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届鄂教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15.做房子的材料》word教案(1)
- 格式:doc
- 大小:45.50 KB
- 文档页数:2
鄂教版三年级下册科学全册教案
鄂教版科学三年级下册全册教案
第一课播种发芽
第二课茎叶的生长
第三课开花了
第四课结果了
第五课凤仙花的一生
第六课蚕宝宝出生了
第七课可爱的蚕宝宝
第八课蚕宝宝建新房
第九课蚕蛹变成了什幺
第十课认识衣服面料
第十一课衣料的吸水性
第十二课衣服上的水跑到哪儿去了
第十三课怎样让衣服干得快
第十四课穿棉衣为什幺暖和
第15课做房子的材料
第16课石头和住房
第17课住房的装修
第18课让灯亮起来
第19课电路出了什幺故障
第20课我来做个小开关
第21课电磁铁。
鄂教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下《住宅的装饰》教课设计(1)教课目的:察看装饰用到的资料,研究装饰资料的特色以及用途。
教课重难点:研究装饰资料的特色以及用途,提出科学的建议及建议。
教课准备:装饰用到的资料的图片等教课过程:一、导入1、发问:谈谈我们装饰用到了哪些资料?2、讲话:哪些同学的家里已经或正在进行装饰。
3、发问:这些装饰资料有什么特色?你们准备如何来研究?二、新授1、设计方案,进行研究。
2、发问:这些装饰资料有什么特色?你们准备如何来研究?3、小组议论,拟订研究方案。
4、教师介绍几种研究方法,供学生参照。
5、教师想每组发放装饰资料。
6、小组研究并做记录。
资料名称资料特色7、报告:各组谈谈你们是如何研究的,发现了装饰资料有哪些特色?8、总结与沟通。
你发现了什么?装饰究竟好不好?装饰会给我们带来哪些方面的危害?为了防止这些危害,我们应当怎么做?9、小组议论。
报告议论结果。
10、小结:装饰资猜中有一些成分对人体有害,为了防止和减少装饰资料对人的危害,我们应做到:( 1)尽量选择天然资料,尽量选择那些不含或少含有害物的材料。
( 2)装饰达成后,不要立刻住进去,而要将住宅通风,让房子安闲半内左右,为的是让那些资猜中的有害成分尽量挥发掉。
( 3)注意保持住宅有优秀的通风,不要让那些少许的残留有害物长时间逗留在室内。
(4)注意室内外的绿化,使空气可以长久保持清爽。
三、拓展与延长1、经过学习,你有哪些收获?2、给亲戚朋友家的房子提合理化的建议。
五单元。
《做房屋的材料》创新教案教材分析课文分为四部分。
一、观察房屋所用的材料。
要求学生观察周围的房子,这一部分当然包括自己居住的房子。
对住房的观察,包含的内容很多,教材只要求观察建房子主要用到哪些建筑材料,并记录下来。
如:木头、钢材、混凝土、水泥、石头、红砖、灰砖、玻璃、茅草、黑瓦、红瓦、琉璃瓦……这样处理,可以使学生的注意力更加集中,有利于后续的统计、整理和分类。
二、分析材料所在的位置和作用。
要求学生把观察到的建筑材料以二维表格的形式记录下来,并思考这些材料用在房子的哪一部分?为什么这样用?这样,就把材料与材料的性能、住房的结构等联系起来,使学生明白,不同的材料有不同的性能,不同的性能决定了不同的用途。
例如:木头——房梁、窗户、门、柱子(顶梁柱)。
钢材——房梁、楼板、窗户、门、防盗网、栏杆。
混凝土——房梁、楼板。
水泥——糊墙、做混凝土。
石头——做混凝土。
红砖、灰砖——做墙。
玻璃——窗子、门。
茅草——屋顶。
三、给材料分类。
1.确定分类标准。
学生可能会说出多种分类标准,比如按大小分、按软硬分、按用途分(做房屋框架的、做门窗的和做装饰的等等。
)教师提出一个分类标准:按照“天然材料”和“人造材料”来分。
所谓“天然材料”,就是自然界里的材料,比如茅草、石头等等;所谓“人造材料”,就是经过人为加工的材料,比如钢材、水泥、玻璃、混凝土等等。
2.给材料分类并作记录。
天然材料:石头、木头、茅草……人造材料:钢材、混凝土、水泥、红砖、灰砖、玻璃……四、运用分类标准,判断“天然材料”和“人造材料”。
观察周围的物品,哪些是用天然材料制成的,哪些是用人造材料制成的。
学生观察自己周围,可以说出很多的用天然材料制成的物品,比如桌子、板凳、晾晒衣服的竹竿、洗碗用的丝瓜瓤子、鹅毛扇子、羊毫笔、牛皮鞋等等,还有很多的人造材料,比如用布料做成了衣服、用橡胶做成了鞋子、用玻璃做成了杯子等等。
学情分析本课授课对象是三年级的学生,他们已经掌握了一定的过程与方法技能,即将进入小学中年级阶段的科学课学习。
鄂教版科学三年级下册教案第一课播种发芽第二课茎叶的生长第三课开花了第四课结果了第五课凤仙花的一生第六课蚕宝宝出生了第七课可爱的蚕宝宝第八课蚕宝宝建新房第九课蚕蛹变成了什么第十课认识衣服面料第十一课衣料的吸水性第十二课衣服上的水跑到哪儿去了第十三课怎样让衣服干得快第十四课穿棉衣为什么暖和第15课做房子的材料第16课石头和住房第17课住房的装修第18课让灯亮起来第19课电路出了什么故障第20课我来做个小开关第21课电磁铁第22课电能转化成了什么第23课做一个电热切割器一单元第一课播种发芽【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观察比较凤仙花种子以及其它植物种子的外形特征及内部结构。
鼓励学生对种子的生长变化进行有根据的预测,激励学生在课外独立观察“种子生长过程”的观察活动。
引导他们科学地进行观察和实验,培养和发展他们探究周围事物的兴趣和爱好。
2、组织学生在课堂上或课外经历一些有意义的科学探究活动过程,在活动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合作与交流能力。
3、组织、指导学生在精心设计的探究活动中,获得对种子内部结构、播种以及发芽实验的初步认识。
【教学准备】:学生收集各种种子、自带种植容器、透明塑料杯和适量的土壤。
教师准备:1、提前一周播种。
2、为每组准备一盆初出芽的苗。
3、浸泡过的凤仙花、黄豆、玉米和小麦种子。
4、放大镜、镊子。
【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许多植物的种子落到泥土里,到了第二年春天醒来:发芽、生长、开花、结果。
今天,老师也拿了一粒种子,我把它种进土里,同学们想一想,它会发生什么样的变化么?(学生回答、教师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总结)我们认识植物的一生,最后要用事实、数据来说明植物的一生。
最好自己亲自种植一株植物,坚持观察、记录,最后通过分析研究观察记录,用事实数据科学、准确地说明这株植物的一生。
同学们有信心吗?好,我们看看哪些同学坚持的最好,记录的最完整。
谁坚持到最后,谁就是胜利者,也就可能成为未来的科学家。
二、观察种子看书24页或用多媒体课件出示:凤仙花、黄豆、花生、玉米、大豆、小麦等植物的种子。
做房子的材料
【学习目标】
1.知道做房屋的材料及材料在房屋中的用途。
2.会按照“天然材料”和“人造材料”给材料进行分类。
【学习重难点】
1.形成一定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分类的能力。
2.愿意关心家庭里与科学有关的事情。
【学习过程】
一、新知学习
1.请看房屋的各种图片,说说这些房屋是用什么材料造的?
2.你知道这些材料分别用在房子的哪些部分吗?为什么要这样用?
3.你能确定一个分类标准,给这些建筑材料分类吗?
4.课文中是怎样给这些材料分类的?你理解吗?
5.找一找,在我们周围,哪些物品是用天然材料制成的?哪些是用人造材料制成的?
1/ 2
二、达标检测
1.我们通常把建筑材料分为_________和_________两种。
2.木材、砂、石等自然存在的材料,人们叫它们_____材料。
3.我们把砖、瓦、水泥等人工制造的材料,叫______材料。
4.下面这些材料中,哪些是天然材料?哪些是人造材料?
石头、玻璃、木头、茅草、红砖
5.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2/ 2。
鄂教版小学三年级科学下学期《做房子的材料》教案教学设计反思1. 教学目标本堂课的主要教学目标是让学生了解建造房子所需要的材料,并能够分辨常见的建筑材料。
具体目标如下:•知识目标:学生了解建筑房屋所使用的常见材料,如砖块、水泥、瓦片等。
•能力目标:学生通过观察和实践,能够辨别常见的建筑材料,并能够简单描述它们的性质和用途。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建筑材料的兴趣,引导学生珍惜和爱护环境中的建筑物。
2. 教学准备•教具准备:教案、幻灯片或图片展示建筑材料、砖块、水泥、瓦片等实物、黑板、白板。
•学生准备:书包、文具。
3. 教学过程3.1 导入新知1.教师出示图片或投影幻灯片展示具有不同颜色、形状和材质的建筑材料,引发学生对建筑材料的认知和兴趣。
2.教师引导学生观察这些材料的外观特点,并提问:–这些材料是做什么用的?–你们见过这些材料吗?–这些材料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3.2 知识讲解与实践1.教师布置小组活动,每个小组由4-5名学生组成。
每个小组从教师提供的实物中选取一种材料进行观察和探究。
2.学生小组讨论并绘制所选材料的外观特点,并通过比较发现它与其他材料的异同。
3.学生小组进行展示和交流,互相学习和借鉴。
4.教师引导学生总结归纳,让学生描述这些材料的特点和用途。
教师逐步引导学生学会简短地用语言描述各种建筑材料。
3.3 拓展应用与测验1.教师出示或描述一些场景,例如:修建房屋、建造桥梁等,让学生用学到的知识判断应该使用哪种建筑材料,并解释原因。
2.学生进行个人或小组活动,完成相关应用题。
3.教师给予学生反馈和鼓励,引导学生总结这节课的学习收获并展示。
4. 反思与改进经过本堂课的教学,学生对建筑材料有了初步的了解,能够简单描述其特点和用途。
但在实施过程中,也存在一些问题和可以改进的地方:•教学时间安排不足:由于时间考虑,本堂课在知识讲解和实践环节的时间上安排得不够充分,导致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动手能力得不到充分培养。
科学鄂教版三年级下册第15课《做房子的材料》教学设计教学设想:住房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是学生家庭生活经验圈的重要组成部分。
学生从小到大,或住过各种各样的房子,或看过各种各样的房子,房屋是他们很熟悉的地方。
但是,他们对住房进行过有目的、有计划的观察吗?他们又从房屋中发现了哪些与科学有关的问题呢?如怎样建成房屋?建造房屋各个部分要用到哪些建筑材料?不同材料用在房屋的哪一部分,为什么这样用?这些建筑材料是从哪里来的?能不能区分常见的天然材料和人造材料?这节课正是基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认知需要来构建的。
我设计的教学流程如下:我借鉴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首先在课前给学生布置学习任务单:1.课前收集到有关各种房屋的图片或照片,引导学生了解人们生活中居住的房屋是什么样子,观察与思考:这些房屋是用什么材料造的?2.观察我们周围的房子,探究怎样建成我们自己喜欢的房屋,了解建材的性能与用途。
探究做房子需要用到哪些材料?这些材料分别用在房子的什么地方,为什么这么用?3.自学课本,理解:什么叫天然材料?什么叫人造材料?引导学生初步建立天然材料和人造材料的概念。
通过观看微课《教你分辨天然材料和人造材料》与《天然材料和人造材料》,让学生学会怎样分辨天然材料和人造材,将我们知道的建筑材料按天然材料和人造材料来分,该怎样分?4.书包里有哪些物品?厨房里有哪些物品?它们是用什么材料制作的?按天然材料和人造材料给它们分类。
这些紧密联系学生生活的学习任务,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欲望,降低了课堂教学知识掌握的难度。
在课堂教学实施过程中,我先以两个谜底是房子的谜语导入新课不仅可以营造宽松和谐的课堂教学气氛,也让学生在趣味盎然中进入学习,更妙的是它与课文内容紧密结合,收到了一举多得的功效,最终实现教学目标。
接着我揭示本节课的学习目标,让学生读学习目标,并向学生提问:有没有信心完成这节课的学习目标?让学生注意力集中到课题上,启迪学生探究,营造和谐的乐学氛围,激励、唤醒和鼓励学生的求知欲望,引导学生进行有效的自主探究与合作学习,提高学习的效率。
做房子的材料
教学目标:
通过观察做房屋的材料及其材料在房屋中的用途,能按照“天然材料”和“人造材料”给材料进行分类。
教学重难点:会区分“天然材料”和“人造材料”,会给它们分类。
教学准备:有关各种房屋的图片等。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看房屋的各种图片。
2、提问:这些房屋是用什么材料造的?
二、学习新授
1、带学生到教室外观察学校里的房子,看看它们分别用了哪些建筑材料。
2、学生观察记录。
3、提问:这些材料分别用在房子的哪些部分?为什么要这样用?学生填表。
材料名称用在房子的哪些部分为什么要这样用
4、各组汇报自己的观察与记录。
5、给材料分类。
(1)每小组自己确定分类标准,给这些建筑材料分类。
(按大小分;按软硬分;按用途分等)
(2)认识天然材料和人造材料
提问:什么是天然材料?什么是材料?
小结:像木材、砂、石等自然存在的材料叫天然材料。
像砖、瓦、水泥等人工制造的材料叫人造材料。
(3)提问:将我们知道的建筑材料按“天然材料”和“人造材料”来分,应该怎样分?
(4)小组活动并做好记录。
(5)集体交流分类结果。
6、运用分类标准判断”。
(1)谈话:找一找,在我们周围,哪些是“天然材料”制成的?哪些是“人造材料”制成的?
(2)小组讨论、记录。
(3)小组汇报讨论结果。
三、总结与拓展
提问: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做房子的材料
教学目标:
通过观察做房屋的材料及其材料在房屋中的用途,能按照“天然材料”和“人造材料”给材料进行分类。
教学重难点:会区分“天然材料”和“人造材料”,会给它们分类。
教学准备:有关各种房屋的图片等。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看房屋的各种图片。
2、提问:这些房屋是用什么材料造的?
二、学习新授
1、带学生到教室外观察学校里的房子,看看它们分别用了哪些建筑材料。
2、学生观察记录。
3、提问:这些材料分别用在房子的哪些部分?为什么要这样用?学生填表。
材料名称用在房子的哪些部分为什么要这样用
4、各组汇报自己的观察与记录。
5、给材料分类。
(1)每小组自己确定分类标准,给这些建筑材料分类。
(按大小分;按软硬分;按用途分等)
(2)认识天然材料和人造材料
提问:什么是天然材料?什么是材料?
小结:像木材、砂、石等自然存在的材料叫天然材料。
像砖、瓦、水泥等人工制造的材料叫人造材料。
(3)提问:将我们知道的建筑材料按“天然材料”和“人造材料”来分,应该怎样分?(4)小组活动并做好记录。
(5)集体交流分类结果。
6、运用分类标准判断”。
(1)谈话:找一找,在我们周围,哪些是“天然材料”制成的?哪些是“人造材料”制成的?
(2)小组讨论、记录。
(3)小组汇报讨论结果。
三、总结与拓展
提问: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