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再生能源与低碳社会 第11章单元测试
- 格式:docx
- 大小:12.30 KB
- 文档页数:4
新型不可再生能源1.关于碳封存及利用以下正确的是A:可以长期减少大气中CO2的浓度B:由于碳可以封存,所以我们不用太担心空气中CO2的增加C:碳封存不需要消耗能源D:碳的工业利用不需要消耗能源答案:A2.碳封存的方式有A:玄武岩矿石固存B:地质封存C:海洋封存D:工业利用固存答案:ABCD3.核聚变通过消耗很少的物质质量而产生大量的能量且并不排放CO2,所以人类可以永久利用核聚变能量()A:对B:错答案:B4.现在可以利用CO2人工合成蛋白质、淀粉等,所以我们不用太担心空气中CO2的增加()A:错B:对答案:A5.我国在青藏高原发现了名为“可燃冰”的环保型新能源,“可燃冰”属于化石燃料,主要成分是()。
A:甲烷B:乙醇C:乙烷D:甲醇答案:A新型可再生能源1.垃圾发电主要利用垃圾中的A:金属B:热值C:细菌D:塑料答案:B2.垃圾发电,有哪些好处A:处理了废物B:发电C:改善生活环境D:污染环境答案:ABC3.水能是兼有一次与二次能源双重功能的优质能源。
()A:错B:对答案:B4.海海洋能的主要利用形式有潮汐能,波浪能,海水温差能及盐差能等()。
A:错B:对答案:B5.关于海洋能源的叙述,正确的是( )A:海水运动能源无污染,可再生B:海水温差能主要分布在高纬海区C:海水运动能量巨大,易开采D:海水中的能量都来自太阳能答案:A弃风弃光是能源多了吗?1.我国的风电发展迅速,体量很大,往后不仅要注重装机容量,更加需要注重A:并网容量B:海上装机容量C:海上风力发电容量D:陆上风机容量答案:A2.有人说因为内蒙大力发展风电,将北京的风都挡住了,所以才有北京的雾霾,你认为有理吗?A:对B:错答案:B3.由于风电及光电存在随着时间变化而变动,会造成电网的波动,所以没有办法大力发展这两种能源()A:错B:对答案:A4.北京奥运会广泛应用了节能减排技术,成为节约能源、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的成功典范.下列措施中,不属于节能减排的是()A:奥运村生活热水全部来自6000m2的太阳能集热器B:奥运村内建筑物顶部装有风力发电机C:奥运村内车辆应减速慢行D:国家体育场装有l00kW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答案:C5.我国目前弃风弃光的主要原因在于()。
鲁教版初中化学重点知识精选化学是一门非常有意思的学科,充满了新奇的实验!鲁教版初中化学和你一起共同进步学业有成!第十一单元化学与社会发展一、选择题:1、绿色能源是理想的能源,不会造成环境污染,下列不属于绿色能源的是()A、风能B、太阳能C、煤D、氢能源2、绝大多数人认为氢是未来时代最理想的清洁能源之一。
目前制约氢能推广使用的瓶颈问题有两个:一是氢的储存,二是氢的制取。
下列各种制氢方法中,最有开发前景的制法是()A、原子能发电电解水:B、锌与稀硫酸反应:H2SO4+Zn==H2↑+ZnSO4C、利用天然气与水反应:CH4+2H2O==4H2+CO2D、运用生物技术培养特殊菌类,利用太阳能分解水:3、某气体的成分可能含有H2、CO、N2、CH4中的一种或两种。
该气体在足量的氧气中充分燃烧后,将全部生成物依次通过浓硫酸和氢氧化钠溶液,发现浓硫酸和氢氧化钠溶液的质量都有增加,则该气体的成分不可能是()A、CH4B、CO和N2C、H2和COD、CO和CH44、4.6g某有机物完全燃烧时需要消耗9.6g氧气,生成8.8g二氧化碳和5.4g水,该有机物中()A、只含碳、氢两种元素B、只含碳元素C、含碳、氢、氧元素D、可能含氧元素5、目前人类所使用的能量主要来自于化学反应。
下列变化中实现了由化学能转化成电能的是()A、家庭烧型煤取暧B、利用海洋潮汐发电C、在家用电器中使用干电池D、电解水生成氢气和氧气6、下列有关环境保护问题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乱扔塑料袋、泡沫快餐盒,会造成白色污染B、城市一般能见度较低,主要是烟雾和粉尘污染所致C、公园里大理石雕塑被腐蚀,这是温室效应所致D、不合格装饰材料中常含甲醛、苯等致癌物,会导致室内污染7、新研制的以农作物秸秆为原料的一次性餐盒,废弃后在自然条件下两个月就可以分解。
下列关于此餐盒的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A、替代塑料餐盒可减少“白色污染”B、可有效利用秸秆,减少燃烧秸秆产生的空气污染C、这种餐盒是绿色环保产品D、秸秆属于合成材料8、我国赢得了2008年第29届夏季奥运会的举办权。
2020智慧树知到《可再生能源与低碳社会》章节测试[完整答案]2020年智慧树知到的《可再生能源与低碳社会》是一门关于可再生能源和低碳社会的课程。
第一章单元测试中,问题是关于我国在哪一年的气候大会上发表了《携手构建合作共赢、理的气候变化治理机制》的讲话,答案是2015年。
第二章单元测试中,问题涉及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的核心原则、全球变暖问题的科学研究、应对气候变化的主渠道、以及人类历史上首次以法规形式限制温室气体排放的文件。
第三章单元测试中,问题包括温室气体的产生、气候变化问题的不确定性、全球应对气候变化的历史进程、以及气候变化的主要原因。
第四章单元测试中,问题涉及低碳经济的官方文件。
2020年智慧树知到的《可再生能源与低碳社会》是一门关于可再生能源和低碳社会的课程。
在第一章单元测试中,问题是关于我国在哪一年的气候大会上发表了《携手构建合作共赢、理的气候变化治理机制》的讲话,答案是2015年。
在第二章单元测试中,问题涉及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的核心原则、全球变暖问题的科学研究、应对气候变化的主渠道、以及人类历史上首次以法规形式限制温室气体排放的文件。
在第三章单元测试中,问题包括温室气体的产生、气候变化问题的不确定性、全球应对气候变化的历史进程、以及气候变化的主要原因。
在第四章单元测试中,问题涉及低碳经济的官方文件。
利用市场机制和经济手段推动减排、加强公众参与和意识提升4、碳交易是指企业或国家之间通过买卖碳排放配额来实现减排的一种市场化手段。
答案:对5、低碳城市建设需要注意的问题包括答案:整合城市规划和建设、促进节能环保产业发展、加强公众参与和意识提升、建立完善的监管和评估机制6、碳中和是指通过减少碳排放和增加碳吸收来实现碳平衡的状态。
答案:对7、低碳城市建设需要采取的具体措施包括答案:推广清洁能源和新能源车辆、提升建筑节能水平、促进低碳交通和城市绿化、加强城市废弃物处理和资源回收利用8、碳税是指在企业或个人使用化石能源时,按照排放的碳量征收的一种税收。
2020 智慧树知到《可再生能源与低碳社会》章节测试[ 完整答案]2020 智慧树知到《可再生能源与低碳社会》章节测试答案第1 章单元测试1 、我国是在哪一年的气候大会上发表的《携手构建合作共赢、公平合理的气候变化治理机制》的讲话?答案:2015第2 章单元测试1 、《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最核心的原则是答案: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2 、在( )召开的第一次世界气象会议上,科学家们将全球变暖问题提上科学研究的日程。
答案:日内瓦3 、哥本哈根会议后,国际社会日益达成共识,应对气候变化的主渠道是答案:发展低碳经济4 、--是人类历史上首次以法规的形式限制温室气体排放。
答案:《京都议定书》5 、发展中国家在气候变化问题上没有历史责任,因此不需要减少碳排放。
答案:错6 、不属于实现“ APEC蓝”所用的超常规手段的是答案:D.禁止燃放烟花爆竹7 、下列属于不可再生能源的是答案:化石能源、核能8 、判断题:生物质能是不可再生能源( )答案:错9 、判断题:降低碳排放量会影响生产力进步( )答案:错10 、依据《中美气候变化联合声明》,在2030 年左右我国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的比重将提高至( ) 左右。
答案:20第3 章单元测试1 、温室气体的产生很大程度上是人类能源消耗的结果。
答案:对2 、气候变化问题是科学事实,没有不确定性。
答案:错3 、气候变化是由人为温室气体排放造成的。
答案:错4 、以下选项能反映全球应对气候变化历史进程的是答案:《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文本谈判阶段、《京都议定书》谈判阶段、哥本哈根谈判阶段5 、工业革命以后气候变化最主要的原因是答案:能源活动6 、-- 是人类历史上首次以法规的形式限制温室气体排放。
答案:《京都议定书》7 、世界上第一部关于应对气候变化的法律是答案:英国的《气候变化法》8 、在( ) 召开的第一次世界气象会议上,科学家们将全球变暖问题提上科学研究的日程。
可再生能源与低碳社会期末试卷1【单选题】中子轰击下发生核裂变反应按()释放出能量。
.
衰变公式
.
对数关系式
.
质能转換公式
.
动量守恒公式
2【单选题】关于石油的分布和输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世界上石油资源的分布很均匀
.
世界上石油资源储藏量最丰富的地区是远东地区
.
日本、欧洲的许多国家,石油多来自美国、澳大利亚等地区
.
中东地区是世界上出产和输出石油最多的地区
6【单选题】我国第I类太阳能资源区有
.
拉萨、青海和甘肃敦煌
.
西藏、青海和乌鲁木齐
.
西藏、青海和云南
.
西藏、青海和哈尔滨
7【单选题】下列有关能源和信息的说法正确的是
.
空气中的电磁波频率越高波长越长
.
能量是守恒的,所以不会发生能源危机
.
手机是利用超声波来传递信息的
.
核电站是利用核裂变的能量来发电的
8【单选题】我国在青藏高原发现了名为“可燃冰”的环保型新能源,“可燃冰”属于化石燃料,主要成分是
.
甲醇
.
甲烷
.
乙烷
.
乙醇
9【单选题】防止赤潮以下措施无效的是( )
.
推广使用无磷洗衣粉
.
防止含氮废水排入海中
.。
可再生能源与低碳社会期末试卷1【单选题】中子轰击下发生核裂变反应按()释放出能量。
.衰变公式.对数关系式.质能转換公式.动量守恒公式2【单选题】关于石油的分布和输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世界上石油资源的分布很均匀.世界上石油资源储藏量最丰富的地区是远东地区.日本、欧洲的许多国家,石油多来自美国、澳大利亚等地区.中东地区是世界上出产和输出石油最多的地区6【单选题】我国第I类太阳能资源区有.拉萨、青海和甘肃敦煌.西藏、青海和乌鲁木齐.西藏、青海和云南.西藏、青海和哈尔滨7【单选题】下列有关能源和信息的说法正确的是.空气中的电磁波频率越高波长越长.能量是守恒的,所以不会发生能源危机.手机是利用超声波来传递信息的.核电站是利用核裂变的能量来发电的8【单选题】我国在青藏高原发现了名为“可燃冰”的环保型新能源,“可燃冰”属于化石燃料,主要成分是.甲醇.甲烷.乙烷.乙醇9【单选题】防止赤潮以下措施无效的是( ).推广使用无磷洗衣粉.防止含氮废水排入海中.让人们少喝水10【单选题】关于空调使用错误的做法是.空调过滤网不宜经常清洗.尽量选用节能,变频空调.空调不使用时应关闭电源,将电源插头拔掉.开空调额时候不开窗11【单选题】生物质能是太阳能以---形式储存在生物质中的能量形式,以生物质为载体的能量。
.生物能.化学能.机械能.矿物能12【单选题】从全球来看,未来碳排放增强主要来自于.工业发达国家.农业发达国家.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13【单选题】1839年,法国物理学家()发现了光伏效应。
.贝克勒尔.普林斯.麦克斯韦.布儒斯特14【单选题】下列哪一项属于可再生能源利用?.安装碳捕获技术的煤电.户用风力发电系统.“煤变油”技术.洁净煤利用技术15【单选题】()的低碳发展模式主要致力于发展生物质能以及相关的新能源汽车产业。
.南非.巴西.韩国.日本16【单选题】核电厂与火电厂的主要区别是核电厂用()替代了火电厂的锅炉。
.汽轮机.发电机.蒸汽发生器.反应堆17【单选题】新能源的发展正是起源于.风能.第二次世界大战.石油危机.工业革命18【单选题】目前用于核能发电的最重要裂变材料是.铀233.铀235.铀238.钚23319【单选题】风力发电机组的外部构造主要包括()、机舱和塔架三部分。
我国是在哪一年的气候大会上发表的《携手构建合作共赢、公平合理的气候变化治理机制》的讲话?可在妙状元.com查看完整版《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最核心的原则是在-----召开的第一次世界气象会议上,科学家们将全球变暖问题提上科学研究的日程。
哥本哈根会议后,国际社会日益达成共识,应对气候变化的主渠道是----是人类历史上首次以法规的形式限制温室气体排放。
发展中国家在气候变化问题上没有历史责任,因此不需要减少碳排放。
温室气体的产生很大程度上是人类能源消耗的结果。
气候变化问题是科学事实,没有不确定性。
可在妙状元.com查看完整版气候变化是由人为温室气体排放造成的。
以下选项能反映全球应对气候变化历史进程的是工业革命以后气候变化最主要的原因是低碳经济首次出现的官方文件是世界上第一部关于应对气候变化的法律是发展低碳经济不需要额外的成本。
保护环境和发展经济是一个矛盾体,经济的快速增长都是以能源的快速消耗为代价的。
低碳经济就是节能减排。
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着力点是在我国的能源消费结构中,消费比例最大的能源是从终端用能角度看,能源消费最大的三个部门是《中国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方案》提出的我国应对气候变化的指导思想是随着经济发展,碳排放水平一定随之上升。
碳生产力是单位GDP产出的碳排放,可以用来衡量一个经济体的效率水平。
低碳转型的推力,包括国际大都市的低碳城市建设的共同经验有为什么说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是我国发展低碳经济的必然选择?关于石油的分布和输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化石燃料资源将日趋桔竭,太阳能、风能、氢能和核能等新能源的使用范围将越来越广.下列有关说法中,错误的是关于能源和能源的利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下列哪一项不属于可再生能源利用?关于能源,以下说法中不正确的是下列设备或商品中,能量的转化形式是”化学能→电能”的是在世界范围来看,优化能源结构的主要途径有新能源又称非常规能源,主要包括以下( )能源属于二次能源。
以下属于可再生能源的是下列哪一项属于可再生能源利用?以下四个选项中不是火力发电的特点是__。
2020智慧树知到《可再生能源与低碳社会》章节测试[完整答案]2020智慧树知到《可再生能源与低碳社会》章节测试答案第1章单元测试1、我国是在哪一年的气候大会上发表的《携手构建合作共赢、公平合理的气候变化治理机制》的讲话?答案:2015第2章单元测试1、《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最核心的原则是答案: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2、在( )召开的第一次世界气象会议上,科学家们将全球变暖问题提上科学研究的日程。
答案:日内瓦3、哥本哈根会议后,国际社会日益达成共识,应对气候变化的主渠道是答案:发展低碳经济4、--是人类历史上首次以法规的形式限制温室气体排放。
答案:《京都议定书》5、发展中国家在气候变化问题上没有历史责任,因此不需要减少碳排放。
答案:错6、不属于实现“APEC蓝”所用的超常规手段的是答案:D.禁止燃放烟花爆竹7、下列属于不可再生能源的是答案:化石能源、核能8、判断题:生物质能是不可再生能源( )答案:错9、判断题:降低碳排放量会影响生产力进步( )答案:错10、依据《中美气候变化联合声明》,在2030年左右我国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的比重将提高至( )左右。
答案:20第3章单元测试1、温室气体的产生很大程度上是人类能源消耗的结果。
答案:对2、气候变化问题是科学事实,没有不确定性。
答案:错3、气候变化是由人为温室气体排放造成的。
答案:错4、以下选项能反映全球应对气候变化历史进程的是答案:《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文本谈判阶段、《京都议定书》谈判阶段、哥本哈根谈判阶段5、工业革命以后气候变化最主要的原因是答案:能源活动6、--是人类历史上首次以法规的形式限制温室气体排放。
答案:《京都议定书》7、世界上第一部关于应对气候变化的法律是答案:英国的《气候变化法》8、在( )召开的第一次世界气象会议上,科学家们将全球变暖问题提上科学研究的日程。
答案:日内瓦9、气候变化最主要的原因是( )答案:能源活动10、哥本哈根会议后,国际社会日益达成共识,应对气候变化的主渠道是答案:发展低碳经济第4章单元测试1、低碳经济首次出现的官方文件是答案:2003年英国发表的《能源白皮书》2、世界上第一部关于应对气候变化的法律是答案:英国的《气候变化法》3、发展低碳经济不需要额外的成本。
低碳生活与绿色文明2023章节测试答案_低碳生活与绿色文明智慧树知到答案第一章单元测试1、低碳经济理念产生的背景是()。
A:经济危机B:全球合作C:能源短缺D:气候变化我的答案:【气候变化】2、发达国家中碳生产力最高的国家是()。
A:日本B:美国C:英国D:挪威我的答案:【挪威】3、2016年签署的《巴黎协定》提出控制本世纪全球平均气温上升幅度不超过()。
A:1.5℃B:2℃C:3℃D:4℃我的答案:【2(】4、人工造林面积位居于世界第一位的国家是()。
A:印度B:中国C:巴西D:俄罗斯我的答案:【中国】5、我国目前唯一现实的能大规模发展的替代能源是()。
A:天然气B:太阳能C:核能D:地热能我的答案:【核能】6、以下不属于可再生能源的是()。
A:海洋能B:核能C:生物质能D:石油我的答案:【石油】7、()已经被确认为是全球最大的应对气候变化的行为之一。
A:计算“碳足迹”B:“熊猫标准”C:“地球一小时”D:“世博绿色出行低碳交通卡”我的答案:【“地球一小时”8、从森林的利用上讲,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的重要途径有()。
A:植树造林B:加强森林管理C:保持并增加碳汇D:减少碳汇我的答案:【植树造林;加强森林管理;保持并增加碳汇】9、以下属于低碳技术的是()。
A:煤的清洁利用B:可再生能源技术C:二氧化碳捕获与埋存(CCS)D:新能源汽车我的答案:【煤的清洁利用;可再生能源技术;二氧化碳捕获与埋存(CCS);新能源汽车】10、从环境科学的角度看,环境主要是指的生存环境。
A:对B:错我的答案:【对】11、世界环境日是每年的6月5日。
A:对B:错我的答案:【对】12、低碳新能源是继人力、畜力、蒸汽和电力之后的又一次“动力革命”。
A:对B:错我的答案:【对】13、全国环保系统统一的投诉举报电话是12369。
A:对B:错我的答案:【对】14、臭氧是温室气体中在大气存活时间最长、存量最大的气体。
A:对B:错我的答案:【错】15、低碳经济包括经济性、技术性、目标性三个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