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节的来历手抄报
- 格式:doc
- 大小:26.50 KB
- 文档页数:4
中秋节的由来手抄报内容导读:我根据大家的需要整理了一份关于《中秋节的由来手抄报内容》的内容,具体内容:如今的中秋节在中华儿女的心中早已不单单是一个节日的象征,经过历史的沉淀,它凝结了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和民族情感,传承了中华民族的文化血脉和思想精华,是全球华人共享的传统大节,因此中秋节在当...如今的中秋节在中华儿女的心中早已不单单是一个节日的象征,经过历史的沉淀,它凝结了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和民族情感,传承了中华民族的文化血脉和思想精华,是全球华人共享的传统大节,因此中秋节在当今已成为创造与传承民族精神的重要载体。
做中秋节手抄报也是传承民族精神的一种方法。
下面是我为大家带来的,希望大家喜欢。
中秋节的由来手抄报的图片参考中秋节的由来手抄报参考图(1)中秋节的由来手抄报参考图(2)中秋节的由来手抄报参考图(3)中秋节的由来手抄报参考图(4)中秋节的由来手抄报参考图(5)中秋节的由来手抄报参考图(6)中秋节的由来手抄报的资料参考一、中秋节的由来每年农历八月十五日,是传统的中秋佳节。
这时是一年秋季的中期,所以被称为中秋。
在中国的农历里,一年分为四季,每季又分为孟、仲、季三个部分,因而中秋也称仲秋。
八月十五的月亮比其他几个月的满月更圆,更明亮,所以又叫做"月夕","八月节".此夜,人们仰望天空如玉如盘的朗朗明月,自然会期盼家人团聚。
远在他乡的游子,也借此寄托自己对故乡和亲人的思念之情。
所以,中秋又称"团圆节".我国人民在古代就有"秋暮夕月"的习俗。
夕月,即祭拜月神。
到了周代,每逢中秋夜都要举行迎寒和祭月。
设大香案,摆上月饼、西瓜、苹果、红枣、李子、葡萄等祭品,其中月饼和西瓜是绝对不能少的。
西瓜还要切成莲花状。
在月下,将月亮神像放在月亮的那个方向,红烛高燃,全家人依次拜祭月亮,然后由当家主妇切开团圆月饼。
切的人预先算好全家共有多少人,在家的,在外地的,都要算在一起,不能切多也不能切少,大小要一样。
中秋节主题手抄报文字内容大全今日是八月十五,人们兴致勃勃,以各种形式来欢庆这个传统节日——中秋节。
中秋节主题手抄报文字内容大全有哪些你知道吗?一起来看看中秋节主题手抄报文字内容大全,欢送查阅!↓↓↓点击获得更多“中秋节”内容↓↓↓中秋节手抄报内容简写中秋节手抄报内容文字素材中秋节手抄报内容四年级一等奖中秋节手抄报文字内容简洁(12篇)中秋节主题手抄报文字内容中秋节的来历中秋节有悠久的历史,和其它传统节日一样,也是渐渐开展形成的,古代帝王有春天祭日,秋天祭月的礼制,早在《周礼》一书中,已有“中秋”一词的记载。
后来贵族和文人学士也仿效起来,在中秋季节,对着天上又亮又圆一轮皓月,欣赏祭拜,寄予情怀,这种习俗就这样传到民间,形成一个传统的活动。
始终到了唐代,这种祭月的风俗更为人们重视,中秋节才成为固定的节日,《唐书?太宗记》记载有“八月十五中秋节”,这个节日盛行于宋朝,至明清时,已与元旦齐名,成为我国的主要节日之一。
我的中秋节主题作文今日是中秋节,是一个万家团聚的日子。
可是今年我们可没有这么幸运了,从早上起天空就飘洒着蒙蒙细雨,天阴沉沉的。
看来我们今日晚上无法看到那皎洁的明月了。
到了晚上,我们一家人围成一桌吃着团聚饭,开快乐心的聊着天,我和哥哥吃着圆圆的月饼,时常地望着天空,盼望能见到那圆圆的月亮。
我不禁想到去年上月时的情景。
去年的中秋,一吃完晚饭,我们一家就出去赏月。
我望见月亮从云层中露出半张脸,羞涩得像个小姑娘。
渐渐地,圆圆的月亮升起来了,像一个大玉盘,把大地照的犹如白昼。
从月光中我仿佛看到嫦娥姐姐在孤寂的哭泣,他双手抱着玉兔惦念着自己的亲人。
想到这儿我忍不住被诗一首:海上生明月,天际共此时。
众人一听,连夸我说“不错嘛,兴致蛮高。
”我得意的笑了……多么难忘的中秋夜啊!这个中秋夜虽然说有些缺憾,但我过得同样开心,一家人其乐融融过节,团团聚圆吃饭才最重要。
中秋节唯美祝愿语1、客户您好,中秋将至,特送祝愿,祥瑞如意,跟您相伴,华蜜欢乐,与您相随,大富大贵,伴您左右,你我合作,财运兴盛,中秋欢乐!2、仰视星空,一轮明月圆,环顾身边,却不见挚友们在眼前,倍感思念,短信送去甜蜜的月饼,祝挚友们中秋节欢乐,华蜜恒久!3、每逢佳节倍思亲,想邀明月致劝慰。
中秋节的来历手抄报简单中秋节的来历中秋节,又称月夕、秋节、仲秋节等,是中国传统的重要节日之一。
每年农历八月十五日,是中秋节的固定日期。
中秋节的来历承载着浓厚的历史文化底蕴,是人们亲人团聚、思乡思亲的象征,也是传承着千百年来的中华民族团结和谐精神的重要载体。
按照传说,中秋节的来历源于中国古代的祭月仪式。
《周礼》中记载,夏朝时期的商纣王曾懦弱暴戾,社稷颓废,导致天灾人祸频发。
于是,在西周初年,周武王率领军队发动了革命,推翻了商纣王的统治。
武王得胜后,为了感谢上天的庇佑,他便在八月十五日举行祭月大典,来感激月亮的神力。
《左传》中也记载了中秋节与历史人物的关联。
战国时期,楚国政治家屈原是著名的爱国诗人,并被后人奉为楚国文化的象征。
屈原曾任楚国宰相,但因忠言逆耳,被中餐厅政治集团排除在朝外。
屈原深感国家内忧外患,经过多年的思考,决定以自杀的方式来表达对国家的忠诚。
在农历六月初六的当天,屈原跳入了汨罗江,用自己的生命来表达对国家的忠诚。
当地的渔民闻讯后,纷纷划起船只到江中打捞屈原的遗体,希望能让他安息在故土。
而为了防止屈原的尸体被鱼噬食,人们纷纷撒入江中米饭、瓜果,以示慰问。
后来,这一传统演变成如今的“放水灯”和“吃月饼”的习俗。
随着时间的推移,中秋节的庆祝和祭祀活动逐渐与商业活动融为一体,形成了丰富多彩的传统习俗。
人们在中秋节的时候,家人亲朋好友团聚在一起,共同庆祝这个节日。
他们会聚在一起赏月,品尝传统美食如月饼、柚子和石榴,并参与灯笼展览、猜灯谜等各种娱乐活动。
中秋节也成为了一种文化交流的纽带。
在中国的华侨华人以及东亚地区的一些国家,中秋节被广泛地庆祝和传承。
通过中秋节,不同国家的华人和当地居民有机会共同庆祝,增进了相互的了解和友谊。
中秋节不仅仅是中华民族特有的传统节日,也是世界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
总结起来,中秋节作为中国传统的节日,具有悠久的历史和文化内涵。
它来历于古代的祭月仪式和屈原的爱国精神,承载着人们对家园、亲情和传统文化的思念和尊重。
精选中秋节来历手抄报内容中秋节有悠久的历史,和其它传统节日一样,也是慢慢开展形成的,中秋节的传说非常深受许多人的喜欢,中秋节也被誉为中国团圆的节日。
今天分享了一份中秋节来历内容中秋传说之一——嫦娥奔月相传,远古时候天上有十日同时出现,晒得庄稼枯死,民不聊生,一个名叫后羿的英雄,力大无穷,他同情受苦的百姓,登上昆仑山顶,运足神力,拉开神弓,一气射下九个多太阳,并严令最后一个太阳按时起落,为民造福。
后羿因此受到百姓的尊敬和爱戴,后羿娶了个美丽善良的妻子,名叫嫦娥。
后羿除传艺狩猎外,终日和妻子在一起,人们都羡慕这对郎才女貌的恩爱夫妻。
不少志士慕名前来投师学艺,心术不正的蓬蒙也混了进来。
一天,后羿到昆仑山访友求道,巧遇由此经过的王母娘娘,便向王母求得一包不死药。
据说,服下此药,能即刻升天成仙。
然而,后羿舍不得撇下妻子,只好暂时把不死药交给嫦娥珍藏。
嫦娥将药藏进梳妆台的百宝匣里,不料被小人蓬蒙看见了,他想偷吃不死药自己成仙。
三天后,后羿率众徒外出狩猎,心怀鬼胎的蓬蒙假装生病,留了下来。
待后羿率众人走后不久,蓬蒙手持宝剑闯入内宅后院,威逼嫦娥交出不死药。
嫦娥知道自己不是蓬蒙的对手,危急之时她当机立断,转身翻开百宝匣,拿出不死药一口吞了下去。
嫦娥吞下药,身子立时飘离地面、冲出窗口,向天上飞去。
由于嫦娥牵挂着丈夫,便飞落到离人间最近的月亮上成了仙。
黄昏,后羿回到家,侍女们哭诉了白天发生的事。
后羿既惊又怒,抽剑去杀恶徒,蓬蒙早逃走了,后羿气得捶胸顿足,悲哀欲绝,仰望着夜空呼唤爱妻的名字,这时他惊奇地发现,今天的月亮格外皎洁明亮,而且有个晃动的身影酷似嫦娥。
他拼命朝月亮追去,可是他追三步,月亮退三步,他退三步,月亮进三步,无论怎样也追不到跟前。
后羿无可奈何,又思念妻子,只好派人到嫦娥喜爱的后花园里,摆上香案,放上她平时最爱吃的蜜食鲜果,遥祭在月宫里眷恋着自己的嫦娥。
百姓们闻知嫦娥奔月成仙的消息后,纷纷在月下摆设香案,向善良的嫦娥祈求桔祥平安。
传统节日手抄报:中秋节的来历The joyous Mid-Autumn Festival was celebrated on the fifteenth day of the eighth moon, around the time of the autumn equinox(秋分). Many referred to it simply as the "Fifteenth of the Eighth Moon". This day was also considered as a harvest festival since fruits, vegetables and grain had been harvested by this time and food was abundant. Food offerings were placed on an altar set up in the courtyard. Apples, pears, peaches, grapes, pomegranates(石榴), melons, oranges and pomelos(柚子) might be seen. Special foods for the festival included moon cakes, cooked taro(芋头)and water caltrope(菱角), a type of water chestnut resembling black buffalo horns. Some people insisted that cooked taro be included because at the time of creation, taro was the first food discovered at night in the moonlight. Of all these foods, it could not be omitted from the Mid-Autumn Festival. The round moon cakes, measuring about three inches in diameter and one and a half inches in thickness, resembled Western fruitcakes in taste and consistency. These cakes were made with melon seeds(西瓜子), lotus seeds(莲籽), almonds(杏仁), minced meats, bean paste, orange peels and lard(猪油). A golden yolk(蛋黄) from a salted duck egg wasplaced at the center of each cake, and the golden brown crust was decorated with symbols of the festival. Traditionally, thirteen moon cakes were piled in a pyramid to symbolize the thirteen moons of a "complete year," that is, twelve moons plus one intercalary(闰月的) moon. uUlsda E The Mid-Autumn Festival is a traditional festivity for both the Han and minority nationalities. The custom of worshipping the moon can be traced back as far as the ancient Xia and Shang Dynasties (2000 B.C.-1066 B.C.). In the Zhou Dynasty(1066 B.C.-221 B.C.), people e hold ceremonies to greet winter and worship the moon whenever the Mid-Autumn Festival sets in. It becomes very prevalent in the Tang Dynasty(618-907 A.D.) that people enjoy and worship the full moon. In the Southern Song Dynasty (1127-1279 A.D.), however, people send round moon cakes to their relatives as gifts in expression of their best wishes of family reunion. When it becomes dark, they look up at the full silver moon or go sightseeing on lakes to celebrate the festival. Since the Ming (1368-1644 A.D. ) and Qing Dynasties(1644-1911A.D.), the custom of Mid-Autumn Festival celebration becomes unprecedented popular. Together with the celebration there appear some special customs in different parts of the country, such as burning incense(熏香), planting Mid-Autumntrees, lighting lanterns on towers and fire dragon dances. However, the custom of playing under the moon is not so popular as it used to be nowadays, but it is not less popular to enjoy the bright silver moon. Whenever the festival sets in, people will look up at the full silver moon, drinking wine to celebrate their happy life or thinking of their relatives and friends far from home, and extending all of their best wishes to them. Moon Cakes月饼There is this story about the moon-cake. during the Yuan dynasty (A.D. 1280-1368) China was ruled by the Mongolian people. Leaders from the preceding Sung dynasty (A.D. 960-1280) were unhappy at submitting to the foreign rule, and set how to coordinate the rebellion without being discovered. The leaders of the rebellion, knowing that the Moon Festival was drawing near, ordered the making of special cakes. Backed into each moon cake was a message with the outline of the attack. On the night of the Moon Festival, the rebels successfully attached and overthrew the government. Today, moon cakes are eaten to commemorate this legend and was called the Moon Cake. For generations, moon cakes have been made with sweet fillings of nuts, mashed red beans, lotus-seed pas te or Chinese dates(枣子), wrapped in a pastry. Sometimes a cooked egg yolk can be found in the middle of the rich tasting dessert. Peoplecompare moon cakes to the plum pudding and fruit cakes which are served in the English holiday seasons12---来源网络整理,仅供参考。
二年级中秋节手抄报中秋节手抄报中秋节是我国最重要、最喜庆的传统节日之一,也是我国的传统农耕文化和家庭观念的重要体现之一。
现在,我来为你们介绍一下中秋节的来历和习俗。
中秋节,又称“月夕”、“团圆节”,是中国农历八月十五的节日。
相传在古代,人们认为每年这一天的月亮最圆,代表团圆和富裕,所以就有了中秋节这个节日。
中秋节最早可以追溯到唐朝,当时皇帝还亲自举行祭月仪式,来祈求国泰民安和丰收。
中秋节最具代表性的习俗就是赏月。
月亮是中秋夜最亮的,所以人们会在园子或户外放上一张小桌子,摆上月饼、柚子、葡萄等各种美食,与家人一起赏月。
赏月期间,人们还会演唱、舞蹈、吟诗等,以增添节日的气氛。
中秋节最著名的食品当属月饼了。
月饼是由面粉、糖和各种馅料制作而成的。
它的形状一般是圆的,也有其他形状,如方形、梅花形等。
口味也非常丰富,有豆沙馅、莲蓉馅、果蓉馅等多种口味可选择。
除了月饼,中秋节还有其他美食,如柚子、葡萄、石榴等。
此外,中秋节还有一些有趣的活动,如猜灯谜、打捞“银鱼”和嫦娥奔月的传说等。
猜灯谜是中秋节最重要的娱乐活动之一。
人们会写下一些谜语,然后用彩色纸条贴在灯笼上,让大家猜。
猜灯谜不仅考验智力,还增加了节日的趣味性和互动性。
中秋节是家人团聚的日子,也是亲情最具体的体现。
在这一天,人们会回家与家人一起共进晚餐,品尝美食,畅谈家常。
当然,也有一些人无法回家,但他们会通过电话或网络与家人联系,表达对家人的思念之情。
中秋节是一座文化的桥梁,连接了古代和现代,传承了千百年来的民族文化。
中秋节代表着团圆、和谐与幸福,也代表了对美好生活的渴望和追求。
无论我们身在何处,也许我们并不都在家人身边,但中秋节的一天,总能让我们感受到亲情的温暖。
愿大家在中秋佳节里,与家人团聚、分享幸福,共度一个快乐的中秋节!。
中秋节嫦娥奔月手抄报
中秋节嫦娥奔月手抄报
标题:中秋节神话故事——嫦娥奔月
内容:
1. 嫦娥奔月的传说
嫦娥奔月是中国民间传说中的一个故事,讲述了嫦娥从地球上飞到月球上的故事。
传说中,嫦娥是一个美丽善良的女子,她因为偷吃了仙丹而被天帝罚下凡间,成为了普通人。
她住在一个叫做广寒宫的地方,每天过着普通人的生活,直到有一天,她发现有一只大兔子拜托她把仙丹还给天帝,这样她就可以飞上天空。
2. 中秋节的由来
中秋节是中国传统的重要节日之一,是在农历八月十五这一天。
中秋节的由来与嫦娥奔月有关。
据传,这一天是嫦娥奔月成功的日子。
为了纪念嫦娥的善良和美德,人们在这一天会举行各种庆祝活动,如赏月、吃月饼等。
3. 中秋节的传统习俗
中秋节有许多传统的习俗,其中最重要的是赏月和吃月饼。
人们会在这天晚上一起观赏明亮的月亮,同时吃着美味的月饼。
此外,中秋节还有搓麻将、赛龙舟等游戏活动,让人们欢度这个美好的节日。
4. 中秋节的寓意
中秋节的寓意是团圆和思念。
在中秋节这一天,很多人会返乡与家人团聚,共享欢乐时光。
同时,中秋节也是一个思念亲人的时刻,人们会思念远在他乡的亲人和朋友,希望他们能够平安健康。
结束语:
中秋节是一个充满神奇和美好的节日,它不仅把人们的情感联系在一起,还让我们想起了嫦娥的故事。
愿大家在中秋节享受团圆的时刻,感受到幸福和欢乐!。
中秋节的来历手抄报
中秋佳节来了,下面是为您整理的关于“中秋节的来历手抄报”,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更多相关精彩请锁定手抄报栏目。
中秋节的来历手抄报
中秋节最早起源于古代先民们对自然的崇拜,中国是一个古老的农业国,季节与农业有很大关系,所以,古时候春天播种前要进行“春祈”活动。
到了秋季八月,正是收获季节,五谷丰登,要拜谢土地神的保佑,这就是“秋祀”或“秋社”。
农历八月十五日,是我国传统的中秋节,也是我国仅次于春节的第二大传统节日。
也称仲秋节、团圆节、八月节等,是我国汉族和大部分少数民族的传统节日,也流行于朝鲜、日本和越南等邻国。
因为秋季的七、八、九三个月(指农历),八月居中,而八月的三十天中,又是十五居中,所以称之为中秋节。
又因此夜浩月当空,民间多于此夜合家团聚,故又称团圆节。
中秋节起源于我国古代秋祀、拜月之俗。
《礼记》中载有“天子春朝日,秋夕月。
朝日以朝,夕月以夕。
”这里的“夕月”就是拜月的意思。
两汉时已具雏形,唐时,中秋赏月之俗始盛行,并定为中秋节。
欧阳詹(公元785~约827年)于《长安玩月诗序》云:“八月于秋。
季始孟终;十五于
夜,又月云中。
稽于天道,则寒暑均,取于月数,则蟾魂圆,故曰中秋。
”
中秋之夜,月色皎洁,古人把圆月视为团圆的象征,因此,又称八月十五为“团圆节”。
古往今来,人们常用“月圆”、“月缺”来形容“悲欢离合”,客居他乡的游子,更是以月来寄托深情。
唐代诗人李白的“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杜甫的“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宋代王安石的“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等诗句,都是千古绝唱。
中秋节与元宵节和端午节并称为我国三大传统佳节。
究中秋节之来源,与“嫦娥奔月”、“吴刚伐桂”、“玉兔捣药”等神话传说有着密切的关系。
故中秋节的民间习俗多与月亮有关。
赏月、拜月、吃团圆月饼等,均源于此。
古代帝王有春天祭日,秋天祭月的社制,民家也有中秋祭月之风,到了后来赏月重于祭月,严肃的祭祀变成了轻松的欢娱。
中秋赏月的风俗在唐代极盛,许多诗人的名篇中都有咏月的诗句,宋代、明代、清代宫廷和民间的拜月赏月活动更具规模。
我国各地至今遗存着许多“拜月坛”、“拜月亭”、“望月楼”的古迹。
北京的“月坛”就是明嘉靖年间为皇家祭月修造的。
每当中秋月亮升起,于露天设案,将月饼、石榴、枣子等瓜果供于桌案上,拜月后,全家人围桌而坐,边吃边谈,共赏明月。
现在,祭月拜月活动已被规模盛大、多彩多姿的群众赏月游乐活动所替代。
民间“秋祀”的重要活动主要是拜月、祭月,一方面表达对月神的感恩,另一方面祈望月神在未来给更多的庇佑和福祉。
所以,每逢中秋节不同的地方都会举行不同的祭月、拜月、赏月、闹月、跳月等各类形式的既欢快又有丰富文化内涵的活动,以感谢大自然,感谢天地,感谢月神。
同时,也表达了对劳动的尊崇。
这种“秋祀”活动历代相沿。
但是在六朝以前,农历八月十五还没有作为固定节日,唐代才将八月十五正式定为“中秋节”。
中秋节的盛行始于宋朝,至明清时,已与元旦齐名,成为我国的主要节日之一。
这一天,民间有各种各样的活动,身在异地的游子们都纷纷回家与家人团圆,共庆中秋佳节。
此外,中秋节的传说也非常丰富,嫦娥奔月、吴刚伐桂、玉兔捣药之类的神话故事流传甚广,这也使中秋节的传统文化内涵更加丰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