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描基础:素描历史的演变
- 格式:docx
- 大小:39.39 KB
- 文档页数:3
素描拓展知识点总结一、素描的起源素描起源于古代绘画,最早可以追溯到古希腊和古罗马时期。
在这个时期,素描主要是用来做雕塑的前期设计草图,通过简单的线条勾勒出雕塑的形态和结构。
古希腊和古罗马的素描作品主要以神话题材和人物造型为主,以其简洁的线条和准确的比例著称。
此后,素描逐渐发展成一种独立的艺术形式,并在文艺复兴时期达到了顶峰。
文艺复兴时期的艺术家们对素描的研究和实践深入到了人体结构、透视原理和光影效果等方面,素描作品的形式和内容也呈现出了更加丰富和深刻的特点。
二、素描的发展随着艺术的发展,素描在绘画、雕塑、建筑设计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在绘画方面,素描是作为艺术家的基本功而被广泛应用,尤其在西方绘画艺术中,素描是绘画的基础。
在雕塑方面,素描则是雕塑家设计雕塑作品的前期构思和设计,可以帮助雕塑家更准确地把握雕塑的形态和结构。
在建筑设计方面,素描则是建筑师用来设计建筑结构、透视效果和空间布局的重要手段。
随着现代艺术的发展,素描也在不断地演变和创新。
现代素描作品多样性和表现形式的丰富使得素描这一古老的艺术形式焕发出了新的活力。
同时,数字技术的发展也为素描带来了全新的表现形式,许多艺术家开始尝试用数码素描来探索和表现更加丰富的艺术表达。
三、素描的技法素描作为一种绘画技法,有着自己独特的技法和表现手段。
素描的技法主要包括线条、明暗、透视和构图等方面。
1. 线条线条是素描最基本的表现手段,通过线条的勾勒和运用可以描绘出物体的形态和结构。
线条的粗细、方向、长度和稳定度等特点都会直接影响到素描作品的质量。
2. 明暗明暗是素描表现物体形体和空间感的重要手段,通过明暗的对比可以营造出物体的立体感和质感。
艺术家可以通过精确的阴影和光影来使作品更加富有形式感和层次感。
3. 透视透视是素描表现物体空间关系和远近距离感的技法,通过透视效果可以使画面更加生动和有立体感。
透视的种类有单点透视、双点透视和多点透视等,艺术家可以根据作品的需要选择不同的透视手法。
《基础素描》 PPT辅导学习资料第一章 素描概述第一节 2、素描发展简史古希腊艺术是欧洲艺术的摇篮和发源地。
希腊人崇尚自然美,以摹仿自然为最高准则。
这一特征,使西方艺术自古以来就具有了现实主义的生命力。
希腊 瓶画作品古罗马继承了古希腊文化的优秀传统,绘画艺术主要体现在镶嵌画和壁画中,画面形象注重写实意味,描绘极为精致。
中世纪的艺术被称为基督教艺术,绘画以宗教为题材,远离现实生活。
采用象征的手法,追求平面效果和装饰性,具有宗教的神秘感。
古罗马庞贝古城壁画作品15世纪文艺复兴运动给欧洲绘画注入新的生机,画家们运用新兴的科学方法,发展了艺术“模仿自然”的造型观念,文艺复兴早期代表画家马萨乔把透视学、解剖学融入绘画当中,并通过光影,表现运动中的人物造型。
波提切利的作品重视用动感的线条塑造体积,线条具有典雅的韵味。
意大利波提切利 作品达·芬奇把绘画造型观念和表现方法,推向了一个新的阶段。
他将结构比例与空间透视和明暗表现,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在素描中展现出具有空间深度的体积感。
意大利达芬奇 作品米开朗基罗的素描充满力量和气势,他曾经说过:“素描是绘画、雕刻、建筑的最高点,素描是所有艺术门类的源泉和灵魂,是一切造型艺术的根本。
”意大利米开朗基罗 作品拉斐尔的素描优雅沉静,线条富于韵味,表现力极为丰富,成为后世古典风格推崇的典范。
意大利拉斐尔 作品德国画家丢勒、荷尔拜因的素描,具有北欧民族特有的严谨、简洁的风格,注重理性思考,素描于规矩中透露着严谨精致,笔法准确有力,重视人物内心世界的表达与披露,,表现出高超的素描技艺。
德国丢勒 作品德国荷尔拜因 作品17世纪,以 意大利画家卡拉奇兄弟为代表的学院派美术,非常重视素描教学,他们追随古希腊艺术中的经典审美样式,重视素描的内在气质表达,追求典雅与崇高,为古典主义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意大利卡拉奇 作品具有现实主义倾向的意大利画家卡拉瓦乔,主张描绘现实生活,素描作品重视模仿自然,运用明暗对比画法,追求画面的真实性。
简述素描艺术发展衍进的历史简述素描艺术发展衍进的历史素描艺术是绘画的基础,它通过简单的线条和阴影来表现物体的形态和结构。
在人类历史上,素描艺术经历了漫长的发展过程,从最初的简单描绘到现代的多元化表现形式,不断地衍进和发展。
早在古代,人们就开始使用简单的线条和几何形状来表现物体的形态。
例如,古埃及人使用的金字塔图案就是基于简单的几何形状而设计的。
在中国,古代画家也常常使用简单的线条来描绘人物和动物的形象。
这些早期的素描作品虽然简单,但它们为后来的艺术发展奠定了基础。
中世纪时期,欧洲的基督教艺术开始兴起。
在这个时期,艺术家们开始使用更加精细的技巧来表现宗教题材。
他们使用透视原理和光影效果来增强画面的表现力,使观众能够更好地理解宗教故事的内涵。
同时,这个时期的素描作品也开始注重细节和逼真的表现,例如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达芬奇就以其精湛的素描技巧而闻名于世。
随着时间的推移,素描艺术逐渐演变成了一种独立的艺术形式。
在19世纪末期,印象派画家们开始使用快速、轻柔的笔触来表现自然景象,这种风格被称为“点彩派”。
点彩派画家们不再追求逼真的细节,而是注重色彩和光影的变化,使画面呈现出一种独特的氛围和情感。
同时,20世纪初出现的立体主义运动也对素描艺术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立体主义画家们试图通过分解物体的形式来创造新的视觉效果,他们使用多角度的视角和错综复杂的线条来表现物体的结构和关系。
在20世纪中期之后,数字技术的发展给素描艺术带来了新的可能性。
计算机辅助设计软件的出现使得艺术家们可以更加方便地进行素描创作,同时也为素描艺术注入了新的元素和风格。
例如,一些数字艺术家们使用像素化的方式来表现物体的形态和纹理,创造出独特的视觉效果。
总之,素描艺术作为一种基础性的绘画形式,经历了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
总结中国素描演变引言素描是一种用简单的线条和阴影来表现物体形态和空间关系的绘画技法。
作为绘画的基础,素描在中国的发展经历了漫长的历史演变。
本文旨在总结中国素描的演变过程,探讨其在绘画艺术中的地位和影响。
唐宋时期的素描起源中国素描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唐宋时期(公元618年-1279年)。
在这个时期,素描还没有成为一种独立的绘画形式,而更多地被用于绘制绘画作品的前期草图。
唐宋时期的绘画注重传统的线描技法,力求准确地表现物体的形态和结构,而没有过多地注重阴影和表现形态的细节。
元明清时期的素描发展素描在元明清时期(公元1279年-1912年)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
特别是在元代,素描开始成为一种独立的艺术形式,被广泛应用于描绘人物、风景和静物等主题。
在明代,素描技法趋向成熟,艺术家们开始注重使用阴影和光线来表现物体的立体感和形态变化。
清代,素描达到了巅峰,许多优秀的素描作品留传至今。
近代素描的创新和发展近代中国素描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经历了一次创新和发展的阶段。
受西方现代艺术的影响,中国艺术家们开始摒弃传统的绘画形式,开始尝试用多种线条和材料来表现物体的形态和空间关系。
特别是在五四新文化运动和中国美术学院的影响下,中国素描逐渐与现代洋画相结合,形成独特的风格和表现方式。
许多艺术家通过素描展现了社会现实、思想意识和情感表达等方面。
当代中国素描的多样化随着社会的飞速发展和艺术形式的多样化,当代中国的素描也呈现出多样性的发展趋势。
一方面,一些艺术家延续传统素描技法,力求准确地表现物体的形态和结构。
另一方面,一些艺术家将素描与现代科技相结合,创造出全新的表现方式,突破了传统素描的限制。
素描在绘画艺术中的地位和影响素描作为绘画的基础,在绘画艺术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
它不仅能帮助艺术家理解和掌握物体的形态和结构,还能通过线条和阴影的表现来创造出独特的视觉效果。
素描在绘画艺术中的影响不仅体现在技法上,还体现在艺术理念和审美观念的传承和创新上。
第一章素描的概念和发展历史基本解释1.单纯用线条描写、不加彩色的画2.文学上指简洁朴素、不加渲染的描写详细解释1. 单用线条描写、不加彩色的绘画。
是造型艺术的基础。
2. 文学上运用简洁朴素不加渲染的写法亦称素描。
美术理解是绘画中的术语。
在汉语中解释:“素”从字面上指单纯、直接和质朴、真实。
“描”是指写、画、挥舞、临摹、写生的意思。
素描的定义是指用单色来描绘物体的形象。
素描是一门关于认识和表现形的学问,是指导表达造型艺术的一种最基本的、辩证的、逻辑严密的思维方式,是一门独立的造型艺术。
我们常说素描是一切绘画的基础,是绘画创作的训练手段。
最早作为素描的雏形形式产生的就是那些古代岩洞的岩画,当以及那些莫名其妙的符号,这些简洁朴素的描绘正是人类祖先对自然界的真实感受。
16世纪在意大利,美术学院产生以后,素描才以正式身份出现在美术学府的画室。
1912年在我国上海美术学院正式开设这一课程,1958年受到冲击,1962年恢复,到“文革”时期又受到冲击,直到1976年在全国各大美院开始恢复。
从素描的发展历史上看,从古埃及、两河流域到古希腊、古罗马,从中世纪到文艺复兴,从欧洲17世纪古典画派到20世纪现代派,已经形成了一个完美的体系。
在素描教学中,主要是训练学生如何观察和刻画客观物象的造型能力,对于初学者来说,我们常常以把形体画得像不像、准不准、整体不整体作为检验素描水平的高低。
作为设计人员同样要具备素描的基本功。
美术是表现事物的一种手段。
美术的基础是造型,艺术造型是人按照自然方式进行的复杂劳动,是一项需要长期训练才能形成的特殊技能。
艺术造型不只是塑造孤立静止的物体形态,更重要的是表现物体中各种形式的有机关系。
掌握艺术造型的方法,需要恢复人的自然思维方式和操作方式,需要研究自然物体的形式特点和认识它的变化规律及条件。
素描是解决这些造型问题的最佳途径,这在艺术造型的实践中得到了完全证明,因此,素描被称为“造型艺术的基础”。
工艺美术课题素描子课题知识点制作脚本模板一、基本信息二、具体模块填写表阿尔塔米拉洞穴壁画图1希腊瓶画图2三、素描的发展1.文艺复兴时期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素描,标志着西方素描走向成熟。
出现了文艺复兴三杰——达.芬奇、米开朗基罗、拉斐尔。
达.芬奇的素描风格深厚而典雅;米开朗基罗造型手法丰富,善于表现人体的结构与运动;拉斐尔的素描手法灵活生动,刻画精细入微,是一位名副其实的艺术大师。
17世纪下半叶,欧洲的艺术中心逐渐转向法国。
安格尔是这一时期素描艺术的杰出代表。
达.芬奇图3米开朗基罗图4拉斐尔图5安格尔图6 2.系统化美术教的形成意大利文艺复兴盛期一些艺术大师相继去世之后,意大利流行着一种因袭某些大师风格的所谓风格主义,当时反对风格主义的代表人物是卡拉瓦乔(1573—1610)和卡拉齐兄弟(阿尼巴.卡拉齐,1560—1609);洛多韦科.卡拉齐(1555—1619);阿果斯丁诺.卡拉齐(1557—1602)等人。
卡拉齐兄弟为了更有意识地恢复意大利文艺复兴盛期的传统,于1585年在波仑亚城创办最早的美术学院,他们改变了中世纪以来美术青年工匠的学习方式,运用文艺复兴以来美术创作和基础理论的科学成果,按一定的程序,对美术青年进行系统地培养训练。
其中素描作为基础训练的主要方法已开始诞生。
这种以素描基础训练作为主要学习手段的美术学院在意大利出现之后,很快就普及到了欧洲各国,并影响到全世界的美术教育。
3.近代素描艺术19世纪法国画家塞尚提出来几何形体结构学说,奠定了近代素描造型的科学基础。
门采尔与珂勒惠支是同时期德国素描的杰出代表。
19世纪末,俄国素描学派的代表人物契斯恰科夫创立了俄罗斯素描教学体系,发展了自文艺复兴以来的写实传统。
20世纪的西方素描被通称为现代派素描,其流派纷呈,毕加索、康定斯基、达利、蒙特里安是其中的代表。
门采尔图7珂勒惠支图8 毕加索图9达利图10康定斯基图11蒙特里安图12图134.中国素描的发展中国古代素描的历史,也就是传统线描和水墨技法的发展史。
素描历史及研究
素描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文艺复兴时期,它最初只是作为可视化的意图(草稿)的试水,让画家检验自己的感受和理解是否得到准确表达。
在那个时期,画家们以科学的态度,对绘画与自然的关系进行了细致、深入的理性思考,发明和创立了解剖学、透视学和明暗渲染法。
在14世纪到19世纪,西欧的素描主要是以线为主,配合适当的明暗层次。
这一时期,出现了一大批优秀素描作品和以素描为独立表现形式的优秀画家,例如德国的荷尔拜因、丢勒和荷兰的伦勃朗等。
到了19世纪后期,由于成立了美术学院,素描受到广泛的重视,各个国家
对素描形式和教学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和规范。
在法国,素描甚至被推崇到至上的地位。
法国的素描主要继续了文艺复兴时期的风格,以简练的线条为主,注重形式的自然生动,其代表人物是安格尔。
德国素描比较注重物体的质量感,风格强烈、凝重,代表人物是门采尔。
俄罗斯的素描追求古典的用线,夸大表现人物的个性特点,代表人物是列宾。
此外,科学研究也发现素描的重要性。
因为素描将绘画中的色彩因素剔除,更便于训练。
而且就绘画的构成因素而言,素描能表达出颜色之外所有的造
型因素——形体特征、空间比例、解剖透视等。
从来不会有人对着一幅素描说它缺乏颜色,而会对杂乱无章的色彩产生造型的疑问。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如需更多信息,建议查阅相关文献或咨询艺术史学家。
绘画素描的发展历史“素描”——朴素的描绘,亦称单色绘画。
它是一切艺术创造行为的造型基础。
被称为“造型之母”。
世界素描的产生、演变和发展,就总体而论是随着美术史的系统脉络演变而成的。
各个时期都呈现出众多的画家和画派。
他们均以承先启后,不断探索的精神为世界素描发展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1.1原始文明世界上最早的绘画是以最简单的表现形式——线条、图案、符号,用来表达人们对然与生活的记录。
原始人在动物的骨片石板陶器等物体上留下各种形象就成为今天素描的原始形式。
如中国半坡出土的蛙文彩陶双耳罐。
他们用简单的线条勾勒出生动的造型形象,透出强烈的原始美感。
中国古代的白描也是以单色线条来描绘形象,表达动式和结构,堪称式东方式素描。
如吴道子的《八十七神仙卷》是东方素描典范。
古代的埃及文化悠久,艺术表现形式具有独特风格。
大部分人物造型用平面形式表现,而经常是侧面带有正面的眼睛,或正面的身体带有侧面的脚,并且头部发式造型简单概括,画面充满东方风格的装饰纹样。
而古希腊古罗马时期的壁画陶器上,素描通常是用细微的线条勾勒出人物形象,再加以色彩平涂。
1.2文艺复兴时期在艺术历史进程中西方的素描艺术逐渐发展兴盛起来。
成为世界艺术史中最亮丽篇章。
十六至十七世纪的意大利文艺复兴打造出很多艺术大师,其中最杰出的三位——达.芬奇,拉斐尔和米开朗基罗被称为当时的文艺复兴“三杰”。
列奥多纳·达·芬奇,1452年4月15日诞生在佛罗伦萨郊区的塔奇小镇。
他在绘画史上的贡献是把光线和投影溶入到绘画当中去,在这之前没有人这么做过。
他还善于用科学的角度研究空间与透视,并将他们系统的结合起来。
绘画代表作《蒙娜丽沙》《最后的晚餐》《安加利之战》等。
拉斐尔.桑蒂(1483—1520)作品内容多以圣经故事为主,但塑造的形象确很平民化,朴实而生动,优雅中体现柔美。
代表作《西斯庭圣母》《雅典学院》等。
米开朗基罗,1475年3月6日出生在佛罗伦萨附近的小镇。
素描的起源与发展史,热爱画画的你,怎么能不知道!初学素描,或许对素描的起源与基础知识不太了解,今天我们就来讲讲这些最基础的知识。
素描的起源素描来自西方,隶属于欧洲绘画。
今天所能看到的素描是由德国早期的民间木刻的版画发展而来的。
这种早年流行于德国的民间绘画类似于中国的白描。
起初只是一些出自民间作坊里的宗教性题材的版画,随后在民间广泛流传——但那时并不作为一种独立的艺术表现形式存在。
直到15世纪文艺复兴时期,人们才发现了其独特的表现魅力。
在这一时期,意大利画家马萨丘、达·芬奇、米开朗基罗等人发明并运用了透视学、解剖学和构图学原理,为素描表现的立体感和空间感提供了科学的依据,逐步完善了素描。
从此,素描便作为一种近乎完美的绘画形式在欧洲画坛独树一帜。
在20世纪初的时候,被我国著名的画师徐悲鸿先生,正式地从西方带入了中国。
基础知识什么是素描?素描是一种素描美图,广义上指一切单色的绘画(注意:并不单指铅笔)。
狭义上专指用于学习美术技巧、探索造型规律、培养专业习惯的绘画训练过程。
素描是一种基础,相对而言又十分重要的艺术形式。
专业术语素描的专业术语很多,很多的术语的意思从字面就能理解,比如这些:结构受光背光色调比例观察透视视点形体构图定点造型临摹投影虚实强弱轻重写生色相明度纯度灰色反光高光排线深浅疏密空间位置侧光立面横面长宽高点线面轮廓线结构线基本形体组合形体。
而对于新手,掌握这2个是必要的:三大面,五大调子。
专业术语的解释,可以参考这篇文章▼这些绘画专业术语,你都懂吗?种类素描的种类分大类很好分,大概就是素描人像、素描静物、素描风景、素描动物。
从绘画可以分为:写实、超写实。
从工具上分为:铅笔素描、炭笔、钢笔、圆珠笔等。
素描的重要性素描是一切绘画的基础素描对于彩铅、油画、水粉,就好比数学对于自然科学的作用,即便现在计算机计算器如此的发达,但还是需要学习数学,进行人算。
而素描也是如此,并不能100%的说学油画、彩铅、水粉等其他绘画一定要学素描,但是你有了素描的基础,再去学习其他绘画的科目就会事半功倍。
素描基础:素描历史的演变
素描是什么
素描是用单一颜色来描绘对象的一种绘画。
常见的素描画是以黑
色(即利用黑白的层次)描绘的,但也有用一种彩色描绘的(如棕、红、绿、蓝等),或一种彩色加黑或在此基础上加白粉,也属于素描。
更具
体地说,素描是舍弃了对象的多种色彩关系,用单一颜色的线条或明
暗描绘对象的外形、比例、结构、体积、空间、质感和色彩的浓淡,
使用这些造型艺术的基本因素来综合表现形象的绘画。
素描画的表现形式有三种。
一是线描(相当于中国画的白描);二是
以明暗手段表现物象的体积的所谓明暗法;三是线条与明暗法的结合,
亦称线面结合法。
因为素描画排除了色彩的直接表现,集中使用造型艺术的基础因
素去表现对象,所以它是造型艺术的基础。
在绘画发展的过程中,逐
步形成了既有别于素描创作又有别于画家的素描习作的素描基础训练。
这种系统的素描基础训练,已经成为学画者的必经之途。
早期的素描
人类开始懂得绘画是从素描开始的。
根据考古的发现,现在所知
世界上最早的绘画是法国西南部比勒高省多尔多涅附近称为接斯柯的
岩洞壁画和西班牙北部阿尔塔米拉山的洞窟壁画。
前者距今约两万年,是旧石器时代的绘画遗迹;后者约在1万年以前,是旧石器时代晚期绘
制的。
原始人用最简易的材料描绘他们在狩猎活动中的主要猎获物。
西班牙阿尔塔米拉洞窟壁画的野牛尤为精彩,其中一只低头挺角准备
向前冲击的野牛,像箭在弦上一触即发,充满向外的运动感。
这是用
烧鹿脂的灯烟画成的,然后用朱红色的矿物颜料粉末上色。
这些古代
壁画基本上是用单一颜色实行描绘,所以,也能够说是世界上最古老
的素描画。
随着人类的进步,绘画才逐渐由简单到复杂,由主要是素描的方
法走向色彩的表现,素描画也从原始阶段逐步得到发展。
在世界美术发展,继史前时期的绘画之后,最引人注目的是古埃
及和古希腊的壁画,可惜保存下来的很少。
从仅存的残缺壁画看来,
古埃及壁画以线造型为主,具有浓厚的东方色彩;而古希腊的壁画虽然
仍以线的造型观点为主,但已向立体的表现演变。
在开罗美术馆陈列
的古埃及画家所画的素描《狗》,是这个时期保留下来的素描习作,
能够看出古埃及画家已具有相当的写实功夫。
从古希腊保存下来最多
的堪称世之瑰宝的雕刻作品和流传下来的很多画家的作画故事看,古
希腊的绘画肯定也会和它的雕刻那样有过极高水平的作品。
如果画这
些壁画的画家都画有草图的话,这些草图就是一张张杰出的素描。
可惜,这种素描画我们是看不到了。
但我们能够从保存下来的古希腊瓶
画中,看到当时古希腊艺术的素描水平。
古希腊瓶画有三种式样。
早
期的是黑像式,即在白底子上把用线条勾画的形象涂上黑色,像剪影
那样。
后期叫红像式,即与黑式相反,背景填黑釉而形像留空白(空白
处为陶器的红色表面,故称之红像式)。
以后又发展到使用白描的瓶画。
这些瓶画造型简练优美,结构严谨,本身就是一幅幅素描杰作。
我国
长沙战国楚墓的帛画,大约为公元前400多年至前200年期间(与古希
腊同期)的产物。
用黑白两色描绘一位中年妇女合着掌,抱着必胜的信
念去迎接生命与和平的胜利(画面上的凤,代表生命与和平,在矫健地
扑击近似蛇形、代表死亡和灾难的夔),这幅古老的素描画能够看出我
国古代绘画也同样达到了极大的水平。
此后我国的传统绘画基本上是
沿着这种以线造型为主的路子发展下来的。
从古代世界史前时期之后的绘画素描作品看来,这时各国的绘画
素描作品已具有不同的民族风格,但都保留了以线造型为主的史前时
期绘画的特点。
古罗马继承了古希腊的文化艺术,但没有很突出的创造。
其后随
着中世纪封建统治的日益专横,基督教的发展和神权至高无上的统治,中世纪艺术除了建筑方面因为歌颂神权建立教堂,创造了罗马式和哥
特式建筑,以及为教堂修建而发展起来的玻璃镶嵌画之外,绘画绝大
部分是为装饰基督教堂或王侯宫殿、贵族邸宅而画的壁画,也有用笔
画在羊皮纸上的插图。
这些插图也是保留下来的素描画之一种,但仍
然基本上是线描的,大多都十分软弱、幼稚。
按照基督教禁欲主义的
观点,人物形象都刻画得脸无表情。
这个时期能够说是绘画的黑暗时期。
当时无所谓专门的画家,而是老百姓在贵族、主教的订货或命令下,为他们新的邸宅或教堂搞装饰。
这种工匠画完后,就回去养牛、
耕田或打铁,他们完成的任何一张作品都没有署名,因为他们在社会
上根本没有地位。
那时也许存有徒弟跟师傅学画,一边工作一边学画(即帮老师复制或放大作品)的情况,但却没有实行绘画的基础训练,
因而中世纪的绘画水平是很低的,人物比例不对,也不注意远近大小
的规律。
这个时期,在中国造纸术还未传到之前,画匠们的素描画是
画在羊皮、木板、绢绸、竹片、兽皮或墙壁上的,这些材料都远不如
画在纸上那么方便,表现力那么丰富。
这个时期的素描也很单调呆板,它的真正发展是在文艺复兴运动到来之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