涂料与粘合剂
- 格式:ppt
- 大小:1.64 MB
- 文档页数:32
涂料和粘合剂知识点总结一、涂料知识点总结1. 涂料的分类涂料是覆盖并保护目标表面的一种化学产品,按照成膜方式、基料分类和用途等可以分为多种类型。
按成膜方式可分为溶剂型涂料、水性涂料、粉末涂料和辐射固化涂料等。
按基料分类可分为油性涂料、聚合物涂料、树脂涂料、无机涂料和特种功能涂料等。
按用途可分为建筑涂料、工业涂料和家用涂料等。
2. 涂料的主要成分涂料的主要成分包括基料、颜料、助剂和溶剂等。
基料是涂料的基础和主体,是产生附着力和保护性的主要元素。
颜料是提供涂料色彩和覆盖性的材料,是涂料中的非常重要的成分。
助剂包括稀释剂、助剂和添加剂,是用于提高涂料性能和加工工艺的辅助物质。
溶剂是溶解其他成分的溶剂或挥发物质。
3. 涂料的性能涂料的性能包括物理性能、化学性能、机械性能和耐久性能等。
物理性能如附着力、硬度、光泽度和耐磨性等。
化学性能如耐腐蚀、耐化学品和耐热性能等。
机械性能如伸缩性、抗拉强度和抗冲击性等。
耐久性能如耐候性、耐水性和抗老化性等。
4. 涂料的应用涂料广泛应用于建筑、家居装饰、汽车、船舶、家用电器和工业设备等各个领域。
在建筑领域,涂料主要用于墙面、天花板和地板等表面的装饰和保护;在汽车领域,涂料主要用于车身、车架和车厢等表面的装饰和防护;在工业领域,涂料主要用于钢铁、铝合金和塑料制品等材料的保护和美化。
5. 涂料的发展趋势涂料的发展趋势主要包括绿色环保、高性能、高功能和智能化等方向。
绿色环保是指涂料要求低VOC、低污染、低毒性和可回收性;高性能是指涂料要求高附着力、耐候性和耐久性;高功能是指涂料要求具有防火、防腐、防结露和防水等特殊功能;智能化是指涂料要求具有自洁、自修和自诊断等智能功能。
二、粘合剂知识点总结1. 粘合剂的分类粘合剂是一种用于粘接和固定材料的化学产品,按照固化方式、成膜方式和用途等可以分为多种类型。
按固化方式可分为热固化粘合剂、化学固化粘合剂和物理固化粘合剂等。
按成膜方式可分为固体粘合剂、液体粘合剂和固体液化粘合剂等。
《涂料与粘合剂》教学大纲一、课程基本信息课程名称(中、英文):《涂料与粘合剂》(Coatings and Adhesives)课程号(代码):300043020课程类别:专业选修课学时:32 学分:2二、教学目的及要求《涂料与粘合剂》课程是应用化学、材料化学、高分子化学及其相近专业的一门选修课程,是在学生具备了必要的有机化学、无机化学、分析化学、物理化学、高分子化学等基础知识之后,选修的专业课。
它是以有机化学为基础,建立在高分子化学理论基础上的一门应用性质的科学。
《涂料与粘合剂》课程系统、全面地介绍涂料与粘合剂的理论知识和应用技术,主要研究涂料与粘合剂的组成与性能、反应原理、主要施工工艺以及与之相关的理论。
通过本门课程学习,首先应掌握主要涂料品种的反应原理,所用原料和配料比,影响形成反应的因素以及生产的操作工艺;其次应掌握一些特殊功能的涂料品种与一般的涂装技术基础;对所学涂料品种的性能测试方法和安全技术也应有一定的了解;此外了解各种粘合机理及常见的粘合剂。
培养学生从事涂料与粘合剂研究与开发工作的能力,为学生今后从事本专业的技术与科研工作打下必要的基础。
对毕业要求及其分指标点支撑情况:(1)毕业要求1,分指标点1.5(2)毕业要求2,分指标点2.2(3)毕业要求4,分指标点4.2三、教学内容(含各章节主要内容、学时分配,并以下划线或*等方式注明重点、难点)第一章绪论(3学时)简要介绍涂料的定义和作用,涂料的发展方向。
涂料的分类,涂料的命名、涂料的组成及各组分的作用,了解主要成膜物质、次要成膜物质、助成膜物质和挥发物质;涂料的物理成膜方式和化学成膜方式。
并使学生对本课程的学习内容和学习方法建立整体概念。
要点:涂料的定义涂料的作用涂料的分类和命名涂料的组成及各组分的作用涂料的成膜机理。
第二章酚醛树脂涂料(3学时)主要介绍以酚醛树脂作为主要成膜物质的涂料。
首先从理论上介绍酚醛树脂形成反应的原理,及影响酚醛树脂形成反应的因素,最后从工业的角度上介绍几种酚醛树脂涂料:包括原料配方和生产工艺。
涂料印花粘合剂的种类和稳定性有哪些涂料印花粘合剂是一种用于将颜料粘接在布料、纸张、皮革和其他材料上的化学物质。
它是制作印花材料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提供良好的附着力和耐久性。
涂料印花粘合剂的种类和稳定性对印花品质的影响至关重要。
以下将介绍几种常见的涂料印花粘合剂种类及其稳定性。
1.聚丙烯酸酯(PAA)涂料印花粘合剂聚丙烯酸酯(PAA)是一种常见的涂料印花粘合剂,用于纺织品和纸张印花。
它具有良好的附着力,柔软性和稳定性,可以在不同类型的织物和纸张上实现卓越的色彩和图案效果。
PAA粘合剂的稳定性取决于其溶解度和粘度,以及与其他添加剂的相容性。
2.聚乙烯醇(PVA)涂料印花粘合剂聚乙烯醇(PVA)是另一种常用的涂料印花粘合剂,广泛应用于纺织品和纸张印花。
PVA粘合剂具有良好的粘接性和延展性,能够提供强大的印花附着力。
然而,PVA粘合剂在湿度或高温环境下的稳定性较差,容易发生粘接失败。
3.聚氨酯(PU)涂料印花粘合剂聚氨酯(PU)是一种具有良好粘接性和耐久性的涂料印花粘合剂,常用于纺织品和皮革印花。
它可以提供优异的附着力,并且具有优良的耐水性和耐磨性。
PU粘合剂的稳定性取决于其固化过程中的温度和湿度,以及与其他添加剂的相容性。
4. 丙烯酸酯(Acrylic)涂料印花粘合剂丙烯酸酯(Acrylic)是一种具有良好粘接性和耐久性的涂料印花粘合剂,广泛应用于纺织品和皮革印花。
它可以提供卓越的附着力和耐水性,具有优良的耐久性和抗化学性。
Acrylic粘合剂的稳定性取决于其固化过程中的温度和光敏性,以及与其他添加剂的相容性。
值得注意的是,不同类型的涂料印花粘合剂在不同的条件下可能会出现一些稳定性问题,如粘接失败、颜色变化、降解等。
为了确保印花品质的稳定性,需要在生产过程中进行严格的质量控制和测试,并选择适合特定材料和应用的合适的粘合剂。
总结起来,涂料印花粘合剂的种类包括聚丙烯酸酯(PAA)、聚乙烯醇(PVA)、聚氨酯(PU)和丙烯酸酯(Acrylic)等。
《涂料与粘合剂》教学大纲一、课程基本信息课程名称(中、英文):《涂料与粘合剂》(Coating and Adhesives)课程号(代码):300043020课程类别:专业选修课学时:32 学分:2二、教学目的及要求《涂料与粘合剂》课程是应用化学、材料化学及其相近专业的一门选修课程,是在学生具备了必要的有机化学、无机化学、分析化学、物理化学、高分子化学等基础知识之后,选修的专业课。
它是以有机化学为基础,建立在高分子化学理论基础上的一门应用性质的科学。
《涂料与粘合剂》课程系统、全面地介绍涂料与粘合剂的理论知识和应用技术,主要研究涂料与粘合剂的组成与性能、主要施工工艺、性能检测以及与之相关的理论。
通过本门课程学习,首先应掌握主要涂料品种的反应原理,所用原料和配料比,影响形成反应的因素以及生产的操作工艺;其次应掌握一些特殊功能的涂料品种与一般的涂装技术基础;对所学涂料品种的性能测试方法和安全技术也应有一定的了解;此外了解各种粘合机理及常见的粘合剂。
培养学生从事涂料与粘合剂研究与开发工作的能力,为学生今后从事本专业的技术与科研工作打下必要的基础。
对毕业要求及其分指标点支撑情况:(1)毕业要求 1,分指标点1.4和1.5;(2)毕业要求2,分指标点2.2和2.3;(3)毕业要求3,分指标点3.4;(4)毕业要求6,分指标点6.3;三、教学内容(含各章节主要内容、学时分配,并红字方式注明重点难点)第一章绪论(3学时)简要介绍涂料的定义和作用,涂料的发展方向。
使学生对本课程的学习内容和学习方法建立整体概念。
了解涂料的分类方法,及各组分的作用,使学生了解涂料的成膜机理要点:涂料的定义、涂料工艺的定义、涂料性能、涂料的作用课程学习的目的、方法、要求涂料的分类,涂料的命名、涂料的组成及各组分的作用,了解主要成膜物质、次要成膜物质、助成膜物质和挥发物质;物理成膜方式和化学成膜方式。
第二章酚醛树脂涂料(3学时)从酚醛树脂的合成原理出发,使学生掌握酚醛树脂的合成原理,了解酚醛树脂形成反应的影响因素,掌握酚醛树脂涂料的合成配方及生产工艺。
胶黏剂定义:是一类单组分或多组分的,具有优良粘结性能的,在一定条件下能使被胶结材料通过表面黏附作用紧密结合在一起的物质。
粘附:两个表面靠化学力、物理力或两者兼有的力使之结合在一起的状态。
胶合:用胶粘剂将被粘物连接在一起的过程。
胶接强度:交界面破坏时,单位面积破坏所需的力。
胶黏剂的组成:基料、固化剂、填料、增韧剂、稀释剂、其他辅料。
胶黏剂与胶接技术的特点:优点:1、胶接适用范围广,不受被胶接材料的类型、几何形状的限制。
2、胶接应力分布均匀、很少产生传统连接常出现的应力集中现象,可以提高抗疲劳强度。
3、胶接工艺简单,设备投资少,易实现机械化,生产效率高。
4、胶接可以减轻结构件重量、节约材料。
5、胶接受力面大,机械强度高。
6、胶接制件表面光滑、平整、美观,能提高空气动力学特性和美观性。
7、胶接的密封性能优良,并且具有耐水、防腐和电绝缘等性能,可以防止金属的电化学腐蚀。
8、胶接可以实现精细加工和独特组装,也可功能性胶接。
9、胶接工艺温度低,对热敏部件损害小。
10、粘结修补、密封堵漏快捷高效。
缺点:胶黏剂的分类:天然材料、合成高分子材料、无机材料。
胶黏剂应用:1、提高木材利用率。
2、低劣质木材、小径材、残废材、木材加工剩余物、农副产品的有效利用。
3、提高木质材料性能。
胶接接头:被胶接材料通过胶黏剂进行连接的部位。
基本形式:搭接接头、面接接头、对接接头、角接接头。
接头受力情况:拉应力、剪切力、剥离力、劈裂力。
胶接的基本过程:润湿,界面扩散,形成胶接键胶接理论:吸附理论、机械胶合理论、扩散理论、静电理论、化学键理论。
成键形式:1、通过胶黏剂和被胶接物中的活性基团形成化学键。
2、通过偶联剂使胶黏剂与被粘物分子间形成化学键。
3、通过表面处理获得活性基团与胶黏剂形成化学键。
胶接接头的破坏类型:被胶接物破坏、内聚破坏、界面破坏、混合破坏。
破坏发生原因:被胶接物破坏和胶粘剂的内聚破坏,主要取决于二者材料自身的强度。
当然还与材料内部的缺陷、构成接头后体系内部胶层厚度,被胶接表面处理状况,组分间相互作用等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