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美术下册 鱼的纹样课件1 苏少版
- 格式:ppt
- 大小:1.69 MB
- 文档页数:25
(苏少版)五年级美术下册《鱼的纹样》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图案和纹样的概念。
2.掌握绘制鱼的基本形状和细节。
3.学习鱼的纹样绘制方法。
4.培养学生观察、分析、想象和创造能力。
二、教学重点1.绘制鱼的基本形状和细节。
2.学习鱼的纹样绘制方法。
三、教学难点1.绘制鱼的纹样,培养学生创造能力。
四、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教案、教具、稿纸、颜料、毛笔、粘纸、橡皮、尺子等。
2.学生准备用具,如铅笔、橡皮、颜料、毛笔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环节1.教师出示一幅有纹样的图案,让学生自由发表看法,调动学生的想象和感受能力。
2.引出今天的学习内容:“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是如何画鱼的纹样。
”2. 学习过程(1) 绘制鱼的形状和细节1.让学生先画出简单的鱼的形状,如头、身体、鱼尾等。
2.教师在黑板上或PPT上展示鱼的图案,让学生观察和比较有区别的地方,例如鱼的口、眼、鳞片等。
3.学生根据观察到的细节,逐渐完善鱼的形状。
(2) 学习鱼的纹样绘制方法1.教师再展示几幅鱼的图案,让学生观察鱼的纹样种类,例如波浪纹、花纹等。
2.让学生先在草稿纸上用铅笔画出一些练手的纹样。
3.学生将自己练习的纹样,运用到自己画的鱼的身体上。
3. 课堂练习1.学生在自己的稿纸上,自由发挥创造出自己喜欢的纹样。
2.学生将自己的纹样和画的鱼一起呈现表演。
4. 课堂小结1.教师重点总结今天的学习内容,强调学生需要在自己画的鱼身上运用自己的想象和创造,画出特别有自己风格的鱼的纹样。
2.教师鼓励学生将自己画的作品放在课堂画廊上,以增强学生的自信心。
六、教学反思本课的亮点是融入了学生创造力的训练,使每一个学生都能创造出自己的纹样作品。
在教师讲解鱼的纹样时,结合实际图案和学生经验让学生理解并能绘制,并通过小组展示、自我探究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兴趣与热情,使学生在课堂上学有所得,获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五年级下美术教案鱼的纹样苏少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鱼类的基本特征,能够运用线条和色彩表现鱼的纹样。
2. 培养学生观察、表现、创新的能力,提高审美情趣。
3. 增加学生对民间美术的热爱,传承和弘扬传统文化。
二、教学内容1. 鱼类的基本特征和纹样设计方法。
2. 鱼纹样的创新和表现形式。
3. 鱼纹样的应用和民间美术的传承。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鱼类基本特征的表现和鱼纹样的设计方法。
2. 教学难点:鱼纹样的创新和表现形式。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教材、黑板、粉笔等。
2. 学具:绘画纸、彩笔、水粉颜料、毛笔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PPT展示各种鱼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鱼类的基本特征,激发学生对鱼纹样设计的兴趣。
2. 新课:讲解鱼类的基本特征和纹样设计方法,引导学生运用线条和色彩表现鱼的纹样。
3. 练习:学生根据所学知识,自主设计鱼纹样,教师巡回指导。
5. 课堂小结: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鱼类基本特征的表现和鱼纹样的设计方法。
六、板书设计1. 鱼类的基本特征:体型、鳞片、鳍、颜色等。
2. 鱼纹样的设计方法:线条、色彩、图案等。
3. 鱼纹样的创新和表现形式:简化、夸张、变形等。
七、作业设计1. 课堂练习:设计一幅鱼纹样作品。
2. 家庭作业:收集民间美术作品中的鱼纹样,分析其特点并进行创新设计。
八、课后反思1. 教学效果:学生对鱼类基本特征和鱼纹样设计方法的理解程度,作品的表现力和创新性。
2. 教学方法:是否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是否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是否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
3. 教学改进: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如何优化教学过程,提高教学效果。
本节课通过引导学生观察鱼类的基本特征,学习鱼纹样的设计方法,培养学生的观察、表现、创新能力和审美情趣。
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鼓励学生进行创新设计。
通过课后反思,不断优化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重点关注的细节是“教学过程”,因为这个部分涵盖了整个课堂教学的核心步骤,包括导入、新课、练习、展示与评价和课堂小结,是达到教学目标、完成教学内容、突破教学重点与难点的关键环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