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路结石病人的治疗与护理
- 格式:ppt
- 大小:324.50 KB
- 文档页数:34
泌尿结石护理措施和注意事项
泌尿结石护理措施和注意事项
一、护理措施
1、维护病人生活起居规律,促进营养摄取,保障休息和睡眠,防止精神过度紧张。
2、防止结石搬运并尽可能保留原有尿路。
3、保持体内水和电解质的平衡,加强饮食卫生和体内质量的调整,把吃到的膳食改成高热量、低蛋白、低脂肪的饮食。
4、重视病人的生活习惯和心理调节,减少激烈的身体活动,减少出血量,减少体内的毒物质的滞留,避免病情的恶化,防止结石搬运。
5、加强应激性改变能力,切实做到早发现病情,及时治疗,避免病情恶化,避免沾染病毒。
二、注意事项
1、注意病征,及早诊断,如出现结石的征兆,及时到医院检查,并且手术治疗,以防结石的搬运或扩散。
2、注意饮食卫生,多吃新鲜蔬菜水果,少食高脂肪、高热量的食物,坚持规律饮食,不可暴饮暴食,加强体内水电解质的调节。
3、适当锻炼,多锻炼腹部和肠道的相关肌肉,锻炼出一定的耐力,加强体质,建立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心理调节,改善消化和新陈代谢。
4、多参加检查活动,定期复查,以发现可能存在的结石尿路情
况,以及其他并发症,以便及时采取有效措施治疗。
5、避免压力和情绪波动,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注意做好病人心理护理,以防结石搬运。
左输尿管结石护理目标及措施左输尿管结石护理目标及措施结石是一种常见的泌尿系统疾病,特别是输尿管结石,会给患者带来剧烈的疼痛和不适,并可能引起尿路感染等并发症。
针对左输尿管结石的护理目标是缓解疼痛、促进结石的排出,预防感染和其他并发症。
以下是关于左输尿管结石护理目标及相应措施的介绍。
一、缓解疼痛1. 给予镇痛药物:如止痛片、吗啡等,根据患者疼痛程度和个体反应进行合理用药。
2. 提供舒适的体位:患者可尝试不同的体位,如躺下、坐着或站立,以寻找较为舒适的体位。
3. 提供冷敷或热敷:对于某些患者,冷敷或热敷可以缓解疼痛,请医生或护士指导正确操作。
二、促进结石排出1. 增加饮水量:鼓励患者多饮水,同时监测尿量,如无禁水条例可用胶体溶液静滴含镁的输液,以促进结石的排出。
2. 提供适当运动:患者可经由轻度运动的方式(如散步)来促进结石排出,但应避免过度运动。
3. 采用纳米技术破碎结石:通过超声、激光等技术进行碎石操作,帮助结石更容易排出体外。
三、预防感染和其他并发症1. 给予抗生素:如患者有尿路感染的症状(如尿频、尿急等),护理人员可根据医生的建议给予抗生素治疗,以预防或治疗感染。
2. 做好尿液培养和药敏试验:对于有尿路感染症状的患者,及时收集尿液样本进行培养和药敏试验,以制定科学合理的抗生素治疗方案。
3. 提供心理支持:结石疼痛和尿路感染可能会导致患者情绪低落,护士可以提供心理支持和教育,帮助患者积极面对疾病。
4. 注意饮食调理:建议患者避免辛辣、刺激性食物和大量咖啡因饮料,适当增加蔬菜、水果和主食的摄入。
四、加强护理教育1. 了解疾病知识:护理人员应对患者及家属进行疾病知识的讲解,包括疾病的发病原因、症状及预防措施等,以增加患者对疾病的了解和防范意识。
2. 饮食指导:对于患者,护理人员应根据病情给予合理的饮食指导,包括饮水量、饮食结构和限制某些食物等,以避免复发或滋生其他并发症。
3. 用药指导:护理人员对于患者使用的药物,应进行用药指导,包括药物的适应症、用法用量和不良反应等,以提高患者的依从性和避免不良反应的发生。
泌尿系结石病人健康指导一、〖护理知识指导〗(一)、非手术治疗健康指导:1、多饮水,每日饮水量2500ml以上,保持每日尿量大于2000ml。
大量饮水配合利尿解痉药物有利于小结石的排出,起到内冲刷的作用。
2、加强运动:选择跳跃性运动可促进结石排出。
3、观察每次排出的尿液,有无结石排出。
4、肾绞痛发作时,可给予解痉止痛药物治疗。
5、根据结石的成为调整饮食。
含钙结石者限制含钙、草酸成分多的食物,如牛奶、奶制品、豆制品、巧克力、坚果和动物脂肪;浓茶、菠菜、番茄、土豆、芦笋等。
尿酸结石不宜食用含嘌呤高的食物,如动物内脏、豆制品、啤酒等。
(二)、手术治疗健康指导1、术前:(1)做好各项常规检查并告之患者目的,检查事项。
(2)饮食调节,避免食用易形成结石的食物。
(3)输尿管结石病人入手术室并需在摄腹部平片定位,并尽可能减少活动,保持原体位,继发性结石或老年病人,注意全身情况,原发病的护理,减少手术后并发症。
(4)术前常规准备:①做青霉素皮试②备皮③术前一日晚灌肠④为病人讲解手术的方法及手术前后注意事项。
(5)术前6小时禁食水,防止术中误吸。
2、术后:(1)执行泌尿外科手术后护理常规。
(2)体位活动:去枕平卧6小时,氧气吸入和心电监护,血压平稳者,取半卧位,以利引流,肾实后切开着,应卧床2周,减少肾出血,经皮肾镜出血多者,也应限制活动减少出血,经膀胱镜钳夹碎石后,适当变换体位,增加排石。
(3)术后禁食24~48小时,必要时行胃肠减压,肠蠕动恢复后给予流食,逐渐过渡到普通饮食。
(4)观察排尿情况:记录尿管。
观察尿液的颜色,术后12小时尿液大都带有淡血色,若尿色鲜红而浓时立即通知医生。
(5)保持伤口敷料干燥、清洁,浸湿时及时更换。
(6)维持引流管通畅,观察引流液的量、颜色,有异常现象,立即通知医生。
(7)应用抗生素预防感染,术后48小时内取半侧卧位以利引流。
(8)出院后定期行尿液检查、X线或B超检查,观察有无复发及残余结石情况。
尿路结石的护理方法及措施
尿路结石是指在尿路系统中产生的固体结晶物质,常导致尿路梗阻和疼痛。
以下是一些尿路结石的护理方法和措施:
1. 增加水分摄入:保持充足的水分摄入,每天至少饮用2-3升水。
这有助于稀释尿液中的结晶物质,减少结石的形成。
2. 调整饮食:减少摄入高盐、高蛋白和高草酸食物,如咖啡、碳酸饮料、巧克力、动物内脏等。
增加摄入富含蔬果纤维的食物,如水果、蔬菜和全谷物。
3. 控制钙摄入:适量摄入钙,过多或过少都可能增加结石形成的风险。
建议咨询医生或营养师了解最适合自己的钙摄入量。
4. 坚持体育锻炼:适量的运动可以促进尿液排出,减少尿液回流,有助于结石排出。
5. 注意药物治疗:依据医生的建议进行药物治疗,如降钙血石药、尿酸抑制剂等。
6. 定期复查:定期复查尿液常规、尿培养和尿酸盐含量,了解尿路结石情况,并咨询医生的建议。
7. 长时间保持排尿:避免尿液滞留过久,经常排尿有助于清除结石和降低尿路感染的风险。
8. 根据病情采取药物或手术治疗:对于严重阻塞、严重疼痛或合并感染的患者,可能需要药物或手术干预。
请注意,上述措施应与医生咨询后结合个人实际情况采取。
2021年第1期健康女性●卫生与管理●·99·泌尿系结石护理措施有哪些?罗健虹 卢 娟 黄暑霞 陈 曦乐山市中医医院 四川乐山 614000泌尿系统结石,是泌尿系的一种常见疾病,患者通常表现为排尿困难、疼痛、血尿和点滴状排尿。
当症状不是十分严重时,仅表现为尿路感染和尿道结石,没有明显的疼痛感,一般患者很难察觉,当出现持续性排尿疼痛时就要格外留心了,应及时前往医院泌尿科就诊,如果不及时处理任其发展,很有可能发生急性的尿潴留并伴有血尿的情况。
为了帮助泌尿结石患者尽快康复,一般来说,在做好必要的治疗措施的前提下,科学有序的护理工作也十分重要,护理得当能够显著减轻患者的痛苦,让患者身心保持愉悦,有利于病情的好转。
本文将主要围绕这一疾病,分析和讨论泌尿系结石的几点护理措施。
对于泌尿系结石的护理措施,主要可以从医学护理、心理护理、饮食健康指导三大方面展开。
1、针对泌尿系结石疾病的医学护理措施从医学的角度来看,泌尿系结石的护理措施主要可分为以下四方面: 1.1、解痉止痛疼痛是泌尿系结石患者最常见的症状之一,疼痛感多与结石的刺激有关,当结石持续刺激导致管腔梗阻病情加剧时,患者可能会出现血尿和尿路感染的情况,应及时给以正确的护理。
在患者自述出现疼痛感时,医护人员首先应该密切观察患者疼痛的部位和程度,并时刻注意有无其他并发症状的产生和病人的基本生命体征。
对于疼痛感较轻微的患者,医护人员可以指导病人采用舒适的姿势卧床休息,并教导病人通过转移注意力、深呼吸的方式来缓解疼痛感。
对于自述痛感剧烈的患者或者存在有肾绞痛的患者,医护人员应该对其行肌注阿托品来治疗,如果疼痛的现象没有发生明显好转,则应该加用肌注盐酸哌替啶。
但值得注意的是,药物性的治疗方法并非首选,只有当患者出现疼痛且痛感十分强烈时使用,并且镇痛药物的使用一定要严格遵照医嘱。
1.2、促进排石排石对于泌尿系结石患者来说是非常重要的一步,如果患者可以通过多饮水、多运动的方式自行将结石排出,则免去了手术治疗的麻烦和痛苦。
尿石症病人的护理尿路结石也称尿石症,是泌尿系统各部位结石病的总称。
是泌尿外科最常见的疾病之一。
尿石症包括肾结石、输尿管结石、膀胱结石和尿道结石。
尿路结石可引起泌尿系统的直接损伤、感染、梗阻、和肾衰竭。
一、病因(一)流行病学因素包括年龄、性别、职业、饮食成分和结构、水分摄入量、气候、代谢和遗传等因素影响尿路结石的形成。
(二)尿液因素1.形成结石物质排出过多,尿液中钙、草酸或尿酸排出量增加。
2.尿pH改变磷酸钙及磷酸镁铵结石易在碱性尿中形成尿酸结石和胱氨酸结石在酸性尿中形成上尿道结石大多为草酸钙结石(最常见)膀胱结石以磷酸镁胺结石为主3.尿液浓缩及尿中抑制晶体形成物质不足。
(三)泌尿系局部因素尿路梗阻、尿路感染及尿路异物。
二、临床表现(一)肾和输尿管结石(上尿路结石)主要表现是与活动有关的疼痛和血尿★。
1.疼痛:肾结石可引起肾区疼痛伴肋脊角叩痛★。
肾盂内大结石及肾盏结石,可无明显症状。
当结石在肾盂输尿管处嵌顿时,可出现肾绞痛★,绞痛突然发生,并向输尿管、下腹部及会阴部放射,同时伴有恶心、呕吐。
2.血尿绞痛发作时或发作后,出现肉眼或镜下血尿。
血尿为结石损伤黏膜★所致,多为镜下血尿,损伤严重时有肉眼血尿。
疼痛和血尿相继出现是肾和输尿管结石的特点。
3.其他症状结石引起严重的肾积水时,可触到增大的肾脏。
继发急性肾盂肾炎或肾积脓时,可有发热、畏寒、脓尿、肾区压痛。
双侧上尿路完全性梗阻时可导致无尿。
(二)膀胱结石排尿突然中断★是膀胱结石的典型症状,改变体位尿可继续排出。
(三)尿道结石表现为排尿困难,点滴状排尿及尿痛★,甚至造成急性尿潴留。
三、辅助检查(一)实验室检查1.尿液检查可有镜下血尿,合并感染时可见脓细胞。
尿液生化检查可测定钙、磷、尿酸、草酸等,有助于结石原因分析。
2.血液生化检查了解代谢情况。
3.结石成分分析是制定预防措施的依据。
(二)影像学检查1.泌尿系X线平片—主要诊断方法★90%以上的结石能在正、侧位平片中发现。
输尿管结石护理措施概述输尿管结石是一种常见的泌尿系统疾病,特指在输尿管内形成的固体结石。
它的形成可能与尿中物质的浓缩、酸碱平衡失调、尿液 pH 值改变、尿液滞留等多种因素有关。
输尿管结石可引起严重的腹痛、血尿和尿潴留等症状,对患者的生活和健康造成了严重影响。
护理措施是治疗和控制输尿管结石的重要环节,下面将列举一些常见的输尿管结石护理措施。
输尿管结石护理措施1.保持充足的水分摄入:增加每天的水分摄入量可以稀释尿液,减少结石的形成。
建议患者每天饮水量至少在2000ml以上,分次饮水可帮助维持稳定的尿液产生。
2.饮食调理:减少摄入高盐、高蛋白、高嘌呤等食物,例如咖啡、酒、肉类等。
增加新鲜蔬菜和水果的摄入,可帮助促进尿液中尿酸的排出,以降低尿液中结石形成的风险。
3.定期随访和检查:患者在治疗过程中需要定期复查尿常规、尿液 pH值和血常规等指标,以及进行定期的 B 超或 CT 检查。
这些检查可以帮助医生了解患者的病情变化,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4.合理用药: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医生可能会给予化石通排石剂、利尿剂等药物治疗。
患者应按照医生的嘱托合理用药,避免滥用药物,以免对肾脏和尿液产生不良影响。
5.控制疼痛:输尿管结石常伴有剧烈的腹痛,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可能需要镇痛药物的缓解。
但是要注意避免滥用镇痛药物,以免掩盖病情,延误治疗。
6.术后护理:对于无法通过非手术治疗方法排除的大型输尿管结石,可能需要进行手术治疗。
术后,患者需要注意休息,避免剧烈运动,减少腹压。
同时,患者需要按医生的建议继续用药并定期进行复查。
7.康复指导:输尿管结石在康复期也需要患者的持续关注和合理护理。
康复期的护理重点是防止结石复发和控制症状的恢复。
建议患者定期复查尿常规、B 超等检查,遵循医生的康复指导,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和饮食结构。
总结输尿管结石是一种多发病,给患者带来许多不适和痛苦。
因此,正确的护理措施可以帮助患者更好地控制和治疗疾病,减轻症状,提高康复效果。
泌尿系统结石该如何护理对于泌尿系统结石患者而言,由于结石影响导致正常小便成为一种折磨,特别是在患病期间,一个小不心还会增重病情。
为积极应对疾病的影响,必须要在患病期间做好相关护理工作,才有利于展开治疗,快速地恢复到正常水平。
有不少泌尿系统结石患者反应,在患病期间小便排出受限,不仅要注意饮食,还需要适当地进行运动,才能减轻结石的影响,以下对泌尿系统结石患者护理方法的总结与归纳:1 要创建优良的修养环境。
对于泌尿系统结石患者而言,必须要调节好自身的情绪与心理,要适当地转移对疾病的关注,在家修养期间应保持室内空气正常流通,还应该保持光线充足与柔和,室内湿度最好是控制在60%左右,温度则营造18℃~22℃之间。
家属应该给患者一定的空间,促使其处于舒适的氛围中,减轻疾病带来的痛苦,家属要与患者多多沟通,并鼓励患者积极参与治疗。
一方面,家属应督促患者正常用药,并在患者术后做好相应的营养支持。
先需要让患者定期碳酸氢钠碱化尿液,在尿结石治疗期间,为减轻患者的排尿痛苦,应采用相应的辅助措施。
另一方面,应做好相应相应的防感染措施,专门为患者提供单独的排便工具,贴身衣服清洗时也需要单独分开,并且督促患者出现感染情况后及时服用抗生素或者是进行治疗。
2 做好健康指导,进行常规护理。
为减轻患者的痉挛情况,达到解痉止痛的目的,出现肾绞痛后应在皮下注射阿托品,出现剧痛还要加用哌替啶。
平时患者需要大量饮水,并适当地进行运动和康复训練,控制好饮食,家属应在日常生活中为家属做好相应的护理体贴工作。
为促进排石,可以采用中药进行养身,配合体外冲击波碎石和溶石治疗措施,按照不同的结石类型做好饮食干预。
对于草酸盐结石患者,需对马铃薯、菠菜、甜菜等忌口,而尿酸盐结石则是最好不要吃动物内脏及豆类,且还要多喝些碳酸氢钠碱化尿液,按照结石性质进行饮食控制。
此外,磷酸盐结石患者最好是不要吃蛋黄以及牛奶,并在治疗前以及治疗前期间服用氯化铵酸化尿液。
在患者服药期间,家属要陪同患者去医院进行检查,特别是长期卧床的患者更需要进行翻身以及四肢活动,避免出现腿部退化等情况,以减少结石的形成可能。
泌尿系结石病人的护理
1.观察病情变化:护理人员应该密切观察病人的病情变化,包括疼痛
程度、尿量、尿液颜色和性状等。
任何异常情况应及时报告医生。
2.疼痛控制:病人在结石发作时会出现剧烈的腰背部疼痛,护理人员
应及时给予镇痛药物,并遵照医嘱给予相应的止痛治疗,以缓解病人的疼痛。
3.提供适当的液体:饮水不足会导致尿液浓缩,增加结石对泌尿道的
刺激,因此,护理人员应鼓励病人多饮水,以增加尿液的排出量,有助于
结石的排出。
4.帮助排石:当结石位于输尿管或膀胱时,护理人员应帮助病人进行
尿道冲洗和排尿,以促进结石的排出。
在操作时,应注意卫生,避免感染
的发生。
5.饮食指导:护理人员应向病人提供科学合理的饮食指导,避免高盐、高脂肪和高糖等不良饮食习惯,推荐适量的高纤维食物,例如水果、蔬菜、全谷物等,以帮助预防结石的形成。
6.心理支持:结石病人在疾病治疗和康复过程中往往会产生焦虑、恐
惧和抑郁等负面情绪,护理人员应给予合适的心理支持和关怀,以帮助他
们积极面对疾病,增强康复的信心。
7.定期随访:术后或治疗结束后,护理人员应定期进行复诊和随访,
包括对尿常规、尿液培养和B超等检查的监测,以及落实治疗方案和饮食
调整等。
总之,泌尿系结石病人的护理工作涉及到疼痛控制、液体管理、排尿帮助、饮食指导、心理支持和定期随访等多个方面。
护理人员应根据病人的具体情况进行个性化的护理措施,以提高病人的康复效果,减轻其痛苦和不适。
同时,护理人员还应加强自身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以提供更好的护理服务。
输尿管结石护理问题及措施
问题:
剧烈疼痛:患者输尿管结石引起的剧烈疼痛,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尿路梗阻和感染:输尿管结石可能导致尿路梗阻,增加感染的风险,加重患者病情。
液体摄入不足:由于疼痛和不适,患者可能减少液体摄入,增加结石形成的风险。
情绪焦虑和抑郁:患者因为疼痛和不适可能产生情绪问题,影响康复心理状态。
措施:
疼痛管理:
药物治疗:开具适当的镇痛药,如非甾体抗炎药(NSAIDs)或镇痛剂,以缓解患者的疼痛。
热敷或冷敷:根据患者的舒适度,采用热敷或冷敷,有助于缓解疼痛感。
尿路畅通和感染预防:
增加液体摄入:鼓励患者增加水分摄入,保持充足的尿液排出,有助于防止结石形成和尿路感染。
使用尿管:在必要时,考虑使用尿管来缓解尿液梗阻,减轻症状,同时预防感染。
饮食建议:
限制高盐高蛋白食物:避免高盐和高蛋白饮食,有助于减少结石形成的风险。
增加柠檬汁摄入:柠檬汁中的柠檬酸可以帮助溶解结石,建议适量摄入。
心理护理:
提供心理支持:通过专业医务人员或心理医生,为患者提供情绪支持和抚慰,帮助其应对疾病带来的焦虑和抑郁。
教育患者:向患者提供关于疾病的信息,让其了解治疗过程,增加对康复的信心。
定期随访:
随访计划:制定定期随访计划,监测患者的症状变化,调整治疗方案,确保康复过程的顺利进行。
泌尿系统结石该如何治疗结石是泌尿外科最常见的疾病之一,也是医生和病人经常面对的问题。
据不完全统计,在我国南方地区,泌尿外科结石病占1/3以上,甚至接近于1/2。
如此庞大的患者群体,如何做好结石病的防治工作,下面我们来看一下关于泌尿系结石的治疗:一、常见治疗方法1、物理治疗泌尿系结石患者朋友可以采取电疗、拔火罐等物理疗法,以止痛解痉。
如果身体允许的话,我们也可以配合叩击与结石对应的腰背部或经常跳跃等方式,那也可以促进石头排出去。
2、药物治疗泌尿系结石(1)使用溶石药目前只有对少数的尿酸盐、磷酸盐结石有溶解作用的药物。
我们可以利用生理盐水向膀胱内灌注来溶解胱氨酸盐结石;还有就是可以口服一些柠檬酸,或者碳酸钠使尿液呈碱性,来溶解尿酸盐结石。
(2)使用解痉止痛药如果出现肾绞痛的话,就需要肌肉注射哌替啶,如果症状没有明显好转,四个小时就需要注射一次,联合应用吗啡也可以起到解痉止痛的功效。
口服的解痉药有颠茄片、普鲁本辛和硝酸甘油等。
3、手术治疗泌尿系结石患者朋友可以针对结石的位置采用取石手术,如果病情反复发作、肾绞痛经药物等非手术治疗无效者、合并严重梗阻现象引起感染、或者已经出现了急性梗阻,那么这个时候就需要利用手术治疗了。
二、泌尿系结石的治疗方法(一)尿路结石1、如果患者的尿道结石位于患者的尿道口,通常可以用钳子夹住,但在取出结石时,要注意结石的近端尿道,以防止结石落后,会出现滑动的现象。
但是,如果患者的结石相对较小,可以通过轻柔按摩挤压治疗。
2、如果患者在患者的尿道窦内有尿道结石,可以通过注射无菌石蜡油然后将其推出,或将其夹紧,但值得一提的是这种治疗方法最好在麻醉下进行,以便于去除结石。
3、如果患者的尿道结石不能通过尿道取出,那么这个时候应该通过尿道切开和结石取出治疗。
如果患者的结石位于舟状窝内,则应切开患者的尿道口以便取出结石;但是,如果患者的结石位于后尿道,则应在治疗前将患者的结石推回膀胱;(二)肾结石1、体外冲击波碎石术体外冲击波碎石术是体外碎石机冲击和压碎石头直到石头被完全压碎的冲击波。
泌尿系结石护理【概念】泌尿系又称尿石症,是泌尿外科最常见的疾病之一。
尿石症包括肾结石、输尿管结石、膀胱结石及尿道结石。
上尿路结石指肾和输尿管结石;下尿路结石包括膀胱结石和尿道结石。
临床以上尿路结石多见。
【护理评估】1、病情评估(1)生命体征。
(2)疼痛的部位及性质。
(3)血尿出现的时间及血尿量。
(4)有无尿频、尿痛、尿急等膀胱刺激症状。
(5)有无发热、畏寒及结石引起的尿路梗阻症状。
(6)实验室、影像学、B 超、CT、输尿管肾镜检查结果。
2、对肾结石认知程度及心理承受能力。
3、自理能力。
【护理措施】1、非手术治疗与护理(1)药物排石治疗的病人,嘱病人将每次尿液排在指定的容器内,了解结石排出的情况。
(2)调整饮食结构。
(3)结石合并感染者,根据细菌培养及药物敏感试验结果,遵医嘱应用抗生素,控制感染,注意病人排尿次数及疗效的观察。
(4)肾绞痛的病人,遵医嘱输液及给予解痉镇痛药物,以缓解疼痛。
(5)尊医嘱测量尿液PH 值,对尿酸和胱氨酸结石的病人给予口服枸橼酸钾合剂,以碱化尿液;若需要酸化尿液,遵医嘱口服氯化铵。
(6)在不增加病人心肺负荷及体力能力承受的情况下,可适当进行跳跃等活动,促进结石的排出。
2、体外冲击波碎石与护理(1)告知病人在治疗过程中不随意移动体位;治疗中有较大的声响及治疗后出现血尿属正常现象,以减少紧张心理,取得配合。
(2)为避免腹部胀气,术前 3 天禁食易产气的食物,手术日早晨禁食、水。
(3)术后取平卧位,定时监测血压、脉搏的变化,发现异常及时通知医生。
(4)病人术后若出现头晕、恶心、呕吐等药物反应,嘱其卧床休息、禁食,遵医嘱静脉补充营养与水;无反应者可正常进食。
(5)观察并记录初次排尿的时间、每次间隔时间,以了解有无尿路梗阻及急性尿潴留征象。
(6)观察尿液的颜色、性质及量,术后多有血尿,记录血尿开始时间及终止时间,发现异常立即通知医生。
(7)鼓励病人每天饮水3000ml 以上,嘱病人经常更换体位,增加输尿管急尿潴留征象。
泌尿系结石护理护理诊断:1、疼痛与结石刺激引起的炎症、损伤及平滑肌痉挛有关。
2、排尿形态异常与结石或血块引起尿路梗阻有关。
3、潜在并发症:血尿、感染。
护理目标1、病人自述疼痛减轻,舒适感增强。
2、病人恢复正常的排尿功能。
3、病人未发生血尿、感染等并发症,若发生能够得到及时发现和处理。
护理措施1、缓解疼痛(1)观察:密切观察病人疼痛的部位、性质、程度、伴随症状有无变化及生命体征的关系。
(2)休息:发作期病人应卧床休息。
(3)镇痛:指导病人采用分散注意力、深呼吸等非药物性方法缓解疼痛,不能缓解时,遵医嘱应用镇痛药物。
2、保持尿路通畅和促进正常排尿(1)多饮水、多活动:鼓励非手术治疗的病人大量饮水,在病情允许的情况下,适当作一些跳跃和其他的体育运动,以促进结石排出。
ESWL后以及手术治疗后病人均可出现血尿,嘱病人多饮水,以免形成血块堵塞尿路。
(2)体位:结石位于中肾盏、肾盂、输尿管上段者,碎石后取头高脚低位,上半身抬高;结石位于肾下盏者碎石后取头低位。
左肾结石取右侧卧位,右肾结石取左侧卧位,同时叩击肾区,利于碎石由肾盏进入输尿管。
巨大肾结石碎石后可因短时间内大量碎石突然充填输尿管而发生堵塞,引起“石街”和继发感染,严重者引起肾功能改变;因此,碎石后应采取患侧卧位,以利结石随尿液逐渐排出。
非开放性手术的病人经内镜钳夹碎石后,也适当变换体位,增加排石。
(3)观察排石效果:观察尿液内是否有结石排出,每次排尿于玻璃瓶或金属盆内,可看见或听到结石的排出。
用纱布过滤尿液,收集结石碎渣作成成分分析;定期摄腹部平片观察结石排出情况。
3、并发症的观察、预防和护理(1)血尿:观察血尿变化情况。
遵医嘱应用止血药物,肾实质切开者,应卧床2周,减少出血机会。
(2)感然1)加强观察:注意病人生命体征、尿液颜色和性状及尿液检查结果。
2)饮水:鼓励病人多饮水,可起到内冲刷作用,也有利于感染的控制。
3)做好伤口及引流管的护理:经皮肾镜取石术后常规留置肾盂造瘘管,必要时放置输尿管引流管开放性手术术后常见引流管有伤口引流、尿管、肾盂造瘘管,输尿管支架、膀胱造瘘管等,应保持通畅和作好相应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