斑马线前车让行人情况之调查
- 格式:docx
- 大小:63.42 KB
- 文档页数:4
总结h市推行礼让斑马线的主要经验随着城市发展,道路上的交通流量越来越大,汽车、电动车、自行车等交通工具不断增加,行人在道路上行走也越来越危险,交通安全已成为人们讨论的热点。
在这种情况下,礼让斑马线成为了保障行人安全和维护交通秩序的必要措施。
h市从2015年开始推行礼让斑马线,经过几年的实践,总结出以下几点经验。
一、加强宣传教育礼让斑马线需要全民参与,但是很多车辆司机和行人对礼让斑马线的理解不够深刻。
因此,h市加强礼让斑马线宣传教育,利用多种方式向市民进行宣传。
如媒体宣传、LED屏幕展示、广场宣传、社区宣传等。
让广大群众逐步认识到礼让斑马线的重要性,建立文明驾驶和文明出行的意识。
二、提高交通执法力度礼让斑马线需要全天候的管理,需要规范的交通执法力度。
h市建立了礼让斑马线的执法制度,例如礼让斑马线区域设立固定和移动执法岗,加强对违法行为的处罚等。
三、科学设置斑马线在道路上科学设置斑马线,是礼让斑马线的重要保障。
斑马线的宽度、间距、颜色、亮度等设计决定了礼让斑马线的效果。
h市着重于科学设置斑马线,增加斑马线的亮度,让过往车辆和行人都能够清晰识别。
四、积极鼓励道路参与礼让斑马线需要市民的全程参与。
h市采取多种方法来鼓励市民参与,如发放礼让斑马线标志和明星礼让斑马线证书等,让市民获得参与礼让斑马线的荣誉感,进一步增强礼让斑马线的意识和参与度。
五、配合电子设备在道路上安装电子设备,可以更好的监管礼让斑马线的情况。
例如,设置高清摄像头,记录礼让斑马线的情况,迅速破案,并依据法规制裁违规行为的人员。
总之,礼让斑马线的推行需要全民参与,政府机构、社会组织、媒体、人民群众都要携手合作,共同致力于建设一个更为和谐、文明和安全的城市道路交通环境。
关于行人过马路习惯的调查报告
背景介绍
行人过马路时的安全意识和惯对于城市交通的顺畅和安全至关重要。
为了更好地了解行人的过马路惯,我们进行了一项调查。
调查方法
我们采用了问卷调查的方法,通过在不同地点观察行人的过马路行为并进行访问调查,收集了大量数据。
调查结果
根据我们的调查,以下是行人过马路的惯和现象:
1. 大多数行人会选择在合适的行人过街设施处过马路,遵守交通信号灯的指示。
2. 一些行人在道路上等待时会分心使用手机,导致在通过马路时注意力不集中,增加了交通事故的风险。
3. 有一部分行人会在红灯亮起后仍然横穿道路,这种违规行为
会给自己和其他交通参与者带来危险。
4. 行人之间的相互配合和体谅度较高,会主动礼让给老年人、
孩童等特殊群体。
结论
基于以上调查结果,我们提出以下建议以改善行人过马路的惯:
1. 加强宣传教育,提高行人的安全意识,特别是在使用手机等
分心行为方面。
2. 加大交通执法力度,严厉处罚违规行为,提高行人对交通规
则的遵守度。
3. 改善行人过街设施的设置和功能,提供更加方便、安全的过
马路环境。
通过采取以上措施,我们相信可以有效提高行人过马路的安全
性和效率,为城市交通的发展做出贡献。
机动车礼让行人的标准
作为交通参与者,机动车驾驶人应当遵守礼让行人的规定,确保行人的安全。
以下是机动车礼让行人的标准:
1.行人未到达双黄线时,汽车可以直行通过。
2.汽车和行人在同一侧,行人虽然已经在斑马线上,但是行人还没到达机动车道,汽车可以直行通过。
3.行人已经走到了斑马线上,在机动车道的位置上,这时就要礼让。
4.当行人行走到这个位置时,A车需要礼让停车,等待行人通过,B车辆可以不用让行,直行通过。
5.当行人已经在双黄线等待通过时,正在通过的同方向的机动车要停车礼让。
6.行人正在绿化带处的斑马线上,没有进入机动车道的斑马线时,机动车可以直行通过。
7.在机动车和非机动车混行的道路上,行人一旦进入斑马线,机动车此时就要停车礼让。
8.在机动车需要经过人行横道时,车辆应减速慢行。
9.当行人通过斑马线时,所在车道及下一车道的车辆必须停车让行。
遵守礼让行人的规定是每个机动车驾驶人的义务和责任,也是保障道路交通安全的重要措施之一。
关于斑马线礼让行人作文3篇关于斑马线礼让行人作文3篇引导语:在日常学习、工作和生活中,大家对作文都不陌生吧,借助作文可以提高我们的语言组织能力。
你所见过的作文是什么样的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关于斑马线礼让行人作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关于斑马线礼让行人作文篇1上周日中午,我到离家不远的菜市场买菜,当返回至住所斜对面没有交通信号灯的路口时,一辆接一辆的小汽车、摩托车在几条车道呼啸而过。
我顶火辣辣的秋阳站在斑马线上等了好几分钟,如潮的车流才稍稍缓和下来。
当看到左方向来车至少相隔几十米远时,我便迈步过马路。
可刚行走至路中央时,斜对面一辆日式吉普车便朝我行走的车道来势汹汹地斜转过来。
此时,左方向那辆小汽车又已疾驰到我的身后,使得我进也不是,退也不是,只好站在原地,待那耀武扬威的吉普车转过弯来驶离之后才继续前行。
斑马线,又称人行横道线,是行人穿越马路时的绿色通道。
在人流量较多的地方和十字路口,交警部门都设置了斑马线,以维护安全有序的道路交通环境。
《道路交通安全法》规定:“机动车行经人行横道时,应当减速行驶;遇行人通过人行横道,应当停车让行。
”这一法律条文体现了以人为本的原则。
然而,在现实社会生活中,许多机动车驾驶员尤其是汽车驾驶员漠视法律、漠视这条生命线。
他们在享受现代物质文明的同时,精神却很不文明,在斑马线上非但不按规定减速避让行人,反而毫无顾忌地鸣喇叭加速前行。
早在十几年前,我所在地就明文禁止机动车在城区鸣放喇叭,可是机动车的喇叭声仍在斑马线上不绝于耳。
礼让斑马线,虽然这是个老话题,但作为一个常常步行的人,我还是有话想说,有话要说,对于行人路过没有交通信号灯的斑马线时那种无奈、那种恐惧、那种不被人尊重的愤慨心境,似乎有不吐不快的感觉。
在拿到汽车驾驶证前,我平时上下班或买菜购物,很多时候都是步行往返。
为支持环保,也为了健身,即使成了有车一族后,节假日不用赶时间上班,外出办事或购物能够在半小时内到达的我都坚持步行。
小车人行横道碰撞行人深度调查报告我们针对一起小车人行横道碰撞行人的严重事故进行了深入调查。
事故发生在我国某城市,涉及一辆小型轿车和一名行人。
通过对事故现场、当事人、目击者等多方面的调查,我们对事故原因、后果及影响有了全面的了解。
现将调查报告如下:一、事故背景及概况事故发生在2021年某月某日,地点位于城市一条主干道的人行横道上。
当天下午,驾驶员李某驾驶一辆小型轿车沿该道路行驶,当行驶至人行横道时,与正在过马路的行人陈某发生碰撞,造成陈某严重受伤。
事发后,驾驶员李某立即报警,并积极参与救援。
二、事故原因分析1.驾驶员因素:经调查,驾驶员李某具有合法驾驶资质,事故发生时未发现酒驾、毒驾等违法行为。
但李某表示,事发时行人突然出现,使其来不及采取避让措施。
2.行人因素:行人陈某在事故发生时未遵守交通信号灯指示,违规穿越人行横道。
此外,陈某未采取任何防碰撞措施,如佩戴反光衣物等。
3.道路设施因素:事故发生地段人行横道设施齐全,设有交通信号灯、人行道、护栏等。
但调查发现,该路段人行横道与相邻路段的绿化带相连,绿化带高度影响了驾驶员的视线,使驾驶员在行驶过程中难以发现行人。
4.环境因素:事故发生时,天气晴朗,视线良好。
但道路两侧的树木和建筑影响了驾驶员对周边环境的观察,加之车流量较大,驾驶员可能在行驶过程中分散注意力。
三、事故后果及影响事故造成行人陈某头部、腿部等多处受伤,送往医院救治。
事故现场周围交通受到一定影响,导致短暂拥堵。
事故还引发了周边居民对道路交通安全问题的关注,要求政府部门加强管理。
四、预防措施及建议1.加强驾驶员安全教育,提高遵守交通法规的意识,加大对违法行为的处罚力度。
2.提高行人交通安全意识,加强对行人交通违法行为的宣传教育。
3.完善人行横道设施,加大绿化带高度,优化路段视线条件。
4.加大交通安全宣传力度,提高人民群众对交通安全的认识。
5.加强对人行横道等重点区域的巡逻执法,确保道路交通安全。
尊敬的领导:您好!我是一名交通参与者,近日在道路上因未能礼让行人而发生了不文明交通行为。
在此,我深感愧疚,特此向您提交这份检讨书,以表达我对此事件的懊悔和对自身行为的深刻反思。
首先,我要对我未能礼让行人这一行为表示深深的歉意。
作为一名公民,我深知遵守交通规则、尊重他人是基本的社会公德。
然而,在事发当天,由于一时疏忽,我未能按照交通法规的要求,在斑马线前减速慢行,导致行人不得不紧急避让,给行人带来了极大的安全隐患。
这种行为严重违反了交通法规,损害了社会风气,也影响了我国文明交通的形象。
以下是我在此次事件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1. 法律意识淡薄。
我深知交通法规的重要性,但在实际生活中,我却未能时刻警醒自己,严格遵守交通规则。
此次事件的发生,暴露出我在法律意识方面的严重不足。
2. 自我约束力不强。
在驾驶过程中,我未能做到时刻保持警惕,对周围环境进行充分观察。
在斑马线前,我未能及时减速,导致事故发生。
3. 缺乏同情心。
在事发时,我未能充分考虑到行人的感受,只是一味地追求自己的速度。
这种行为严重忽视了行人权益,缺乏对他人生命的尊重。
为了改正上述错误,我决定采取以下措施:1. 加强法律学习。
我将认真学习交通法规,提高自己的法律意识,确保在今后的驾驶过程中严格遵守交通规则。
2. 增强自我约束力。
在驾驶过程中,我将时刻保持警惕,对周围环境进行充分观察,确保行车安全。
3. 培养同情心。
在今后的生活中,我将更加关注他人的感受,尊重他人的权益,做到文明驾驶。
最后,我再次为我的错误行为向您表示诚挚的歉意。
请您给予我改正错误的机会,让我在今后的日子里,以更加文明、礼貌的方式参与交通,为构建和谐交通环境贡献自己的力量。
谨此检讨!敬上[您的姓名] [日期]。
不礼让斑马线的原则及危害1.引言1.1 概述概述部分的内容可以按照以下方式编写:概述:不礼让斑马线已成为当今社会交通中的一个普遍现象。
斑马线作为行人的通行通道,本应受到车辆驾驶人的尊重和保护。
然而,许多驾驶人选择无视斑马线,不仅违背了交通规则,更违背了人与人之间的基本道德准则。
本文旨在探讨不礼让斑马线的原则和危害,以期引起人们对这一现象的关注和反思。
不礼让斑马线是指在行人等待通过斑马线时,车辆无视其权益,不让行人先行通过。
这种不礼让行为较为普遍,尤其在繁忙的交叉口和拥堵的路段更为突出。
不礼让斑马线的行为严重侵犯了行人的权益,也给交通秩序和道路安全带来了严重隐患。
在正文部分,我们将首先介绍不礼让斑马线的定义和背景,包括相关交通规则。
其次,我们将详细列举和分析不礼让斑马线的具体行为。
接下来,我们将讨论不礼让斑马线带来的道德和社会问题,包括行人的权益和相互尊重。
最后,我们将重点关注不礼让斑马线对交通安全带来的危害,并提出相关的解决方案。
通过本文的探讨,我们希望能够加强人们对不礼让斑马线问题的认识,唤起大众对行人权益的关注,同时强调礼让斑马线的重要性。
只有通过广泛宣传教育,形成文明交通的良好氛围,我们才能共同创造出一个安全、有序、和谐的道路环境。
文章结构部分的内容可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文章标题:不礼让斑马线的原则及危害- 对于读者来说,文章标题应该能够准确地概括文章的主题,并且吸引读者的兴趣。
这篇文章的标题明确指出了主题是关于不礼让斑马线的原则和危害。
2. 引言:- 引言部分用来引出文章的背景和意义,让读者了解文章的目的和重要性。
在本篇文章的引言中,可以通过介绍斑马线作为行人横过马路的重要设施以及许多人不礼让斑马线的情况,来引出文章的主题和目的。
3. 正文:- 正文是文章的核心部分,主要阐述不礼让斑马线的原则和危害。
可以分成两个小节进行讨论。
- 2.1 不礼让斑马线的原则:这一小节可以先对不礼让斑马线的定义和背景进行介绍,说明礼让斑马线是一种交通规则和道德要求。
“人行横道斑马线未礼让行人”专项整治行动调研报告“人行横道斑马线未礼让行人”专项整治行动调研报告在我们平凡的日常里,越来越多人会去使用报告,不同的报告内容同样也是不同的。
那么大家知道标准正式的报告格式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人行横道斑马线未礼让行人”专项整治行动调研报告,欢迎大家分享。
自从倡导“人行横道斑马线礼让行人”(以下简称“礼让行人”)以来,群众积极参与,表现出很高的素质和自觉性。
县交警部门也在县城范围开展了“人行横道斑马线未礼让行人”专项整治行动,通过固定抓拍、移动抓拍和交警路面执法,对机动车在斑马线前不礼让行人的交通陋习进行教育、处罚。
形成了良好的效果,机动车“礼让行人”蔚然成风,已经成为我县一道靓丽的风景。
一、存在的问题但是成效的背后也存在着各种问题,主要体现在:1.观念上未正确把握“礼让行人”的法理由来和实际意义,机械地把机动车“礼让行人”异化为行人拥有无限路权,影响了正常的交通秩序,弱化了治堵效果,人为造成了交通拥堵。
2.行为上没有明确的礼让规则支撑,行人、机动车驾驶员无所适从。
现在城市道路基本上都达到了单向双车道以上,在这样的.道路上机动车礼让行人的规则不明确,成为困扰行人、机动车驾驶员一道心病。
根据我县流传的礼让规则,行人只要进入了斑马线一端后整个通行过程,道路所有车道上的车辆均需停车让行,但这样的规定显然对交通造成很大的影响。
而全国各个城市对礼让规则似乎有不同的规定,有些城市规定:单向两条以上车道的斑马线时,如果行人已经通过了第一条车道,进入第二、三条车道,停在第一条车道的机动车在确保安全的情况下可以慢速安全通过,不必等行人走完整条斑马线。
由于没有一个统一而明确的规则,行人、机动车驾驶员对如何正确礼让无所适从,影响了交通效率。
3.执法上存在不平衡现象,只罚驾驶人、不规范路人行为,未能同步提高两者的交通文明水准。
虽然在道路上行人是弱者,但在《道路交通安全法》面前驾驶人显然是弱者。
斑马线不礼让行人抓拍系统解决方案
应用场景
面向道路信号灯控或非信号灯控的斑马线行人过街场景中,机动车未避让行人的违法行为进行抓拍取证。
用户需求
机动车行经人行横道,应当减速行驶,遇行人通行,必须停车让行。
对此,法律法规早就明确规定,但是人行横道上“人躲车”的现状,依然普遍存在。
针对此类情况,交管部门需要通过智能的前端设备自动识别不礼让行人的机动车辆,并进行实时抓拍取证,从而让斑马线真正成为行人的“生命线”。
方案介绍
系统通过部署在路口或道路的前端设备对机动车的通行信息和行人运行方向、数量等信息进行实时检测,自动捕获存在不礼让行人的违法车辆信息,为交通管理部门提供一种新的执法取证手段,实现对斑马线不礼让行人行为的治理,进而规范驾驶员驾驶行为,打造城市文明行车、守法行驶的交通环境。
方案亮点
•支持多业务场景:针对非信号灯路口和信号灯路口的斑马线不礼让行人的业务场景,均可实现不礼让行为的检测和抓拍;
•多种视频跟踪技术:系统综合了国际先进的几种跟踪算法,使得有效跟踪的距离可以覆盖人行横道前后30米的区域,为判断目标行驶轨迹创造了极为有利的条件,大大提高了违章检测的可靠性。
基于车辆轮廓的跟踪算法能提高区分前后跟车的准确性,即使车辆无车牌,也能捕获与跟踪。
•系统结构简洁,集成度高:系统组件均采用嵌入式结构设计,系统安全稳定;一体化抓拍单元集行人检测和机动车检测于一体,实现机动车信息和行人信息的交互,数据实时性更有保证。
整体系统组件少,功能齐全,便于施工调试。
关于机动车让行人的规定机动车行经人行横道时,应当减速行驶。
遇行人正在通过人行横道,应当停车让行。
机动车行经没有交通信号的道路时,遇行人横过道路,应当避让。
对遇行人正在通行人行横道时未停车让行的行为,交警将依法处以罚款100元,记3分的处罚,造成交通事故的,罚款200元,记3分。
关于机动车让行人的规定标准1、在有信号灯控制的路口,人行道信号灯绿灯有行人通过时,车辆必须停车礼让,如果行人在过斑马线途中信号灯变为红灯,行人还没有通过斑马线的可以继续通过斑马线,车辆也必须礼让。
2、在没有信号灯的路口,车辆行驶至斑马线前,如本车道及相邻车道前斑马线上有行人通行,必须停车礼让。
机动车礼让行人的标准:1、机动车行经人行横道时,应当减速行驶。
2、遇行人正在通过人行横道,应当停车让行。
3、机动车行经没有交通信号的道路时,遇行人横过道路,应当避让。
《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三十八条规定:机动车行经人行横道时,应当减速行驶;遇行人正在通过人行横道,应当停车让行;机动车行经没有交通信号的道路时,遇行人横过道路,应当避让。
如出现未礼让行人的行为,罚款100元并记3分;因未礼让行人造成交通事故的,罚款200并记3分。
《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七十六条机动车发生交通事故造成人身伤亡、财产损失的,由保险公司在机动车第三者责任强制保险责任限额范围内予以赔偿;不足的部分,按照下列规定承担赔偿责任:(一)机动车之间发生交通事故的,由有过错的一方承担赔偿责任;双方都有过错的,按照各自过错的比例分担责任。
(二)机动车与非机动车驾驶人、行人之间发生交通事故,非机动车驾驶人、行人没有过错的,由机动车一方承担赔偿责任;有证据证明非机动车驾驶人、行人有过错的,根据过错程度适当减轻机动车一方的赔偿责任;机动车一方没有过错的,承担不超过百分之十的赔偿责任。
交通事故的损失是由非机动车驾驶人、行人故意碰撞机动车造成的,机动车一方不承担赔偿责任。
行车中的避让规则有以下10点:1.变更车道(并线)车辆,应避让原车道直行车;2.通过路口时,转弯车辆避让直行车;3.进出环岛时,环岛内的直行车辆,避让出环岛的车;4.进出环岛时,进入环岛的车辆,避让出环岛和环岛内的执行车;5.进出主辅路时,辅路机动车避让主路出辅路的车辆;6.进出主辅路时,进入主路的机动车,避让主路内行驶的车辆;7.在两辆车相对行驶的时候,如果道路一侧有障碍物,那么有障碍物一侧的车辆,避让无障碍物一侧的车辆;8.路口转弯时,左侧车辆避让右侧机动车;9.在专用公交车站台,社会车辆避让公交车;10.在农村道路行驶时,机动车避让农用车。
浅谈‚礼让斑马线‛存在的问题及治理对策自2015年9月1日起,###公安局在全市开展深化‚文明礼让斑马线‛主题活动的专项整治行动,采用教育与处罚相结合的管理方式,整治一批不礼让行为和不文明过马路行为。
针对机动车行经斑马线时,不自觉减速行驶;遇行人正在通行时不停车让行以及行人、非机动车闯红灯、随意横穿马路等交通陋习,通过交通技术监控设备进行记录和执勤民警当场予以教育、纠正,依据当事人违法行为,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道路交通安全条例》,给予罚款150元、记3分的处罚。
同时落实抄告制度,对区域内行政机关、企业事业、社会团体及其他组织车辆违反上述规定的,抄告其违法行为至所在单位。
斑马线就是生命线,《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早就明确规定:机动车行经人行横道时,应当减速行驶;遇行人正在通过人行横道,应当停车让行。
不礼让斑马线直接危及行人的生命安全。
据公安部去年年底统计,我国机动车与行人发生的交通事故中,主要事故原因基本是机动车不避让行人。
2013年至2014年,全国在斑马线上因不礼让导致的交通事故有###起,共造成###人死亡,其中发生在城市道路的不礼让斑马线事故最多,占总数的###%。
为了继续深入开展‚礼让斑马线你我齐参与‛活动,###推出几项新举措,包括开展专项整治行动,由###公安交警支队牵头,完善路口相关标识标示,加强在斑马线上的执法,加大市区重点路口、路段不礼让行为的处罚力度;选择有条件的学校,利用开学典礼和校园主题活动,通过‚小手拉大手‛,发动社区、家长共同参与;征集私家车和公务车参加集中张贴车贴活动,相继开展‚礼让斑马线‛活动,对确保道路交通畅通有序,预防和遏制交通事故起到了重要作用。
下面,就‚礼让斑马线‛存在的问题、成因与治理对策谈一下自己粗浅的看法。
一、“礼让斑马线”突出存在的问题(一)交通参与者安全意识薄弱。
目前,大部分机动车驾驶人都学习和了解过驾驶机动车上道路行驶时需要礼让斑马线,但在###区有些机动车驾驶人对于行人、电动车等无视交通规则随意横穿马路、在机动车行车绿灯亮时还需要不需要‚礼让‛正在斑马线内行走的行人是否需要礼让也提出质疑,甚至有些机动车驾驶人认为机动车在斑马线上正常行驶时发生交通事故,应该由不遵守交通规则的行人负事故的全责,不礼让斑马线,横生险象;行人对‚礼让斑马线‛的认识模糊,觉得‚礼让斑马线‛是机动车的事,安全意识较为薄弱,在过斑马线时无论什么情况都要车让行人,因此一些行人在过班马线时闯红灯,一些自行车、电动车也跟风照闯,造成了行人、自行车、电动车乱闯班马线行为,耽误机动车的正常行驶,造成交通拥堵。
斑马线未礼让行人检讨书
尊敬的交通管理部门:
我是一名普通的市民,但我却犯了一个常见但危险的交通违规行为——未礼让斑马线上的行人。
在这里,我向您表示深深的歉意,并希望能够通过这篇检讨书来提醒自己和其他车辆驾驶人员重视行人安全,遵守交通法规。
在城市里,斑马线是行人过马路的必经之路。
作为车辆驾驶人员,我们应该时刻保持警觉,礼让行人,确保行人的安全。
但在我这次的违规行为中,我没有给行人让路,甚至加速通过斑马线,给行人造成了不必要的危险和压力。
在此,我深刻认识到自己的错误,也感受到了行人的不易。
在车辆和行人的交通中,行人是最脆弱的一方,我们作为车辆驾驶人员,应该时刻牢记安全第一,礼让行人,遵守交通法规。
我会通过以下几点来提高自己的交通安全意识,避免再次犯错:
一、遵守交通法规,礼让斑马线上的行人。
在行人过马路时,我会主动减速让路,确保行人的安全。
二、注意交通信号灯的指示,确保自己和行人的安全。
尤其在繁忙的路段,交通信号灯的指示是保证交通安全的重要因素。
三、加强交通安全知识的学习,提高自己的交通安全意识。
我会认真学习交通法规和交通安全知识,增强自己的交通安全意识。
四、帮助他人提高交通安全意识,共同营造良好的交通环境。
我会向身边的人宣传交通安全知识,帮助他们提高交通安全意识,共同营造良好的交通环境。
我再次向交通管理部门和所有行人道歉,也希望能引起大家对交通安全的重视。
让我们共同遵守交通法规,共同营造安全、有序、和谐的交通环境。
杭州市“礼让斑马线”的现状分析和治理对策发布时间:2021-06-17T15:06:47.093Z 来源:《基层建设》2021年第6期作者:李佳玲[导读] 摘要:人行横道线俗称“斑马线”,也被称作“生命线”。
在斑马线上行“礼让”之礼,不仅是为了尊重生命、减少道路交通事故的发生,也是一个城市文明程度最直观地体现。
浙江农林大学摘要:人行横道线俗称“斑马线”,也被称作“生命线”。
在斑马线上行“礼让”之礼,不仅是为了尊重生命、减少道路交通事故的发生,也是一个城市文明程度最直观地体现。
本篇文章通过实地调研以及问卷调查法,了解并分析杭州市民在“礼让斑马线”的法规提出后,对杭州市的交通状况变化以及机动车礼让感受情况,发现杭州市“礼让斑马线”的政策实施仍然存在对行人监督不够,道路设计不合理等问题,并就此提出提高居民出行素质、加强宣传、利用信息网络技术加强合作等对策建议。
关键词:礼让斑马线;礼让行人;杭州引言随着近年来我国经济和城市化的飞速发展,根据公安部的统计,2020年全国的机动车保有量达3.72亿辆,机动车驾驶人达4.56亿人。
目前,全国已经有70个城市的汽车保有量超过100万辆[1]。
日益增加的机动车数量给有限的道路资源带来了巨大的压力。
人车冲突成为了我国道路交通管理严峻的问题。
根据相关数据统计,我国因机动车未按照规定礼让导致的事故占全国交通事故的90%[2]。
“礼让斑马线”是指机动车在行经人行横道时,应当减速行驶;在行经无交通信号灯的斑马线时自觉、主动地减速行驶、停车让行或避让的文明行为和现象。
然而在现实生活中,有机动车驾驶者无视法规条例,肆意加速过行;也有行人灵活利用过街安全间隙强行过街的。
“礼让斑马线”的提出,会有效缓解人车冲突,增强人行横道上的秩序,提高交叉路口的交通安全以及通行能力。
本文将通过对杭州市实地观察、问卷调查等方法进行调研,发现杭州市“礼让斑马线”面临的问题并分析其原因,总结出有针对性的对策建议,使得“礼让斑马线”成为杭州市更响亮的名片。
文明礼让斑马线_小学作文500字斑马线也即人行横道线,为道路上白色而平行的粗实线,因酷似斑马身上的花纹而得名。
斑马线是供行人横过道路使用的,是行人的安全线、生命线,神圣不可侵犯。
下面给大家带来几篇关于文明礼让斑马线为话题作文,欢迎大家参考借鉴。
【篇一:文明礼让斑马线】上午,我和台州晚报的小记者一起来到外东浦的十字路口看一些汽车是否遵守交通规则,把不文明的现象和礼让的现象记载下来。
现在就听我来说说吧:我们先站在斑马线的附近看着,只见一个骑自行的男子,就在绿灯快要变红灯的一刹那间竟然骑着自行车若无其事地冲过去,真险啊!忽然,我们又发现一位叔叔正在车流之间停停走走,差点从车上摔下来,真担心啊......虽然现在有许多不文明的现象,但也有互相谦让的好市民,看前方福民大厦路口,车水马龙,司机们并不因为拥挤而烦躁,而多是笑眯眯地相互礼让,等待......尽管通过这次活动,我知道不文明的现象依然存在,但只要我们遵守交通规则,文明谦让,我相信我们的城市一定会更美好起来的!【篇二:礼让斑马线】前些时候,我在电视上看到:政府规定机动车要在斑马线前停车停车礼让行人,不然就要罚款。
我心中有一个问号:那么多开车的人,会做到吗?有一天,我和外婆正在经过斑马线,看到不远外驶来一辆6路公交车,我和外婆想等公交车开过再走,便停了下来,出乎意料的是:公交车在我们面前停了下来,车上的驾驶员叔叔对我们摆了摆手,示意我们先过去,我对叔叔说了声谢谢,便拉着外婆快步走过了斑马线。
这件事深深在烙在我的脑海里,我国交通一直很拥护,经常出现堵塞、撞车的现象,严重的时候还导致死亡。
如果每个开车的人都能像这位叔叔一样,做到文明礼让,我们行人能自觉遵守交通规则,那么,我们就能生活在一个安全的环境中了。
让我们都从最简单的做起:礼让斑马线吧!【篇三:文明礼让斑马线作文】今天想和大家说说在"文明礼让斑马线"活动中,我们公交车如何做到在斑马线前礼让!斑马线,大家都很熟悉,在红绿灯路口、学校门口、繁华路段,都会见到斑马线,在道路交通中,斑马线被称为生命线。
机动车遇斑马线礼让行人情况之调查
【研究起因】
最近爸爸送我上学,我在爸爸车里听到电台的一则新闻:南京市内所有的公交车在人行横道前遇到行人必须停车礼让行人先走、对违反这一规定的司机将严惩,紧跟着交管局的领导在电话采访连线里也要求每位机动车的司机在斑马线前必须让行人先走,否则也将受到相应的处罚!对于这则新闻,爸爸对我说,斑马线前机动车礼让行人是法律的规定,人人必须遵守、机动车是强势群体而行人是弱势群体等一通大道理,我听着连连点头。
我很好奇司机们对于这项规定的遵守情况,于是和爸爸找了个周末一起做了调查。
【搜集数据】
1、燕山路星雨华府北门的斑马线前---马路南侧:
9:00---9:15 共通过机动车53辆,其中公交车8辆,出租车22辆,货车2辆,社会其他车辆21辆。
经过的4辆公交车3次遇到行人都主动让行;经过的14辆出租车5次遇到行人只有3辆主动让行;经过的1辆货车1次遇到行人没有让行;经过的14辆社会车辆5次只有6辆主动让行。
2、江东中路万达广场附近的斑马线前---马路西侧:
9:45---10:00 共通过机动车70辆,其中公交车12辆,出租车18辆,社会其他车辆40辆。
经过的12辆公交车5次遇到行人只有1辆未让行;经过的12辆出租车8次遇到行人只有5辆主动让行;经过的28辆社会车辆6次只有9辆主动让行。
3、月安街南京致远外国语小学附近的斑马线前---马路北侧
10:30---10:45 共通过机动车48辆,其中公交车10辆,出租车12辆,货车2辆,社会其他车辆24辆。
经过的8辆公交车5次遇到行人全部都让行;经过的6辆出租车4次遇到行人只有2辆主动让行;经过的1辆货车1次遇到行人没有让行(还不礼貌地骂了行人1句),经过的12辆社会车辆5次只有4辆主动让行。
【图表分析】
通过调查后的数据进行表格统计再计算,得出各种车辆的平均合格率如下:公交车的平均合格率:(100%+92%+100%)÷3=97%
出租车的平均合格率:(21%+42%+33%)÷3=32%
货车的平均合格率:(0%+0%+0%)÷3=0%
社会车辆合格率:(43%+32%+33%)÷3=36%
平均总合格率:(97%+32%+0+36%)÷3=41.25%
从计算后得出的数据,可以看出公交车的遵守率为最高,达到97%;出租车和社会车辆的遵守率仅有32%和36%;货车的遵守率最低为0。
平均总合格率只有41.25%。
于是我又思考,调查的情况咋就这么糟糕呢?是不是我们随机抽查的不准,接着我和爸爸又在斑马线旁随机问了几个正要过路的行人—----因为路上行人匆匆,我们只问了5位,我们的问题是最近10次你过马路有多少车停下让你先走,哪种车让你们的次数多?
路人甲:10次有4次会有车让,公交车让的多些,出租车少,货车没有;
路人乙:10次有5次会有车让,公交车让的多些,出租车少,货车没有;
路人丙:10次有4次会有车让,公交车让的多些,出租车少,货车没有;
路人丁:10次有3次会有车让,公交车让的多些,出租车少,货车没有;
路人戊:10次有4次会有车让,公交车让的多些,出租车少,货车没有;
甲乙丙丁戊
调查行人在过斑马线时机动车停车的概率
从这组随机问人的数据看,遵守合格率也只有40%,公交车大于出租车大于货车。
取到了这两种数据,合格率也不相上下,41.25%对40%。
爸爸帮我分析了大致的原因,他也不太能确定是否分析得正确,只是从他的经验考虑:公交车的驾驶员每天早上到单位都要报到,接受安全员的嘱咐或车队的管理规定,不遵守的进行经济或待岗处罚;出租车和货车一般对时间较敏感,时间对他们就是钱高于一切,白天晚上交接班就私下约定,没有特殊情况出租车公司也管不到,除非有投诉也就象征性地罚款拔几根毛而已;社会车辆更没有多少组织或各自的单位能约束司机的行为了,就看各自的道德和法律观念了。
【我的建议】
1、企事业单位及媒体增加法律对这一行为的宣传力度;
2、驾照核发时应该就有相关法规提示,让所有的司机明确目标,严格要求自己,
不能单靠法律的约束,要树立减少事故发生的决心。
3、在路口增设监测违法设备,对违法的行为进行经济等处罚;
4、多建一些地下通道,也提高车辆的通行率;
5、学校也可进行相关法规的宣传,要求学生和家里开车的亲人说说礼让行人的
好处,因为大人要给小孩做榜样,这样宣传效果会事半功倍。
【我的收获】
通过这次调查,我明白了遵守交通规则是大家应该做的,每个人都要要自
觉养成习惯。
这是我自己第一次参与感兴趣的话题进行调查,发现数学真的能够学以致用。
通过一系列的数据分析,还能让我找到问题及研究方法,看来学好数学对我们的生活还是真的大有影响呢!
爸爸建议我们把调查的资料集数据分析在网上论坛上发布下,通过宣传让大家都能把口号落实到行动上,自觉遵守法规。
同时爸爸答应我以后开车带头遵守交通法、礼让行人,同时也为我以后长大开车遵守交通法礼让行人打下了深深的烙印!
南京致远外国语小学五(5)班
高煜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