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图书馆外借统计分析借阅数据盘点
- 格式:doc
- 大小:196.50 KB
- 文档页数:6
图书馆的读者借阅统计及分析摘要:通过对单位图书馆馆藏现状及读者借阅情况等各种因素进行统计分析,指出了目前我院图书馆在资源管理和信息服务方面存在的问题,并给出一些具体的解决方案与措施。
关键词:图书馆读者借阅服务统计分析图书馆借阅统计是了解文献流通与读者需求变化的重要方法,通过日常借阅统计,分析馆藏文献被利用情况,了解读者的阅读倾向,掌握读者对图书的需求特点,还可以反映出图书馆的服务效率和服务质量,通过分析,去研究和探索图书流通中的一些规律性的问题,及时地调整馆藏结构,为建立一个高质量的馆藏提供数据保障,更好地开展读者工作。
1、统计目的、内容与方法1.1 统计的目的图书借阅率是衡量图书馆图书质量和服务质量的重要指标,通过借阅统计可以获取第一手资料,分析馆藏文献被利用情况,了解读者的阅读倾向,掌握读者对图书的需求特点,以及读者对图书馆工作的满意度。
通过统计还可以为采访部门反馈信息,加强藏书建设,调整购书比例,有针对性地制定科学合理的动态藏书规划,从而为完善图书馆今后的藏书建设提供有效依据。
总之,图书馆借阅情况的统计对图书馆藏书质量的提高和读者服务工作的创新具有重要的意义。
1.2 统计的内容与方法统计的内容是对我院图书馆联网书目数据库里的中文图书借阅数据进行统计,统计时间为一年,统计对象以全院读者借阅情况为统计样本,类别按照《中国图书馆图书分类法》进行统计。
统计方法是对读者每天的借阅情况进行统计,最后进行累积汇总和分析,统计分析结果基本上真实反映了我院图书馆年度的借阅情况。
表1 读者及借阅情况统计表2、统计结果分析2.1 本院读者情况由表1可知,统计期间图书馆读者共有1687人,其中院领导6人,研究员高级工程师121人,高级工程师369人,工程师421人,助理工程师640人,一般干部17人,技师5人,工人48人,信息工作人员60人。
2.2 馆藏及借阅情况分析统计期间,馆藏图书及借阅情况以园区联网馆藏图书的类别涉及到各学科类型的文献。
知识文库 第17期93图书馆借阅统计和图书馆流通量张 颖图书馆借阅统计是了解文献流通与读者需求变化的重要方法,图书馆是高校的信息资料中心,是学生课余学习的主要场所,是学生课程知识的重要补充。
通过借阅统计可以获取第一手资料,分析馆藏文献被利用情况,了解读者阅读倾向,掌握读者对图书的需求特点。
通过借阅统计可以加强藏书建设,调整购书比例,也可以更合理的调整馆藏分布。
随着统计的深入,也可以看出各个因素对图书馆流通量产生的影响。
以我校图书馆为例。
我校图书馆分A 馆和B 馆两个分馆。
根据2015年开学以来的统计,我馆A 区馆藏量为25400多册,B 区馆藏量为104400多册。
从2015年3月开学到7月的期末,我馆总共借出图书18547册,从供归还图书19283册。
其中A 区借书册数为5062册,还书册数为5347册。
其中语言类图书借阅厅借出3542册,计算机图书借阅厅借出843册,经济类图书借阅厅借出677册。
B 区借书册数为13485册,还书册数为13936册。
其中文学书库借出5629册,社科一书库借出5663册,社科二书库借出918册,自然科学书库借出1275册。
可以看出,图书馆B 区的流通量明显高与A 区,而且2015年9月开学以来,两区差距还在慢慢增加。
可以看出,馆藏量对流通量的影响非常大。
先不说藏书质量如何,一般馆藏量充足,可供选择的图书多,读者都会偏好有丰富馆藏的图书馆。
正常来说随着馆藏增加,流通量相应也会有所增加。
从两区的馆藏统计和借阅统计可以看出,除了B 区馆藏量大于A 区馆藏会导致流通量有差距以外,还有其他原因也会影响的流通量。
图书馆的馆藏分布和馆藏种类也会影响图书流通。
我馆A 区有期刊室,存放期刊和报刊;语言图书借阅厅,里面都是H 类的图书,英语、汉语以及其他种类的语言类图书;计算机图书借阅厅,里面是TN、TP 类计算机和Z 类综合性图书;经济图书借阅厅,只有从F3到F8的经济类图书;从统计数据可以看出,其中只有语言类图书流通量大,而英语类的图书是借阅最多的。
学校图书馆借阅情况汇报尊敬的各位领导:根据学校图书馆的借阅情况统计数据,我向大家汇报一下最近一段时间内学校图书馆的借阅情况。
首先,我们对学校图书馆的借阅情况进行了详细的统计和分析。
根据数据显示,学生们对图书馆的借阅需求呈现出逐年增长的趋势。
学校图书馆的借阅量在过去一年中比前一年增加了15%,这充分说明了学生们对图书馆资源的需求不断增加。
其次,我们对学生借阅的书籍种类进行了统计。
数据显示,学生们借阅的书籍主要集中在文学、历史、科学、技术等方面。
其中,文学类书籍的借阅量最大,占到了总借阅量的30%。
而科学、技术类书籍的借阅量也呈现出逐年增长的趋势,这与学校对科学技术教育的重视密不可分。
另外,我们还对借阅量排名前十的书籍进行了统计和分析。
数据显示,排名前十的书籍主要涵盖了文学名著、历史传记、科学研究等多个领域。
这些书籍的借阅量较高,说明了学生们对这些领域的学习和了解需求较大。
除此之外,我们还关注了学生们借阅书籍的借阅时长和归还情况。
数据显示,大部分学生都能够按时归还借阅的书籍,但也有少部分学生出现了超期归还的情况。
我们将进一步加强对学生的借阅管理和监督,确保图书馆资源能够更好地为学生服务。
综上所述,学校图书馆的借阅情况总体上呈现出良好的态势,但也存在一些问题需要我们进一步解决和改进。
我们将继续加大对图书馆资源的更新和扩充力度,满足学生们不断增长的学习需求。
同时,我们也会加强对学生的借阅管理和监督,确保图书馆资源的合理利用。
希望各位领导能够关注并支持学校图书馆的建设和管理工作,共同为学生们提供更好的学习环境和资源。
谢谢!此致。
敬礼。
可编辑修改精选全文完整版图书借阅统计总结近期图书馆进行了一次借阅统计,通过统计数据,我们得出了一些有益的结论和总结。
本文将对这些统计结果进行详细分析,并对图书借阅情况进行总结。
一、借阅数量统计根据我们的统计数据显示,过去一个月内,图书馆共计借出了5000本图书,其中纸质书籍占比80%,电子书籍占比20%。
这一结果表明,尽管电子书籍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但纸质书籍仍然是读者借阅的首要选择。
二、借阅量分析我们进一步对借阅数据进行了深入分析,发现借阅量在不同类别图书之间存在明显的差异。
其中,文学类图书是最受欢迎的,占总借阅量的30%。
其次是社会科学类(25%)、科普类(20%)、艺术类(15%)和自然科学类(10%)。
文学类图书的高借阅量可能与读者的个人喜好和阅读需求密切相关。
三、借阅时长分析针对借阅时长,我们发现平均借阅时长为14天。
但是值得注意的是,对于电子书籍,借阅时长普遍较短,平均只有7天,而纸质书籍的平均借阅时长为21天。
这一结果可能意味着读者更喜欢将电子书籍用于临时阅读或短期需求,而在纸质书籍上更注重长期借阅和阅读深度。
四、热门图书推荐基于借阅数量和借阅率,我们总结出了一些热门图书的推荐,供图书馆进行进一步采购和藏书管理。
以下是其中的一部分推荐:1. 《1984》- 乔治·奥威尔2. 《百年孤独》- 加西亚·马尔克斯3. 《活着》- 余华4. 《哈利·波特与魔法石》- J.K.罗琳5. 《人类简史》- 尤瓦尔·赫拉利这些热门图书涵盖了文学、科幻、历史等多个领域,符合读者的兴趣和需求。
五、借阅活动推广为了进一步提高借阅率和读者参与度,我们建议图书馆开展一系列借阅活动,例如读书分享会、图书推荐展示等,以吸引更多读者的关注并促进图书馆的借阅量增长。
此外,在活动宣传中可以利用海报、社交媒体和电子公告栏等多种渠道,加强宣传的广度和深度。
六、读者建议收集在统计过程中,我们也给予了读者机会提出建议和反馈。
图书阅览统计总结在过去的一个学期里,我们对图书馆的阅览情况进行了详细的统计和总结。
通过对数据的分析和比较,我们得出了一些有趣的发现和结论。
本文将对这些统计结果进行总结和讨论。
1. 阅览人数统计我们首先对每个月来图书馆的阅览人数进行了统计。
数据显示,阅览人数在每个月都有一定的波动。
其中,前两个月的阅览人数较少,可能与学生调整学习计划、适应新学期有关。
随着时间的推移,阅览人数逐渐增加,并在中期达到峰值。
然而,随后出现了明显的下降趋势,可能是由于期末考试等因素的影响。
值得注意的是,在每个月的周末,阅览人数普遍较少,这可能与学生休息、娱乐需求增加有关。
2. 借阅书籍分类统计我们对借阅书籍的分类进行了统计,以了解学生们感兴趣的图书类型。
数据显示,小说类书籍是最受欢迎的,占据了总借阅量的30%。
其次是科学类书籍和历史类书籍,分别占据了总借阅量的25%和20%。
这反映出学生们对文学作品和知识类书籍的偏好。
此外,专业类书籍和艺术类书籍的借阅量相对较少,可能是由于学生们倾向于通过其他平台获取这些领域的信息。
3. 阅读时长统计为了更好地了解学生们在图书馆里的阅读习惯,我们对阅读时长进行了统计。
结果显示,大部分学生每次的阅读时长在30分钟到1个小时之间。
只有少部分学生会连续阅读超过2个小时。
这可能与学生们较短的注意力集中时间和学习任务的安排有关。
此外,我们还发现大多数学生更喜欢在上午和下午阅读,而晚上的阅读时长相对较少。
4. 阅读好评统计除了对阅览情况进行统计,我们还进行了学生对书籍的评价统计,以了解学生们对不同书籍的喜好。
结果显示,绝大多数学生对借阅的书籍持积极评价,占总评价数的80%以上。
他们认为这些书籍内容丰富、易于理解,并且对他们的学习和兴趣发展有所帮助。
反之,只有少部分学生对书籍表达了不满意或不太喜欢。
综合评价来看,图书馆提供的书籍得到了学生们的肯定和认可。
5. 提高图书阅览体验的建议基于对图书阅览情况的统计和分析,我们提出了几点建议,以进一步提高图书馆的阅览体验。
学生借阅图书情况统计分析摘要:借阅统计是了解文献流通与读者需求的重要方法,馆藏资源只有被充分利用,才能凸显一个图书馆具有良好的办馆效益,才能了解大学生的阅读、阅读需求及深度。
现在,越来越多的大学生不重视自身知识文化的积累,他们似乎更注重的是那种快餐式的获取知识途径,例如手机阅读,电子书籍等等,为了更好地了解现代大学生利用图书馆获取知识的广度以及其借阅内容的深度,我们以英语学院学生为统计对象,按学年度、年级、毕业生届别等进行统计。
学年度为2016年至2019年,按各个学年度分别进行统计,统计时间从上一年的9月1日至下一年的8月31日,年级借阅统计以学年内各个年级,毕业生届别限为2013届至2015届。
分析以河北外国语学院图书馆借阅统计数据为基础,分析学生借阅图书方面的主要特点及问题,以期有效促进学生阅读,提高图书馆文献信息资源的利用率。
关键词:图书馆借阅统计大学生一、统计时间:统计时间段采用学年度来统计,以保证读者人数比较稳定。
二、统计方法:首先按照学年度、年级、毕业生届别等进行统计,取得各种原始借阅数据,再对原始数据进行汇总、分析和计算,取得有效分析数据。
分析数据包括各类图书借阅数量所占的百分比,读者借阅数量所占的百分比,各类统计排序。
三、总体状况及分析事实数据是分析问题、发现问题的基础,以下将对图书馆自动化管理系统中统计得出的第一手事实数据进行分析,探究其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反映的共性规律。
在已毕业的3届学生读者中,人均借书册为35.2册,2017届借书人均册数最少,排名第三位,2018届位列第二,2019届位列第一,人均借书量逐年呈上升之势。
1.学生去到图书馆借阅的人数呈逐年上升趋势通过分析图书馆调阅有关情况了解到,英语学院大学生到图书馆借阅的总人数逐渐上升,这是由于国家大力宣传弘扬全民阅读,各高校也相继开展各种各样的读书活动,这是促进图书馆借阅率的一大原因。
2.小说、英语类书籍借阅程度高于专业类书籍在对学生借阅图书种类的分析中,我们明显看出,小说和英语类专业书籍在总的书籍借阅中所占比例很重,大约占43%,进行分析得出原因有: (1)学生的兴趣。
图书管理员如何进行图书馆的数据统计和分析图书馆作为信息资源的重要承载者,每天都会面临大量的图书借阅、归还和馆藏管理等任务。
对于图书管理员来说,了解和分析图书馆的数据是一项重要的工作。
通过数据统计和分析,图书管理员可以更好地了解馆藏情况、读者需求以及图书馆的运营情况,为图书馆的发展提供参考。
本文将介绍图书管理员如何进行图书馆的数据统计和分析。
一、数据收集1. 统计借阅数据:图书管理员可以通过图书馆管理系统或借阅登记簿等方式记录读者的借阅信息,包括借阅时间、借阅图书、借阅次数等。
这些数据能够反映读者对不同图书的需求和借阅习惯。
2. 统计馆藏数据:图书管理员需要及时了解图书馆的馆藏情况,包括图书总量、分类、著作权年限等信息。
可以通过图书目录、采购记录等方式进行收集。
3. 统计读者数据:统计读者的数量、年龄分布、性别比例等信息,可以通过读者登记信息或者图书馆管理系统进行获取。
二、数据整理和分析1. 数据整理:将收集到的各类数据进行整理,可以使用电子表格软件,如Excel等进行处理,建立图书馆数据统计表格。
2. 借阅数据分析:通过分析借阅数据,可以了解读者借阅的热门图书、借阅趋势、常用借阅时段等信息,据此可以更好地调整图书采购计划、布置借阅室的座位等。
3. 馆藏数据分析:通过分析馆藏数据,可以了解馆藏中不同类别图书的数量、相对热门的图书等信息,据此可以对馆藏进行调整和优化,满足读者需求。
4. 读者数据分析:通过分析读者数据,可以了解读者的分布情况、借阅偏好、年龄段图书需求等信息,可以针对不同群体制定有针对性的服务策略。
5. 数据可视化:将统计数据以图表形式呈现,利用柱状图、折线图等直观地展示数据分析结果,使得图书管理员和其他相关人员能够更方便地理解和利用这些数据。
三、数据利用和应用1. 图书采购决策:通过对借阅数据和馆藏数据的分析,图书管理员可以更科学地制定图书采购计划,更好地满足读者需求。
2. 馆藏管理:根据读者数据和馆藏数据的分析结果,图书管理员可以对馆藏进行调整,如淘汰过时图书、调整图书分类等,优化图书馆的馆藏结构。
图书馆借阅统计实例与分析为了了解高校图书馆读者的借阅特点,提高图书馆借阅管理水平,通过对图书馆借阅图书的数量、类型和时间进行统计分析,可以充分了解图书馆借阅的特点和规律,根据借阅统计与分析情况改善图书馆借阅管理方式,使其更具科学化和规范化,充分利用图书馆资源培养人才,为社会服务。
标签:图书馆;统计;管理分析图书馆是培养人才和拓展知识的重要基地。
人们根据自身需求走进图书馆学习了解更多不同层面的新知识,不仅能够提高专业知识能力和自学能力,还能培养综合素质,以便在生活、学习、工作过程中不断提升自身的知识素养、学习能力和工作能力。
图书馆借阅统计是了解书籍流通与读者需求变化的重要方法,通过日常借阅统计,了解读者的阅读倾向,掌握读者对图书的需求特点,还能从客观的角度反映图书馆的服务效率和服务质量。
1统计的目的、内容与方法1.1统计的目的图书借阅是衡量图书馆馆藏质量和服务质量的重要指标,通过借阅统计可以获取丰富的资料,分析管内阅读情况,了解读者阅读倾向,掌握读者对图书的需求,以及对图书馆服务态度的满意情况。
通过统计还能加强图书馆藏书建设,调整购书比例,有针对性的制定科学合理的藏书规划,从而对完善图书馆藏书建设提供相应的依据。
总之,图书馆统计对图书馆藏书质量和读者服务工作的提高具有重要的意义。
1.2统计的方法与内容统计的具体内容是对图书馆书目数据库里的图书借阅数据进行统计,一般情况下,统计时间为一年,统计对象以读者借阅情况为统计样本。
可以借鉴《中国图书馆图书分类法》进行统计。
统计的方法是对读者每天借阅的数据情况进行统计,最后进行累积汇总和分析,统计结果基本上能够真实反映出图书馆图书年度借阅情况。
2实例分析进行实例分析的目的有很多方面的有利因素,能够了解掌握阅读者对馆藏书籍的需求,分析研究读者阅读倾向,不断优化和提升图书馆服务工作。
根据读者的阅读倾向和对知识信息的需求,合理调整图书馆文献资源利用,使图书馆的建设不断趋于合理化,同时提高学生综合素质,进一步做好服务育人。
图书管理员如何进行图书馆的统计和报表分析图书馆作为知识的宝库,承载着大量的图书和文献资源,为读者提供学习和娱乐的场所。
然而,要使图书馆的资源能够更好地为读者服务,图书管理员需要进行统计和报表分析,以了解图书馆的运行情况、读者需求以及资源利用情况。
本文将介绍图书管理员进行图书馆统计和报表分析的相关方法和步骤。
一、数据收集要进行统计和报表分析,首先需要收集必要的数据。
图书馆的数据来源多种多样,包括图书借还记录、读者借阅情况、馆藏资源的采购和报废情况等。
图书管理员可以通过图书馆管理系统、借阅登记册、采购记录等途径收集这些数据,并进行整理和分类。
二、数据整理与清洗收集到的数据往往是杂乱无章的,需要进行整理与清洗,将其转化为可用于统计和分析的格式。
首先,对数据进行分类,如将图书分类为各个学科、读者分类为不同的年龄段或身份等。
然后,检查数据的准确性和完整性,剔除重复数据和错误数据,确保数据的可靠性和准确性。
可以借助Excel等电子表格软件来进行数据整理和清洗工作。
三、数据分析方法1. 描述性统计描述性统计是最基础也是最常用的数据分析方法之一,它可以直观地呈现出数据的基本特征和分布情况。
常用的描述性统计指标有平均数、中位数、众数、方差、标准差等。
例如,通过计算图书馆每月的借阅量的平均数,可以了解到图书馆的读者活跃程度。
2. 数据可视化数据可视化是将数据以图形的方式呈现出来,使得数据更加直观、易于理解。
常见的数据可视化方法包括柱状图、折线图、饼图等。
图书管理员可以利用数据可视化工具,如Excel或Tableau等软件,将图书馆的数据转化为图表,以便更好地观察和分析。
3. 相关性分析相关性分析是研究不同变量之间关系的一种方法。
图书管理员可以通过相关性分析来了解图书馆借阅数量与读者年龄、性别等因素之间的关系。
常用的相关性分析方法包括相关系数和回归分析等。
四、报表分析在进行数据分析的基础上,图书管理员可以生成相应的报表,用以总结和展示分析结果。
书馆的书流通管理和统计分析在现代社会中,图书馆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为人们提供了获取知识和信息的重要渠道。
为了更有效地管理图书馆的书籍资源,并提供统计分析数据以便于决策和改进服务,书馆的书流通管理和统计分析变得至关重要。
一、书流通管理书流通管理是指对馆藏书籍的流通过程进行全面监控、借还管理和资源维护的一系列措施。
下面将从书籍借阅、归还、丢失、损坏等方面进行分析。
1. 书籍借阅为了更好地管理书籍借阅过程,图书馆一般会采用借阅卡或者电子借阅系统。
学生或者读者在借阅书籍时,需要出示借阅证件并填写借阅单,管理员将记录借阅信息并给予读者借阅期限。
借阅期限可以根据不同类型的读者和书籍进行设定,以保证资源的公平利用。
2. 书籍归还为了确保图书馆的书籍能够及时归还并维护良好的借阅秩序,图书馆通常设立还书箱或者还书柜,读者可以将借阅的书籍放置在相应位置,由工作人员进行核对和记录。
同时,还可以通过邮件或短信提醒读者还书日期以避免逾期。
3. 书籍丢失和损坏在书流通管理过程中,也难免会出现书籍丢失或损坏的情况。
当读者遗失书籍或者书籍损坏无法修复时,需要根据图书馆的规定进行相应的赔偿。
为了减少这种情况的发生,图书馆可以加强对书籍的安全措施,如安装RFID标签、视频监控等。
二、统计分析除了书流通管理,图书馆还需要进行统计分析以了解书籍的借阅情况、读者的阅读喜好和图书馆的服务质量等。
下面将从数据采集、数据分析和信息利用三个方面进行探讨。
1. 数据采集图书馆可以通过借阅记录、用户调查、阅读活动等方式收集数据。
借阅记录包括借阅时间、借阅者身份和借阅图书等信息,可以通过图书馆管理系统进行统计分析。
用户调查可以了解读者的阅读需求和反馈,通过问卷调查、面谈等形式进行。
阅读活动则可以通过参与人数、反馈意见等进行统计。
2. 数据分析在数据采集的基础上,图书馆可以利用数据挖掘和统计分析的方法,对各项指标进行分析。
通过对借阅记录和用户调查数据的挖掘,可以了解读者对不同类型书籍的偏好,以及借阅的季节性、时长变化等规律。
图书馆借阅现状分析报告引言图书馆作为知识的宝库,对于社会发展和个人知识学习起着重要作用。
通过对图书馆借阅现状的分析,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读者的需求和阅读习惯,并针对性地提供更好的服务和资源。
本报告将对图书馆借阅现状进行综合分析,从借阅量、借阅种类、借阅区域等几个方面进行深入研究和讨论。
一、借阅量分析1.总体借阅量根据我们对近一年的借阅数据进行统计发现,图书馆的总借阅量保持稳定增长的趋势。
借阅量从去年同期的500本增长到今年的800本,增长率达60%。
2.借阅量分布对于借阅量的细分分析显示,借阅量主要集中在教育类和科学类图书。
其中,教育类图书占总借阅量的40%,科学类图书占总借阅量的30%。
这表明读者对于教育和科学方面的书籍有较高的需求,并且这些类别的图书是图书馆需重点关注的借阅类别。
二、借阅种类分析1.电子资源借阅近年来,随着数字化信息的普及,电子资源借阅在图书馆借阅中占据越来越重要的地位。
据统计,电子资源借阅量呈现逐年增长的趋势,从去年的100次增长到今年的200次,增长率达100%。
这一数据表明,读者对电子资源的需求正在逐渐增加,图书馆需要进一步提升电子资源的种类和质量,以满足读者的需求。
2.纸质书籍借阅尽管电子资源借阅呈现出快速增长的趋势,但纸质书籍的借阅量仍然占据绝大部分的比例。
近年来,纸质书籍借阅量保持相对稳定的增长,从去年的700本增长到今年的800本,增长率为14%。
这表明读者对纸质书籍依然有较高的需求和喜好。
三、借阅区域分析1.图书馆内部借阅图书馆内部借阅是指读者在图书馆内直接借阅书籍或者在馆内阅读。
我们对借阅方式进行统计发现,图书馆内部借阅占总借阅量的50%。
这说明读者更倾向于在图书馆内阅读和学习。
2.外借与图书馆内部借阅相比,外借的借阅量较低。
外借包括图书馆本馆图书外借和跨馆互借两种情况。
其中,图书馆本馆图书外借占外借总量的80%,跨馆互借占20%。
读者外借图书主要是为了在家或者工作地方继续进行阅读和学习。
学校图书馆借阅量统计报告一、引言学校图书馆是学生学习和科研的重要场所,通过对学校图书馆借阅量的统计数据进行分析,可以了解学生的阅读需求和阅读兴趣,为图书馆资源的管理提供依据。
本文将通过对学校图书馆借阅量的统计报告分析,探讨学生阅读需求,挖掘图书馆服务的潜在问题。
二、借阅量总体分析从统计报告中可以看出,学校图书馆借阅量总体呈逐年增长的趋势。
这说明学生对图书馆资源的需求在不断增加,并且图书馆的服务得到了广大学生的认可和接受。
同时,借阅量的增长也反映了学生阅读意识的提高以及对知识获取的渴望。
三、借阅量的季节性变化统计数据显示,学校图书馆借阅量存在季节性变化。
通常每学期开学之初,借阅量会迅速攀升,这可能是因为新学期开始,学生对新课程的需要使得借阅书籍的需求大增。
而在学期末期间,借阅量则会有所下降,这可能是因为学生更加专注于复习和考试准备。
学校图书馆可以根据这种季节性变化合理安排相关资源的购置和借还时间。
四、借阅量的图书类型分析对图书类型的统计可以发现,学校图书馆的文学类书籍借阅量较高,这表明学生对文学作品的兴趣和阅读需求较大。
然而,与此相对应的是,科学类、技术类和社会科学类书籍的借阅量相对较低。
这可能暗示学生对于科学和技术方面的阅读兴趣较弱,学校图书馆可以考虑增加相关书籍的购置,以满足学生的多样化阅读需求。
五、借阅量的时间分布分析细致的时间分布分析可发现,图书馆借阅量在工作日相对较高,而在周末和假期则有所下降。
这可能是因为学生在工作日更容易找到阅读的时间和空间,而在周末和假期,学生更倾向于进行课外活动或者休息。
学校图书馆可以通过开展阅读活动,提高在周末和假期的借阅量。
六、借阅周期的分析对借阅周期的分析结果显示,图书馆的借阅周期普遍较短。
这可能说明学生借书后的阅读速度较快,而归还书籍较晚。
学校图书馆可以考虑延长借阅期限,以提供更灵活的阅读体验。
七、借阅热门图书的统计统计了借阅热门图书后可以发现,某些畅销书籍的借阅量非常高。
问卷情况调查才用问卷调查形式,共发放问卷50份,回收问卷50份,有效问卷50份。
调查问卷一共十题,其中选择题9题,问答题1题。
统计分析表1复习去向统计宿舍教室图书馆其他11 5 32 2图1由图1可以看出:复习所选图书馆所占总体人人数为64%,其中宿舍所占比例为22%占第二,但是远远低于图书馆比例,由此可见,图书馆是大部分人阅读复习的选择。
表2:每月去图书馆频率20次以上10—20次5—10次5次以下3 4 20 19图2由图2可以看出:考虑到统计整体的人数,每月去图书馆5--10次的人数较多,但是与5次以下的人数相差不大,20次以上和10——20次人数相差不大,但是以十次以上和十次以下比较则比较明显,可说明情况,即大部分人每月去图书馆10次以下。
表3去图书馆的时间8—10点10—12点12—14点14—16点16点以后12 5 5 33 5图3由图3可以分析:两点到四点去图书馆的人数最多,由于图书馆上网开馆时间为8点,选择上网去的人数显然偏少,2到4点去的人数明显多。
表4去图书馆目的分析借阅图书阅读自习上网纳凉8 5 30 4 2图4由图4分析:去图书馆自习是大部分人的选择,所占比例明显大于其余选项之和借阅图书的人数占自习人数的四分之一左右。
阅读所占比例小于借阅及自习。
:表5:借阅期刊的类型学术类 专业性 知识拓展性 考试辅导 娱乐性 4 6131413图5由图5可以看出,同学们经常借阅的书籍考试辅助类28%,知识拓展性26%,娱乐性13.26%,专业性和学术性各占6.12%、4.8%,由此可以看出,大家对于学术专著的借阅太少,大多集仅局限于考试辅助。
表6:借书的种类图6由图6可以看出,大多数同学更倾向于借小说和教辅类的书籍,其次为计算机网络和社会学,经济学和外语借阅的比较少。
计算机网络 小说 经济学 社会学 外语 教辅 7 1438517表7:借书的频率每月一次每月两次33 15图7由图7可以看出,一半以上的学生每月仅借一次书,31%的学生每月借两次,可以看出,大多数学生借书次数太少,没有好好利用学校的图书资源。
市图书馆2017年借阅数据盘点
2017年市图书馆坚持免费开放,全馆职工想读者之所想,急读者之所急,尽量延长开放时间,中午不休,全天开放长达9个半小时;在接待读者人次及借阅量等方面都有了很大的提高。
目前为止我馆已有99918位注册读者,分布于各行各业及不同年龄阶段。
全年共接待读者近200万人次,其中有260802名读者,借还纸质图书680323册次,平均每天达到2160册次。
全年借阅次数超过50次的有1430人,超过100次的有275人,超过200次的有27人,超过300次的有2人,借阅次数最多的读者年内借阅367次。
在12月23日市图书馆推出了“信用免押金免办证,扫码借书”服务,只要芝麻信用分满足600分,市民就能通过支付宝免押金免办证,扫码借书,为读者提供了更多更便利的借书渠道,受到广大读者的好评。
2017年市图书馆文献外借量统计表
10000
20000300004000050000600007000080000人数
册数
1月2月3月4月5月6月7月8月9月10月11月12月
如图所示,每月借阅人数均在20000左右,借阅册数除9月份均超50000。
全年借阅高峰期在7月8月,正值暑假期间,图书馆为读者提供了舒适的阅读环境,以至于天天座无虚席,一座难求。
最低峰在9月份开学季,其它时间均保持着稳定的人流量和借阅量。
一、成人借阅:
2017年借阅部流通图书中,前五类为I 、K 、B 、F 、T ,借阅量分布情况与以往大体一致,其中文学类、历史地理类占借阅总量的比重最大,文学类借阅量遥遥领先,这是公共图书馆的普遍特点。
借阅量前十的图书中,除历史类《明朝那些事儿》外,其余全是文学类,而且多为多册连载图书,体现了公共图书馆读者的阅读品味,前十图书作为推荐书籍,体现了推荐书架较强的荐读作用,要继续发挥其引导作用,同时,注意突出荐读书目的文学性、艺术性。
二、少儿借阅
据系统显示,2017年共有30211名读者借阅了少儿部的416498册图书,每位读者平均借阅量为13册,少儿部日均借出图书量为1330册。
在少儿部的借书人群中,2017年借书超过10册的有13459人,超过50册的有1166人,超过100册的读者有160人。
其中,少儿部借阅量最高是一位黄姓读者,借阅图书达到361册。
如图所示,文学类图书最受小读者的欢迎,借阅量高达250086册,占总借阅量的63%;其次是艺术类图书,艺术类图书主要包括一些美术、音乐类图书,比如小朋友最喜欢的绘本、动漫等,该类图书借阅量达55993册,占总借阅量的14%;文化、科学、教育、体育类图书,借阅量达18501册次,占图书总借阅总量的5%;生物科学类图书,占图书借阅总量的4%,综合类图书、语言类图书、历史地理类图书各占总借阅量的3%;其他类图书借阅量相对较少。
少儿文献借阅排行榜
2017年少儿部图书借阅排行榜 TOP 10
少儿部图书借阅排行榜的前十名,其中少儿部读者借阅量最高的书为瑞典作家阿斯特丽德·林格伦所著的《长袜子皮皮》,借阅量达805次;日本作家黑柳
彻子所著的《窗边的小豆豆》以793次的借阅量屈居第二位,其他借阅量较高的图书依次为克利斯提昂·约里波瓦文的不一样的卡梅拉系列、杨红樱的笑猫日记系列、怀特的《夏洛的网》、沈石溪的《狼王梦》等。
通过统计发现,文献借阅排行榜前100名,均为少儿部推荐书目,这些图书之所以受欢迎是因为这些书的一些思想是当前少年儿童缺失或者是薄弱的,书中主人公的一些做法是值得当下我国少年儿童学习的。
三、报刊借阅
由数据分析看出,综合类图书和社科类图书借阅量比较大,其中《读者》、《三联生活周刊》、《青年文摘》是读者借阅量排名的前三种期刊,其他类型期刊也是深受读者喜爱。
期刊开放流通功能顺应了读者阅读需求,读者借阅量有大幅提升,数据分析看出,读者中借阅期刊超过80次的有三位读者,全年借阅期刊超过160册次,外借期刊得到较好利用,得到了读者一致的好评。
期刊借阅排行榜前10名
四、数字阅读
2017年市数字图书馆主要包括CNKI中国知网数据库、新东方多媒体学习库、维普考试服务平台、中创有声数字图书馆、正保远程教育资源库、移动图书馆、知航云图书馆、博看畅销期刊数据库。
数字图书馆读者总访问量为6121627次,移动图书馆馆访问量为30,574,466页。
由于2017年新增加了维普考试服务平台,其点击量达到400万之多,因此今年读者总访问量大幅提升。
各数字资源充分发挥其资源特色,为市读者提供免费共享资源平台,在2017年获得高使用率,打造数字图书馆新巅峰。
五、阅读推广
市图书馆的阅读推广活动,在以读者为中心的基础上,加大以资源为中心的阅读服务,开展包括新书推荐、知识讲座、培训、少儿活动等日常阅读推广,以及“4.23世界读书日”、图书馆服务宣传周、全民读书月等系列活动,形成馆内活动与馆外活动相结合,动态活动与静态活动相结合的阅读推广格局。
全年共举办读者活动370余场次。
其中少儿部多年来一直坚持举办的故事汇、少儿公益美术讲座、少儿公益写作讲座等多项活动一直深受全市小朋友及其家长的喜爱。
每年举办的公开课更是深受老年人的欢迎,期期爆满,老年人的学习劲头一点不比年青人差。
尼山书院自建成以来连续举办了一系列国学推广活动,受到广大市民的喜爱,取得了很好的社会效益。
一年一度元宵灯谜会是全市人民必不可少的春节文化活动,全市读书朗诵大赛则是参与度高,持续时间长,影响面广,关注度大的全市阅读推广活动。
今年春节期间推出“新春‘悦’读惠民大礼包”获省文化惠民品牌项目、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评选的冬春文化惠民十大品牌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