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教科版物理八年级下册全册课件
- 格式:pptx
- 大小:37.29 MB
- 文档页数:550
教科版八年级下册物理全册教学精品课件一、教学内容1. 力与运动力的概念、分类和作用运动的概念、分类和描述牛顿第一定律2. 压强与浮力压强的概念、计算和影响因素浮力的概念、计算和阿基米德原理3. 热现象温度、热量和热传递热膨胀和热收缩热力学定律4. 光学光的传播、反射和折射凸透镜和凹透镜光的色散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力、运动、压强、浮力、热现象和光学的基本概念和规律。
2. 培养学生运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激发学生对物理现象的好奇心和探索精神。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力与运动的关系压强和浮力的计算光的反射和折射现象2. 教学重点:牛顿第一定律的理解和应用阿基米德原理的应用光的色散现象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力计、滑轮、斜面、小车等压强计、浮力计、液体等温度计、热膨胀仪、热收缩仪等反射镜、折射镜、凸透镜、凹透镜等2. 学具:笔记本、教材、文具等五、教学过程1. 引入实践情景:力与运动:介绍生活中的力与运动现象,如踢足球、推车等。
压强与浮力:以轮船为例,讲解浮力原理。
热现象:以冰块融化为例,讲解热传递和热膨胀。
光学:以放大镜为例,讲解凸透镜的成像原理。
2. 例题讲解:力与运动:计算物体在斜面上的加速度。
压强与浮力:计算物体在液体中的浮力。
热现象:计算物体温度变化时的热量。
光学:计算凸透镜的焦距和成像位置。
3. 随堂练习:力与运动:分析物体的运动状态,判断受力情况。
压强与浮力:计算不同形状物体的浮力。
热现象:解释日常生活中的热现象。
光学:观察光的反射和折射现象。
六、板书设计1. 力与运动:力的概念、分类和作用运动的概念、分类和描述牛顿第一定律2. 压强与浮力:压强的概念、计算和影响因素浮力的概念、计算和阿基米德原理3. 热现象:温度、热量和热传递热膨胀和热收缩热力学定律4. 光学:光的传播、反射和折射凸透镜和凹透镜光的色散七、作业设计1. 力与运动:作业题目:计算物体在斜面上的加速度。
教科版八年级下册物理课件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我们将学习教科版八年级下册物理教材第十章《电磁学》的第一节“磁场”。
具体内容包括:磁场的基本概念、磁场的方向、磁感线的引入与理解、磁场的应用等。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磁场的概念,掌握磁场的方向和磁感线的特点。
2. 培养学生运用磁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激发学生对电磁学学习的兴趣,培养他们的探究精神。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磁感线的理解和应用。
重点:磁场的基本概念、磁场的方向、磁感线的引入与理解。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磁铁、铁钉、细线、电流表、导线、电池、指南针等。
学具:学生分组实验所需磁铁、铁钉、细线、电流表、导线、电池、指南针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教师展示磁铁吸引铁钉的现象,引导学生思考磁铁周围是否存在一种特殊的物质,即磁场。
2. 理论讲解:教师通过讲解磁场的概念、方向、磁感线等知识,让学生对磁场有更深入的了解。
3. 例题讲解:教师通过讲解例题,使学生掌握磁场知识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4. 随堂练习:学生独立完成随堂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5. 分组实验:学生分组进行实验,观察磁铁、电流和磁场之间的关系,进一步理解磁场知识。
六、板书设计1. 磁场的基本概念、方向、磁感线等关键词汇。
2. 例题的解题步骤。
3. 分组实验的注意事项。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简述磁场的基本概念、方向和磁感线。
(2)如图所示,判断磁铁周围磁场的方向。
(3)分析电流与磁场之间的关系。
2. 答案:(1)略。
(2)根据右手螺旋定则,磁场方向垂直纸面向里。
(3)电流产生磁场,磁场对电流有作用力。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学生对磁场的基本概念、方向和磁感线掌握情况良好,但在实际应用中仍需加强练习。
2. 拓展延伸:(1)研究电磁感应现象。
(2)了解磁场的应用,如电动机、发电机等。
重点和难点解析1. 磁感线的理解和应用。
2. 分组实验的设计与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