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南理工大学计算机应用基础平时作业
- 格式:doc
- 大小:14.00 KB
- 文档页数:2
A. B. C.A. B.A. B.A. B. C.A. B. C.A. B. C.A. B. C.A. B. C.A. B. C.A. B. C.A. B. C.A. B. C.A. B. C.A. B. C.A. B. C.A. B. C.A. B. C.A. B. C.A. B. C.A. B. C.A. B. C.A. B. C.A. B. C.A. B. C.A. B. C.A. B. C.A. B. C.A. B. C.A. B. C.A. B. C.A. B. C.A. B. C.A. B. C.A. B. C.A. B. C.A. B. C.A. B. C.A. B. C.A. B.A. B. C.A. B. C.A. B. C.A. B. C.A. B. C.A. B. C.A. B. C.A. B. C.A. B. C.A. B. C.A. B. C.A. B. C.A. B. C.A. B. C.A. B. C.A. B. C.A. B. C.A. B. C.A. B. C.A. B. C.A. B. C.A. B. C.A. B. C.A. B. C.A. B. C.A. B. C.A. B. C.A. B. C.A. B. C.A. B. C.A. B. C.A. B. C.A. B. C.A. B. C.A. B. C.A. B. C.A. B. C.A. B. C.A. B. C.A. B. C.A. B. C.A. B. C.A. B. C.A. B. C.A. B. C.A. B. C.A. B. C.A. B. C.A. B. C.A. B. C.A. B. C.A. B. C.A. B. C.A. B. C.A. B. C.A. B. C.A. B. C.A. B. C.A. B. C.A. B. C.A. B. C.A. B. C.A. B. C.A. B. C.A. B. C.A. B. C.A. B. C.A. B. C.A. B. C.A. B. C.A. B. C.A. B. C.1.简述计算机系统的基本组成。
2020年春季计算机应用基础平时作业1.按照电子元件划分,计算机经历了几代? (8分)答:按照电子元件划分,计算机发展史分四代:第一代:电子管计算机。
主要由电子管器件组成,用于科学计算,使用机器语言为主。
第二代:晶体管计算机。
主要由晶体管元器件组成,可以使用汇编语言。
第三代:集成电路计算机。
采用了中小规模集成电路作为主要器件,出现了高级语言和操作系统。
第四代:大规模和超大规模集成电路计算机。
是目前广泛使用的计算机,应用于各种领域现在就属于第四代。
2.冯·诺依曼计算机体系机构的主要思想是什么? (8分)答:(1)计算机应包括运算器、存储器、控制器、输入和输出设备五大基本部分;(2)计算机内部应采用二进制来表示指令和数据.每条指令一般具有一个操作码和一个地址码.其中操作码表示运算性质,地址码指出操作数在存储器中的地址;(3)将编好的程序送入内存储器中,然后启动计算机工作,计算机无需操作人员干预,能自动逐条取出指令和执行指令;按此思想设计的计算机硬件系统应由运算器、存储器、控制器、输入和输出设备五大基本部分组成。
计算器又称算术逻辑部件,简称ALU,是计算机用来进行数据运算的部件;存储器是计算机中具有记忆能力的部件,用来存放数据或程序,存储器就是一种能根据地址接收或提供指令或数九的装置,控制器是计算机的指挥系统,计算机的工作就是在控制器下有条理的协调工作的,输入设备是用来输入程序和数据的部件,输出设备是用来输出结果的部件。
3.说明计算机的工作原理。
(8分)答:计算机的基本原理是存贮程序和程序控制。
预先要把指挥计算机如何进行操作的指令序列(称为程序)和原始数据通过输入设备输送到计算机内存贮器中。
每一条指令中明确规定了计算机从哪个地址取数,进行什么操作,然后送到什么地址去等步骤。
计算机在运行时,先从内存中取出第一条指令,通过控制器的译码,按指令的要求,从存贮器中取出数据进行指定的运算和逻辑操作等加工,然后再按地址把结果送到内存中去。
随堂练习提交截止时间:2020-06-14 23:59:59当前页有10题,你已做10题,已提交10题,其中答对10题。
1.(单选题) 世界上第一台电子计算机诞生于()年。
A. 1941年B. 1946年C. 1949年D. 1950年答题: A. B. C. D. (已提交)参考答案:B问题解析:计算机是一种能自动运行、具有高速运算能力和信息存储能力、在程序控制下完成信息加工工作的电子设备。
1946年世界第一台电子数字计算机ENIAC(The Electronic NumericalIntegrator and Calculator)研制成功。
2.(单选题) 计算机中的信息都用()来表示。
A. 二进制码B. 十进制数C. 八进制数D. 十六进制数答题: A. B. C. D. (已提交)参考答案:A问题解析:计算机体系结构的基本思想可以归纳为:(1)计算机中的程序和数据全部采用二进制数表示。
(2)计算机由输入设备、存储设备、运算器、控制器、输出设备组成。
(3)计算机由存储程序控制完成有关工作。
3.(单选题) 从()开始计算机高级程序设计语言广泛应用。
A. 第1代计算机B. 第2代计算机C. 第3代计算机D. 第4代计算机答题: A. B. C. D. (已提交)参考答案:C问题解析:集成电路计算机时期,计算机的体积明显减小,计算机的运算速度和性能明显提高,出现了计算机通信网络。
这一时期微型计算机诞生,计算机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采用计算机高级程序语言设计程序。
4.(单选题) 目前微型计算机采用的电子元件是()。
A. 电子管B. 晶体管C. 集成电路D. 大规模集成电路答题: A. B. C. D. (已提交)参考答案:D问题解析:按照计算机电子元件的构成,计算机的发展经历了以下阶段:(1)第一代计算机,电子管计算机时期。
(2)第二代计算机,晶体管计算机时期。
(3)第三代计算机,集成电路计算机时期。
精品文档2020.3 《计算机应用基础》平时作业温馨提示:请务必直接将答案粘贴在答题框内!1.按照电子元件划分,计算机经历了几代 ? (8 分)答:按照电子元件划分,计算机经历了四代;第一代:电子管计算机。
主要由电子管器件组成,用于科学计算,使用机器语言为主。
第二代:晶体管计算机。
主要由晶体管元器件组成,可以使用汇编语言。
第三代:集成电路计算机。
采用了中小规模集成电路作为主要器件,出现了高级语言和操作系统。
第四代:大规模和超大规模集成电路计算机。
是目前广泛使用的计算机,应用于各种领域现在就属于第四代。
2.冯·诺依曼计算机体系机构的主要思想是什么 ? ( 8 分)答:主要思想是:计算机应包括运算器、存储器、控制器、输入和输出设备五大基本部分。
计算机内部应采用二进制来表示指令和数据,每条指令一般具有一个操作码和一个地址码,其中操作码表示运算性质 , 地址码指出操作数在存储器中的地址。
将编好的程序送入内存储器中 , 然后启动计算机工作 , 计算机无需操作人员干预 , 能自动逐条取出指令和执行指令。
3.说明计算机的工作原理。
( 8 分)答:计算机的基本原理是存储程序和程序控制。
预先要把指挥计算机如何进行操作的指令序列 ( 称为程序 ) 和原始数据通过输入设备输送到计算机内存贮器中。
每一条指令中明确规定了计算机从哪个地址取数,进行什么操作,然后送到什度么地址去等步骤。
计算机在运行时,先从内存中取出第一条指令,通过控制器的译码,按指令的要求,从存储器中取出数据进行指定的运算和逻辑操作等加工,然后再按地址把结果送到内存中去。
接下来,再取出第二条指令,在控制器的指挥下完成规定操作。
依此进行下去。
直至遇到停止指令。
4.什么是 Windows文件夹?如何创建一个新的文件夹?( 8 分)精品文档答:库是用于管理文档、音乐、图片和其他文件的位置。
可以使用与在文件夹中浏览文件相同的方式浏览文件,也可以查看按属性(如日期、类型和作者)排列的文件。
计算机应用基础随堂练习全部题目+答案第1章计算机基础知识• 1.1计算机的基本概念1. (单选题)世界上第一台电子计算机诞生于()年。
A. 1941 年B. 1946 年C. 1949 年D. 1950 年参考答案:B问题解析:计算机是一种能自动运行、具有高速运算能力和信息存储能力、在程序控制下完成信息加工工作的电子设备。
1946年世界第一台电子数字计算机ENIACTheElectronicNumericallntegrator andCalculator )研制成功。
2. (单选题)计算机中的信息都用()来表示。
A. 二进制码B. 十进制数C. 八进制数D. 十六进制数参考答案:A问题解析:计算机体系结构的基本思想可以归纳为:(1)计算机中的程序和数据全部采用二进制数表示。
(2)计算机由输入设备、存储设备、运算器、控制器、输出设备组成。
(3)计算机由存储程序控制完成有关工作。
3. (单选题)从()开始计算机高级程序设计语言广泛应用。
A. 第1代计算机B. 第2代计算机C. 第3代计算机D. 第4代计算机参考答案:C问题解析:集成电路计算机时期,计算机的体积明显减小,计算机的运算速度和性能明显提高,出现了计算机通信网络。
这一时期微型计算机诞生,计算机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采用计算机高级程序语言设计程序。
4. (单选题)目前微型计算机采用的电子元件是()。
A. 电子管B. 晶体管C. 集成电路D. 大规模集成电路参考答案:D问题解析:按照计算机电子元件的构成,计算机的发展经历了以下阶段:(1)第一代计算机,电子管计算机时期。
(2)第二代计算机,晶体管计算机时期。
(3)第三代计算机,集成电路计算机时期。
(4)第四代计算机,大规模或超大规模集成电路计算机时期。
5. (单选题)世界上第一台电子数字计算机采用的主要逻辑部件是()。
A. 电子管B. 晶体管C. 继电器D. 光电管参考答案:A问题解析:第一代计算机电子管计算机。
1、简述计算机的发展过程以及各阶段所采用的元器件和主要特点、作用。
答:计算机的发展过程主要有如下四代:第一代(1946-1957)电子管计算机,主要特点:以电子管为基本电子器件。
主要作用:用于科学计算;第二代(1958年~1963年)是晶体管计算机,主要特点:主要元件由晶体管代替了电子管。
主要作用:用于工业自动化控制;第三代(1964年~1971年)是小规模集成电路计算机,主要特点:逻辑元件采用小规模集成电路,这种电路器件是把几十或几百个独立的电子元件集中做在一块几平方毫米的硅芯片上。
主要作用:文字、图像、通信;第四代(1971年~至今)是大规模集成电路计算机,主要特点:逻辑元件采用大规模集成电路,有的甚至采用超大规模集成电路技术,在硅半导体芯片上集成1000到10万个电子器件。
主要作用:社会各领域。
2、简述冯.诺依曼原理的基本内容。
答:a采用二进制数的形式表示数据和指令;b将指令和数据顺序都存放在存储器中;c由控制器、运算器、存储器、输入设备和输出设备五大部分组成计算机。
3、简述启动控制面板的常用方法?方法一、依次单击“开始”- - “控制面板”菜单;打开控制面板;方法二、双击桌面“我的电脑”图标,打开【我的电脑】;单击左侧的“控制面板”,打开控制面板; 方法三、右击桌面“我的电脑”图标,或右击“开始”,单击“资源管理器”菜单,打开【资源管理器】;单击左侧的“控制面板”,打开【控制面板】;方法四、打开【运行】,输入“control.exe”,确定打开【控制面板】;4、什么是存储器?内存储器与外存储器之间有什么本质的不同?答:存储器是用来保存程序和数据,以及运算的中间结果和最后结果的记忆装置。
计算机的存储系统分为内部存储器和外部存储器。
内部存储器中存放将要执行的指令和运算数据,容量较小,但存取速度快。
断电时内存中存放的信息会丢失,只是用来暂时存放数据或程序。
内存就像一块可以反复擦写的黑板,它的内容可以改变,是一个可重用的资源。
计算机应用基础平时作业参考答案一.填空题(每空2分,共30分)1.世界上第一台电子计算机名为ENIAC。
P62.完整的微机系统包括硬件和软件系统。
3.若计算机系统需热启动,应同时按下组合键Ctrl+Alt+Delete。
4.第四代计算机逻辑元件采用的是大规模、超大规模集成电路。
5.计算机硬件主要包括主机和外部设备。
6.微机的内存储器比外存储器存取速度快,内存储器可与微处理器直接交换信息,内存储器根据工作方式的不同又可分为只读存储器rom和随机存储器ram。
7.多媒体计算机技术是计算机综合处理多种媒体信息,使多种信息建立逻辑连接,集成为一个系统并交互性的技术。
P298.计算机中,中央处理器CPU由运算器和__控制器__两部分组成。
9.Http的中文意思是超文本传输协议。
p12110.电子邮件是指由计算机编制而成并经网络传递、收发的信息文件。
P13311.答复和转发邮件时,主题将自动打上Re和Fw。
P14212.十进制91相当于二进制数1011011。
13.与二进制数11111110值相当的十进制数是254。
14.在微型计算机中,应用最普遍的字符编码是ASCII码。
15.计算机的工作原理是程序存储。
16.8个字节含二进制位64。
17.计算机发展的各阶段是以作为标志的。
18.标准ASCII码用__7位二进制数表示字符,用来表示128种不同的字符。
19.1GB等于__1024__MB,又等于_202_KB。
20.计算机局域网的拓补结构常用的有四种:他们是_总线型__、_星型_、_环型__和_混合型_。
21.以汉符特征为代表的IP地址中包括_主机名__、机构名、部门组织和国家各四部分。
1.在系统软件中,必须首先配置操作系统。
2我的电脑和资源管理器是操作系统硬件资源和计算机配置系统进行管理的集成工具。
3.WindowsXP进行系统还原时,是以还原点为基础的。
4.目前,存储信息的硬盘、内存和光驱已成为个人微机的标准硬件配置。
2020.3《计算机应用基础》平时作业温馨提示:请务必直接将答案粘贴在答题框内!1. 按照电子元件划分,计算机经历了几代? (8分)答:第一阶段(1946~1959年)这一代计算机主要特点是使用电子真空管作为逻辑元件,存储器用延迟线或磁鼓,软件主要是机器语言,开始使用符号语言.第二阶段(1959~1964年)这一代计算机主要特点是使用晶体管取代电子真空管作为逻辑元件,软件方面出现了高级程序语言,还提出了操作系统的概念.第三阶段(1964~1970年)这一代计算机主要特点是用中、小规模集成电路取代了晶体管,存储器仍使用磁芯.操作系统进一步发展与普及.第四阶段(1970~现在)这一代计算机主要特点是使用大规模集成电路作为逻辑元件,主存储器也用大规模集成电路,在软件方面出现了与硬件相结合的产品2. 冯·诺依曼计算机体系机构的主要思想是什么? (8分)答:冯·诺依曼有三条重要思想1、计算机硬件是由5大基本部分组成:运算器,控制器,存储器,输入设备,输出设备2、采用二进制3、程序和数据一样存放在存储器中3. 说明计算机的工作原理。
(8分)答:存储程序:程序保存在计算机的存储器重;由程序控制:按照程序规定的步骤逐条执行指令。
4. 什么是Windows文件夹?如何创建一个新的文件夹?(8分)答:是指在windows中的文件目录,文件目录(或称为文件夹)是由文件目录项组成的。
文件目录分为一级目录、二级目录和多级目录。
文件目录为每个文件设立一个表目。
文件目录表目至少要包含文件名、文件内部标识、文件的类型、文件存储地址、文件的长度、访问权限、建立时间和访问时间等内容。
在桌面空白处点击鼠标右键,选择菜单中的“新建”,选择“文件夹”就可以新建,也可以在桌面按快捷键“Shift+Ctrl+n”就可以新建文件夹了。
5. Word的大纲视图完成什么操作?(8分)答:可以将文档的标题分级显示,使文档结构层次分明,易于编辑,还可以设置文档和显示标题的层级结构,可以折叠和展开各种层级的文档。
1.按照电子元件划分,计算机经历了几代? (8分)答:经历了四代,第一代:电子管计算机。
主要由电子管器件组成,用于科学计算,使用机器语言为主。
第二代:晶体管计算机。
主要由晶体管元器件组成,可以使用汇编语言。
第三代:集成电路计算机。
采用了中小规模集成电路作为主要器件,出现了高级语言和操作系统。
第四代:大规模和超大规模集成电路计算机。
目前广泛使用的计算机,应用于各种领域现在就属于第四代。
2.冯·诺依曼计算机体系机构的主要思想是什么? (8分)答:冯·诺依曼简化了计算机的结构,提出了“存储程序”的思想,大大提高了计算机的速度。
后人按照这种思想和结构设计的计算机成为冯·诺依曼计算机。
“存储程序”思想可以简化概括为3点:(1)计算机硬件组成应为五大部分包括运算器、控制器、存储器、输入/输出设备。
(2)计算机运算基础采用二进制。
(3)将编好的程序和数据送会内存储器,然后计算机自动地逐条取出指令和数据进行分析、处理和执行。
人们把冯·诺依曼的这个理论称为冯·诺依曼体系结构。
从EDVAC到当前最先进的计算机都采用的是冯·诺依曼体系结构。
所以冯·诺依曼是当之无愧的数字计算机之父。
根据冯·诺依曼体系结构构成的计算机,必须具有如下功能:把需要的程序和数据送至计算机中。
必须具有长期记忆程序、数据、中间结果及最终运算结果的能力。
能够完成各种算术、逻辑运算和数据传送等数据加工处理的能力。
能够根据需要控制程序走向,并能根据指令控制机器的各部件协调操作。
能够按照要求将处理结果输出给用户。
3.说明计算机的工作原理。
(8分)答:计算机的工作原理:计算机在运行时,先从内存中取出第一条指令,通过控制器的译码,按指令的要求,从存储器中取出数据进行指定的运算和逻辑操作等加工,然后再按地址把结果送到内存中去。
接下来,再取出第二条指令,在控制器的指挥下完成规定操作。
1. 简述计算机系统的基本组成。
(8分)答:简述计算机系统的基本组成:分为硬件系统和软件系统硬件系统分:运算器、控制器、存储器(内存储器和外存储器)、输入设备(键盘、鼠标、绘图仪等)、输出设备(显示器、打印机等)软件系统分:系统软件、应用软件。
2. 简述冯?诺依曼结构的主要特点。
(8分)答:1964年,冯.诺依曼简化了计算机的结构,提出了“存储程序”的思想,大大提高了计算机的速度.后人按照这种思想和结构设计的计算机成为冯.诺依曼计算机.“存储程序”思想可以简化概括为3点:(1)计算机应用包括运算器、控制器、存储器、输入/输出设备.(2)计算机内部应采用二进制来表示指令和数据.(3)将篇好的程序和数据送会内存储器,然后计算机自动地逐条取出指令和数据进行分析、处理和执行.3.在Word2010的表格编辑过程中,有时需要拆分单元格,请回答下列问题:(1)何为单元格拆分?答:我们可以根据需要将Word2010中表格的一个单元格拆分成两个或多个单元格,从而制作较为复杂的表格。
(2)写出拆分单元格的具体步骤。
(16分)答:word2010中的表格拆分单元格方法如下:1.启动word2010软件,点击插入功能区→表格,插入自定义行列数的表格;2.光标定位在需要拆分的表格单元格位置,右键弹出菜单选择拆分单元格,在弹出的拆分单元格对话框中自定义要拆分后的行列数,点击确定就实现了单元格的拆分。
4. 在Excel2010中,公式中对单元格的引用有哪几种方式?并说明每种引用方式的特点?答:EXCEL公式中单元格地址的引用包括相对引用、绝对引用和混合引用三种。
三种方式切换的快捷键为最上一排功能键F4(部分新出的笔记本电脑要按Fn+F4)。
1、相对引用公式中的相对单元格引用(例如 A1)是基于包含公式和单元格引用的单元格的相对位置。
如果公式所在单元格的位置改变,引用也随之改变。
如果多行或多列地复制公式,引用会自动调整。
默认情况下,新公式使用相对引用。
1.第一代计算机体积大、耗电多、性能低,其主要原因是受制于(B)A.工艺水平B.元器件C.设计水平D.原材料2.个人计算机属于(A)A.微型计算机B.小型计算机C.中型计算机D.小巨型计算机3.计算机进行数值计算时的高精确度主要决定于( D)A.计算速度B.内存容量C.外存容量D.基本字长4.组成计算机主机的主要是(B)A.运算器和控制器B.中央处理器和主存储器 C.运算器和外设D.运算器和存储器5.在Windows 中,用户建立的文件默认具有的属性是(D)A.隐藏B.只读C.系统D.存档6.在Windows 的各种窗口中,单击左上角的窗口标识可以(A)A.打开控制菜单B.打开资源管理器C.打开控制面板 D.打开网络浏览器7.在Windows 中下面的叙述正确的是(C)A.“写字板”是字处理软件,不能进行图文处理B.“画图”是绘图工具,不能输入文字C.“写字板”和“画图”均可以进行文字和图形处理D.“记事本”文件可以插入自选图形8.Word 具有拆分窗口的功能,要实现这一功能,应选择的选项卡是(A.“文件”B.“开始”C.“引用”D.“视图D)9.在Word2010 中,下述关于分栏操作的说法,正确的是(A)A.可以将指定的段落分成指定宽度的两栏B.任何视图下均可看到分栏效果C.设置的各栏宽度和间距与页面宽度无关D.栏与栏之间不可以设置分隔线10.假定一个单元格的地址为A.绝对地址B.相对地址D25,则此地址的类型(C.混合地址D.三维地址B)11.在Excel2010 中,日期数据的数据类型属于(A.数字型B.文字型C.逻辑型D.时间型A)12.PowerPoint2 010 中选择了某种设计模板,幻灯片原来的背景是否显示(A)A.可以选择B.不能选择C.不能忽略模板D.不改变13.若要使幻灯片按规定的时间,实现连续自动播放,应进行(C)A.设置放映方式B.打包操作C.排练计时D.幻灯片切换14.URL的含义是(D)A.信息资源在网上什么位置和如何访问的统一描述方法B.信息资源在网上什么位置及如何定位寻找的统一描述方法C.信息资源在网上的业务类型和如何访问的统一描述方法D.信息资源的网络地址的统一描述方法。
1.以构成计算机的电子器件来划分,计算机的发展过程中经历了哪几代?各有什么特点?(10分)答:计算机的发展过程中经历了四代第一代计算机(1946年~1957年) 特征是采用电子管作为主要元器件第二代计算机(1958年~1964年)特征是采用晶体管作为主要器件第三代计算机(1965年~1970年) 特征是中小规模集成电路第四代计算机(1971年至今) 特征是大规模和超大规模集成电路2.请以指令的执行过程来说明计算机的工作原理。
(8分)答:计算机的工作原理指令指令是用来规定计算机执行的操作和操作对象所在存储位置的一个二进制位串。
指令的格式一条指令由操作码和地址码两部分组成。
例如二地址指令格式如下:操作码地址码1 地址码2 操作码:用来指出计算机应执行何种操作的一个二进制代码。
具体说明指令的性质或功能,每条指令只有一个操作码。
例如,加法、减法、乘法、除法、取数、存数等各种基本操作均有各自相应的操作码。
地址码: 指出该指令所操作(处理)的对象(称为操作数)所在存储单元的地址。
包括着操作数的来源,结果的去向或下一条指令的地址等信息,不同指令中地址码的个数可以不一样。
3.何为Word2010中的样式和模板?在应用上,两者有何异同点。
(10分)答:一、主体不同1、样式:指用有意义的名称保存的字符格式和段落格式的集合2、模板:指Microsoft Word中内置的包含固定格式设置和版式设置的模板文件。
二、用处不同1、样式:在编排重复格式时,先创建一个该格式的样式,然后在需要的地方套用这种样式,就无须一次次地对它们进行重复的格式化操作了。
2、模板:用于帮助用户快速生成特定类型的Word文档。
三、特点不同1、样式:样式为字体、字号和缩进等格式设置特性的组合,将这一组合作为集合加以命名和存储。
2、模板:除了通用型的空白文档模板之外,中还内置了多种文档模板,如博客文章模板、书法模板等。
4.请将十进制(0.534)10转换成相应的二进制数?(8分)答:0.100015.如何把PowerPoint2010母版中整个演示文稿的“文本和线条”的颜色修改为“绿色”?请写出具体的操作步骤。
《计算机应用基础》平时作业温馨提示:请务必直接将答案粘贴在答题框内!1.按照电子元件划分,计算机经历了几代(8分)答:按照电子元件划分,计算机经历了四代;第一代:电子管计算机。
主要由电子管器件组成,用于科学计算,使用机器语言为主。
第二代:晶体管计算机。
主要由晶体管元器件组成,可以使用汇编语言。
第三代:集成电路计算机。
采用了中小规模集成电路作为主要器件,出现了高级语言和操作系统。
第四代:大规模和超大规模集成电路计算机。
是目前广泛使用的计算机,应用于各种领域现在就属于第四代。
2.冯·诺依曼计算机体系机构的主要思想是什么(8分)答:主要思想是:计算机应包括运算器、存储器、控制器、输入和输出设备五大基本部分。
计算机内部应采用二进制来表示指令和数据,每条指令一般具有一个操作码和一个地址码,其中操作码表示运算性质,地址码指出操作数在存储器中的地址。
将编好的程序送入内存储器中,然后启动计算机工作,计算机无需操作人员干预,能自动逐条取出指令和执行指令。
3.说明计算机的工作原理。
(8分)答:计算机的基本原理是存储程序和程序控制。
预先要把指挥计算机如何进行操作的指令序列(称为程序)和原始数据通过输入设备输送到计算机内存贮器中。
每一条指令中明确规定了计算机从哪个地址取数,进行什么操作,然后送到什度么地址去等步骤。
计算机在运行时,先从内存中取出第一条指令,通过控制器的译码,按指令的要求,从存储器中取出数据进行指定的运算和逻辑操作等加工,然后再按地址把结果送到内存中去。
接下来,再取出第二条指令,在控制器的指挥下完成规定操作。
依此进行下去。
直至遇到停止指令。
4.什么是Windows文件夹如何创建一个新的文件夹(8分)答:库是用于管理文档、音乐、图片和其他文件的位置。
可以使用与在文件夹中浏览文件相同的方式浏览文件,也可以查看按属性(如日期、类型和作者)排列的文件。
5.Word的大纲视图完成什么操作(8分)答:在大纲视图中,能查看文档的结构,还可以通过拖动标题来移动、复制和重新组织文本,因此它特别适合编辑那种含有大量章节的长文档,能让你的文档层次结构清晰明了,并可根据需要进行调整。
2020春华南理工大学网络教育《计算机应用基础》平时作业1.按照电子元件划分,计算机经历了几代?(8分)答:按照电子元件划分,计算机经历了四代:1)第一代计算机:电子管计算机时期,属于计算机发展的初级阶段,主要用于科学计算,采用机器语言和汇编语言方式设计程序。
2)第二代计算机:晶体管计算机时期,主要用于科学计算和事务处理,采用类似于自然语言的高级程序语言设计程序。
3)第三代计算机:集成电路计算机时期,计算机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采用计算机高级程序语言设计程序。
4)第四代计算机:大规模或超大规模集成电路计算机时期,应用领域更加广泛,计算机程序设计的效率更高。
2.冯·诺依曼计算机体系机构的主要思想是什么?(8分)答:冯·诺依曼计算机体系机构的主要思想可以归纳为:(1)计算机中的程序和数据全部采用二进制数表示。
(2)计算机由输入设备、存储设备、运算器、控制器、输出设备组成。
(3)计算机由存储程序控制完成有关工作。
3.说明计算机的工作原理。
(8分)答:计算机的工作原理有:(1)计算机在控制器的控制下,把以文字符号形式存在的数据或程序,通过输人设备转换成二进制代码,存储到计算机的内部存储器。
(2)计算机在控制器的控制下,根据程序的处理要求,从内部存储器中取得数据传送到运算器进行加工,运算器将运算的结果返回到内部存储器。
(3)计算机在控制器的控制下,根据程序的处理要求,从内部存储器中取得数据传送到输出设备,经输出设备将进制代码转换成文字符号显示或打印。
(4)计算机在控制器的控制下,根据操作需要,可以将内部存储器中的数据保存到计算机的外部存储器。
4.什么是Windows文件夹?如何创建一个新的文件夹?(8分)答:(1)Windows文件夹,也叫作目录,文件夹可以存储其他文件夹或文件。
(2)创建新的文件夹的步骤有:选择需要创建文件夹的位置,鼠标右键单击你需要创建文件夹的位置,选择“新建”命令,再选择“文件夹”,这样就会有一个新建文件夹,需要编辑文件夹名称。
2017年华南理工大学网络教育计算机应用基础平时作业
D
8. 当输入或更改数据时,会影响所有被选中的工作表,请列出选择工作的几种操作方法?
答:(1)选择单张工作表,单击工作表标签,如果看不到所需的标签,可单击标签滚动按钮为显示标签然后再单击它。
(1)选择两张或多张相邻的工作表:选择中第一张工作表的标签,再按住【Shif】键,单击最后一张工作表的标签。
(2)选择两张或多张相邻的工作表单击第一张工作表的标签,再按住【Ctrl】键,单击其他需要选择的工作表标签。
(3)选择工作簿中所有的工作表:右键单击工作表标签,再单击快捷菜单上的“选定全部工作表”命令
9. 使用复制、剪切和粘贴功能,可以对幻灯片进行复制和移动,请写出具体操作过程。
答:移动::方法一:拖动。
方法二:剪切--粘贴
复制:方法一:“插入”--“幻灯片副本”,方法二:“复制”--“粘贴”。
1、简述计算机的发展过程以及各阶段所采用的元器件和主要特点、作用。
答:计算机的发展过程主要有如下四代:第一代(1946-1957)电子管计算机,主要特点:以电子管为基本电子器件。
主要作用:用于科学计算;第二代(1958年~1963年)是晶体管计算机,主要特点:主要元件由晶体管代替了电子管。
主要作用:用于工业自动化控制;第三代(1964年~1971年)是小规模集成电路计算机,主要特点:逻辑元件采用小规模集成电路,这种电路器件是把几十或几百个独立的电子元件集中做在一块几平方毫米的硅芯片上。
主要作用:文字、图像、通信;第四代(1971年~至今)是大规模集成电路计算机,主要特点:逻辑元件采用大规模集成电路,有的甚至采用超大规模集成电路技术,在硅半导体芯片上集成1000到10万个电子器件。
主要作用:社会各领域。
2、简述冯.诺依曼原理的基本内容。
答:a采用二进制数的形式表示数据和指令;
b将指令和数据顺序都存放在存储器中;
c由控制器、运算器、存储器、输入设备和输出设备五大部分组成计算机。
3、简述启动控制面板的常用方法
方法一、依次单击“开始”- - “控制面板”菜单;打开控制面板;
方法二、双击桌面“我的电脑”图标,打开【我的电脑】;单击左侧的“控制面板”,打开控制面板; 方法三、右击桌面“我的电脑”图标,或右击“开始”,单击“资源管理器”菜单,打开【资源管理器】;单击左侧的“控制面板”,打开【控制面板】;
方法四、打开【运行】,输入“”,确定打开【控制面板】;
4、什么是存储器内存储器与外存储器之间有什么本质的不同
答:存储器是用来保存程序和数据,以及运算的中间结果和最后结果的记忆装置。
计算机的存储系统分为内部存储器和外部存储器。
内部存储器中存放将要执行的指令和运算数据,容量较小,但存取速度快。
断电时内存中存放的信息会丢失,只是用来暂时存放数据或程序。
内存就像一块可以反复擦写的黑板,它的内容可以改变,是一个可重用的资源。
外部存储器容量大、成本低、存取速度慢,用来存放需要长期保存的程序和数据,当存放在外存中的程序和数据需要处理时,必须先将它们读到内存中,才能进行处理。
特点是断电时存放的信息不会丢失。
如软盘、硬盘、光盘、磁带均属于外存。
注意之处:内存是暂时保存数据,而外存是长期保存,存取速度比内存慢。
5、在Word2010中,如何为文件设置密码
答:步骤如下:
1) 单击“Office 按钮”Office 按钮,指向“准备”,然后单击“加密文档”。
2) 在“加密文档”对话框的“密码”框中,键入密码,然后单击“确定”。
3) 在“确认密码”对话框的“重新输入密码”框中,再次键入密码,然后单击“确定”。
4) 若要保存密码,请保存文件。
6、在Excel2010中,当输入或更改数据时,会影响到所有选中的工作,那么该如何选择工作表请分类说明。
答:说明如下:
1) 按住shift选中工作表,然后输入和修改,会更改所有工作表
2) 因为公式跨表引用,影响到所有工作表
3) 使用定义名称的引用,影响工作表
4) 因为宏的使用,影响工作表
5) 因为obdc源的变更,影响工作表
7、 PowerPoint2010有几种视图模式简述每种视图模式的作用
答:1) 普通视图:它是系统默认的视图模式。
由三部分构成:大纲栏(主要用于显示、编辑演示文稿的文本大纲,其中列出了演示文稿中每张幻灯片的页码、主题以及相应的要点)、幻灯片栏(主要用于显示、编辑演示文稿中幻灯片的详细内容)以及备注栏(主要用于为对应的幻灯片添加提示信息,对使用者起备忘、提示作用,在实际播放演示文稿时学生看不到备注栏中的信息)。
2) 大纲视图:主要用于查看、编排演示文稿的大纲。
和普通视图相比,其大纲栏和备注栏被扩展,而幻灯片栏被压缩。
3) 幻灯片视图:主要用于对演示文稿中每一张幻灯片的内容进行详细的编辑。
此时大纲栏仅显示幻灯片号,备注栏被隐藏,幻灯片栏被扩大。
4) 幻灯片浏览视图:以最小化的形式显示演示文稿中的所有幻灯片,在这种视图下可以进行幻灯片顺序的调整、幻灯片动画设计、幻灯片放映设置和幻灯片切换设置等。
5) 幻灯片放映视图:用于查看设计好的演示文稿的放映效果及放映演示文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