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腔牙片拍摄技巧之欧阳光明创编
- 格式:doc
- 大小:54.52 KB
- 文档页数:3
牙科拍照的技巧和方法
1.使用正确的相机和镜头:在选择相机和镜头时,应选择专业的数码相机和相应的镜头,能够捕捉到更清晰、更精细的图像。
2.选好留影场景、背景:应选择具有良好自然光源的房间或院所,背景应该是白色,以便能凸显牙齿的颜色明亮度。
3.使用正确的照明:使用一些照明设备来补充自然光源,确保场所的光线均匀、柔和,有利于牙齿的展示。
4.将患者的头部置于正确的位置:要使患者的头部保持一定的稳定性,可以使用相应的支架、枕头或固定夹线,或者使用专业的头固定夹来固定患者的头部位置。
5.使用正确的拍摄角度:在拍摄时要分析好每个角度的优势,确定拍摄的最佳角度,目标尽量偏向第三个前牙齿。
6.使用正确的曝光设置和白平衡:设置合理的曝光和正确的白平衡,确保拍摄出具有自然色彩的照片。
7.使用合适的后期制作方法:后期制作非常重要,可以适当的对照片进行调节亮度、对比度、饱和度等参数,还可以修饰牙齿的色彩、形状等。
8.使用牙齿色板:在拍照前,可以使用专业的牙齿色板与患者一起选择出牙齿最即时适用的颜色,这样有助于拍出更加贴合患者口腔实际情况的照片。
拍摄牙片的技巧拍摄牙片是口腔医生在诊断和治疗疾病时经常使用的一种无创检查方法。
通过拍摄牙片,医生可以观察牙齿的结构、位置、状况等,以便准确判断病变的类型、程度和位置,从而采取合理的治疗方案。
下面就拍摄牙片的技巧进行详细介绍。
1. 设备准备拍摄牙片的主要设备有牙片机、牙片、位块,还有光线、暗箱等。
在正式拍摄前,首先要检查牙片机的设置和性能是否正常。
检查的内容包括:牙片机是否通电正常、灯光亮度是否合适、无线电闪光是否正常等。
此外,还要检查拍摄位置是否舒适、灯光是否均匀、暗箱内是否无异物等。
2. 拍摄步骤在准备工作完成后,就可以进入拍摄步骤了。
具体的步骤如下:(1)选择合适的牙片在拍摄前,首先要根据患者的需要和病情选择合适的牙片类型。
常见的牙片类型有:全口牙片、咬翼牙片、牵引牙片等。
根据患者的需求和医生的诊断要求,选择合适的牙片类型。
(2)选择合适的位块位块的选择也很重要,它对拍摄的效果有很大影响。
位块应尽量选用直径大、长度适中的,以便于患者咬合稳定。
位块的选择应根据病变的位置、形态和程度来确定。
(3)调整拍摄位置患者在拍摄前需要坐直,头要尽量向后仰。
医生需要将牙片位块正确放置在牙齿上,然后通过调整位块的位置,使其与拍摄窗口对齐。
如果位块位置不正确,拍摄的影像会模糊,影响诊断效果。
(4)设置拍摄参数拍摄参数的设置也很重要,它决定了拍摄图像的质量。
参数的设置主要包括:曝光时间、闪光灯强度、成像区域等。
这些参数的设置应根据不同的拍摄目的和需要来确定。
(5)拍摄与保存当所有准备工作完成后,就可以进行拍摄了。
医生在拍摄过程中要注意调整光线,使其均匀而不刺眼。
同时还要确保患者的牙齿清洁,并避免出现遮挡物。
拍摄完成后,要及时将牙片从位块上取下,并保存在干燥、通风的地方。
3. 注意事项在拍摄牙片的过程中,还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1)防止牙片移位牙片在拍摄时很容易移位,特别是患者咬合不稳定或齿间空隙较大时更容易发生。
【收藏版】超详细的小牙片拍摄技巧,请转给你身边有需要的牙医和护士哦!牙片的拍摄能够有效的将患者的口腔情况展现出来,让医生更清楚的观察到患者口腔内的信息。
为医生的诊断分析及治疗方法提供依据,所以牙片的效果是非常重要的。
但想要拍好牙片,还需注意以下事项。
拍摄前准备工作和患者沟通拍摄流程,以取得患者良好配合穿好防护服等待拍摄。
一、患者定位患者就座时最好应取垂直的矢状平面位置(如图a)被照牙颌面或切缘与地面平行上颌骨的射线照片:鼻-耳平面必须保持水平(如图b)下颌骨的射线照片:咬合面平面必须保持水平(如图c)拍摄时,患者头部的就位固定非常重要。
患者要暂时屏气呼吸,下巴要稳,不抖动,最好两侧的外耳道,耳朵头枕处也能稳定,固定,不移位。
这样才会确保拍摄时候的稳定。
注意:要根据患者的身高调整椅子的高度,使患者的口角与医生的腋部相平齐,方便医生的操作。
二、拍摄角度将影像传感器置于患者口内,采用传统根尖片的分角线技术摄影。
患者体位、水平角度和X线中心线与传统根尖片摄影方法相同。
但选择垂直角度时,因传感器质硬,不能弯曲,不易贴近牙齿和颌骨的腭(舌)故选择校正的垂直角度摄影。
本研究数字牙片与传统牙片投照角度比较见表一。
(+:足侧倾斜,-:头侧倾斜)牙位倾斜方向X线管倾斜角上颌切牙位向下倾斜42°上颌单尖牙位向下倾斜45°上颌双尖牙及第一磨牙向下倾斜30°位上颌第二、第三磨牙位向下倾斜28°下颌切牙位向上倾斜-15°下颌单尖牙位向上倾斜-18~20°下颌双尖牙及第一磨牙向上倾斜-10°位下颌第二、第三磨牙位向上倾斜-5°详细步骤如下:牙位上牙拍摄角度1、242°先将直臂转到大概左5°/右5°位置,然后再转动弯管,使得球管头可以与牙齿更接近。
牙位拍摄角度345°先将直臂转到大概左10°/右10°位置,然后再转动弯管,使得球管头可以与牙齿更接近。
临床技术操作规范欧阳光明(2021.03.07)口腔修复分册*欧阳光明*创编 2021.03.07目录(一)嵌体【适应证及临床注意事项】牙体缺损经牙体预备后,当剩余牙体组织可以耐受功能状态下的各向力而不致折裂并能为嵌体提供足够固位形时,则为嵌体修复的适应证。
一般来说能用充填体修复的牙体缺损都是嵌体的适应证。
与充填体相比嵌体具有以下优越性:1.嵌体可以更好地恢复咬合接触关系。
2.嵌体可以更好地恢复邻面接触关系。
3.嵌体具有更好的机械性能。
【不足之处及临床注意事项】1.牙体预备量较充填体大。
当龋损范围相同时,需要比充填洞形去除更多的牙体组织,而小范围龋坏或Ⅰ类洞缺损时采用充填法则更能体现牙体保存修复的理念。
2.嵌体边缘线长易发生继发龋。
当临床牙冠低、龋坏率高、缺损大、牙体薄弱时均不适合选用嵌体。
3.嵌体比全冠固位力差。
当受力大、磨耗重或有磨牙症时不适合选用嵌体。
4.根管治疗后牙体组织抗折性能差,不适宜选择嵌体修复的情况,可考虑高嵌体、全冠或桩核冠修复。
5.导热率高的金属嵌体不适合深龋患牙的修复,由于金属的导电性,金属嵌体修复时应避免对颌牙存在异种金属。
【操作程序及方法】1.牙体预备①检查患者牙体缺损情况,拍X线片判断缺损部位的大小、位置以及牙髓情况、髓角位置,选择合适的修复材料及嵌体设计。
②去尽腐质:将感染坏死的牙体组织彻底去除,脱矿层为避免露髓可适量保留。
③洞形由缺损适当预防性扩展,包括邻近的点隙、发育沟等,使洞缘位于健康的牙体组织内,并且离开咬合接触点1mm。
④洞型无倒凹,底平、壁直,洞的深度应>2mm。
⑤所有轴壁保持平行或牙合向外展小于6°。
⑥合金嵌体在洞缘处做45°洞斜面,斜面宽度约0.5-1mm。
⑦邻面箱状洞形的颊舌轴壁和龈壁应离开邻面接触点,位于自洁区。
⑧根据需要可制备邻面片切面及加用牙合面鸠尾固位形(鸠尾颊部宽度为颊舌尖宽度的1/3至1/2),或加用钉、沟固位形。
牙医和护士都必须明白的牙片拍摄技巧牙片拍摄是牙科诊所日常工作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它能够提供牙齿或牙周组织的图像,帮助牙医更好地诊治患者的牙齿问题。
因此,牙医和护士都必须掌握一些牙片拍摄的技巧,以确保拍摄到高质量的图像。
本文将介绍一些牙医和护士都必须明白的牙片拍摄技巧。
第一,正确的定位和咬合。
牙片的拍摄需要患者正确而稳定地咬合,这样才能保证图像的清晰度和准确性。
牙医或护士在进行拍摄前,应该仔细检查患者的咬合情况,并教导患者如何正确咬合。
对于无法咬合的患者,可以使用咬合墙或其他辅助工具来稳定牙片的位置。
第二,正确的曝光和对比度。
拍摄牙片时,正确的曝光和对比度是非常重要的。
曝光不足会导致图像过暗,无法清晰观察牙齿细节;曝光过度则会导致图像过亮,细节模糊。
在选择曝光参数时,牙医和护士应该根据不同患者的牙齿颜色和组织密度来调整。
另外,调整正确的对比度可以增强图像的细节,使牙医能够更好地判断牙齿的病变情况。
第三,合适的口内器械。
合适的口内器械对于牙片拍摄也是非常关键的。
牙医和护士需要选择合适大小和形状的牙片,以确保它能够完全覆盖需要拍摄的区域。
此外,也需要选择合适的夹片或支片来稳定牙片的位置,防止其移动造成图像模糊。
第四,正确的拍摄角度和位置。
在进行牙片拍摄时,牙医和护士需要掌握正确的拍摄角度和位置。
通常,牙片的拍摄需要从垂直方向平行于拍摄区域的位置进行拍摄,以获得最清晰的图像。
对于不同的牙位,需要调整牙片的角度和位置,以确保能够拍摄到所需的区域。
第五,患者的合作与安慰。
牙片拍摄对于患者来说可能是一种不太舒适的体验,因此牙医和护士需要与患者建立良好的沟通和信任关系。
在进行牙片拍摄前,应该解释拍摄过程并提供必要的安慰,以确保患者能够合作配合。
另外,在拍摄过程中,牙医和护士应该密切关注患者的状况,并及时停止拍摄以避免患者的不适感。
总之,牙医和护士都必须明白的牙片拍摄技巧对于提供高质量的诊断图像和准确诊断患者的牙齿问题非常重要。
小牙片的拍摄方法拍摄小牙片可以用不同的摄影设备和技巧,以展现其独特的细节和美感。
以下是一种拍摄小牙片的方法,供参考。
1.准备工作首先,准备一个专业相机,最好是一台单反或中幅相机。
相机配备一个微距镜头,以便能够捕捉到小牙片的细小细节。
同时,还需要使用一个三脚架,以确保拍摄过程中的稳定性。
如果有条件的话,还可以选择使用一个远程快门触发器来避免相机晃动。
2.环境设置在拍摄小牙片之前,要选定一个适合的拍摄环境。
最好选择一个宽敞明亮的空间,以确保充足的光线。
可以在室内使用自然光或人工光源。
此外,还可以选择设置一个简单的背景,以突出小牙片的主题。
可以尝试使用不同的背景材料和色彩,以寻找最适合的效果。
3.灯光设置在拍摄小牙片时,灯光是非常重要的因素。
充足的光线可以确保小牙片的清晰和细节。
可以选择使用自然光来拍摄,在白天时找到一个光线明亮的窗户,让光线自然而柔和地照射到牙片上。
如果使用人工光源,可以选择一个软光箱或者一个灯罩来散射光线,以避免直接光在牙片上产生过多的反射。
4.三脚架和远程触发器由于小牙片的拍摄需要稳定性,所以使用一个三脚架是必要的。
将相机放在三脚架上,以确保相机稳定不动。
同时,使用远程触发器来避免相机晃动。
这样可以确保在按下快门按钮时不会对相机造成任何晃动,以获得更清晰的照片。
5.调节镜头和焦距在进行小牙片的微距摄影时,可以使用较大光圈值以获得浅景深效果。
这样可以使物品清晰地呈现在一个模糊的背景中,突出物体的细节。
尝试使用不同的焦距,以找到最佳的拍摄角度和视角。
还可以尝试使用镜头的不同对焦模式,例如自动对焦、手动对焦或连续对焦,以获得最佳的清晰度和对比度。
6.构图和角度在拍摄小牙片时,构图和角度非常重要。
可以尝试使用不同的构图规则,如规则三分法、对角线构图或对称构图等,以使照片更有吸引力。
通过改变拍摄角度,可以观察到牙片的不同细节和形状。
可以尝试拍摄正面、侧面或上方视角,以捕捉到小牙片的独特之处。
牙科X光及拍摄方法牙科X光技术是现代牙科诊疗的重要工具之一,它能够提供牙齿、牙根和周围组织的高清影像,有助于牙医准确诊断和制定治疗方案。
本文将介绍牙科X光的基本原理、拍摄方法以及注意事项。
一、牙科X光的基本原理牙科X光技术主要利用X射线穿透人体组织的特性,通过不同密度的组织对X射线的不同吸收程度来形成影像。
牙齿由于其钙质成分较高,对X射线的吸收能力较强,因此在X光片上呈现出明亮的影像。
而周围组织如牙龈、颌骨等密度较低,对X射线的吸收较弱,在X光片上则呈现出较暗的影像。
二、常见的牙科X光拍摄方法1. 牙片X光片(Periapical X-ray)牙片X光片是最常见的牙科X光拍摄方式,它可以显示单个牙齿的形态、根尖周围组织以及牙槽骨的情况。
拍摄时,患者需要将X光片置于口腔内与要拍摄的牙齿紧密贴合,然后由牙科医生使用X射线机进行照射。
为了保证拍摄效果,患者需要较好地配合医生的指示,保持口腔的干燥和稳定。
2. 牙弓X光片(Bitewing X-ray)牙弓X光片是用于观察上、下颌牙齿间的近中部以及牙齿与牙槽骨的关系。
在拍摄过程中,患者需要咬住一个夹子,夹子上面固定有X光片,并按医生的要求位于口腔内,稍微咬合一下即可完成拍摄。
需要注意的是,牙弓X光片拍摄时要求患者保持咬合的稳定,以免影响拍摄的质量。
3. 管状X光片(Panoramic X-ray)管状X光片是一种全景X光拍摄技术,可以显示出整个口腔的全景图像。
在拍摄时,患者只需站在专用的机器前,将下巴放在机器的托架上,然后按照医生的指示保持稳定,机器会自动绕头部旋转一圈,通过拍摄器材中的旋转装置形成全景影像。
由于该方法无需将X光片放入口腔内,因此比较适用于不适应或不方便配合其他X光片拍摄的患者。
三、牙科X光的注意事项1. 避免多次暴露尽管牙科X光的辐射剂量很小,但为了避免辐射累积,患者应尽量避免不必要的重复拍摄。
牙科医生会根据患者的病情和拍摄历史来判断是否需要再次进行X光检查。
口腔产品拍摄方案在拍摄口腔产品的过程中,需要注意多个方面,包括设备的选择、光线的使用、拍摄角度的选取以及拍摄时的技巧等。
本文将介绍一些口腔产品拍摄方案,以便您更好地展示您的产品。
设备选择拍摄口腔产品时,相机的选择非常重要。
因为口腔产品通常需要拍摄细节清晰、色彩还原度高的照片,所以相机需要具有高像素、高色彩还原度。
一般建议使用单反相机或者高端数码相机进行拍摄。
在镜头方面,建议使用微距镜头或者广角镜头,因为微距镜头可以让您更好地拍摄物品的细节,而广角镜头可以让您拍摄更大范围的场景。
如果您没有这些镜头,也可以使用普通的镜头,但您需要最大限度地利用光线。
光线使用良好的光线可以使您的照片更加清晰、色彩更加鲜艳。
如果您在拍摄时没有足够的光线,照片可能会出现模糊或者颜色偏差。
因此,对于拍摄口腔产品来说,光线确实非常重要。
如果您在室内拍摄,建议使用自然光来拍摄。
可以选择在阳光充足的地方拍摄,或者将物品放在窗户边上。
如果您需要人工光源,可以选择使用柔和的光源,例如灯光泡或柔和的反射材料来打散光线。
拍摄角度的选择对于口腔产品来说,您需要选择正确的角度来展示它们的优势。
如果您是拍摄牙刷或者牙膏等商品,建议选择45度的角度拍摄,这样可以更好地表现商品的外形。
如果您在拍摄牙套或者牙齿美白器,建议选择直角拍摄。
另外,可尽量尝试不同的拍摄角度,找到最能展示产品特点的角度。
例如,如果您在拍摄口腔消毒灯,可以选择拍摄其颜色或者光照亮的地方。
拍摄技巧在拍摄时,需要注意一些技巧。
首先,需要调整白平衡,使照片的色彩更加真实。
如果您在拍摄时使用的是单反相机,可以在菜单中调节白平衡,或者调节相机上的白平衡设置;如果您使用的是普通相机,可以通过选择相机上的场景模式来调节白平衡。
另外,拍摄时需要注意焦距的选择。
如果您拍摄的是小的物品,需要使用微距镜头或者增加相机距离,否则焦点可能会变模糊。
最后,需要注意照片的后期处理。
可以使用图像编辑软件对照片进行剪裁、调整明暗度等,使照片更加精美。
口腔牙片拍摄技巧时间:2021.03.12 创作:欧阳文口腔牙片拍摄技巧阳光在风雨后口腔牙片拍摄技巧定位I.患者的定位患者就座时最好应取垂直的矢状平面位置(图1)。
Ø 上颌骨上部的射线照片:鼻-耳平面必须保持水平Ø 上颌骨下部的射线照片:咬合面平面必须保持水平图1:患者的定位II.牙片的定位把牙片上不带标签的一面放在面向要检查的区域。
¨ 角分线技术:把牙片和X -线发生器如图4那样(射线束垂直于由牙齿和牙片所形成夹角的等分线)放置。
请患者用大拇指按住牙片,并把其它手指置于放射范围之外。
图4:牙片的定位(分角线技术)图内词汇:incisor: 前牙、canine: 尖牙、premolar:前磨牙、molar:磨牙根尖片分角线投照一、分角线投照1、患者端坐,头部稳定。
上颌片:头稍低,听鼻线与地在平行;下颌片:头稍仰,听口线与地面平行;2、胶片在口内与被检牙冠相靠贴,但未与长轴平行,球管的放置(X片中心线)需倾斜一定角度,使其与牙长轴和胶片交角的分角线垂直。
上颌切牙:球管足向倾斜42°;尖牙45°;双尖牙及第一磨牙30°;第二、三磨牙28°。
下颌切牙:头向倾斜-15°;尖牙-18°至20°;双尖牙及第一磨牙-10°;第二、三磨牙-5°。
同时要根据上腭及口底深浅改变角度,保持垂直,以获得准确的图像。
1.注:数字化X线摄影技术:将影像感受器(APS)置于患者口内,采用传统根尖片的分角线技术摄影。
患者体位、水平角度和X线中心线与传统根尖片摄影方法相同。
但选择垂直角度时,因传感器质硬,不能弯曲,不易贴近牙齿和颌骨的腭(舌)故选择校正的垂直角度摄影。
本研究数字牙片与传统牙片投照角度比较见表一。
+:足侧倾斜,-:头侧倾斜表一:投照上、下颔牙齿时X线的平均垂直角度(度)牙位数字化牙片平均垂直倾斜角度传统牙片垂直倾斜角度上颌切牙位+47+42上颌单尖牙位+50+45上颌双尖牙及第一磨牙位+33+30上第二、三磨牙位+30+28下颌切牙位-(30~28)-15下颌尖牙位-(35~40)-(18~20)下颌双尖牙位及第一磨牙位-(20~25)-10下颌第二三磨牙位-(5~10)-52. 数字牙片与传统牙片的投照时间比较减少50-80%。
如何精确拍好口腔X线根尖片欧阳家百(2021.03.07)X线根尖片在口腔临床中运用较普通,是牙体牙髓病、尖周病及牙周病常用的影像学检查方法,在各级医院口腔科及私人诊所都有广泛的使用。
一张高质量的根尖片,不仅对口腔疾病的正确诊断具有重要价值,而且对治疗的顺利完成提供有效的帮助。
结合临床经验,并参考有关资料,对如何拍好X线根尖片有以下几点看法。
1 .调整好患者体位⑴患者上体平直端坐,头枕部紧贴椅托。
⑵拍摄前牙时,前牙唇侧面与地面垂直;⑶拍摄后牙时,患者所在的牙列平面应尽量与地面平行。
2 .合理放置胶片并嘱患者固定常用的胶片规格为长41mm,宽31mm,正反两面,光滑的一面为正面,带有撕开口的一面为反面。
嘱患者张口,将胶片的正面紧贴于患牙的腭舌面。
胶片中央部对准所要拍摄的患牙,超出平面的边缘应与平面平行。
拍摄后牙时,胶片压着患者软腭黏膜易导致患者恶心呕吐,因此置入胶片时动作要轻柔,并嘱患者深吸气,将胶片徐徐向后以利患者适应。
胶片放置好后,患者用手指贴于胶片中部位置向外侧用力将胶片与腭舌面贴合,或用牙片固位器将胶片在口内固定。
无论用哪种方法固定,一定要固位牢固,稍有滑动都将导致胶片失真。
3 . 调整X线中心线角度及位置此为关键步骤。
临床上一般采用X线牙片分角技术拍摄牙片,即X线中心线要垂直牙长轴和胶片所成角的角平分线。
由于患者口腔形态各异,而且拍摄过程中全凭感觉自测角度,要保证牙片的真实性,降低胶片失真率,要求拍摄者有丰富的临床工作经验和不断地总结体会才能找到良好的感觉。
拍摄上颌牙时X线管垂直向倾斜角度及中心线的位置见下表:拍摄下颌牙时,因下颌牙舌侧牙槽骨较平坦,凸度较小,而且胶片固定以后,从口外能直观地看出胶片与牙长轴间的夹角大小,所以调整X线中心线角度较容易。
前牙一般倾斜15°~20°,后牙一般为5°~10°(详见上表)。
X线中心线位置一般为下颌平面下1.5cm,或以下颌骨下缘为基准,向冠方1cm的平面上,对准患牙拍摄。
第四十四章口腔X线诊断常规欧阳光明(2021.03.07)口腔颌面部X线检查,因为口腔及颌面部的解剖特点,所以应根据不同部位和口腔颌面部的特殊要求,采用不同的方法投照,特别要求照片质量高,应有鲜明的对比度、良好的锐利度和细致度。
口腔X线检查的机器有:1. 普通X线机2. 牙科专用X线机3. 曲面体层摄影机4. X线头影测量机5. 口腔体腔摄影机口腔X线检查的种类有:1. 平片检查2. 体层摄影检查3. 造影检查4. 荧光透视检查第一节牙及牙周组织病变X线诊断龋病主要是为确定邻面和牙颈部的龋坏。
1. 底为圆弧状的凹陷缺损区。
2. 边缘不太光滑。
3. 缺损区域可近牙本质、牙骨质及牙髓腔。
4. 继发龋表现在充填物或嵌体下,有低密度的不规则的窄缝。
牙髓病【牙髓钙化性变】1. 髓石;2. 髓腔及根管钙化。
【牙内吸收】1. 髓腔或根管扩大,失去正常形态;2. 髓室壁或根管壁变薄且伴有根尖吸收和根尖感染;3. 可有牙折影。
急性根尖周炎可无X线表现或仅在根尖部有不规则小区域骨质破坏影,范围局限。
慢性根尖脓肿1. 根尖低密度透射区,界清且不十分整齐锐利。
2. 形状规则或不规则,根尖区硬板消失。
根尖肉芽肿1. 根尖区骨质破坏阴影,圆形或椭圆形。
2. 界清且无致密骨壁线。
根尖囊肿1. 根尖低密度透射阴影,圆形或椭圆形。
2. 界清且有致密骨壁线--硬骨板。
3. 病灶牙根尖突入囊腔。
牙骨质增生1. 牙根粗大。
2. 牙周膜间隙变窄或消失。
成人牙周炎1. 平型牙槽骨吸收,达牙根的1/3~1/2。
2. 如为复合性成人牙周炎,除上述表现加重外,可见少数或个别牙槽骨出现垂直吸收,硬板和牙周膜间隙可出现消失或增宽及龈下结石。
青少年牙周炎1. 牙槽骨表现为混合型吸收,但垂直吸收显著;2. 前牙区以斜形、角形、楔形吸收多见,磨牙区以弧形或漏斗状吸收多见;3. 吸收程度严重且呈对称性。
牙根折裂1. 以纵折为多见,横折和斜折少见;2. 早期为根管局部或全部变宽;晚期可见牙颈以下纵行折裂开,牙根分离为两片,移位明显;3. 常伴有牙槽骨垂直吸收。
口腔牙片拍摄技巧口腔牙片拍摄技巧阳光在风雨后口腔牙片舶摄技巧立位患者得定位患者就座时最好应取垂直得矢状平而位宜終11 )。
&0s 1 ash ; I二颌骨匕部得射线照片:鼻一耳平面必须保持水平A&Osla sh;上颌骨下部A图1:患者得得射线照片姣合而平而必须保持水平4沁牙片得定位把牙片上不带标签得一而放在而向要检査得区域。
金•角分线技术冷把牙片与x瑕发生器如图4那样谢线束垂直于由牙齿与牙片所形成夹角得等分线)放置。
请患者用大拇指按住牙片, 并把其它手指置于放射范围之外。
S UP__UOSOfl CyftHE RRTMOUW ____________ MOLAR$U> i图4:牙片得立位(分角线技术)图内词汇:in c isor:前牙、canhe :尖牙、pre mo 1 a r :前磨牙、m o 1吐;磨牙亠根尖片分角线投照一.分角线投照1…患者端坐,头部稳左、金上颌片:头稍低,听母线与地在平行;卜•颌片:头稍仰,听口线与地而平行* 2、胶片在口内与被检牙冠相靠贴,但未与长轴平行,球管得放置(X片中心线)需倾斜一怎角度,使其与牙长轴与胶片交角得分角线垂直。
必上颌切牙球管足向倾斜42°;尖牙45°;双尖牙及第一磨牙30°第二、三磨牙2 8。
下颌切牙:头向倾斜一15°決牙一18。
至20°赵尖牙及第一磨牙一10°第二、三憎牙一5°、同时要根据上腭及口底深浅改变角度,保持垂直,以获得准确得图像、1。
注:数字化X线摄影技术将影像感受器(APS)置于患者口内,采用传统根尖片得分角线技术摄影、患者体位、水平角度与X线中心线与传统根尖片摄影方法相同、但选择垂直角度时,因传感器质硬,不能弯曲,不易贴近牙齿与颌竹得腭(舌)故选择校正得垂直角度摄影。
z 本研究数字牙片与传统牙片投照角度比较见表一、+足侧倾斜,一头侧倾斜表一:投照上.下颔牙齿时X线得平均垂直角度峻)牙位4数字化牙片平均垂直倾斜角度传统牙片垂直倾斜角度A上颌切牙位+ 47+42上颌单尖牙位+ 5 (U+45上颌双尖牙及第一磨牙位33+A+ 30上第二、三磨牙位A+30»+28下颌切牙位—(30 28)必—1 5A卜颌尖牙位〜4 0" -CL8〜20)下颌双尖牙位及第一磨牙位a-(2 0〜2 5"10f下颌第二三磨牙位—G 〜10)5f2。
口腔四手操作技术(一).口腔四手操作技术是在口腔治疗的全过程中,医生、护士采取舒适的座位,患者采取放松的仰卧位,医护双手同时在口腔治疗中完成各种操作,平稳而迅速地传递所用器械及材料,从而提高工作效率和医疗质量。
(二).其核心观点是“以人为中心,以零(凡是自然的健康的状态都看作是零)为概念,以感觉为基础”。
(三).基本原则:1).医生必须坐着操作2).患者取平卧位3).护士与医生密切地配合,必须以轻松自然,不扭曲的体位进行操作4).护士应在尽可能靠近患者口腔的范围内传递所有的器械和材料(四).基本要求:医生和护士有各自互不干扰的工作区域,保证通畅的工作线路和密切的配合。
(五). 四手操作医护患的位置:医生护士在治疗过程中自始至终采用坐式操作,以平衡的姿势坐下,保持良好的体位,即能持续工作又不损伤健康。
医生和护士有他们各自的,互不干扰的工作区域,以保证通畅的工作路线和密切的互相配合。
1).医生的正确体位:医生工作中应有平衡舒适的体位,双足平放地面,大腿应几乎与地面平行,两肩连线也应平行于地面,不能让单侧向前或向后探出。
双手保持在心脏水平,前臂在工作时应能与地面平行。
头部微向前倾,眼睛向下看着工作区,背部挺直且靠住椅背。
2).护士的正确体位:为了更好地看到整个口腔,护士的位置要求应比医生高出一头(10cm)。
护士椅应该接近患者椅位,椅面向着患者并与患者的口腔在同一水平面上,胯部与患者肩部处于同一水平面上。
护士应坐在椅位上背部挺直,脚放在脚踏上,大腿与地面平行,扶手放在肋下区以便作为身体在倾斜体位时的支撑。
3).患者的正确体位:病人采取仰卧位,综合治疗椅的靠背呈水平位或抬高7度到12度,脊柱完全放松,头部位置舒适。
当医生的头部和眼睛向前倾斜时,病人的口腔应在医生眼睛的正下方,病人的上颌牙合平面平行于医生的身体,下颌牙合平面与医生的面部相对,头部与心脏平位,下肢完全放松,头部必须靠于头托端部。
(六).四手操作器械传递的位置:为了更好地说明医生,护士及设备与病人之间的位置关系,我们将医生护士病人的位置关系假想成一个钟面,以病人的脸为中心,分成四个时钟区。
口腔牙片拍摄技巧
欧阳光明(2021.03.07)
口腔牙片拍摄技巧阳光在风雨后口腔牙片拍摄技巧定位I.患者的定位患者就座时最好应取垂直的矢状平面位置(图1)。
Ø 上颌骨上部的射线照片:鼻-耳平面必须保持水平Ø 上颌骨下部的射线照片:咬合面平面必须保持水平
图1:患者的定位II.牙片的定位把牙片上不带标签的一面放在面向要检查的区域。
¨角分线技术:把牙片和X -线发生器如图4那样(射线束垂直于由牙齿和牙片所形成夹角的等分线)放置。
请患者用大拇指按住牙片,并把其它手指置于放射范围之外。
图4:牙片的定位(分角线技术)图内词汇:incisor: 前牙、canine: 尖牙、premolar:前磨牙、molar:磨牙根尖片分角线投照一、分角线投照1、患者端坐,头部稳定。
上颌片:头稍低,听鼻线与地在平行;下颌片:头稍仰,听口线与地面平行;2、胶片在口内与被检牙冠相靠贴,但未与长轴平行,球管的放置(X片中心线)需倾斜一定角度,使其与牙长轴和胶片交角的分角线垂直。
上颌切牙:球管足向倾斜42°;尖牙45°;双尖牙及第一磨牙30°;第二、三磨牙28°。
下颌切牙:头向倾斜-15°;尖牙-18°至20°;双尖牙及第一磨牙-10°;第二、三磨牙-5°。
同时要根据上腭及口底深浅改变角度,保持垂直,以获得准确的图像。
1. 注:数字化X线摄影技术:将影像感受器(APS)置于患者口内,采用传统根尖片的分角线技术摄
影。
患者体位、水平角度和X线中心线与传统根尖片摄影方法相同。
但选择垂直角度时,因传感器质硬,不能弯曲,不易贴近牙齿和颌骨的腭(舌)故选择校正的垂直角度摄影。
本研究数字牙片与传统牙片投照角度比较见表一。
+:足侧倾斜,-:头侧倾斜表一:投照上、下颔牙齿时X线的平均垂直角度(度)牙位数字化牙片平均垂直倾斜角度传统牙片垂直倾斜角度上颌切牙位+47+42上颌单尖牙位+50+45上颌双尖牙及第一磨牙位+33+30上第二、三磨牙位+30+28下颌切牙位-(30~28)-15下颌尖牙位-(35~40)-(18~20)下颌双尖牙位及第一磨牙位-(20~25)-10下颌第二三磨牙位-(5~10)-52. 数字牙片与传统牙片的投照时间比较减少50-80%。
结果见表二。
表2投照上、下颌直接数字牙片的曝光时间(S秒)部位数字化牙片暴光时间传统牙片暴光时间上颌切牙位0.08~0.100.5上颌单尖牙位0.12~0.160.64上颌双尖牙及第一磨牙位0.12~0.160.8上第二、三磨牙位0.16~0.201.6下颌切牙位0.06~0.080.25下颌尖牙位0.10~0.160.4下颌双尖牙位及第一磨牙位0.10~0.250.64下颌第二三磨牙位0.10~0.250.64备注评价方法:(1)数字化牙片图像各种结构清晰显示为最佳曝光(2)被检查牙齿位于图像中心(3)正确的垂直角度即牙齿长度与实际长度相近似(4)正确的水平角度即牙齿的邻面不重叠(5)正确的X线中心位置即X线中心线通过被检查牙根中部并与其他结构无重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