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春节的四首古诗词
- 格式:doc
- 大小:30.50 KB
- 文档页数:5
【描写春节的古诗】原文注释、翻译赏析1、《除夜雪》陆游北风吹雪四更初,嘉瑞天教及岁除。
半盏屠苏犹未举,灯前小草写桃符。
2、《除夜》来鹄事关休戚已成空,万里相思一夜中。
愁到晓鸡声绝后,又将憔悴见春风。
3、《元日》王安石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4、《癸巳除夕偶成·其二》黄景仁年年此夕费吟呻,儿女灯前窃笑频。
汝辈何知吾自悔,枉抛心力作诗人。
5、《迎春》叶燮律转鸿钧佳气同,肩摩毂击乐融融。
不须迎向东郊去,春在千门万户中。
6、《次北固山下》王湾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7、《生查子·元夕》欧阳修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
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
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
不见去年人,泪湿春衫袖。
8、《除夜》白居易岁暮纷多思,天涯渺未归。
老添新甲子,病减旧容辉。
乡国仍留念,功名已息机。
明朝四十九,应转悟前非。
9、《新年作》刘长卿乡心新岁切,天畔独潸然。
老至居人下,春归在客先。
岭猿同旦暮,江柳共风烟。
已似长沙傅,从今又几年。
10、《春思》皇甫冉莺啼燕语报新年,马邑龙堆路几千。
家住层城临汉苑,心随明月到胡天。
机中锦字论长恨,楼上花枝笑独眠。
为问元戎窦车骑,何时返旆勒燕然。
11、《元旦口占用柳亚子怀人韵》董必武共庆新年笑语哗,红岩士女赠梅花。
举杯互敬屠苏酒,散席分尝胜利茶。
只有精忠能报国,更无乐土可为家。
陪都歌舞迎佳节,遥视延安景物华。
12、《甲午元旦》孔尚任萧疏白发不盈颠,守岁围炉竟废眠。
剪烛催干消夜酒,倾囊分遍买春钱。
听烧爆竹童心在,看换桃符老兴偏。
鼓角梅花添一部,五更欢笑拜新年。
13、《除夜》戴复古扫除茅舍涤尘嚣,一炷清香拜九霄。
万物迎春送残腊,一年结局在今宵。
生盆火烈轰鸣竹,守岁筳开听颂椒。
野客预知农事好,三冬瑞雪未全消。
14、《守岁》苏轼欲知垂尽岁,有似赴壑蛇。
修鳞半已没,去意谁能遮。
【导语】春节的起源蕴含着深邃的⽂化内涵,在传承发展中承载了丰厚的历史⽂化底蕴。
下⾯是⽆忧考分享的关于春节的古诗词【⼗⾸】。
欢迎阅读参考!1.关于春节的古诗词 元⽇ 王安⽯〔宋代〕 爆⽵声中⼀岁除,春风送暖⼊屠苏。
千门万户曈曈⽇,总把新桃换旧符。
赏析 这是⼀⾸写古代迎接新年的即景之作,取材于民间习俗,敏感地摄取了⽼百姓过春节时的典型素材,抓住有代表性的⽣活细节:点燃爆⽵,饮屠苏酒,换新桃符,充分表现出过年的欢乐⽓氛,富有浓厚的⽣活⽓息。
抒发了作者⾰新政治的思想感情,充满欢快及积极向上的奋发精神。
“爆⽵声中⼀岁除,春风送暖⼊屠苏。
”逢年过节燃放爆⽵,这种习俗古已有之,⼀直延续⾄今。
古代风俗,每年正⽉初⼀,全家⽼⼩喝屠苏酒,然后⽤红布把渣滓包起来,挂在门框上,⽤来“驱邪”和躲避瘟疫。
“千门万户曈曈⽇”句承接前⾯诗意,是说家家户户都沐浴在初春朝阳的光照之中。
结尾⼀句描述转发议论。
挂桃符,这也是古代民间的⼀种习俗。
“总把新桃换旧符”,是个压缩省略的句式,“新桃”省略了“符”字,“旧符”省略了“桃”字,交替运⽤,这是因为七绝每句字数限制的缘故。
诗是⼈们的⼼声。
不少论诗者注意到,这⾸诗表现的意境和现实,还⾃有它的⽐喻象征意义,王安⽯这⾸诗充满欢快及积极向上的奋发精神,是因为他当时正担任宰相,推⾏新法。
王安⽯是北宋时期的改⾰家,他在任期间,正如眼前⼈们把旧的桃符替换成新的桃符⼀样,⾰除旧政,施⾏新政。
王安⽯对新政充满信⼼,所以反映到诗中就分外开朗。
这⾸诗,正是赞美新事物的诞⽣如同“春风送暖”那样充满⽣机;“曈曈⽇”照着“千门万户”,这不是平常的太阳,⽽是新⽣活的开始,变法带给百姓的是⼀⽚光明。
结尾⼀句“总把新桃换旧符”,表现了诗⼈对变法胜利和⼈民⽣活改善的欣慰喜悦之情。
其中含有深刻哲理,指出新⽣事物总是要取代没落事物的这⼀规律。
这⾸诗虽然⽤的是⽩描⼿法,极⼒渲染喜⽓洋洋的节⽇⽓氛,同时⼜通过元⽇更新的习俗来寄托⾃⼰的思想,表现得含⽽不露。
与春节相关的古诗词、民谣
春节是中国传统的重要节日,古代诗人们也留下了许多与春节相关的诗词和民谣,这些作品反映了人们对春节的期盼、祝福和欢庆。
以下是一些与春节相关的古诗词和民谣:
1.《元日》王安石。
昨夜星辰昨夜风,画楼西畔桂堂东。
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
隔座送钩春酒暖,分曹射覆蜡灯红。
不知转入此中来,更尽欢乐几何时?
2.《过年》白居易。
春风吹雨洗尘埃,一夜风雷一夜雷。
花灯不及人家好,烧酒不如人家热。
临晓更漏知年尽,不闻机杼织鸡鸣。
何处行人夜夜归,家家扶老出门迎。
3.《新年》王之涣。
节礼闲云野鹤,春衣欲度春堤。
舞手踏歌游冶,瞬息年华去。
佳人难再得,水国一东流。
酒尽莫辞更醉,月明中夜舟。
以上是一些与春节相关的古诗词和民谣,它们表达了对春节的期盼、祝福和欢庆,也反映了古人对春节的热烈情感和美好愿望。
希望这些作品能够为你带来一些启发和欣赏。
1、新年作刘长卿〔唐代〕乡心新岁切,天畔独潸然。
老至居人下,春归在客先。
岭猿同旦暮,江柳共风烟。
已似长沙傅,从今又几年。
2、元日王安石〔宋代〕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3、拜年文征明〔明代〕不求见面惟通谒,名纸朝来满敝庐。
我亦随人投数纸,世情嫌简不嫌虚。
4、田家元日孟浩然〔唐代〕昨夜斗回北,今朝岁起东。
我年已强仕,无禄尚忧农。
桑野就耕父,荷锄随牧童。
田家占气候,共说此年丰。
5、元日李世民〔唐代〕高轩暧春色,邃阁媚朝光。
彤庭飞彩旆,翠幌曜明珰。
恭己临四极,垂衣驭八荒。
霜戟列丹陛,丝竹韵长廊。
穆矣熏风茂,康哉帝道昌。
继文遵后轨,循古鉴前王。
草秀故春色,梅艳昔年妆。
巨川思欲济,终以寄舟航。
6、除夜雪陆游〔宋代〕北风吹雪四更初,嘉瑞天教及岁除。
半盏屠苏犹未举,灯前小草写桃符。
7、岁夜咏怀刘禹锡〔唐代〕弥年不得意,新岁又如何?念昔同游者,而今有几多?以闲为自在,将寿补蹉跎。
春色无情故,幽居亦见过。
8、守岁李世民〔唐代〕暮景斜芳殿,年华丽绮宫。
寒辞去冬雪,暖带入春风。
阶馥舒梅素,盘花卷烛红。
共欢新故岁,迎送一宵中。
9、守岁苏轼〔宋代〕欲知垂尽岁,有似赴壑蛇。
修鳞半已没,去意谁能遮。
况欲系其尾,虽勤知奈何。
儿童强不睡,相守夜欢哗。
晨鸡且勿唱,更鼓畏添挝。
坐久灯烬落,起看北斗斜。
明年岂无年,心事恐蹉跎。
努力尽今夕,少年犹可夸。
10、迎春卢道悦〔清代〕律转鸿钧佳气同,肩摩毂击乐融融。
不须迎向东郊去,春在千门万户中。
春节的古诗词5首:《拜年》、《元日》、《田家元日》、《守岁》、《凤城新年辞》。
1、《拜年》明·文征明不求见面惟通谒,名纸朝来满敝庐。
我亦随人投数纸,世情嫌简不嫌虚。
释义:不要求见面只是希望通过拜贴来问候,因此我的屋中早上堆满了各种名贵的拜贴。
我也随潮流向他人投送拜贴,人们只会嫌弃简慢,而不会嫌弃这其实只是空虚的礼节。
主题:这首诗直接指出当下拜年偷懒、不用心的方式,表达诗人讨厌这种“投谒”方式拜年,也表现了自己对过年礼节的重视之情。
2、《元日》宋·王安石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释义:阵阵轰鸣的爆竹声中,旧的一年已经过去;和暖的春风吹来了新年,人们欢乐地畅饮着新酿的屠苏酒。
初升的太阳照耀着千家万户,他们都忙着把旧的桃符取下,换上新的桃符。
主题:这首诗描写新年元日热闹、欢乐和万象更新的动人景象,表达作者革新政治的思想感情,充满欢快及积极向上的奋发精神。
3、《田家元日》唐・孟浩然昨夜斗回北,今朝岁起东。
我年已强仕,无禄尚忧农。
桑野就耕父,荷锄随牧童。
田家占气候,共说此年丰。
释义:昨天夜里北斗星的斗柄转向东方,今天早晨新的一年又开始了。
我今年已经四十岁了,虽然没有官职但仍担心着百姓。
靠近在种满桑树的田野里耕作的农夫,扛着锄头和牧童一起劳作。
农家人推测今年的自然气候,都说这一年是丰收年。
主题:这首诗叙写了诗人新年伊始的心绪。
前面写时光匆匆,又一年开始了,自己已届四十,仍未做官,不禁产生淡淡的哀伤。
后面写自己与牧童、农人一起推测气候、年成,不觉又有一丝自适之情。
诗人借诗抒情,表达了作者心中不甘隐居躬耕的心情。
4、《守岁》唐·杜甫守岁阿戎家,椒盘已颂花。
盍簪喧枥马,列炬散林鸦。
四十明朝过,飞腾暮景斜。
谁能更拘束?烂醉是生涯。
释义:除夕来到兄弟家相聚守岁,筵席上喝着掺了花椒的岁酒。
亲友围坐一堂,马匹在马厩里发出喧杂的声响,排开的火炬惊散了林子里的乌鸦。
关于春节的10首古诗1. 《春节》- 王之涣春节愁云催暖阳,万家团圆喜洋洋。
鞭炮声声祝福献,红灯闪闪喜气扬。
年年春节同欢庆,岁岁春回笑语长。
礼赞祖先文化重,万象更新喜气狂。
2. 《春节晓起》- 陆游初日出,细雨中寒光。
故人问处,俱说去年春。
今年春色,牵愁生暮霭。
岁晚雨萧萧,身老山孤峩。
烟尘合欢,始见人间笑。
促缩别席,无心独眠小。
3. 《春日怀古》- 孟浩然深陷坐忘春心事,远揽古风润笔垂。
春风翻雨送归燕,柳岸满心醉白苹。
花影翻红碧云外,鸟声一曲落天际。
凤箫虫瑟同魂语,万籁无声唯我思。
4. 《春晓》- 孟浩然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十里连晴霞,百花送春归。
5. 《春日》- 白居易胡马大宛名帝都,遥望君门望不还。
锦江春水无情色,春风吹下玉华川。
君如生国无君近,开尊宴殿娇态娟。
晚节无他劲与事,待君焚香且共欢。
6. 《春夜喜雨》- 杜甫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
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7. 《元日》- 王之涣爆竹声声辞旧岁,彩灯照耀迎新年。
家家户户笑语喧,处处红火气氛鲜。
农历正月元旦至,团圆饭席福满天。
新年祈福朝拜祖,来年好运接连连。
8. 《祝福》- 陆游春节佳节到万家,红灯高挂喜鹊叫。
年年岁岁财源顺,家家户户乐融融。
长安夜市烟火照,燃放爆竹振龙腰。
祝福家人新年好,健康幸福永团圆。
9. 《元夜》- 张若虚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
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10. 《新年作》- 白居易春风咏新年,东风送彩缤。
新时代前行,祥瑞将人伸。
满街红装正,幸福康乐心。
好事多多福满,吉祥如意真。
关于春节的古诗七言1. 《元日》
作者:王安石(宋代)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2. 《除夜雪》
作者:陆游(宋代)
北风吹雪四更初,嘉瑞天教及岁除。
半盏屠苏犹未举,灯前小草写桃符。
3. 《除夜作》
作者:高适(唐代)
旅馆寒灯独不眠,客心何事转凄然?
故乡今夜思千里,霜鬓明朝又一年。
4. 《拜年》
作者:文征明(明代)
不求见面惟通谒,名纸朝来满敝庐。
我亦随人投数纸,世情嫌简不嫌虚。
5. 《田家元日》
作者:孟浩然(唐代)
昨夜斗回北,今朝岁起东。
我年已强仕,无禄尚忧农。
桑野就耕父,荷锄随牧童。
田家占气候,共说此年丰。
6. 《守岁》
作者:苏轼(宋代)
欲知垂尽岁,有似赴壑蛇。
修鳞半已没,去意谁能遮。
况欲系其尾,虽勤知奈何。
儿童强不睡,相守夜欢哗。
晨鸡且勿唱,更鼓畏添挝。
坐久灯烬落,起看北斗斜。
明年岂无年,心事恐蹉跎。
努力尽今夕,少年犹可夸。
春节期间,很多古诗都描绘了节日的喜庆和繁荣景象,其中“春节长红”这个词汇常常用来形容节日的热闹和繁荣。
以下是一些与春节长红相关的古诗:
1、《元日》-王安石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这首诗描绘了春节时家家户户更换门符、贴新春联的喜庆景象,其中“千门万户曈曈日”形容了春节的热闹和繁荣。
2、《生查子·元夕》-欧阳修
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
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
今年花胜去年红,可惜明年花更好,知与谁同?
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
这首诗描述了元宵节时人们赏花赏灯的热闹场景,其中“花市灯如昼”形容了夜晚的灯火通明,与春节的热闹繁荣相呼应。
这些古诗都以生动的语言和形象的描绘展现了春节期间的喜庆和繁荣,传达了人们对新年的美好祝愿和对未来生活的期待。
春节必背古诗词有哪些四年级春节,作为中国最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自古以来就有许多文人墨客留下了赞美春节的诗词。
对于四年级的学生来说,以下是一些适合背诵的古诗词,它们不仅能够增加对传统文化的了解,还能提升文学素养:1. 《元日》 - 王安石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2. 《除夜作》 - 高适旅馆寒灯独不眠,客心何事转凄然。
故乡今夜思千里,霜鬓明朝又一年。
3. 《守岁》 - 杜甫守岁家家应未卧,相思那得梦魂来。
今宵是处闻鸡唱,明日春风满帝台。
4. 《春夜喜雨》 - 杜甫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5. 《春晓》 - 孟浩然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6. 《绝句》 - 杜甫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7. 《江南逢李龟年》 - 杜甫岐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
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
8. 《望岳》 - 杜甫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9. 《忆江南》 - 白居易江南好,风景旧曾谙。
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10. 《赠汪伦》 - 李白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这些诗词不仅描绘了春节的喜庆氛围,还表达了对家乡、亲情、友情的深切思念。
四年级的学生在背诵这些古诗词时,可以更好地理解诗词中的意境和情感,同时也能够培养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审美情趣。
喜迎春节古诗词1、《元日》宋代王安石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2、《拜年》明代文征明不求见面惟通谒,名纸朝来满敝庐。
我亦随人投数纸,世情嫌简不嫌虚。
3、《除夜雪》宋代陆游北风吹雪四更初,嘉瑞天教及岁除。
半盏屠苏犹未举,灯前小草写桃符。
4、《除夜作》唐代高适旅馆寒灯独不眠,客心何事转凄然。
故乡今夜思千里,霜鬓明朝又一年。
5、《除夜》宋代文天祥乾坤空落落,岁月去堂堂。
末路惊风雨,穷边饱雪霜。
命随年欲尽,身与世俱忘。
无复屠苏梦,挑灯夜未央。
6、《田家元日》唐代孟浩然昨夜斗回北,今朝岁起东。
我年已强仕,无禄尚忧农。
桑野就耕父,荷锄随牧童。
田家占气候,共说此年丰。
7、《新年作》唐代刘长卿乡心新岁切,天畔独潸然。
老至居人下,春归在客先。
岭猿同旦暮,江柳共风烟。
已似长沙傅,从今又几年。
8、《除夜太原寒甚》明代于谦寄语天涯客,轻寒底用愁。
春风来不远,只在屋东头。
9、《巴山道中除夜书怀》唐代崔涂迢递三巴路,羁危万里身。
乱山残雪夜,孤烛异乡人。
渐与骨肉远,转于僮仆亲。
那堪正飘泊,明日岁华新。
10、《守岁》宋代苏轼欲知垂尽岁,有似赴壑蛇。
修鳞半已没,去意谁能遮。
况欲系其尾,虽勤知奈何。
儿童强不睡,相守夜欢哗。
晨鸡且勿唱,更鼓畏添挝。
坐久灯烬落,起看北斗斜。
明年岂无年,心事恐蹉跎。
努力尽今夕,少年犹可夸。
春节的古诗资料有关春节的古诗资料春节是我国传统节日,千百年来吟咏春节的古诗数不胜数,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关于春节的古诗的内容,欢迎阅读与参考。
1、《元日》宋·王安石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释义:这首诗描写新年元日热闹、欢乐和万象更新的动人景象,抒发了作者革新政治的思想感情。
首句“爆竹声中一岁除”,在阵阵鞭炮声中送走旧岁,迎来新年。
起句紧扣题目,渲染春节热闹欢乐的气氛。
次句“春风送暖入屠苏”,描写人们迎着和煦的春风,开怀畅饮屠苏酒。
第三句“千门万户曈曈日”,写旭日的光辉普照千家万户。
用“曈曈”表现日出时光辉灿烂的景象,象征无限光明美好的前景。
结句“总把新桃换旧符”,既是写当时的民间习俗,又寓含除旧布新的意思。
“桃符”是一种绘有神像、挂在门上避邪的.桃木板。
每年元旦取下旧桃符,换上新桃符。
“新桃换旧符”与首句爆竹送旧岁紧密呼应,形象地表现了万象更新的景象。
2、《元日·玉楼春》宋·毛滂一年滴尽莲花漏,碧井屠苏沈冻酒。
晓寒料峭尚欺人,春态苗条先到柳。
佳人重劝千长寿,柏叶椒花芬翠袖。
醉乡深处少相知,只与东君偏故旧。
释义:莲花滴水送走了旧的一年,井悬冻酒。
在这晓寒侵人之时,柳枝的苗条身姿,已透露出了新春气息。
虽有佳人歌女劝酒佐兴,可我却为早春的物候所惊。
喝醉处所少知己,只有春神还似以往一样做我的相知。
3、《拜年》明·文征明不求见面惟通谒,名纸朝来满敝庐。
我亦随人投数纸,世情嫌简不嫌虚。
释义:元日人人出外拜年,拜年者,并不求其与主人见面贺礼,只是姿态性地投张名帖,表示礼数已到罢了。
4、《田家元日》唐·孟浩然昨夜斗回北,今朝岁起东;我年已强壮,无禄尚忧农。
桑野就耕父,荷锄随牧童;田家占气候,共说此年丰。
释义:诗歌描写诗人年已四十而未出仕的无奈和伤感,但他并未耽于此忧,而是在舒适逸乐的隐居田园生活中找到自己的志趣,在与老农牧童恬淡的耕作中享受到五谷丰登的乐趣。
春节最佳10首古诗(1)《春晓》
春眠不觉晓,
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
花落知多少。
(2)《蝶恋花》
两个黄鹂鸣翠柳,
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
门泊东吴万里船。
(3)《望洞庭》
湖光秋月两相和,
潭面无风镜未磨。
渔舟唱晚,
响穷彭蠡之滨。
(4)《江雪》
千山鸟飞绝,
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
独钓寒江雪。
(5)《菩萨蛮》
排空饮一盏,
淡荡春光寒。
爽籁发蛾眉,
却顾手满腮。
(6)《寻隐者不遇》
寻寻觅觅,
冷冷清清,
凄凄惨惨戚戚。
乍暖还寒时候,
最难将息。
(7)《芙蓉楼送辛渐》
红藕香残玉簟秋,
轻解罗裳,
独上兰舟。
云中谁寄锦书来?
雁字回时,
月满西楼。
(8)《锦瑟》
锦瑟无端五十弦,
一弦一柱思华年。
庄生晓梦迷蝴蝶,
望帝春心托杜鹃。
(9)《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丙丁火壁仍狂风,
明月几时有?
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
今夕是何夕?
春江花月夜,
滟滟随波千万里。
何处春江无月明?江流宛转绕芳甸。
祝春节吉祥如意恭喜发财的经典古诗
在春节期间,人们常常会用吉祥如意、恭喜发财的话语来表达祝福。
以下是一些经典的古诗,带有这些美好的祝愿:
1. 《元日》——王安石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2. 《拜年》——文征明
不求见面惟通谒,名纸朝来满敝庐。
我亦随人投数纸,世情嫌简不嫌虚。
3. 《癸巳除夕偶成》——黄景仁
千家笑语漏迟迟,忧患潜从物外知。
悄立市桥人不识,一星如月看多时。
4. 《凤城新年词》——黄景仁
巧裁幡胜试新罗,画彩描金作闹蛾;
从此剪刀闲一月,闺中针线岁前多。
5. 《除夜》——高适
旅馆寒灯独不眠,客心何事转凄然。
故乡今夜思千里,霜鬓明朝又一年。
这些古诗都蕴含着对新年的美好期盼和祝福,希望能满足你的需求。
描写春节的古诗词描写春节的古诗词描写春节的古诗词篇11、守岁宋·苏轼明年岂无年,心事恐蹉跎。
努力尽今夕,少年犹可夸。
2、除夜雪宋·陆游北风吹雪四更初,嘉瑞天教及岁除。
半盏屠苏犹未举,灯前小草写桃符。
3、除夜宋· 文天祥乾坤空落落,岁月去堂堂。
末路惊风雨,穷边饱雪霜。
命随年欲尽,身与世俱忘。
无复屠苏梦,挑灯夜未央。
4、除夜有怀唐·杜审言故节当歌守,新年把烛迎。
冬氛恋虬箭,春色候鸡鸣。
兴尽闻壶覆,宵阑见斗横。
还将万亿寿,更谒九重城。
5、除夜唐·孟浩然迢递三巴路,羁危万里身。
乱山残雪夜,孤烛异乡人。
渐与骨肉远,转于奴仆亲。
那堪正漂泊,来日岁华新。
6、除夜乐城逢张少府唐·孟浩然云海泛瓯闽,风潮泊岛滨。
何知岁除夜,得见故乡亲。
余是乘槎客,君为失路人。
平生复能几,一别十余春。
7、除夜唐·白居易岁暮纷多思,天涯渺未归。
老添新甲子,病减旧容辉。
乡国仍留念,功名已息机。
明朝四十九,应转悟前非。
8、除夜有怀唐· 孟浩然五更钟漏欲相催,四气推迁往复回。
帐里残灯才去焰,炉中香气尽成灰。
渐看春逼芙蓉枕,顿觉寒销竹叶杯。
守岁家家应未卧,相思那得梦魂来。
9、除夜唐·白居易病眼少眠非守岁,老心多感又临春。
火销灯尽天明后,便是平头六十人。
10、除夜寄微之唐·白居易鬓毛不觉白毵毵,一事无成百不堪。
共惜盛时辞阙下,同嗟除夜在江南。
家山泉石寻常忆,世路风波子细谙。
老校于君合先退,明年半百又加三。
11、共内人夜坐守岁南朝梁·徐君倩欢多情未及,赏至莫停杯。
酒中喜桃子,粽里觅杨梅。
帘开风入帐,烛尽炭成灰,勿疑鬓钗重,为待晓光催。
12、除夜唐·白居易薄晚支颐坐,中宵枕臂眠。
一从身去国,再见日周天。
老度江南岁,春抛渭北田。
浔阳来早晚,明日是三年。
13、三年除夜唐·白居易晰晰燎火光,氲氲腊酒香。
嗤嗤童稚戏,迢迢岁夜长。
春节的古诗词在平平淡淡的日常中,大家都接触过很多优秀的古诗吧,古诗是中文独有的一种文体,有特殊的格式及韵律。
古诗的'类型有很多,你都知道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关于春节的古诗词,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1、《除夜》高适旅馆寒灯独不眠,客心何事转凄然?故乡今夜思千里,霜鬓明朝又一年。
2、《新年有感》钱来苏金瓯何事告凋残,此责当涂敢自宽。
遥望中原烽火急,狂流一柱在延安。
满地疮痍不忍看,三边耕织有余欢。
勤劳无逸能兴国,士马腾欢敌胆寒。
3、《除夜》白居易病眼少眠非守岁,老心多感又临春。
火销灯尽天明后,便是平头六十人。
4、《拜年》文征明不求见面惟通谒,名纸朝来满敝庐。
我亦随人投数纸,世情嫌简不嫌虚。
5、《甲午元旦》孔尚任萧疏白发不盈颠,守岁围炉竟废眠。
剪烛催干消夜酒,倾囊分遍买春钱。
听烧爆竹童心在,看换桃符老兴偏。
鼓角梅花添一部,五更欢笑拜新年。
6、《凤城新年词》黄景仁巧裁幡胜试新罗,画彩描金作闹蛾;从此剪刀闲一月,闺中针线岁前多。
7、《新年作》刘长卿乡心新岁切,天畔独潸然。
老至居人下,春归在客先。
岭猿同旦暮,江柳共风烟。
已似长沙傅,从今又几年。
8、《癸巳除夕偶成》黄景仁千家笑语漏迟迟,忧患潜从物外知。
悄立市桥人不识,一星如月看多时。
9、《春节看花市》林伯渠迈街相约看花市,却倚骑楼似画廊。
束立盆栽成队列,草株木本斗芬芳。
通宵灯火人如织,一派歌声喜欲狂。
正是今年风景美,千红万紫报春光。
10、《迎春》叶燮律转鸿钧佳气同,肩摩毂击乐融融。
不须迎向东郊去,春在千门万户中。
11、《除夜宿石头驿》戴叔伦旅馆谁相问?寒灯独可亲。
一年将尽夜,万里未归人。
寥落悲前事,支离笑此身。
愁颜与衰鬓,明日又逢春。
12、《岁除夜》罗隐官历行将尽,村醪强自倾。
厌寒思暖律,畏老惜残更。
岁月已如此,寇戎犹未平。
儿童不谙事,歌吹待天明。
13、《元旦口占用柳亚子怀人韵》董必武共庆新年笑语哗,红岩士女赠梅花。
举杯互敬屠苏酒,散席分尝胜利茶。
有关描写春节的古诗有关描写春节的古诗在我们平凡的`日常里,大家最不陌生的就是古诗了吧,古诗是中国古代诗歌的`一种体裁,又称古体诗或古风。
你所见过的古诗是什么样的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有关描写春节的古诗(精选50首),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有关描写春节的古诗(1-10首)1、《元日》[宋]王安石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2、《守岁》[唐]李世民暮景斜芳殿,年华丽绮宫。
寒辞去冬雪,暖带入春风。
阶馥舒梅素,盘花卷烛红。
共欢新故岁,迎送一宵中。
3、《元日·玉楼春》宋·毛滂一年滴尽莲花漏,碧井屠苏沈冻酒。
晓寒料峭尚欺人,春态苗条先到柳。
佳人重劝千长寿,柏叶椒花芬翠袖。
醉乡深处少相知,只与东君偏故旧。
4、《拜年》明·文征明不求见面惟通谒,名纸朝来满敝庐。
我亦随人投数纸,世情嫌简不嫌虚。
5、《田家元日》唐·孟浩然昨夜斗回北,今朝岁起东;我年已强壮,无禄尚忧农。
桑野就耕父,荷锄随牧童;田家占气候,共说此年丰。
6、《除夜》唐·白居易病眼少眠非守岁,老心多感又临春。
火销灯尽天明后,便是平头六十人。
7、《除夜》唐·曹松残腊即又尽,东风应渐闻。
一宵犹几许,两岁欲平分。
燎暗倾时斗,春通绽处芬。
明朝遥捧酒,先合祝尧君。
8、《岁除夜》唐·罗隐官历行将尽,村醪强自倾。
厌寒思暖律,畏老惜残更。
岁月已如此,寇戎犹未平。
儿童不谙事,歌吹待天明。
9、《除夜》唐·尚颜九冬三十夜,寒与暖分开。
坐到四更后,身添一岁来。
鱼灯延腊火,兽炭化春灰。
青帝今应老,迎新见几回。
10、《卖痴呆词》宋·范成大除夕更阑人不睡,厌禳钝滞迫新岁。
小儿呼叫走长街,云有痴呆召人卖。
有关描写春节的古诗(11-20首)11、《春节看花市》现代·林伯渠迈街相约看花市,却倚骑楼似画廊。
束立盆栽成队列,草株木本斗芬芳。
通宵灯火人如织,一派歌声喜欲狂。
欢度春节的诗
以下是欢度春节的诗:
- 《元日》王安石: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 《拜年》文征明:不求见面惟通谒,名纸朝来满敝庐。
我亦随人投数纸,世情嫌简不嫌虚。
- 《田家元日》孟浩然:昨夜斗回北,今朝岁起东。
我年已强仕,无禄尚忧农。
桑野就耕父,荷锄随牧童。
田家占气候,共说此年丰。
- 《玉楼春·元日》毛滂:一年滴尽莲花漏,碧井酴酥沉冻酒。
晓寒料峭尚欺人,春态苗条先到柳。
- 《已酉新正》叶颙:天地风霜尽,乾坤气象和;历添新岁月,春满旧山河。
梅柳芳容徲,松篁老态多;屠苏成醉饮,欢笑白云窝。
- 《凤城新年词》黄景仁:巧裁幡胜试新罗,画彩描金作闹蛾;从此剪刀闲一月,闺中针线岁前多。
“儿童烧爆竹,妇女治椒花。
独有龙钟叟,凄凉感岁华”这是刘克庄的《岁除二首》一首描写春节的古诗,在我国古诗词有很多而你知道的关于春节的诗词有多少呢?整理了“关于春节的四首古诗词”仅供参考,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元日》
年代:宋作者:王安石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注词释义
元日:农历正月初一(大年初一),即春节。
爆竹:古人烧竹子时发出的爆裂声。
用来驱鬼避邪,后来演变成放鞭炮(鞭炮)。
岁:年。
除:过去了。
一岁除:一年已尽。
除:去。
送暖:送来暖暖春意。
屠苏:药酒名。
古代习俗,大年初一全家合饮这种用屠苏草浸泡的酒,以驱邪避瘟疫,求得长寿。
千门万户:家家户户。
曈曈:日出时光亮而温暖的样子。
日:大年初一。
桃:桃符,古代一种风俗,农历正月初一时人们用桃木板写上神荼、郁垒两位神灵的名字,悬挂在门旁,用来压邪。
也作春联。
千门万户:形容房屋广大或住户极多。
古诗意思:
在噼里啪啦的爆竹声中送走了旧年迎来了新年。
人们迎着和煦的春风,开怀畅饮着美味的屠苏酒。
家家户户都被太阳的光辉照耀着,每家每户都在新年的时候取下了旧春联换上了新春联。
《田家元日》
年代:唐作者:孟浩然
昨夜斗回北,今朝岁起东。
我年已强仕,无禄尚忧农。
桑野就耕父,荷锄随牧童。
田家占气候,共说此年丰。
《田家元日》是唐朝诗人孟浩然所作五言绝句。
前两联对诗人对自己年过四十却没能为官表示哀伤,后两联对和农夫一起推测天气,表现出自适之情。
诗人借诗抒情,隐隐透露了不甘隐居躬耕的心情。
【注释】
①元日:农历正月初一。
②斗:指北斗星。
回北:指北斗星的斗柄从指向北方转而指向东方。
古人认为北斗星斗柄指东,天下皆春;指南,天下皆夏;指西,天下皆秋;指北,天下皆冬。
③起:开始。
东:北斗星斗柄朝东。
④强仕:强仕之年,即四十岁。
⑤无禄:没有官职。
禄:官吏的薪俸。
尚:还。
⑥桑野:种满桑树的田野。
就:靠近。
耕父:农人。
⑦荷:扛,担。
⑧占:推测占气候:根据自然气候推测一年收成的好坏。
【翻译】
昨天夜里北斗星的斗柄转向东方,今天早晨一年又开始了。
我已经四十岁了,虽然没有官职但仍担心农事。
靠近在种满桑树的田野里耕作的农夫,扛着锄头和牧童一起劳作。
农家人推测今年的收成,都说这一年是丰收年。
【赏析】
诗的首联写斗转星移,岁月不居,昨晚除夕还是寒冷的隆冬,今朝大年初一起来就已经是和煦的春天。
这两句通过斗柄指北向东转动的快速过程显示时间的推移,节序的更替,暗点了题中的“元日”。
颔联写诗人已进入四十岁的壮年时期,本应出仕,大有作为,但未曾得到一官半职,虽然如此,他对农事还是非常重视,非常关心。
这一联概述了诗人仕途的遭际,表露了他的农本思想,体现了他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可贵品质。
诗人既初隐于鹿门,不仅结交了大批淳朴善良的农夫野老;同时又直接参与了田事劳作。
自然有了对农村的深厚的感情,忧喜以共,苦乐同心。
但另方面,作为一个有理想的知识分子,不能叫他完全没有奋飞冲天的幻想,正是这样,在诗句里才有“我年已强仕,无禄尚忧农”的叹息。
时代的隐者都有远大的志趣。
所以无论他的出山或其后的再次归田,都深刻地表现了诗人对农村乡土真挚的爱恋。
颈联展示的是一幅典型的田园牧歌图。
白天。
在田间,诗人和农父一起扶犁耕作;傍晚,在路上,诗人荷锄伴牧童一道回归村庄。
由此,人们仿佛可以看到诗人与农父并肩劳动,促膝休息,“但道桑麻长”的情景;仿佛可以听到诗人与“短笛无腔信口吹”的牧童应和的笛音歌声,从而深深地体味到田园风光的美好,田园生活的快乐。
尾联扣题,明确点题,写田家元日之际凭借占卜纷纷预言今年是一个丰收年。
显然,这首诗没有状写辞旧迎新的热闹,没有抒发节日思亲的情感,而是将诗人自身恬淡,惬意的情趣水乳般交融于节日气氛之中,令人读来自觉有一种和谐自然之美。
诗中首尾两联反映了我国古代农民非常重视观测天象,注意气候、节令与农业生产的关系,其中虽有某种程度的迷信色彩,但更多的是从生产实践中总结出来的经验,有一定的科学价值。
中间两联叙写了自已的隐居生活内容,其中隐隐透露了作者不甘隐居躬耕的心情,说明他的鹿门隐居只是为了取得清高的声望,以便得到引荐达到入仕的目的。
这首诗既叹自己的不遇,惜壮志之难伸;又复悲天悯人,忧农收之不丰,隐然有一心以天下为己任的怀抱。
本来,士各有志,人各有愿;而在总的希望的水中,九派百支,主流总趋于一个定向:愿年年月圆花好,愿岁岁人寿年丰。
只不过表现的形式不同而已。
这首诗叙写了诗人新年伊始的心绪。
前四句写时光匆匆,又一年开始了,自己已届四十,仍未做官,不禁产生淡淡的哀伤。
后四句写自己与牧童、农人一起推测气候、年成,不觉又有一丝自适之情。
全诗没有明显的起伏,语调平和,而静味深长。
尾句“共说此年丰”当有双重含义:一是指农田耕种的丰收,二是企盼即将去长安赴试有一个好的结果。
《己未新岁》
年代:宋作者:陆游
饯岁愁虽剧,迎年喜亦深。
桃符带草写,椒酒过花斟。
车马久无迹,儿孙聊慰心。
更欣春意早,处处有鸣禽。
【作者小传】: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
绍兴中应礼部试,为秦桧所黜。
后孝宗即位,赐进士出身,曾任镇江、隆兴通判,官至宝章阁待制。
晚年退居家乡。
他是南宋的大诗人,词也很有成就。
有《剑南诗稿》、《放翁词》传世。
注释:
桃符:
古代一种风俗,
农历正月初一时,
人们用桃木板写上“神荼”、“郁垒”两位神灵的名字。
悬挂在门旁,用来压邪。
桃符又桃木符、是春联,对联的前身。
《除夕》
年代:宋作者:葛起耕
爆竹传声又岁除,流年不驻隙中驹。
屠苏未用斟春酒,馎饦先教促晓厨。
彩绚户庭更郁垒,欢传院落竞樗蒲。
老来乐事关心懒,吟对梅花捻断须。
葛起耕,字君雇,号桧庭,丹阳(今属江苏)人。
与赵崇(左王右由)(君瑞,理宗宝佑四年进士)有唱酬。
有《桧庭吟稿》。
事见清光绪《丹阳县志》卷二。
葛起耕诗,以汲古阁影宋抄《南宋六十家小集》本为底本,校以清雇氏读画斋刊《南宋群贤小集》本(简称群贤集)。
推荐阅读:
关于春节的古诗词
关于爱情的古诗词
关于春的古诗词50首
特别推荐
春节是几月几日 | 春节放假安排 | 春节高速免费 | 春节活动 | 春节资料 | 春节晚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