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伐蓄积计算表
- 格式:xls
- 大小:43.00 KB
- 文档页数:4
调查设计单位:湖南泰格林纸集团林业调查规划设计队主要设计人员:莫海滨付增强刘永太祝元春调查时间:2009-3调查设计单位:湖南泰格林纸集团林业调查规划设计队主要设计人员:莫海滨付增强刘永太祝元春调查时间:2009-3调查设计单位:湖南泰格林纸集团林业调查规划设计队主要设计人员:莫海滨付增强刘永太祝元春调查时间:2009-3调查设计单位:湖南泰格林纸集团林业调查规划设计队主要设计人员:莫海滨付增强刘永太祝元春调查时间:2009-3调查设计单位:湖南泰格林纸集团林业调查规划设计队主要设计人员:莫海滨付增强刘永太祝元春调查时间:2009-3调查设计单位:湖南泰格林纸集团林业调查规划设计队主要设计人员:莫海滨付增强刘永太祝元春调查时间:2009-3调查设计单位:湖南泰格林纸集团林业调查规划设计队主要设计人员:莫海滨付增强刘永太祝元春调查时间:2009-3调查设计单位:湖南泰格林纸集团林业调查规划设计队主要设计人员:莫海滨付增强刘永太祝元春调查时间:2009-3调查设计单位:湖南泰格林纸集团林业调查规划设计队主要设计人员:莫海滨付增强刘永太祝元春调查时间:2009-3调查设计单位:湖南泰格林纸集团林业调查规划设计队主要设计人员:莫海滨付增强刘永太祝元春调查时间:2009-3调查设计单位:湖南泰格林纸集团林业调查规划设计队主要设计人员:莫海滨付增强刘永太祝元春调查时间:2009-3调查设计单位:湖南泰格林纸集团林业调查规划设计队主要设计人员:莫海滨付增强刘永太祝元春调查时间:2009-3调查设计单位:湖南泰格林纸集团林业调查规划设计队主要设计人员:莫海滨付增强刘永太祝元春调查时间:2009-3调查设计单位:湖南泰格林纸集团林业调查规划设计队主要设计人员:莫海滨付增强刘永太祝元春调查时间:2009-3调查设计单位:湖南泰格林纸集团林业调查规划设计队主要设计人员:莫海滨付增强刘永太祝元春调查时间:2009-3调查设计单位:湖南泰格林纸集团林业调查规划设计队主要设计人员:莫海滨付增强刘永太祝元春调查时间:2009-3调查设计单位:湖南泰格林纸集团林业调查规划设计队主要设计人员:莫海滨付增强刘永太祝元春调查时间:2009-3调查设计单位:湖南泰格林纸集团林业调查规划设计队主要设计人员:莫海滨付增强刘永太祝元春调查时间:2009-3调查设计单位:湖南泰格林纸集团林业调查规划设计队主要设计人员:莫海滨付增强刘永太祝元春调查时间:2009-3调查设计单位:湖南泰格林纸集团林业调查规划设计队主要设计人员:莫海滨付增强刘永太祝元春调查时间:2009-3调查设计单位:湖南泰格林纸集团林业调查规划设计队主要设计人员:莫海滨付增强刘永太祝元春调查时间:2009-3调查设计单位:湖南泰格林纸集团林业调查规划设计队主要设计人员:莫海滨付增强刘永太祝元春调查时间:2009-3。
采伐数据计算相关教程2020年5月目录一、采伐数据的计算 (1)二、依据二调数据,提取县名、镇名、村名 (4)三、二调小班线相关教程................... 错误!未定义书签。
附件:二元立木材积表部分数据.............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一、采伐数据的计算采伐表基于附表a进行计算,以下为常用采伐数据的计算。
1、公顷蓄积的计算:两种办法(单株蓄积计算法和角规绕测法)1.1 单株蓄积法(公顷蓄积=单株蓄积*公顷株数),单株林木蓄积(V)=a*D b*H c,以下为常用树种单株蓄积计算公式(公式来源见附件):杉木:V=6.97483×10-5D1.81583H0.99610马尾松:V=7.98524×10-5D1.74220H1.01198湿地松:V=7.81515×10-5D1.79967H0.98178桉树:V=8.71419×10-5D1.94801H0.74929相思类:V=7.32715×10-5D1.65483H1.08069黎蒴:V=6.29692×10-5D1.81296H1.01545软阔:V=6.74286×10-5D1.87657H0.92888硬阔:V=6.01228×10-5D1.87550H0.98496注:以上公式中,V为单株蓄积,D为平均胸径,H为平均树高。
我作报告一般使用此种方法。
1.2 角规绕测法(公顷蓄积V=G*FH,注:V为公顷蓄积,G为角规断面数,FH为形高),以下为常用树种林分形高计算公式:杉木:FH=0.5112+0.5378×H马尾松:FH=0.8490+0.4626×H湿地松:FH=0.8620+0.4947×H藜蒴:FH=1.5572+0.4130×H软阔类:FH=0.6094+0.5130×H硬阔类:FH=0.3855+0.5473×H针叶混:FH=0.5444+0.5250×H针阔混:FH=0.5480+0.5204×H阔叶混:FH=0.7124+0.5053×H注:以上公式中,FH为形高,H为平均树高。
伐桩地径材积表1. 任务背景伐桩地径材积表是用于测量和记录伐桩地径材的工具和表格。
在伐桩地径材积表中,记录了不同树种和直径级别的材积数据,以帮助森林资源管理人员进行森林资源的合理利用和管理。
2. 任务目的伐桩地径材积表的编制旨在提供一个标准化的工具,用于准确测量和记录伐桩地径材的数量和质量。
通过使用伐桩地径材积表,可以更好地了解森林资源的分布和结构,从而指导森林资源的开发和保护。
3. 编制内容伐桩地径材积表主要包括以下内容:3.1 树种和直径级别伐桩地径材积表中应包括常见树种的列表,例如松树、柏树、橡树等。
每个树种下面应列出不同的直径级别,如10-20厘米、20-30厘米等。
这些直径级别应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划分,以便更准确地测量和记录伐桩地径材的数量。
3.2 基本参数伐桩地径材积表中应包括每个树种和直径级别的基本参数,如树高、胸径、材积等。
这些基本参数是测量和记录伐桩地径材的关键指标,可以用来计算材积和评估森林资源的质量。
3.3 材积计算公式伐桩地径材积表中应提供每个树种和直径级别的材积计算公式。
这些计算公式应基于国家或地区的标准,确保计算结果准确可靠。
材积计算公式应包括树高、胸径和材积之间的关系,以便进行材积的测算。
3.4 数据记录伐桩地径材积表中应提供数据记录的空间,以便记录每个树种和直径级别的实际测量数据。
数据记录应包括树高、胸径和材积等参数,以及记录日期和测量人员的信息。
这些数据记录可以用于后续的数据分析和统计。
4. 使用方法伐桩地径材积表的使用方法如下:4.1 选择树种和直径级别根据实际情况,选择要测量和记录的树种和直径级别。
树种和直径级别的选择应基于研究目的和资源管理的需要。
4.2 测量和记录数据使用合适的测量工具,测量每个树种和直径级别的树高和胸径。
根据测量结果,计算出相应的材积,并记录在伐桩地径材积表中。
4.3 数据分析和统计根据伐桩地径材积表中的记录数据,进行数据分析和统计。
可以计算不同树种和直径级别的平均树高、平均胸径和平均材积,以及总体的树高、胸径和材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