拍一次照,得到的照片如图所示,则小球在图示这段距离内运动的平均速度是()A. 0.25 m/sB. 0.2 m/sC. 0.17 m/sD.无法确定10.下列关于质点的说法,正确的是()A.原子很小,所以可以看做质点B.研究和观察日食时,可把太阳看做质点C.在里约奥运会的单杠比赛中,运动员张成龙可看做质点D.从地球上的控制中心跟踪观察在太空中飞行的宇宙飞船,可以把飞船看做质点二、多选题(共4小题,每小题6.0分,共24分)11.(多选)某学校田径运动场跑道示意图如下图所示,其中A点是所有跑步项目的终点,也是400 m、800 m赛跑的起点,B点是100 m赛跑的起跑点.在校运动会中,甲、乙、丙三个同学分别参加了100 m、400 m和800 m比赛,则()A.甲的位移最大B.丙的位移最大C.乙、丙的路程相等D.丙的路程最大12.(多选)分析研究下列物体运动时,研究对象能看做质点的是()A.研究“嫦娥三号”“奔月”的过程B.研究奥运冠军曹缘在三米板跳水时的动作C.研究从斜面上滑下的木块的滑行时间D.沿地面翻滚前进的体操运动员13.(多选)我国新研制的隐形战机歼-20开始挂弹试飞,在某次试飞中,飞机由静止开始加速,当加速度a不断减小至零时,飞机刚好起飞,则此过程中飞机的()A.位移不断减小,速度不断减小B.位移不断增大,速度不断增大C.速度增大得越来越慢,当加速度为零时速度最大D.速度增大得越来越慢,当加速度为零时位移最大14.(多选)如图所示,某赛车手在一次野外训练中,先用地图计算出出发地A和目的地B的直线距离为9 km,实际从A运动到B用时5 min,赛车上的里程表指示的里程数增加了15 km。
高中物理学习材料金戈铁骑整理制作《运动的描述》单元测试1.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研究乒乓球的速度时可以把球看成质点B.我们说“太阳从东方升起”是以太阳为参考系C.研究某学生骑车回校的速度时可以把学生和车看作质点D.研究某学生骑车姿势进行生理分析可以把学生和车看作质点2、甲、乙、丙三个观察者,同时观察一个物体的运动.甲说“它在做匀速运动”,乙说“它是静止的”,丙说“它在做加速运动”.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在任何情况下都不可能出现这种情况 B.三人中总有一人或两人讲错了C.如果选同一参考系,那么三人的说法都对D.如果各自选择不同的参考系,那么三人说法都对3、小华以一定速度沿一直线去同学家送一本书,停留一会儿后,又以相同速率沿原路返回家里,则下图中可以表示他的运动情况的是:4、甲、乙两质点在同一直线上匀速运动,设向右为正,甲质点的速度为+2 m /s,乙质点的速度为- 4 m/s,则可知…………………………………………………………()A.乙质点的速率大于甲质点的速率B.因为+2>-4,所以甲质点的速度大于乙质点的速度C.这里的正、负号的物理意义是表示运动的方向D.若甲、乙两质点同时由同一点出发,则10 s后甲、乙两质点相距60 m5、一辆汽车沿着笔直的公路以速度v1行驶了2/3的路程,接着以速度v2跑完其余1/3的路程,则汽车在全程的平均速度为:( )A .122123v v v v +B .6221v v +C .221v v +D .2221v v +6、如图1-2-9所示,甲中,一根细长的弹簧系着一个小球,放在光滑的桌面上.手握小球把弹簧拉长,放手后小球便左右来回运动,B 为小球向右到达的最远位置.小球向右经过中间位置O 时开始计时,其经过各点的时刻如图乙所示.若测得OA =OC =7cm ,AB =3 cm ,则自0时刻开始:甲 乙图1-2-9a .0.2 s 内小球发生的位移大小是________,方向向________,经过的路程是________.b ,0.6 s 内小球发生的位移大小是________,方向向________,经过的路程是________.c .0.8 s 内小球发生的位移是________,经过的路程是________.d .1.0 s 内小球发生的位移大小是________,方向向________,经过的路程是________.7、如图所示的速度一时间图象中,质点A 、B 、C 运动的加速度分别为a A =________m /s 2,a B =________m /s 2,a C =________m /s 2,其中________的加速度最大.在t =0 s 时________的速度最大,在t =4 s 时________的速度最大,在t =________s 时,A 、B的速度一样大.8、地震波既有纵波也有横波,纵波和横波在地表附近被认为是匀速传播的,传播速度分别是9.1km/s 和3.7km/s 。
高中物理学习材料唐玲收集整理第一章 《运动的描述》 练习一、选择题:1. 一个质点沿半径为R 的圆周运动一周回到原地。
它在运动过程中路程和位移大小的最大值分别是( D )A. 0 ,2R πB.2R ,2RC.2R , 2R πD. 2R π ,2R 2. 在2008北京奥运会中,牙买加选手博尔特是公认的世界飞人,在男子100m 决赛和男子200m 决赛中分别以9.69s 和19.30s 的成绩破两项世界纪录,获得两枚金牌。
关于他在这两次决赛中的运动情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B )A .200m 决赛中的位移是100m 决赛的两倍B .100m 决赛中的平均速度约为10.32m/sC .100m 决赛中的最大速度约为20.64m/sD .200m 决赛中的平均速度约为10.36m/s3. 下面四个图像依次分别表示运动物体的加速度、速度、位移随时间变化的规律。
其中描述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的图像是:……………………………………………………………( C )4.在图4中所示的s-t 图象中,不能表示质点做匀速直线运动的是D第2题图t a 0 A . At t v 0 B . At t s 0 C . At t 2 s 0 D . At图45.如图5所示,A 、B 二物体从O 点开始运动,从A 、B 二物体的s —t 图象可知下述说法中正确的是B图5①A 、B二物体的运动方向相同②A 物体2 s 内发生的位移是10 m③B 物体发生10 m 的位移的时间是2 s④A 、B二物体同时运动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6. .某中学正在举行班级对抗赛,张明明同学是短跑运动员,在百米竞赛中,测得他在5 s 末的速度为10.4 m/s ,10 s 末到达终点时的速度为10.2 m/s ,则他在全程中的平均速度为 ( D )A. 10.4 m/s B 10.3 m/s C 10.2 m/s D 10m/s二、填空题:7.光电计时器是一种常用计时仪器,其结构如图所示,a 、b 分别是光电门的激光发射和接收装置,当一辆带有挡光片的小车从a 、b 间通过时,光电计时器就可以显示挡光片的挡光时间.现有一辆小车通过光电门,计时器显示的挡光时间是2.00×102 s ,用最小刻度为l mm 的刻度尺测量小车上挡光片的宽度d ,示数如图所示。
高中物理学习资料金戈铁骑整理制作运动的描绘研究测试题班别姓名学号评论得分考试时间90 分钟总分100 分一、此题共10 小题;每题 4 分,共40 分.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的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正确,有的小题有多个选项正确.所有选对的得 4 分,选不全的得 2 分,有选错或不答的得0 分.1.甲、乙、丙三人各乘一架直升飞机,甲看到楼房匀速上涨、乙看到甲机匀速上涨,丙看到乙机匀速降落,甲看到丙机匀速上涨,则甲、乙、丙相对于地面的运动可能是( )A .甲、乙匀速降落,v 乙> v 甲,丙机停在空中B .甲、乙匀速降落,v 乙>v 甲,丙机匀速上涨C.甲、乙匀速降落,v 乙>v 甲,丙机匀速降落,v 丙< v 甲D.甲、乙匀速降落, v 乙>v 甲,丙机匀速降落, v 丙> v 甲2.对于位移和行程,以下说法不正确的选项是()A .质点的位移是矢量,行程是标量B .质点经过的行程不等,但位移可能同样C.质点经过的行程不为零,但位移可能是零D.质点做直线运动且运动方向一直不变时,那么它经过的行程就是位移3. 在研究下述运动时,能把物体看作质点的是()A.研究地球的自转效应B.研究乒乓球的旋转效应C.研究火车从南京到上海运转需要的时间D.研究一列火车经过长江大桥所需的时间4.作变速直线运动的物体,若前一半时间的均匀速度为4m/s ,后一半时间的均匀速度是8m/s ,则全程的均匀速度是() A.7 m/s B. 5 m/s C. 6 m/s D. 5.5 m/s5.在下边描绘的运动中可能存在的是()A.速度变化很大,加快度却很小B.速度变化方向为正,加快度方向为负C.速度变化很小,加快度却很大D.速度愈来愈小,加快度愈来愈大6. 一个做直线运动的物体,在t =5s 内速度从v0=12m∕s,增添到v t =18m∕s,经过的位移是s=70m,这个物体5s 内的均匀速度是()A. 14m∕sB. 15m∕sC. 6m∕sD. 没法确立7.物体在向来线上运动 ,用正、负号表示方向的不一样 ,依据给出速度和加快度的正负 ,以下对运动状况判断错误的选项是()A. v0>0, A<0, 物体的速度愈来愈大 .B. v0<0, A<0, 物体的速度愈来愈大 .C. v0<0, A>0, 物体的速度愈来愈小 .D. v0>0, A>0, 物体的速度愈来愈大 .8.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A.均匀速度即为速度的均匀值B.刹时速率是指刹时速度的大小C.火车以 v 经过某一段路, v 是指刹时速度D.子弹以 v 从枪口射出, v 是均匀速度9.一物体做匀变速直线运动,某时辰的速度大小为4m / s , 1 s 后速度大小变成10m / s ,在这 1 s 内该物体的()A.位移的大小不行能小于 4 mB.位移的大小不行能大于10 mC.加快度大小必定是 6 m / s 2D.加快度大小可能大于10 m / s 210.甲、乙两个物体在同一条直线上运动, 它们的速度图象如图 -1所示,则()A.甲、乙两物体都做匀加快直线运动B.甲物体的加快度比乙物体的加快度大C.甲物体的初速度比乙物体的初速度大D.在 t 1此后的随意时辰, 甲物体的速度大于同时辰乙的速度二、填空题 (将答案填在题中的横线上,每题 6 分,共 24 分)v/(m ?s-1)甲乙t1t/s 图-111.质点从坐标原点O 沿 y 轴方向运动到y= 4 m 后,又沿 x 轴负方向运动到坐标为(-3,4)的 B 点,则质点从O 运动到 B 经过的行程是________m,位移大小是 _______m 。
推荐下载千米)小时)图高中物理学习材料(灿若寒星**整理制作)第一章 运动的描述练习1、下列情况中的运动物体,可以看作质点的是( ) A .绕地球运转的航天飞机 B .直升机上旋转着的螺旋桨 C .从上海到北京运动全程的列车 D .作自由体操的运动员2、甲、乙两车在平直公路上,甲车内乘客见乙车不动,乙车内乘客见路旁的树向西运动,如以地面为参照物,甲、乙两车运动情况是( )A .甲不动,乙向东运动B .乙不动,甲向东运动C .乙不动,甲向西运动D .甲、乙以相同速度向东运动 3、一个质点做直线运动从初位置A 经过B 到达C ,然后从C 返回到末位置B ,已知AB=7m ,BC=5m ,此质点在此段时间内的路程是_____m ;位移是______m ,方向________。
4、飞机起飞离地时的速度是150m/s ,这是指_______速度;火车从上海到南京运行速度为70km/h,这是指________速度;瞬时速度为2m/s 就是指物体在接下来的1s 内可走过2m ,此话对不对?___________。
5、某物体沿直线前进,在第一个10s 内的位移是50m ,第二个10s 内的位移是45m,第三个10s 内的位移是58m ,那么此物体在第一个10s 内的平均速度为多大?第二个10s 内的平均速度为多大?第三个10s 内的平均速度为多大?在整个30s 内的平均速度为多大?6、一个物体从A 经B 到C 作直线运动,已B 是AC 的中点,从A 到B 平均速度是30m/s ,从B 到C 平均速度60m/s ,则它从A 到C 全程内的平均速度是多少?7、甲、乙两车站相距60km ,汽车用40km/h 的平均速度通过了全程的31,汽车通过剩余的路程却用了2.5小时,问汽车在后32路程中的平均速度是多大?汽车在全过程中的平均速度是多大?8、光在真空中沿直线传播的速度为3×108m/s 。
(1)一光年(光在一年中传播的距离)有多少km ?(2)最靠近我们的恒星(半人马座2星)离我们4.0×1013km ,它发出的光要多长时间才到达地球?9、光在空气中的速度可以认为等于光在真空中的速推荐下载千米)图小时)图8度。
鲁科版高中物理必修1《第1章运动的描述》单元测试卷(3)一、单选题(本大题共9小题,共45.0分)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高速公路上限速牌上的速度值指平均速度B. 运动动员在处理做香蕉球运动的足球时,要将足球看成质点C. 选取不同的参考系,同一物体的运动轨迹可能不同D. 运动员的铅球成绩是指铅球从离开手到落地的位移大小2.一个人从北京去重庆,可以乘火车,也可以乘飞机,还可以先乘火车到武汉,然后乘轮船沿长江到重庆,如图,这几种情况下:①他的运动轨迹不一样②他走过的路程相同③他的位置变动是不同的④他的位移是相同的以上说法正确的是()A. ①②B. ③④C. ①④D. ②③3.如图所示是体育摄影中“追拍法”的成功之作,摄影师眼中清晰的运动员是静止的,而模糊的背景是运动的,摄影师用自己的方式表达了运动的美.请问摄影师选择的参考系是()A. 大地B. 太阳C. 运动员D. 步行的人4.2012年6月6日。
天宇上演“金星凌日”的精彩天象。
观察到日面上有颗小黑点缓慢走过。
持续时间达六个半小时。
那便是金星。
这种天文现象称为“金星凌日”。
如图所示。
下面说法正确的是()A. 地球在金星太阳之间B. 观测“金星凌日”时可将太阳看成质点C. 以太阳为参考系。
金星绕太阳一周位移不为零D. 以太阳为参考系。
可以认为金星是运动5.甲、乙两人同时同地出发骑自行车做直线运动,前1小时内的位移−时间图象如图所示,下列表述正确的是()A. 0.2~0.5小时内,甲的加速度比乙的大B. 0.2~0.5小时内,甲的速度比乙的大C. 0.6~0.8小时内,甲的位移比乙的小D. 0.8小时内,甲、乙骑车的路程相等6.如图所示,F1赛车是世界上速度最快、科技含量最高的运动.F1赛车不仅加速快,而且有很强的制动特性,可以在1.9s内从200km/ℎ减速到0,则其制动加速度大小约为()A. 10 m/s2B. 20 m/s2C. 30 m/s2D. 40 m/s27.将弹性小球以10m/s的速度从距地面2m处的A点竖直向下抛出,小球落地后竖直反弹经过距地面1.5m高的B点时,向上的速度为7m/s,从A到B,小球共用时0.3s,则此过程中()A. 小球发生的位移的大小为0.5m,方向竖直向上B. 小球速度变化量的大小为3m/s,方向竖直向下C. 小球平均速度的大小为8.5m/s,方向竖直向下D. 小球平均加速度的大小约为56.7m/s2,方向竖直向上8.一质点自原点开始在x轴上运动,初速度v0>0,加速度a>0.当a值不断减小直至为零时,质点的()A. 速度不断减小,位移不断减小B. 速度不断减小,位移继续增大C. 速度不断增大,当a=0时,速度达到最大,位移不断增大D. 速度不断减小,当a=0时,位移达到最大值9.关于速度与加速度,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 几个运动中的物体,速度大的物体其加速度必定也大B. 一个运动中的物体速度减小时,其加速度可能不变C. 一个运动中的物体速度增大时,其加速度一定也随之增大D. 几个运动中的物体,速度变化量大的物体其加速度必定也大二、多选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15.0分)10.电动车绕如图所示的400m标准跑道运动,车上的时速表指针一直指在36km/ℎ处不动。
鲁科版必修1《第1章运动的描述》单元测试卷(3)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1~9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第9~12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5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1.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研究小明的100m起跑动作时,可以将小明当作质点B.小明的100m成绩为12.8s,说明他通过终点的瞬时速度约为7.81m/sC.在100m终点处,小刚与小明几乎同时撞线,以小刚为参考系时小明的速度几乎为零D.小明用了2分50秒才完成了800m的比赛,他的平均速度约为4.71m/s2. 一个人从北京到重庆,可以乘火车,也可以乘飞机,还可以先乘火车到武汉,然后乘轮船沿长江到重庆,如图所示,则在这几种情况下,该人的()A.运动轨迹一样B.路程相同C.位置变化不同D.位移相同3. 如图是某摄影师“追拍法”的成功之作,在该摄影师眼中清晰的飞翔的小鸟是静止的,而模糊的背景是运动的,摄影师用自己的方式表达了运动之美。
请问摄影师选择的参考系是()A.地面B.静止的树木C.飞翔的小鸟D.静止于地面上的人4. 在“金星凌日”的精彩天象中,观察到太阳表面上有颗小黑点缓慢走过,持续时间达六个半小时,那便是金星,这种天文现象称为“金星凌日”,如图所示。
下面说法正确的是()A.地球在金星与太阳之间B.观测“金星凌日”时可将太阳看成质点C.以太阳为参考系,金星绕太阳一周位移不为零D.以太阳为参考系,可以认为金星是运动的5. 甲、乙两人同时同地出发骑自行车做直线运动,前1小时内的位移-时间图象如图所示,下列表述正确的是()A.0.2∼0.5小时内,甲的加速度比乙的大B.0.2∼0.5小时内,甲的速度比乙的大C.0.6∼0.8小时内,甲的位移比乙的小D.0.8小时内,甲、乙骑行的路程相等6. 如图所示,F1赛车是世界上速度最快、科技含量最高的运动。
F1赛车不仅加速快,而且有很强的制动特性,可以在1.9s内从200km/ℎ减速到0,则其制动加速度大小约为()A.10m/s2B.20m/s2C.30m/s2D.40m/s27. 将弹性小球以10m/s的速度从距地面2m处的A点竖直向下抛出,小球落地后竖直反弹经过距地面1.5m高的B点时,向上的速度为7m/s,从A到B,小球共用时0.3s,则此过程中()A.小球发生的位移的大小为0.5m,方向竖直向上B.小球速度变化量的大小为3m/s,方向竖直向下C.小球平均速度的大小为8.5m/s,方向竖直向下D.小球平均加速度的大小约为56.7m/s2,方向竖直向上8. 一质点自原点开始在x轴上运动,初速度v0<0,加速度a<0.当a值不断减小直至为零,质点的()A.速度不断减小,位移不断减小B.速度不断减小,位移继续增大C.速度不断增大,当a=0时,速度达到最大,位移不断增大D.速度不断减小,当a=0时,位移达到最大值9. 关于加速度,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加速度的方向就是速度变化量的方向B.加速度的大小与△v成正比,与△t成反比C.加速度的大小正比于速度的大小D.正的加速度大于负的加速度10. 如图所示,某赛车手在一次野外训练中,先用地图计算出出发地A和目的地B的直线距离为9km,实际从A运动到B用时5min,赛车上的里程表指示的里程数增加了15km,当他经过某路标C时,车内速度计指示的示数为150km/ℎ,那么可以确定的是()A.整个过程中赛车的平均速度为180km/ℎB.整个过程中赛车的平均速度为108km/ℎC.赛车经过路标C时的瞬时速度大小为150km/ℎD.赛车经过路标C时瞬时速度方向为由A指向B11. 据新华社电:中国国产“和谐号”CRH380A新一代高速动车组,在沪杭高铁从杭州到上海虹桥试运行途中,行程163.5公里,用时30分钟。
鲁科版(2019)必修1《第1章运动的描述》测试卷(3)一、单选题(本大题共9小题,共45.0分)1.台球以10m/s的速度垂直撞击框边后以8m/s的速度反向弹回,若地球与框边的接触时间为0.1s,(取初速度方向为正方向)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此过程速度改变量为2m/sB. 此过程速度改变量为18m/sC. 台球在水平方向的平均加速度大小为20m/s2,方向沿球弹回的方向D. 台球在水平方向的平均加速度大小为180m/s2,方向沿球弹回的方向2.关于位移与路程,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在某一段时间内物体运动的位移为零,则该物体一定是静止的B. 在某一段时间内物体运动的路程为零,则该物体一定是静止的C. 在直线运动中,物体的位移大小一定等于其路程D. 在曲线运动中,物体的位移大小可能大于其路程3.直升飞机在降落过程中,飞行员看到地面在上升.他选择的参照物是()A. 地球B. 太阳C. 天空D. 飞机4.一人骑车由南向北行驶,这时有辆汽车也由南向北从他身旁疾驶而去.若以这辆汽车为参考系,此人()A. 向北运动B. 向南运动C. 静止D. 运动方向无法判定5.如图所示为某质点运动的位移(x)−时间(t)图象.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图象就是质点的运动轨迹B. 质点一定做曲线运动C. 在t0时刻,质点回到出发点D. 质点运动的速度先增大后减小6.在攀枝花市第三十三届中学生田径运动会上,我校运动员顽强拼搏,挑战极限,取得了优异的成绩.下面关于运动员们“快”字理解不正确的是()A. 小李同学在800米决赛中取得了第一名,同学们纷纷说他跑的“快”,是指小李同学的平均速率大B. 小王同学在100米决赛中起跑很“快”,是指小王同学起跑时加速度大C. 小刘同学在100米决赛中取得了第一名,好“快”呀,是指小刘同学的平均速度大D. 在100米决赛中,小刘同学取得了第一名,小王同学取得了第二名.同学们说小刘同学比小王同学跑的“快”,是指任意时刻速度大7.物体从A点由静止出发,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紧接着又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到达B点时恰好停止。
高中物理学习材料
(灿若寒星**整理制作)
绪论第1章运动的描述测评
(时间:45分钟,满分:100分)
【说明】本试卷分为第Ⅰ、Ⅱ卷两部分,请将第Ⅰ卷的选择题的答案填入答题栏内,第Ⅱ卷可在各题后直接作答.共100分,考试时间45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共40分)
一、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5分,共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的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正确,有的小题有多个选项正确.全部选对的得5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或不答的得0分.1.(2009东北师大附中高一期中,2)在下列各物体中,可以视为质点的物体有
A.参加马拉松赛跑的运动员
B.表演精彩动作的芭蕾舞演员
C.研究正在转动的汽车轮胎
D.研究公路上行驶的汽车的运动规律
2.关于参考系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A.参考系必须是固定不动的物体
B.参考系必须是正在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
C.参考系必须是相对于地面静止的物体
D.参考系是为了研究物体的运动而假定为不动的那个物体
3.关于路程和位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物体通过的路程不同,但位移可能相同
B.物体沿某一直线运动,那么通过的路程就是位移
C.物体的位移为零,说明物体没有运动
D.物体通过一段路程以后,位移必定发生变化
4.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平均速度就是速度的平均值
B.瞬时速率是指瞬时速度的大小
C.火车以速度v经过某一段路,v是指瞬时速度
D .子弹以速度v 从枪口射出,v 是平均速度
5.(创新题)在2008年央视开年大戏《闯关东》中,从山东龙口港到大连是一条重要的闯关东路线.假设有甲、乙两船同时从龙口港出发,甲船路线是龙口——旅顺——大连,乙船路线是龙口——大连.两船航行两天后都在下午三点到达大连,以下关于两船全航程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A .“两船航行两天后都在下午三点到达大连”一句中,“两天”指的是时间,“下午三点”指的是时刻
B .在研究两船的航行时间时,可以把船视为质点
C .两船的路程相同,位移不相同
D .两船的平均速度相同 6.由a =Δv
Δt 可知
①a 与Δv 成正比
②物体的加速度大小由Δv 决定 ③a 的方向与Δv 的方向相同 ④
Δv
Δt
叫速度的变化率,就是加速度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④
7.(2009湖北黄冈中学高一期中,3)关于速度和加速度的关系,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加速度大的物体,速度一定大 B .加速度为零时,速度一定为零 C .速度为零时,加速度一定为零 D .速度不变时,加速度一定为零
8.某做直线运动的质点,在s 位移内平均速度为v 1,在紧接着运动的s 位移内平均速度为v 2,在这2s 位移内的平均速度是
A.v 1+v 22
B.v 1v 2v 1+v 2
C.v 1v 22(v 1+v 2)
D.2v 1v 2
v 1+v 2
第Ⅱ卷(非选择题 共60分)
二、本题共2小题,第9题10分,第10题5分,共15分.把答案填在题中横线上.
9.某人沿半径为R 的水平圆形跑道跑了一圈,则其位移大小为______,通过的路程为______.若此人跑了54圈,
则其位移大小为________,通过的路程为________,运动过程中最大位移是________.
10.一物体做变速直线运动,经0.2 s 时间速度由8 m/s 增加到12 m/s ,则该物体的加速度大小为______ m/s 2,加速度的方向__________.
三、本题共3小题,11题10分,12题20分,13题15分,共45分.解答应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重要的演算步骤,只写出最后答案的不能得分.有数值计算的题,答案中必须明确写出数值和单位.
11.质点由西向东运动,从A点出发运动200 m到达B点,然后返回,运动30 m到达C点,求这个过程中质点的路程和位移.
12.登山运动员张捷用1 h 40 min由宿营地X爬到山顶Y.在山道上通过的路程是2 400 m,相对于X升高了1 200 m,如图所示,求:
(1)由X到Y总的位移大小是多少?
(2)张捷爬山的平均速率多大?
(3)计算张捷爬山的平均速度的大小.
(4)张捷的朋友李子俊从Z点爬山,比张捷晚20 min开始,平均速率为0.5 m/s,还比张捷早20 min到达山顶,则李子俊由Z爬到Y共通过了多少路程?
13.有些国家的交管部门为了交通安全,特制定了死亡加速度为500g(g取10 m/s2)这一数值以警示世人.意思是如果行车加速度超过此值,将有生命危险.这么大的加速度,一般车辆是达不到的,但是如果发生交通事故时,将会达到这一数值.试判断:
两辆摩托车以36 km/h的速度相向而撞,碰撞时间为2×10-3 s,驾驶员是否有生命危险?
答案与解析
第1章绪论
第2章运动的描述测评
1.AD
2.D
3.A
4.B 根据平均速度和瞬时速度的定义进行判断.平均速度不是速度的平均值;瞬时速率就是瞬时速度的大小;火车以速度v 经过某一段路,v 是指在这段路上的平均速度,子弹以速度v 从枪口射出,是指射出枪口时的瞬时速度.
5.ABD
6.C 当Δt 一定时,a 与Δv 成正比,加速度大小是由Δv 和Δt 共同决定.
7.D 物体的速度与加速度之间没有直接关系.由a =Δv
Δt 知,加速度大,速度不一定大;物体的加速度为零时,
其速度可以不为零,如飞机做匀速直线飞行时属于这种情况;物体的速度为零时,加速度可以不为零,如拿在手中的物体,在松开手释放的瞬间就属于这种情况;加速度是反映速度改变快慢的物理量,速度的改变量Δv =at ,即速度改变量Δv 与加速度a 、时间t 两个因素有关.因此,速度不变时,加速度一定为零.
8.D v =
2s s v 1+s v 2
=2v 1v 2
v 1+v 2
. 9.答案:0 2πR
2R 5
2
πR 2R
10.答案:20 与初速度的方向相同
解析:以初速度方向为正方向,有v 0=8 m/s ,v t =12 m/s ,Δt =0.2 s ,则a =v t -v 0Δt =12-8
0.2 m/s 2=20 m/s 2,加
速度的方向与初速度方向相同.
11.答案:l =230 m s =170 m ,方向由A 指向C
解析:质点通过的路程为:l =l AB +l BC =200 m +30 m =230 m ;质点的位移的大小为:s =s AB -s BC =200 m -30 m =170 m ,方向由A 指向C.
12.答案:(1)2 000 m (2)0.4 m/s (3)1
3
m/s(4)1 800 m
解析:(1)张捷由X 到Y 的位移如图所示,由几何关系可知:张捷位移的大小为XY =2 000 m ,位移的方向为与水平方向夹角为θ=37°斜向上.
(2)平均速率=总路程时间= 2 400
100×60
m/s =0.4 m/s.
(3)平均速度的大小=总位移的大小时间= 2 000100×60
m/s =1
3 m/s.
(4)李子俊爬山时间为(1 h 40 min -40 min),即1 h ,平均速率为0.5 m/s ,所以总路程=平均速率×时间=0.5×60×60 m =1 800 m.
13.答案:有危险
解析:取初速度的方向为正方向,则根据题意知:v 0=36 km/h =10 m/s ,v t =0,Δt =2×10-
3 s ,则a =v t -v 0Δt =
0-102×10
-3 m/s 2=-5 000 m/s 2
,恰好等于制定的死亡加速度,所以有生命危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