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恨歌》简介
- 格式:doc
- 大小:24.50 KB
- 文档页数:1
⽩居易《长恨歌》原⽂ 《长恨歌》是唐代诗⼈⽩居易的⼀⾸长篇叙事诗。
全诗形象地叙述了唐⽞宗与杨贵妃的爱情悲剧。
诗⼈借历史⼈物和传说,创造了⼀个回旋宛转的动⼈故事,并通过塑造的艺术形象,再现了现实⽣活的真实,感染了千百年来的读者,诗的主题是“长恨”。
该诗对后世诸多⽂学作品产⽣了深远的影响。
下⾯是⼩编收集整理的⽩居易《长恨歌》原⽂,仅供参考,⼤家⼀起来看看吧。
长恨歌 长恨歌简介简介 上穷碧落下黄泉,两处茫茫皆不见。
出⾃⽩居易的长恨歌。
在这⾥可以把碧落和黄泉理解为两个尽头,极处的意思,这句诗代表的是⼀种决⼼和⽆奈,找遍九天之上,寻遍九地之下,却还是,茫茫不见,所寻不得。
长恨歌 ⽩居易 汉皇重⾊思倾国, 御宇多年求不得。
杨家有⼥初长成, 养在深闺⼈未识。
天⽣丽质难⾃弃, ⼀朝选在君王侧。
回眸⼀笑百媚⽣, 六宫粉黛⽆颜⾊。
春寒赐浴华清池, 温泉⽔滑洗凝脂。
侍⼉扶起娇⽆⼒, 始是新承恩泽时。
云鬓花颜⾦步摇, 芙蓉帐暖度春宵。
春宵苦短⽇⾼起, 从此君王不早朝。
承欢侍宴⽆闲暇, 春从春游夜专夜。
后宫佳丽三千⼈, 三千宠爱在⼀⾝。
⾦屋妆成娇侍夜, ⽟楼宴罢醉和春。
姊妹弟兄皆列⼟, 可怜光彩⽣门户。
遂令天下⽗母⼼, 不重⽣男重⽣⼥。
⽩居易《长恨歌》原⽂ 骊宫⾼处⼊青云,仙乐风飘处处闻。
缓歌慢舞凝丝⽵,尽⽇君王看不⾜。
渔阳鼙⿎动地来,惊破霓裳⽻⾐曲。
九重城阙烟尘⽣,千乘万骑西南⾏。
翠华摇摇⾏复⽌,西出都门百余⾥。
六军不发⽆奈何,宛转蛾眉马前死。
花钿委地⽆⼈收,翠翘⾦雀⽟搔头。
君王掩⾯救不得,回看⾎泪相和流。
黄埃散漫风萧索,云栈萦纡登剑阁。
峨嵋⼭下少⼈⾏,旌旗⽆光⽇⾊薄。
蜀江⽔碧蜀⼭青,圣主朝朝暮暮情。
⾏宫见⽉伤⼼⾊,夜⾬闻铃肠断声。
天旋地转回龙驭,到此踌躇不能去。
马嵬坡下泥⼟中,不见⽟颜空死处。
君⾂相顾尽沾⾐,东望都门信马归。
归来池苑皆依旧,太液芙蓉未央柳。
芙蓉如⾯柳如眉,对此如何不泪垂。
白居易《长恨歌》简介白居易《长恨歌》简介《长恨歌》是唐代诗人白居易的一首长篇叙事诗。
全诗形象地叙述了唐玄宗与杨贵妃的爱情悲剧。
对后世诸多文学作品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长恨歌》简介《长恨歌》是唐代诗人白居易最著名的长篇歌行之一,对后世诗歌文学创作都有深刻的影响。
白居易(772~846)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称醉吟先生。
原籍山西太原人,生于郑州新郑(今河南新郑县)。
谥号文,世称白傅,白文公。
唐宪宗元和元年(806),作者时任盩厔县尉,与友人陈鸿、王质夫同游仙游寺,话及唐玄宗、杨贵妃事,有感而发,陈鸿作《长恨歌传》,白居易作《长恨歌》。
传世的《长恨歌》就这样诞生了。
白居易认为‚情‛是诗歌的根本条件,‚感人心者莫先乎情‛,而情感的产生又是有感于事而系于时政。
因此,诗歌创作不能离开现实,必须取材于现实生活中的各种事件,反映一个时代的社会政治状况。
这些观点充分反映在《长恨歌》的李杨爱情传奇中。
《长恨歌》的第一部分:由‚汉皇重色‛起笔,以李杨爱情为主线,写一代君王与杨贵妃的爱情悲剧的起因。
第二部分:描述由‚安史之乱‛引起的‚马嵬事变‛,这是爱情悲剧的高潮。
第三部分:唐玄宗失去杨贵妃后的痛苦感受,包括单身入蜀与孤守长安宫殿两个情景。
第四部分:在临邛道士的帮助下,玄宗、贵妃重新团圆,这是神话传奇般的结局。
《长恨歌》的主题反映在诗句:‚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
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之中。
这个主题充分反映了李杨二人悲剧的命运与永恒的爱情。
在《长恨歌》中,杨贵妃一出现就成为悲剧式的主人公,在封建社会的压力之下,‚一朝选入君王侧‛,她被迫入宫,她的命运不能由自已作主。
白居易对贵妃寄予了极大的同情,成功地在开篇就塑造了女性的悲剧,还原了历史的原形。
白居易一反古代史学家们的‚女人祸水论‛的谬论,如陈鸿《长恨歌传》就直白其写作目的在于‚惩尤物,窒乱阶,垂于将来也。
‛而白居易却不这样持有偏见,他将唐玄宗的`误国与杨贵妃的得宠分开来谈。
长恨歌中的历史典故与文学意义解读一、《长恨歌》简介《长恨歌》是唐代著名诗人白居易创作的一首长篇叙事诗。
该诗以唐明皇李隆基和杨贵妃之间的爱情为主线,深入描绘了唐朝的风云变幻、社会风貌以及历史人物之间的关系。
二、历史典故解读1.大明宫:《长恨歌》中提到的大明宫是指当时唐朝的皇宫,具有巨大的规模和壮丽的建筑。
这个典故暗示了当时盛世繁华和皇家权力。
2.芙蓉帐:芙蓉帐是杜牧所撰写《秋夕即事》一诗中描写悼念逝去父亲类似于汉乐府风格寄托哀怨抒发心情中用来表示妖冶美女的象征。
“芙蓉”为中国传统文化中被视为出尘仙子般美丽华贵女性。
3.驾辖深宫:古代皇帝常有多位妃子,驾驭深宫是指皇帝统治下的后宫之意。
这个典故反映了当时杨贵妃作为皇帝的心爱妃子,在深宫中享受着荣华富贵。
4.承恩密旨:承恩密旨指由皇帝亲自下达给杨贵妃的特殊命令,表明唐明皇对杨贵妃的特别款待和宠爱。
5.长门色:长门色是指美女容貌出众、气质清秀,可以引起人们追捧和倾慕。
三、文学意义解读1.独特叙事形式:《长恨歌》以诗歌形式叙述了一个感人而辽阔的爱情故事。
采用长篇抒情诗形式,使整个故事更具韵律和感染力。
2.历史背景描绘:通过描述唐朝盛世与倾颓时期的变迁,反映了唐朝社会的兴衰与沉浮,并通过主人公李隆基和杨贵妃之间的爱情故事,凸显了贵族权力和荣耀背后的复杂性。
3.对爱情的追求:杨贵妃是中国历史上最具有代表性和影响力的美人之一。
她所代表的爱情观念与当时社会风尚相映成辉,表达了人们对爱情的向往和渴望。
4.艺术形象刻画:《长恨歌》中通过对杨贵妃等人物形象鲜明而生动地描述,展现了作者极高的艺术创作水平和塑造形象能力。
结论《长恨歌》是一首以唐朝宫廷为背景的抒发爱情悲欢离合、反映历史变迁与社会风貌的诗篇。
通过历史典故与文学意义解读,我们可以更深入地理解这首诗中蕴含的文化内涵和艺术价值。
白居易的长恨歌简介(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总结报告、合同协议、应急预案、规章制度、条据文书、心得体会、文案大全、教学资料、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summary reports, contract agreements, emergency plans, rules and regulations, documentary evidence, insights, copywriting guides, teaching materials, essay guides, and other sample essays. If you would like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sample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stay tuned!白居易的长恨歌简介白居易的长恨歌简介《长恨歌》是唐代诗人白居易的一首长篇叙事诗。
三一文库()〔《长恨歌》王安忆作者简介〕《长恨歌》是2003年南海出版公司出版的图书,作者是王安忆。
主要讲述了一个女人四十年的情与爱,其中还交织着上海这所大都市从四十年代到九十年代沧海桑田的变迁。
下面是小编为你带来的《长恨歌》王安忆作者简介。
一、内容简介《长恨歌》讲述了一个女人四十年的情与爱,被一枝细腻而绚烂的笔写得哀婉动人,其中交织着上海这所大都市从四十年代到九十年代沧海桑田的变迁。
生活在上海弄堂里的女人沉垒了无数理想、幻灭、躁动和怨望,她们对情与爱的追求,她们的成败,在我们眼前依次展开。
王安忆看似平淡却幽默冷峻的笔调,在对细小琐碎的生活细节的津津乐道中,展现时代变迁中的人和城市,被誉为“现代上海史诗”。
第1页共4页四十年代,还是中学生的王琦瑶被选为“上海小姐”的第三名,被称作“三小姐”。
从此开始命运多舛的一生。
做了李主任的“金丝雀”,使她从少女变成了真正的女人。
上海解放,李主任遇难,王琦瑶成了普通百姓。
表面上日子平淡似水,内心的情感潮水却从未平息。
与几个男人的复杂关系,想来都是命里注定,也在艰难的生活与心灵的纠结中生下女儿薇薇并将她抚养成人。
八十年代,已是知天命之年的王琦瑶难逃劫数,女儿同学的男朋友为了金钱,把王琦瑶杀死,使其命丧黄泉。
本书荣获第一届世界华文文学奖,并于2000年获得我国文坛上最具荣誉的大奖——茅盾文学奖二、作者简介王安忆,1954年出生于南京,1955年随母到沪。
1970年赴安徽插队落户,1972年考入徐州地区文工团,1978年调回上海,任《儿童时代》小说编辑,1987年进上海作家协24。
长恨歌作者简介:1954年出生于南京,1955年随母到沪。
1970年赴安徽插队落户,1972年考入徐州地区文工团,1978年调回上海,任《儿童时代》小说编辑,1987年进上海作家协会专业创作至今。
自1976年发表第一篇散文,至今出版发表有小说《雨,沙沙沙》、《本次列车终点站》、《流逝》、《小鲍庄》、《叔叔的故事》、《69届初中生》、《长恨歌》等短、中、长篇,约有400万字,以及若干散文、文学理论。
其中一度获全国短篇小说奖,二度获全国中篇小说奖。
翻译为外国语的有英、法、荷、德、日、捷、韩等文字。
1995年,王安忆的《长恨歌》在《钟山》上连载,年底出版了单行本,很快引起评论界的注意,评论者认为王安忆的写作直承由张爱玲所开启的“海派”文学传统2000年《长恨歌》获第五届“茅盾文学奖”,继而在一项以“三城记”(上海、香港与台北)来命名的出版计划中,王安忆又成为“上海”的代言人这本写了一个好看的“上海故事”的《长恨歌》,再次受到媒体与学界的垂青。
人们不仅“在小说中阅读城市”,更是在关于“上海”这座城市的想像和争论中来阅读这部小说。
2000年第五届茅盾文学奖评语●长恨歌》体现人间情怀,以委婉有致、从容细腻的笔调,深入上海市民文化的一方天地;从一段易于忽略、被人遗忘的历史出发,涉足东方都市缓缓流淌的生活长河。
●《长恨歌》的作者用自己独到的叙述方式,抒写了一位40年代平民出身,美丽、善良而又柔弱的女性的不幸的一生和悲剧的命运。
其间,包含着对于由历史和传统所形成的上海“弄堂文化”的思考与开掘,对于那些远离了时代主潮、不能把握自己命运的妇女与弱者的深深的同情。
一种具有普遍意义的人间情怀洋溢在字里行间,渐渐地浸润出了那令人难以释怀的艺术的感染力。
《长恨歌》简介:●王琦瑶是典型的上海弄堂的女儿,有着精致的家常的美,她既有为人处世的世故,也有爱恨交织的情意。
1946年,17岁的王琦瑶被选为“上海小姐”,从此开始了命运多舛的一生。
长恨歌
《长恨歌》初创于1932年夏,是我国现代音乐创作中最早的一部清唱剧。
关于这部作品的写作动机和社会背景,词作者韦瀚章在1979年3月曾有过如下的谈话回忆:“写作《长恨歌》的动机,一方面是因为音专教材的需要,一方面是受了当时当地、亲自体验环境所鼓起的强烈民族意识的激励”。
“1932年的中国局势可说颇混乱,‘九一八’与‘一二八’事变后,大家的爱国情绪可说达于沸点,我们当时选取唐明皇与杨贵妃的故事,并不是在针对某一个人,而是想指出政治不清明,就会引起民族灾难,正如唐明皇沉迷酒色而引致安史之乱一样”。
可见《长恨歌》这部清唱剧在当时的出现,无论是创作动机或社会效果都是积极的;作品本身虽然描述的是唐明皇和杨贵妃的爱情悲剧,但它的实质是借古喻今,表现了作者的爱国热忱。
《长恨歌》的歌词是韦瀚章根据元曲《长生殿》和白居易的长篇叙事诗《长恨歌》写出的,共分十部分,每部分的标题都采用白居易原作中的诗句:
(一)仙乐风飘处处闻,(二)七月七日长生殿,(三)渔阳鼙鼓动地来,(四)惊破霓裳羽衣舞,(五)六军不发无奈何,(六)宛转蛾眉马前死,(七)夜雨闻铃肠断声,(八)山在虚无缥渺间,(九)西宫南内多秋草,(十)此恨绵绵无绝期。
黄自从中选谱了七个乐章,没有全部完成(第四、第七、第九三个乐章未谱)。
但从整个作品的构思和主题思想的表达来说,七个乐章的《长恨歌》已基本上完成了该作品所要表现的全部内容,因此,它依然不失为一部完美的作品。
如今,清唱剧《长恨歌》已属于我国现代音乐创作中的珍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