播音发声学
- 格式:docx
- 大小:44.42 KB
- 文档页数:14
声音四要素(物理属性):1.音高,声音的高低,声波的频率。
2.音强:声音的强弱,声波的振幅大小。
3.音长:声音的长短即时值,发音体振动的时间。
4.音色:音质或音品,指声音的特色和本质,取决于声波的含量。
声音系统(生理属性):1.声门下系统:肺、气管动力系统2.声门系统:喉头、声带调控兼成音3.声门上系统:咽腔鼻腔深加工系统不同音色产生的因素:发音体,发音方法,共鸣其形状不同。
胸腹式联合呼吸:指胸、腹所有的呼吸器官都参与了呼吸运动,使胸廓、横膈膜及腹部肌肉控制呼吸的能力得到合作,不但扩大胸廓的周围径,而且扩大胸腔的上下径,因能够呼入足够的气息,气息的容量大。
另外,由于能够稳定的保持住两肋及横膈膜的张力和来自小幅收缩力量所形成的均衡对抗,有利于形成对声音的支持力量!原理:1.气压差原理:吸气,胸腔扩大,肺部内气压大于体外,空气进入肺泡,肺叶扩张;呼气,呼气肌肉群收缩,体内气压变高,空气经呼吸通道排出体外。
2.呼吸肌抗衡控制原理:话筒前发音,吸得多、快,呼的省、匀、慢,我们需要锻炼肌肉群,使吸气肌肉群在呼气时也保持一定的紧张度并与呼气肌肉群形成某种对抗;再结合口腔控制,充分发挥气流在发声时的功效。
要领:1.吸气要领:吸到肺底两肋打开,腹壁“站定”2.呼气要领:呼气的稳劲状态,呼气的持久力,呼气与发声挂钩。
感受(注意问题):1.日常的呼吸控制能力不能满足播音需要2.播音发声是说话用声,一般以弱控制为主,但是在前期训练过正中,为便于体会有意识的呼吸控制,可以从强控制入手3.呼吸控制只是人体控制人体综合发声的一个方面,实际训练时不可能与其他部分分割4.人的呼吸控制处在运动状态中,呼吸要符合人的情感表达的需要,切忌僵硬的,机械的呼吸控制。
5.呼吸控制中,呼和吸是一对矛盾。
但呼气的矛盾是主要方面,应该把发生时呼气的控制放在首位。
换气要领:句首,无声到位;句子中,小量补充;句子之间,从容换气;句尾,余气托送。
为什么要加强口腔控制:1.播音员、主持人的交流对象不在身边,无法确切知道受众的状况,不能及时调整说话状态和说换方式。
播音发声学期末考试复习纲要(一)播音员必须学会驾驭声音。
1、发声练习是播音员的日常基本功。
确保声音的持久、青春魅力。
2、播音发声有自身的特点。
不同于声乐、戏曲、话剧、朗诵、评书等语言艺术。
他们之间有共同点,也有明显的区别。
播音员又有自己用声的特点、要求和锻炼方法。
3、生活发声不足以满足播音要求。
在对象、表情、手势、重复、停顿、严谨、复杂、感情、美感等方面差异巨大。
播音发声要做到吐字清晰、音质优美、富于活力和感染力。
4、播音要求高度的用声技巧。
题材、感情多样,时间短暂,状态稳定。
5、循序渐进、持之以恒。
掌握科学的发声方法、理论知识,彻底改变言语发声的习惯,学会驾驭自己的声音,做到得心应手、收纵自如。
(二)播音发声的点的形成1、语言活动方式不同于一般口语。
做到准确清晰、富于变化。
2、语言负载的信息量大。
播音语言是书面语的口头方式,精炼简洁,在较短的时间内传播较多的信息,吐字必须准确清晰。
3、传播工具和特点。
通过电波传送,会有干扰、损耗、畸变,现场实况或音乐混播更复杂,声音的清晰度和穿透力是基本要求。
4、审美要求。
我国有声音美感的历史,如戏曲、说唱等形式。
播音用声要字清,还要玉润珠圆。
5、社会地位特殊。
受众多,影响大,具有语言、信息的典范作用。
(三)播音员声音的基本要求1、准确规范,清晰流畅。
做群众的语音教师。
不能有磊块、蹦字等情况,生动活泼。
2、圆润集中,朴实明朗。
不干涩、不散、不扁,如清泉流入,使人愉悦、喜爱。
3、刚柔并济,虚实结合。
发音吐字要有韧性、弹性,无论男女都不能一味的追求刚或柔。
4、色彩丰富,变化自如。
善于传情、富于表现。
发音吐字要有利于声音的变化,而不是追求固定不变的声音。
(4)正确处理情与声的关系1、播音发声是为传情达意。
让听众随内容而动,忘记播音员及其声音。
2、情动于内,声发于外。
将情感转换为声音,在声音中蕴含情感。
播音发声训练的目的是为了改善与扩展发声能力,既要注重声音,又要注重声中情。
播音发声学知识点1 播音员: 播音员是以有声语言为表达手段的广播电视新闻工作者,播音员的创作必须通过声音体现。
2 播音员的用声要求:准确规范,清晰流畅;圆润集中,朴实明朗;刚柔并济,虚实结合;色彩丰富,变化自如。
3 声音的物理属性:音高是反映声音频率的概念,发声的物体振动频率越高,音调越高,反之越低音强是反音声音振幅的概念,发声的物体振动幅度越大,音强也就越大,即声音越强,音长音色4 普通话概念:是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的现代汉民族共同语。
5 声母: 指一个汉语音节开头的辅音(21个) 韵母:39个单韵母:10个6 三个发音过程:是指辅音发声时,从准备发音到发音结束的过程,可分为成阻,持阻,除阻三个阶段。
7 韵母:指一个汉语音节声母后面不包括声调的部分。
8 韵母的结构:韵母包括韵头,韵腹,韵尾三个部分。
构成韵母的几个元音中开口度最大。
一个韵母可以没有韵头或韵尾,但一定有韵腹。
9 韵母的分类:韵母按照语音结构可以分为单韵母,复韵母和鼻韵母。
以口型状况分为开口呼,齐齿呼,合口呼,撮口呼。
10 元音的发音条件:一是口腔的开度,舌位的高低;二是舌位的前后;三是唇形的圆展。
11 舌位的动程变化:复合元音的发音过程中,舌位的前后、高低和唇形的圆展会发生连续的移动变化。
12 声调: 是指汉语音节所固有的,可以区别意义是声音的高低和升降。
13 声调的性质和特点:声调中的音长和音强的变化,但它的性质主要取决于音高的变化。
声音的高低是由声波的频率,也就是声波每秒振动的速度决定的,频率的高低是由声带的拉紧或放松来调节的。
不同于音乐中音阶的绝对音高,声调的高低是相对的音高的变化。
声调的另一个特点表现为声调音高上升和下降的变化是逐渐滑动的过程,没有明显的拐弯。
而音乐中的音阶的移动,常常表现为跳跃式变化。
14 调类:阴阳上去调值:55 35 214 5115 五种发音方法:塞音(b p d t g k) 擦音(f h x sh s r)塞擦音(j q zh ch zc) 鼻音(m n ng)边音(i)。
播音发声是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的主干专业基础课,是培养合格的播音员、节目主持人的必修课。
通过讲授及有针对性的训练,应使学生较系统地掌握播音发声学的理论知识,逐渐掌握、运用科学的发声方法,以适应接下来语言表达基础学习的需要。
本课程分别从呼吸控制、口腔控制、喉部及共鸣控制、声音的弹性和情、声、气的结合等部分讲述发声的原理和艺术语言发声的要求及需要掌握的要领,并配有较充分的练习材料。
通过学习和训练使学生掌握发声的基本理论,运用正确的、科学的发声方法逐步改变、纠正不正确的、不科学的发声习惯,从而达到气息通畅,有一定控制能力,声音清晰、集中、圆润、明朗、朴实、大方,运用声音弹性的变化能够做到情、声、气结合以适应不同语言环境语言表达的需要。
第一单元播音发声概说一、学习播音发声的意义与方法播音员和主持人(尤其是电台播音员)主要是用声音进行工作的,有声语言是播音创作的重要手段,播音创作必须通过声音来体现。
我们要求播音员和主持人有一幅好嗓子,声音应讲究艺术性,讲究美感。
所以播音员节目主持人应该客观的认识评价自己的声音,注意锻炼自己的声音,并且还要学会驾驭自己的声音,使之成为得心应口的创作手段。
发声是播音员节目主持人的一项基本功,会直接影响节目的质量,而错误的用声方法甚至会影响播音寿命,因此我们应该以科学的理论为指导,勤于磨练,扎实的掌握用声技巧。
播音发声和生活当中的口语以及其它艺术语言发声相比,由于声音的传递手段不同、语言交流方式不同、播讲者的身份不同,同时呢,受众的审美要求也不同,所以具有自己的特点。
播音是新闻工作的一个组成部分,新闻的真实性、准确性,要求播音员用声一般应该在自然音域内,中声区偏低的部分运用的比较多,同时音色要大方、明朗、干净,艺术夸张装饰的成份比较少,很少使用假声。
二、播音对声音的基本要求播音工作对吐字的要求可以归纳成这么几个内容:准“确、清晰、圆润、集中、流畅”。
准确,指的是字音准确、规范,也就是字正,这是我们必须做到的。
播音发声学一、什么是播音发声学?播音发声学是研究人类语音产生和传播的科学,主要涉及人类声音的物理、生理、心理等方面,旨在探讨如何通过正确的发声技巧和口腔表达方式来实现声音的艺术表现。
二、声音的物理特性1. 声波声波是一种机械波,它通过介质(如空气)传递。
声波具有频率和振幅两个基本特征,频率越高,振幅越大,则所产生的声音越响亮。
2. 声带人类发出声音主要依靠喉部内的两个小片状组织——声带。
当空气从肺部流过喉部时,会使得声带振动,并产生相应的声波。
3. 声学过程人类发出语言时,需要经过三个基本步骤:空气进入肺部——空气流过喉部——空气经由口腔或鼻腔传出。
这三个步骤共同构成了语言发音的基本原理。
三、正确的呼吸方法1. 腹式呼吸腹式呼吸是指通过放松膈肌,使得空气充分进入肺部。
这种呼吸方法可以使得声音更加稳定、持久,并且可以避免喉咙疲劳。
2. 深呼吸深呼吸是指在腹式呼吸的基础上,将气息尽可能地深入肺部。
这种呼吸方法可以提高声音的响亮度和音质,同时也能够增加人体的氧气摄取量。
四、发声技巧1. 发音准确性发音准确性是指在发声过程中,能够正确地发出每一个词语的每一个音节。
这需要有良好的语感和语言学基础。
2. 声调掌握声调掌握是指在发声过程中,能够正确地把握每个词语所包含的不同声调,并通过正确的发声方法来表达出来。
3. 节奏感掌握节奏感掌握是指在发声过程中,能够正确地把握每个句子所包含的节奏,并通过合理的停顿和重读来表达出来。
五、口腔表达方式1. 发音清晰度发音清晰度是指在口腔表达过程中,能够正确地发出每一个音节,并使得每个音节之间的转换更加自然流畅。
2. 口齿伶俐口齿伶俐是指在口腔表达过程中,能够快速、准确地表达出所想要表达的内容。
这需要有良好的语言组织能力和思维敏捷度。
3. 声音美感声音美感是指在口腔表达过程中,能够通过正确的发声技巧和表达方式来实现声音的艺术性。
这需要有一定的艺术修养和审美观念。
六、总结播音发声学是一门涉及多个学科领域的综合性学科,它不仅关注人类语言产生和传播的物理、生理、心理等方面,还涉及到艺术表现等领域。
【课程编号】播音发声学Phonation of Broadcasting【学分】1 【学时】16【编写】张妍妍【审核】张妍妍(一)授课对象 四年制本科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学生 (二)课程的性质和地位本课程属于学科基础必修课。
在人才培养过程中,本课程是重要的专业基础课程之一,是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一年级学生在学习普通话语音课程后学习的主干专业基础课,是培养合格的播音员、节目主持人的必修课。
(三)课程教学的目标通过讲授播音发声理论及进行针对性的训练,使学生较系统地掌握播音发声学的理论知识,逐渐掌握运用科学的发声方法,为下面语言表达课程的学习打下基础。
(四)教学内容本课程分别从呼吸控制、口腔控制、喉部及共鸣控制、声音的弹性和情、声、气的结合等部分讲述发声的原理和艺术语言发声的要求及需要掌握的要领,并配有较充分的练习材料。
通过学习和训练使学生掌握发声的基本理论,运用正确的、科学的发声方法逐步改变、纠正不正确的、不科学的发声习惯,从而达到气息通畅,有一定控制能力,声音清晰、集中、圆润、明朗、朴实、大方,运用声音弹性的变化能够做到情、声、气结合以适应不同语言环境语言表达的需要。
第一单元播音发声概说一、学习播音发声的意义与方法播音员和主持人(尤其是电台播音员)主要是用声音进行工作的,有声语言是播音创作的重要手段,播音创作必须通过声音来体现。
我们要求播音员和主持人有一幅好嗓子,声音应讲究艺术性,讲究美感。
二、播音对声音的基本要求1、清晰纯净,自然流畅;2、宽松通畅,圆润明朗;3、色调丰富,运用自如。
三、发声基础1、发声的生理基础①动力系统;②声源系统;③成音系统;2、发声的物理基础①音高;②音强;③音长;④音色;3、发声的心理基础四、播音发声的特点重点:发声的生理基础难点:发声的物理基础第二单元呼吸控制一、呼吸的重要意义;二、播音对气息的要求;三、播音发声采用胸腹联合式呼吸法;四、呼吸控制的训练:1、呼吸肌的训练①腹肌的锻炼;②控制膈肌能力的锻炼;2、胸腹联合式呼吸基本状态的训练;3、扩展胸腹联合式呼吸控制能力的训练;4、呼吸控制运动状态的训练5、换气训练①换气的要领;②换气的基本方法;重点:扩展胸腹联合式呼吸控制能力的训练难点:胸腹联合式呼吸法第三单元口腔控制一、加强口腔控制是保证播音发声质量的关键二、咬字器官和吐字归音1、咬字器官;2、吐字归音:①出字;②立字;③归音;3、咬字器官互相配合的要领:①打开口腔;②力量集中;③字音着力位置;4、吐词三、口腔控制训练1、口部操①唇的练习②舌的练习2、字头出字的口喉弹出的练习3、字腹立字拉开立起的练习4、字尾归音弱收到位的练习5、整个音节形成枣核形的练习6、吐词的练习重点:吐字归音难点:吐词训练第四单元喉部控制一、喉头和声带1、喉头:①喉部软骨②喉部肌肉2、声带;二、喉部发音控制1、喉头相对稳定;2、喉头相对放松;3、喉部控制与呼吸控制、口腔控制配合;4、注意克服不良发声习惯和动作。
播音发声学——许明老师第一章播音发声总说●第一节播音员必须学会驾驭声音P2-P3播音员是以有声语言为表达手段的广播电视新闻工作者,播音员的创作必须通过声音体现。
1、发声是播音员应勤于磨练的一项基本功。
2、播音发声有本身的特点。
3、生活发生不足以适应播音要求。
4、播音要求高度的用声技巧。
(广播电视报道内容的广博,形式体裁的多样,思想感情的多彩,要求播音员有高度的用声技巧)5、正确用声是正确创作道路的一个组成部分。
(声音是为表达内容服务的)6、播音员必须学会驾驭自己的声音。
(①掌握正确的发声方法;②掌握理论知识;③有练功的毅力)★第三节播音发声形成的特点P7-P91、语言活动方式不同于一般口语。
2、语言负载的信息量比口语大。
(广播语言是新闻性语言,在短时间内传播的信息量较多。
)3、传播工具和传播方式的特点。
(广播要通过各种媒介传给受众,而过程中可能会受到干扰,要求播音员提高言语清晰度和穿透力。
)4、审美要求。
(古典戏曲、说唱艺术影响了人们对播音员吐字发音的审美要求,要求“字清”、玉润珠圆。
)5、社会地位的特殊性。
(广播语言的影响是其他任何语言活动所不能与之相比拟的,社会要求播音员成为使用本民族语言的典范。
)补:社会对播音员发音吐字的要求:字音准确,语音规范,吐字清晰,声音圆润,感染力强,优美动听。
★第四节播音员需要什么样的声音P10-P12对播音员的声音要求可以归纳为以下几句话(具体简单概述)1、准确规范,清晰流畅;(播音员是群众的语音老师,语音必须准确规范,不能有“磊块”、“蹦字”,字音要流畅过渡,听起来如潺潺溪水,生动活泼。
)2、圆润集中,朴实明朗;(这是对声音基本色彩的要求,发音吐字两方面都包括在内)3、刚柔并济,虚实结合;(发音吐字要有韧性、有弹性,能刚能柔,有虚有实。
)4、色彩丰富,变化自如。
(声音色彩是播音员随节目内容的发展而运动变化着的感情的外衣。
)★第五节正确处理情与声的关系P12-P141、播音员的发生只是为了传情达意。
播音发声技巧有哪些播音发声技巧有哪些播音发声学首先是对发音和吐字的训练,着重讲了播音发声时的气息控制、喉部控制、共鸣控制和口腔控制,对播音主持学习者进行系统的吐字归音的生理和心理训练。
下面店铺来给大家分享播音发声技巧,希望对大家有帮助!(一)、发声的准备活动:1、"狗喘气"——活动横膈膜。
声音打得远不远,要看横膈膜的弹力。
横膈膜的力量要训练,还有,早上睡醒了,声带、横膈膜还没睡醒,不先活动就开始读书、练声,嗓子就容易受伤。
练习方法:"狗喘气"。
饿肚子时,急促地一呼一吸(手模胸膈可明显感到一收一缩地抖动。
要均匀,有冷空气时,不要张着嘴做,以免刺激)。
平时及每次用嗓前都可以做。
2、"气泡音"——活动声带。
把声带从睡眠状态中柔缓地推醒。
有如赛跑前活动韧带。
每次用声以后做一下,又可起按摩的作用。
做法:声带放松,用匀缓的气流轻轻不断地拂动它,发出细小的抖动声,象小孩撒娇生气时喉咙里发出的那种声音。
开始,它不灵活,可能不响,多做一会,自然会响。
3、声音的圆润和响亮,与口腔发音状态有密切的关系。
共鸣器空间大,声音就大。
下一练习就是为了扩大共鸣器。
A、打牙关上下后槽牙间要有一定开合度。
下巴稍向后、向下移,但不要大开(一般人一到高音就把下巴向前伸,脖子硬了。
声音越勒越横)。
B、提颧肌颧肌向两边斜上方提起,似放松微笑状态。
如不提嚼肌,声沉闷。
对比发音:"掀起新高潮"、"窈窈"、"逍遥"。
再练习上下牙轻碰嚼东西的动作或旋转磨擦出声,灵活而有力。
C、挺软腭软腭向上挺住,用张口急吸气体会,发出鸭叫"嘎、嘎、嘎"声,使口腔造成一个圆筒,否则发暗、发扁。
(但以上都要防止僵化和迟钝,如槽牙过开,嚼肌过紧等。
)以上准备活动,在用嗓前都要做一下,各部分运用时才灵活松弛。
(二)、鼻腔共鸣训练:有的人想加大音量时,就在喉鼻上使劲,结果越使越糟。
《播音发声学》播音发声学资料整理第一单元:播音发声概说一.一个命题在说话人大脑中产生到被听话人理解,整个过程可分为三个环节:1。
言语的产生2.言语的传输。
3.言语的感知二.发声的物理基础1.所有的声音都可以用四种要素:音高、音强、音长、音色来分析2.不同音色产生的因素主要有:①.发音体的不同②。
发音方法的不同③。
共鸣器形状不同。
三.发声的生理基础:1.动力基础。
(由肺呼出的气流是发声的动力)2.生源系统。
(由肺呼出的气流经过器官通过喉部时,处于喉部的声带可在气流的作用下产生震动,发出声音。
生源系统主要指喉和声带)3.成音系统(声带震动发出的声音叫做喉元音,喉元音很微弱,但经过共鸣后得到扩大和美化,形成不同的语言音色,形成不同的声音色彩。
声带是人类发声的共鸣器官。
)四.播音发声的特点是:以实声为主的虚实结合,声音清晰圆润;声音变化幅度不大,但层次丰富;表情达意的准确;接近口语用声,状态自如,声音流畅。
【扩展:1.新闻的真实性、准确性要求播音员用声一般应该在自然隐喻内,中声区偏低的部分运用较多,音色要大方、明朗、干净,艺术夸张、装饰较少,很少使用假声。
2.要求播音发声声音集中均匀,对比适度,纯净度高,音高、音强的变化不宜太大,但是在其他声音背景中应具有较强的穿透力。
3.要求播音发声吐字清晰、准确,同时圆润、流畅。
4.受众对她们的发声也有较高的要求:亲切、自如、优美、动听,感染力强并具有比较鲜明的特色。
5.对音量的要求:强度不高,幅度不大,层次较多。
】。
第二单元:呼吸控制一.胸腹联合式呼吸法1.概念:指胸、腹所有呼吸器官都参与了呼吸运动,使胸廓、横膈膜及腹部肌肉控制呼吸的能力得到合作,不但扩大胸廓的周围径而且扩大胸腔的上下径,因而能够吸入足够的气息,气息的容量大。
另外,由于能够稳定地保持住两肋及横膈膜的张力和来自小腹的收缩力量所形成的均衡对抗,有利于形成对声音的支持力量。
2.呼吸原理:①.气压差原理。
播音发声学习播音发声,可以从呼吸控制、口腔控制、喉部控制、共鸣控制、声音弹性等方面来掌握基本理论,并进行相关练习。
播音发声的呼吸控制的要求主要有:以胸腹联合呼吸为基本呼吸方式;吸气时要打开两肋,吸到肺底,“腹壁”站定;呼气要稳劲、持久、变化自如;换气要句首换气,换气到位,换了就用,留有余地。
播音发声对口腔控制的要求主要有:打开口腔;唇舌力量集中;明确声音发出的路线和字音着力位置。
播音发声对共鸣控制的要求为:以口腔共鸣为主、胸腔共鸣为基础,辅之以少量鼻腔共鸣的混合式共鸣。
播音对喉部控制的要求主要是喉头相对放松、相对稳定;注意结合呼吸控制、口腔控制等综合控制;克服不良的发音习惯及动作。
播音发声的最终目的是为了获得声音弹性,即播音时声音形式对于人们变化着的思想感情的适应能力。
我们在有了以上基本控制的理论指导和实际技能之后,在播音用声中要增强自己对声音的控制能力,应表达要求表现出一定的弹性和色彩变化。
以上几个方面共同组成了播音发声学的主要理论构架。
其中,以呼吸控制和口腔控制为最主要、关键的内容。
下面主要讲解这两方面的基本理论。
第二节呼吸控制和气息运用呼吸是发声的动力。
人声的高低、强弱,声音色彩的变化无不与呼出气流的运动状态有关。
一、呼吸器官和呼吸原理(一)呼吸器官我们可以把呼吸通道中所包括的各生理器官、胸腔、膈肌、腹肌等看作呼吸器官。
1.呼吸通道呼吸总是沿着一定的路线进行的,这条路线就是呼吸通道。
它包括口、鼻、咽腔、喉、气管、支气管和肺泡。
吸与呼是沿着这样的路线进行的:(图略)2.胸腔胸内的体腔部分是胸腔。
胸腔外部是胸廓,它是由肋骨、肋软骨、胸骨和胸椎等构成的骨支架,形似鸟笼。
胸廓的扩大和缩小是由胸部多组肌肉的收缩与放松来完成的。
肺在胸腔内部,它可以随胸廓的运动纳入和排出空气。
3.膈肌膈肌(亦称横膈、横膈膜),位于胸腔底部,它象圆顶帽一样扣在那里,周围和胸腔壁相连,把胸腔和腹腔上下隔开。
膈肌属吸气肌。
吸气时膈肌收缩下降,胸腔向下扩展;呼气时,膈肌放松,恢复原位,胸腔缩小。
播音发声学1. 什么是播音发声学播音发声学是研究人类声音的产生、传播和接受的学科。
它涉及语音产生的生理机制、声音传播的物理原理以及声音接受的心理感知过程。
播音发声学的研究范围包括声音的频率、音高、音量、语调、音质等方面的特性,以及不同发声技巧对声音产生的影响。
2. 人类声音的产生人类声音的产生是由呼吸道、喉部和口腔等器官协同运作而实现的。
当我们发声时,呼吸系统提供空气流动,声带在喉部振动产生声音,而口腔的形状和舌头的运动决定了声音的共鸣和音质。
2.1 呼吸系统的作用呼吸系统在声音产生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它提供了稳定的空气流动,使声带得以振动。
良好的呼吸控制可以帮助播音员更好地掌控声音的音量和持续时间。
2.2 喉部和声带的功能声带是喉部的一部分,它们通过振动产生声音。
当空气从肺部经过声门时,声带会迅速打开和闭合,产生声音。
通过调整声带的张紧度和振动频率,我们可以产生不同音高和音调的声音。
2.3 口腔的共鸣和音质口腔的形状和舌头的运动可以影响声音的共鸣和音质。
不同的共鸣腔体可以使声音更加清晰、丰满或低沉。
舌头的位置和运动对发音的准确性和清晰度也有很大影响。
3. 声音传播的物理原理声音的传播是通过空气分子的震动实现的。
当声波通过空气时,空气分子会依次受到挤压和扩展的影响,从而传递声音的振动。
声音的传播速度取决于介质的密度和弹性,以及温度的影响。
3.1 频率和音高声音的频率决定了其音高,频率越高,音高越高。
人类可听到的音频范围约为20 Hz到20 kHz。
不同的声音源产生的声波频率不同,因此产生了不同的音高。
3.2 声音的强度和音量声音的强度决定了其音量大小。
声音的强度可以通过声波的振幅来表示,振幅越大,声音越大。
在播音中,通过调整发声的力度和嘴唇的张合程度,可以控制声音的音量。
3.3 语调和音质语调是指语音中的音高变化,能够传递情感和语气。
音质是指声音的特殊质地,不同的声音源会产生不同的音质。
在播音中,语调和音质的控制能够使声音更加生动和丰富。
普通话语音和播音发声教案课程名称普通话语音和播音发声授课对象播音主持专业授课教师李静、段纳、薛天、娄艳阁、刘临春、李硕职称教授教材版本吴弘毅《实用播音教程》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上篇普通话语音第一单元普通话语音概说教学目的要求:明确普通话对播音员主持人的重要性,增强学生学习普通话的动力,掌握学习普通话的基本概念和方法。
教学重点:1、明确普通话的内涵。
2、认识理论指导语言实践的重要性,克服生理、心理障碍,改进学习普通话方法。
教学难点:语音学的基本概念和基本方法教学内容:《普通话语音和播音发声》是播音与主持专业的主干专业基础课,是培养合格的播音员主持人的必修课。
本课程通过讲授和有针对性的训练,使学生较系统地掌握普通话语音理论知识,熟练规范地运用普通话,较系统地掌握播音发声学的理论知识,逐步掌握运用科学的发声方法,适应播音主持创作的需要。
播音发声对声音的要求:准确、清晰、圆润、集中、流畅。
声音美的第一步,就是准确,在准确的基础上,再达到更好的层次。
准确有两个含义:一是字音正确无误,不读错字、白字。
二是发音方法、部位准确,规范,只有这样才能做到字调、语调更加符合普通话的标准规范。
例如“女国音”问题、儿化、轻声问题,这需要我们系统地了解普通话的语音知识。
第一单元普通话语音概说一、什么是普通话普通话是现代汉民族共同语,同时也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法定的通用的共同语。
普通话: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的现代汉民族共同语。
(一)共同语是民族语言的高级形式语音方面: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去除北京音中的土音成分。
北京话≠普通话词汇方面:以北方方言为基础方言,以北方方言词汇为主,去除过于土俗的词语,适当吸收其他方言有用的词语。
语法方面: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这是指典范的现代白话文中的一般用例。
在一个方言的基础上,从语音词汇语法三方面形成规范,成为标准语,是法定的现代汉民族共同语。
播音发声学基本概念发声学是播音专业的专业基础之一播音发声学是汉语普通话播音专业的专业基础教程之一,目的是使播音主持专业学生掌握播音发声的理论,懂得练习方法的根据,以利于播音发声实践。
播音发声是语言发声的一种,它的理论涉及到语言学、汉语普通话语音,以及发声的物理、心理机制和生理活动诸方面。
发声是一门实践性的课程,学习成效最终要以实际发声能力和质量来检验。
播音发声有其物理基础和心理基础,包括讲述声音的形成与传播,人体发音原理、发音系统、听觉心理等等。
播音发声学首先是对发音和吐字的训练,着重讲了播音发声时的气息控制、喉部控制、共鸣控制和口腔控制,对播音主持学习者进行系统的吐字归因的生理和心理训练。
播音实践中气息的运用播音中强调以情运气,气随情动。
就是说对于作品的思想内容理解认识准确了,还要使思想感情随之运动起来,只有真正的动起来了,才可能气随情动,才能动得自如。
播音中如果总是用冷眼旁观的态度对待稿件,无动于衷,即使嗓音条件再好,呼吸再通场,基本功再扎实,播出来的东西,也是平平淡淡,毫无味道。
所以,调动思想感情的运动至关重要,只有思想感情动起来了,有了强烈的播讲愿望,呼吸才能自如地变化,语言也会富有色彩。
播音员在播送具体稿件的时候,要能轻松自如的表达长短、繁简不同的句型和深度不同的稿件,为此,必须学会多种不同的呼吸方法。
偷气,当句子较长,意思不能中断,不允许中间停顿换气时就得偷气。
偷气吸得少,动作要快而且小,不能让听众感觉出来,即快而不露换气。
一般在一个句子完了之后,可以换口气给自己一个喘气的机会,也给听众一个喘息和思考的时间。
一般来说换气比偷气时间稍长。
补气,句子比较长,中间有逗号等标点,或感情要转入高潮,为了表达更激昂的感情,积蓄力量,中间要补气。
这个动作和时间比换气要快、要短,比偷气又慢些、长些。
大吸气,一般用于感情比较激昂或气势比较大的一句话的开头。
用大吸气来表达这种激昂的情感,大吸气有点像“闻”或深呼吸时的感觉,倒吸气,一般要作为一种表达的技巧使用的,以口吸气,并且要发出吸气的声音,多用于表达惊讶、恐怖、悲伤等感情。
播音发声学冯媛媛播音发声学1.普通话语音(声母、韵母、声调、语流音变)2.气息控制与调节3.共鸣控制4.吐字归音5.声音弹性呼吸控制(浑厚有力,表达感情)1.胸式呼吸2.腹式呼吸3.胸腹联合式气息控制要领:气下沉,两肋开(后腰打开),小腹收发音状态与感觉:积极,集中,松弛气息下沉,喉部放松,不僵不挤,声音贯通,字音轻弹,如珠如流,气随情动,声随情走气息训练:姿势(坐正,站直),腹肌训练(仰卧起坐)膈肌训练(狗喘气)气息量训练(发ü的音)播音发声训练原则:强化技能,扬长补短,循序渐进,情声和谐,持之以恒要领:1.深关键是熟练掌握两肋打开的吸气方法和进气到位的感觉。
2.通保持身体直立,声音通道畅通无阻。
有前送的意识,把字音送出来。
3.匀练习数数,单元音的延长音,用中等的语速说绕口令。
用记录的速度读新闻。
PS:记录速度读新闻是书本P189(练习新闻)它是同步进行或者有时重复几遍※练习一,一个一。
一二,二一,一,一个一。
一二三,三二一,二一,一,一个一。
一二三四,四三二一,三二一,二一,一,一个一。
一二三四五,五四三二一,四三二一,三二一,二一,一,一个一。
一二三四五六,六五四三二一 ,五四三二一,四三二一,三二一,二一,一,一个一。
一二三四五六七,数了半天一棵树, 一棵树上七个枝, 七个枝上七样果,苹果,葡萄,石榴,柿子,李子,梨子,梨感情色彩与气息调节一.情声气的关系气息与感情有密切的关系气息对发音的影响二.感情的分类爱憎zēng 惧欲怒疑急冷悲喜爱——气徐声柔气息徐缓而悠长,口腔宽松,气流舒而散,唇舌着力轻柔,声音产生温和感例句:用世界上最轻柔的声音,唤你的名字。
憎——气足声硬气息运足并猛塞,口腔窄紧,气流冲而聚,唇舌阻气硬狠,声音产生挤压感。
例句:我恨你!俱——气提声凝气息上提或倒吸,口腔冰封,气息凝滞不动,唇舌动程缩小,声音产生紧缩感。
例句:你,你想干什么?欲——气多发放气息充盈而畅放,口腔积极敞开,气流放纵外涌,唇舌动程加大,声音产生伸张感例句:金子,闪闪发光的金子!怒——气粗声重气息粗重而直喷,口腔如鼓,气息如椽,唇舌如锤,吐字如炮,声音有震动感例句:你,你想干什么?疑——气细声黏气息轻细而内收,口腔欲松还紧,气息欲连还断,唇舌欲动又黏,声音产生踟躇感例句:是,是他吗?急——气短声促气息短促迅疾,口腔似弓箭,飞箭流星,气息如穿梭,经纬速成,唇舌快,声音产生紧迫感例句:快点!快点!迟到了!冷——气少声平气息微弱而平出,口腔松嫩,气流稀薄散泄,唇舌少力,声音有冷寂感。
例句:孩子们,你们进屋去吧!悲——气沉声缓气息沉缓如尽竭,口腔凝滞如负重,气流松散无力,唇舌缓动,声音产生迟滞感。
例句:我总觉得妈妈的心脏会永远的跳跃,却从来没有想到我们刚大学毕业的时候,妈妈却突然的倒下了,而且再也没有起来。
喜——气满声高气息饱满而上扬,口腔似千里行舟,气息似不绝情流,唇舌轻弹,气流轻快,声音产生跳跃感例句:节目的山城重庆,腊梅飘香,彩灯高挂,一派喜庆气氛,重庆迎来了建直辖市后的第一个元旦。
冬季难得的阳光透过薄雾将重庆照耀的一片灿烂。
从广州运来的18万支鲜花竞相争艳,为隆冬的重庆带来阵阵春意。
气息控制1.深浅法气息深浅的变化,从两方面调节,丹田的用力程度和进气量的大小例子:“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我轻轻的招手,不带走一片云彩”《再别康桥》“当我死时,葬我在长江和黄河之间,枕我的头颅,白发盖着黑土。
在中国最最母亲的国度,我便坦然睡去,坦然的想”《当我死时》2.强弱法主要侧重于呼气时的力度变化例子:“爱,不仅爱你伟岸的身躯,也爱你坚实的位置,足下的土地”《我爱这土地》3.疾徐法例子:那么在长久的一生不也就只是就只是回首时那短短的一瞬——《盼望》4.补气:偷气,抢气,就气换气要领:句首换气,换气到位,留有余地就气:只停顿而不换气抢气:故意带声换气※练习出前门,往正南,有个面铺面冲南,面铺外,挂着一个蓝布棉门帘。
给他摘了那个蓝布棉门帘,棉铺它,是面冲南,给他挂上那个蓝布棉门帘,面铺还是面冲南。
神秘的藏北有无数的传说,但是谁也说不清楚最古老的祖先是谁。
考古学家至今在这里还没有发现比新时器文化更早的人类活动遗迹。
《藏北人家》以情调气气息调节应注意1.肌体应松弛2.气息须通常3.声音来检验4.状态要稳定把握气息抓两头除了意念的引导外,最敏感的部分是用丹田和口腔感觉丹田的松紧变化首先,小腹的松紧与吸气呼气的关系其次小腹的松紧和声音的音高,音强,音量,音长密切相关“让暴风雨来的更猛烈些吧”“风轻悄悄的,草软绵绵的”问题1.用不上气,声音飘,不扎实2.音色过量可以用自己生活口语的音色做对比,向自然音色靠拢,也可以用气裹声的方法,使音色虚实结合,自然柔和3.音高失当找到自如声区4.鼻音过浓软腭无力,口腔开度不够,唇舌较懒5.声音闷暗舌根僵硬,发音靠后,牙关太紧,口腔开度小6.发声的精神与情感状态不佳必须掌握的练习1.数枣绕口令2.一口气发吁3.课后练习中的“面铺”4.灵活自如的弹发“嘿哈”共鸣控制1.分类根据对声音的不同共鸣的作用分为三部分:上部,中部,下部共鸣腔。
根据形状和容积的变化,分为可变共鸣腔和不可变共鸣腔。
2.调节口腔可以通过扩大共鸣空间来调节,鼻腔可通过软腭的上下运动来调节,胸腔可通过胸部支点的运动来调节。
播音共鸣时以胸腔共鸣为基础,以口腔共鸣为主,以混合共鸣为后备的声道共鸣。
1.以口腔共鸣为主一是准确清晰的要求,二是口腔的位置便于调节共鸣的比配2.以胸腔共鸣为基础3.以混合共鸣为后备灵活调节上中下各部分的共鸣的比重根据节目的内容,形式,对象等的不同进行调节,比如新闻类,娱乐类。
口腔共鸣要领1.提颧肌防止咧嘴角,否则字音发扁发散。
嘴角微上提,形成倒三角作用:使唇齿结合,让声音更加明亮积极感觉:可以练习舌面音(jqx)与撮口呼相拼音节练习,如综聪松等练习。
※练习体育,利率,笔记,霹雳,体系,起义,立刻,袭击,离奇,礼仪,米粒,闭门造车,地大物博,饥寒交迫,立竿见影,迷途知返山泉哪里寻山泉的足迹听,处处有叮咚的旋律潺潺细流汇聚在一起结成紧密的集体不留恋身旁的花红柳绿奔腾的生命永不停息向着江河向着大海坚定的信念忠贞不渝2.打牙关可用开口度大的a找,并用“以开带闭”的方法帮助闭元音打开口腔※练习大妈,发达,雅加达,砝码,打靶,拉萨,邋遢,沙发,喇嘛,马达,哈达,八方呼应,大显身手,发愤图强(安宁,暗语,按理,傲气,奥秘,八股,巴黎,拔河,把戏,板栗,宝贝)3.挺软腭用夸张吸气和“半打哈欠”来体会,软腭有上体的趋势※练习报告,高潮,逃跑,高考,早操,号召,草帽,照抄,报道,牢靠,操劳,报仇雪恨,操之过急,草木皆兵,刀光剑影4.松下巴用牙疼的感觉说话※练习逍遥,好,蓝蓝的天上白云飘致大雁在澄澈如洗的晴空里,你们骄傲地飞翔;在乌云密布的天幕上,你们无畏地向前;在风雨交加的征途中,你们欢乐地歌唱。
春天──向北,秋天──向南。
仰起头,凝视你神奇的雁阵,我总会有一阵微微的激动。
有许多奇妙的联想,有一些难以得到解答的疑问,大雁啊,南来北去的大雁,你们愿意在我的窗前小作停留,和我谈谈吗?有人说你们怯懦,是为了逃避严寒,你们才赶在第一片雪花飘落之前,迎着深秋的风,匆匆地离开北国,飞向南方;是为了躲开酷暑,你们才赶在夏日的炎阳烤焦大地之前,浴着暮春的雨,急急地离开南方,飞向北国……是怯懦吗?为了这一份“怯懦”,你们将飞入漫长而又曲折的征途,等待你们的,是峻峭的高山,是茫茫的森林,是湍急的江河,是暴风骤雨,是惊雷闪电,是无数难以预料的艰难和险阻……然而你们起程了,没有半点迟疑,没有一丝畏缩,昂起头颅,展开翅膀,高高地飞上天空,满怀信心地遥望着前方……是什么力量,驱使你们顽强地作着这样长途的飞行?是什么原因,使你们年年南来北往,从不误期?是曾经有过山盟海誓的约会吗?是为了寻找稀世的珍宝吗?告诉我,大雁,告诉我。
如果可能,我真想变成一片长满芦苇的湖泊,铺展在你们的征途中。
夜晚,请你们停留在我的怀抱里,我要听听你们喁喁私语;听你们倾吐遥远的思念和向往,诉说征程中的艰辛和欢乐……如果可能,我也想变成一棵枝叶蓊郁的大树,屹立在你们的宿营地,让你们在我的丛生的臂膀上栖息。
也许,当我的温柔的绿叶梳理过你们风尘仆仆的羽毛,掸落你们翅膀上的雨珠灰土之后,你们会向我一吐衷曲,告诉我许多不为世人所知的隐秘和奇遇……当然,我原想变成你们中间的一员,变成一只大雁。
我要紧跟着你们勇敢的头雁,看它是如何率领着雁阵远走高飞的。
我要看看──在扑面而来的狂风之中,你们是如何尖厉地呼号着,用小小的翅膀,搏击强大的风魔……在倾盆而下的急雨之后,你们是如何微笑着抖落满身水珠,重新窜入云空……在突然出现的秃鹫袭来之时,你们是如何严阵以待,殊死相搏……猛烈凶暴的飓风和雷电,曾经使你们的伙伴全军覆没。
我知道你们曾悲哀,你们曾流泪,然而你们会后悔吗?你们会因此而取消来年的旅程,因此而中断你们的追求吗?不会的!不会的!当春风再度吹绿江南柳丝的时候,你们威严的阵容,便又会出现在辽阔的天幕上,向北,向北……当秋风再度熏红塞外柿林的时候,你们欢乐的歌声,便又会飘漾在湛蓝的晴空里,向南,向南……你们怎么会后悔呢!你们的追求,千年万载地延续着,从未有过中断!啊,大雁,渺小而又不凡的候鸟家族啊,请接受我的敬意!民歌余光中传说北方有一首民歌只有黄河的肺活量能歌唱从青海到黄海风也听见沙也听见如果黄河冻成了冰河还有长江最最母性的鼻音从高原到平原鱼也听见龙也听见如果长江冻成了冰河还有我,还有我的红海在呼啸从早潮到晚潮醒也听见梦也听见有一天我的血也结冰还有你的血他的血在合唱从A型到O型哭也听见笑也听见。
胸腔共鸣1.胸部支点什么是支点:胸部的震感点,会随着声音的调值而上下运动。
这是一个震动的点,而且是运动变化的。
2.初步认识胸部支点不仅是一种震感点,也是用声的着力点,声音弹性的调节点。
Ps:胸部支点是一个假设的声音位置,但并非是凭空想象的3.胸部支点的作用松喉作用共鸣调节作用表达作用“小白菜啊(ya),地里黄啊(na),两三岁啊(ya),没有娘啊(na)”“孩子们,你们进屋去吧”“我,这场大屠杀中唯一的幸存者,变成了可可西里最后的一只藏羚羊”4.胸部支点的把握发声时胸部的一种震动感(逐次降调的办法找胸部支点,弹发黑哟)是一个沿胸骨上下运动的点(声音越低震动越强)随声音高低变化而升降(都向前走)※练习一片槐树叶这是全世界最美..的一片最珍奇..的一片..,最可宝贵而又是最使人伤心,最使人流泪的一片薄薄的v,干的v,浅灰黄色的槐树叶忘了是在江南,江北是在哪一个城市,哪一个园子里捡来的了被夹在一册古老的诗集里多年来,竟没有些微..的损坏蝉翼般轻轻滑落的槐树叶细看时,还沾着些故国的泥土啊(ne)故国哟(颤音)啊(吸气)……啊(呼气)……要等到何年何月,才能让我回到你的怀抱里去享受一个世界上最愉快的飘着淡淡的槐花香的季节乡愁小时候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长大后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我在这头新娘在那头后来啊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我在外头母亲在里头而现在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我爱这土地假如我是一只鸟我也应该用嘶哑的喉咙歌唱这被暴风雨所打击着的土地这永远汹涌着我们的悲愤的河流这无止息地吹刮着的激怒的风和那来自林间的无比温柔的黎明然后我死了连羽毛也腐烂在土地里面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不良用声习惯的纠正一.鼻音音色:暗淡,苦涩解决办法1.挺软腭2.发6个元音的延长音3.有鼻音初练声时少练声母m,n开头的音节和以ng结尾的音节二.声散音色:单薄,从口腔散出,缺少口腔共鸣,没有亮度,力度原因:口腔缺少控制解决办法1.控制气流均匀舒缓地送出,口腔呈“后开前有力”,在此基础上适当收小口腔开度2.注意口腔前部的控制,尤其碰到开元音a,ai,ao,an,ang等时,a要发得圆些小些※练习白石塔,白石搭白石搭白塔白塔白石搭搭好白石塔白塔白又大3.发音集中练习ba,da,ga,pa,ta,ka三.挤捏音色:气潜声音,捏紧卡挤喉部肌肉,发出声音单薄,窄细,刺耳解决办法1.气息要有一定深度2.做胸腔共鸣的练习,放松喉部,用小腹猛然收缩的力量弹发hi,ha,ho,同时两臂做向下甩的动作帮助加强气息的通常和压力3.发音是自然张口,尤其注意下胯※练习夸大三声练习:好,美,满,想,场,请,跑柳条香,柳条长,柳条随风在飘扬,摇来了春天,摇来了小鸟,摇的那湖水闪闪亮,我做支柳笛吹起来,滴呖呖像鸟儿在唱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