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洛克和洛可可建筑艺术赏析共23页文档
- 格式:ppt
- 大小:4.87 MB
- 文档页数:12
浅谈巴洛克风格与洛可可风格艺术设计0804 康惠玲16号巴洛克艺术,系出于法语音译(Baroque),意为形态不圆的珍珠。
它起源于16世纪晚期盛行于17世纪,巴洛克最早产生于意大利无疑与反宗教改革有关,罗马是当时教会势力的中心,所以它在罗马兴起就不足为奇了,可以说,巴洛克艺术虽不是宗教发明的,但它是为教会服务,被宗教利用的,教会是它最强有力的支柱。
概括地讲巴洛克艺术有如下的一些特点:首先是它有豪华的特色,它既有宗教的特色又有享乐主义的色彩;二是它是一种激情的艺术,它打破理性的宁静和谐,具有浓郁的浪漫主义色彩,非常强调艺术家的丰富想象力。
三是它极力强调、运动,运动与变化可以说是巴洛克艺术的灵魂;四是它很关注作品的空间感和立体感;五是它的综合性,巴洛克艺术强调艺术形式的综合手段,例如在建筑上重视建筑与雕刻、绘画的综合,此外,巴洛克艺术也吸收了文学、戏剧、音乐等领域里的一些因素和想象;六是它有着浓重的宗教色彩,宗教题材在巴洛克艺术中占有主导的地位;七是大多数巴洛克的艺术家有远离生活和时代的倾向,如在一些天顶画中,人的形象变得微不足道,如同是一些花纹。
当然,一些积极的巴洛克艺术大师不在此例,如鲁本斯、贝尼尼的作品和生活仍然保持有密切的联系。
洛可可为法语rococo 的音译,此词源于法语ro- caille(贝壳工艺)。
意思是此风格以岩石和蚌壳装饰为其特色。
是巴洛克风格与中国装饰趣味结合起来的、运用多个S线组合的一种华丽雕琢、纤巧繁琐的艺术样式。
洛可可艺术是法国十八世纪的艺术样式,发端于路易十四(1643~1715)时代晚期,流行于路易十五(1715~1774)时代,风格纤巧、精美、浮华、繁琐,又称「路易十五式」。
洛可可艺术的特质大致为:一、曲线趣味,常用C形、S形、漩涡形等曲线为造形的装饰效果。
二、构图非对称法则,而是带有轻快、优雅的运动感。
三、色泽柔和﹑艳丽。
四、崇尚自然。
五、人物意匠上的谐谑性﹑飘逸性,表现各种不同的爱,如浪漫的爱、母爱等。
巴洛克风格与洛可可风格建筑的区别:巴洛克建筑是17~18世纪在意大利文艺复兴建筑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建筑和装饰风格,是天主教会炫耀财富的产物。
特征是繁琐堆砌,圆形、椭圆形、梅花形、圆瓣十字形等单一空间的殿堂,雕刻风气盛行,在造型上大量使用曲面。
室内则使用各色大理石、宝石、青铜、金等装饰华丽、壮观,突破了文艺复兴古典主义的一些程式。
巴洛克风格建筑:罗马耶稣会教堂立面罗马圣彼得大教堂罗赫尔修道院教堂洛可可风格建筑18世纪20年代产生于法国,主要表现在室内装饰上,是在巴洛克建筑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特点是:喜欢用弧线和S形的装饰风格,尤其爱用贝壳、旋涡、山石作为装饰题材,天花和墙面有时以弧面相连,转角处布置壁画。
为了模仿自然形态,室内建筑部件也往往做成不对称形状。
室内墙面粉刷,爱用嫩绿、粉红、玫瑰红等鲜艳的浅色调卷草舒花,线脚大多用金色。
洛可可风格装饰有:凡尔赛宫的王后居室巴洛克风格与洛可可风格服装的区别:巴洛克可参考电影《温莎情史》,洛可可可参考电影《绝代艳后》。
也有书籍《巴洛克与洛可可》作者:(美)米奈路易十四時期是巴洛克风格最盛行时期,流行华丽的大团花装饰和果实图案,路易十五则图案较小,至路易十六已经进入洛可可时期,时兴小碎花。
巴洛克服裝分为荷兰风格时期和法国风格时期。
1650后,法国风格开始兴起,是十七世紀的欧洲艺术上最重要的风格,主要表现在大量的缎带,大量的蕾丝的使用。
左图:晚十七世纪和十八世纪初奥尔良公爵夫人&法国路易十五图右图:十八世纪法国1780年荷兰式巴洛克的特色为3L(Lace,leather,long locks)荷兰时期主要特征是领子,直到现在荷兰民族服装业可以看到。
外衣特征是繁多装饰性强的排扣,紧绷的裤子延长到膝盖,下面是长袜。
男裝历史上最华丽最妩媚的男装在巴洛克时期。
最大的特点是大袖子蕾丝、带马刺的靴子、羽毛大帽子和佩剑。
这个时候流行短小马甲,有点像西装背心。
这个时候的內衣非常华丽,被大量丝带重重捆扎,一件內衣需要100多米長的缎带装饰。
巴洛克和洛可可建筑区别巴洛克建筑巴洛克建筑是17~18世纪在意大利文艺复兴建筑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建筑和装饰风格。
其特点是外形自由,追求动态,喜好富丽的装饰和雕刻、强烈的色彩,常用穿插的曲面和椭圆形空间.巴洛克一词的原意是奇异古怪,古典主义者用它来称呼这种被认为是离经叛道的建筑风格。
这种风格在反对僵化的古典形式,追求自由奔放的格调和表达世俗情趣等方面起了重要作用,对城市广场、园林艺术以至文学艺术部门都发生影响,一度在欧洲广泛流行。
意大利文艺复兴晚期著名建筑师和建筑理论家维尼奥拉设计的罗马耶稣会教堂是由手法主义向巴洛克风格过渡的代表作,也有人称之为第一座巴洛克建筑手法主义是16世纪晚期欧洲的一种艺术风格。
其主要特点是追求怪异和不寻常的效果,如以变形和不协调的方式表现空间,以夸张的细长比例表现人物等。
建筑史中则用以指1530~1600年间意大利某些建筑师的作品中体现前期巴洛克风格的倾向。
罗马耶稣会教堂平面为长方形,端部突出一个圣龛,由哥特式教堂惯用的拉丁十字形演变而来,中厅宽阔,拱顶满布雕像和装饰.两侧用两排小祈祷室代替原来的侧廊。
十字正中升起一座穹窿顶.教堂的圣坛装饰富丽而自由,上面的山花突破了古典法式,作圣像和装饰光芒.教堂立面借鉴早期文艺复兴建筑大师阿尔伯蒂设计的佛罗伦萨圣玛丽亚小教堂的处理手法.正门上面分层檐部和山花做成重叠的弧形和三角形,大门两侧采用了倚柱和扁壁柱。
立面上部两侧作了两对大涡卷。
这些处理手法别开生面,后来被广泛仿效。
巴洛克风格打破了对古罗马建筑理论家维特鲁威的盲目崇拜,也冲破了文艺复兴晚期古典主义者制定的种种清规戒律,反映了向往自由的世俗思想.另一方面,巴洛克风格的教堂富丽堂皇,而且能造成相当强烈的神秘气氛,也符合天主教会炫耀财富和追求神秘感的要求。
因此,巴洛克建筑从罗马发端后,不久即传遍欧洲,以至远达美洲.有些巴洛克建筑过分追求华贵气魄,甚至到了繁琐堆砌的地步.从17世纪30年代起,意大利教会财富日益增加,各个教区先后建造自己的巴洛克风格的教堂.由于规模小,不宜采用拉丁十字形平面,因此多改为圆形、椭圆形、梅花形、圆瓣十字形等单一空间的殿堂,在造型上大量使用曲面。
巴洛克工艺美术与洛可可工艺美术异同文ˉ沈阳理工大学ˉ雷光ˉ韩成惠[内容摘要]本文以巴洛克工艺美术与洛可可工艺美术进行对比,探讨二者在形式与功能上的异同,通过比较研究两者产生差异的原因与相同之处背后的文化内涵。
巴洛克工艺美术在西方工艺美术史中起到了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作用,它是洛可可风格工艺美术的一个声势浩大的节奏,是向欧洲近代工艺美术过渡的重要标志。
[关键词]夸张浪漫混搭华丽繁缛玲珑细巧柔美一、比较两种文化在艺术风格上的差异对于巴洛克(Baroque)与洛可可(Rococo)的来源与定义在此我不做过多的阐释。
17世纪被后人称之为巴洛克时代,是建筑和绘画为主要形式的时代,雕塑不再像文艺复兴时那样以一门独立艺术地位出现,它被降低到作为建筑的装饰地位。
巴洛克的工艺美术主要围绕的是因建筑而兴起的染织工艺、木工艺和玻璃工艺等。
建筑是巴洛克时代的主要形式,其他工艺美术都是为其服务。
这种巴洛克式的建筑比以往的建筑更多地去炫耀权威和财富,它大量采用各类贵重的材料,在各个细部采取最华贵的也最繁复的装饰;另一方面建筑师也鼓励去追求那些最“耳目一新”的效果以震慑大众。
他们强调运动,强调变化,仿佛赋予了石头生命的色彩。
波罗米尼的《圣卡罗教堂》是个极好的例子,其主要特征:规模宏大,巧夺天工,奢侈的装饰和大量采用圆柱、重叠柱、圆顶、断檐波浪形墙面。
建筑外形呈波浪状,运动感极强。
其建筑外表附贴大量的饰物。
与建筑同样,巴洛克风格织锦、木工艺、玻璃工艺、金银工艺、陶工艺、石工艺造型也是十分的烦琐复杂、大气,极具韵律感。
比如德尔夫特陶器《青花花草纹轮形陶壶》,从形制上我们可以感觉出它与古典的风格存在着很大的差异。
其设计把腹部变成中空的车轮状,中部有高浮雕装饰,其口部外张,颈部略较口部小,底座分几层与腹部相连。
器形奇特、韵律感强,加上坚硬的质感让人感觉到阳刚的男性气息。
贝尼尼的雕塑也如此,比如其作品《四大河喷泉》,人物形象健硕,充满阳刚之气。
比较巴洛克艺术与洛可可艺术的异同一、巴洛克艺术巴洛克艺术产生于16 世纪下半叶的意大利, 它的鼎盛期是在17 世纪。
“巴洛克”( Baroque) 一词本义是指畸形的珍珠, 专指珠宝表面的不平整感, 用于贬义泛指各种稀奇古怪、离经叛道的事物以及违背自然规律和古典艺术标准的情况。
当时人们认为巴洛克是一种堕落瓦解的艺术, 它一反文艺复兴优美而静雅的艺术风格, 强调夸张、浪漫的戏剧感, 这种华丽、炫耀的风格是对文艺复兴风格的贬低, 直到后来人们才意识到巴洛克是欧洲一种伟大的艺术风格。
巴洛克具有很强的宗教气息, 它的风格形成恰逢天主教复兴的需求。
16 世纪的意大利, 社会骚乱动荡, 新教徒与天主教徒彼此结党攻诘, 天主教皇极力捍卫自己的权威, 吸引异教徒重返天主怀抱。
此时的教廷选择了巴洛克风格的艺术来为宗教改革服务, 他们不惜重金把教堂和祭坛进行精心装点, 教堂中体现出华丽的巴洛克样式风卷残云般的动摇了文艺复兴的美学根基,以此来宣扬天主教至高无上的权力, 激发信徒的畏惧敬仰之情。
在天主教会的推波助澜之下, 巴洛克艺术风格日渐成熟。
其特点是追求韵律感、运动感、空间感、和豪华感, 追求标新立异、华丽绚烂的装饰性, 有时还带有宗教的热情和神秘。
作品强调形式的变化, 不求细腻的深入刻画, 具有自由奔放、大气磅礴、豪放不羁的气质特征, 同时洋溢着雄伟浑厚、豪华高贵的气韵, 这种风格在16、17 世纪的建筑、绘画、雕塑等各个艺术门类中都有所体现, 其丰富变化的视觉效果充满了生机勃勃的生命力。
二、巴洛克艺术当历史进入18 世纪以后, 法国引领欧洲的绝大多数国家进行着艺术形式的改革。
1715 年伴随着专制君主“太阳王”路易十四的离世, 巴洛克艺术也随之暮色降临, 继承王位的路易十五引领着洛可可的艺术风潮登上了历史舞台, 随之取代了巴洛克风格。
“洛可可”( Rococo) 一词来源于法文, 它的原意是指“贝壳”, 后来演绎成为用小石头和贝壳作装饰图案的一种装饰样式。
巴洛克与洛可可风格的区别巴洛克风格以大小不一,剧烈运动的弧线和无穷的,大量反复的群曲线,以及交叉,对比的线条为主要图案语言,构图复杂,运动感强。
当你看到一座建筑好象梵蒂岗的教堂或者歌剧院,富丽堂皇,外面有弯曲的弧面。
例如大圆顶,上头有好多雕塑,看起来整个就像个大雕塑,叫它巴洛克风格多半没错。
洛可可是巴洛克的延续,是巴洛克刻意修饰走向极端的结果,其起源于法国宫廷。
具有纤巧秀美,繁絮和精致的女性化特点,极具装饰性,常采用短小,具有圆润转折的C形,S形,和漩涡形的丰富变化的弯曲的曲线。
当你看到一座建筑第一眼感觉就是好娘,里头充满了镜子小碎花和家具全是金光闪闪的,墙上也要捆金边,还带点粉红色和薄荷绿,什么东西都卷来卷去的,绝对是洛可可风格。
设计分享--洛可可风格和巴洛克风格的区别2013-11-19 艺思设计艺思饰品当你看到一座建筑好象梵蒂岗的教堂或者歌剧院,富丽堂皇,外面有弯曲的弧面(例如大圆顶,上头有好多雕塑,看起来整个就象个大雕塑,叫它巴洛克风格多半没错。
(巴洛克风格是一个广义词,意大利巴洛克,法国古典,洛可可都算)当你看到一座建筑第一眼感觉就是好娘,里头充满了镜子小碎花和家具全是金光闪闪的,墙上也要捆金边,还带点粉红色和薄荷绿,什么东西都卷来卷去的,绝对是洛可可风格。
(洛可可风格主要是室内设计)当你看到一座建筑象哈利波特的霍格华兹,城堡又粗又圆又高又破时,那叫做中世纪建筑风格当你看到一座建筑象巴黎圣母院,又瘦又高又尖时,感觉还有很多刺的,那叫做哥特式风格当你看到一座建筑象克里姆林宫,是个洋葱头,或者不是纯洋葱头,但是上面有个明显十字架,而且很柱子形状的时候,那多半是拜占庭风格。
(巴洛克或罗马式的圆顶个人感觉不象柱子,没那么瘦高)当你看到一座建筑很象美国的帝国大厦,又感觉象上海的外滩,方方的很对称外头又没什么花巧,那叫做ART DECO风格巴洛克风格与洛可可风格建筑的区别:巴洛克建筑是17~18世纪在意大利文艺复兴建筑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建筑和装饰风格,是天主教会炫耀财富的产物。
巴洛克和洛可可艺术的风格和特点巴洛克(Baroque)是西方艺术史上的一种艺术风格,其最基本的特点是打破文艺复兴时期的严肃、含蓄和均衡,崇尚豪华和气派。
关于巴洛克一词的起源,有两种说法。
一是意大利B.克罗齐等人认为源于Baroco。
指逻辑学中三段论式的一个专门术语:一是认为源于葡萄牙语Baroco或西班牙语Barrueco,意为各种外形不规则的珍珠,泛指各种不合常规、稀奇古怪、离经叛道的事物。
巴洛克16世纪末期产生于意大利,17世纪盛行整个欧洲。
18世纪初期在德国和奥地利等国仍有较大的影响。
巴洛克风格表现在建筑、美术、音乐、文学及染织艺术各个领域,内涵极为复杂,具有相当大的影响,这些影响使17世纪整个欧洲的建筑及艺术设计呈现出巴洛克气势雄伟、强烈奔放的特点。
大量精美绝伦的艺术设计作品,使我们欣赏到这个时期艺术家们智慧的结晶,领悟到他们艺术设计的精巧构思和创作技艺。
领略到他们卓著的艺术思维能力。
巴洛克艺术是17世纪广为流传的一种艺术风格,这个名称在当时含有贬义。
有怪异、奇特、粗野或推理错误上的含义。
古典主义者认为巴洛克是一种堕落瓦解的艺术。
直到20世纪上半叶,人们对巴洛克时期的艺术风格才给予比较客观公正的评价。
巴洛克最早产生于意大利,与反宗教改革有关,巴洛克是为教会服务并被宗教利用。
教会是其最强有力的支柱。
学者王明道将巴洛克的艺术特色总结为以下几点:一是豪华的特色.它既有宗教特色又有享乐主义色彩;二是它是一种激情的艺术。
具有浓郁的浪漫主义色彩.强调艺术家的丰富想象力;三是极力强调动感。
运动变化是巴洛克艺术的灵魂:四是关注作品的立体感和空间感;五是讲究综合性,吸收文学、戏剧、音乐领域的一些因素和想象:六是有浓厚的宗教色彩:七是大多数巴洛克艺术家有远离生活和时代的倾向。
17世纪这个时期是有史以来人类生产力发展最快的时期.同时也是一个新的社会制度诞生并取代旧的社会制度的时期。
进入17世纪,资产阶级的力量越来越强大,开始在政治上与封建势力较量。
巴洛克和洛可可建筑的异同(一)巴洛克与洛可可的相同点两个时期的建筑都是在经典时期之后出现的。
巴洛克建筑出现于文艺复兴时期经典的风格之后,文艺复兴时期的建筑都已经是教科书般的存在。
而洛可可首先从法国发展起来,古典主义在那里已经成为一个由艺术原则构成的严谨系统所建构成的指导原则。
两个时期的建筑在都是企图从经典的束缚与“规则”中解放,是非理性的建筑形式,因此他们的名称都带有一定的贬义。
“巴洛克”原意为“畸形的珍珠”,衍义为拙劣、虚伪、矫揉造作、或风格卑下、文理不通,被那时的批评家用以贬低巴洛克时期的艺术。
“洛可可”一种由贝壳与贝壳类似的图形制成的小巧甜食,并被当做企图满足上流社会放浪奇想的产物而遭鄙视。
理论家从它与启蒙运动的理性思想相悖的观点批评洛可可这种艺术形式。
两个时期的建筑都对后来的建筑形式有着极大的影响力。
巴洛克建筑极富有想象力,创造了许多出奇入幻的新形式,开拓了建筑造型的领域,活跃了形象构思能力,开拓了室内空间布局崭新的观念,积累了大量独创性手法。
因此,在古典主义建筑实力强大,拒斥巴洛克式建筑的新教国家,如法国,巴洛克式建筑的影响,还是突破政治和宗教的屏障,渗透了过去。
直到19、20世纪,欧洲和美洲的建筑不论风行着什么样的潮流,其中多多少少都有巴洛克的形式和手法,证明它们具有强大的生命力。
洛可可时期的建筑师和装饰家,是用意大利文艺复兴、巴洛克和法国古典主义的的伟大成就哺育出来的,他们并不缺乏创造的才能,因此,他们虽然只能在时代的潮流之中从事洛可可的装饰,却为它创造了许多新颖别致的、精细工巧的作品,它扩大了装饰题材,更富于生活气息,更加自然化。
一些洛可可风格的客厅和我是,非常亲切温雅,宜于日常起居。
所以洛可可的装饰影响是相当久远的。
两个时期的建筑都趋向自然化。
巴洛克在郊外兴建了许多别墅,园林艺术有所发展。
在城市里建造了一些开敞的广场。
建筑也渐渐开敞,并在装饰中增加了自然题材。
洛可可的装饰题材中有自然主义的倾向,造园艺术也倾向自然化而摒弃几何化。
巴洛克(Baroque) 原是很大而形状不匀称的蚌珠,今天「巴洛克」单纯指十七世纪的艺术及其独特的风格。
巴洛克在义大利文的意思是「变形的珍珠」(奇怪的意思),其主要特色有1. 动感、不规则。
2. 不重实用性。
3. 富宗教与贵族之威严。
4. 色彩鲜艳。
5. 放弃古典形式。
6. 空间深度大。
巴洛克风格盛行於17世纪到18世纪初,为欧洲各国教会或宫廷中的贵族式艺术造形。
巴洛克(Baroque)这个名字,可能是来自葡萄牙文的barroco,原先的意思是指形状不规则的珍珠;也有一种说法是来自画家F.Barocci或Baroccio 之名。
巴洛克原先意指「怪异的」,「格调变坏了的」,「加了太多的涡形装饰的」等等。
在美术上,艺术家使用鲜明大胆的色彩以及夸张的装饰来强化他们的作品,布克哈尔德(Jacob Burckhardt)认为十七世纪的建筑与绘画表现的是降格的文艺复兴风格。
然而,这种看法在西元1900年左右被佛尔富林(Heinrich Wolfflin)修改,他是第一个指出巴罗克艺术的积极贡献与伟大艺术本质的人,他洗刷了「巴洛克」一词中的低劣涵义。
巴洛克时期大致由西元1600年开始,而随著1750年巴哈的去世而结束,进入了古典时期,也有人把巴洛克时期归为古典时期的开始。
巴洛克时期也称为「数字低音时期」,「数字低音」是一种指示低音符号的和声方法,用数字指示主要的音程与和弦,这种速记法在巴洛克时期被普遍的使用著,也是巴洛克音乐的主要特点。
简单的解释,可以先想象一下时下年轻人唱歌时用吉他伴奏的情形。
或许有人曾注意到,在他们唱歌的歌本上,除了旋律的简谱外,还有一些供吉他弹奏的和弦记号,这些记号的运用和巴洛克时期的「数字低音」在概念上是一样的。
由数字低音导致曲子的结构上两个主要的轮廓,即旋律与低音,并留下一些间隙的空位,可以插入即兴的和声。
但是在德国,不但维持著与这种结构相对照的另一个结构「复音音乐」而且在巴哈的音乐中还达到了完美的顶峰。
解析巴洛克与洛可可风格特点之区别精彩回答巴洛克风格又分多种,主要是文艺复兴后为教皇建筑形成的一种风格!洛可可是在巴洛克之后,比巴洛克线条更轻快更纤细!更偏重一点欧洲宫廷风格,多运用贝壳的曲线!欧式风格分为几种,其中的巴洛克风格于17世纪盛行欧洲,强调线形流动的变化,色彩华丽。
它在形式上以浪漫主义为基础,装修材料常用大理石、多彩的织物、精美的地毯,精致的法国壁挂,整个风格豪华、富丽,充满强烈的动感效果。
另一种是洛可可风格,其爱用轻快纤细的曲线装饰,效果典雅、亲切,欧洲的皇宫贵族都偏爱这个风格。
巴洛克风格的主要特色是强调力度、变化和动感,强调建筑绘画与雕塑以及室内环境等的综合性,突出夸张、浪漫、激情和非理性、幻觉、幻想的特点。
打破均衡,平面多变,强调层次和深度。
使用各色大理石、宝石、青铜、金等装饰华丽、壮观,突破了文艺复兴古典主义的一些程式、原则。
洛可可风格的总体特征是轻盈、华丽、精致、细腻。
室内装饰造型高耸纤细,不对称,频繁地使用形态方向多变的如“C”“S”或涡券形曲线、弧线,并常用大镜面作装饰,大量运用花环、花束、弓箭及贝壳图案纹样。
善用金色和象牙白,色彩明快、柔和、清淡却豪华富丽。
室内装修造型优雅,制作工艺、结构、线条具有婉转、柔和等特点,以创造轻松、明朗、亲切的空间环境。
什么叫做巴洛克、洛可可风格?具体案例分析他们的特点和不同之处?谢谢哈最佳答案巴洛克(Baroque)原是很大而形状不匀称的蚌珠,今天「巴洛克」单纯指十七世纪的艺术及其独特的风格。
巴洛克在义大利文的意思是「变形的珍珠」(奇怪的意思),其主要特色有 1.动感、不规则。
2.不重实用性。
3.富宗教与贵族之威严。
4.色彩鲜艳。
5.放弃古典形式。
6.空间深度大。
巴洛克风格盛行於17世纪到18世纪初,为欧洲各国教会或宫廷中的贵族式艺术造形。
巴洛克(Baroque)这个名字,可能是来自葡萄牙文的barroco,原先的意思是指形状不规则的珍珠;也有一种说法是来自画家F.Barocci或Baroccio之名。
浅析巴洛克风格和洛可可风格之间的联系作者:沈禹君来源:《卷宗》2020年第22期摘要:现代巴洛克和中世纪的洛可可是历史上在欧洲16世纪至18世纪之间非常流行的两种古典主义艺术风格,两者都实际上是源自欧洲的古典贵族主义艺术,在不同的艺术领域,二者在艺术上都有着非常紧密的艺术联系和强烈的对比,本文从两个时期的艺术产生历史背景、艺术的特点以及不同艺术领域的古典主义艺术表现,浅析和对比这两种时期的艺术风格。
关键词:巴洛克艺术;洛可可艺术;艺术对比1 产生背景1.1 巴洛克风格16世纪的早期法国和意大利产生了巴洛克风格。
“巴洛克”一个名词最初是根据当时葡萄牙语的“barroco”,意思是“长得奇怪的珍珠”,而这个名字突出的一点之处就是它在其名字中的含义和其中的“怪”,它被当时人们广泛认为它所代表的也就是一种不完全合乎人们生活方式常规的一种奇怪生活事物。
巴洛克的出现被当时的艺术家们认为是反对他们的严肃以及那种完全偏于传统理性的法国浪漫主义者的感觉。
1.2 洛可可风格洛可可的艺术主要产生于18世纪的意大利和法国,它和意大利的巴洛克艺术风格还是有一些的异同之处,洛可可风格不管是在建筑还是服装,都可以给人有一种精美但很浮夸,繁琐但很纤细的艺术感觉。
“洛可可”是法文“Rococo”的音译,是“贝壳”的意思,很多人认为这是巴洛克风格的改版延续。
由于18世纪的欧洲自由平等的思想掀起了狂潮,人们的日常生活轻松了起来,因此在生活上的沉重、压抑的部分也同时遭到了排斥。
2 艺术特点2.1 巴洛克时期巴洛克建筑风格的主要艺术特点之一就是强调它的张力、变化,不论是在哪个艺术的领域,它都是具有豪华、热情、空间感和强烈的立体感、浓厚的西方宗教文化色彩、远离传统时代、优雅与浪漫的艺术特点。
在当时也被信奉天主教的基督教徒所推崇和喜爱。
2.2 洛可可时期洛可可艺术风格的主要艺术特点之一是华丽、轻盈、精致细腻,它主要是在传统的巴洛克风格的艺术基础上进一步发展出来的,其以古代欧洲封建时期贵族传统文化的严重衰败和没落为主要背景,间接体现了封建贵族颓废和没落、浮华的传统文化审美以及思想,追求华丽舒适等生活态度,注重曲线艺术趣味、构图非对称法则、色泽柔美轻快、崇尚自然人工艺术修饰、体现谐谑性和飘逸性等艺术特点。
巴洛克风格与洛可可风格的对比一、简介:1.巴洛克风格:“巴洛克”是一种欧洲艺术风格,作为一种艺术形式的称谓,它是16世纪的古典主义者对16世纪下半叶开始出现在意大利的,背离了文艺复兴艺术精神的一种艺术形式。
流行于17世纪初直至18世纪上半叶的欧洲。
该词来源于葡萄牙语barroco,意思是一种不规则的珍珠。
意大利语BAROCCO中有奇特,古怪,变形等意思。
巴洛克风格虽然继承了文艺复兴时期确立起来的错觉主义再现传统,但却抛弃了单纯、和谐、稳重的古典风范,追求一种繁复夸饰、富丽堂皇、气势宏大、富于动感的艺术境界。
2. 洛可可风格:洛可可(ROCOCO)艺术是产生于18世纪法国的一种艺术形式。
来源于法语rocaille,原意是'贝壳式',引申含义指“像贝克表面一样闪烁”它最初是指建筑的某些样式以及室内陈设和装饰的样式,由于受到了当时法国国王路易十五的大力推崇,也被称为路易十五艺术风格。
洛可可Rococo这个字是从法文Rocaille和意大利文Barocco合并而来。
Rocaille是一种混合贝壳与小石子制成的室内装饰物,而Barocco即巴洛克(Baroque)。
洛可可后来被新古典主义取代。
二、特点以及代表作品:1.巴洛克风格特点以及代表作品:①.巴洛克的风格特点比较明显,因其与文艺复兴时期的艺术精神相背离,其主要特点可归结以下几点:·豪华。
既有宗教特色又有享乐主义的色彩;·激情。
巴洛克艺术需要艺术家们丰富的想象力支撑;·运动。
强调运动与变化,排斥单调的重复与简单的变化;·空间感与立体感。
这与以上几点是相统一和谐的;·综合性。
巴洛克艺术涵盖方方面面,建筑、绘画、雕塑、文学等等,同时作为每一方面又与其它方面紧密相联。
例如一座巴洛克建筑中,往往具有很多的雕塑与绘画的成分,甚至有音乐、戏剧、文学的成分;·优雅与浪漫。
巴洛克是可以归为浪漫主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