鼓浪屿 古建筑及旅游手绘图
- 格式:docx
- 大小:1.21 MB
- 文档页数:20
厦门鼓浪屿古建筑一览厦门鼓浪屿是一座风景旖旎的小岛,被称为魅力之岛。
这座岛上保存着许多古老的建筑,每一座建筑都有着独特的韵味,让人沉醉其中。
下面,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些鼓浪屿上的古建筑。
首先,我们来看看胡里山炮台。
这是鼓浪屿上唯一的炮台,也是中国最早的一座现代化炮台。
胡里山炮台建于明代,至今已有500多年的历史。
这座炮台修建在鼓浪屿东南的山顶上,环境幽静,风景迷人。
从炮台上眺望,可以看到远处的大海和闽江口,让人仿佛置身于仙境之中。
接下来,我们来参观一下吕厝老街。
这是鼓浪屿上最有特色的一条小街,保留了许多建于19世纪的老房子。
这些老房子的外墙都刷成了鲜艳的颜色,给整条街区增添了浓厚的艺术氛围。
在吕厝老街上漫步,可以感受到浓厚的民俗文化氛围,还可以品尝到道地的闽南小吃,让人流连忘返。
此外,我们还要欣赏一下日本领事馆旧址。
这座建筑建于19世纪末,是日本领事馆的办公场所。
日本领事馆旧址是欧洲建筑与东方庭园的完美结合,建筑风格独特,给人一种别样的美感。
如今,这座建筑已经改为博物馆,展示了厦门与日本的交流历史和文化。
再来,我们参观一下黄厝寨。
黄厝寨是明代的一座古老村落,建筑风格独特,结构严谨。
这座村落由一座座土楼组成,土楼是鼓浪屿一种独特的民居建筑。
土楼外形宏伟,内部布局巧妙,既能居住,又能防御。
走进土楼,可以感受到浓厚的历史沉淀和乡村气息。
最后,我们来参观一下儿童文学馆。
这座建筑是鼓浪屿上最受欢迎的一座博物馆,也是中国第一座儿童文学主题博物馆。
儿童文学馆建筑风格简约而现代,馆内陈列了许多儿童文学作品的手稿、插图和相关资料,让孩子们能够近距离接触到优秀的儿童文学作品,激发他们的阅读兴趣和创作能力。
以上就是我对厦门鼓浪屿古建筑的一些介绍。
这些古建筑不仅是历史的见证,也是文化的传承。
它们的存在让鼓浪屿更加独特和迷人,吸引着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
每一座古建筑都有着它独特的故事和价值,希望大家有机会能够亲自去探寻,感受其中的魅力。
厦门鼓浪屿历史风貌建筑保护与利用相关资料背景介绍鼓浪屿与厦门岛隔海相望,面积仅1。
87平方公里。
山石、树木、植被、阳光、沙滩、海浪,形成四面环海的独特自然景观。
厦门鼓浪屿建筑是中国近代史的见证。
1840年第一次鸦片战争结束后,签定中英《南京条约》,厦门成为五个通商口岸之一。
西方列强为了在华获取更大的政治经济利益,凭借其强大的军事势力,肆意掠夺资源,抢占强租土地,企图使之成为长期侵占中国的桥头堡。
他们把目光瞄准美丽的岛屿—鼓浪屿,纷至沓来,在岛上划分各自的势力范围,建立“公共租界”,使小渔村失去了往日的平静。
构筑在鼓浪屿的欧、美、日等13个国家的各式领事馆、教堂、洋行等建筑,作为各国实力的象征,大多反映出所在国的建筑特征。
20世纪2030年代华侨在鼓浪屿兴建千余幢中西合璧私家别墅,使鼓浪屿有了“万国建筑博览馆”之美称。
为了保护好这份底蕴丰富的建筑文化遗产,丰富鼓浪屿旅游区的旅游产品,厦门市人大常委会于2000年4月1日颁布了《厦门市鼓浪屿历史风貌建筑保护条例》,在鼓浪屿岛内规划出207幢历史风貌保护建筑,其中重点保护有82幢,一般保护有125幢。
建筑的风格鼓浪屿风貌建筑以欧洲古典建筑为主,始建于19世纪中下叶。
第一座风貌建筑建于1844年,是具有英国田园风格的英国领事馆.1902年后,鼓浪屿被列强辟为“公共租界”,直至20世纪二三十年代,在长达近一个世纪的建筑热潮中,欧洲的各种建筑形式,诸如古罗马式建筑、哥特式建筑、拜占庭式建筑、文艺复兴式建筑、古典主义建筑等,纷纷移植于仅有1。
78平方公里的鼓浪屿。
有的原样照搬,有的揉合改造,有的推陈出新,使鼓浪屿成为建筑博览.第一阶段:1840—1920年《南京条约》签订以后,西方13个国家向鼓浪屿派驻领事,建立领事馆.18 44年,英国首先在鼓浪屿鹿礁顶首先建领事馆,这是鼓浪屿有欧陆别墅的开始。
1847年,建立领事公馆,1870年,又建立了新的领事馆.之后,美国等12个国家在鼓浪屿建立了领事馆,这些是比较纯正的欧陆建筑。
厦门各个景点的手绘地图,太酷炫了!各种风格,值得拥有!【俯瞰厦门:风格一】【俯瞰厦门:风格二】【俯瞰厦门:风格三】在手绘地图里慢慢看厦门厦门旅游景点众多地图也随处可见但是这么文艺这么小清新的地图第一次看到的时候还是非常令人激动的第1幅:鼓浪屿来厦门绝对不能遗漏的地方有很多特色的小店有很多小资的旅馆还有很多迷人的小路适合放下地图慢慢地逛静下心来,会发现每个角落都自成风景第2幅:中山路老城区最富盛名的商业街连着四通八达的老巷子附近的八市是个海鲜菜市场够大够新鲜够人气旁边的局口街有很多很好吃的小吃第3幅:沙坡尾+民族路它是最具有厦门特色的老城有个可爱的小渔港涨潮的时候透过巷子看这片内海有种说不出的幸福和美好第4幅:南华路有很多私人别墅改造的特色咖啡馆适合不同心情或者不同的人群还有一些物美价廉的旅馆第5幅:顶澳仔位于南华路对面夹在两所大学之间是一条小小的商铺街能淘到一些不错的小玩意第6幅:华新路以前是华侨居住的地方有很多好看的别墅如今这些别墅被改造成了私房菜餐厅,酒店,咖啡馆相对比较精致紧挨着的中山公园周边有很多特色小食店第7幅:筼筜湖市区内的一个人工湖泊每天早晚都有大批白鹭出没沿湖有很多小资的酒吧一堤之隔的海湾公园内也有很多露天酒吧、烧烤吧第8幅:厦大白城夏日傍晚可以坐在沙滩上吹海风看海景还可以越过不远处的演武大桥看日落第9幅:椰风寨虽然都是内海没有很蓝的海水但是那种蒙蒙的蓝还是能感受到大海特有的气息第10幅:曾厝垵原本是环岛路上一个默默无闻的小渔村近年来,这里聚集了众多精品小店、特色客栈和美食在曾厝垵弯曲的小巷中有最厦门的闲适的情调。
鼓浪屿自助游攻略景区介绍:鼓浪屿岛内风光秀丽,完好地保管了大量中外风格各异的建筑物,素有海上花园、万国建筑博览的美誉,又由于小岛音乐人才辈出,也被称为钢琴之岛、音乐之乡。
鼓浪屿是一个面积1.78平方公里的小岛,与厦门隔鹭江相对,因景观秀丽多姿,素有海上花园、万国建筑博览和音乐之乡、钢琴之岛之誉,是国家级重点风景名胜区。
旅游攻略:鼓浪屿是一座气氛特别浪漫的岛屿,治安环境也特别令人放心,假如时间充裕,可以拿着小岛地图各处走走,欣赏岛上浩繁的古老建筑,品尝岛上的特色小吃,充分感受鼓浪屿悠然惬意的生活氛围。
假如想参观岛内的各大景点,可以在淘宝上买联票,会比在门口买便宜一些。
游览路线:一日游:鼓浪屿轮渡→皓月园→菽庄花园→日光岩景区→琴园→龙头路商业街→海底世界→返回厦门岛门票价格:日光岩60元/人;菽庄花园30元/人;皓月园15元/人,18:30以后免费;海天堂构60元/人;风琴博物馆20元/人;国际刻字艺术馆:10元/人鼓浪屿联票:100元/人(含日光岩,菽庄花园,皓月园,风琴博物馆,国际刻字艺术馆)开放时间:日光岩景区:7:00—20:45;菽庄花园:07:00—18:30,19:30后免费进去,到晚上21:30关门。
皓月园:7:30—19:30;风琴博物馆:8:00—17:00 ;国际刻字艺术馆:08:30—20:00.最佳游览时间:四季皆可到达方式:鼓浪屿与厦门岛只隔一条宽600米的鹭江,在厦门轮渡码头坐船摆渡上岛,去程免费,回程8元,20:00以后4元。
厦门站首航班05:45,鼓浪屿站首航班05:30、06:00.07:00 → 19:00,每十分钟一班。
21:00—24:00,约20分钟一班。
注意事项:1、去鼓浪屿摆渡免费,回程8元,22:00之后免费。
2、鼓浪屿的旅馆建议事先预定,而且问清楚有没有浴巾等洗漱用品。
3、在鼓浪屿观光游玩以步行为主,一双好的鞋子是必需的。
鼓浪屿上岛必做的八件事:1、买张手绘地图。
鸦片战争《南京条约》签订以后,厦门成为"五口通商"之一,西方列强蜂拥来到鼓浪屿,抢占风景最美的地方建造别墅公馆。
20世纪二三十年代,许多华侨也回乡创业,在鼓浪屿建造许多别墅住宅,短短15年内就建造1000多幢。
这些别墅小巧玲珑,散落在山坡、海边的绿树丛中,非常幽静别致,构成鼓浪屿的一道亮丽的风景线,也是鼓浪屿的一笔宝贵财富。
八卦楼建于清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总建筑面积3710平方米,高25.7米。
圆顶高10米,有8道棱线,置于八边形的平台上,顶窗呈四面八方二十四向,故称"八卦楼",是厦门近代建筑的代表。
八卦楼原主人为台湾板桥林家三房林鹤寿,由原鼓浪屿救世医院院长美籍荷兰人郁约翰设计。
郁氏借鉴巴勒斯担、希腊、意大利和中国一些经典建筑风格,设计出这幢融东西方建筑文化于一体的独特的仿古建筑。
红色圆顶是直接摹仿世界最古老的伊斯兰建筑巴勒斯坦阿克萨清真寺的石头房圆顶;82根大圆柱是参照公元5世纪建造的古希腊海拉女神庙的大石柱;柱间平托的石梁和线条,可从希腊雅典广场的赫夫依斯神庙看到;十字形通道源于希腊,后用于罗马教堂;古希腊的陶立克式和爱奥尼克式柱头装饰和压条下的青斗石花瓶,充分展示中西结合的古典美。
总之,八卦楼建筑艺术精美,成为厦门的标志性建筑。
现为厦门博物馆。
黄家花园中楼南安金淘人黄奕住,在印尼经营糖业发家后,于1919年回国定居鼓浪屿,在厦门和上海等地都有投资。
1921年建成黄家花园南北楼后,黄奕住决心造一幢超过鼓浪屿所有别墅的高级别墅。
他拆除"中德记"旧红砖楼,延请中外工程师精心设计,由上海裕泰营造公司承建了被称为"中楼"的这幢别墅,现编晃岩路25号。
中楼注重欧陆风格,用料讲究,室内楼梯、栏杆,一楼及前后大走廊和户外台阶均用意大利刨光白玉大理石建造,门窗、家具、楼楹、护墙、吊顶、地板均用进口楠木制作。
中楼内精雕的博古架、青铜镂花壁炉、名匠细琢的廊柱,处处显示中西结合的古典美,既具文艺复兴时期的西欧建筑风采,又有18世纪德国贵族家庭的华丽装饰,并兼有许多中国传统装饰技艺,是一座中西结合的以欧式风格为主的别墅,当时可称"中国第一"。
1、建筑:著名建筑的风格调查著名建筑的现状和作用,以及打造的方式重点建筑细目:黄家花园中楼(晃岩路25号)海天堂构中楼(福建路42号)黄荣远堂别墅(福建路32号)汇丰公馆(鼓新路57号)八角楼(鹿礁路15号)殷宅(泉州路126号)李清泉别墅(旗山路7号)金瓜楼(泉州路99号)观彩楼(笔山路6号)杨家园(鼓新路27-29号,安海路4-8号) 林屋(泉州路82号)船屋(鼓新路48号)亦足山庄(笔山路9号)原美国领事馆(三明路26号)林语堂故居(漳州路44号)天主堂(鹿礁路34号)2、公建系统:公建(路灯,长椅,小设置……)导视系统(特色路牌,导视……)3、园林规划分析:园林文化、造园风格、尺度、功能、景观园林目录:日光岩景区、笔山公园、孔雀园、毓园、兆和山公园4、游览形式和时间分析:步行游览形式和时间,动线其他交通方式的动线和规划街道和街角的规划方式调查轮渡:单程收费,厦门渡到鼓浪屿免费,回程需8块一位;上轮渡二楼加收1块钱。
白天每10分钟有一班,晚上20—22点每次4元,22—24点免费乘轮渡。
环鼓船:15元,环鼓浪屿一周。
环岛观光车:50元一人,绕环岛路一圈,坐满即走。
建筑天主堂(鹿礁路34号)建于1917年,为哥特式建筑,其特点是目光所及均为尖形,拱、门、窗、塔以及女儿墙的镂空装饰均呈尖形。
室内天花为彩蓝色珠网结构,繁褥华丽,这是厦门仅有的一座哥特式教堂。
黄荣远堂别墅黄荣远堂别墅(福建路32号)建于1920年,是以欧陆风格为主的大别墅。
整幢别墅通体有许多大小廊柱,用整条花岗岩琢成,一派古罗马风韵。
庭院里修竹茂林,幽雅清静。
这幢别墅是西洋的、中国的、古典的、现代的风格和谐结合,是鼓浪屿别墅中的精品。
海天堂构(福建路42号)海天堂构位于鼓浪屿福建路42号,始建于1921年,2002年4月被厦门市政府列为重点历史风貌建筑。
目前修复后开放的“海天堂构”老别墅是中西方文化结合的典范之作。
门楼是典型中国传统式样,重檐斗拱、飞檐翘角。
鼓浪屿旅游路线.门票:鼓浪屿——景点联票:80元,包含日光岩、百鸟园、菽庄花园、皓月园、风琴博物馆。
A线:鼓浪屿观光一日游:皓月园-毓园-菽庄花园--鼓浪石--日光岩景区(含郑成功纪念馆、百鸟园、立体电影、英雄园)-厦门博物馆-海底世界-龙头路商业街。
B线:郑成功历史文化半日游:皓月园-延平公园看"国姓井"-日光岩龙头山寨遗址、水操台、"搏饼"青铜群雕-郑成功纪念馆C线:万国建筑博览半日游:福建路老建筑-鹿礁路老建筑-复兴路老建筑-中华路老建筑-泉州路老建筑等D线:音乐之旅半日游:钢琴博物馆-音乐厅欣赏中外交响乐名曲或参加家庭音乐会厦门旅游攻略之---西堤的海湾公园海湾公园作为一个集旅游、休闲、娱乐于一体的大型综合性公园还有两个特色的地方不得不提,一个是在厦门我第一次看到的专业嘻哈滑板场,另一个当然还有东边的一个小山,环绕而上,可以看到大海、筼筜湖、白鹭洲、鼓浪屿、码头、海沧大桥、高楼大厦,感觉非常好!建议一定要走上去。
延着海边走了一段,你会发现这儿真是美极了!!公园内设有星光大道,是让人非常震撼的地方。
星光大道总长300米,宽40米,中间布设2076盏LED地砖灯,在电脑控制下能产生多样变化。
重大节日星光大道将天天亮灯,同时开启喷泉。
喷泉的开启时间为上午9时到11时、下午3时到5时、晚上7时到9时,星光和喷泉同时开启。
海湾公园游鼓浪屿攻略鼓浪屿的海滨是可以免费游泳的。
现在游客多了,也在一些沙滩上建了收费的更衣室浴室。
在鼓浪屿游泳是要算潮水的,具体的算法是:潮水高潮时间计算方法:以农历进行计算,从初一到十五乘以0.8,例:今天是初十,就10×0.8=8,就是晚上8点及早上8点达到高潮,今天是农历十四,就14×0.8=11.2,那就是上午11点多及晚上11点多达到高潮;农历十六到三十,就用那个数字减去15再乘以0.8,例:今天是农历廿五,那就是(25-15)×0.8=8,就是晚上8点及早上8点达到高潮。
手绘鼓浪屿十大别墅,重拾旧时故事第一次鸦片战争后,厦门被迫开放为通商口岸,其中鼓浪屿成为“公共租界”。
西方列强、传教士和商人们,纷纷涌进鼓浪屿,抢滩占地兴建领事馆、洋楼、学校、教堂、医院等。
20世纪20-30年代之间,众多华侨巨富,在投资厦门市政建设和房地产业的同时,也都在鼓浪屿选址择地大兴土木、建筑中西合璧的私家别墅。
资料显示,当时华侨在鼓浪屿投资兴建的楼房达1014栋,鼓浪屿也逐步形成了“万国建筑博览会”的风貌。
其中,号称“鼓浪屿十大别墅”的著名别墅,包括:八卦楼、黄家花园、海天堂构、黄荣远堂、容谷别墅、林氏府、金瓜楼、番婆楼、杨家园、汇丰银行公馆。
你是否好奇这些老宅别墅的前世今生,以及有关别墅的各种故事,不急,看古小姐细细给你道来。
1八卦楼:主人盖楼致破产境地始建于:1907年原主人:林鹤寿现为风琴博物馆地址:鼓新路43号从日光岩看下去,一个红屋顶跃入眼帘,它就是大名鼎鼎的八卦楼,因其红色圆顶有八道棱线,顶窗呈四面八方十二向,并置于八边形的八角平台,故称“八卦楼”。
八卦楼整体建筑雄浑刚劲,自然大方,散发着一种理性的美感。
但对于原主人林鹤寿来说,八卦楼却是一个凄美的悲剧。
1920年因工程资金超支,林家资产被大楼拖垮,宣告破产。
从此,人去楼空,八封楼成了废宅,林鹤寿终生未再回过鼓浪屿。
1983年,八卦楼被选址作为厦门市博物馆。
2006年,厦门市博物馆搬至厦门市文化艺术中心,八卦楼改为厦门市风琴博物馆,这是目前国内唯一的风琴博物馆。
2黄家花园:“中国第一别墅”始建于:1919年原主人:黄奕住现为中德记度假别墅酒店地址:晃岩路25号也许你不知道鼓浪屿的黄家花园,但你可能有看过《厦门新娘》、《保密局的枪声》、《小城春秋》、《传奇夫人》等,这些曾经风靡一时的影视作品就是在黄家花园拍的内景。
黄家花园的前身是原英商德记洋行“二写”(副经理)的住宅,名为“中德记”,先是由林菽庄买下,后来又转卖给黄奕住做住所。
厦门鼓浪屿历史风貌建筑(3)19.林语堂故居(漳州路44号.建于1850)鼓浪屿的许多建筑有浓烈的欧陆风格,古希腊的三大柱式陶立克、爱奥尼克、科林斯各展其姿,罗马式的圆柱,哥特式的尖顶,伊斯兰圆顶,巴洛克式的浮雕,门楼壁炉、阳台、钩栏、突拱窗。
争相斗妍,异彩纷呈,洋溢着古典主义和浪漫主义的色彩。
所有这些优雅的建筑,很值得慢慢细品.在本集介绍的8座历史风貌建筑中,让我印象特别深刻的是林氏府和海天堂构.下面详细介绍.19.林语堂故居(漳州路44号)位于鼓浪屿漳州路44号,是一座U形的别墅,是鼓浪屿最古老的别墅之一,约建于十九世纪五十年代,距今已有150多年了。
别墅为英式,拱券回廊,前部为两房夹一厅,为两层坡顶。
后部中间为小花圃,两旁为二层小楼,连着前面的主房,后花园里还有鱼池。
别墅的线脚重叠纤丽,而二楼的栏杆却甚简约。
地下隔潮层并不低矮,保证了其上的厅房干燥舒适。
一楼中厅拱券前为一长长的石阶,石阶四周为古榕、龙眼、玉兰,把小花园笼罩得浓荫婆娑,清新凉爽,一派温馨的氛围。
廖家别墅在鼓浪屿颇有名气,辉煌过很多日,后来因许多子女出洋创业去了,使别墅日渐聊落。
到了上世纪七十年代,别墅前部被拆去一层,44号与48号原有一天桥相连,天桥也被拆去,成了现在的样子。
如今,别墅因年久未修,破旧不堪,成了危房。
可住在里面的廖氏后人,对祖厝感情特深,不愿搬离去住现代新居,而将回廊封堵成厨房,凑合随居而安,自得其乐。
地下隔潮层里也住满了人。
1919年8月9日,林语堂与廖翠凤举行婚礼,新娘房就设在廖家别墅前厅右侧的厢房里,林语堂婚后三天,怀揣1000大洋离开廖家。
林语堂一生写了六十多本书、上千篇文章,大多是用英文写的,1966年定居台湾,1976年3月26日逝世于香港,终年81岁。
如今廖翠凤的侄儿廖永明教授就住在这屋里。
19.林语堂故居后座(漳州路44号.建于1850)20.白宅(复兴路98号)主人白登弼分别在1902年和1912年修建了两幢二层欧式别墅,分别为南楼和北楼。
厦门鼓浪屿0101日本领事馆警察署的地下监狱,位于在鹿礁路26号,是日本侵略时关押爱国人士的监狱,墙壁上还写有很多血泪控诉,但不对外开放。
0202林语堂故居,已经成为废墟一片,很荒凉!03-103-203-303林文庆别墅,位于笔山路5号。
林文庆是厦门大学的第一任校长,曾是孙中山的私人秘书和医生。
但抗日期间做了日本人的傀儡,成立“华侨协会”与汪精卫合作。
但在战后毁家兴学,全力资助厦门大学。
功过自有历史做评判。
现在的别墅一片荒凉。
0404林氏府,主人是菽庄花园的主人林尔嘉。
林尔嘉是台湾富商,甲午战后,带家人定居鼓浪屿。
1913年建造菽庄花园。
当年林尔嘉是厦门市政会的会长,也是旧时洋人租借地管理部门“工部局”唯一的华人董事。
但林氏府的副楼在2006年连续的暴风雨中轰然倒下。
0505林清泉别墅,位于旗山路7号。
主人林清泉是菲华巨富,誉为“木材大王”。
抗战期间,爱国华侨成立的“南洋华侨筹赈祖国难民总会”(南侨总会),陈嘉庚为主席,李清泉为副主席。
现在李清泉别墅成为钢琴学校。
0606金瓜楼,位于泉州路99号。
建于1922年,是菲律宾华侨黄赐敏所建。
屋顶为瓜形,阳光照耀下灿烂如金而得名。
金瓜瓜络纵横,有子孙延绵、吉祥富贵的意思。
听说黄赐敏的后人也遍布20多个国家。
07-107-207会审公堂,现在成为居民楼。
08黄荣远堂,位于福建路32号。
主人是黄仲训,在越南经营房地产发财,还是一个世界级的收藏家。
现在这儿成为厦门演艺职业学院。
建筑风格是以希腊陶立克式大圆柱直通三楼,顶层还建了一个中式的八角凉亭,窗子有多种不同形状0909黄家花园别墅,位于晃岩路25号。
曾是华侨巨富黄奕住的私家豪宅。
黄奕住以剃头为生,后以蔗糖业发家,被誉为“印尼糖王”。
创办中南银行,与中国银行一样可发行钞票。
厦门流行一句话:“若要富,要学黄奕住”。
?五十年代,黄家花园成为厦门政府的“国宾馆”,接待过邓小平、尼克松等国家政要。
10-110-210皓月圆,郑成功雕像所在地。
温厚而轻快的鼓浪屿鼓浪屿给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它的随意与轻快,因为在这随意与轻快之中你能感觉到,一股缓缓的生活之流在你心中徜徉。
在这里不会有笔直宽阔的街道,因为所有的住宅、建筑都是因地势而建。
宽一些的道路是石板铺就的,窄一些的就改作青砖。
透过矮矮的花墙,可以看到这户人家庭院里种的木瓜已快成熟;而一个转角过后,你永远不会猜到会有一株葱绿的、挂满龙眼的庞然大物矗立在你的面前。
鼓浪屿的兴盛约在十八世纪末至十九世纪,如今岛上的有着各异风格的建筑也大多是在那时建造的。
鼓浪屿的兴盛在很大程度上还是由于政治的因素,自之前作为通商口岸的泉州落寞后,这里便成了新的汇集各国人种和商船的港口,建筑的风格也带了各国的标签。
华侨的寄托:欧洋的建筑风格在这里真是一点而也不扎眼,反而会让人多出几分久违的好奇。
看那个哥特式的天主堂俯视着敦厚的原日本领事馆,不知道他们在夜深人静的时候会闲聊些什么。
在这里,历史古迹不会被供奉着,用围栏划一个圈,挂个牌子写着“闲人勿近”。
它就静静地蹲在一群略显得些破落的民居中间,或是郁郁葱葱的植物群里。
泉州路99号,金瓜楼。
金瓜楼因为楼顶有两个“金瓜”而得名,建于1922年。
该楼是一座用中国传统装饰工艺装修的别墅洋楼,全部的梁柱,檐楣,板角都饰有花卉,禽鸟,植物浮雕,既有乡土气息,又有些洛可可式的意味。
窗是欧式的,均装了百叶。
内部厅堂布局是中西结合的,既有中式的厢房和公用的厅堂,又有欧式的壁炉和宽廊。
这种用中国传统工艺装饰洋楼的手法,也算是华侨们的乡土情结了吧。
同为华侨出资建造的还有“海天堂构”,宅邸北面是一座仿古式混凝土大门,高大气派,古色古香,上书“海天堂构”四个大字,整个门楼造型极为富丽堂皇,共有中左右三个入口。
宅邸的大门口蹲着一对石狮子,在建筑构件上也雕刻了八只形态各异的狮子。
而这座楼极为特别的一处便是:中楼主体为西式,外有柱廊,颇有殖民建筑风格的意味,而屋顶却为中式大屋顶,檐角高翘。
有轶闻说是当年华侨在海外饱受欺凌,故主人借建筑以泄心中之愤,因此用中式屋顶压住西洋的主体建筑。
福建六日游(9)——鼓浪屿风情(二)本篇和下一篇将在鼓浪屿上拍到房屋建筑照片放上,这些建筑历经沧桑,洋气十足,美轮美奂,弹眼落睛,与周围的闽南地区、福建厦门的建筑明显不同,与陈嘉庚式的西服中国帽建筑也明显不同,犹如是个国中之国。
时间有限,体力有限,挂一漏万,但看到的拍到的已经感觉很满足了。
鼓浪屿原是一个荒岛,元末明初开始垦拓,明末清初郑成功在鼓浪屿训练水师,康熙年间对外开禁而繁荣。
鸦片战争后,厦门被辟为五口通商口岸,鼓浪屿被英国占领。
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英、美、法、德、日、葡、荷、奥、西班牙、挪威、瑞典、菲律宾等国领事馆与清廷签订《厦门鼓浪屿公共地界章程》,鼓浪屿沦为列强“公共租界”。
鼓浪屿岛上现存13国风格各异的建筑物,有“世界建筑博物馆”之称。
三丘田码头边的鼓浪屿手绘地图很漂亮的一家餐馆,叫“一席之地”。
“一席之地”万石山景区石碑。
对这个“万石山景区”,起先有点糊涂,以为就是这牌子后面的小山坡,后来看介绍是一个极大的范围,包括厦门市南部、鼓浪屿和两者之间的海湾。
南普陀寺、胡里山炮台、厦门植物园、太平山、中岩山、狮头山、半岭山、弥勒山、樵溪、水磨坑溪、万石岩水库……,全打包在内。
一个重叠又空洞的概念。
岛上类似这样的小楼比比皆是,也顾不得走近一一细看。
原德国领事馆原德国领事馆,现在是小店铺。
树龄290年的细叶榕街心花园的雕塑李小龙的功夫2016年9月15日被莫兰蒂台风吹倒的古榕树天主堂,鹿礁路34号,建于1916年,哥特式建筑。
1890年,罗马教廷将福建划为西班牙传教区,西班牙厦门主教将教堂建在西班牙领事馆隔壁。
西班牙的教堂建筑风格与对面古典复兴样式的协和礼拜堂形成对比。
天主堂对面,是四根罗马式巨柱门廊的协和礼拜堂,这座礼拜堂于1863年由美国归正教会、英国伦敦公会、英国长老会联合成立的“三公会”建造,被当地人称为“番仔礼拜堂”(“番仔”,闽南对洋人的称呼)。
1949年后,协和堂交第二医院使用。
如何轻松玩转鼓浪屿?元旦、年假即将来临,还在为去哪玩发愁吗?不必纠结,那就来鼓浪屿吧!一起去鼓浪屿探险吧!收下这份新鲜出炉的鼓浪屿攻略,轻松玩转鼓浪屿!第一站到鼓浪屿美院:出了内厝澳码头正前方就是它,鼓浪屿美院是免费参观的,只需要在入口处登记个人信息,然后门口的接待人员会送给你一份鼓浪屿的手绘地图,地图上标着一些著名的景点,后面还有详情与具体的门票价,超值福利哦!美院的后面正在装修游客是不能通行的,二楼是“百年循迹、连接未来”的展览,里面有画作还有工业设计的产品,在里面欣赏了一些作品,感觉自己的逼格都升高了不少。
继续前进到贝壳梦幻世界:可以提前在网上买了贝壳梦幻世界的门票,进去之后感觉特别舒适,蓝色的海洋氛围让人感觉到十分的平和。
这里是防空洞改建的,里面有很多好看的稀奇古怪的贝壳,刷新了我的认知。
展品中一个开着花的贝壳简直长在了我的审美上。
看完了贝壳后面有几个体验项目,在漩涡那里拍照的时候,因为眩晕只能一只手扶着把手。
离开景区的时候时间还早,于是选择了卢赣章像旁边的小路前进,这条路非常的安静,游客也少,旁边都是树荫,挡住了阳光倒也没有那么热了。
一路上鸟鸣不绝于耳,风撩动树叶沙沙作响,连上坡的路都变得轻松起来。
想要许愿的可以到三一堂:这个教堂是三堂的信徒合力建造的,三一堂既寓意三个教会联合兴建之意,更蕴含圣父、圣子、圣灵三位一体的教义。
我们去的时候三一堂内部正在装修所以没有开放,只能在门外观望一下。
教堂对女孩子的吸引力还是蛮大的,有拿个怀春的少女没有想象过穿着洁白的婚纱和爱的人在教堂一起许下誓言呢。
沿着龙头路去吃当地的小吃:鼓浪屿著名的小吃街,因为和小伙伴本着减肥的坚定信念,所以并没有在这里停留,路边一直有人推荐产品,仿佛在“走红毯”,只不过他们的推销并不让我们开心而已。
我们看到了叶氏麻糍,这家是本地居民都认可的鼓浪屿美食,10元一份,一份有十个还是相当划算的,排了很长的队,但是店家做的比较快,所以不用等很久。
鼓浪屿——一个魂牵梦萦的小岛往期阅读精选:许艳、文秀两个时代的苦果面对沙尘肆虐穿林海杂谈恋爱与婚姻的过往摄影家乡十年前的街景摄影肇兴——薄雾侗寨摄影生计(他们十年前的生存状态)摄影重庆·山城步道——扫街这是一个有思想有情趣的公号,如果喜欢,请点上边蓝字陶冶视野加关注。
别忘了点文章下面的在看,谢谢帮助转发的朋友鼓浪屿——一个魂牵梦萦的地方小岛图/文陶冶厦门鼓浪屿是面积仅有1.88平方公里的小岛,岛上风景秀丽,气候宜人,早在1842年就对外开放的口岸,外国领事、传教士、商人与中国人一起居住于此。
1902年签订鼓浪屿公共地界章程。
岛上有英国、法国等13个国家的领事馆。
鼓浪屿并非外国租界,应属中国最早的开发区。
二战期间有不少华侨来鼓浪屿避难,岛上目前存有900多间风格各异的建筑,有洋楼,也有闽南本土的屋舍,而有好多洋楼是中西合璧。
这便形成了鼓浪屿独有的风景。
第一次去鼓浪屿还是上世纪80年代中期,那会从厦门岛去鼓浪屿的轮渡很简单便捷,与乘公交车没啥区别,不过是一个走在水里一个走在陆地。
一路攀向日光岩,山腰有座“莲花庵”依在自然形成的石窟处,有两位尼姑侍奉香火。
日光岩上可遥望对岸的金门岛。
那会人们旅游的意识还很淡薄,包括我。
去鼓浪屿源于少年时读过的《小城春秋》写到了鼓浪屿、日光岩,这便是当年去鼓浪屿的最大动力。
而今的鼓浪屿已是闻名遐迩的旅游胜地,不仅仅只有日光岩、菽庄花园,那些老洋房别墅,旧时小巷均纳入旅游景区,颇有些远去了的小资情调。
我没有找到山腰处的“莲花庵”,意外地领略了“日光岩寺”极具地域特色的风貌。
几十年的过往,鼓浪屿也已是人流如潮的喧嚣。
鼓浪屿,一个风光旖旎的小岛,一个自然与现代文明交织的所在,一个能让人魂牵梦萦的地方。
手绘地图上的中国最美五大城区《中国国家地理》杂志2005年10期特刊评选出了“中国最美五大城区”,现在我想要对应地为这5个地方各自挑出一幅最美的手绘地图来,由于都是旅游热点,相关作品众多,非要众里挑一还真是难以取舍。
1,厦门鼓浪屿作为很多人的首选目的地,鼓浪屿理所当然地占据着第一名的位置。
我所知道的近几年出的产品就不下二十种,而且还有新的作品在不断产生。
非要从中挑选一幅出来的话,我首先会考虑Pete(郑坚)2011年版的《鼓浪屿3D大片》,厦门大学辛辛印象工作室还出过周超2013年版的《记忆鼓浪屿 GULANGYU Memory 》和《鼓浪屿Q 大片》等同题材杰作画得都很棒,而且都是比较难买到的非正式出版物,小批量印刷后便不再重印,所以发售过后时间越久越难买到。
我最喜欢《鼓浪屿3D大片》主要是因为采用了立体的鸟瞰视角,整体上又没经过电脑后期润色加工,完全纯是手工绘制的作品(甚至包括了手写的图注)上图为《鼓浪屿3D大片》,为了使岛屿形状符合纸张幅面,首创了把正北方向转到右下角的布局。
下图为鼓浪屿晨报2013年9月12日发行的《鼓浪屿3D手绘导向图》,采用牛皮纸印刷,从内容上看差不多就是前者的简化修正版。
下图为《记忆鼓浪屿》,沿用了上西下东、左南右北的方向。
下图为Q版的《鼓浪屿Q大片》,作者GDC,原本附带两张Q 版明信片再加一张盖章导航卡。
由于此图比较少见,我花了双倍价才拿到一套带封套的二手货,很可惜没有附赠的其他东西。
平心而论,memero工作室2013年推出的《鼓浪屿趴趴走》(下图)其实也很不错。
下图为皇后社工作室2010年出品的Q版手绘图《童话鼓浪屿》,相比之下这两款印量很大,非常容易买到。
不过就个人喜好而言,可爱的Q版地图即便画得精美绝伦,也远远不如鸟瞰全景图带给我的震撼大,可能女生会更喜欢Q版小清新的美图吧。
鼓浪屿相关手绘图非常多,我所知道的就有二十多种,在此就不一一列举了。
2.苏州老城上有天堂下有苏杭,近几年新出现的苏州老城手绘地图也不少,但我只购买了董政2013年版的《手绘苏州之前世今生》,传统的工笔画法印在泛黄的牛皮纸上,最有老城、古城的感觉。
厦门鼓浪屿
01
01日本领事馆警察署的地下监狱,位于在鹿礁路26号,是日本侵略时关押爱国人士的监狱,墙壁上还写有很多血泪控诉,但不对外开放。
02
02林语堂故居,已经成为废墟一片,很荒凉!
03-1
03-2
03-3
03林文庆别墅,位于笔山路5号。
林文庆是厦门大学的第一任校长,曾是孙中山的私人秘书和医生。
但抗日期间做了日本人的傀儡,成立“华侨协会”与汪精卫合作。
但在战后毁家兴学,全力资助厦门大学。
功过自有历史做评判。
现在的别墅一片荒凉。
04
04林氏府,主人是菽庄花园的主人林尔嘉。
林尔嘉是台湾富商,甲午战后,带家人定居鼓浪屿。
1913年建造菽庄花园。
当年林尔嘉是厦门市政会的会长,也是旧时洋人租借地管理部门“工部局”唯一的华人董事。
但林氏府的副楼在2006年连续的暴风雨中轰然倒下。
05
05林清泉别墅,位于旗山路7号。
主人林清泉是菲华巨富,誉为“木材大王”。
抗战期间,爱国华侨成立的“南洋华侨筹赈祖国难民总会”(南侨总会),陈嘉庚为主席,李清
泉为副主席。
现在李清泉别墅成为钢琴学校。
06
06金瓜楼,位于泉州路99号。
建于1922年,是菲律宾华侨黄赐敏所建。
屋顶为瓜形,阳光照耀下灿烂如金而得名。
金瓜瓜络纵横,有子孙延绵、吉祥富贵的意思。
听说黄赐敏的
后人也遍布20多个国家。
07-1
07-2
07会审公堂,现在成为居民楼。
08
08黄荣远堂,位于福建路32号。
主人是黄仲训,在越南经营房地产发财,还是一个世界级的收藏家。
现在这儿成为厦门演艺职业学院。
建筑风格是以希腊陶立克式大圆柱直通三楼,顶层还建了一个中式的八角凉亭,窗子有多种不同形状
09
09黄家花园别墅,位于晃岩路25号。
曾是华侨巨富黄奕住的私家豪宅。
黄奕住以剃头为生,后以蔗糖业发家,被誉为“印尼糖王”。
创办中南银行,与中国银行一样可发行钞票。
厦门流行一句话:“若要富,要学黄奕住”。
五十年代,黄家花园成为厦门政府的“国宾
馆”,接待过邓小平、尼克松等国家政要。
10-1
10-2
10皓月圆,郑成功雕像所在地。
在皓月圆根本就没法看到全部,只能看着郑成功的脚丫子。
下面一张图片是青铜浮雕,是郑成功一手创立的精悍军队“藤牌军”。
11
11海天堂,位于福建路42号。
里面有5幢楼,是菲律宾华侨黄秀娘和同乡黄念亿所建。
12
12海边别墅,从皓月圆出来是临海的一段路。
13
13观彩楼,位于笔山路6号。
外形象个新娘轿子,楼内破旧不堪,还有当时修建的地道,为了逃生用的,现在都已废弃。
三个窗台的雕刻是大仲马的小说《三个火枪手》。
14
14天主堂,位于鹿礁路34号。
是厦门仅存的一座哥特式天主堂,尖拱尖窗尖顶。
现今鼓浪屿只剩下天主堂和三一堂,其他福音堂和安献堂被改为老人托养院。
15-1
15-2
15番婆楼,位于安海路36号。
主人许经权是旅菲华侨,也是孝子。
为母亲在宅前专门盖了一座戏台,为母亲穿金戴银,找扮得象南洋婆,被人称为“番婆”。
从此孝名远扬。
16-1
16-2
16大夫第与四落大厝,位于海坛路和中华路,是鼓浪屿现存最早的民居,有近200年
的历史。
17
17春草堂,位于笔山路17号。
是厦门第一个建筑公会会长许春草的住宅。
曾被孙中山任命为“福建讨贼军总指挥”,后致力于民间活动,组织“中国婢女救援团”。
18
18船屋,位于鼓新路48号。
院子的屋顶四周全部铺满了厦门市的市花三角梅,非常漂
亮!
19
19白宅,位于复兴路98号。
原主人是白登弼,经营印刷业。
20-1
20-2
20 NAYA家庭旅馆,在鹿礁路12号,很温馨的地方。
和隔壁的青年旅社都属于前德国领事馆的范围。
一楼是个舒服的咖啡书吧,供应餐点,提供书和碟片。
外面是个小花园,还
有个自助厨房,一切都跟在家一样。
21
21缘中园,以前有钱人家的别墅,现被改装为小旅馆。
22-1
22-2
22-3
22 八卦楼,位于鼓新路43号。
主人是林鹤寿,厦门钱庄的大老板,菽庄花园主人林尔嘉的堂弟。
当年想盖成鼓浪屿第一别墅,建了13年没盖好,却把钱庄搭进去了,八卦楼成了一座空楼,现在是风琴博物馆。
另外鼓浪屿还有一座钢琴博物馆,在菽庄花园内。
23
23菽庄花园
24
24鼓浪屿港仔后海滨浴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