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版贵州大学电子信息考研经验考研参考书考研真题
- 格式:doc
- 大小:598.50 KB
- 文档页数:12
考研是我一直都有的想法,从上大学第一天开始就更加坚定了我的这个决定。
我是从大三寒假学习开始备考的。
当时也在网上看了很多经验贴,可是也许是学习方法的问题,自己的学习效率一直不高,后来学姐告诉我要给自己制定完善的复习计划,并且按照计划复习。
于是回到学校以后,制定了第一轮复习计划,那个时候已经是5月了。
开始基础复习的时候,是在网上找了一下教程视频,然后跟着教材进行学习,先是对基础知识进行了了解,在5月-7月的时候在基础上加深了理解,对于第二轮的复习,自己还根据课本讲义画了知识构架图,是自己更能一目了然的掌握知识点。
8月一直到临近考试的时候,开始认真的刷真题,并且对那些自己不熟悉的知识点反复的加深印象,这也是一个自我提升的过程。
其实很庆幸自己坚持了下来,身边还是有一些朋友没有走到最后,做了自己的逃兵,所以希望每个人都坚持自己的梦想。
本文字数有点长,希望大家耐心看完。
文章结尾有我当时整理的详细资料,可自行下载,大家请看到最后。
贵州大学应用统计的初试科目为:(101)思想政治理论(204)英语二(303)数学三和(432)统计学。
参考书目为:1.《统计学》(第五版及其以后版本均可),贾俊平,何晓群,金勇进编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有关英语的一些经验大家都说“得阅读者得天下”。
阅读一共占40分,但如果把所有精力都花在阅读练习上,不注意其他题型的应试技巧,也是得不偿失的。
建议大家抽出3个小时的时间,完整地做一套题。
做完一套卷子之后,正确率是次要的,重点是发现自己的弱点,同时了解试卷结构并调整自己的时间安排与做题节奏。
对于真题,一定要做到“心中有数”!不能像无头苍蝇一样一下子就扎进了哪个老师的长难句网课或者哪本阅读书当中。
不是说辅助网课和书不好,而是说要有的放矢,先整体,后局部深入。
没有哪个做题顺序是最好的,最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大家可以自由决定。
做真题一定要注意做题顺序,我是先从阅读开始,然后写完作文,最后再做完形填空。
外国语言文学学院·回到页首↑专业名称研究方向参考书目英语语言文学01 英语语言学02 英美文学03 翻译学601 基础英语:张汉熙等主编:《高级英语》(修订本1-2册)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张培基、俞云根等编:《英汉翻译教程》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401 语言、文学与翻译:胡壮麟编:《语言学教程》(修订本)北京大学出版社章振邦:《新编英语语法教程》(修订本)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张伯香编:《英国文学教程》(修订本上下册)武汉大学出版社吴定柏:《美国文学大纲》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常耀信:《美国文学简史》(修订本)南开大学出版社郭著章、李庆生编:《英汉互译实用教程》武汉大学出版社查看俄语语言文学01 俄语语言学02 俄罗斯文学03 俄语翻译学04 语言文化学602 实践俄语:《大学俄语》东方1-7册北外和普院合编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5年402 俄语语言学与文学:王超尘等:《现代俄语理论教程》上下册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任光宣:《俄罗斯文学史》2003年俄文版北京大学出版社查看法语语言文学01 法语语言学02 法国文学03 翻译理论与实践04 法语文学理论与批评603 专业法语:Nouveau sans frontiers CELInternatial 3-4册束景哲:《法语课本》第5册,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403 法国文学(中世纪至20世纪):Les Grands auteurs francaisTextes et LitteratureBordas1996陈振尧:《法国文学史》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查看德语语言文学01 德语语言学02 德语文学03 翻译学604 基础德语:梁敏等:《德语教程》1-4册北京大学出版社联邦德国驻北京使馆:《德国概况》张才尧:《实用德语语法》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404 德语语言学与文学:韩万衡:《德语语言专题》天津外语大学出版社孙坤荣:《德国文学选读》北京大学出版社余匡复:《德国文学史》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杨寿国等:《德汉翻译教程》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W.Koller:Einfuerung in dieUebersetzungswissenschaft,Quelle & Meyer, 4.Auflage,Heidelberg1992查看日语语言文学01 日本语言学02 日本文学03 翻译学605 专业日语与翻译:王宣琦:《日本语》(日语中、高学年用教材)武汉大学出版社陈岩:《日汉翻译教程》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405 日本概况与写作:吴鲁鄂、张杭萍:《美丽的岛国—日本》武汉大学出版社《日本文学史》(任何日文版本)吴鲁鄂《日本近现代文学作品选读》(2006年日文版)武汉大学出版社《日本国家概况》南开大学出版社查看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01 应用语言学02 第二语言习得03 语用学及社会语言学601 基础英语:张汉熙等主编:《高级英语》(修订本1-2册)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张培基、俞云根等编:《英汉翻译教程》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406 语言学基础:胡壮麟编:《语言学教程》(修订本)北京大学出版社查看新闻与传播学院·回到页首↑专业名称研究方向参考书目新闻学01 新闻理论02 新闻业务03 新闻发展史04 中西新闻比较606 综合知识(含法律、经济、中国文学知识及基础写作):《法律基础》周叶中主编,武汉大学出版社《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吕有志、戴德铮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大学语文》徐绍建主编武汉大学出版社407 新闻学基础:《理论新闻传播学导论》童兵人大出版社《新闻理论纲要》李卓钧武大出版社查看传播学01 传播理论02 广告传播03 广播电视传播04 网络传播05 图像与动画设计06 媒介经营管理606 综合知识(含法律、经济、中国文学知识及基础写作):《法律基础》周叶中主编武汉大学出版社《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吕有志、戴德铮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大学语文》徐绍建主编武汉大学出版社408 传播学概论:《传播学教程》郭庆光人大出版社《传播学引论》李彬新华出版社《批判视野中的当代西方传播思想研究》石义彬武汉大学出版社查看信息管理学院·回到页首↑专业名称研究方向参考书目管理科学与工程01 信息系统理论与方法02 管理信息系统03 供应链与物流管理04 信息管理与信息技术05 管理优化与决策支持系统06 管理决策咨询07 项目管理08 网络管理与网络营销409 数据结构与信息系统(含数据结构、管理信息系统):《数据结构(C语言版)》严蔚敏、吴伟民清华大学出版社2002《管理信息系统》唐晓波科学出版社2005查看★电子商务01 电子商务理论02 电子商务管理410 电子商务综合(含电子商务概论、数据库原理与应用):查看03 电子商务技术《信息资源数据库》周宁武汉大学出版社2006年《电子商务概论》张李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2年图书馆学01 图书馆学基础理论与图书馆管理研究02 现代目录学研究03 知识组织与知识管理研究04 信息资源建设与服务研究05 信息检索与咨询研究06 文献与出版研究07 信息资源与知识产权管理08 数字图书馆技术与管理607 文献信息管理(含信息管理学基础、档案管理学、图书馆学基础):《信息管理学基础》马费成等著武汉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图书馆学基础教程》王子舟著武汉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或者档案管理学以及图书馆学基础的相关同类教材均可411 信息组织与检索(含文献分类学、目录学、网络信息检索与利用):《文献分类学》俞君立陈树年主编武汉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目录学》彭斐章等编著武汉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网络信息的检索与利用》黄如花编著武汉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查看情报学01 情报学理论与方法02 信息管理与知识管理03 信息经济与网络经济04 信息组织与检索05 信息系统工程06 竞争情报与管理咨询07 信息服务与信息保障412 信息管理基础(含信息管理学、数据库原理):《信息管理学基础》马费成武汉大学出版社2002《信息资源数据库》(第二版)周宁武汉大学出版社2006查看档案学01 档案学基础理论与方法研究02 文件管理与档案管理研究03 政府信息化与电子文件管理04 政府信息资源管理法规与政策05 政务信息资源管理研究06 档案信息计算机管理研究07 档案文献遗产保护607 文献信息管理(含信息管理学基础、档案管理学、图书馆学基础):《信息管理学基础》马费成等著武汉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图书馆学基础教程》王子舟著武汉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或者档案管理学以及图书馆学基础的相关同类教材均可413 档案学基础(含档案学基础、文书学与电子文件管理):档案学基础、文书学与电子文件管理的同类教材均可查看★出版发行学01 出版基础理论与管理 02 编辑理论与实践 03 数字出版研究 04 出版营销研究 05 出版管理研究06 出版经济研究 07 期刊研究 08 版权研究 09 国外出版业研究 10 出版史与出版文化研究608 出版发行学:《出版学基础》罗紫初等 山西人民出版社2005《图书学新论》吴平 山西经济出版社1998414 图书营销与管理: 《图书营销学》方卿等 山西经济出版社1998《书业法律基础》黄先蓉 山西经济出版社2001《现代书业企业管理学》朱静雯主编 苏州大学出版社2003查看★信息资源管理01 信息资源规划与配置 02 企业信息资源管理03 电子政务与政府信息资源管理 04 知识产权管理 05 信息服务管理06 信息系统开发与管理 07 信息构建 08 法商信息资源管理 09 信息资源计量研究609 信息组织与信息分析(含信息组织、信息分析与预测): 《信息组织》(第二版)周宁 武汉大学出版社2004《信息分析与预测》查先进 武汉大学出版社2000412 信息管理基础(含信息管理学、数据库原理):《信息管理学基础》马费成 武汉大学出版社2002《信息资源数据库》(第二版)周宁 武汉大学出版社2006查看经济与管理学院·回到页首↑美曼昆著,梁小民泽:《经济学原理》(上、下册)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高鸿业主编:《西方经济学》(微观部分)《西方经济学》(宏观部分)第三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金融学01 货币银行学02 国际金融03 国际投资04 保险学416 宏微观经济学:美曼昆著,梁小民泽:《经济学原理》(上、下册)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高鸿业主编:《西方经济学》(微观部分)《西方经济学》(宏观部分)第三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查看产业经济学01 产业经济理论与政策02 国际产业经济研究03 产业分析理论与方法416 宏微观经济学:美曼昆著,梁小民泽:《经济学原理》(上、下册)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高鸿业主编:《西方经济学》(微观部分)《西方经济学》(宏观部分)第三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查看国际贸易学416 宏微观经济学:美曼昆著,梁小民泽:《经济学原理》(上、下册)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高鸿业主编:《西方经济学》(微观部分)《西方经济学》(宏观部分)第三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查看数量经济学01 计量经济学416 宏微观经济学:美曼昆著,梁小民泽:《经济学原理》(上、下册)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高鸿业主编:《西方经济学》(微观部分)《西方经济学》(宏观部分)第三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查看★金融工程416 宏微观经济学:美曼昆著,梁小民泽:《经济学原理》(上、下册)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查看高鸿业主编:《西方经济学》(微观部分)《西方经济学》(宏观部分)第三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管理科学与工程01 管理科学理论与方法02 项目管理03 投融资管理04 建设工程管理05 系统安全与系统优化06 知识管理与技术创新07 信息技术与物流管理08 变革管理与领导科学09 工业工程与管理417运筹学与技术经济学:龙子泉主编:《管理运筹学》武汉大学出版社(线性规划和决策分析部分)徐莉主编:《技术经济学》武汉大学出版社查看会计学01 财务会计02 管理会计03 审计04 财务管理05 电算化会计418 工商管理基本理论:谭力文、徐珊、李燕萍编著:《管理学》武汉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格里高利·曼昆著:《经济学原理》(微观经济学部分)机械工业出版社2003年版查看企业管理01 企业经营管理02 人力资源管理03 生产管理04 物流管理05 民营企业管理418 工商管理基本理论:谭力文、徐珊、李燕萍编著:《管理学》武汉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格里高利·曼昆著:《经济学原理》(微观经济学部分)机械工业出版社2003年版查看旅游管理418 工商管理基本理论:谭力文、徐珊、李燕萍编著:《管理学》武汉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格里高利·曼昆著:《经济学原理》(微观经济学部分)机械工业出版社2003年版查看技术经济及管理01 管理决策与智能信息处理02 数据、模型、决策分析03 投融资与项目管理04 信息技术与管理变革05 供应链物流管理418 工商管理基本理论:谭力文、徐珊、李燕萍编著:《管理学》武汉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格里高利·曼昆著:《经济学原理》(微观经济学部分)机械工业出版社2003年版查看★市场营销管理418 工商管理基本理论:谭力文、徐珊、李燕萍编著:《管理学》武汉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格里高利·曼昆著:《经济学原理》(微观经济学部分)机械工业出版社2003年版查看法学院·回到页首↑专业名称研究方向参考书目法学理论01 法学理论02 市场经济与法治建设03 人权法04 法治改革比较研究419 法理学:《法理学》李龙主编,人民法院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联合出版《法理学》张文显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查看法律史01 中国传统法律文化02 中国法制史420 中国法律思想史及外国法制史:《中国法律思想史新编》张国华著,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中国法律思想史》杨鸿烈著,商务印书馆1998年4月第1版《外国法制史》由嵘主编查看宪法学与行政法学01 宪法基础理论02 比较宪法03 地方政权建设04 宪法经济制度学421 宪法学:《宪法》二十一世纪核心教材,周叶中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新宪法学》武汉大学出版社,秦前红主编2005年出版查看宪法学与行政法学05 行政法学422 行政法学:《行政法原论》周佑勇著,中国方正出版社2005年修订版《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姜明安主编,北京大学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第二版。
考研这个念头,我也不知道为什么,会如此的难以抑制,可能真的和大多数情况一样,我并没有过脑子,只是内心的声音告诉我:我想这样做。
得知录取的消息后,真是万分感概,太多的话想要诉说。
但是这里我主要想要给大家介绍一下我的备考经验,考研这一路走来,收集考研信息着实不易,希望我的文字能给师弟师妹们一个小指引,不要走太多无用的路。
其实在刚考完之后就想写一篇经验贴,不过由于种种事情就给耽搁下来了,一直到今天才有时间把自己考研的历程写下来。
先介绍一下我自己,我是一个比较执着的人,不过有时候又有一些懒散,人嘛总是复杂的,对于考研的想法我其实从刚刚大一的时候就已经有了,在刚刚进入大三的时候就开始着手复习了,不过初期也只是了解一下具体的考研流程以及收集一些考研的资料,反正说到底就是没有特别着急,就我个人的感受来说考研备考并不需要特别长的时间,因为如果时间太长的话容易产生疲惫和心理上的变化反而不好。
下面会是我的一些具体经验介绍和干货整理,篇幅总体会比较长,只因,考研实在是一项大工程,真不是一两句话可描述完的。
所以希望大家耐心看完,并且会有所帮助。
文章结尾处附上我自己备考阶段整理的学习资料,大家可以自取。
贵州大学生态学初试科目:(101)思想政治理论(201)英语一(659)普通生物学一(822)生态学参考书目:《陈阅增普通生物学》(第4版),吴相钰,高等教育出版社,2014;《生态学》(第二版). 杨持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年关于英语复习。
我提一个建议,考研单词主要是用于阅读,所以知道意思即可,建议背单词书的同学不要死啃单词书,以“过单词”的方式背单词,每个单词记忆时间不要太长,不然很容易走神,效率也会很低,背诵单词应利用好零碎的时间,如吃饭之前半个小时,饭后半个小时,也可以穿插在复习专业课期间学累了的时候。
我大概早上会有半个小时的时间来背单词,考研单词大多数是不要求掌握拼写的,在阅读中见到能认出即可,所以速度可以快一点,多重复几遍。
从大三上学期决定考研到现在已经快两年了,这两年里,从最初的好奇到现在的欣慰,真的经历了很多,不亚于重新高考一次,考研过程的心酸都是不言而喻的,但是针扎不到谁的身上,谁都不知道到底有多疼,但是这个过程中所收获的,也不是轻轻松松可以讲清楚的,考研的过程对你的一生都有至关重要的的意义。
与我而言,高中是老师扶持中的前进,而考研却是丢开拐杖,独立学习成长的过程。
政治的备考我并没有花费很多的时间,开始的时间比较晚,大概暑假时候开始,开始以后也没有下很大精力。
我的建议是,政治不用各方考察,选各种乱七八糟的东西,找到一个适合自己的老师,然后跟定他,最后的结果一定不会太差,虽然不会让政治成为你的亮点,但是绝对不会给你拖后腿。
我的政治跟的是李凡老师,李老师真的是认真负责,一直给你打气,给你安全感,而且他对学习的看法我很喜欢。
他的配套题,我做了一遍,然后重点看了错题和易错的知识点,主观题的部分,前期背了《政治新时器》,最后政治成绩也很理想,大家可以去试听一下看适不适合自己。
接下来是英语的部分,讲真,我的英语真的超级差,最后考的也不是很理想,我其实没太有发言权,这里讲一下误区吧。
如果觉得基础不好的可以报《蛋核英语》的课程。
单词真的是很重要,非常重要,一定要每天记单词,不能松懈,我就一直不喜欢背单词,觉得单词实在多余,只想通过阅读来掌握单词,但是没有之前记的过程,真的很难推进而且又多,很容易让自己崩溃。
所以就用了《一本单词》词汇书。
再来就是阅读的部分,有很多考研机构老师总是强调阅读的重要性,说拿下阅读就是拿下考研英语,不是这样的,阅读确实是很重要的一部分,但是别的同样重要,千万不要只注重阅读忽略别的。
再就是平时练习时一定要严格按照时间来,比如15分钟一篇阅读,这里建议下午做练习,因为考英语的时间是下午,一定要早点形成习惯,不然考试时候,真的做不进去又很困。
真题也很重要,我就是把《木糖英语手译真题》做完了,很不错哦。
数学的部分,我是一开始先测试了一下自己的整体基础。
贵州大学机械考研真题试卷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机械设计中,为了保证零件的可靠性,通常需要进行哪种计算?A. 强度计算B. 刚度计算C. 稳定性计算D. 疲劳寿命计算2. 在机械工程中,材料的屈服强度是指材料在何种状态下的应力值?A. 材料开始发生永久变形B. 材料开始发生断裂C. 材料开始发生弹性变形D. 材料开始发生塑性变形3. 以下哪种传动方式属于机械传动?A. 齿轮传动B. 液压传动C. 电磁传动D. 气压传动4. 机械制造中,加工精度通常受到哪些因素的影响?A. 机床精度B. 刀具磨损C. 操作者技能D. 所有以上因素5. 机械系统中,为了减少振动和噪音,通常采用哪种方法?A. 增加阻尼B. 增加刚度C. 增加质量D. 减少阻尼6. 机械设计中,为了提高零件的耐磨性,通常采用哪种表面处理方法?A. 镀铬B. 镀镍C. 镀锡D. 镀铜7. 以下哪种材料属于非金属材料?A. 钢B. 铝C. 塑料D. 铜8. 在机械工程中,动平衡是指什么?A. 物体在运动中保持静止B. 物体在运动中保持平衡C. 物体在静止状态下保持平衡D. 物体在运动中保持对称9. 机械系统中,为了提高系统的稳定性,通常采用哪种控制方式?A. 开环控制B. 闭环控制C. 半闭环控制D. 混合控制10. 机械制造中,以下哪种加工方法属于去除材料加工?A. 铸造B. 锻造C. 焊接D. 切削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1. 简述机械设计中的可靠性设计原则。
2. 描述机械制造过程中的热处理工艺及其作用。
3. 解释什么是机械系统的动态响应,并举例说明。
三、计算题(每题25分,共50分)1. 假设有一个圆盘,其直径为0.5米,质量为50千克。
请计算在给定的角速度下,圆盘的转动惯量和所需的力矩。
2. 给定一个简支梁,长度为6米,材料的弹性模量为210 GPa,截面面积为0.02平方米。
当梁受到一个集中力F=10 kN作用在中点时,请计算梁的挠度和应力。
得到拟录取消息的前些天一直忐忑不安,想象着自己失败时的沮丧或者自己成功时的兴奋。
终于尘埃落定,内心激动,又面色平静地拿起手机给每一个关心我的家人和朋友发了这个好消息。
也想在这里写下自己考研路上的点点滴滴,给自己留一个纪念,也希望大家能从中得到一些收获。
立大志者得中志,立中志者得小志,立小志者不得志。
所以我建议刚开始大家就朝着自己喜欢的,最好的学校考虑,不要去担心自己能不能考上的问题,以最好的学校的标准来要求自己去学习。
大家可以去自己想报考的学校官网上下过去的录取分数线,报录比之类的信息给自己一个参考和努力目标。
包括找一些学长学姐问下经验也是很有用的。
备考那个时候无论是老师还是同学们都给了我很多的帮助,让我在备考的路上少走了很多的弯路,尤其是那些珍贵的笔记本,现在回想起来依然很是感动,还好现在成功上岸,也算是没有辜负大家对我的期望。
所以想着成功之后可以写一篇经验贴,希望可以帮助大家。
话不多说,下面跟大家介绍一下我的经验吧。
文末有笔记和真题下载,大家可自取。
贵州大学电子信息的初试科目为:(101)思想政治理论(204)英语二(302)数学二(408)计算机学科专业基础综合先谈谈英语吧其实英语每什么诀窍,就是把真题读透彻,具体方法我总结如下:第一,扫描提干,划关键项。
第二,通读全文,抓住中心。
1. 通读全文,抓两个重点:①首段(中心句、核心概念常在第一段,常在首段出题);②其他各段的段首和段尾句。
(其他部分略读,有重点的读)2. 抓住中心,用一分半时间思考3个问题:①文章叙述的主要内容是什么?②文章中有无提到核心概念?③作者的大致态度是什么?第三,仔细审题,返回原文。
(仔细看题干,把每道题和原文的某处建立联系,挂起钩)定位原则:①通常是由题干出发,使用寻找关键词定位原则。
(关键词:大写字母、地名、时间、数字等)②自然段定位原则。
出题的顺序与行文的顺序是基本一致的,一般每段对应一题。
一定要树立定位意识,每一题、每一选项都要回到原文中某一处定位。
第四,重叠选项,得出答案。
(重叠原文=对照原文)1. 通过题干返回原文:判断四个选项,抓住选项中的关键词,把选项定位到原文的某处比较,重叠选项,选出答案。
2.作题练习要求:要有选一个答案的理由和其余三个不选的理由(高中的时候大家都这样做的)新题型和完形填空我也只复习了真题中的,如果你觉得自己这块比较薄弱,可以找对应资料练习。
然后是作文,作文其实两点,一是主旨,你要说什么,这个平时要多多训练,拿到题后要迅速思考出题人考查的角度是什么。
二是框架,就是所谓的模板,这个真的非常有用,比如三段论排比开头,中间论述三段比喻,最后一段感叹句结尾,等等。
我是最后一个月才开始看作文的,如果你基础比较差,不建议你这么做,风险较大。
正常的话,应该在七月的时候把作文真题都揣摩一遍,同时买一本木糖英语的作文书,每天看几篇图片,思考主旨。
同时练习作文的框架结构。
在12月之前可以每周练习三篇作文,看图分析主旨,写出框架,并完整的写出全文,形成一套自己的逻辑和考试步骤。
这样子,当你考场上拿到题以后就会条件反射般的进行一系列的动作:分析主旨,列出框架,开头中间段结尾用什么句式,然后合起来怎么写等等。
这样抓住重点,才能最有效的利用时间。
英语提前15分钟交卷,考了76分,这说明我的英语复习方法还是非常有效的。
英语说实话我没有怎么准备,考前背了一个作文模板,做了几套真题就没有啦,但是可以分析真题的规律,完型填空,阅读理解都是有规律可循的,很多时候只看选项即可选出答案,这个部分个人有整理笔记,很多选项都是陪选而已,根本不会成为正确答案,比如:态度题永远不会选择indifferent,而它却一直持续出现来陪选,可是终究成为不了正确答案,有时候总结这种小技巧,对应试还是蛮好玩哒!英语的学习是应该贯穿考研始终的,从你决定考研的那一天起,不论每天的学习计划如何,都应该或多或少的留些时间给英语,哪怕只是背十几个单词或是做一篇阅读。
在考研英语中,阅读所占分值最多,所以大家应花最多的时间、精力去攻克它,最后关于真题可以选用木糖的。
(408)计算机学科专业基础综合专业课复习专业课对于书本把握不熟,其他的一切都是白搭。
研究生入学考试的一大特征便是其考察的基础性,其考点绝大多数都是书本上的知识,反复阅读课本,建立对书本的框架性认识,是对各位奋战在考研第一线的各位考生最基本要求。
比如下面这道真题:考查总线传输性能的计算,总线频率为100MHz,则时钟周期为10ns。
总线宽度与存储字长都是32位,故每次传送一个32位存储字。
猝发式发送可以连续传送地址连续的数据。
故总的传送时间为:传送地址10ns,传送128位数据40ns,共需50ns。
这种知识点在计算机组成原理部分里面算是非常基础的了。
然而,题目的基础性并不意味着题目的容易性,准确的把握每一个基础概念,也需要各位学弟学妹们大量时间以及尽力的投入。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只有一步一个脚印的踏实复习,才能取得希望的结果。
天道酬勤,相信大家努力过后,必然会有收获的。
通过大量做题,我们主要能获得两个方面的内容。
一是知识;二是答题技巧。
答题技巧很重要,不但对专业课重要,对公共课也很重要。
而上面可能没有提到过公共课的答题技巧,这里简单说一下。
因为政治我用的是李凡《政治新时器》,我以这本书为例,说一下我的收获,我在做了一部分习题后,结合着答案分析,轻而易举的得到了几个答题技巧,比如说在不看题目的情况下排除本身说法错误的选项等等,这套资料让我受益匪浅。
而关于英语的技巧主要还是通过看《木糖英语真题手译》上面的解析得到的。
有了答题技巧后,在后面做题的过程中思路就清晰多了。
看书的时候就要提炼出各个大考点中的重点,比如网络层次的划分:为了使不同计算机厂家生产的计算机能够相互通信,以便在更大的范围内建立计算机网络,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在1978年提出了“开放系统互联参考模型”,即著名的OSI/RM模型(Open System Interconnection/Reference Model)。
它将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的通信协议划分为七层,自下而上依次为:物理层(Physics Layer)、数据链路层(Data Link Layer)、网络层(Network Layer)、传输层(Transport Layer)、会话层(Session Layer)、表示层(Presentation Layer)、应用层(Application Layer)。
其中第四层完成数据传送服务,上面三层面向用户。
除了标准的OSI七层模型以外,常见的网络层次划分还有TCP/IP 四层协议以及TCP/IP五层协议,它们之间的对应关系如下图所示:我们在看书时,一定要注意概念里的每一个字,自己想想如果换成其他意思是不是可以行的通。
其次怎么既快速又扎实地记忆知识点呢。
(此处列举知识点,联系实际)那就是做成框架,将零散知识结合,随时思考,我复习最魔怔的时候,去饭堂打饭,还要思考一下刚刚做过的题。
考研的过程中,我不仅历练了身心,而且收获了友谊。
考研的路途是漫长而艰辛的,一个很好的同伴,对于每一个孤独的考生而言显得尤为珍贵。
我和同伴准备之初,就没有将彼此视为竞争的对手,而是奋战的伙伴。
资源共享,协同作战,是合作开始我们便达成的共识,而这一切对于我们之后顺利通过,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从经济学的角度而言,每个理性人都是自私的,因而打破彼此之间的芥蒂和隔阂,真诚的合作考研,其实还是挺难的,尤其当身边的同学可能与你产生直接或者间接的竞争关系时,合作就更显珍贵。
个人感觉,考研过程中,身边潜在的研友可以争取的还是应当积极争取的,毕竟与我们竞争的并非只有身边的同学,而更多的是我们并不相识,分布与五湖四海的强大个体。
考研的过程中,我们会遇到无数的迷茫和懈怠,同伴的鼓励和督促在这时便显得尤为重要。
这一路上,真心感谢和我一起奋战的同伴,感谢他伴我一同走过最艰难的时刻。
“好记性不如烂笔头”“好记性不如烂笔头。
”——这句话是初中老师最长提及的一句至理名言,这里刚好借用一下。
我还是深知良好笔记的重要作用的,课本看的再仔细,也毕竟是别人的,如何将书本的知识转化为自己的知识,才是问题的关键。
历史经验告诉我们整理笔记是我们将课本知识内化的重要途径。
整理笔记的优点有三:首先,书本的内容经过我们思维的处理,转化为自己的文字,加深我们对知识的理解;其次,压缩书本内容,方便我们日后背诵;最后,节约考试时临场思考的时间,合理考试时间分配。
计算及学科专业基础综合知识点太多了,而且非常细小繁杂,比如一个总线的分类就分为:不同角度有分类不同1.连接部件不同:片内总线:芯片内部的总线。
如在CPU内部,寄存器与寄存器之间,寄存器与算逻单元ALU之间都采用片内总线。
系统总线:指CPU、主存、I/O设备各大部件之间的信息传输线。
然后系统总线的分类:按传输信息内容的不同:1、数据总线:传输数据信息,双向2、地址总线:传输地址信息,由CPU输出,单向3、控制总线:传输各种控制信号,对于单根线来说是单向传输,总体来看是双向传输。
想必很多同学看到后面,就已经焦头烂额、身心俱疲了。
良好的笔记可以很好的减轻我们后期身体和心理上的负担,帮助我们更好的迎接挑战。
笔记里的每一个知识点,都是按照我们总结的模板来编写。
具体而言,每个名词解释包括如下几个部分:概念、特征等,同时,在知识点旁边,按照重要程度都标注A++A+,A,B+,B,C符号,并附有曾经考察的年份。
良好的笔记,加上反复的运用做题,基本考点很难不被掌握。
我在整理笔记之初,也是困惑良多,对于重点的把握不好,对于整理技巧的领会不深,都是实践中遇到的问题。
整理笔记,最重要的参考当然是教材本身了,但是教材毕竟比较多,全部做成笔记,并不现实。
于是通过各种已有的材料和信息,对教材进行筛选简化,便显得尤为重要,这里我用了研教新版《计算机学科专业基础综合》,研教新版对真题进行了多角度的详解,不仅是解析透彻,而且还列举出了其中所用的知识点和知识点解析,模拟题库更是真题同源,全面到位的做到了真实的感觉,之前在考试中遇到的题目就在这里找到了原题,这并不是黑科技,而是命题人真正的掌握了命题规律,最关键的是,作者毫无保留的将命题规律告诉了考生,遵循了“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的教育理念。
最后,鉴于我之前也受过学姐的照拂,所以我已经把我的一些资料都传到了high研网和high研app上,大家可以到上面自行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