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_施工过程组织与流水施工原理
- 格式:pptx
- 大小:319.35 KB
- 文档页数:70
第一章施工组织概论1、公路建设的内容和特点是什么? 其资金来源有哪些?答:公路建设的内容:公路的小修、保养;公路工程的大中修与技术改造;公路工程基本建设。
公路建筑产品的特点:产品的固定性、产品的多样性、产品形体的庞大性、产品部分结构的易损性。
公路施工的技术经济特点:施工流动性大,施工协作性高,施工周期长,受外界干扰及自然因素影响大。
资金来源是:凡属于固定资产的维修、固定资产的更新和技术改造资金由交通经费即养路费开支;而扩大再生产中的新建公路和新建大中桥等基本建设投资开支。
12、施工组织设计的定义,目的,任务是什么?答:施工组织设计:从工程的全局出发,按照客观的施工规律和当时当地的具体条件,统筹考虑施工活动中的人力、资金、材料、机械和施工方法这五个主要因素后,对整个工程的施工进度和资源消耗等做出的科学而合理的安排。
施工组织研究的目的是:从人力、资金、材料、机械和施工方法这五个主要因素进行科学而合理的安排,使之在一定的时间和空间内,得以实现有组织、有计划、均衡地施工,使整个工程在施工中取得时间上消耗少、工期短;质量上精度高、功能好;经济上资金省、成本低。
任务:确定开工前必须完成的各项准备工作;计算工程量、合理部署施工力量、确定劳动力、机械、材料等的需要量和供应方案;确定施工方案,选择施工机具;安排施工顺序,编制施工进度计划;确定工地上的设备停放场、料场、仓库、办公室、预制场地等的平面布置;制定确保工程质量及安全生产的有效技术措施。
第二章施工过程组织原理15、施工过程组织的原则是什么?保持施工过程连续性的意义是什么?答:施工组织的原则是:施工过程的连续性,施工过程的协调性、施工过程的均衡性、施工过程的经济性。
保持施工过程连续性的意义是:可以缩短建设周期,减少在制品数量,节省流动资金,可以避免产品在停放等待时引起的损失,对提高劳动生产率,具有很大的经济意义。
16、施工过程空间组织和时间组织解决问题是什么?答:施工过程时间组织解决的问题是:解决项目的施工作业方式,以及施工作业单位(工序)的排序和衔接问题。
第二章流水施工原理流水施工是一种科学、有效的工程项目施工组织方法之一,它可以充分地利用工作时间和操作空间,减少非生产性劳动消耗,提高劳动生产率,保证工程施工连续、均衡、有节奏地进行,从而对提高工程质量、降低工程造价、缩短工期有着显著的作用。
第一节基本概念一、流水施工方式(一)组织施工的方式【考虑因素】施工特点、工艺流程、资源利用、平面或空间布置要求;【组织方式】依次施工、平行施工、流水施工。
【举例】某住宅区拟建三栋结构相同的建筑物,其编号分别为I、II、III,各建筑物的基础工程均可分解为挖土方、浇混凝土基础和回填土三个施工过程,分别由相应的专业队按施工工艺要求依次完成,每个专业队在每栋建筑物的施工时间均为5周,各专业队的人数分别为10人、16人和8人。
三栋建筑物的基础工程施工的不同组织方式如图所示:1.依次施工将拟建工程项目中的每一个施工对象分解为若干个施工过程,按施工工艺要求依次完成每一个施工过程;当一个施工对象完成后,再按同样的顺序完成下一个施工对象,依次类推,直至完成所有施工对象。
依次施工方式具有的特点:(1)没有充分地利用工作面进行施工,施工工期长;(2)如果按专业成立工作队,则各专业队不能连续作业,有时间间歇,劳动力及施工机具等资源无法均衡使用;(3)如果由一个工作队完成全部施工任务,则不能实现专业化施工,不利于提高劳动生产率和工程质量;(4)单位时间内投入的劳动力、施工机具、材料等资源量较少,有利于资源供应的组织;(5)施工现场的组织、管理比较简单。
2.平行施工组织几个劳动组织相同的工作队,在同一时间、不同的空间,按施工工艺要求完成各施工对象。
平行施工方式具有的特点:(1)充分地利用工作面进行施工,工期短;(2)如果每一个施工对象均按专业成立工作队,劳动力及施工机具等资源无法均衡使用;(3)如果由一个工作队完成一个施工对象的全部施工任务,则不能实现专业化施工,不利于提高劳动生产率;(4)单位时间内投入的劳动力、施工机具、材料等资源成倍的增加,不利于资源供应的组织;(5)施工现场的组织管理比较复杂。
第二章流水施工原理第三节非节奏流水施工在组织流水施工时,经常由于工程结构形式、施工条件不同等原因,使得各施工过程在各施工段上的工程量有较大差异,或因专业工作队的生产效率相差较大,导致各施工过程的流水节拍随施工段的不同而不同,且不同施工过程之间的流水节拍又有很大差异。
这时,流水节拍虽无任何规律,但仍可利用流水施工原理组织流水施工,使各专业工作队在满足连续施工的条件下,实现搭接。
这种非节奏流水施工方式是建设工程流水施工的普遍方式。
一、非节奏流水施工的特点非节奏流水施工具有以下特点:①各施工过程在各施工段的流水节拍不全相等;②相邻施工过程的流水步距不尽相等;③专业工作队数等于施工过程数;④各专业工作队能够在施工段上连续作业,但有的施工段之间可能有空闲时间。
例题:(03年考题)建设工程组织非节奏流水施工时,其特点之一是( )。
A.各专业队能够在施工段上连续作业,但施工段之间可能有空闲时间B.相邻施工过程的流水步距等于前一施工过程中第一个施工段的流水节拍C.各专业队能够在施工段上连续作业,施工段之间不可能有空闲时间D.相邻施工过程的流水步距等于后一施工过程中最后一个施工段的流水节拍答案:A。
例题:(04年考题)建设工程组织非节奏流水施工时,其特点之一是( )。
A.各专业工作队能够在施工段上连续作业,但有的施工段之间可能有空闲时间B.同一施工过程的流水节拍不全相等,从而使专业工作队有时无法连续作业C.相邻施工过程的流水步距不全相等,从而使专业工作队数大于施工过程数D.虽然在施工段上没有空闲时间,但有的专业工作队有时无法连续作业答案:A。
例题:(04年考题)建设工程组织流水施工时,相邻专业工作队之间的流水步距不尽相等,但专业工作队数等于施工过程数的流水施工方式是( )。
A.固定节拍流水施工和加快的成倍节拍流水施工 B.加快的成倍节拍流水施工和非节奏流水施工C.固定节拍流水施工和一般的成倍节拍流水施工D.一般的成倍节拍流水施工和非节奏流水施工答案:D。
第2章流水施工原理作业答案第1题:某分部工程有三个施工段,各施工过程的流水节拍如后。
试组织该分部工程的流水施工,并绘制进度图表,确定流水工期。
已知各施工过程的流水节拍为:(1)t1=t2=t3=3天;(2)t1=2天,t2=4天, t3=2天;(3)t1=2天,t2=3天,t3=5天解:(1)t1=t2=t3=3天,可以组织固定节拍流水施工。
流水步距k=3天进度图表如下:流水工期T = Σk + t m = 3+3+9 = 15(天)(2)t1=2天,t2=4天, t3=2天;可以组织成倍数流水施工。
流水步距k={2,4,2}的最大公约数,k=2天。
各作业班组数b i =t i / k:施工过程1,t1=2天,b1=2/2=1施工过程2,t2=4天,b2=4/2=2施工过程3,t3=2天,b3=2/2=1所有作业班组数n´=1+2+1=4进度图表如下:流水工期T = Σk + tm = 2+2+2+6 = 12(天)(3)t1=2天,t2=3天,t3=5天,可以组织分别流水施工。
各资料组合如下表:节拍 施工段施工过程I II III 1 (t1) 2 2 2 2 (t2) 3 3 3 3 (t3)555流水步距k 的确定:施工过程1与施工过程2之间的流水步距k 12=max{2,1,0,-9}=2天施工过程2与施工过程3之间的流水步距k 23= max{3,1,-1,-15}=3天 进度图表如下:流水工期T = 2+3+15 = 20天第2题:(多个方案)有两栋同类型的建筑基础施工,每栋有三个主导施工过程,即挖土t 1=3天,砖基础t 2=6天,回填土t 3=3天。
(1)试组织两栋建筑基础施工阶段的流水施工,确定每栋基础最少划分的施工段并说明原因。
(2)试计算流水工期,绘出流水施工进度计划。
方案一:解:t 1=3天,t 2=6天, t 3=3天;可以组织成倍数流水施工。
流水步距k={3,6,3}的最大公约数, k=3天。
流⽔施⼯原理及计算公式流⽔施⼯原理⼀、掌握流⽔施⼯参数的概念知识点:流⽔施⼯的参数为了说明组织流⽔施⼯时,各施⼯过程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开展情况及相互依存关系,这⾥引⼊⼀些描述⼯艺流程、空间布置和时间安排等⽅⾯的状态参数——流⽔施⼯参数,包括⼯艺参数、空间参数和时间参数。
(⼀)⼯艺参数⼯艺参数是指组织流⽔施⼯时,⽤以表达流⽔施⼯在施⼯⼯艺⽅⾯进展状态的参数,通常包括施⼯过程和流⽔强度两上参数。
1.施⼯过程组织建设⼯程流⽔施⼯时,根据施⼯组织及计划安排需要⽽将计划任务划分成的⼦项称为施⼯过程。
施⼯过程的数⽬⼀般⽤⼩写n来表⽰,它是流⽔施⼯的确要参数之⼀。
根据性质和特点不同,施⼯过程⼀般分为三类,即建造类施⼯过程、运输类施⼯过程和制备类施⼯过程。
(1)建造类施⼯过程,是指在施⼯对象的空间上直接进⾏砌筑、安装与加⼯,最终形成建筑产品的施⼯过程。
(2)运输因施⼯过程,是指将建筑材料、各类构配件、成品、制品和设备等运到⼯地仓库或施⼯现场使⽤地点的施⼯过程。
(3)制备类施⼯过程,是指为了提⾼建筑产品⽣产的⼯⼚化、机械化程度和⽣产能⼒⽽形成的施⼯过程。
如砂浆、混凝⼟、各类制品、门窗等的制备过程和混凝⼟构件的预制过程。
由于建造类施⼯过程占有施⼯对象的空间,直接影响⼯期的长短,因此必须列⼊施⼯进度计划,并在其中⼤多作为主导施⼯过程或关键的⼯作。
运输类与制备类施⼯过程⼀般不占有施⼯对象的⼯作⾯,不影响⼯期,故不需要列⼊流⽔施⼯进度计划之中,只有当其占有施⼯对象的⼯作⾯,影响⼯期时,才列⼊施⼯进度计划中。
2.流⽔强度流⽔强度是指流⽔施⼯的某施⼯过程(专业⼯作队)在单位时间内完成的⼯程量,也称为流⽔能⼒或⽣产能⼒。
流⽔强度通常⽤⼤写V来表⽰。
表⽰:V——某施过程(队)的流⽔强度Ri——投⼊该施⼯过程的第i 种资源量(施⼯机械台数或⼯⼈数)Si——投⼊该施⼯过程的第i 种资源的产量定额X——投⼊该过程的资源种类数(⼆)空间参数空间参数是指在组织流⽔施⼯时,⽤以表达流⽔施⼯在空间布置上开展状态的参数。
高新技术工程学校专业课教案
织方式。
6 、各施工对象的施工到达了最大限度的搭接,工期略擅长平行施工,
大大短于顺序施工,各专业施工队的工作是连续进行的,各作业面上也
不间断地有工作队进行施工作业
7、特点:工期较短;资源投入较均匀;各工作队连续作业;能连续、
均衡地生产,充分利用时间和空间。
由于实行了作业队的专业化施工,
有利于提高操作工人的劳动熟练水平,进而更好地提高劳动生产率,保
障施工质量;工期大大短,劳动力和资料供应相对冷静,节约了临时设
施费用,增加了降低施工本钞票的可能;采用流水施工也为文明施工和
施工治理现代化制造了条件
8、流水施工的技术经济效果
〔1〕各专业施工队连续作业,防止了“窝工〞现象,缩短了工期,
使建设工程尽早建成投产、尽早收回投资并发挥效益。
〔2〕施工作业面无空闲,充分利用了工作面,有利于提高设备使
用效率,保障了文明施工、平安施工。
〔3〕实行施工队伍专业化,有利于提高工人的专业技术水平,极
大地提高了劳动生产率,保障了施工质量。
〔4〕施工过程的节奏性,便于科学地组织人工、资料和机械设备
等各种资源的供应,降低了施工本钞票,提高了施工企业的经济效益。
同时,适应建筑工业化开展的需要,满足工程治理现代化的要求。
三、作业:流水施工,平行施工,依次施工的特点
教学后记本节课重点突破需要进一步提高,因为学生没有接触过工地生活,关于工程的组织与治理理解起来依旧特别困难。
教案检查第个教案,共个教案。
检查人:日期:月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