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禁毒教育主题班会教案 (1)

禁毒教育主题班会教案 (1)

禁毒教育主题班会教案 (1)
禁毒教育主题班会教案 (1)

二年级禁毒教育主题班会

一、班会目标

通过学习让学生了解什么是毒品、它有什么危害,教育他们怎样自觉防范,远离毒品,塑造美好人生。

二、班会内容设计

1.什么是毒品?常见的和最主要的毒品有哪些?

毒品-----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357条规定:毒品是指鸦片、海洛因、甲基苯丙胺(冰毒)、吗啡、大麻、可卡因以及国家规定管制的其他能够使人形成瘾癖的麻醉品和精神药品。

常见和最主要的毒品------鸦片、吗啡、海洛因、摇头丸、可卡因、大麻。

2.毒品的危害是什么?

(1)毒品毁人毁健康。(2)毒品令人倾家荡产、家破人亡。(3)吸毒导致堕落、犯罪。(4)吸毒危害社会,成为世界公害3.班主任介绍案例“吸毒者的自述”

4.防毒的五种措施

(1)直截了当法----坚定直接地拒绝引诱。

(2)金蝉脱壳法----根据不同情况找借口委婉拒绝。

(3)主动出击法----立刻提出反建议。

(4)秘密报案法----寻找机会偷偷告诉你依赖的人,或者秘密拨打110报警,民警叔叔会迅速给予你帮助。

(5)及时告知师长法----当毒贩毒友逼你吸毒并威胁你时,一定不要被他们威吓住,要在第一时间告诉你的师长。

5.介绍有关禁毒的法律法规

6.学生结合生活实际讨论“为什么要珍爱生命远离毒品?”7.教师总结:毒品是人类社会的公害。它不仅危害人民群众特别是广大青少年的身心健康,而且严重威胁着社会安定,影响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在中国的近代史上,毒品曾给中华民族带来深重的灾难。如今,毒品问题已成为全球性问题,它与恐怖主义、艾滋病并称为当今世界三大公害。中小学生从小要有防范毒品的意识,珍爱生命,拒绝毒品,塑造美好人生!

三、活动方法

1.展示有关毒品和吸毒者的悲惨图片,帮助学生更加真实地了解毒品的危害,受到心灵的震撼,从而自觉地树立“珍爱生命,拒绝毒品”的意识。

2.利用多媒体和网上查询资料的方法让学生多渠道了解毒品的危害,积极呼吁远离毒品珍惜生命

活动过程

一、谈话,引入主题

同学们,你们是祖国的花朵,民族的未来,你们的生活多姿多彩,你们的生命灿烂,前途广阔,但是你们知道吗,在这个世界上却有一种东西令许多人痛不欲生,它令许多人丢掉了宝贵的生命,使无数家庭支离破碎,令人谈之色变,现如今,它也成为人类最严重的公害,

它就是毒品,它不仅危害人民群众特别是广大青少年的身心健康,而且严重威胁着社会的稳定,影响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也许在座的有些同学会不以为然,认为此事与我无关,殊不知,近几年来,毒品已进入到了中小学生中间,并且每年都有大幅度上升的趋势。为了增强你们抵御毒品的自制能力,今天,老师特意开展“远离毒品,珍爱生命”的主题班会。

二、了解毒品,认清危害

(一)什么是毒品

毒品是指鸦片、海洛因、甲基苯丙胺(冰毒)、吗啡、大麻、可卡因以及国家规定管制的其他能够使人形成瘾癖的麻醉药品和精神

药品,

(二)认识毒品

常见的毒品有:鸦片、海洛因、甲基苯丙胺(冰毒)、吗啡、大麻、可卡因、摇头丸、止咳水,这些毒品长期吸食都会成瘾,对人体产生危害,而且容易感染疾病,服用过量,还会导致夭折。

(三)认清毒品的危害

1.毒品会毁人健康,

一些中小学生,对毒品的危害一无所知,通过一些“有经验”的人的介绍对毒品产生好奇心理,抱着试一试的态度去吸食毒品,从而走上不归路。有一名初三年级的学生,身体很健康,学习也很好,为了能够考上一所好的高中,每天学习、复习到很晚,身体感觉很疲倦,就在这时,有人给他拿来了一点“白粉”,告诉他说,这是一种灵丹

妙药,只要稍稍吸一点,就会精神百倍,让他试试,过后他的愿望会实现的。这个学生信以为真就吸了,结果,染上了毒瘾,学习一落千丈,身体也垮了,最终他没有走进理想的高中,而是进了戒毒所。

有一名年轻的医生,接触了很多的吸毒者,他对吸毒的人又憎恨又不解,在他看来,凡事都能戒掉,关键是有没有毅力。他决定以身试毒,为吸毒人作出“榜样”。没想到,他吸食毒品后,和他见到的那些吸毒人一样对毒品戒断不了,成了毒品的俘虏。最后,他自杀了,留下一句话:“别学我!的确,好奇心往往为了“试一试”,这样的念头就是走吸毒不归路的开端。

2.毒品会让人倾家荡产,家破人亡

一个人一旦吸毒成瘾,就会人格丧失,道德沦落,为购买毒品耗尽正当收入后,就会变卖家产,四处举债,倾家荡产,六亲不认,“烟瘾一来人似狼,卖儿买女不认娘”。家中只要有了一个吸毒者,从此全家就会永无宁日,就意味着这个家庭贫穷和充满矛盾的开始。妻离子散,家破人亡往往就是吸毒者家庭的结局。

一年轻男子,有一份好的工作,收入可观,他第一个在村里建起了别墅,够买了豪华轿车,在村里可谓是一名“亿元户”,他也是村里人奋斗的榜样。几年后,娶了妻子,生下可爱的女儿,他为有这样一个幸福的家庭而骄傲,在一次出差的途中,他结识了一个“哥们儿”,在“哥们儿“的诱导下,他开始吸食毒品,起初,他只是用兜里的钱,慢慢的,兜里没钱了,他就拿存折里的钱,存折里没钱了,就卖车子、

卖房子,妻子看到他已无药可医,就带着孩子离开了他,这个人最后沦落街头,成了一名乞丐。

3.毒品会导致堕落、犯罪。

很多吸食毒品的人兜里都没有太多的钱,毒瘾发作让他们受不了,他们为了让自己舒服,就会想方设法赚钱,要么去骗、去抢,要么就是去偷,如果被人发现,还会杀人,自己走上犯罪的道路,

三、远离毒品

既然毒品这么害人,那作为学生的你们怎样才能远离毒品呢?

我认为:1认识必须到位。2正确面对挫折。3学会拒绝诱惑。4对毒品的好奇心要不得。

同学们,曾有人告诫吸毒者:“吸进去的是白色粉末,吐出来的却是自己的生命。”面对毒品,禁毒斗争是全民族的一件大事,关系到中华民族的兴亡。“禁绝毒品,功在当代,利在千秋”。为了我们的身心健康,社会的稳定,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珍爱生命,远离毒品!让你我共同努力,为打造和谐社会,贡献自己的力量。

最新禁毒主题教育课主题班会教案

禁毒教育主题班会活动 年级:五年级(1)班班主任:于时梅 活动主题:生命如花,远离毒品 活动时间:2014年4月17日 活动地点:五年级(1)班教室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1)使学生了解什么是毒品,毒品的种类,认识吸毒行为,认清毒品的危害性。 (2)让学生懂得“生命如花,远离毒品”,培养禁毒意识,提高学生拒绝毒品的心理防御能力和自觉性。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活动的开展,使学生了解有关毒品的知识。教育同学们怎样自觉防范,远离毒品,塑造美好人生。 (2)通过图文并茂、通俗易懂的图片和故事,教育和引导同学们珍爱生命,远离毒品,提高拒毒防毒意识。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了解毒品,认识毒品对人的危害是我们远离毒品迈出的第一步,教育同学们要像爱护自己的眼睛一样爱护我们的生命,像爱护生命一样捍卫祖国的未来。 教学重难点: 1.认识毒品及毒品的危害。 2.认识吸毒行为,青少年如何防止吸毒 教学手段:借助图片、多媒体辅助教学。 教学形式:创设情景,剖析案例,正确认识毒品面目;师生互动,讨论、交流。

教学时间: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揭示主题 1.看录像《如魔鬼般活着》:女中学生亲述吸毒经历。通过观看,让学生从感性上了解毒品对人类的危害。 2.学生交流:听了这感人的故事,看了这辛酸的画面,此时此刻你有什么话想说? 3.激情对话,导入本节活动主题。 4.揭示课题:生命如花,远离毒品 二.介绍有关毒品的知识(播放PPT) (一).认识罂粟花的罪恶(投影图片,师旁述) (二).介绍毒品的种类及共同特征。 1.让学生谈谈自己所知道的毒品。 2.投影“禁毒大军”图片,了解毒品的有关知识。 (1)毒品分为哪几类? (2)常见的毒品有哪些? (3)毒品具有的共同特征是什么? (三)自主探究理解 1.看禁毒漫画,自主探究漫画所蕴涵的意思。 2.集体交流 3.老师总结 三.情境剧(学生活动:角色扮演,表演小品) 1.学生根据老师所给的情景(图片),表演如何拒绝毒品,演示拒绝的方法,体验角色转换。 2.小品《失色的花季》 四.观看FLASH动画《向毒品SAY NO——青少年如何自我拒毒》 1.学生观看后交流感受。 2.老师总结拒绝毒品的方法:

中学生禁毒防艾主题班会教案

中学生禁毒防艾主题班会教案 中学班会教案 为进一步加强学校“禁毒防艾”教育工作,增强广大师生的“禁毒防艾”意识,自觉抵制毒品侵袭与预防艾滋病的能力,我班于6月14日下午第三节课组织各班召开“禁毒防艾”主题教育班会课。 【教学目标】 1、使学生了解什么是毒品,毒品的种类,认清毒品的危害性。 2、让学生知道吸毒成瘾会导致艾滋病,如何预防艾滋病。 3、让学生懂得珍爱生命,远离毒品,预防艾滋病。 【重点难点】 1、认识毒品及毒品的危害。 2、如何预防艾滋病。 【教学方法】 观看VCD 谈观后感查资料观看图片讨论及总结 【教学过程】 (一)、课前准备 学生观看VCD禁毒教育宣传片谈观后感,让学生从感性上了解毒品对人类的危害。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教师总结毒品的危害。 1、吸毒摧残人生 对身体的危害性很大,吸毒者会自伤、自杀、自残。 2、吸毒毁灭家庭 倾家荡产,妻离子散,家破人亡,贻害后代。 3、吸毒危害社会 诱发刑事犯罪,败坏社会风气。 (二)、进一步了解毒品及艾滋病的相关知识 A、毒品的种类

B、毒品的危害 C、如何预防艾滋病 (三)、讨论青少年如何防止吸毒? 1、交流收集的资料 2、讨论交流 3、教师小结:青少年如何防止吸毒? (1)、接受毒品基本知识和禁毒法律法规教育,牢记“四知道”:即知道什么是毒品;知道吸毒极易成瘾,难以戒断;知道毒品的危害;知道毒品违法犯罪要受到法律制裁。 (2)、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不盲目追求享受,不以好奇心为由侥幸去尝试,不受不良诱惑的影响。 (3)、不听信毒品能治病,毒品能解脱烦恼和痛苦,毒品能给人带来快乐等各种花言巧语。 (4)、不结交有吸毒、贩毒行为的人。如发现亲朋好友有吸毒、贩毒行为的人,一要劝阻,二要远离,三要报告公安机关。 (5)、养成良好的行为,杜绝吸烟喝酒等不良嗜好,不涉足青少年不宜进入的场所,决不吸食摇头丸、K粉等兴奋剂。 (四)、讨论青少年如何预防艾滋病 1、引导学生看宣传图片,组织学生讨论。 2、全班讨论交流 3、教师小结:青少年如何预防艾滋病? (1)、洁身自爱,不去非法采血站卖血,不涉足色情场所,不要轻率地进出某些娱乐场所;任何场合都应保持强烈的预防艾滋病意识;不要存在任何侥幸心理;不要因好奇而尝 [1][2]下一页 中学班会教案 试吸毒。 (2)、生病时要到正规的诊所、医院求治,注意输血安全,不到医疗器械消毒不可靠的医疗单位特别是个体诊所打针,拔牙,针灸,手术。不用未消毒的器具穿耳孔,纹身,美容。 (3)、不与他人共享剃须刀、牙刷等,尽量避免接触他人的体液、血液,对被他人污染过的物品要及时消毒。

禁毒主题班会教案

——502班禁毒主题班会教案 【教学目标】 1、了解我国的禁毒历史和禁毒政策,了解吸毒的原因及青少年吸毒的现状。 2、引导学生了解有关毒品的知识,深刻认识毒品对个体、社会和国家造成的危害。 3、加强毒品预防教育,增强小学生的禁毒意识和提高低御毒品的能力,知道拒绝毒品的方法,懂得在危急时刻运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 4、弘扬禁毒精神,帮助学生树立积极健康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教学重点】了解毒品知识及其危害,了解拒绝毒品的方法; 【教学难点】加强毒品预防教育,增强小学生的禁毒意识和提高低御毒品的能力,知道拒绝毒品的方法,懂得在危急时刻运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 【活动准备】 1、开展了“拒绝毒品,珍爱生命”禁毒教育五个一系列活动,即:读一本关于禁毒教育的书(《毒品预防手册》),听一场禁毒禁烟教育讲座,看一部禁毒教育片(《世纪之患》VCD),参观一次禁毒教育图片展览,参加一次禁毒教育征文比赛。 2、将全班学生分成5大组,并明确各自任务,让小组自由组织排练。 3、准备“拒绝毒品,你我同行”禁毒签名横幅、多媒体设备,制作课件,布置会场。 【活动设想】 1、课前组织学生利用网络媒体,广泛搜集相关信息,进行提炼、整理,分门类别形成各自样式。 2、课上采取2人主持,人人参与,合作探究形式。 3、全过程可分为五大板块:(1)回顾毒品斗争史(2)认识毒品真面目(3)揭露毒品大阴谋(4)构建自身防毒墙(5)宣誓签字明决心 【课时】1课时 【活动过程】

序幕——《青春赞》诗歌朗诵 女主持:有人说,青春是一首歌,一首充满朝气的歌,它奋发向上、斗志昂扬。 男主持:有人说,青春是一轮朝阳,一轮充满阳光与温暖的朝阳,它激情飞跃、如火蒸蒸日上。 女主持:我说,青春是我深藏在心底不变的旋律,托出自我人生,展现自我风采。 男主持:我说,青春是杯浓咖啡,虽可以使人精神为之振奋,但仍不免有丝丝的苦涩。 合:我说,没有什么比生命尊严更有尊严,没有什么比生命价值更有价值,我们有理由让幸福和快乐相伴! 女主持:我们应该以生命的名义, 男主持:对同学,对朋友,对亲人说: 合:拒绝毒品,你我同行! 回顾毒品斗争史 组长1:大家好!首先让我带大家一起“回顾毒品斗争史”吧! (一)毒品侵华史。你看,1840年,英国把大量的鸦片运到了中国,给当时的社会带来巨大的危害。我国禁毒第一勇士林则徐带领着大家进行一场声势浩大的硝烟活动。现在让我们再去回顾一下吧!(观看《虎门销烟》视频) (二)新中国禁毒的形势。“虎门销烟”掀开了中国人决心禁烟、禁毒的历史新篇,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在全国开展了规模浩大的禁止鸦片烟毒的运动。1953年,中国政府庄严宣布,中国已是一个“无毒国”。邓小平曾自豪地说:“吸鸦片,吃白面(毒品),世界上谁能消灭得了?国民党办不到,资本主义办不到。事实证明,共产党能够消灭丑恶的东西”。这是多么令人自豪的事情啊! (三)刻不容缓的禁毒。曾给中华民族带来巨大创伤的毒品并没有远离我们,目前仍然继续蔓延,让人触目惊心。你看,目前吸毒者已遍布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1900多个县市。曾以“无毒国”享誉世界的中国,已经成为毒品过境与消费并存的毒品受害国。 (全国吸毒人数增长曲线图)中国公安部门登记在册的吸毒人数,1991年为14.8万,1995年为52万,1999年为68.1万。根据最新统计数字,全国登记在册的吸毒人员又增加了18万,总数上升到86万。加上在已知吸毒者身边存在的隐性吸毒者,估计中国实际存在的吸毒者有200余万人。 (四)新中国禁毒新政策新政策。每年6月26日定为世界禁毒日,2008年6月1日,中国第一部《禁毒法》正式实施,对禁毒工作涉及的各个方面进行了规范,进一步彰显了我国政府的禁毒决心。 (五)我国《刑法》规定的毒品犯罪的罪名: 组员1:非法持有毒品罪(第348条):非法持有鸦片一千克以上、海洛因或者甲基苯丙胺五十克以上或者其他毒品数量大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非法持有鸦片二百克以上不满一千克、海洛因或者甲基苯丙胺十克以上不满五十克或者其他毒品数量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罚金;情节严

禁毒教育主题班会教学设计

禁毒教育主题班会课教学设计 对自己的生命负责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1)使学生了解什么是毒品,毒品的种类,认识吸毒行为,认清毒品的危害性。 (2)让学生懂得“珍爱生命,远离毒品”,培养禁毒意识,提高学生拒绝毒品的心理防御能力和自觉性。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活动的开展,使学生了解有关毒品的知识。教育同学们怎样自觉防范,远离毒品,塑造美好人生。 (2)通过图文并茂、通俗易懂的图片和视频,教育和引导同学们珍爱生命,远离毒品,提高拒毒防毒意识。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了解毒品,认识毒品对人的危害是我们远离毒品迈出的第一步,教育同学们要像爱护自己的眼睛一样爱护我们的生命,像爱护生命一样捍卫祖国的未来。 教学重难点: 1.认识毒品及毒品的危害。 2.认识吸毒行为,青少年如何防止吸毒 教学手段:借助图片、多媒体辅助教学。 教学形式:创设情景,剖析案例,正确认识毒品面目;师生互动,讨论、交流。 课前准备: 1、6月21日下午,5位班干部代表全班到韶关市公安局强制隔离戒毒所参观,与部分戒毒人员交流,并向戒毒人员送出全班同学的祝福。 2、6月24日上午第一节,全校播放《中学生禁毒教育》视频。 教学时间:6月24日下午第八节(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揭示主题 【设问】:有谁知道每年的6月26日是什么日子?展示特制的6月26日世界禁毒日的日历,引入本节课的主题。 二、了解毒品

(一)毒品的种类 【小测试】:你了解毒品吗?列举你所知道的毒品的种类。 学生介绍自己所知道的毒品的种类。 【投影】(一)毒品的界定:我国《刑法》第357条规定:“毒品是指鸦片,海洛因,甲基苯丙胺(冰毒),吗啡,大麻,可卡因以及国家规定管制的其他能使人形成瘾癖的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毒品具有依赖性、非法性及危害性,只有同时具备这三个特征,才能称之为毒品。 【讲解】介绍毒品的种类。通过投影PPT了解几种传统毒品(罂粟、鸦片、海洛因、可卡因、大麻等),以及新型合成毒品(冰毒、摇头丸、K粉等),归纳。 【归纳】新型毒品与传统毒品的区别。 三、毒品的危害 【交流、讨论】结合课前(上午)观看的禁毒教育影片,谈谈吸毒的危害。 【教师总结】吸毒的危害可以概括为12个字:毁灭自己、祸及家庭、危害社会。 【投影展示】PPT一组漫画,主题分别为:毒品损害身体健康、吸毒祸害家庭、吸毒危害社会。 四、远离毒品 【交流】你接触过“瘾君子”吗?有谁知道他们为什么会吸毒?学生谈介绍的身边的或遇到过的“瘾君子”,谈对他们的印象及他们对家庭和社会的危害。 【活动展示】学生干部代表介绍6月21日下午班委到韶关市公安强制隔离戒毒所参观,并与部分戒毒人员交流的情况,转达戒毒人员对同学们的忠告。 【讲解】青少年吸毒的主要原因: 1、好奇心做崇。 播放台湾一高三优等生因好奇吸毒致死的视频;展示漫画《绝路》 2、寻找刺激和对毒品无知。 3、死爱面子。被激将而吸毒 4、因无知而被欺骗、引诱。 【案例分析】阿明的故事:向毒品说“NO”! 阿明今年17岁,与父母刚搬来韶关,他生性害羞,加上搬家后很少与从前的朋友来往,所以希望可以尽快结识到新朋友。 一天下午,阿明在健身广场打篮球,遇见一位经常在一起打球的同龄球友,这位球友

禁毒教育主题班会教案

禁毒教育主题班会教案 一、活动目标: 1、借助本次活动,了解毒品知识。 2、深刻认识、理解毒品、性病等社会问题对个自身乃至社会发展带来的危害。 3、学习一些预防和抵制的措施和方法,从生理和心理上建立和巩固对毒品等恶习的防线,珍惜生命,远离毒品,完善人格,促进自我的健康成长。 二、活动设想 课前组织学生利用网络媒体,广泛搜集相关信息,进行提炼、整理,分门类别形成卡片样式。课上,采取一人主持,人人参与,合作探究形式。全过程可分为四大板块:1.认识——毒品真面目,2.构建—— 自身防毒墙,3.警戒——毒品潜侵袭;进行逐个展示。课后,组织学生设计专题宣传班级报刊,写倡议书张贴在村委会和社区的宣传栏内。 三、活动过程: (一)、认识——毒品真面目 主持人:几斤烟土可使一个民族沦为亡国奴,真可谓触目惊心,悚人毛发。它究竟是什么样子的?人们竟会被它所支配,驱使左右,乃至俯首称臣。下面我们就一睹它的容貌。 :采取由一个小组所有成员根据图片或实例逐一进行解〖活动〗

说。 1.展示:鸦片、海洛因、罂粟、冰毒等毒品的图片,感性认识,直接观察,并兼有某小组人员进行介绍;如:毒品种类的介绍: (1)鸦片 俗称“阿片”“大烟”“烟土”“阿芙蓉”等。它是一种棕色的粘稠液体,属于初级毒品,主要含有鸦片生物碱,已知的有25种以上,其中最主要的是吗啡、可待因等。 (2)吗啡 是从鸦片中经过提炼出来的主要生物碱,呈白色结晶粉状,闻上去有点酸味。过量吸食吗啡后会出现昏迷、瞳孔极度缩小、呼吸受到抑制,甚至出现呼吸麻痹、停止而死亡。 (3)海洛因 英文名Heroin,是鸦片经特殊化学处理后所的的产物,属于合成类麻醉品。毒品市场上的海洛因有多种形状,是带有白色、米色、褐色、黑色等色泽的粉末、粒状或凝聚状物品,俗称“白粉”。 (4)大麻是种草本植物,通常被制成大麻烟吸食或用做麻醉剂注射,有毒性。 (5)可卡因英文名Cocaine,是一种无味白色薄片状的结晶体。服用方式是鼻吸,对中枢神经系统有高度毒性,让人产生兴奋感。及视听触等幻觉。 2.介绍毒性危害。 毒品是指鸦片、条规定:357第《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主持人:

2020最新禁毒防艾主题班会教案

禁毒防艾主题班会教案 【教学目标】 1、使学生了解什么是毒品,毒品的种类,认清毒品的危害性。 2、让学生知道吸毒成瘾会导致艾滋病,如何预防艾滋病。 3、让学生懂得珍爱生命,远离毒品,预防艾滋病。 【重点难点】 1、认识毒品及毒品的危害。 2、如何预防艾滋病。 【教学方法】 查资料观看图片讨论及总结 【教学过程】 一、课前准备 学生观看VCD禁毒教育宣传片谈观后感,让学生从感性上了解毒品对人类的危害。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教师总结毒品的危害。 1、吸毒摧残人生 对身体的危害性很大,吸毒者会自伤、自杀、自残。 2、吸毒毁灭家庭 倾家荡产,妻离子散,家破人亡,贻害后代。 3、吸毒危害社会 诱发刑事犯罪,败坏社会风气。 二、进一步了解毒品及艾滋病的相关知识 A、毒品的种类 B、毒品的危害 C、如何预防艾滋病 三、讨论青少年如何防止吸毒? 1、交流收集的资料 2、讨论交流 3、教师小结:小学生如何防止吸毒? (1)接受毒品基本知识和禁毒法律法规教育,牢记“四知道”:即知道什么是毒品;知道吸毒极易成瘾,难以戒断;知道毒品的危害;知道毒品违法犯罪要受到法律制裁。 (2)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不盲目追求享受,不以好奇心为由侥幸去尝试,不受不良诱惑的影响。 (3)不听信毒品能治病,毒品能解脱烦恼和痛苦,毒品能给人带来快乐等

各种花言巧语。 (4)不结交有吸毒、贩毒行为的人。如发现亲朋好友有吸毒、贩毒行为的人,一要劝阻,二要远离,三要报告公安机关。 (5)养成良好的行为,杜绝吸烟喝酒等不良嗜好,不涉足青少年不宜进入的场所,决不吸食摇头丸、K粉等兴奋剂。 四、讨论小学生如何预防艾滋病 1、引导学生看宣传图片,组织学生讨论。 2、全班讨论交流 3、教师小结:小学生如何预防艾滋病? (1)洁身自爱,不去非法采血站卖血,不涉足色情场所,不要轻率地进出某些娱乐场所;任何场合都应保持强烈的预防艾滋病意识;不要存在任何侥幸心理;不要因好奇而尝试吸毒。 (2)生病时要到正规的诊所、医院求治,注意输血安全,不到医疗器械消毒不可靠的医疗单位特别是个体诊所打针,拔牙,针灸,手术。不用未消毒的器具穿耳孔,纹身,美容。 (3)不与他人共享剃须刀、牙刷等,尽量避免接触他人的体液、血液,对被他人污染过的物品要及时消毒。 (4)注意与艾滋病病人的接触,给艾滋病病人采血及注射时,注射器应采用一次性用品,病人的血液、排泄物、污染的物品应彻底焚烧。病人的器皿及医用器械要专人专用,如病人的刮胡刀、牙刷、毛巾、茶杯等应专人专用,排尿、排便后要用肥皂洗手,可达到消毒的目的。 五、教师总结。 人的生命只有一次,我们要珍惜生命,要正确地认识毒品,远离毒品。预防艾滋,从自己做起,从现在做起,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不盲目追求享受,寻求刺激,赶时髦。时刻记住,一旦染上毒品,必将毁灭自己、祸及家庭,危害社会。毒品这东西碰都不能碰。 六、作业: 1、课后让学生搜集身边的有关毒品危害人类的案例。 2、写一篇禁毒防艾的作文。

《禁毒教育 》 主题班会教案word版

《禁毒教育》主题班会教案 为帮助青少年了解毒品知识,深刻认识毒品对个体、社会和国家造成的危害,学校开展禁毒教育,那么关于禁毒教育主题班会要怎么开展?下面来看看最新的禁毒教育主题班会范文吧! [活动目标] 1、引导学生通过小组讨论和交流的形式了解有关毒品的知识,深刻认识毒品对个体、社会和国家造成的危害。 2、加强毒品防御教育,增强青少年的禁毒意识和提高抵御毒品的能力,懂得在危害急时运用法律意识保护自己。 3、弘扬禁毒精神,帮助学生树立积极健康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活动重点]采用自主探究和合作交流等形式深刻认识毒品对个体、社会和国家造成的危害,增强禁毒意识。 [活动难点]增强学生的禁毒意识和提高抵御毒品的能力。 [活动准备] 1.全校学生已观看过以禁毒为主题的图片展览。 2.学生已观看学习过法制教育演出“昨天、今天、明天”以及关于《远离毒品》的禁毒教育的VCD,并收集了有关禁毒的资料,对毒品有了一定的认识。 3.禁毒课件、多媒体教学、实物、图片资料、卡片。 4.师生协作设计禁毒主题班会的环境。(禁毒主题班会的标题横幅等) [活动过程] 一、情境导入,揭示主题 1、教师引导性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国际禁毒日”是每年的几月几日呢?“国际禁毒日”有什么特殊的意义? 学生自由回答,发表自己的见解。 教师介绍有关知识:“国际禁毒日”的由来:联合国于1987年6月12至26日在维也纳召开了关于麻醉品滥用和非法贩运问题的部长级会议。会议提出了“关爱生命、远离吸毒”的口号,与会138个国家的3000多名代表一致同意将每年6月26日定为“国际禁毒日”,以引起世界各国对毒品问题的重视。联合国毒品与犯罪办公室确定2006年“6·26”国际禁毒日宣传主题为“毒品不是儿戏”。2006年我国禁毒日的主题为:“参与禁毒斗争,构建和谐社会”。 2、教师根据学生设计和创设的禁毒主题环境入手,揭示活动的主题——“热爱生命、远离毒品”。

禁毒教育主题班会教案 (1)

二年级禁毒教育主题班会 一、班会目标 通过学习让学生了解什么是毒品、它有什么危害,教育他们怎样自觉防范,远离毒品,塑造美好人生。 二、班会内容设计 1.什么是毒品?常见的和最主要的毒品有哪些? 毒品-----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357条规定:毒品是指鸦片、海洛因、甲基苯丙胺(冰毒)、吗啡、大麻、可卡因以及国家规定管制的其他能够使人形成瘾癖的麻醉品和精神药品。 常见和最主要的毒品------鸦片、吗啡、海洛因、摇头丸、可卡因、大麻。 2.毒品的危害是什么? (1)毒品毁人毁健康。(2)毒品令人倾家荡产、家破人亡。(3)吸毒导致堕落、犯罪。(4)吸毒危害社会,成为世界公害3.班主任介绍案例“吸毒者的自述” 4.防毒的五种措施 (1)直截了当法----坚定直接地拒绝引诱。 (2)金蝉脱壳法----根据不同情况找借口委婉拒绝。 (3)主动出击法----立刻提出反建议。 (4)秘密报案法----寻找机会偷偷告诉你依赖的人,或者秘密拨打110报警,民警叔叔会迅速给予你帮助。

(5)及时告知师长法----当毒贩毒友逼你吸毒并威胁你时,一定不要被他们威吓住,要在第一时间告诉你的师长。 5.介绍有关禁毒的法律法规 6.学生结合生活实际讨论“为什么要珍爱生命远离毒品?”7.教师总结:毒品是人类社会的公害。它不仅危害人民群众特别是广大青少年的身心健康,而且严重威胁着社会安定,影响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在中国的近代史上,毒品曾给中华民族带来深重的灾难。如今,毒品问题已成为全球性问题,它与恐怖主义、艾滋病并称为当今世界三大公害。中小学生从小要有防范毒品的意识,珍爱生命,拒绝毒品,塑造美好人生! 三、活动方法 1.展示有关毒品和吸毒者的悲惨图片,帮助学生更加真实地了解毒品的危害,受到心灵的震撼,从而自觉地树立“珍爱生命,拒绝毒品”的意识。 2.利用多媒体和网上查询资料的方法让学生多渠道了解毒品的危害,积极呼吁远离毒品珍惜生命 活动过程 一、谈话,引入主题 同学们,你们是祖国的花朵,民族的未来,你们的生活多姿多彩,你们的生命灿烂,前途广阔,但是你们知道吗,在这个世界上却有一种东西令许多人痛不欲生,它令许多人丢掉了宝贵的生命,使无数家庭支离破碎,令人谈之色变,现如今,它也成为人类最严重的公害,

四年级禁毒防艾主题班会教案

绿汁镇河尾小学四年级主题班会 ——禁毒防艾,人人有责 一、教学目标: 1、使学生了解什么是毒品,毒品的种类,认清毒品的危害性。 2、让学生知道吸毒成瘾会导致艾滋病,如何预防艾滋病。 3、让学生懂得珍爱生命,远离毒品,预防艾滋病。 二、重点难点: 1、认识毒品及毒品的危害。 2、如何预防艾滋病。 三、教学方法: 查资料观看图片讨论及总结 四、教学过程: (一)、介绍毒品的相关知识 1、概念: 毒品主要指吸毒者滥用的鸦片、吗啡、海洛因、冰毒等,还包括具有依赖性的天然植物、烟、酒和溶剂等,以及国务院规定管制的能使人形成瘾癖的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等。 2、特点: (1)依赖性:能使人在生理上成瘾从而让人心理成瘾,一旦不能继续吸食会出现戒断反应。 (2)非法性:毒品很某种程度上有一定的药用价值,合理,适量用药在临床上经常出现。而称之为毒品,他的来源渠道都是非法的,一旦被查到不管是贩卖,使用,制造,窝藏,都是违法行为。 危害性:据统计,全中国的刑事案件中,70%与毒品或者吸毒者有关。巨大的隐僻,巨额的毒资,都对个人,家庭,社会带来的巨大的危害。 (二)、感受毒品的危害

让学生观看禁毒教育宣传片谈观后感,让学生从感性上了解毒品对人类的危害。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教师总结毒品的危害:吸毒摧残人生,对身体的危害性很大,吸毒者会自伤、自杀、自残。吸毒毁灭家庭,倾家荡产,妻离子散,家破人亡,贻害后代。吸毒危害社会,诱发刑事犯罪,败坏社会风气。 (三)面对毒品请说不 1、吸毒原因: (1)无知好奇,上当受骗; (2)盲目追求享乐与刺激; (3)来自同伴的影响; (4)遭受挫折,寻求解脱。 2、怎样防毒: (1)了解学习毒品基本知识,了解毒品的危害; (2)构筑一条坚固的心理防线,拒绝各种诱骗; (3)选择健康的生活方式;;谨慎交友,避免受不良影响; (4)不吸烟不喝酒,尤其不与陌生人有此类来往; (5)不进歌舞厅、网吧等娱乐场所; (6)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努力学习; (7)对身边的吸毒者进行劝阻,看见吸毒现象要报警。 (四)、讨论小学生如何预防艾滋病 1、引导学生看宣传图片,组织学生讨论。 2、全班讨论交流 3、教师小结:小学生如何预防艾滋病? (1)、洁身自爱,不去非法采血站卖血,不涉足色情场所,不要轻率地进出某些娱乐场所;任何场合都应保持强烈的预防艾滋病意识;不要存在任何侥幸心理;不要因好奇而尝试吸毒。 (2)、生病时要到正规的诊所、医院求治,注意输血安全,不到

国际禁毒日主题班会教案

国际禁毒日主题班会教案 一、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使学生了解什么是毒品,毒品的种类,认识吸毒行为,认清毒品的危害性。 情感目标: 让学生懂得"珍惜生命,远离毒品",培养禁毒意识,提高学生拒绝毒品的心理防御能力和自觉性。 能力目标: 1、自觉远离毒品,增强他们防毒、拒毒的意识和能力 2、认识毒品的种类;认识毒品的危害;认识吸毒成瘾的途径;认识吸毒成瘾的原由,如何预防; 二、重点难点: 1、认识毒品及毒品的危害 2、认识吸毒行为,青少年如何防止吸毒。 三、教学过程 (一)、世界禁毒日: 1、每年的 6 月 26 日是什么日子? 2、你知道为什么要设立世界禁毒日? (二)、什么是毒品: 了解毒品的种类:

各类毒品,根据不同的标准有不同的划分办法。 * 麻醉药品委员会将毒品分为六大类:吗啡型药物(包括鸦片、吗啡、可卡因、海洛因和罂粟植物等) 是最危险的毒品;可卡因、可卡叶;大麻;安非它明等人工合成兴奋剂;安眠镇静剂(包括巴比妥药物和安眠酮);精神药物,即安定类药物。 (三)、毒品的危害: 1、吸毒摧残人生对身体的危害、自伤、自杀、自残、加速死亡 2、吸毒毁灭家庭倾家荡产、妻离子散、家破人亡、贻害后代 3、吸毒危害社会诱发刑事犯罪、败坏社会风气 (四)、如何预防: 1、吸毒成瘾的途径: 2、吸毒成瘾的原由: 3、刑法有关走私、贩卖、运输、制造毒品罪的有关条款。 (五)、想和做: 1、别人吸毒,真的不关我们的事吗? 2、如果发现有人吸毒、贩毒,你怎么办? 3、我们在交友、选择活动场所时应注意什么?为什么青少年容易成为吸毒、贩毒者的目标? 4、当有人向你提供毒品的时候,你该怎么做? 5、小结: 根据你们的回答,老师概括出五个办法: (1)直截了当——坚定直接地拒绝引诱。 (2)金蝉脱壳——根据不同情况找借口委婉拒绝。 (3)主动出击——立刻提出反建议。

青少年学生《远离毒品珍爱生命》禁毒教育主题班会课教案

远离毒品珍爱生命班会课教案 一、教学目标: 1 、通过活动和主题班会,使学生了解有关毒品的知识 2 、通过毒品的图片,教育中学生远离毒品的意识。 3 、从自身做起,从现在做起,防微杜渐,远离毒品。 二、教学手段: 借助图片、多媒体:(大麻)(鸦片) 三、教学形式: 师生互动,交流 教学过程: 一、出示题目(珍爱生命远离毒品) 二、认识毒品 什么是毒品?《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 357 条规定:毒品是 指鸦片、海洛因甲基苯丙胺(冰毒)、吗啡、大麻、可卡因以及国家规定管制的其他能够使人形成瘾 癖的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
b5E2RGbCAP
从自然属性讲,这类物质在严格管理下合理使用,具有临床治 疗价值,那就是药品;从社会属性讲,如果非正常需要而强迫性觅求,是这类物质失去了药品的本性, 这类物质就成了毒品。
p1EanqFDPw
毒品是我国的习惯性讲法,这里指的毒品,不包括砒霜、敌敌畏、氰化物等可直接致人于死亡的剧毒 药品,是特指出于非医疗目的而反复连续使用能够产生依赖性(即成瘾性)的药品。而国际上习惯称之为 麻醉品、精神药品的滥用。
DXDiTa9E3d
我国政府非常重视禁毒斗争,提出“有毒必肃,贩毒必惩,吸毒必戒,种毒必究”的方针,采取一系 列“禁种、禁制、禁贩、禁吸”四禁并举的措施,种毒、制毒有罪,贩毒、吸毒违法。 三、青少年已成为毒品的主要受害者 据国家禁毒委员会统计,目前我国的吸毒者中, 35 岁以下青少年占全部吸毒者的 85.1% 。 青少年吸毒的原因复杂多样,如不健康心理、好奇、同伴和朋友的劝诱、家庭和社会环境的影响等。 但对毒品无知,是他们误入毒海的一个最常见的原因。此外,还有医源性因素等。
5PCzVD7HxA RTCrpUDGiT
( 1 )对毒品无知、好奇有一个初三年级的学生,为考个好高中,每天学习、复习到很晚,感觉很疲 劳。这时,有人拿来一点“白粉”,告诉他:“吸了这个就能精神百倍。”孩子信以为真就吸了。结果, 没有几天便染上了毒瘾,不仅学习成绩一落千丈,身体也全跨了,最后他没有走进理想的中学,而是进了 戒毒所。
jLBHrnAILg
一个年仅 14 岁的吸毒者说:“我根本不懂什么是毒品,没有人告诉我毒品有多可怕,我认为吸毒和 吸烟一样。”
xHAQX74J0X

禁毒防艾主题班会教案

相互关爱,共享生命 ——301班禁毒防艾主题班会 一、活动目的 1.认识毒品及毒品的危害,学会如何远离毒品,如何拒绝毒品,如何防止吸毒。 2.知道吸毒与艾滋病的关系,学会如何预防艾滋病。 二、班会过程 毒品是全球性的灾难,也是全人类共同的敌人。目前,世界范围内日益严重的毒品潮,不仅严重危害人类的健康,败坏社会风气,而且直接导致和诱发各种犯罪,威胁着全球政治稳定和经济发展。遏制、减少直至最终消除毒品犯罪,已成为世界人民的共同愿望。 不容忽视的是,吸毒是传播艾滋病的温床! 一、禁毒 (一)什么是毒品? 根据《刑法》第357条的规定:毒品是指鸦片、海洛因、甲基苯丙胺(冰毒)、吗啡、大麻、可卡因以及国家规定管制的其它能够使人形成瘾癖的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 (二)毒品的共同特征 1、有一种不可抗拒的力量强制性地使吸食者连续使用该药,并且不择手段地去获得它;连续使用有加大剂量的趋势。。 2、对该药产生精神依赖及躯体依赖性,断药后产少戒断症状(即断药后会出现“脱瘾”症状)。 3、对个人、家庭、社会都会产生危害性结果。 (三)毒品的危害 (1)吸毒摧残人生 对身体的危害性很大,吸毒者会自伤、自杀、自残。 (2)吸毒毁灭家庭 倾家荡产,妻离子散,家破人亡,贻害后代。 (3)吸毒危害社会 诱发刑事犯罪,败坏社会风气。 (四)如何防范毒品的危害 1.思想上 (1)认清毒品的危害,坚定禁毒决心,积极参加禁毒斗争。 (2)遵纪守法,接受毒品基本知识和禁毒法律法规教育,牢记“四知道”:即知道什么是毒品;知道吸毒极易成瘾,难以戒断;知道毒品的危害;知道毒品违法犯罪要受到法律制裁。并认真履行受教育的义务,自觉规范日常行为。 (3)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不盲目追求享受,不以好奇心为由侥幸去尝试,不受不良诱惑的影响。 2、行为上: (1)不听信毒品能治病,毒品能解脱烦恼和痛苦,毒品能给人带来快乐等各种花言巧语。 (2)不结交有吸毒、贩毒行为的人。如发现亲朋好友有吸毒、贩毒行为的人,一要劝阻,二要远离,三要报告公安机关。 (3)从日常小事做起,养成良好的行为,杜绝 吸烟喝酒等不良嗜好,不涉足青少年不宜进入的场所,决不吸食摇头丸、K粉等兴奋剂。 (4)当身边的朋友介绍新东西类似毒品让你尝试时,首先应该向他们问清东西的来源和名称,假如碍于面子可以推迟说今天心情不好,或者说今天不想尝试新东西委婉的拒绝他们避免自己受到毒品的危害。 (5)不要有我只尝试一次,以后不再吸毒就不会上瘾的这种想法。很多吸毒的人,当初也只是因为这个念头而走上了这条不归路。 (五)吸毒与艾滋病的关系 吸毒是传播艾滋病的温床。因为: 1、吸毒者常常共用针管、针头,为艾滋病毒经血液传播提供有利条件。

禁毒教育主题班会

禁毒教育主题班会 教学目标: 1、通过活动的开展,使学生了解有关毒品的知识。 2、通过图文并茂、通俗易懂的图片的故事,教育和引导小学生远离毒品,提高拒毒防毒意识。 教学手段: 借助图片、多媒体辅助教学。 教学形式: 师生互动,讨论、交流。 教学过程: 一、出示题目。(远离毒品关爱生命) 二、什么是毒品及毒品的种类。 1.谈话:同学们一定都听说过毒品,那什么是毒品呢?毒品都有那些呢?谁能说一说呢?(指名回答) 2.讲解:《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357条规定:“毒品是指鸦片、海洛因、甲基苯丙胺(冰毒)、吗啡、大麻、可卡因以及国家规定管

制的其他能够使人形成瘾癖的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常见和最主要的毒品有: (让学生看图片)鸦片、吗啡、海洛因、冰毒、摇头丸、可卡因、止咳水、大麻等。这些毒品长期吸食都会成瘾,对人体产生危害,而且易感染疾病。如果服用过量,则可导致死亡。 3.看了这些图片,你有什么感受?(自由谈话。) 三、介绍毒品的危害。(结合图片) 问:毒品有那些危害呢? 1.毒品毁人毁健康。 (1)毒品摧毁人的消化功能。 (2)摧毁人的神经系统。 (3)摧毁人的呼吸及循环系统。 (4)传染性病及“爱滋病(AIDS)”。 2.毒品令家人倾家荡产、家破人亡。 (1)丧失工作能力。 (2)倾家荡产。

(3)给家人带来无尽的折磨。 3.吸毒导致堕落、犯罪。 4.吸毒危害社会,成为世界公害。 四、给学生读有关吸毒者的故事,使学生受到教育。 五、讨论,交流体会。 1.了解了有关毒品的知识以及危害性,请同学们谈谈自己的感受。2.让学生自由发言。 六、让学生了解防毒的方法。 1.问:当有人向提供毒品时,你会怎样做?(学生发言。)2.防毒有五种措施: 一是直接拒绝;二是找借口溜走;三是提出反意见或转移话题;四是秘密报案(偷偷告诉你依赖的人或拨打报警电话号110);五是当毒贩毒友逼你吸毒并威胁你时,要第一时间告诉你的师长。 七、总结。 同学们,今天我们了解了有关毒品的知识及防范措施,也知道了毒品对家庭、社会的危害。希望我们每个人都能做到:一发现有人

小学禁毒主题教育课主题班会教案

罗城中心小学毒品预防教育课教案 生命如花,远离毒品 教学目标: (1)使学生了解什么是毒品,毒品的种类,认识吸毒行为,认清毒品的危害性。(2)让学生懂得“生命如花,远离毒品”,培养禁毒意识,提高学生拒绝毒品的心理防御能力和自觉性。 教学重难点: 1.认识毒品及毒品的危害。 2.认识吸毒行为,青少年如何防止吸毒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揭示主题 1.看录像《如魔鬼般活着》:女中学生亲述吸毒经历。通过观看,让学生从感性上了解毒品对人类的危害。 2.学生交流:听了这感人的故事,看了这辛酸的画面,此时此刻你有什么话想说?3.激情对话,导入本节活动主题。 4.揭示课题:生命如花,远离毒品 二.介绍有关毒品的知识(播放PPT) (一).认识罂粟花的罪恶(投影图片,师旁述) (二).介绍毒品的种类及共同特征。 1.让学生谈谈自己所知道的毒品。 2.投影“禁毒大军”图片,了解毒品的有关知识。 (1)毒品分为哪几类? (2)常见的毒品有哪些? (3)毒品具有的共同特征是什么? (三)自主探究理解 1.看禁毒漫画,自主探究漫画所蕴涵的意思。 2.集体交流 3.老师总结 三.情境剧(学生活动:角色扮演,表演小品)

1.学生根据老师所给的情景(图片),表演如何拒绝毒品,演示拒绝的方法,体验角色转换。 2.小品《失色的花季》 四.观看FLASH动画《向毒品SAY NO——青少年如何自我拒毒》 1.学生观看后交流感受。 2.老师总结拒绝毒品的方法: A.八个“不”,防患于未然 B.面对毒患的自救方法 五.老师总结 这一节课大家都学得很认真。我们既了解了毒品,也认识了毒品的危害性,受到了深刻的教育,更明确了观点:生命是美好的,生命是宝贵的,生命如花,远离毒品。做个珍惜生命,热爱生活,努力实现自身价值的人,就必须远离毒品!最后祝愿同学们珍爱生命,健康快乐的成长! 罗城中心小学毒品预防教育课教案 生命如花,远离毒品 【活动主题】 “生命如花,远离毒品”生命教育 【活动目标】 1.通过活动的开展,使同学们对毒品有一个更深入的认识,了解到毒品的巨大危害性。 2.通过情境设置、视频、讨论等形式,教育和引导学生珍惜生命,热爱生活,抵制毒品的诱惑,远离毒品,提高拒毒防毒意识,努力实现自身价值。 【活动过程】 一.情境导入,揭示主题 1.看录像《如魔鬼般活着》:女中学生亲述吸毒经历。 2.学生交流:听了这感人的故事,看了这辛酸的画面,此时此刻你有什么话想说?3.请两名学生激情对话,导入本节活动主题。 二.介绍有关毒品的知识 (一)罂粟花的罪恶(投影图片,师旁述)

初中禁毒主题班会教案

《珍爱生命,远离毒品》主题班会教案 一、教学目标 1、初步了解毒品的种类以及对人类的危害,远离毒品。 2、学会运用有效途径自觉抵制毒品影响,并做好力所能及的宣传工作。 二、教学重点: 对毒品的认识不在于其种类或分类,关键在于要让学生认识到毒品的“瘾癖”性,毒品使人成瘾,所形成的精神麻醉与精神依赖,毒品的最可怕所在。了解戒毒的艰辛。帮助学生分析染上毒瘾的心理。 三、教学方法 讲授法、讨论法 四、教学课时 1课时 五、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1、缭绕山间的云雾向初升的太阳徐徐爬升,漫山雪白、淡紫、嫣红的花朵摇曳在亚热带的熏风中,奔放而妖冶,一股微甜苦香的气息迷漫在空气里。同学们,看到这些图片你有什么想说的吗?(放映图片,师配音介绍) 生:美…… 师:刚才同学们对这成片成片美艳的花赞叹不已,可是它却被人们称为——“罪恶之花”(课件)。说起它的学名,你一定不会陌生——充满诱惑却饱含毒汁,可以令人致命的罂粟花。 (二)初知毒品 1、什么是毒品 师:那么,你知道什么是毒品吗?(指生说,配以图片) 生:(略) 师:是啊,毒品是指鸦片、海洛因、冰毒、吗啡、大麻、可卡因,以及国家规定管制的其他能够使人形成瘾癖的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 (播放VCD:《青少年教育》剪辑5’35”—7’35”) 师:你知道这些毒品有什么危害吗? 生:(略) 师:(1)鸦片又称烟土,属天然罂粟类植物硕果的浆汁干燥后形成棕褐色胶状固体。这种毒品具有致成瘾性,长期滥用可产生药物依赖及导致其他身心疾病,过量使用可引发呼吸抑制。 (2)海洛因因俗称“白粉”,是一种高毒性的鸦片类化合物。其成瘾性和毒性比吗啡强4—5倍。吸食、注射海洛因比吸食鸦片更容易上瘾,随着使用毒

禁毒教育主题班会课教案定稿版

禁毒教育主题班会课教案精编W O R D版 IBM system office room 【A0816H-A0912AAAHH-GX8Q8-GNTHHJ8】

禁毒教育主题班会课教案? ————远离白色粉拥抱美好人生? 第一部分?教学设计 【学情分析】 (1)从心理层面看,青少年学生心智开始成熟,但辨别是非的能力不强,世界观、人生观尚未形成,容易受到来自社会、网络等不良思想的影响。 (2)从学生自制力与生活经验层面看,初中生的求知欲强,但是年龄小,阅历浅,处理问题的经验少,导致自我管理的能力还不够强,对毒品的危害认识不深,有时面对毒品诱惑会显得不知所措,甚至深陷其中。因此,通过案例、视频展示积极引导学生正确地观察、分析、思考,了解毒品的危害性,自觉抵制毒品诱惑,是刻不容缓的事情。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认识毒品的种类与危害,明白抵制毒品诱惑对青少年的重要性;学会对毒品说“不”的方法,学会对自己的行为负责,并在实际体验中提高分辨是非的能力。(二)过程与方法:通过多媒体教学,直观、生动的展示材料,引导学生做出正确的判断,提高学生的合作能力、表演能力和实践能力。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通过开展系列活动,真真切切认识毒品的危害,从而在日常生活中自觉地抵制毒品诱惑,珍爱生命,追求健康、充实的生活,做一个遵纪守法的好学生。

【教学建议】 课前组织学生进行问卷调查,收集社会上出现的常见毒品,准备课堂发言材料 1、课前教师要收集典型吸毒案例,国家禁毒法律条文,常见毒品的图片等。 2、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实现教学目标。 【教学重点、难点】 1、使学生认识到毒品的危害性,提高拒毒防毒意识。 2、使青少年学会如何自我保护,抵制毒品的诱惑。【教学方式与教学手段】采用讲授法、创设情景,并借助网络,多媒体等教学手段,指导学生观察,分析,探究,研讨,活动,知道毒品危害,懂得一些自我保护的常识和远离毒品的方法,树立从自己做起,远离毒品的健康意识。 【教学流程】 一、导入 教师:今天我们来讨论一下青少年禁毒的问题 出示课题:珍爱生命远离毒品 教师:毒品损害健康,残害生命,对个人、家庭、社会的危害是巨大的。青少年 正处于生理发育和心理发展的重要时期,心理防线薄弱,好奇心强、判断是非能 力差,容易成为毒品侵袭的人群。 据调查,在我国的吸毒中,35岁以下的青少年占80%以上。而且,近年来

2020年小学生禁毒防艾主题班会重点学习学习教案

小学生禁毒防艾主题班会教案 景洪市勐罕镇中心小学 主讲班级 活动时间年月日活动地点 【教学目标】 1、使学生了解什么是毒品,毒品的种类,认清毒品的危害性。 2、让学生知道吸毒成瘾会导致艾滋病,如何预防艾滋病。 3、让学生懂得珍爱生命,远离毒品,预防艾滋病。 【重点难点】 1、认识毒品及毒品的危害。 2、如何预防艾滋病。 【教学方法】 查资料观看图片讨论及总结 【教学过程】 一、课前准备 学生观看视频禁毒教育宣传片谈观后感,让学生从感性上了解毒品对人类的危害。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教师总结毒品的危害。 1、吸毒摧残人生 对身体的危害性很大,吸毒者会自伤、自杀、自残。 2、吸毒毁灭家庭 倾家荡产,妻离子散,家破人亡,贻害后代。 3、吸毒危害社会

诱发刑事犯罪,败坏社会风气。 二、进一步了解毒品及艾滋病的相关知识 A、毒品的种类 B、毒品的危害 C、如何预防艾滋病 三、讨论青少年如何防止吸毒? 1、交流收集的资料 2、讨论交流 3、教师小结小学生如何防止吸毒? (1)、接受毒品基本知识和禁毒法律法规教育,牢记“四知道”即知道什么是毒品;知道吸毒极易成瘾,难以戒断;知道毒品的危害;知道毒品违法犯罪1 要受到法律制裁。 (2)、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不盲目追求享受,不以好奇心为由侥幸去尝试, 不受不良诱惑的影响。 (3)、不听信毒品能治病,毒品能解脱烦恼和痛苦,毒品能给人带来快乐等 各种花言巧语。 (4)、不结交有吸毒、贩毒行为的人。如发现亲朋好友有吸毒、贩毒行为的人,一要劝阻,二要远离,三要报告公安机关。 (5)、养成良好的行为,杜绝吸烟喝酒等不良嗜好,不涉足青少年不宜进入 的场所,决不吸食摇头丸、K 粉等兴奋剂。 (四)、讨论小学生如何预防艾滋病

禁毒主题班会教案

禁毒主题班会 一、活动目标 1.引导学生通过小组讨论和交流的形式了解有关毒品的知识,深刻认识毒品对个体、社会和国家造成的危害。 2.加强毒品防御教育,增强青少年的禁毒意识和提高抵御毒品的能力,懂得在危害急时运用法律意识保护自己。 3.弘扬禁毒精神,帮助学生树立积极健康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二、活动重点 采用自主探究和合作交流等形式深刻认识毒品对个体、社会和国家造成的危害,增强禁毒意识。 二、活动难点 增强学生的禁毒意识和提高抵御毒品的能力。 三、活动准备 1.全班学生已观看过以禁毒为主题的图片展览。 2.禁毒课件、多媒体教学、实物、图片资料、卡片。 3.师生协作设计禁毒主题班会的环境。 四、活动过程 情境导入,揭示主题 1.教师引导性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国际禁毒日”是每年的几月几日呢“国际禁毒日”有什么特殊的意义, 学生自由回答,发表自己的见解。 教师介绍有关知识:

“国际禁毒日”的由来:联合国于1987年6月12至26日在维也纳召开了关于麻醉品滥用和非法贩运问题的部长级会议。会议提出了“关爱生命、远离吸毒”的口号,与会138个国家的3000多名代表 一致同意将每年6月26日定为“国际禁毒日”,以引起世界各国对毒品问题的重视。 2.教师根据学生设计和创设的禁毒主题环境入手,揭示活动的主题——“远离毒品让生命之树常青”。 自主探究,深入了解 学生讨论观看禁毒图片的感受,自主探究,了解毒品知识,深刻认识毒 品对个体、社会和国家造成的危害 老师提问:什么是毒品,毒品包括哪些,毒品对个体、对家庭、对社会和国家造成的危害有哪些, 教师可引导学生带着问题讨论观看禁毒录像的感受,发表自己的意见,教师引导学生归纳总结,集体朗读毒品的含义: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357条规定:毒品是指鸦片、海洛因、吗啡、大麻、可卡因以及国家规定管制的其他能够使人形成瘾癖的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使学生对毒品的知识和危害性有更深刻的认识。毒品的基本特征是具有依赖性、非法性、危害性。吸毒严重危害身心健康,毒品损害人的大脑、心脏功能、呼吸系统功能等,并使免疫能力下降,吸毒者极易感染各种疾病,吸毒成瘾者还会因吸毒过量导致死亡,吸毒过量引起死亡占吸毒死亡的50%以上。据调查统计,吸食海洛因成瘾的吸毒者平均存活时间是8至10年。 成立“向毒品Say No”专案组,学生角色转换,以“霹雳警察”的身份分析典型案例中人物染指毒品的主要原因,重点商讨遇到紧急事件的处理对策,探求预防毒品和拒绝毒品的的方法,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