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评价师考试之危险与危害程度定性评价HAZOP示例.
- 格式:doc
- 大小:148.00 KB
- 文档页数:10
安全评价法之危险指数法评价实例(化工)化工行业是一种高风险行业,由于其涉及到危险化学品的生产、储存和运输等环节,因此对其安全进行评价显得尤为重要。
而危险指数法是一种常用的安全评价方法,可以用于评估化工企业的安全风险水平。
下面将以某化工企业为例,使用危险指数法进行安全评价。
某化工企业主要从事化学品的生产和储存,其生产过程包括原料进料、反应器反应、中间产物分离、产品精制等多个环节。
为了评估该企业的安全风险水平,我们需要对这些环节进行评估。
首先,我们需要确定每个环节所涉及的危险性因素以及其可能导致的事故类型。
例如,在原料进料环节,可能存在毒性物质的进料以及过高的温度、压力等因素。
在反应器反应环节,可能存在反应失控、爆炸等风险。
在中间产物分离环节,可能存在易燃易爆物质以及高温、高压等因素。
在产品精制环节,可能存在毒性物质、易燃易爆物质以及高温、高压等因素。
通过分析每个环节的危险性因素和事故类型,我们可以得到一个较为完整的安全评价指标。
其次,我们需要确定每个危险性因素的可能性和严重性,以便计算出危险指数。
一般来说,可能性可以根据历史数据和相关统计资料进行评估;严重性则可以通过事故后果的分析进行评估。
将可能性和严重性分别分为几个等级,然后计算出每个等级对应的危险指数。
然后,我们将每个环节的危险指数相加,得到整个生产过程的危险指数。
通过对不同环节的危险指数进行分析,可以确定哪些环节对整个生产过程的安全风险贡献较大。
最后,我们可以根据危险指数的结果,确定相应的安全措施和管理措施。
对于危险指数较高的环节,需要采取更加严格的控制措施和管控措施,以降低事故发生的可能性和减轻事故的严重性。
同时,还需要加强培训和教育,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和应急处理能力。
总之,危险指数法是一种常用的安全评价方法,可以用于评估化工企业的安全风险水平。
通过对每个环节的危险性因素和事故类型进行分析,然后计算出危险指数,可以确定安全风险的重点和优先控制对象,从而提高化工企业的安全管理水平。
什么是危险性与可操作性分析评价法(HAZOP)?1.HAZOP分析评价法的概念HAZOP 分析评价法以系统工程为基础,特地用于辨识设计缺陷、工艺过程危害及操作性问题的结构化分析方法,本质是依托专家力气,运用多种方法对工艺图纸和操作规程进行分析。
专家组分析生产系统的每个工艺单元(分析节点)的功能,查找单元内的引导词,通过分析引导词辨识潜在的风险隐患及其偏差,进而分析消失偏差的缘由、后果及平安防护措施,最终专家组结合工作实际提出对策建议。
HAZOP分析框架如图4-1所示。
图4-1 HAZOP分析框架2.HAZOP分析评价法的基本术语HAZOP分析过程中,有10个关键性术语,分别解释如下。
①工艺单元:具有确定边界的设备单元,专家组对单元内工艺参数的偏差进行分析。
②操作步骤:间歇过程中的不连续操作,可能是手动、自动或计算机自动掌握的操作。
③引导词:用于定性或定量设计工艺指标的简洁词语,用于引导识别工艺过程的危急。
④工艺参数:与过程有关的物理和化学特性,包括概念性参数(反应、混合、浓度、pH值)及详细参数(温度、压力、相数及流量等)。
⑤工艺指标:确定装置如何根据标准操作而不发生偏差,即工艺过程的正常操作条件。
⑥偏差:基于引导词系统地对每个分析节点的工艺参数进行分析后发觉的系统偏离工艺指标的状况。
⑦缘由:发生偏差的缘由。
⑧后果:偏差所造成的结果。
⑨平安措施:为避开或减轻偏差发生时所造成的后果而设计的工程系统或调整掌握系统。
⑩补充措施:修改设计、操作规程,或者提出需进一步分析讨论的建议。
(二)HAZOP分析评价的过程HAZOP 分析评价的过程包括4个步骤,分别是分析预备、进行分析、编制分析结果文件、行动方案落实。
1.分析预备为了用HAZOP 分析评价法进行精确的分析计算,必需提前确定分析目标和范围、收集必要的资料、明确分析专家组、将资料变成适当的表格并拟定分析挨次、编制专家会议方案、做好HAZOP 分析评价法的教育培训等预备工作。
类别:风险分析编号:HAZOP2013.01.01江苏天成生化制品有限公司40000t/a(新增8000t/a)双乙烯酮、6000t/a双乙酰化系列产品、2000t/a乙酰乙酸乙酯、18000t/a山梨酸(钾)技改项目双乙烯酮生产工艺中的裂解单元山梨酸生产工艺中的裂解、聚合单元HAZOP分析大连市化工设计院有限公司二O一三年一月一、HAZOP方法介绍HAZOP分析方法,即危险和可操作研究,是一种用于辨识设计缺陷、工艺过程危害及操作性问题结构化的分析方法。
其方法的本质是通过一系列的会议对工艺图纸和操作规程进行分析,研究的侧重点是工艺部分或操作步骤的各种具体值,其基本过程就是以引导词为引导,对过程中工艺状态(参数)可能出现的变化(偏差)加以分析,找出其可能导致的危险。
引导词的主要目的之一是能够使所有相关偏差的工艺参数得到评价。
建设项目及在役装置均可使用HAZOP方法。
偏差的通常形式为“引导词+工艺参数”。
1、HAZOP分析所需的主要资料(1)带控制点工艺流程图PIDS(2)装置布置图(3)工艺技术规程(4)仪表控制图(5)设备运行工况(6)安全设施配置情况2、分析步骤(1)成立HAZOP分析小组,确定分析研究对象;(2)分析的准备,收集相关图纸、资料、规程;(3)划分若干工艺单元或操作步骤,对每个分析节点使用引导词依次进行分析,得到一系列分析结果;(4)开会交流分析,做补充和更正,并形成报告。
二、分析对象的确定根据《关于公布首批重点监管的危险化工工艺目录的通知》(安监总管三(2009)116号)江苏天成生化制品有限公司40000t/a(新增8000t/a)双乙烯酮的裂解工段以及18000t/a山梨酸(钾)技改项目的聚合工段、裂解工段是相对危险的操作单元,如工艺失控有发生爆炸、火灾、中毒的危险,故选择裂解工段、聚合工段作为本次HAZOP的分析对象。
三、分析准备成立HAZOP分析组,由江苏天成生化制品有限公司的技术人员、江苏安泰安全技术有限公司的安全评价师和大连市化工设计院有限公司组成。
安全评价法之危险指数法评价实例(化工)危险指数法是一种常用的安全评价方法,用于评估化工行业的危险性。
该方法通过对化工过程中可能发生的危险因素进行量化分析,从而得出一个综合评价指数,用以反映该过程的危险程度。
下面我将以一个化工工厂为例,用危险指数法进行安全评价。
1. 确定危险指数法评价的对象本次安全评价的对象是一个化工工厂,该工厂主要生产有机溶剂。
2. 确定危险因素通过对该工厂的生产过程和设备进行调查,确定了以下主要的危险因素:- 溶剂的易燃性- 溶剂的毒性- 溶剂的挥发性- 高温操作可能引发的爆炸- 有机溶剂与其他物质发生反应可能导致的事故3. 确定危险因素的评价指标针对每个危险因素,需要确定相应的评价指标。
以下是对每个因素的评价指标的设定:- 溶剂的易燃性:以闪点和燃点为评价指标,闪点越低、燃点越低则危险性越高。
- 溶剂的毒性:以LD50值为评价指标,LD50值越低则危险性越高。
- 溶剂的挥发性:以蒸汽压为评价指标,蒸汽压越高则挥发性越强,危险性越高。
- 高温操作可能引发的爆炸:以反应温度和压力为评价指标,温度和压力越高则危险性越高。
- 有机溶剂与其他物质发生反应可能导致的事故:根据工艺和反应物质确定相应的评价指标。
4. 进行评价计算根据确定的评价指标,对每个危险因素进行计算,得出相应的危险指数。
例如,对于溶剂的易燃性评价指标为闪点和燃点,假设该工厂使用的溶剂的闪点为30℃,燃点为40℃。
通过与标准参照值比较,确定闪点和燃点的危险指数权重为0.7和0.3。
假设标准参照值为100,那么该溶剂的易燃性危险指数为:易燃性危险指数 = 30/100 * 0.7 + 40/100 * 0.3 = 0.21 + 0.12 = 0.33同样地,对每个评价指标进行计算,得出相应的危险指数。
5. 综合评价将每个危险因素的危险指数相加,得到整体的危险指数。
例如,假设化工工厂一共有5个危险因素,分别对应的危险指数为0.33、0.25、0.5、0.4和0.2,则整体的危险指数为:整体危险指数 = 0.33 + 0.25 + 0.5 + 0.4 + 0.2 = 1.68 根据整体的危险指数,可以对该化工工厂的安全性进行综合评价。
2023年安全评价法之危险指数法评价实例(化工)2023年安全评价法是指未来在中国实施的一项法律,旨在通过危险指数法对各类化工企业进行安全评价。
该法律的实施旨在加强对化工企业的安全管理,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在该法律的指导下,各化工企业需要按照法律规定的程序和要求,对自身进行危险指数法评价,以便根据评价结果采取相应的安全措施。
下面是一个关于化工企业的危险指数法评价实例,以帮助更好理解该法律的具体实施。
实例:某化工企业危险指数法评价一、企业背景某化工企业是一家生产化工产品的大型企业,主要生产高危化学品A,B和C。
企业设有生产区和储存区,生产过程包括原料进料、反应、分离、精炼和包装等环节。
二、危险指标选取根据2023年安全评价法的要求,该化工企业选取了以下危险指标进行评价:1. 天然物料危险性指标:包括原料的化学性质、毒性、燃烧性等指标。
2. 工艺过程危险性指标:包括反应温度、压力、反应物比例、工艺条件等指标。
3. 设备危险性指标:包括设备的耐压能力、耐腐蚀能力、漏气、漏液等指标。
4. 运输危险性指标:包括原料和产品的运输方式、运输条件、包装材料等指标。
5. 储存危险性指标:包括储罐、仓库等设施的容量、耐腐蚀能力、防火防爆措施等指标。
三、数据收集和计算1. 天然物料危险性指标:化学品的安全数据可以从化学品供应商或相关数据库中获取。
根据企业使用的原料种类和用量,收集各种原料的危险性数据。
2. 工艺过程危险性指标:收集工艺手册和操作规程,了解各个环节的操作条件,包括温度、压力等。
3. 设备危险性指标:评估设备的耐压能力、耐腐蚀设备,包括设备的设计压力、耐腐蚀能力等指标。
4. 运输危险性指标:收集运输公司的运输条件和包装材料信息,包括运输方式、包装方式、包装材料规格等。
5. 储存危险性指标:评估储罐和仓库等设施的防火防爆措施,包括储罐容量、耐腐蚀能力等。
四、危险指数计算根据收集到的数据,利用危险指数公式计算各项指标的危险指数。
HAZOP示例
本示例的目的是介绍HAZOP分析方法的基本情况。
本例选自一本关于HAZOP 的出版物[1]。
假设一个简单的工厂生产过程,如图B.1所示。
物料A和物料B通过泵连续地从各自的供料罐输送至反应器,在反应器中合成并生成产品C。
假定为了避免爆炸危险,在反应器中A总是多于B。
完整的设计描述将包括很多其他细节,如:压力影响、反应和反应物的温度、搅拌、反应时间、泵A和泵B的匹配性等,但为简化示例,这些因素将被忽略。
工厂中待分析的部分用粗线条表示。
反应器中组分A必须总是多于组分B,以避免爆炸
产品C
图B.1 简化流程
分析部分是从盛有物料A的供料罐到反应器之间的管道,包括泵A。
这部分的设计目的是连续地把物料A从罐中输送到反应器,A物料的输送速率(流量)应大于B物料的输送速率。
根据4.2建议的要素,设计目的可通过如下表头给出:
表B.1 设计目的
导词,见6.4)依次用于这些要素,结果记录在HAZOP工作表中。
“物料”和“活动”要素可能的HAZOP输出例子见表B.2,其中,使用了“问题记录”样式,仅记录了有意义的偏差。
在分析完与系统这部分相关的每个要素的每个引导词后,可以再选取另一部分(如:物料B的输送管路),重复该过程。
最终,该系统的所有部分都会通过这种方式分析完毕,并对结果进行记录。
表B.2 过程的HAZOP工作表示例
--
--
--
--
表B.2(续)
--
--
--
--。
HAZOP分析示例1)间歇反应的HAZOP分析对于间断性工艺,通常准备工作比较繁琐。
由于操作工艺复杂(如光气及光气化),对间断性反应的HAYM)P研究的大部分是分析过程。
在某些情况下(当两种或更多物料间歇投料时),在工艺的每个步骤每个容器的状态显示也是必须的,如果操作者身体活动包含在工艺中(例:投料而不是控制工艺),在流程图中应反映他们的活动。
例1 某厂生产异氰酸酯,光气和多胺反应生产PAPI(多亚甲基多苯基多异氰酸酯)为一典型的间歇操作过程,光气和多胺氯苯溶液先在低温光化釜反应后,在用N2压至高温光化釜,高温光化釜通蒸气加热进行高温光化反应。
(1)工艺示意图如图1所示。
(2)可操作性分析表见表1、表2。
图1 高温光化釜示意图表2 可操作性研究分析记录(续)2)凝析油站的HAZOP分析例2 分析凝析油烷烃压缩的危险性,着眼点针对设备(储罐等)、管道。
根据工艺简述,分进料、储存、出料三个阶段加以分析。
同时对这三个阶段不仅要按照“引导词”来确定储运工艺状态参数可能产生的偏差,还要考虑操作顺序等项的因素可能出现的偏差。
可操作性研究分析记录表见表3~表4。
表3 可操作性研究分析记录表表3 可操作性研究分析记录表(续)表3 可操作性研究分析记录表(续)表4 可操作性研究分析记录表表5 可操作性研究分析记录表表5 可操作性研究分析记录表(续)图2为可操作性研究的分析程序:图2 可操作性研究分析程序图根据液化气贮运特点,按以下流程进行分析:①管线至液化气储罐;②液化气贮运;③液化气出料。
(1)接收流程:向贮罐发送物料(CNG,LPG)。
高挥发性的LPG所要求的输送工艺,与低挥发性石油的常规泵送系统不同。
(2)液化气贮存。
(3)液化石油气罐装。
用泵把贮罐的液化石油气送到槽车,多余的液化气由回流旁路回到贮罐。
小结:用HAZOP分析方法对生产运行和操作进行分析,得出在正常的生产运行情况下,现有的安全措施,如止回阀、紧急切断阀、并联安全阀、备用电源、备用水泵等,对事故的发生起到一定阻止和减缓作用。
安全评价系列讲座 第六讲 可操作性研究(Operability-Study,OS)1 特点可操作性研究也是一种定性危险分析方法,它是一种以系统工程为基础,针对化工装置而开发的一种危险性评价方法。
它的基本过程是以关键词为引导,找出过程中工艺状态的变化(即偏差),然后再继续分析造成偏差的原因、后果及可以采取的对策。
可操作性研究近年来常称作危险及可操作性研究(HAZOP)。
通过可操作性研究的分析,能够探明装置及过程存在的危险,根据危险带来的后果明确系统中的主要危害;如果需要,可利用故障树对主要危害继续分析,因此这又是确定故障树“顶上事件”的一种方法,可以与故障树配合使用。
在进行可操作性研究过程中,分析人员对于单元中的工艺过程及设备将会有深入了解,对于单元中的危险及应采取的措施会有透彻的认识,因此,可操作性研究还被认为是对员工进行培训的有效方法。
2 适用范围可操作性研究既适用于设计阶段,又适用于现有的生产装置。
对现有生产装置进行分析时,如能吸收有操作经验和管理经验的人员共同参加,会收到很好的效果。
1974年,英国帝国化学工业公司依据故障类型及影响分析的思路而开发的可操作性研究主要应用于连续的化工过程。
在连续过程中,管道内物料工艺参数的变化反映了各单元设备的状况,因此在连续过程中分析的对象确定为管道,通过对管道内物料状态及工艺参数产生偏差的分析,查找系统存在的危险,对所有管道分析之后,整个系统存在的危险也就一目了然。
化工生产既有连续过程,又有间歇过程,我国原化工部劳动保护研究所在进行“光气及光气化产品企业安全评价”课题研究中对间歇过程中应用可操作性研究方法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进行若干改进以后,可操作性研究也能很好地应用于间歇过程的危险性分析。
在间歇过程中,分析的对象将不再是管道,而应该是主体设备,如反应器等。
根据间歇生产的特点,分成3个阶段(即进料、反应、出料),对反应器加以分析。
同时,在这3个阶段内不仅要按照关键词来确定工艺状态及参数可能产生的偏差,还要考虑操作顺序等项因素可能出现的偏差。
HAZOP示例
本示例的目的是介绍HAZOP分析方法的基本情况。
本例选自一本关于HAZOP 的出版物[1]。
假设一个简单的工厂生产过程,如图B.1所示。
物料A和物料B通过泵连续地从各自的供料罐输送至反应器,在反应器中合成并生成产品C。
假定为了避免爆炸危险,在反应器中A总是多于B。
完整的设计描述将包括很多其他细节,如:压力影响、反应和反应物的温度、搅拌、反应时间、泵A和泵B的匹配性等,但为简化示例,这些因素将被忽略。
工厂中待分析的部分用粗线条表示。
反应器中组分A必须总是多于组分B,以避免爆炸
产品C
图B.1 简化流程
分析部分是从盛有物料A的供料罐到反应器之间的管道,包括泵A。
这部分的设计目的是连续地把物料A从罐中输送到反应器,A物料的输送速率(流量)应大于B物料的输送速率。
根据4.2建议的要素,设计目的可通过如下表头给出:
表B.1 设计目的
将表3中列出的各个引导词(加上分析准备期间确定的其他引导词,见6.4)依次用于这些要素,结果记录在HAZOP工作表中。
“物料”和“活动”要素可能的HAZOP输出例子见表B.2,其中,使用了“问题记录”样式,仅记录了有意义的偏差。
在分析完与系统这部分相关的每个要素的每个引导词后,可以再选取另一部分(如:物料B的输送管路),重复该过程。
最终,该系统的所有部分都会通过这种方式分析完毕,并对结果进行记录。
表B.2 过程的HAZOP工作表示例
表B.2(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