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流的概念和内涵
- 格式:ppt
- 大小:3.95 MB
- 文档页数:38
物流,已成为现今的一个热门词汇,《物流术语》国家标准(修订版)对物流的定义是:“物品从供应地向接收地的实体流动过程。
根据实际需要,将运输、储存、装卸、搬运、包装、流通加工、配送、信息处理等基本功能实施有机结合。
”这里讲的是三层含义:第一,物流的对象是物品,物品即工业品、农产品、回收品、包裹信函品等。
为什么不叫商品,因为物流的大部分是商品,即为卖而生产的产品,但像单位与家庭的包裹与信函不是商品,客运严格讲也是一种物流,运送的是人,这是一种特殊的物流。
所以我们讲“物品”比较科学,符合实际。
第二,物流讲的是物品从供应地向接收地的实体流动过程,供应地与接收地是全球性的,流动过程可能很短,很简单,也可能很长,很复杂,特别是跨国公司迅猛发展的今天,要做到门到门的物流显得十分困难。
第三,现代物流讲的是多功能一体化服务,涉及到8个方面,即运输、储存、装卸、搬运、包装、流通加工、配送、信息处理。
谁来一体化运作,这就是物流的专业服务商,国际上统称为第三方物流公司,即3PL.物流运作的核心是:为达到既定的目标,对物流的全过程进行计划、组织、协调与控制。
这个既定的目标就是用最合理的方法、最合理的路线、最合理的时间、最合理的费用满足用户要求,达到降低物流成本、提高效率的目的。
物流有八大功能要素,即运输、储存、装卸、搬运、包装、流通加工、配送、信息处理。
●包装所谓包装,是指在流通过程中为保护产品、方便储存、促进销售,按一定技术方法而采用的容器、材料及辅助物等的总称,也指为了达到上述目的而采用容器、材料和辅助物的过程中施加一定技术方法等的操作活动。
●装卸搬运可以把物流功能中的装卸与搬运一起来讲。
在商品的物流过程中,离不开装卸与搬运,包括装车(船)、卸车(船)、入库、出库、堆垛、拆垛等。
在同一地域或地点(如工厂、车站、机场、码头、货场、仓库等)范围内,以改变物品的存放地点或支撑状态为目的的活动称为装卸。
在同一地域或地点范围内,以改变物品的空间位置(通常指短距离的空间住移)为目的活动称为搬运。
物流管理第一章物流的基本概念1、我国国家标准:物流是指物品从供应地向接收地的实体流动过程,根据实际需要,将运输、储存、装卸、搬运、包装、流通加工、配送、信息处理等基本功能有机结合,形成完整的供应链,为用户提供多功能、一体化的综合服务。
现代物流实质内涵:实质流动(原材料、半成品及产成品的运输),实质存储(原材料、半成品及产成品的存储),信息流通(相关信息联网)管理协调(对物流活动进行计划、实施和有效控制的过程)2物流的价值时间价值:缩短时间创造价值,弥补时间差创造价值,延长时间差创造价值。
空间价值;加工附加价值3物流的作用(7个)保值、节约、缩短距离、增强企业竞争力提高服务水平、加快商品流通促进经济发展、保护环境、创造社会效益和附加值4物流的职能:主体职能:运输、储存、配送辅助职能:包装、装卸搬运、流通加工信息管理职能:市场信息收集与需求分析、订单处理、物流作业信息处理与控制、客户关系管理、物流经营管理决策支持。
5、现代物流发展过程:初级阶段20世纪初;快速发展阶段20世纪60年代以后;合理化阶段20世纪80年代至90年代初;信息化、智能化、网络化阶段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6、我国物流发展现状:从20世纪70 年代末从国外引进物流,80年代开始启蒙及宣传普及,90年代物流起步,本世纪初物流热开始升温,我国物流正处在蓬勃发展的崭新阶段。
1现代物流的发展开始受到重视2一些工商企业开始重视物流管理3一批运输、仓储及货代企业逐步向物流企业发展4国外物流企业开始进入中国5一些物流企业开始重视物流服务质量管理6信息技术和通讯技术已逐步在物流业务中运用7为电子商务提供服务的物流企业有了发展8物流研究和技术开发工作取得了一定进展7、国外物流管理简介:1日本成本物流独树一帜2美国追求高度自动化3英国建立综合物流体制8物流合理化目标:距离短、时间少、整合好、质量高、费用省、安全准确环保第二章物流系统1系统:相互作用和相互依赖的若干部分组成的具有特定功能的有机整体。
简述物流的内涵与物流管理目标物流是指在企业的生产和经营过程中,通过合理组织和有效管理,将物资、信息和资金等要素从供应商传递给用户,并实现物流活动的全过程。
物流管理目标是指在物流过程中,通过科学的管理方法和手段,实现物流活动的高效、低成本、高质量和高服务水平。
一、物流的内涵物流的内涵主要包括物流的基本定义、物流的范围和物流的要素。
1. 物流的基本定义物流是指在企业的生产和经营过程中,通过合理组织和有效管理,将物资、信息和资金等要素从供应商传递给用户,并实现物流活动的全过程。
物流是一种有组织的活动,涉及到物资的流动、信息的传递和资金的流转。
2. 物流的范围物流的范围包括物流管理的范围和物流活动的范围。
物流管理的范围涵盖了物流计划、物流组织、物流控制和物流评价等方面,旨在实现物流活动的高效和优化。
物流活动的范围包括物流采购、物流生产、物流配送和物流售后服务等方面,涉及到物流的各个环节。
3. 物流的要素物流的要素包括物资要素、信息要素和资金要素。
物资要素是指在物流过程中所涉及的物质产品、零部件、原材料等。
信息要素是指在物流过程中所涉及的订单、库存、运输信息等。
资金要素是指在物流过程中所涉及的采购资金、库存资金、运输资金等。
二、物流管理目标物流管理目标主要包括物流成本的降低、物流服务水平的提高、物流效率的提升和物流质量的保证。
1. 物流成本的降低物流成本是指在物流过程中所产生的各项费用,包括采购成本、仓储成本、运输成本等。
物流管理的目标是通过优化物流流程、提高物流效率,降低物流成本,从而提高企业的竞争力。
2. 物流服务水平的提高物流服务水平是指物流企业为客户提供的满足其需求的服务水平。
物流管理的目标是通过提高物流服务水平,包括及时性、准确性、可靠性和灵活性等方面,提升客户满意度,增强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3. 物流效率的提升物流效率是指在物流过程中,以最少的资源消耗,实现物流活动的高效进行。
物流管理的目标是通过优化物流流程、提高物流设施利用率、提高物流操作效率等手段,提高物流效率,降低物流成本。
1、【物流的概念】物品从供应地向接收地的实体流动过程。
根据实际需要,将运输、存储、装卸、搬运、包装、流通加工、配送、信息处理等基本功能实施有效结合。
2、【物流的自然属性(物流活动/物流的基本职能)】(1)包装:在流通过程中保护产品、方便储运、促进销售,按一定技术方法而采用的容器、材料及辅助物等的总体名称。
(2)装卸、搬运:装卸-物品在指定地点以人力或机械载入或卸出运输工具的作业过程。
搬运-在同一场所内,对物品进行空间移动的作业过程。
(3)运输:用专业运输设备将物品从一地点向另一地点运送。
其中包括集货、分配、搬运、中转、装入、卸下、分散等一系列操作。
(4)储存:保护、管理、贮藏物品。
(时间价值)(5)流通加工:根据顾客要求,在流通过程中对产品实施的简单加工活动(如包装、分割、计量、分拣、刷标志、拴标签、组装等)的总称。
(附加价值)(6)配送:在经济合理区域范围内,根据顾客要求,对物品进行拣选、加工、包装、分割、组配等作业,并按时送达制定地点的物流活动。
(7)物流信息:反映物流各种活动内容的知识、资料、图象、数据、文件的总称。
3、【物流的社会属性(体现了现代物流理念)】(1)全球化理念:体现了经济全球化与世界范围内的物流合作。
包括了三点:企业从世界市场获取符合质量要求的低价格原材料;企业在世界各地的工厂按技术要求与低成本地组织生产;企业为扩大市场将产品运送到世界各地的用户手中。
(2)一体化理念:物流一体化理念:根据客户需求所实施的多功能、全过程的物流服务。
从纵向一体化到横向一体化;从企业内物流一体化到供应链一体化。
(3)无(零)库存理念:并不是指以仓库储存形式的某种或某些物品的储存数量真正为零,而是通过实施特定的库存控制策略,实现库存量的最小化。
意义为:库存占用资金的减少;优化应收和应付账款,加快资金周转;库存管理成本的降低;规避市场变化和产品升级换代而产生的降价、滞销的风险。
4、【物流经济经典理论】(1)物流冰山:企业向外部支付的物流费用是很小的一部分。
简述物流的内涵与物流管理目标物流是指在产品生产、流通和消费过程中,依托于信息、物料和资金,通过统筹、协调和优化各环节资源配置,实现产品从生产到消费的全过程物流活动。
物流管理则是对物流活动进行计划、组织、领导和控制,以达成物流管理目标。
物流的内涵包括:1. 物流过程:物流过程包括供应链管理、物料管理、生产计划与控制、运输管理、仓储管理和客户服务等环节。
从生产企业采购原材料,生产产品,到将产品存储在仓库中,并最终运送给消费者,整个过程都属于物流活动。
2. 信息流:物流活动离不开信息的流动和共享。
通过信息技术和系统,可以实现对运输、仓储、库存和订单等环节的有效管理和控制。
3. 物流成本:物流活动涉及到各个环节的成本,包括采购成本、运输成本、仓储成本、库存成本和订单处理成本等。
物流管理的目标是通过优化各环节资源配置,降低物流成本,提高物流效率。
4. 物流服务:物流活动的目的是为了满足客户需求,提供优质的物流服务。
这包括及时交货、准确配送、产品质量保障和售后服务等。
物流管理的目标主要包括:1. 降低物流成本:通过优化物流流程和资源配置,降低物流成本,提高企业运作效率。
2. 提高物流服务质量:提供准时、快捷、安全的物流服务,满足客户的需求,增强客户忠诚度。
3. 缩短交货周期:通过合理的生产计划和供应链管理,缩短产品从生产到消费的时间,提高响应速度。
4. 降低库存水平:通过有效的库存管理和控制,降低库存水平,避免过度库存和滞销产品,减少资金占用。
5. 提高物流信息化水平:利用信息技术和系统,实现物流信息的实时共享和自动化处理,提高物流管理的效率和准确性。
物流管理的目标是通过科学的方法和策略,对物流活动进行综合管理和优化,以达成降低成本、提高效率和提高客户满意度的目标。
在实践中,物流管理需要不断创新和改进,结合企业的具体情况进行个性化的管理和运作,以实现物流的综合效益最大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