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春福师《文学概论》在线作业一
- 格式:doc
- 大小:31.41 KB
- 文档页数:17
《文学概论》思考与练习及答案(上)《文学概论》试题(第一到八章)第一章一、填空(10分,每一空1分。
)1、提出文学作为一种活动,是由作品、作家、世界、读者等四个要素组成的文艺家是。
2、目前,国内外文学理论界一般把文艺学分为、、。
3、面对创作—作品-接受和文学创造-艺术价值-艺术消费这统一的文学活动系统,把社会学、心理学等多种视角和方法融合在一起的理论是。
4、在西方文论中,有名的“直觉”说是由意大利美学家提出的。
5、美国著名学者、在《文学理论》一书中,对文学理论、文学批评和文学史三者进行了区别。
6、诞生于马克思主义为文艺学开辟了新篇章。
7、文学社会学在中国可以上溯到孟子的说。
二、名词解释(30分,每一题6分。
)1、文艺学2、文学理论3、文学批评4、文学史5、文学社会学三、判断(10分,每一题5分。
)1、文学理论作为一门科学,它具有实践性和自身独特的价值取向。
2、文学理论的任务一般有文学活动论、文学创作论、文学作品构成论、文学接受论。
四、论述题(50分,每一题25分。
)1、阐述文学理论的性质。
2、文学理论的基本形态有哪些?划分依据是什么?第二章一、填空(10分,每一空1分。
)1、在《列夫?托尔斯泰是俄国革命的镜子》一文中,首次用反映这个词说明了文学是对于生活的反映,这篇文章的作者是。
2、完整地提出并论述“审美意识形态”这个概念的是西方和东方信仰的学者。
3、马克思主义的文学反映论把文学看成是主体对于客体的的认识。
4、马克思主义认为,从现代的经济学观念看,文学是一种。
5、宣扬形式对内容的超越,往往用现代语言学来解释文学的本质的是。
6、人本主义的文论把作为文论研究的核心。
7、中国当代的文学理论建设以作为理论指南。
8、建设中国当代的文学理论,要具有,体现时代精神。
9、马克思、恩格斯总结西方19世纪以前的文学实践,批判继承西方古典美学,特别是古典美学的基础上,创立了马克思文学理论。
10、20世纪被称为,中国当代文学理论的建设必须面对20世纪西方文论的挑战。
福师《文学概论》在线作业一试卷总分:100 测试时间:--一、单选题(共 15 道试题,共 30 分。
)1. (C )侧重以暗示的方式寄寓审美意蕴,基本特征:暗示性和朦胧性。
A. 现实型文学B. 理想型文学C. 象征型文学D. 想象型文学2. ( C )在叙述故事中的作用具有二重性:既有推动情节发展的“行动元”功能,又有显现性格特征的“角色”功能。
A. 事件 B. 情节 C. 人物 D. 场景3. ( C )是有关系的事物之间的相互替换,或用一物代另一物,或用一部分代全体。
A. 夸张B. 对比C. 借代D. 用典4. ( A )是指在阅读文学作品时,读者为作品中的思想情感、理想愿望及人物的命运遭际所打动,从而形成的一种强烈的心灵感应状态。
A. 共鸣B. 净化C. 领悟D. 延留5. 意大利语的柔和甜蜜在不知不觉中渗入到意大利作家的资质中去。
对于英国人来说,他们更讲究作品的力量、活力和雄浑,他们爱讽喻和明喻甚于一切。
这两个例子体现了( B )。
A. 文学风格与时代文化的关系B. 文学风格与民族文化的关系C. 文学风格与地域文化的关系D. 文学风格与流派文化的关系6. ( C )是诗句在语法上的错置,是惯常词序的颠倒。
有的倒装句是为了迁应格律,有的是为了加强某一意象,突出话语的表现力。
A. 夸张 B. 对比 C. 倒装 D. 歧义7. ( D )充分运用夸张、变形、虚构的方法,不求外表的真实,遵循情感的逻辑,追求情感的真实。
A. 现实型文学B. 理想型文学C. 象征型文学D. 想象型文学8. ( A )侧重以写实的方式再现客观现实,基本特征是再现性和逼真性。
A. 现实型文学B. 理想型文学C. 象征型文学D. 想象型文学9. (A )主要是指运用现代心理学的成果来对作家的创作心理及作品人物心理进行分析,从而探求作品的真实意图,以获得其真实价值的批评。
A. 心理学批评B. 语言学批评C. 文化批评D. 审美批评10. 奥地利精神病医生、精神分析学派创始人( C )在精神分析理论中指出具有动物性的“本我”对理性的“自我”有着强大的内驱作用。
文学概论形考作业文学概论形考作业1 1简答题(每小题10分,共40 分)1.试论文学风格的特征。
答:(1)、文学风格的独创性。
风格独创性是文学风格最突出的特征,它是与作家鲜明的创作个性和自觉的艺术追求密不可分。
(2)、文学风格的稳定性。
一个作家的风格形成后,往往在很长时间里保持不变,这与作家创作个性的稳定性和连续性有关,但风格的稳定性是相对的。
(3)、文学风格的多样性。
这是作家创作个性各不相同的反映。
表现对象的广阔无垠,受众审美的各异其趣,也是风格多样化的原因。
风格多样化也可能体现在同一个作家身上。
2. 简述文学活动四要素的关系。
答:文学活动的四要素是指文学作品、创作它的作家、阅读它的读者以及作家和读者生活于其中并成为文学作品所反映所表现的大千世界。
文学活动四要素的关系:世界是文学的基础,作家和读者是文学活动的主体,作品是活动的产物。
3.简述文学的社会功能。
答:文学只有通过读者才能实现它的社会作用,而读者又是生活在一定社会历史环境之中的。
无论他是否自觉,他的接受活动都会受其社会存在的制约。
因此,要正确认识文学的社会作用,就必须注意到人的社会存在是怎样从根本上规定他对文学作品的把握。
和一切社会意识形式一样,文学对社会生活的作用只能是一种反作用,是第二性的,要以社会存在对自身和读者的决定作用为前提。
就是说,社会存在不仅决定着某种文学艺术能否产生、存在,而且还决定这种文学艺术可能发生多大的社会影响。
当年,一些青年男女可以被汤显祖《牡丹亭》感动得死去活来,有人甚至因此伤心而死;可是今天的读者尽管还会欣赏这部古典名剧,却不会再达到那样的程度的。
究其原因,最根本的一点,就是因为社会存在的条件已经完全不同了。
普列汉诺夫说过:“相似的社会原因,自然产生相似的精神结果。
”文学对社会生活的作用首先要受社会存在的制约。
强调这一点并不是否认文学自身的价值,文学作品一经作家创作出来,其美学价值便客观地存在于作品之中,是不依赖于文化环境的变迁的。
19春《文学概论》作业1
文学鉴赏与文学批评的关系在于()
A.它们是同一种活动的两种称谓
B.文学批评以文学鉴赏为基础
C.文学批评与文学鉴赏是无关联的
D.文学鉴赏以文学批评为前提
正确答案:B
西方文学史上第一个自觉的文学思潮是()
A.浪漫主义
B.现实主义
C.古典主义
D.现代主义
正确答案:A
中国抒情理论史上最负盛名的美学范畴是()
A.意象
B.肌理
C.格调
D.意境
正确答案:D
高雅文学有时又被称为()
A.精英文学
B.大众文学
C.严肃文学
D.纯文学
正确答案:ACD
按照艺术形象存在方式的标准分类,艺术可以分为()
A.静态艺术
B.动态艺术
C.表现艺术
D.时间艺术
E.空间艺术。
福师《语言学概论》在线作业一一、单选题(共10 道试题,共20 分。
)1. 与“看电影”相同组合类型的短语是()。
A. 看一本B. 看一回C. 看一次D. 看一遍正确答案:A2. “骄”,原指高大健壮的马,现成为表“自高自大”义的语素。
这属于:A. 词义的扩大B. 词义的缩小C. 词义的转移D. 词义的增加正确答案:C3. “闻”的音节如何拼写?()A. wen--w u e nB. wen--w e nC. wen--u e nD. wen--w u e i n.正确答案:C4. 下列选项中属于偏正式的是:A. 眼花B. 脸红C. 地震D. 雪白正确答案:D5. “嘴”,本指身体的口,后来变为指一切动物的口(甚至比喻一切事物的出入部分,如“茶壶嘴”。
),这属于:A. 词义的扩大B. 词义的缩小C. 词义的转移D. 词义的增加正确答案:A6. 语音的本质属性是:A. 生理属性B. 物理属性C. 心理属性D. 社会属性正确答案:D7. 组合规则的发展主要表现为:A. 形态的改变B. 语法范畴的消长C. 词类的发展D. 语序的变化正确答案:D8. 研究某个具体语言的语音,即研究某一种语言或某一种方言的语音情况的的语音学是:A. 普通语音学B. 专语语音学C. 历史语音学D. 实验语音学正确答案:B9. 北京话“友好”中的“友”实际读音声调是阳平,这种现象属于语流音变中的( )。
A. 同化B. 异化C. 弱化D. 脱落正确答案:B10. 语言中,()是发展速度最快的部分。
A. 一般词汇B. 语音C. 语法D. 基本词汇正确答案:A福师《语言学概论》在线作业一二、多选题(共22 道试题,共44 分。
)1. 形态学分类法根据语法结构特点把人类语言分为:A. 孤立语B. 屈折语C. 粘着语D. 复综语正确答案:ABCD2. 洋泾浜语的特点是:A. 语法较为简单B. 规则减少到最低限度C. 语音也因受当地语言系统的影响而大走样D. 词汇量也有限正确答案:ABCD3. 人类语言和所谓动物“语言”的区别:A. 人类语言具有单位明晰性特点B. 人类语言的音义结合具有任意性特点C. 人类语言是一种开放系统D. 人类语言具有结构的二层性正确答案:ABCD4. 洋泾浜是语言接触中的一种畸形的语言现象。
福师《语言学概论》在线作业一福师《语言学概论》在线作业一一、单选题共10题,20分1.与“看电影”相同组合类型的短语是()。
A看一本B看一回C看一次D看一遍正确答案:A学生答案:A得分:.解析:2.语言中,()是发展速度最快的部分。
A一般词汇B语音C语法D基本词汇正确答案:A学生答案:A得分:.解析:3.下列选项中属于偏正式的是:A眼花B脸红C地震D雪白正确答案:D学生答案:D得分:.解析:4.借词“苏打(soda 英)”的形成通过下面途径:A音译B音译加意译C半音译半意译D意译学生答案:A得分:.解析:5.世界上的语种中使用人口最多的是:A英语B汉语C俄语D法语正确答案:B学生答案:B得分:.解析:6.“骄”,原指高大健壮的马,现成为表“自高自大”义的语素。
这属于:A词义的扩大B词义的缩小C词义的转移D词义的增加正确答案:C学生答案:C得分:.解析:7.“兵器”是“兵”的:A本义B中心意义C派生意义D唯一意义正确答案:A学生答案:A得分:.解析:8.北京话“友好”中的“友”实际读音声调是阳平,这种现象属于语流音变中的( )。
A同化B异化C弱化D脱落学生答案:B得分:.解析:9.在各个语系中,()是研究的最充分、最深入的一个语系。
A汉藏语系B印欧语系C南亚语系D高加索语系正确答案:B学生答案:B得分:.解析:10.借词“啤酒”的形成通过下面途径:A音译B音译加意译C半音译半意译D意译正确答案:B学生答案:B得分:.解析:二、多选题共22题,44分1.各国人语言不通,但看球赛时欢呼、鼓掌,说明:A语言是民族性的B思维能力是全民性的C语言是全民性的D思维是民族性的正确答案:AB学生答案:AB得分:.解析:2.音位的特征有:A辨义性B最小的能辨义的语音单位C民族性D地域性正确答案:ABCD学生答案:ABCD得分:.解析:3.语言发展的外部原因是:A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生产关系的改变,科学技术的发展B不同社会的联系、交往、接触C语言系统内部的各种因素相互关系、影响D社会发展正确答案:ABD学生答案:ABD得分:.解析:4.语法的特性:A抽象性B生成性C稳固性D民族性与普遍性正确答案:ABCD学生答案:ABCD得分:.解析:5.历史上存在过和直到今天仍然存在的表意文字:A古埃及的圣书字B汉字C中美洲的马雅文字D我国纳西族的东巴文字正确答案:ABCD学生答案:ABCD得分:.解析:6.汉语语法的主要特点:A语序的变化对语法结构和语法意义起重大影响B虚词的运用对语法结构和语法意义有重要作用C汉语词类跟句法成份之间不存在简单的-一对应的关系D短语的结构与句子的结构以及词的结构基本一致正确答案:ABCD学生答案:ABCD得分:.解析:7.作为语言符号与其他符号的不同,主要有两点:A随意约定B这些符号都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与其他符号相对地存在C复杂性D强生成性正确答案:CD学生答案:CD得分:.解析:8.语言中的文化遗迹表现为:A从语词的出现证明古代文明B从词义的变化看科学技术的进步C从亲属称谓了解婚姻制度D从借词看不同民族文化的接触正确答案:ABCD学生答案:ABCD得分:.解析:9.下列关于交际工具的地位与关系,说法正确的有()。
19春《文学概论》作业_11.[单选题]在西方文论史上,将19世纪的现实主义定名为“批判现实主义”的作家是( )。
A.巴尔扎克B.狄更斯C.托尔斯泰D.高尔基2.[单选题]与绘画、音乐相比,文学的长处在于()。
A.善于描绘空间形象B.有极强的节奏感C.善于传达人的情意和思考D.能直接呈现人和事物的形象3.[单选题]提到阿Q,我们就会想到“精神胜利法”;提到林黛玉,我们就会想到她多愁善感的性格,这说明()A.典型性格必须具有贯穿其全部活动的总特征B.典型人物就是类型性格的代表C.只要把某种性格描写推向极致就能创造出典型D.多样的性格组合才构成典型4.[单选题]文学作品反映社会生活、传达作家体验所达到的准确清晰与概括深刻的程度,这是文学作品的A.创造性B.真实性C.倾向性D.艺术性5.[单选题]文学作品是一个符号系统,是一个完整的自我调节的实体和按语言规律组织起来的语言的产物。
这个观点属于下列哪一种批评方法?( )A.神话原型批评B.读者反应批评C.结构主义批评D.女性主义批评6.[单选题]口头传播是文学传播发展的()A.第一阶段B.第二阶段C.第三阶段D.第四阶段7.[单选题]自觉提倡“三一律”的文学思潮是()A.现实主义B.自然主义C.古典主义D.现代主义8.[单选题]林语堂说中国散文具有“可吟唱性”。
这是指()A.中国散文必须配乐B.中国散文应当押韵C.中国散文具有节奏感和平仄交替D.中国散文适合于歌唱9.[单选题]从近代叙事观念来看,最重要的叙事作品样式是( )A.电影文学B.电视文学C.戏剧D.小说10.[单选题]在叙事文学作品的题材三要素中,最重要的是___。
A.素材B.情节C.人物D.环境11.[判断题]文学是无功利的,所以就不能有任何功利考虑。
A.对B.错12.[判断题]古典文论的著名命题“诗言志”是《诗大序》中提出的。
A.对B.错13.[判断题]诗与应用文的区别在于句子的排列方式。
(单选题) 1: ()是指读者在阅读文学作品时,继共鸣和净化之后而进入的一个更高阶段,包括潜思默想、洞悉宇宙奥妙、体悟人生真谛、提升精神境界等状况与过程。
A: 共鸣B: 净化C: 领悟D: 延留正确答案:(单选题) 2: ()是借他物(喻体)来表现某物(喻本)的修辞方式。
A: 比喻B: 象征C: 倒装D: 歧义正确答案:(单选题) 3: 意大利语的柔和甜蜜在不知不觉中渗入到意大利作家的资质中去。
对于英国人来说,他们更讲究作品的力量、活力和雄浑,他们爱讽喻和明喻甚于一切。
这两个例子体现了()。
A: 文学风格与时代文化的关系B: 文学风格与民族文化的关系C: 文学风格与地域文化的关系D: 文学风格与流派文化的关系正确答案:(单选题) 4: ()认为文学作品是一个独立自足的整体,是一种有组织的符号结构,意义只需要从文本去寻求而无需借助于外部因素加以说明。
A: 心理学批评B: 语言学批评C: 文化批评D: 审美批评正确答案:(单选题) 5: ()主要是指运用现代心理学的成果来对作家的创作心理及作品人物心理进行分析,从而探求作品的真实意图,以获得其真实价值的批评。
A: 心理学批评B: 语言学批评C: 文化批评D: 审美批评正确答案:(单选题) 6: ()的基本特征是凝练性、跳跃性、节奏韵律性。
A: 诗B: 小说C: 剧本D: 散文正确答案:(单选题) 7: ()是指在阅读文学作品时,读者为作品中的思想情感、理想愿望及人物的命运遭际所打动,从而形成的一种强烈的心灵感应状态。
A: 共鸣B: 净化C: 领悟D: 延留正确答案:(单选题) 8: 读者阅读文学作品的过程,本应是还原作家心目中的形象、情感体验和思想见解的过程。
但实际上,完全的还原是不可能的,读者阅读的“第二文本”总是“第一文本”的种种异变。
其中,()是指在某一特定文本中,作家融进的情感虽是确定的,但在具有不同期待视野的读者那儿,却会唤起不同程度或不同性质的情感体验。
《文学概论》习题与答案(解答仅供参考)一、名词解释1. 文学:文学是以语言为媒介,通过艺术形式表现人类情感、思想和生活经验的艺术门类。
2. 主题:主题是文学作品中所要表达的中心思想或基本观念,是作者对人生、社会、自然等问题的看法和态度的集中体现。
3. 叙事视角:叙事视角是指文学作品中叙述者观察和讲述故事的角度和立场,包括第一人称、第二人称和第三人称等不同的叙述方式。
4. 意象:意象是文学作品中通过形象生动的语言和象征手法创造出的具有深远意义的形象或画面,能够激发读者的联想和情感共鸣。
5. 文体:文体是指文学作品的语言风格、结构形式、表现手法等方面的总体特征和类型划分,如诗歌、小说、散文、戏剧等。
二、填空题1. 文学创作的基本要素包括人物、情节、______和主题。
答案:环境2. 文学批评的主要方法有历史批评、伦理批评、______和形式主义批评等。
答案:审美批评3. 文学作品中的象征手法常常通过特定的______来表达深层的含义和主题。
答案:意象4. 叙述者的角度和立场会影响读者对文学作品的理解和感受,这是______理论的重要观点。
答案:叙事学5. 中国古代文论中的“诗言志”强调了诗歌创作的______功能。
答案:抒情三、单项选择题1. 下列哪一项不是文学作品的主题可能涉及的内容?A. 人生哲理B. 社会现象C. 自然科学D. 情感体验答案:C. 自然科学2. 下列哪种叙述视角会让读者感到更加亲近和参与故事?A. 第一人称B. 第二人称C. 第三人称全知视角D. 第三人称限制视角答案:A. 第一人称3. 下列哪个词语的意思是指文学作品中的人物性格和行为与现实生活中的人有所不同?A. 再现B. 表现C. 象征D. 类型化答案:D. 类型化4. 下列哪一种文学体裁通常以韵文的形式出现,注重音乐性和节奏感?A. 小说B. 散文C. 戏剧D. 诗歌答案:D. 诗歌5. 下列哪一种文学批评方法更关注文学作品的道德价值和社会意义?A. 审美批评B. 历史批评C. 伦理批评D. 形式主义批评答案:C. 伦理批评四、多项选择题1. 下列哪些是文学作品中的常见人物类型?A. 英雄人物B. 平民百姓C. 反面角色D. 神话人物答案:ABCD2. 下列哪些是文学批评的基本原则?A. 客观性B. 创新性C. 系统性D. 深刻性答案:ACD3. 下列哪些是文学作品中的常见叙事技巧?A. 倒叙B. 插叙C. 对比D. 悬念答案:ABCD4. 下列哪些是文学作品中的常见修辞手法?A. 比喻B. 排比C. 设问D. 夸张答案:ABCD5. 下列哪些是中国古代文论中的重要概念?A. 风骨B. 意境C. 情感D. 笔墨答案:ABCD五、判断题1. 文学作品中的情节是构成故事的基础,也是展现人物性格和主题的重要手段。
文学概论19春在线作业2-0004
哪种小说标志着中国小说的正式形成:()
A:志人小说
B:志怪小说
C:唐传奇
D:白话小说
答案:C
作品中作家为表现情感所借助的抒情角色叫做()
A:作家本人
B:抒情主人公
C:反面人物
D:现实人物
答案:B
下列哪种说法不能成为“文学是一种语言艺术”这一命题的依据:A:语言是文学意义的中介形式
B:语言是文学的直接构成因素
C:语言决定了文学的特殊性
D:语言能穷尽文学作品的意义
答案:D
文学鉴赏和文学批评活动的前提和基础是()
A:文学阅读
B:文学创作
C:文学接受
D:文学消费
答案:A
对阅读的活动产生作用最大的是()
A:审美心境
B:理想心境
C:现实心境
D:创作心境
答案:A
在文学创作的过程中,会有瞬间获得突破性进展的特殊情况,这种情况就是()。
A:灵感
B:构思
C:经验内省
D:艺术概括
答案:A
小说摹仿以及再现现实生活的手段是:()
A:叙事
B:纪实
C:抒情
D:描写
答案:A
抒情文学对客观世界的反映是()的间接反映。
A:主观化
B:客观化
C:情绪化。
文学概论形考作业1判断正误(正确的填“对”,错误的填“错”,每小题2分,共20分)(总分20.00) 1.同样是注重作者情感的表现,但西方的“表现论”与中国的“诗言志”论是有所不同。
( )(2.00分)正确2.文学是社会境遇中个体体验的语言蕴藉。
(2.00分)错误正确3.文学的原初含义不仅指今天意义的诗歌、抒情散文等,今天一般不被看作文学的但有文采的一些语言作品,也可以称之为文学。
( )(2.00分) 正确4.文学的原初含义就是指今天意义的诗歌、抒情散文等。
( )(2.00分) 错误正确5.是否运用语言来写作并最终形成语言作品,这是文学区别于其他艺术的最基本特征。
(2.00分)正确6.文学是人们出于本能对自然的摹仿。
( )(2.00分)错误正确7.文言文和白话文具有相同的文化修辞形象。
( )(2.00分)错误正确8.“文学”一词最早出现在孔子《论语》中,指文章和博学,被列为孔门四科之一。
(2.00分)错误正确9.许多文学理论专家没能写出好的文学作品,这说明文学理论不能指导文学创作。
( )(2.00分)错误正确10.是否运用语言来写作并最终形成语言作品,这是文学区别于其他艺术的最基本特征。
( )(2.00分)正确简答题(每小题10分,共40分)(总分40.00)1.结合实际,谈谈你对高雅文化与大众文化文本的认识。
(10.00分)答:(1)高雅文本是体现知识分子的个体理想性深思、社会批判或美学探索旨趣的文学文本。
具体表现为:语言形式创新、社会关怀、个性化趣味。
对于语言的形式创新,是说高雅文化文本总是善于总结前人的语言形式惯例,发现其中的传统活力和弊端,并从民间文化和大众文化中吸取资源,从而力求做出新的原创性努力。
比如,白居易的诗歌,它作为高雅文化文本是毋庸置疑的,而它的在语言上汲取百姓生活的丰富的营养更是不可忽视的。
社会关怀,知识分子的一个突出特点,就是以强烈的责任感自觉地关心社会问题,尤其表现为不顾或冲破僵化文化控制而执意针砭时弊、揭露矛盾。
练习一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1.无论是中国还是在西方,最早研究文学的学科都叫(C )A.文艺学B.文学学C.诗学D.文学理论2.《镜与灯——浪漫主义文论及批评传统》的作者是(D )A.亚里士多德B.黑格尔C.英伽登D.艾布拉姆斯3.作为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基石之一的文学活动论把文学艺术看成是(C )A.社会生活的反映B.精神生产C.人的生活活动D.一种社会意识形态4.作为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基石之一的艺术生产论把文学看成是(C )A.人的生活活动B.社会生活的反映C.精神生产D.主体与主体之间的对话与交往5.文学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点是(C )A.社会生活B.文学作品C.人D.摹仿6.马克思说“人却懂得按照任何一个种的尺度来进行生产”,这个尺度是指(A )A.合规律性B.合目的性C.深刻性D.丰富性7.从作者与作品的关系角度认识文学的本质,所形成的文学观念是(B )A.摹仿论B.表现论C.文学本体论D.读者反应论8.在西方,强调文学与作者的联系,进而强调作品表现功能的表现论正式出现于(C )A.15世纪B.16世纪C.17、18世纪D.19世纪9.接受美学和读者反应批评兴起于(D )A.20世纪30年代B.20世纪40年代C.20世纪50年代D.20世纪60年代10.用哈贝马斯的理论来看,文学活动系统是由世界、作者、作品、读者构成的一个(B )A.系统结构B.交往结构C.读者反应系统D.创造系统11.在弗雷泽《金枝》有两条巫术原理,其中“甲乙二物接触后,施力于甲可影响乙,施力于乙可影响甲”称为(B )A.相似律B.接触律C.必然律D.可然律12.文学艺术发生的根本原因是(D )A.巫术B.游戏C.宗教D.劳动13.章炳麟认为:“文学者,以有文字著之竹帛,故谓之文;论其法式,谓之文学。
”其文学的概念是( A )A.广义的B.狭义的C.审美的符号学的14.在中国,文学的审美属性被正式确认是在(B )A.先秦时期B.魏晋南北朝时期C.唐宋时期D.明清时期15.在西方,狭义的文学从广义的文学中独立出来是在(C )A.古希腊时期B.古罗马时期C.18世纪D.19世纪16.社会主义时期文学活动发展中价值观的中心问题是(B )A.文学的内容与形式的关系问题B.文学与人民群众的关系问题C.文学的创作原则的问题D.文学的反映对象问题17.马克思说:“希腊神话不只是希腊艺术的武库,而且是它的土壤”,指出了(B )A.文学活动与现实生活的关系B.文学活动的历史继承性C.文学作品内容与形式的关系D.文学活动的人民性18.“精神生产”的概念首见于(A )A.《德意志意识形态》B.《共产党宣言》C.《剩余价值论》D.《〈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19.与科学语言和日常语言比较,文学语言强调的是(D )A.严谨的逻辑B.严谨的语法结构C.服从说明的需要D.个人感情色彩和风格20.提出“诗缘情而绮靡”的是(C )A.《毛诗序》B.《乐记》C.陆机《文赋》D.钟嵘《诗品》21.认为“艺术乃是象征人类情感的形式之创造”的是(B )A.科林伍徳B.苏珊·朗格C.贝尔D.阿恩海姆22.创作主体对客体审美价值评价的心理特征是(C )A.逻辑推理B.感性直观C.情感体验D.理性思维23.文学创造是一种意识形态的生产,文学创作的材料应该是(B )A.独立于作家之外的物质B.贮存于作家内心的精神现象C.记录于书本上的知识D.独立于作家之外的社会生活24.文学创作活动的内驱力指(C )A.素材积累B.艺术发现C.创作动机D.艺术构思25.由此形象想到彼形象的心理过程称为(B )A.想象B.联想C.幻想D.记忆26.对比联想是指(C )A.由于事物间在时间或空间上的接近而引起的联想B.由事物间类似的特征引起的联想C.由事物间相比照的关系而引起的联想D.由对象在特定关系情境中引起的联想27.艺术构思中的动力因素是指(D )A.记忆B.想象C.联想D.情感28.在艺术构思中,将习见的事物换一种样式出现,以取得最佳效果的方式称为(C )A.变形B.漫画C.陌生化D.粘合29.袁于令认为《西游记》是“极幻之事,乃极真之事”、“极幻之理,乃极真之理”,指出了文学的真实乃是( B )A.客观的真实B.假定的真实C.历史的真实D.科学的真实30.西晋的陆机充分肯定文学的情感性,他在《文赋》中说:(C )A.情动于中而形于言B.为情造文C.诗缘情而绮靡D.为文造情31.文学创造的终极价值追求和永恒主题是( D )A.认识真理 B.反映生活 C.表现情感 D.人文关怀32.在20世纪提出艺术是“有意味的形式”理论的是( A )A.克莱夫·贝尔B.苏珊·朗格C.什克洛夫斯基D.阿恩海姆33.下列作品属于现实型文学作品的是(A )A.《红楼梦》B.《变形记》C.《桃花源记》D.《等待戈多》34.在中国,最早体现理想型文学倾向的是(B )A.《诗经》B.《离骚》C.《史记》D.《左传》35.现代主义文学思潮兴起于(C )A.18世纪B.19世纪C.20世纪D.21世纪36.戏剧之划分为悲剧、喜剧、正剧,是按照(C )A.题材处理B.主题表现C.戏剧冲突性质D.戏剧结构37.提出现实主义要“真实地再现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命题的是(B )A.马克思B.恩格斯C.列宁D.毛泽东38.文学是一种“语言艺术”,其形象是间接的,从这个意义上讲,文学形象是(D )A.主观与客观的统一B.假定与真实的统一C.个别与一般的统一D.确定性与不确定性的统一39.最早使用“意境”一词,并提出诗境之三境的是(C )A.刘勰B.钟嵘C.王昌龄D.皎然40.按王国维对意境的分类,“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属于(A )A.有我之境B.无我之境C.诗人之境D.常人之境41.在中国,“意象”作为一个概念,最早出现在(B )A.《论语》B.《论衡》C.《史记》D.《汉书》42.据黑格尔的考察,世界一切民族的最古老的艺术几乎都是(A )A.象征B.写实C.神秘D.浪漫43.20世纪,西方文学理论批评对叙事作品进行研究并形成新的理论观念的是(B )A.英美新批评B.法国结构主义C.接受美学D.读者反应批评44.在叙事作品中,作为事件、情节发生的动因的是(A )A.人物B.环境C.场面D.语言45.叙事性作品中的“文本时间”是指(B )A.故事发生的自然时间状态B.故事内容在叙述文本中具体呈现出来的时间状态C.故事内容中虚构事件中的前后关系D.故事内容本身的时间46.廖燕说:“借彼物理,抒我心胸。
福师《文学概论》在线作业一一、单选题(共 15 道试题,共 30 分。
)1. ()的基本特征是凝练性、跳跃性、节奏韵律性。
. 诗. 小说. 剧本. 散文正确答案:2. ()指作家以清晰的理智,有意识地调动,分析和综合材料,使之成为有机的能表达一定意义的整体作品的心理能力。
. 意识. 无意识. 灵感. 直觉正确答案:3. ()认为文学作品是一个独立自足的整体,是一种有组织的符号结构,意义只需要从文本去寻求而无需借助于外部因素加以说明。
. 心理学批评. 语言学批评. 文化批评. 审美批评正确答案:4. ()侧重以写实的方式再现客观现实,基本特征是再现性和逼真性。
. 现实型文学. 理想型文学. 象征型文学. 想象型文学正确答案:5. ()强调文学与社会生活的关系,认为文学是再现生活并为一定的社会历史环境所形成的,因而文学作品的主要价值在于它的社会认识功用和历史意义。
. 伦理道德批评. 社会历史批评. 审美批评. 心理学批评正确答案:6. ()是有关系的事物之间的相互替换,或用一物代另一物,或用一部分代全体。
. 夸张. 对比. 借代. 用典正确答案:7. ()是指读者在阅读文学作品时,继共鸣和净化之后而进入的一个更高阶段,包括潜思默想、洞悉宇宙奥妙、体悟人生真谛、提升精神境界等状况与过程。
. 共鸣. 净化. 领悟. 延留正确答案:8. 中国古代文论中的“比兴”说、“虚静”说、“神思”说、“滋味”说、“物感”说等属于()。
. 文学哲学. 文学社会学. 文学心理学. 文学符号学正确答案:9. ()是诗句在语法上的错置,是惯常词序的颠倒。
有的倒装句是为了迁应格律,有的是为了加强某一意象,突出话语的表现力。
. 夸张. 对比. 倒装. 歧义正确答案:10. ()是借他物(喻体)来表现某物(喻本)的修辞方式。
. 比喻. 象征. 倒装. 歧义正确答案:11. ()主要是指运用现代心理学的成果来对作家的创作心理及作品人物心理进行分析,从而探求作品的真实意图,以获得其真实价值的批评。
文学概论网上作业答案文学概论网上作业1、文学的原初含义是。
b.文章和博学2、在中外文论史上,文学观念形形色色、种类繁多,我们教材中介绍的主要文学观念除了摹仿论、实用论、表现论、体验论、语言论以外还有。
a.亚里士多德d.有文采的缘情性作品a.整体表现论a.文学即文a.文化论3、文艺摹仿说以为突出代表,他认为艺术摹仿的世界可以达到真理的境界。
4、文学的狭义阐述就是。
5、强调文学是作家情感的外在表现的产物。
a.以语言论为基础6、文学文化论十分关注文学的文化属性,它是一种的文论倾向。
e.著重语言的社会文化意义7、文学一词在中国历史上曾经体现出的含义主要有。
章号b.文学即为存有文采的缘情性作品d.文学即为博学c.文学即一切语言性符8、美国学者艾布拉姆斯在《镜与灯》里明确提出文学四要素理论。
他指出,任何一部文学作品都涵盖“四要素”:宇宙、和观众。
b.作品c.艺术家d.强调文学是作者情感表现的产文学整体表现学说与文学润饰论相同,文学润饰论秉持文学源自对世界的润饰,文学整体表现论则。
c.强调文学重视作者情感在作品中的表现物1、文学文本通常涵盖着这样一些层面:形象层、衍意层、语言层、余意层、意蕴层,彼此之间的层级关系从第一层至第五层的排序顺序依次为。
挑选一项:b.语言层、形象层、意蕴层、余意层、衍意层2、读者碰触文学,往往首先碰触具体内容的文学文本,文学文本的主要特征通常包含语言系统、表音、、写作期盼、对外开放。
b.蕴藉b.个性化4、以表明方式公布暗含的哲理的文本就是文本。
b.象征型c.重现型d.创意型c.假设d.模仿3、高雅文化文本着力书写知识分子的趣味。
5、大众文化文本是和都市化以来运用大众传播媒介传输的、注意满足普通市民的日常感性愉悦需要的文学文本。
a.字音、意义等四层面说道c.工业化d.细妙两层面说道6、中国古代文学层面论学说,一般包含。
b.字面与深层意义两个层面说道7、文学文本在呈现艺术形象时所采取的语言模式,主要有再现型文本、及多元呈现方式。
福师《文学创作论》在线作业一单选题L*在诗歌的变形、变质、变理形象中,其表现主观强烈感情和透视生活的深刻真谛是可以统一的, 关键在于诗人的—oA.思想艺术修养和生活基础B.家庭背景C.社会背景D.身份地位答案:A2. *诗歌形象是—oA.生活特征、自我感情特征二位一体B.自我感情特征和符号特征二位一体C.生活特征、自我感情特征和符号特征三位一体D.生活特征和符号特征二位一体答案:C3.诗的感觉要摆脱散文的原始感觉,通过一把感觉、感情和智性统一起来,把辩证思维和感觉的变异结合起来。
A.想象B.观察C.沉思D.描绘答案:A4.*'中国古典诗论中所经常强调的比兴手法,其中比就是比喻,主要遵循一程序。
A.相似联想B.相近联想C.相反联想D.相同联想答案:A5.在人的五官感觉中,最重要的无疑是一A.视觉B.听觉C.嗅觉D.触觉答案:A判断题L从根本上来说,作家的特殊心理素质就是多情,多愁善感。
A.错误B.正确答案:B2.真实性和假定性都是绝对的。
A.错误B.正确3.艺术想象就其普遍性而言,一切艺术形式的规律是相同的;就其特殊性而言,各种艺术形式的想象的规律又是互相矛盾的。
A.错误B.正确答案:B4.好的比喻,是可以使特征发出想象的,能代替正面的直接的描写。
A.错误B.正确答案:A5.变*异就是通过某一属性脱离原来的事物的整体属性获得变异的许多属性。
A.错误B.正确答案:B6.形式的审美规范自然要对生活的特征作家情感特征起作用,但不是分别起作用,而是在想象的结合部——变异了的感觉和知觉上起作用oA.错误B.正确答案:B7.*'诗人的抒情往往是经历一个从感觉到感情,又从感情到感觉的过程,人类感觉更深一层次的机制是对自身感觉的再感知。
A.错误8.正确答案:B8.形象是对象的特征和作家个性特殊的结合——学术上把这叫做“意象工A.错误B.正确答案:B9. *表象的变异是绝对自由的。
A.错误B.正确答案:A10. *'如果说作家的感受主要为了寻找客观对象的主要特征,那么作家的观察就主要为了探索自我感情的主要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