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浮力知识点典型题解析.docx
- 格式:docx
- 大小:118.95 KB
- 文档页数:18
初二下物理 第十章 浮力知识点及例题1、浮力的定义:一切浸入液体(气体)的物体都受到液体(气体)对它竖直向上的力 叫浮力。
2、浮力方向:竖直向上,施力物体:液(气)体3、浮力产生的原因(实质):液(气)体对物体向上的压力大于向下的压力,向上、向下的压力差 即浮力。
4、物体的浮沉条件:(1)前提条件:物体浸没在液体中,且只受浮力和重力。
(2)请根据示意图完成下空。
下沉 悬浮 上浮 漂浮 F 浮 < G F 浮 = G F 浮 > G F 浮 = Gρ液<ρ物 ρ液 =ρ物 ρ液 >ρ物 ρ液 >ρ物(3)、说明:① 密度均匀的物体悬浮(或漂浮)在某液体中,若把物体切成大小不等的两块,则大块、小块都悬浮(或漂浮)。
②一物体漂浮在密度为ρ的液体中,若露出体积为物体总体积的1/3,则物体密度为(2/3)ρ分析:F 浮 = G 则:ρ液V 排g =ρ物Vg ρ物=( V 排/V )·ρ液= 2 3ρ液 ③ 悬浮与漂浮的比较 相同: F 浮 = GG不同:悬浮ρ液=ρ物;V排=V物漂浮ρ液>ρ物;V排<V物④判断物体浮沉(状态)有两种方法:比较F浮与G或比较ρ液与ρ物。
⑤物体吊在测力计上,在空中重力为G,浸在密度为ρ的液体中,示数为F则物体密度为:ρ物= Gρ/ (G-F)⑥冰或冰中含有木块、蜡块、等密度小于水的物体,冰化为水后液面不变,冰中含有铁块、石块等密大于水的物体,冰化为水后液面下降。
5、阿基米德原理:(1)、内容:浸入液体里的物体受到向上的浮力,浮力的大小等于它排开的液体受到的重力。
(2)、公式表示:F浮= G排 =ρ液V排g 从公式中可以看出:液体对物体的浮力与液体的密度和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有关,而与物体的质量、体积、重力、形状、浸没的深度等均无关。
(3)、适用条件:液体(或气体)6.漂浮问题“五规律”:规律一:物体漂浮在液体中,所受的浮力等于它受的重力;规律二:同一物体在不同液体里漂浮,所受浮力相同;规律三:同一物体在不同液体里漂浮,在密度大的液体里浸入的体积小;规律四:漂浮物体浸入液体的体积是它总体积的几分之几,物体密度就是液体密度的几分之几;规律五:将漂浮物体全部浸入液体里,需加的竖直向下的外力等于液体对物体增大的浮力。
浮力综合知识索引要点提炼知识点1 浮力产生的原因及其测量1.浮力产生的原因:浮力是由于液体对物体向上和向下的压力差产生的,即F浮=F向上—F向下。
2.弹簧测力计测浮力的方法:先用弹簧测力计在空气中测出物体重力G,再用弹簧测力计测出物体浸在液体中的示数F,弹簧测力计两次示数的差就是浸在液体中的物体所受的浮力大小,即F浮=G-F。
知识精讲1.浮力产生的原因分析:由于浸在液体里的物体上、下底面所处的深度不同,则所受液体的压强不同,上底面向下的压强小于下底面向上的压-强,从而使物体受到向上的压力大于向下的压力,这两个压力差就是物体受到的浮力,即F-=F向上—F向下。
浮2.根据浮力产生的原因,我们应了解两种特殊情况:①当物体部分浸入液体中时,如图(a)所示,上表面受到的向下的液体压力为零,即得F浮=F向上。
②若浸在液体中的物体下表面和容器底部紧密接触,如图(b)所示,则液体对物体向上的压力F向上为零,物体将不受浮力的作用,只有向下的压力,反而被紧紧地压在容器底部。
3.一切浸入液体中的物体,都受到液体对它竖直向上的浮力,特别注意无论物体的形状如何,怎样运动,只要是浸入液体或气体中(除物体下表面与容器底部紧密接触外),都会受到液体或气体竖直向上的浮力。
知识点2 阿基米德原理1.影响浮力大小的因素:(1)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2)液体的密度。
2.阿基米德原理:浸在液体中的物体受到向上的浮力,浮力的大小等于它排开液体所受的重力。
3.阿基米德原理公式(浮力公式):F浮=G排=m液g=ρ液gV排在公式中G排表示物体排开液体的重力,m液表示物体排开液体的质量,ρ液表示液体的密度,V排表示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g一般取9.8N/kg。
-知识精讲使用阿基米德原理时,应注意以下六点:①阿基米德原理阐明了浮力的三要素:浮力作用在浸在液体(或气体)里的物体上,其方向是竖直向上的,其大小等于物体排开的液体(或气体)受到的重力的大小,即F浮=G排。
八年级下册物理浮力-知识点总结及练习题1、浮力的定义:一切浸入液体(气体)的物体都受到液体(气体)对它竖直向上的力 叫浮力。
2、浮力方向:竖直向上,施力物体:液(气)体3、浮力产生的原因(实质):液(气)体对物体向上的压力大于向下的压力,向上、向下的压力差 即浮力。
4、物体的浮沉条件:(1)前提条件:物体浸没在液体中,且只受浮力和重力。
(2)请根据示意图完成下空。
悬浮 上浮 漂浮F 浮 < GF 浮 = GF 浮 >G F 浮= Gρ液<ρ物 ρ液 =ρ物 ρ液 >ρ物 ρ液 >ρ物(3)、说明:① 密度均匀的物体悬浮(或漂浮)在某液体中,若把物体切成大小不等的两块,则大块、小块都悬浮(或漂浮)。
②一物体漂浮在密度为ρ的液体中,若露出体积为物体总体积的1/3,则物体密度为(2/3)ρ分析:F 浮 = G 则:ρ液V 排g =ρ物Vg ρ物=( V 排/V )·ρ液= 23ρ液 ③ 悬浮与漂浮的比较 相同: F 浮= G 不同:悬浮ρ液 =ρ物 ;V 排=V 物漂浮ρ液 >ρ物;V 排<V 物④判断物体浮沉(状态)有两种方法:比较F 浮与G 或比较ρ液与ρ物 。
⑤ 物体吊在测力计上,在空中重力为G,浸在密度为ρ的液体中,示数为F 则物体密度为:ρ物= G ρ/ (G-F)物体挂在下,又浸没在水中时,受到三个力向上的浮力F 浮,向上的测力计对它的拉力(大小即测力计的示数),向下的重力G,此时 则G=F 浮+F所以F 浮=G-F (此公式也是这种情况下,浮力的常用计算公式之一) 又原理F 浮=p 液V 排g则V 排=F 浮/p 水g=(G-F)/p 水g 浸没,则物体的体积V=V 排=(G-F)/p 水g 物体的质量 m=G/g所以物体的密度p=m/V=(G/g)/{(G-F)/p 水g}=p 水G/(G-F)⑥冰或冰中含有木块、蜡块、等密度小于水的物体,冰化为水后液面不变,冰中含有铁块、石块等密大于水的物体,冰化为水后液面下降。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下册第十章10.1浮力(含答案)知识点1. 浮力(1)定义:浸在液体或气体里面的物体受到竖直向上的力.(2)浮力的实力物体:液体或气体(3)浮力的方向:竖直向上铁船为什么能浮在水面上? 热气球在空中受到什么力?演示实验:如图甲所示,在弹簧测力计下悬挂一个铝块读出弹簧测力计示数,这就是铝块的重力把铝块浸没在水中,观察示数的变化思考: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是如何变化?产生浮力的原因:长方体上下表面所处深度不同,所以下表面所受水的的压强要大于上表面所受水的压强,在受力面积相同时,液体对长方体向上的压力F向上要大于液体对它向下的压力F向下,使物块上下表面压力差不同,这就是浮力产生的原因水对长方体上下表面压力不同例题1浮力的定义浮在液面上的物体所受的浮力跟它所受的__________大小相等、方向相反,所以浮力的方向总是_________。
轮船在江水中漂浮是因为船受到_________施加给船的浮力,结合对浮力的理解,画出物体A所受到力的示意图。
例题2浮力产生的原因。
如图所示,A、B是自由移动的物体,C、D是容器自身凸起的一部分,现往容器里注入一些水,其中受到浮力的物体是________,不受浮力的物体是_________,由此可以判断桥墩______(填“受”或“不受”)浮力。
知识点2.决定浮力大小的因素实验结果表明,物体在液体中所受浮力的大小,跟它浸没咋液体中的体积有关、跟液体的密度有关。
物体浸没在液体中的体积越大,液体的密度越大,浮力就越大。
课后习题:1.将小铁块和小木块放入一盆水中,结果发现木块浮在水面上,铁块沉入水底,就此现象,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木块受到浮力,铁块不受浮力B.铁块沉入水底,所受浮力一定小于自身的重力C.木块受到的浮力一定大于铁块所受浮力D.木块浮在水面上,所受浮力大于自身的重力2.有一长方体木块,分别以图甲和乙两种方式漂浮在水面上,若木块底部受到水的压力分别为F甲和F乙,则A.F甲>F乙B.F甲=F乙C.F甲<F乙D.条件不足,无法比较3.关于浮力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物体的密度越大,受到的浮力越大B.物体的体积越大,受到的浮力越大C.物体没入水中越深,受到的浮力越大D.浸没在水中的物体,可能不受浮力4.一长方形物体浸没在水中,受到的浮力为98 N,已知上表面受到的压力是50 N,则下表面受到的压力为A.48N B.50N C.98N D.148N5.关于浮力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浮力就是浸在液体中的物体受力的合力,合力的方向就是浮力的方向B.浸在液体和气体中的物体都要受浮力C.水中的桥墩同样受水的浮力D.浸在液体中的物体受到液体对其上、下表面压力的作用,同时受到液体对它的浮力作用6.如图所示的四个场景中,主要依靠空气浮力而“飞天”的是A.B.C.D.7.(多选)如图,A、B体积相同,B、C质量相等,将它们放入水中静止后,A漂浮,B悬浮,C 沉底,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A所受的浮力小于B所受的浮力B.A下表面所受的压力等于B下表面所受的压力C.B所受的浮力等于C所受的浮力 D.B所受的浮力大于C所受的浮力8(多选).有关浮力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浸在水中竖直的柱形桥墩不受浮力B.浮力浸在空气中的物体也会受到空气的浮力C.浮力是浸入液体中的物体受到液体压力的合力D.浮力方向不总是竖直向上的9.一位物理兴趣小组的同学利用一个可乐瓶与一个乒乓球做“研究浮力产生的原因”的实验,如图甲所示,将一个塑料可乐瓶剪去底部,把一个乒乓球放在瓶内(瓶颈的直径略小于球的直径),从上面倒入水,观察到几乎没有水从乒乓球与瓶颈的缝隙中流出,乒乓球不上浮,这是因为______;若用手堵住瓶的下部流水处,可观察到乒乓球浮起(如图乙),这是因为_______。
浮力及综合知识解析、典型练习及检测一、本专题涉及到的知识点:浮力、物体的沉浮条件、力学小综合。
二、知识点解析及复习时注意点:1、浮力:对浮力的认识、有浮力产生原因,阿基米德原理。
对浮力认识主要从对比试验中来体会。
只有与底部紧密结合(即物体下表面没有液体,如桥墩)不受浮力。
注意漂浮、沉底仍有浮力。
产生原因主要抓住浮力是液体对物体向上和向下的压力差(即合力)F 浮=F 向上-F 向下。
称量法测浮力F 浮=G-F 拉,阿基米德原理注意实验和它本质(即浮力大小等于排开液体所受的重力,在此基础上进行展开得到浮力计算公式),称量法验证阿基米德原理。
2、物体浮沉条件:从受力分析入手,抓住力与运动的关系;也要注意漂浮、悬浮是平衡态受到平衡力而上浮、下沉则是运动状态,受到的力不一定是平衡力。
对于实心物体(如果是空心物体,则可以将它看成整体,用平均密度与液体的进行比较也可以)则可直接比较物体与液体的密度。
一定要注意漂浮情况(如轮船),如果是同一物体漂浮在不同液体,浮力一定相同。
则有V 排与液体密度的反比关系。
3、力学小综合:抓住受力分析,得出平衡方程,分析好力与力之间的关系,再注意数学计算一般就可以了;抓住“V 排”变化引起的液体积变化或液面深度变化,液体压强的变化。
三、典型练习及解析:(易)1、漂浮在“死海”水面上静止不动的人,所受浮力大小 他所受重力大小。
(选填“等于”、“大于”或“小于”)(易)2.一木块浸没在水中,排开的水重为10N ,则木块受到的浮力( ) A .大于10N B .小于10N C .等于10N D .无法判断(中)3、金属块重12N ,挂在弹簧测力计上,当它全部浸没在水中时,测力计的示数为7N ,此时金属块受到的浮力为 N ,物体的体积是 m3,物体的密度是 kg/m3. (中)4、一个空心金属球的质量为0.8kg ,体积是9×10-4m 3,把它投入水中,静止时它将 (选填:“漂浮”、“悬浮”或“沉底”), 受到的浮力为 N 。
八年级物理下册第十章浮力必考知识点归纳单选题1、质量相等的甲、乙两个正方体,其中甲物体悬浮在水中,乙物体漂浮在酒精液面上,ρ酒精<ρ水,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甲、乙两物体的体积相等B.甲排开水的体积和乙排开酒精的体积相等C.甲排开的水的重力和乙排开的酒精的重力相等D.甲的底面受到水向上的压力和乙的底面受到酒精向上的压力相等答案:CA.根据题意知道,甲悬浮在水中、乙漂浮在酒精中,根据物体的浮沉条件知道ρ甲=ρ水ρ乙<ρ酒精由于ρ酒精<ρ水,所以ρ甲>ρ乙又因为甲、乙两个正方体的质量相等,由ρ=mV知道,甲的体积小于乙的体积,故A错误;B.由于甲、乙两个正方体的质量相等,故受到的重力相等,由物体的浮沉条件知道,甲乙受到的浮力相等,都等于受到重力,又因为F浮=ρ液V排g,所以F浮=ρ液V排g=G故甲乙排开液体的体积分别是V排甲=Gρ甲gV排乙=Gρ乙g由于ρ甲>ρ乙,所以,甲排开水的体积小于乙排开酒精的体积,故B错误;C.由于甲乙受到的浮力相等,根据阿基米德原理知道F浮=G排所以,甲排开的水的重力和乙排开的活精的重力相等,故C正确;D.由浮力产生的原因知道,甲的底面受到水向上的压力F水向上=F浮+F水向下乙的底面受到酒精向上的压力F酒精向上=F浮由于受到的浮力相等,所以,甲的底面受到水向上的压力大于乙的底面受到酒精向上的压力,故D错误。
故选C。
2、下列物体没有受到浮力的是()A.在太空中遨游的“天宫一号”B.在海面上航行的航母“山东号”C.在海水中下潜的“奋斗者号”D.在空气中上升的热气球答案:AA.浸在液体(或气体)中的物体受到液体(或气体)竖直向上托起的力叫浮力。
太空中没有空气,遨游的“天宫一号”不受浮力的作用,故A符合题意;BCD .在海面上航行的航母“山东号”、在海水中下潜的“奋斗者号”和在空气中上升的热气球浸在水(或空气)中,因为水(或空气)受到重力的作用且有流动性,因此水(或空气)对浸没在其中的物体有向上的作用力和向下的压力作用,其中向上的压力大于向下的压力,这个压力差即物体受到的浮力,故BCD选项中的物体均受浮力作用,故BCD不符合题意。
【重点1】:浮力考点解析:(1)浸在的物体,受到一个的力,这个力叫做浮力。
(2)产生原因:浸在液体中的物体受到_____________大于液体对他_____________,两个压力的合力就是浮力,浮力的方向。
〖经典例题〗:一物体浸没在水中排开的水重为49牛,如果该物体的上表面受到的压力为20牛,那么该物体下表面受到的压力有多大?〖变式训练1〗:有一木块浮在水面上,排开的水的体积为10分米3,那么,该木块下表面受到的向上的压力为多少?【重点2】:阿基米德原理的理解考点解析:(1)阿基米德原理:浸入液体里的物体受到,浮力的大小等于。
(2)数学表达式:F浮= =注:当物体浸没时, V排液=____________〖经典例题〗:有一木块,把它浸没在盛满水的溢杯中,从杯中溢出10克水,求此木块所受的浮力?若把它浸没在盛满酒精的溢杯中,则会从杯中溢出多少克酒精?〖变式训练2〗:铁块的体积是100厘米3,全部浸入水中时,排开水的体积是_________厘米3,排开的水重是________牛顿,受到的浮力是_________牛顿;当它的一半浸入水中时,受到的浮力是____________牛顿。
如果将它全部浸入酒精中,受到的浮力是___________牛顿。
(.ρ酒精=0.8×103千克/米3)【重点3】:影响浮力大小的因素考点解析:(1)与液体的_______有关,排开液体体积相同时,液体的密度越大,物体受到的浮力_____。
(2)与排开液体的_____有关,液体密度相同时,排开液体的体积越大,物体受到的浮力______。
〖经典例题〗:密度不等,体积相等的两个物体,让它们都全部浸入某种液体中,则它们受到液体的浮力是( ) A相等;B密度大的物体比密度小的物体受的浮力大;C密度小的物体比密度大的物体受的浮力大;D不能比较。
〖点评〗:物体受到的浮力大小只与液体的密度和浸在液体中的体积有关,与其他因素都无关。
八年级下册物理浮力-知识点总结及练习题1、浮力的定义:一切浸入液体(气体)的物体都受到液体(气体)对它竖直向上的力 叫浮力。
2、浮力方向:竖直向上,施力物体:液(气)体3、浮力产生的原因(实质):液(气)体对物体向上的压力大于向下的压力,向上、向下的压力差 即浮力。
4、物体的浮沉条件:(1)前提条件:物体浸没在液体中,且只受浮力和重力。
(2)请根据示意图完成下空。
下沉 悬浮 上浮 漂浮 F 浮 < G F 浮 = G F 浮 > G F 浮 = Gρ液<ρ物 ρ液 =ρ物 ρ液 >ρ物 ρ液 >ρ物(3)、说明:① 密度均匀的物体悬浮(或漂浮)在某液体中,若把物体切成大小不等的两块,则大块、小块都悬浮(或漂浮)。
②一物体漂浮在密度为ρ的液体中,若露出体积为物体总体积的1/3,则物体密度为(2/3)ρ分析:F 浮 = G 则:ρ液V 排g =ρ物Vg ρ物=( V 排/V )·ρ液= 2 ρ液 ③ 悬浮与漂浮的比较 相同: F 浮 =GG不同:悬浮ρ液=ρ物;V排=V物漂浮ρ液>ρ物;V排<V物④判断物体浮沉(状态)有两种方法:比较F浮与G或比较ρ液与ρ物。
⑤物体吊在测力计上,在空中重力为G,浸在密度为ρ的液体中,示数为F则物体密度为:ρ物= Gρ/ (G-F)⑥冰或冰中含有木块、蜡块、等密度小于水的物体,冰化为水后液面不变,冰中含有铁块、石块等密大于水的物体,冰化为水后液面下降。
5、阿基米德原理:(1)、内容:浸入液体里的物体受到向上的浮力,浮力的大小等于它排开的液体受到的重力。
(2)、公式表示:F浮= G排 =ρ液V排g 从公式中可以看出:液体对物体的浮力与液体的密度和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有关,而与物体的质量、体积、重力、形状、浸没的深度等均无关。
(3)、适用条件:液体(或气体)6.漂浮问题“五规律”:规律一:物体漂浮在液体中,所受的浮力等于它受的重力;规律二:同一物体在不同液体里漂浮,所受浮力相同;规律三:同一物体在不同液体里漂浮,在密度大的液体里浸入的体积小;规律四:漂浮物体浸入液体的体积是它总体积的几分之几,物体密度就是液体密度的几分之几;规律五:将漂浮物体全部浸入液体里,需加的竖直向下的外力等于液体对物体增大的浮力。
浮力一、考点、热点回顾1、浮力的定义:一切浸入液体(气体)的物体都受到液体(气体)对它竖直向上的力 叫浮力。
2、浮力方向:总是竖直向上,施力物体:液(气)体3、浮力产生的原因(实质):液(气)体对物体向上的压力大于向下的压力,向上、向下的压力差 即浮力。
浸在液体中的物体,总要受到液体对它各个面的压力(前后,左右两侧面受到的压力相等),液体对物体向上和向下的压力之差,就是液体对浸入的物体的浮力。
即 向下向上浮F F F -=。
压力差越大,物体所受浮力越大。
当物体处于漂浮状态时,浮力等于液体对物体向上的压力,即向上浮F F =。
4、物体的浮沉条件:(1)前提条件:物体浸没在液体中,且只受浮力和重力。
(2)请根据示意图完成下空。
悬浮上浮 漂浮F 浮 <G F 浮 = G F 浮 > G F 浮= G ρ液<ρ物 ρ液 =ρ物 ρ液 >ρ物 ρ液 >ρ物 (3)、说明:① 密度均匀的物体悬浮(或漂浮)在某液体中,若把物体切成大小不等的两块,则大块、小块都悬浮(或漂浮)。
②一物体漂浮在密度为ρ的液体中,若露出体积为物体总体积的1/3,则物体密度为(2/3)ρ 分析:F 浮 = G 则:ρ液V 排g =ρ物Vgρ物=( V 排/V )·ρ液= 2 3ρ液③ 悬浮与漂浮的比较相同: F 浮 = G不同:悬浮ρ液 =ρ物 ;V 排=V 物 漂浮ρ液 >ρ物;V 排<V 物④判断物体浮沉(状态)有两种方法:比较F 浮 与G 或比⑤ 物体吊在测力计上,在空中重力为G,浸在密度为ρ的液体中,示数为F 则物体密度为:ρ物= Gρ/ (G-F)⑥冰或冰中含有木块、蜡块、等密度小于水的物体,冰化为水后液面不变,冰中含有铁块、石块等密大于水的物体,冰化为水后液面下降。
5、阿基米德原理:(1)、内容:浸入液体里的物体受到向上的浮力,浮力的大小等于它排开的液体受到的重力。
1.实验:浮力大小与物体排开液体所受的重力的关系①用弹簧测力计测出物体所受的重力G1,小桶所受的重力G2;②把物体浸入液体,读出这时测力计的示数为F1,(计算出物体所受的浮力F 浮=G1-F1)并且收集物体所排开的液体;测出小桶和物体排开的液体所受的总重力G3,计算出物体排开液体所受的重力G 排=G3-G2。
学习资料八年级物理下册专题07 浮力及其计算知识点串讲(含解析)新人教版班级:科目:专题07 浮力及其计算(知识大串讲)知识点一浮力1、浮力的定义:一切浸入液体(气体)的物体都受到液体(气体)对它竖直向上的力叫浮力。
2、浮力方向:竖直向上,施力物体:液(气)体3、浮力产生的原因(实质):液(气)体对物体向上的压力大于向下的压力,向上、向下的压力差即浮力。
4。
浮力的计算方法:F浮=F向上—F向下典例1:(2019春•方城县期末)下列水中的物体没有受到浮力的是()A.水面戏水的鸭子B.水中游弋的小鱼C.水中大桥的桥墩D.海底水草的叶子【答案】C【解析】物体由于浸在液体中时,其上、下表面所受的压力不同,下表面的压力大于上表面,进而产生浮力;而桥墩由于底面埋在淤泥下,不能与水接触,因此桥墩没有受到水对其向上的压力,故桥墩不受浮力作用.故选:C.典例2:(2020•渠县一模)如图所示,将两端蒙上绷紧程度相同的橡皮膜的玻璃圆筒浸没在水中,当玻璃圆筒沿水平方向放置时,水对玻璃圆筒两端的橡皮膜的压力F向左和F向右的大小关系是F向左F向右(填“大于”“等于”或“小于"),当玻璃圆筒沿竖直方向放置时,水对玻璃圆筒两端的橡皮膜的压力F向上和F向下的大小关系是F向上F向下(填“大于”、“等于”或“小于”),通过以上探究,你认为浮力产生的原因是。
【答案】等于;大于;液体对物体上下表面的压力差.【解析】当玻璃圆筒沿水平方向放置时,根据液体压强计算公式p=ρgh可知,同一深度处的液体压强相等,又因为受力面积相等,所以水对玻璃圆筒两端的橡皮膜的压力F向左和F向右的大小相等;当玻璃圆筒沿竖直方向放置时,h下大于h上,则有p向上大于p向下,又因为受力面积相等,所以水对玻璃圆筒两端的橡皮膜的压力F向上大于F向下,其压力差即为物体所受的浮力,即浮力产生的原因是液体对物体上下表面的压力差。
知识点二称重法计算物体所受的浮力1。
物体由于浸入液体中时,受到竖直向上托的力,所以当用弹簧测力计测物体重力后再浸入液体中,由于受到向上托的力,所以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会减小,减小的即为浮力.2.浮力的计算公式是:F浮=G—F典例3:弹簧秤下吊着重为14.7N正方体金属块,当它完全浸没在水中时,弹簧秤的示数为9.8N,则金属块受到的浮力为N。
考试范围:xxx ;满分:***分;考试时间:100分钟;命题人:xxx 学校: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 考号:__________一、选择题1.把重为5N 的物体轻轻放入盛满水的溢水杯中,有200g 水流出,则物体静止后会( ) A .沉底B .悬浮C .漂浮D .无法判断2.下列生活中最贴近实际的是( ) A .一个教室的空气质量约为30kg B .一个鸡蛋对桌面的压强约为1Pa C .人在死海漂浮是因为浮力大于重力D .中学生潜入水中排开的水重约为500N3.水上救援需要打捞沉没的货物,我们将该情景简化为如图所示的物理过程,假设物体浸没在水深0.5m h =的容器底部(非密合),现利用弹簧测力计将物体从水中匀速提出,当物体有一半体积露出水面时,弹簧测力计示数为3N ,当物体全部离开水面后,弹簧测力计示数为4N ,已知水的密度331.010kg/m ρ=⨯水,取10N/kg g =,则( )A .物体在水面下的上升过程中所受浮力逐渐减小B .物体在容器底部时,受到的浮力为1NC .物体露出水面前,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是1ND .物体的密度为2.0×103kg/m 3 4.有一个很大的装水容器,重16N 的正方体物块沉在底部,现用一根细线将物块提出水面,物块受的浮力F 随物块上升的距离h 变化关系如图,已知ρ水=1.0×103kg/m 3,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物块的边长为0.5mB .物块在出水前细线的拉力恒为5.0NC .物块的密度为1.6×103kg/m 3D .刚开始时,物块对水槽底部产生的压强为1.6×103Pa5.向一个轻质塑料瓶中装入密度为ρA 的液体后密闭,把它分别放在盛有密度为ρ甲、ρ乙两种液体的容器中,两容器内液面刚好相平,且瓶底和瓶口均相平。
若塑料瓶在甲、乙两种液体中所受浮力分别为F甲、F乙,甲、乙两种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分别为p甲和p乙,如图所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p甲>p乙,F甲 =F乙B.p甲<p乙,ρ乙>ρ甲C.p甲>p乙,ρ乙<ρ甲D.p甲=p乙,F甲=F乙6.三个体积相同而材料不同的小球A、B、C在水中静止时的情况如图所示,若它们的重力和浮力分别为G A、G B、G C和F A、F B、F C,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G A>G B=G C B.G A<G B=G C C.F A>F B>F C D.F A<F B=F C7.我国沉船打捞人员在南海打捞宋朝的商船。
初二物理第十章浮力知识归纳总结附解析一、选择题1.如图所示,底面积为50cm 2、高为13cm 、质量为100g 的平底圆柱形容器(厚度不计),将一个质量为250g 、体积为200cm 3的实心小球置于水平桌面上,放入小球之前容器内水的深度为10cm ,将小球放入水中静止后,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为1400PaB .小球受到的浮力为2.5NC .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力为5ND .容器对桌面的压强为1600Pa2.如图所示,密度分布均匀的圆柱形棒的一端悬挂一个小铁块并一起浸入水中。
平衡时棒浮出水面的长度是浸入水中长度的n 倍。
若水的密度为ρ,则棒的密度为( )A .11n ρ+B .1n n ρ+C .21(1)n ρ+D .22(1)n n ρ+ 3.如图所示,在水平桌面上放置一个平底轻质薄塑料杯,杯子底面积为-32210m ⨯,高为0.1m ,杯中装满水,水的质量为300g ,将体积为3100cm 、重为1.8N 的小球缓慢的放入水中,当小球静止时,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g=10N/kg )( )A .溢出水的体积为310cmB .水对杯底的压力为3NC .水对杯底的压强为1500PaD .小球受到的浮力为1N4.如图,将装有适量水的小玻璃瓶瓶口向下,使其漂浮在大塑料瓶内的水面上,拧紧大瓶瓶盖,通过改变作用在大瓶侧面的压力大小,实现小瓶的浮与沉。
则( )A.用力捏大瓶,小瓶能实现悬浮B.用力捏大瓶,小瓶内的气体密度变小C.盖上小瓶瓶盖,捏大瓶也能使小瓶下沉D.打开大瓶瓶盖,捏大瓶也能使小瓶下沉5.甲、乙两只完全相同的杯子放在水平桌面上,两杯中盛有相同浓度的盐水,将两只体积相同、质量不同的小球分别放入其中,当小球静止时,两杯中液面相平,小球所处的位置如图所示。
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两小球在两杯盐水中受到的浮力相等B.乙杯底部所受盐水的压强较大C.甲杯底部所受盐水的压力较大D.甲杯中小球密度小于乙杯中小球密度6.如图是甲、乙两种液体的质量与体积关系图象,将相同的木块分别放入盛有甲、乙两种液体的容器a和b中,木块静止时,两容器液面相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a容器盛的是乙液体,b容器盛的是甲液体B.木块在a容器内排开液体的质量较大C.a、b两容器底部受到液体的压强相等D.a、b两容器中木块下表面受到液体的压强相等7.如图所示是“探究浮力的大小跟哪些因素有关”的几个实验情景实验甲、丙和丁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分别为4.0N、2.8N和2.5N.若盐水的密度为1.2×103kg/m3,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A.实验丙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比乙中小0.5NB.物体A的密度为3.2×103kg/m3C.实验丁中,容器底部受到的压力等于0.3ND.实验乙中,物体A受到的拉力为10N8.在盛满不同液体的相同的溢水杯中,放入两个完全相同的小球,如图所示。
八年级下册物理浮力-知识点总结及练习题1、浮力的定义:一切浸入液体(气体)的物体都受到液体(气体)对它竖直向上的力 叫浮力。
2、浮力方向:竖直向上,施力物体:液(气)体3、浮力产生的原因(实质):液(气)体对物体向上的压力大于向下的压力,向上、向下的压力差 即浮力。
4、物体的浮沉条件:(1)前提条件:物体浸没在液体中,且只受浮力和重力。
(2)请根据示意图完成下空。
下沉 悬浮 上浮 漂浮F 浮 <G F 浮 = G F 浮 > G F 浮 =G ρ液<ρ物 ρ液 =ρ物 ρ液 >ρ物 ρ液 >ρ物(3)、说明:① 密度均匀的物体悬浮(或漂浮)在某液体中,若把物体切成大小不等的两块,则大块、小块都悬浮(或漂浮)。
②一物体漂浮在密度为ρ的液体中,若露出体积为物体总体积的1/3,则物体密度为(2/3)ρ分析:F 浮 = G 则:ρ液V 排g =ρ物Vg Gρ物=(V排/V)·ρ液= 2ρ液3③悬浮与漂浮的比较相同: F浮= G不同:悬浮ρ液=ρ物;V排=V物漂浮ρ液>ρ物;V排<V物④判断物体浮沉(状态)有两种方法:比较F浮与G或比较ρ液与ρ物。
⑤物体吊在测力计上,在空中重力为G,浸在密度为ρ的液体中,示数为F则物体密度为:ρ物= Gρ/ (G-F)⑥冰或冰中含有木块、蜡块、等密度小于水的物体,冰化为水后液面不变,冰中含有铁块、石块等密大于水的物体,冰化为水后液面下降。
5、阿基米德原理:(1)、内容:浸入液体里的物体受到向上的浮力,浮力的大小等于它排开的液体受到的重力。
(2)、公式表示:F浮= G排 =ρ液V排g 从公式中可以看出:液体对物体的浮力与液体的密度和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有关,而与物体的质量、体积、重力、形状、浸没的深度等均无关。
(3)、适用条件:液体(或气体)6.漂浮问题“五规律”:规律一:物体漂浮在液体中,所受的浮力等于它受的重力;规律二:同一物体在不同液体里漂浮,所受浮力相同;规律三:同一物体在不同液体里漂浮,在密度大的液体里浸入的体积小;规律四:漂浮物体浸入液体的体积是它总体积的几分之几,物体密度就是液体密度的几分之几;规律五:将漂浮物体全部浸入液体里,需加的竖直向下的外力等于液体对物体增大的浮力。
FGFG八年级下册物理浮力-知识点总结及练习题1、浮力的定义:一切浸入液体(气体)的物体都受到液体(气体)对它竖直向上的力 叫浮力。
2、浮力方向:竖直向上,施力物体:液(气)体3、浮力产生的原因(实质):液(气)体对物体向上的压力大于向下的压力,向上、向下的压力差 即浮力。
4、物体的浮沉条件:(1)前提条件:物体浸没在液体中,且只受浮力和重力。
(2)请根据示意图完成下空。
G下沉悬浮上浮漂浮F 浮<GF 浮=GF 浮>GF 浮 =Gρ 液<ρ 物 ρ液 =ρ 物 ρ液 >ρ 物 ρ 液 >ρ 物(3)、说明:① 密度均匀的物体悬浮(或漂浮)在某液体中,若把物体切成大小不等的两块,则大块、小块都悬浮(或漂浮)。
②一物体漂浮在密度为 ρ 的液体中,若露出体积为物体总体积的 1/3,则物体密F 浮FGF度为(2/3)ρ分析:F 浮=G 则:ρ 液V 排g =ρ 物Vgρ 物=( V 排/V )·ρ 液= 2 3ρ 液③ 悬浮与漂浮的比较相同: F 浮=G不同:悬浮 ρ 液=ρ 物 ;V 排=V 物漂浮 ρ 液 >ρ 物;V 排<V 物④判断物体浮沉(状态)有两种方法:比较 F 浮与G 或比较ρ液与 ρ 物 。
⑤ 物体吊在测力计上,在空中重力为 G,浸在密度为 ρ 的液体中,示数为 F 则物体密度为:ρ 物= G ρ/ (G-F)⑥冰或冰中含有木块、蜡块、等密度小于水的物体,冰化为水后液面不变,冰中含有铁块、石块等密大于水的物体,冰化为水后液面下降。
5、阿基米德原理:(1) 、内容:浸入液体里的物体受到向上的浮力,浮力的大小等于它排开的液体受到的重力。
(2) 、公式表示:F 浮=G 排=ρ液V 排g 从公式中可以看出:液体对物体的浮力与液体的密度和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有关,而与物体的质量、体积、重力、形状 、浸没的深度等均无关。
(3) 、适用条件:液体(或气体)6.漂浮问题“五规律”:规律一:物体漂浮在液体中,所受的浮力等于它受的重力;规律二:同一物体在不同液体里漂浮,所受浮力相同;规律三:同一物体在不同液体里漂浮,在密度大的液体里浸入的体积小;规律四:漂浮物体浸入液体的体积是它总体积的几分之几,物体密度就是液体密度的几分之几;规律五:将漂浮物体全部浸入液体里,需加的竖直向下的外力等于液体对物体增大的浮力。
浮力【知识点一:浮力】1.浮力的定义:浸在液体或气体中的物体受到液体或气体对它向上的 叫浮力。
2.浮力的方向: , 施力物体:3.浮力的产生原因:上下表面的 。
即F 浮= - 。
4.阿基米德原理:浸在物体或气体中的物体所受的浮力大小等于它排开液体所受的公式:F 浮= 可推导出另外两种形式F 浮= 或F 浮= 。
由此可知浮力大小只与 和 有关,而与物体的形状、体积、浸没深度等均无关。
5、求浮力的方法:(1).两次测重法:用弹簧测力计测浮力,公式: F 浮=(2). 利用阿基米德原理(三种形式): F 浮= 或 F 浮= =(适用于知道物体排开液体的质量、重力或体积时常用)(3).二力平衡法:当漂浮、悬浮时,公式:F 浮= = (三力相等)(4). 压力差法(原因法):F 浮= -【知识点二:物体的浮沉条件】1. 物体的浮沉条件: (前提条件:物体浸没在液体中,且只受浮力和重力。
)2、浮沉条件【知识点三:浮沉条件的应用:】1、轮船(1)原理:用空心法增大了可利用的浮力。
(2)浮沉条件:漂浮。
同一物体在不同液体中的漂浮时,由F 浮1=F 浮2= 可得2211排排V V ρρ=,ρ与V 排成反比,若ρ1〈ρ2 则V 排1 V 排2(3)受力关系:空船时F 浮= ; 装货物时F ´浮= +2、潜水艇(1)原理:通过改变自身重力来实现浮沉。
(2)浮沉状态:常规状态是悬浮,但也可以实现上浮和下沉。
上浮时应 ,下沉时应 。
(3)跨界问题:从海水河水,原来悬浮的潜水艇要想继续悬浮的话,应该 。
(4)计算时需注意的关键问题:潜水艇体积不变;利用平衡条件列关系式。
3、飞艇、热气球、孔明灯(1)原理:通过充入密度小于空气密度的气体,减小自身重力,从而实现F 浮 G(2)受力关系:F 浮=G 艇 G 货【知识点四:悬浮与漂浮的比较】1、相同点:都处于平衡态,三力相等即F 浮=G=G 排2、不同点:悬浮:ρ液ρ物;V 排 V 物漂浮:ρ液 ρ物;V 排 V 物 3、在装满液体的容器放入物体,如果物体处于漂浮或悬浮状态,则容器对地面的压力不变。
八年级下册物理浮力-知识点总结踏习题1、浮力的定义:一切浸入液体(气体)的物体都受到液体(气体)对它竖直向上的力叫浮 力。
2、浮力方向:竖直向上,施力物体:液(气)体3、浮力产生的原因(实质):液(气)体对物体向上的压力大于向下的压力,向上、向下的压力差即浮力。
4、物体的浮沉条件:⑴前提条件:物体浸没在液体中,且只受浮力和重力。
⑶、说明:①密度均匀的物体悬浮(或漂浮)在某液体中,若把物体切成大小不等的两块,则大 块、小块都悬浮(或漂浮)。
②一物体漂浮在密度为P 的液体中,若露出体积为物体总体积的1/3,则物体密度为 t E 孚 分析:F ff =G 贝土 P 液V 排g = P 物VgP sF ( V 排/ V)・ P 3 P 液③ 悬浮与漂浮的比较相同:F ff =G⑵请根据示意图完成下空。
漂浮%=G(2/3) PG下沉 P 液> P 物P 液=P 物 "E 孚 0E 孚不同:悬浮。
液=。
物;V HF=V物漂浮P液> P物;V排<\^物④判断物体浮沉(状态)有两种方法:比较F浮与G逸俄P液与P物。
⑤物体吊在测力计上,在空中重力为G浸在密度为P的液体中,示数为F则物体密度为:P^G P/Q-F)物体挂在测力计下,又浸没在水中时,受到三个力向上的浮力F浮,向上的测力计对它的拉力(大小即测力计的示数),向下的重力G,此时三力平衡则G=F浮+F所以F浮书十(此公式也是这种情况下,浮力的常用计算公式之一)又阿基米德原理F阳液V排g则V排=「浮/p水g= (G-F) /p水g浸没,则物体的体积V=V梆(G-F) /p水g物体的质量m=G/g所以物体的密度PF/V= (G/g) / { (G-F) /p 水 g} =p 水 G/ (G-F)⑥}水或冰中含有木块、蜡块、等密度小于水的物体,冰化为水后液面不变,冰中含有铁块、石块等密大于水的物体,冰化为水后液面下降。
若冰块中物质密度大于水,则冰融化时物体下沉,液体产生的总浮力减小,V 排减小,液面降低。
八年级下册物理浮力-知识点总结及练习题1、浮力的定义:一切浸入液体(气体)的物体都受到液体(气体)对它竖直向上的力 叫浮力。
2、浮力方向:竖直向上,施力物体:液(气)体3、浮力产生的原因(实质):液(气)体对物体向上的压力大于向下的压力,向上、向下的压力差 即浮力。
4、物体的浮沉条件:(1)前提条件:物体浸没在液体中,且只受浮力和重力。
(2)请根据示意图完成下空。
下沉 悬浮 上浮 漂浮F 浮 <G F 浮 = G F 浮 > G F 浮 = Gρ液<ρ物 ρ液 =ρ物 ρ液 >ρ物 ρ液 >ρ物(3)、说明:① 密度均匀的物体悬浮(或漂浮)在某液体中,若把物体切成大小不等的两块,则大块、小块都悬浮(或漂浮)。
②一物体漂浮在密度为ρ的液体中,若露出体积为物体总体积的1/3,则物体密度为(2/3)ρG分析:F浮= G则:ρ液V排g =ρ物Vgρ物=(V排/V)·ρ液= 2ρ液3③悬浮与漂浮的比较相同: F浮= G不同:悬浮ρ液=ρ物;V排=V物漂浮ρ液>ρ物;V排<V物④判断物体浮沉(状态)有两种方法:比较F浮与G或比较ρ液与ρ物。
⑤物体吊在测力计上,在空中重力为G,浸在密度为ρ的液体中,示数为F则物体密度为:ρ物= Gρ/ (G-F)⑥冰或冰中含有木块、蜡块、等密度小于水的物体,冰化为水后液面不变,冰中含有铁块、石块等密大于水的物体,冰化为水后液面下降。
5、阿基米德原理:(1)、内容:浸入液体里的物体受到向上的浮力,浮力的大小等于它排开的液体受到的重力。
(2)、公式表示:F浮= G排 =ρ液V排g 从公式中可以看出:液体对物体的浮力与液体的密度和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有关,而与物体的质量、体积、重力、形状、浸没的深度等均无关。
(3)、适用条件:液体(或气体)6.漂浮问题“五规律”:规律一:物体漂浮在液体中,所受的浮力等于它受的重力;规律二:同一物体在不同液体里漂浮,所受浮力相同;规律三:同一物体在不同液体里漂浮,在密度大的液体里浸入的体积小;规律四:漂浮物体浸入液体的体积是它总体积的几分之几,物体密度就是液体密度的几分之几;规律五:将漂浮物体全部浸入液体里,需加的竖直向下的外力等于液体对物体增大的浮力。
考试范围:xxx ;满分:***分;考试时间:100分钟;命题人:xxx 学校: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 考号:__________一、选择题1.一实心橡皮泥小球浸没在水中,所受浮力为5N ,则以下选项中的物体,所受的浮力大于5N 的是( )A .将橡皮泥成长方体浸没在水中B .换成体积相同的铁块浸没在水中C .将实心橡皮泥小球浸没在酒精中D .将橡皮泥捏成小船漂浮在水面上2.有一个模型船漂浮在一盆水上,现把其整体移至月球上。
已知月球的引力是地球的六分之一,则船所受的重力和其排开水的体积与原来相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重力不变,排开水的体积也不变 B .重力不变,排开水的体积减小 C .重力减小,排开水的体积不变D .重力减小,排开水的体积也减小3.如图所示,有一小容器(可盛水)竖直漂浮在盛有水的烧杯内,待容器静止后,烧杯内水的深度为H ,容器露出水面的高度为h ,现从烧杯中取质量为m 的水装入容器内(容器仍可竖直漂浮于水面),待容器再次静止时,烧杯内水面的高度H ´和容器露出水面的高度h ´分别会如何变化( )A .H ´< H ;h ´= hB .H ´= H ;h ´< hC .H ´< H ; h ´> hD .H ´= H ; h ´> h4.如图甲所示,长方体金属块在细绳竖直向上拉力作用下从水中开始一直竖直向上做匀速直线运动,上升到离水面一定的高度处。
图乙是绳子拉力F 随时间t 变化的图像。
根据图像信息,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 .该金属块重力的大小为34NB .该金属块的密度是333.410kg/mC .浸没在水中的金属块受到的浮力大小是20ND .在1t 至2t 时间段金属块在水中受到的浮力逐渐增大5.重16N 的正方体物块沉在面积很大的容器底部,现用一根细线将物块提出水面,物块所受的浮力F 随物块上升的距离h 变化关系如图所示,已知水的密度为1.0×103kg/m 3,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物块的边长为0.5mB .物块在出水前细线的拉力恒为5.0NC .物块的密度为1.6×103kg/m 3 D .物块沉在水槽底部时,水在物块上表面处产生的压强为6.0×103Pa 6.下列关于压强和浮力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密度计浸在液体中深度越深所受的浮力越大 B .气球能升空是因为它里面充的是密度大于空气的气体 C .在流体中,流速越大的位置压强越大 D .活塞式抽水机抽水时利用了大气压强7.1738年伯努利发现了流体压强与流速有关,以下选项利用伯努利这一发现的是( )A .机翼受升力使飞机飞上蓝天B .孔明灯升空C .轮船经船闸从下游开到上游D .人可以很轻松的在死海海面上仰卧不下沉8.我国研制的深海载人潜水器“蛟龙号”成功下潜至7000多米水深处,这标志着中国已进入全球“载人深潜技术”先进国家行列。
初中物理学习材料1、浮力比较题例1、甲、乙、丙三个体积相同的实心小球,静止在液体中如图8所示,关于三个小球下面说法正确的是()A. 三个球受到的浮力关系为F甲=F乙>F丙B. 三个球受到的浮力关系为F甲<F乙=F丙C. 三个球的密度关系为ρ甲<ρ乙<ρ丙D. 三个球的密度关系为ρ甲>ρ乙>ρ丙例2、将重力相同的木块和铁块放入水中静止后,则()A、木块受的浮力大B、铁块受的浮力大C、木块和铁块所受浮力一样大D、无法判断谁受的浮力大例3、甲、乙两个完全相同的密度计放在A、B两种液体中,如图43所示,则甲、乙密度计受浮力F甲、F乙和A、B液体密度比较()A. F甲>F乙,ρA>ρBB. F甲=F乙,ρA=ρBC. F甲<F乙,ρA<ρBD. F甲=F乙,ρA>ρB2.浮力变化题一般情况下,在同种液体中,关注V排的变化情况,如果液体发生改变,一般用浮沉条件来分析。
例1.一个充气的气球下面挂一个金属块,把它们放入水中某处恰能静止,如果把金属块及气球的位置轻轻向上移一些,则金属块和气球( )A.仍能静止B.向下运动C.向上运动D.上下晃动解释:由于气球的位置轻轻向上移,所以受到水的压强变小,导致气泡体积变大,浮力变大,超过了重力,因此选C。
例2、金鱼缸中小金鱼口中吐出的小气泡,在升至水面的过程中体积逐渐变大,这个过程中气泡所受浮力将()A. 不变B. 变大C. 变小D. 无法确定例3、潜水艇从潜行变为上浮,在浮出水面之前,所受海水的压强和浮力变化情况正确的是()A. 压强减小,浮力不变B. 压强增大,浮力不变C. 压强不变,浮力变大D. 压强不变,浮力变小例4、游泳的人由河边走向深水处的过程中,如果河底布满碎石子,则()A. 脚越来越疼,因为水对脚的压力越来越大B、脚疼得越为越轻,因为河底对人的支持力越来越小C、脚越来越疼,因为水对人的浮力越来越大D、脚疼得越来越轻,因为人受到的重力越来越小3.判断物体是否实心例:体积是30cm3的铁球,质量是79g,它是空心的还是实心的?如果是空心的,空心部分的体积多大?(ρ=7.9g/ cm3)分析:(1)根据密度公式变形V=m/ρ求出此时铁球的实心体积,再与铁球的实际体积(30cm3)相比较,如果相等,则是实心的,如果实心体积小于实际体积,则是空心的.(2)用铁球的实际体积减去实心部分的体积就是空心部分的体积.此题主要有三种做法,可以通过密度、体积或质量来判断实心还是空心.但要计算空心体积最好根据体积进行计算.4.合金比例计算题例1:有块金和银的合金,质量为596克,将它浸没在水中称,弹簧测力计示数为5.56牛,试求这块合金中,金和银的质量各是多少?(ρ金=19.3g/cm3,ρ银=10.5g/cm3).分析:本题解题关键是先求出合金的体积,然后建立方程组进行解答5.“切割”题例1:一个体积为V的实心长方体,放入水里,静止时长方体能浮在水面.现将它露出水面的部分切去,再把它剩余部分放入水里.若要求长方体剩余部分静止时,露出水面的体积V’与长方体的体积V的比值为最大,则长方体的密度为多少?分析:物体漂浮时浮力等于自身的重力,根据浮力公式列出等式,削掉浮出水面部分后,再根据浮力公式列出等式,要想露出水面的体积V’与长方体的体积V 的比值为最大,根据浮力公式列出等式求出比值的大小例2:浮在水面上的长方体木块的密度为ρ,水的密度为ρ0,将木块浮在水面以上的部分切去,木块又会上浮,待稳定后再次切去水面以上的部分,剩余木块的体积正好是原来的1/2,则可判断ρ:ρ0为()分析:由于木块漂浮,利用阿基米德原理和物体的漂浮条件可得F浮=ρ水v排g=G木=ρ木v木g,得出两种情况下的关系式,再根据切去水上部分后剩余部分的体积等于没切去时排开水的体积、最后剩余木块的体积正好是原来的1/2 ,得出木块和水的密度的大小关系.6.判断容器底部压力变化情况例1:静止在水平桌面上的容器里盛有液体,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力不一定等于液体重力()例2:木块下方吊着一铁块悬浮在水中,如果将绳子剪断,当铁块和木块静止时,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和压力的变化()A.压强不变,压力不变B.压强变小,压力变大C.压强变大,压力变小D.压强变小,压力变小分析:液体产生的压强与液体密度和深度有关.判断物体静止时液面降低,从而根据公式P=ρgh可解.当绳子被剪断,木块上浮,铁块下降.最终两物体静止时,木块部分体积露出水面,处于漂浮状态.因此液面较原来下降;由于液体压强与液体密度和处于液面下的深度有关.所以液体对容器底的压强变小,根据公式F=PS可知当容器底面积即受力面积不变时,液体产生的压力变小.故选D.点评:物理量动态变化的分析要从其决定因素的改变情况入手.7. 空气浮力例1:已知空气的密度为1.29kg/m3,估算人体在空气中受到的浮力.分析:成年人质量在60kg左右,人的密度和水的密度相当,为1×103kg/m3,利用密度公式求出人的体积,再利用阿基米德原理求出人受的浮力.人体在空气中受到的浮力约为0.774N.例2:一个载重气球在空气中匀速上升时,受到的浮力为2000N,若在所载重物中再加200N的物体,这时气球就能匀速下降,假设气球上升和下降时所受的浮力和阻力大小不变,则气球的重力为N,受到的阻力为N.答案为:1900、100。
(在计算空气中浮力时,重物受到的浮力忽略不计)8.油水混合题例1 :如图所示,边长为10cm的立方体木块,浮在油和水的分界面上,它浸在水里的深度5cm,其余部分浸在油里,若水深20cm,油深10cm,容器的底面积是20cm2,求:木块受到的浮力及木块的密度(ρ油=0.6×103kg/m3,g取10N/kg)例2:在两端开口的U型玻璃管内装有水和某种油,它们静止时的情况如图所示,A处为它们的分界面,这种油的密度为9.冰融化例1.漂浮在水面的冰块融化后,液面会升高吗?容器底部的压强会发生变化吗?例2.如图所示,在一只装着水的杯子中漂浮着一块冰,而在冰和水的上面又覆盖着一层油,当冰完全融化后,水面高度,总液面高度.(填“上升”、“不变”或“下降”)例3. 在如图所示的装有水的杯中漂浮着一块冰,冰块内有一实心小铁块.当冰全部融化后,杯中的液面将会(填“升高”、“降低”或“不变”).例4.如图所示,一块0℃的冰放在盛有0℃的水的容器中.已知冰块与容器底部相接触并相互间有压力,则当冰完全融化为0℃的水后.容器中水面的位置将()10、液面相对上升题例1. 如图,圆柱形容器底面积5cm2,盛水高度15cm,圆柱形物体底面积4 cm2,高度10cm,浸入容器中,上表面与液面相平。
圆柱形物体相对容器竖直上升多少刚好完全离开水面?11、问答题饺子为什么一开始沉底,后来又浮上来?答:刚下锅时,饺子受到的浮力小于重力,所以下沉;水沸腾后,饺子内部的空气受热膨胀,饺子的体积增大,受到的浮力增大,当浮力大于重力时便上浮.12、实验探究题[例1] 给你足够的水,量筒一只,怎样测定小瓷酒杯的密度(酒杯的直径小于量筒的直径)请写出主要实验步骤及密度表达式。
解析:测固体密度的方法有多种,有直接的方法:用天平测质量、量筒(量杯)测体积;有间接的方法:利用物体漂浮时排开液体的重力等于物体的重力,求出物体的质量,再利用排水法测物体的体积,算出物体的密度,本题应使用间接方法测小瓷酒杯的密度。
答案: 1. 在量筒里倒入适量的水,记下水面到达的刻度2. 把小酒杯漂浮在水面上,记下水面到达的刻度3. 把小酒杯沉没在水中,记下水面到达的刻度4. 计算:小酒杯漂浮在水面上小酒杯沉没在水中时,它排开水的体积为,即瓷杯自身瓷的体积。
练习题1.如图所示的木块浸没在水中,细线对木块的拉力是2N。
剪断细线,待木块静止后,将木块露出水面的部分切去,再在剩余的木块上加1N向下的压力时,木块有20cm3的体积露出水面.求木块的密度。
(g取10N/kg)2.底面积为400cm2的圆柱形容器内装有适量的水,将其竖直放在水平桌面上,把边长为10cm的正方体木块A放入水后,再在木块A的上方放一物体B,物体B恰好没入水中,如图(a)所示.已知物体B的密度为6×103kg/m3。
质量为0.6kg。
(取g=10N/kg)求:(1)木块A的密度。
(2)若将B放入水中,如图(b)所示,求水对容器底部压强的变化。
(a)(b)3.有块金和银的合金,质量为596克,将它浸没在水中称,弹簧测力计示数为5.56牛,试求这块合金中,金和银的质量各是多少?(ρ金=19.3g/cm3ρ银=10.5g/cm3)4.如图所示,将一边长为10cm,质量为0.8kg的正方体物体A,用一根不可伸长的细线悬挂在装有水的容器中,容器的底面积为300cm2,下部有一关闭着的出水小阀门K,此时细线刚好拉直,且受到的拉力为零,求:(l)若细线最大承受的拉力为5N,则开启出水阀门K后,流出多少kg水,细线则刚好被拉断。
(取g=10N/kg)5.旅游用的游艇上常常备有救生衣(一种颜色比较鲜艳的背心,并用密度比较小的发泡材料做成内胆),请你用下面给定的要求和数据来设计救生衣:①按能救护的人的质量为80kg设计;②为了保护人的安全,穿上该救生衣能使人的10%的体积露出水面;③发泡材料的密度为0.01×103kg/m3;④做救生衣的面料及其他辅料的质量不计;⑤人的密度可近似地取1×103kg/m3.请计算做一件这种救生衣的发泡材料的最小质量。
6.如图所示,边长为10cm的立方体木块,浮在油和水的分界面上,它浸在水里的深度5cm,其余部分浸在油里,若水深20cm,油深10cm,容器的底面积是20cm2,求:(1)容器底部受到的压力(2)木块受到的浮力及木块的密度(ρ油=0.6×103kg/m3,g取10N/kg)7.在底面积为50cm2的圆柱形容器内盛水,当放一个物体在容器内水中后,该物体有25cm3的体积露出液面,而容器底部受到水的压强增大了2×102Pa,求(l)物体的质量(2)物体的密度(g取10N/kg)8.如图所示容器,上部横截面积为S1m2,底部面积为S2m2,容器中盛有某种液体,有一空心金属球用细绳系住,绳的另一端挂在容器底部,此时球全部浸没在液体中,绳对球的拉力为TN,问将细绳剪断待空心金属球静止时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力是增大还是减少?变化了多少?9.如图所示,把甲铁块放在木块上,木块恰好浸没于水中,把乙块系在这个木块下面,木块也恰好浸没水中,已知铁的密度为7.9×103kg/m3。
求:甲、乙铁块的质量比。
10.有一高为b,横截面为正方形(正方形的边长为a,a∶b=1∶8)的薄壳容器B,容积为V=1×103cm3,质量为m=100g,现装入体积为1/2V的某种液体A,并将容器B封闭放入水中,该容器恰好能悬浮在水中不动,如图所示,如果容器B内空气质量不计,求:(l)液体A的密度(2)当装入液体A的体积为1/3V时,容器B保持竖直状态,B底受到水的压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