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花 张道洽》阅读答案鉴赏
- 格式:docx
- 大小:11.98 KB
- 文档页数:2
2019-2020学年淄博市张店区第八中学高三语文上学期期末试题及答案解析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现代文阅读I(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梅品非花非雾中原军阀张帅的长子,是民国有名的儒将,风度潇洒,诗词书画无一不通。
其母刘老夫人收留一流亡女子,取名素素,居藏书楼整理书画。
张将军返故里休整,遇素素画《梅花傲雪》,惊叹:“程派画风画技竟得两位女传人,二人造诣也在伯仲之间。
”素素吃惊回身,风姿如惊鸿照影。
定下神来,大方见礼,向张将军询问那画风画技如己的人是谁。
张将军笑道:“南京才女程雪如,以善画程派梅花著名。
虽落风尘,却自比红拂,性傲不俗。
”素素更加惊异,且面露忧愤。
将军探问其故,素素只是摇头不语。
张将军常访藏书楼,与素素论诗品画,情趣相投,感情日笃。
偶尔谈到已逝画梅名家程长史。
张将军回忆说:“据传长史之妻有皇族血统,其外祖是永字辈中极通字画的皇子。
生一女名雪如,姿貌不凡。
更奇的是她的聪明。
初读书时点到即悟,年龄稍长便无师自通。
天生写得一手好字,画得一手好画。
程长史画梅时,雪如站在旁边看,就学会了。
写画出来竟和父亲一毫不差。
长史俗务繁忙时,便令雪如代笔,其构图,立意常有好过父亲之处。
”素素沉吟良久,试探道:“这个女子现在哪里?”张将军说:“那个南京程雪如,自称长史之女。
看她绘画行事,应该不假。
”素素垂下泪来:“将军以诚相待,便不隐瞒了。
真正的程雪如,就是眼前的素素。
我身若转蓬,怕辱门楣而隐姓埋名。
不料却有风尘之人冒我清名,请将军为我昭雪。
”素素拿出程长史印章、真迹与心法笔记,让张将军验看。
另有一枚翠玉金丝蟠龙印,上刻女真文字,确是清宫皇家信物。
张将军扼腕叹息,思谋道:“南京程雪如,广交志士,不畏权贵,不是庸脂俗粉,不可草率。
”将军即携素素赴南京,邀江南知名画家数人,聚程雪如的悦梅楼论画。
素素见雪如白衣素裙,端庄雅静,如凌波仙子,北腔京韵听之亲切。
敌意已冲淡几分。
观雪如侧壁悬一巨幅《梅花迎春》,正是世传程派遗作。
梅花阅读答案参考梅花阅读答案参考「篇一」梅花二首阅读及参考答案梅花二首苏轼其一春来幽谷水潺潺,灼烁梅花草棘间。
一夜东风吹石裂,半随飞雪度关山。
其二何人把酒慰深幽?开自无聊落更愁。
幸有清溪三百曲,不辞相送到黄州。
【注】《梅花二首》写在苏轼因“乌台诗案”被贬黄州的途中。
(1)简要分析《其一》如何描写梅花的'。
说明《其一》中梅花有着怎样的特点。
(4分)(2)《其二》“开自无聊落更愁”句用了借物喻人的手法,试做分析。
(3分)(3)《梅花二首》中梅花寄托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3分)9.(1)衬托手法。
以“草”“棘”的枯败衬梅花的夺目;以狂风暴雪之恶衬梅花的坚强。
特点:野梅超群脱俗、卓然不凡、坚强不屈。
(2)用梅花的开则无所依赖,落则满腔愁情,喻指作者贬谪途中的孤寂落寞。
(3)对梅花同情、尊敬与赏识,诗人孤寂与痛楚,坚强与通达。
梅花阅读答案参考「篇二」梅花绝句(其二)陆游幽谷那堪更北枝,年年自分着花迟。
高标逸韵君知否,正是层冰积雪时。
梅花绝句(其三)陆游雪虐风号愈凛然,花中气节最高坚。
过时自会飘零去,耻向东君更乞怜。
(1)这两首诗描写的都是___环境中的梅花,均以_____一词突出所写梅花的特点。
(2)请简要分析这两首诗的表现手法的异同。
(1)恶劣更(2)相同之处:两首诗都运用了象征(或托物言志)手法,通过描写在恶劣的环境中生长的梅花,表达对拥有坚贞不屈的高尚情操和不卑躬屈膝的气节的人的赞美。
不同之处:前一首运用了设问的.手法,突出了在“层冰积雪”的恶劣的环境之下梅花的高标逸韵,使诗意有波澜;以景语作结,意味无穷。
后一首以景语开头,以议论兼抒情句结尾,突出了梅花高坚的气节。
解析(1)先分别找出两首诗中描写环境的诗句,前一首是“正是层冰积雪时”,后一首是“雪虐风号愈凛然”;然后对此进行分析概括,即可得出第一空应填的内容。
对于第二空,最简便的方法便是逐字逐句对比两首诗,找出其中相同的字或词,再根据诗歌内容明确答案。
专题32 规范作答——古诗比较鉴赏一、真题速递1.【2019年高考北京卷】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各题。
(共12分)和张规臣水墨梅五绝【1】陈与义其一巧画无盐【2】丑不除,此花风韵更清姝。
从教【3】变白能为黑,桃李依然是仆奴。
其四含章【4】檐下春风面,造化功成秋免毫。
意足不求颜色似,前身相马九方皋【5】。
注释:【1】五首绝句题咏同一幅墨梅图。
【2】无盐:战国时齐国丑女钟离春。
【3】从教:任凭。
【4】含章:即含章殿,传说南朝时宋武帝寿阳公主卧于含章殿檐下,梅花落在额头形成美妆。
【5】九方皋:春秋时相马名手。
(1)下列对两首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第一首前两句认为,不论怎样描画无盐也无法变丑为美,墨梅图却能尽显梅花之美。
B.第二首前两句认为,墨梅图中的梅花犹如佳人容颜般美妙,展现出堪比造化的画技。
C.两首诗所题咏的墨梅图,不但描绘了梅花,还描绘了桃花、李花,对比鲜明D.两首诗所题咏的墨梅图,没有描绘含章殿和九方皋,诗人提及二者是在用典。
(2)题画诗往往包含“画外音”。
下列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A.第一首反映了诗人爱好清姝、不喜浓艳的审美追求。
B.第一首讽刺了现实生活中颠倒黑白、奴颜婢膝之人。
C.第二首联想到古代公主的梅花妆,表现梅花的富贵气质。
D.第二首比较画梅和相马的相似点,说明艺术来源于生活。
(3)现实中没有黑色梅花,而宋代出现了墨梅画。
根据上面两首诗,概括陈与义对墨梅画特点的认识,并比较两首诗题咏的侧重点有何不同。
(6分)【答案】(1)C (2)A(3)认识:不施色彩,只用水墨,重视神韵而不拘泥于形貌(或:重“意足”而轻“颜色”,强调意趣而不求形似)。
不同:①第一首侧重于赞美墨梅的清姝气质。
②第二首侧重于赞美画家高妙的艺术造诣。
【解析】(1)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内容和手法的理解能力。
解答此题既要对两首进行整体的把握,又要对诗歌的局部进行恰当的分析。
在理解每一个选项时,要仔细分析选项中的每一个重点,对诗歌的内容、观点、结构思路等进行分析概括,注意结合语境。
《梅花》古诗鉴赏(12篇)《梅花》古诗鉴赏1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
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赏析林逋这人一辈子不做官,也不娶妻生子,一个人住在西湖畔孤山山坡上种梅养鹤,过着隐居的生活。
所以他的咏梅诗,表现的不过是脱离社会现实自命清高的思想。
作者此诗则不同,他巧妙地借用了林逋的诗句,却能推陈出新。
你看他写的'梅花,洁白如雪,长在墙角但毫不自卑,远远地散发着清香。
诗人通过对梅花不畏严寒的高洁品性的赞赏,用雪喻梅的冰清玉洁,又用暗香点出梅胜于雪,说明坚强高洁的人格所具有的伟大的魅力。
作者在北宋极端复杂和艰难的局势下,积极改革,而得不到支持,其孤独心态和艰难处境,与梅花自然有共通的地方。
这首小诗意味深远,而语句又十分朴素自然,没有丝毫雕琢的痕迹。
《梅花》古诗鉴赏2故人溪上,挂愁无奈,烟梢月树。
一涓春水点黄昏,便没顿、相思处。
曾把芳心深相许。
故梦劳诗苦。
闻说东风亦多情,被竹外、香留住。
赏析/鉴赏咏物词在南宋时已发展成熟,周邦彦人称“缜密典丽”,“富艳精工”,史达祖继承了这种创作风格,而其除了字锻句炼外,又使情景融合无际,更加浑融。
上片写溪上月下赏梅情景。
词人自号梅溪,作词一卷也以梅溪二字命名,爱梅之情可见一直很深。
他曾往好友张镃(功甫)南湖园中赏梅,《醉公子·咏梅寄南湖先生》云:“秀骨依依,误向山中,得与相识。
溪岸侧。
……今后梦魂隔。
相思暗惊清吟客。
想玉照堂前、树三百。
”诉说与梅花溪畔相识,钟爱情深,别后梦魂相隔,相思暗惊,弄得多情鬓白,剪愁不断,沾恨泪新。
这首《留春令》在词意和感情上与此极为相似,由词意可知词人是大约在春天的一个傍晚来到梅花溪的。
此时太阳落山,月亮升起皓空,但见那梅树在明月清光的映照下,银光素辉,清奇幽绝,分外动人。
可是,那梅树梢头却因暮色尚未散尽,而月色又不明朗,朦朦胧胧,看不清梅花的冰姿雪容。
这情景对一心赏梅,爱之情深的词人来说,自然是很扫兴的,心中不觉浮起难以抑制的怨愁,显出百般无奈的.神情,因而以清空骚雅之笔写出两句奇妙的词句:“挂愁无奈,烟梢月树。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列小题。
梅花
张道洽
行尽荒林一径苔,竹梢深处数枝开。
绝知南雪羞相并,欲嫁东风耻自媒。
无主野桥随月管,有根寒谷也春回。
醉余不睡庭前地,只恐忽吹花落来。
14. 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诗人好不容易寻到数枝梅花,荒林、野径、苔、竹等烘托了梅的品性。
B. 因为南雪易于融化而梅花不易凋落,诗人认为梅花羞于与向阳之雪为伍。
C. 梅花不是不愿委身于东风,只是它以自我炫耀、自荐为耻,希望有人引荐。
D. 诗人酒醉之后不愿睡到庭前梅树近旁,是怕污损阵风吹来落下的花瓣。
15. 诗的颈联有何含意?从中可以看出作者怎样的态度?
【参考答案】
14. C(“梅花不是不愿委身于东风”“希望有人引荐”是错误的。
诗人认为梅花既羞于与向阳之雪为伍,又不愿自炫自媒,委身于东风。
)
15. ①梅树长在野桥旁,无人管领,任随明月做它的的主人;长
在寒谷中,只要有根在,到了春天依然会抽枝吐蕊。
②表达了诗人对梅花远离尘嚣、自由自在、清高疏放、执着坚贞、百折不回品性的由衷赞美。
(“无主圩桥随月管,有根寒谷也春回”的意思是:有的梅树长在野桥旁,无人管理,任随明月做它的主人;有的梅树长在寒谷中,只要有根在,到了春天依然会抽枝吐蕊。
前一句说梅花远离尘嚣,自由自在,以野桥、冷月烘托,境界高洁;下一句以“寒谷”反衬“春回”,以见其意志之坚贞与生命力之旺盛,说它执著之性,百折不回,表达了诗人对梅花高洁情操的赞美。
)。
1.(2019年高考湖北卷)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临江仙欧阳修记得金銮同唱第,春风上国繁华。
如今薄宦老天涯。
十年歧路,空负曲江花。
闻说阆山通阆苑,楼高不见君家。
孤城寒日等闲斜。
离愁难尽,红树远连霞。
【注】欧阳修贬任滁州太守期间,一位同榜及第的朋友将赴任阆州(今四川阆中)通判,远道来访,欧阳修席上作此词相送。
词中的“曲江花”代指新科进士的宴会,“阆苑”指传说中神仙居住的地方。
(1)这首词蕴含着丰富的情感,请简要概括。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前人评此词,称其“飘逸”。
请结合“闻说阆山通阆苑,楼高不见君家”两句作简要赏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这首词蕴含的情感主要有:①久别重逢的喜悦;②宦海沉浮的悲惋无奈;③离别在即的愁绪。
(2)①想象奇特,虚实相生。
词人忽发奇想,将本来荒僻的阆州点化为神仙阆苑,赋予阆州神话般的美丽。
虚实处理得当,富有浪漫色彩。
②境界缥缈开阔,语言洒脱灵动。
语文八年级下学期期末复习诗歌鉴赏综合试卷含解析1 一、八年级下册诗歌鉴赏1.阅读诗歌,回答问题初夏睡起【宋】杨梅子流酸溅齿牙,芭蕉分绿上窗纱。
日长睡起无情思,闲看儿童捉柳花。
(1)这首诗描写了初夏的景物________、________,颇具生活风情,意趣盎然。
(2)品味“闲看儿童捉柳花”一句中“捉”字的妙处。
2.古诗鉴赏登科后唐·孟郊昔日龃龊不足夸,今朝放荡思无涯。
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
【注释】龊:这里指不如意的处境。
“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一句历来为人称颂,请结合具体字词品析本句所蕴含的情思。
3.愉悦闲适(悠闲、自在等)(2)【示例1】微风吹来,池水波光晃动,把蔷薇香气吹满院子。
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把微风吹动倒映楼台的池塘比作微风吹动水晶帘,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山亭环境的幽静和美好,表现了诗人的高兴心情和闲适自在。
【示例2】微风吹来,池水波光晃动,把蔷薇香气吹满院子。
从视觉和嗅觉两个角度描写,写了作者看到眼前微风吹动的池塘,闻到了风吹满院的蔷薇香,生动细腻地写出了山亭小院的幽静和美好,表现了诗人的高兴心情和闲适自在。
【点评】(1)此题考查理解古诗意象的能力。
学生要在平时的学习中,牢记常见意象的含义,如:松梅竹菊寓高洁;借月托雁寄乡思;杜鹃鹧鸪啼凄凄;梧桐叶落透悲意;别时长亭柳依依;落花流水传愁绪;乌鸦燕子系兴衰;草木仍在人事移等等。
做题时,还要在理解诗意、把握诗歌感情的基础上分析、理解古诗的意象。
(2)本题考查赏析诗歌语言的能力。
诗歌的语言具有凝练、含蓄等特点。
鉴赏诗歌的语言,就是品读诗歌的语言意蕴,体味诗歌的语言风格和语言魅力。
古诗词语言鉴赏部分所包含的内容较多,主要涉及遣词造句、语体色彩、语言风格等方面。
从考查的方向来看,主要包括三个方面:①品评古诗中的炼字艺术或“诗眼”,③结合词语对诗中名句的含意、色彩、情味以及表达效果的理解分析,②总体上对古诗语言特色、风格的概括评析。
张道洽《梅花》阅读答案
【阅读理解题目】:
梅花
张道洽
行尽荒林一径苔,竹梢深处数枝开。
绝知南雪羞相并,欲嫁东风耻自媒。
无主野桥随月管,有根寒谷也春回。
醉余不睡庭前地,只恐忽吹花落来。
[注]张道洽(1205~1268):字泽民,号实斋,南宋诗人。
生平作咏梅诗三百余首。
1.“绝知南雪羞相并,欲嫁东风耻自媒”写出了梅花之神,请简要赏析。
(4分)
2.诗歌的尾联运用了什么表达技巧,表达了怎样的情感?请简要赏析。
(4分)
【参考答案】:
1、颔联运用了拟人的手法来表现梅的性格:(1分)上联是说梅花似雪,但它羞于与向阳之雪为伍;(1分)下联写梅花有羞耻之心,不愿像桃杏那样自炫自媒,委身于东风。
(1分)从冬春两面表现了梅花不随俗浮沉,自有其坚贞的品性。
(1分)
2、尾联用了虚写(或想象)的手法。
(1分)日后酒醉之后,不要因为赏花而睡于庭前梅树之下;因为一旦风吹花落,飘到身上,难免玷污了梅花。
(1分)表现了诗人对梅的爱惜,想亲近却又怕污损了落下的花瓣;(1分)更表达了对梅花不随俗浮沉,坚贞品性与顽强的生命力的赞扬。
(1分)。
张道洽岭梅全诗解释1. 张道洽的《岭梅》写得多棒啊!“到处皆诗境,随时有物华。
应酬都不暇,一岭是梅花。
”这简单的几句,不就是在说每一处都是诗意的境界,随时都有美好的事物嘛。
哎呀,就好像我们生活中到处都有小惊喜等着我们去发现一样。
你想想看,那漫山遍野的梅花,多让人陶醉呀!这诗不就是在告诉我们要善于发现身边的美嘛!2. 来看看这首《岭梅》呀!“应酬都不暇”,这是说忙都忙不过来呢,就像我们有时候事情多得处理不过来一样。
“一岭是梅花”,哇,那整个山岭都是梅花呀,这是多么壮观的景象。
这难道不是在提醒我们要停下脚步,好好欣赏这大自然的馈赠吗?真的很值得好好琢磨呀!3. 《岭梅》里说“到处皆诗境”,可不是嘛,生活中处处都有诗意呢!就像我们走在路上看到美丽的夕阳,那不就是诗境嘛。
“随时有物华”,随时都有美好的东西存在呀,这多让人感慨呀!这诗不就是在告诉我们要珍惜身边的一切美好嘛,你说是不是?4. 哎呀,张道洽这首《岭梅》啊!“一岭是梅花”,哇,想想那画面,一整座山岭都是梅花,这是多么震撼呀!这就好比我们看到一大片花海一样惊喜。
“到处皆诗境,随时有物华”,这是在告诉我们生活中处处充满了诗意和美好,我们可不能错过呀!5. 张道洽的《岭梅》,“到处皆诗境”,这话说得太对啦!我们周围不就有很多诗意的地方嘛,就像那个宁静的小公园。
“随时有物华”,可不就是随时都有美好的东西呀。
“一岭是梅花”,那漫山的梅花,多像我们心中美好的憧憬呀!这诗真的是太有意思啦!6. 嘿,看看《岭梅》呀!“应酬都不暇”,这多形象呀,就像我们有时候忙得晕头转向一样。
而“一岭是梅花”,那梅花的美丽和繁多,不就是我们生活中那些让人眼前一亮的美好嘛。
这诗就是在提醒我们再忙也别忘了欣赏美好呀,你认同不?7. 张道洽的《岭梅》真的很妙啊!“到处皆诗境”,真的呢,我们周围好多地方都像诗里写的一样美呀!“随时有物华”,这不是说随时都有好东西等着我们嘛。
“一岭是梅花”,哇,那满山的梅花,不就是大自然给我们的礼物嘛!这诗真的让我很有感触呀!8. 哇哦,《岭梅》这首诗呀!“到处皆诗境”,简直了,生活中到处都充满了诗意呢,就像我们偶尔看到的那只可爱的小猫。
初二语文下学期期末复习诗歌鉴赏检测试卷解析1一、八年级下册诗歌鉴赏1.阅读诗歌,回答问题。
早梅(唐)张谓一树寒梅白玉条,迥临村路傍溪桥。
不知近水花先发,疑是经冬雪未销。
(1)对于“一树寒梅白玉条”中的“白玉条”三字,有人说不恰当,不符合梅花呈朵状的形态特征。
试谈谈你的看法。
(2)“不知近水花先发,疑是经冬雪未销。
”两句语言质朴,但包含着不尽的意蕴。
请简要赏析。
2.古诗阅读山雨[清]何绍基短笠团团避树枝,初凉天气野行宜。
溪云到处自相聚,山雨忽来人不知。
马上衣巾任沾湿,村边瓜豆也离披注。
新睛尽放峰峦出,万瀑齐飞又一奇。
【注释】离披:分散下垂、纷纷下落的样子。
(1)本诗与杜甫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都写到了暴雨突袭后的情形,所流露的情感有何不同?请结合诗句作具体分析。
3.古诗阅读硕鼠硕鼠硕鼠,无食我黍①!三岁贯女,莫我肯顾②。
逝将去女,适彼乐土。
乐土乐土,爰得我所③。
硕鼠硕鼠,无食我麦!三岁贯女,莫我肯德④。
逝将去女,适彼乐国。
乐国乐国,爰得我直?硕鼠硕鼠,无食我苗!三岁贯女,莫我肯劳。
逝将去女,适彼乐郊。
乐郊乐郊,谁之永号?(选自《诗经·魏风》)【注释】①硕:大。
黍:黏米。
②三岁:多年。
贯:供养。
女,同“汝”,你。
③逝:誓。
适彼:到那个。
爰:哪里。
④德:感德。
(1)《诗经》的表现手法主要有赋、比、兴三种。
《毛诗序》里说本诗“刺重敛也。
国人刺其君重敛,蚕食于民,不修其政,贪而畏人,若大鼠也”,用的是________的手法。
(2)本诗采用重章叠句的形式,上下章基本相同,重复中又有变化。
请结合本诗内容具体分析重章叠句的表达效果。
4.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下面小题。
山亭夏日高骈绿树阴浓①夏日长,楼台倒影入池塘。
水晶帘②动微风起,满架蔷薇一院香。
【注释】①浓:指树丛的阴影很深。
②水晶帘:是一种质地精细而色泽莹澈的帘子,此处指水面。
(1)第一、二句通过描摹绿树阴浓、________等意象,写出了夏日的幽静,体现了作者________的心情。
语文初二下册期末复习诗歌鉴赏综合检测试卷附解析1 一、八年级下册诗歌鉴赏1.阅读诗歌,回答问题。
早梅(唐)张谓一树寒梅白玉条,迥临村路傍溪桥。
不知近水花先发,疑是经冬雪未销。
(1)对于“一树寒梅白玉条”中的“白玉条”三字,有人说不恰当,不符合梅花呈朵状的形态特征。
试谈谈你的看法。
(2)“不知近水花先发,疑是经冬雪未销。
”两句语言质朴,但包含着不尽的意蕴。
请简要赏析。
2.阅读下面的诗歌,回答问题。
卖炭翁白居易卖炭翁,伐薪烧炭南山中。
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
卖炭得钱何所营?身上衣裳口中食。
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
夜来城外一尺雪,晓驾炭车辗冰辙。
牛困人饥日已高,市南门外泥中歇。
翩翩两骑来是谁?黄衣使者白衫儿。
手把文书口称敕,回车叱牛牵向北。
一车炭,千余斤,宫使驱将惜不得。
半匹红纱一丈绫,系向牛头充炭直。
(1)“晓驾炭车辗冰辙”中的“辗”有什么表达作用?(2)诗中多处运用对比手法,试举例分析。
(3)《卖炭翁》反映了封建社会怎样的情况?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3.拓展阅读静女其姝《诗经·国风》静女其姝①,俟我于城隅②。
爱③而不见,搔首踟蹰④。
静女其娈,贻我彤管⑤。
彤管有炜⑥,说怿⑦女美。
自牧归荑⑧,洵⑨美且异⑩。
匪女之为美,美人之贻。
________________【注释】①姝:美丽。
②城隅:城角。
③爱:同“薆”,隐藏。
④踟蹰:犹豫徘徊。
⑤彤管:红色的管子,或谓红色箫笛一类管乐器。
⑥炜:鲜明有光的样子。
⑦说怿(yuè yì):喜爱。
⑧牧:郊外田野。
归:赠送。
荑:初生的细嫩茅草。
⑨洵:诚然,确实。
⑩异:特殊。
(1)“搔首踟蹰”表现了“我”怎样的心情?(2)“说怿女美”是单纯表达男主人公对彤管的喜爱吗?4.阅读下面一首诗,回答下列小题。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王勃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1)从炼字角度,赏析首联中“辅”和“望”的妙处。
梅花(崔道融)阅读答案附赏析
梅
崔道融
数萼初含,孤标画本难。
香中别有韵,清极不知寒。
横笛和愁听,斜枝倚病看。
朔如解意,容易①莫摧残。
【注】①容易:轻易的意思。
16.(1)结合首联、颔联的内容,简要分析本中意象的内涵。
(4分)
(2)结合本诗运用的表达技巧,简要分析诗中所抒发的思想感情。
(6分)
答案:
16.(1)寂寞(数萼),孤傲、美丽(孤标画本难),风韵(香中别有韵),清雅(清极不知寒)。
(评分标准:答到一点内涵,且联系的诗句内容正确给1分,答到4点即可给满分。
用原文语句作答不给分,答梅花的自然属性,如耐寒、清香,不给分。
)
(2)托物言志(或借物喻人)。
(2分)
情感要点:对梅花高洁素雅的品质的赞美之情;对梅花被吹落的惜花惆怅之情;借梅花抒发自己的身世感伤之情。
(表达技巧,2分。
感情每点1分,答满3点给4分。
其他答案,只要言之成理,也应得分。
)
1
【崔道融《梅花》诗意】
梅花初放,花萼中还含着白雪;梅花美丽孤傲,即使要入画,都会担心难画得传神。
花香中别有韵致,清雅得都不知道冬的寒冷。
梅花的枝干横斜错落,似愁似病,北风如果能够理解道梅花的心意,就请不要再摧残她了。
2。
梅花诗词阅读原文和答案梅花写在深山僻野、人迹罕至的地方,诗人突然发现了傲然特立、寂寞开放的一树梅花,感到意外、惊喜。
抒下面是店铺为你整理的《梅花》诗词阅读原文和答案,一起来看看吧。
《梅花》诗词阅读原文梅花陈焕云里溪桥独树春,客来惊起晓妆匀。
试从意外看风味,方信留候似妇人。
注:司马迁在《史记留候世家》里赞留候张良说:余以为其人计魁梧奇伟,至观其图,状貌如妇人好女。
《梅花》诗词阅读题目8、结合全诗,赏析诗中梅花的形象特点。
(5分)9、这首诗最突出的艺术手法有哪些?试作简要赏析。
(6分)《梅花》诗词阅读答案8、梅花的形象特点:①独处云里溪桥,寂寞幽独,孤芳自赏(傲然独立);②晓妆乍匀,娇美风韵,别具风味;③如留候才智绝伦却不恋红尘,高蹈自守。
【解析】点出特点2分,结合诗句分析3分9、①拟人,把梅花说成幽居山谷的佳人,意外遇到客人来赏,惊起匀妆,生动写出梅花美丽可爱;②用典,用张良的典故,表现梅花既有如张良的姣好容貌,又具有其智勇绝伦、功劳卓越却能摒却人间富贵,高洁自守的襟怀;③衬托,云里溪桥写出梅花生长于高山僻野、人迹罕至的环境,衬托梅花寂寞孤独、清雅高标;④托物言志,借梅花来表达诗人对不恋富贵功名、自甘幽独、高蹈自守的大丈夫襟怀的赞美。
【解析】以上四点,只需任答两点,赏析到位即可。
《梅花》诗词鉴赏一、注释:①【意外】意:内在意蕴;外:外在形色。
试从意外看风味是说试着从梅花内在品质到外在形态去解读事物。
意外亦可理解为意(之)外,内蕴之外在。
既有内在的刚性深蕴又有外在的柔美可人是梅花与张良的相同之处。
②【留侯】汉代名将张良,汉高祖刘邦的谋臣,以出色的智谋协助刘邦在楚汉之争中最终夺得天下。
大功告成后,张良不恋权位,及时功成身退。
司马迁在《史记留侯世家》里赞留后张良说:余以为其人,计魁梧奇伟,至见其图,状貌如妇人好女。
传说他有大丈夫的胸怀,又有美少女的外貌。
二、翻译:高山云间、溪涧桥旁,一弯梅树独自绽放。
宛若多情一佳人,晓闻客人来,恍然惊起,细细来梳妆。
高考语文诗歌鉴赏答题技巧及练习题(含答案)(22)一、诗歌鉴赏1.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各题。
咏梅【宋】王安石颇怪梅花不肯开,岂知有意待春来。
灯前玉面披香出,雪后春容取胜回。
触拨清诗成走笔,淋漓红袖趣传杯。
望尘俗眼那知此,只买夭桃艳杏栽。
(1)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首联借对梅花迟迟不肯开放的不解,突显梅花“有意待春来”的志向。
B.颔联用拟人手法写梅花的高洁幽香和不畏严寒傲雪独放的品格与神韵。
C.颈联写梅花触发作者诗兴,笔走龙蛇,唤酒畅饮而弄湿了自己的衣袖。
D.该首诗运用描写、议论、抒情等多种表达方式,借物言志,意味深远。
(2)中最后两句有何含意?请简要分析。
2.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各题。
牧童词①张籍远牧牛,绕村四面禾黍稠。
陂中饥鸟啄牛背,令我不得戏垅头。
入陂草多牛散行,白犊时向芦中鸣。
隔堤吹叶应同伴,还鼓长鞭三四声。
牛牛食草莫相触,官家截尔头上角!②【注】①此诗写于安史之乱后。
②北魏时,拓跋辉出任万州刺史,从信都到汤阴的路上,因为需要润滑车轮的角脂,派人到处生截牛角,吓得老百姓不敢把牛放出来。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A.开头两句交代了牧童远牧的原因:村子四周禾黍稠密,怕牛吃了庄稼。
B.“白犊时向芦中鸣”写出了牛儿时而低头吃草,时而举头长鸣的情状。
C.“还鼓长鞭三四声”用“鼓长鞭”这一动作写出牧童们放牛时相互嬉戏的情景。
D.这首诗语言质朴自然,明白如话,结尾借放牛娃之口,点明全诗主旨。
(2)这首诗结尾两句运用了怎样的手法?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简要分析。
3.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各题。
六幺令·天中节①苏轼虎符缠臂,佳节又端午。
门前艾蒲青翠,天淡纸鸢舞。
粽叶香飘十里,对酒携樽俎。
龙舟争渡,助威呐喊,凭吊祭江诵君赋。
感叹怀王昏聩,悲戚秦吞楚。
异客垂涕淫淫,鬓白知几许?朝夕新亭对泣②,泪竭陵阳③处。
汨罗江渚,湘累已逝,惟有万千断肠句。
【注】①天中节即端午节。
梅花书屋阅读答案梅花书屋阅读答案导语:对于阅读这一版块是很多学生的丢分尤为严重的。
以下是小编为大家分享的梅花书屋阅读答案,欢迎借鉴!梅花书屋张岱陔萼楼后老屋倾圮,余筑基四尺,乃造书屋一大间。
旁广耳室如纱幮①,设卧榻。
前后空地,后墙坛其趾,西瓜瓤大牡丹三株,花出墙上,岁满三百余朵。
坛前西府二树,花时积三尺香雪。
前四壁稍高,对面砌石台,插太湖石数峰。
西溪梅骨古劲,滇茶数茎,妩媚其旁。
其旁梅根种西番莲,缠绕如缨络。
窗外竹棚,密宝襄盖之。
阶下翠草深三尺,秋海棠疏疏杂入。
前后明窗,宝襄西府,渐作绿暗。
余坐卧其中,非高流佳客,不得辄入。
慕倪迂“清閟②”,又以“云林秘阁”名之。
(选自《陶庵梦忆》)【注】①幮(chú):古代一种似橱形的帐子。
②閟:同“闭”。
8.用斜线(/)标出下面句子的朗读停顿。
(每句标一处)(2分)(1)花时积三尺香雪(2)西溪梅骨古劲9.解释下列加点字。
(4分)(1)余筑基四尺(▲ )(2)岁满三百余朵(▲ )(3)密宝襄盖之(▲ )(4)又以“云林秘阁”名之(▲ )10.用现代汉语写出文中画线句的意思。
(3分)阶下翠草深三尺,秋海棠疏疏杂入。
11.张岱是小品名家,他善于运用修辞,熔才情、气节、学识于一炉,灵笔点化,简练中见丰富、平实中显新妙、单纯中透雅致,营构了独具个性的艺术妙境。
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你能结合本文相关语句,进行精当的赏析吗?(4分)12.张岱说:“余坐卧其中,非高流佳客,不得辄入。
”《陋室铭》中,刘禹锡言:“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你如何看待他们的交友观?说说你的想法。
(4分)答案:8.(2分)(1)花时/积三尺香雪(2)西溪梅/骨古劲(西溪梅骨/古劲)9.(4分)(1)我;(2)每年;(3)覆盖;(4)命名。
10.(3分)台阶下长着厚厚的青草,草间疏疏地点缀着一些秋海棠。
11.(4分,不设统一答案,从修辞、词语等角度赏析均可)示例:张岱的修辞手法用得很妙,如“坛前西府二树,花时积三尺香雪”,把繁茂的花朵比作积累了几尺高的`香雪,写出了花的清丽可人,语言简洁,却给人以无尽的想象。
《梅花》阅读答案《梅花》阅读答案崔道融《梅花》数萼初含雪,孤标画本难。
香中别有韵,清极不知寒。
横笛和愁听,斜枝倚病看。
朔风如解意,容易莫摧残。
【注】①容易:轻易的意思。
(1)结合首联、颔联的内容,简要分析本诗中梅花意象的内涵。
(4分)(2)结合本诗运用的表达技巧,简要分析诗中所抒发的思想感情。
(6分)参考答案(1)寂寞(数萼),孤傲、美丽(孤标画本难),风韵(香中别有韵),清雅(清极不知寒)。
(评分标准:答到一点内涵,且联系的诗句内容正确给1分,答到4点即可给满分。
用原文语句作答不给分,答梅花的自然属性,如耐寒、清香,不给分。
)(2)托物言志(或借物喻人)。
(2分)情感要点:对梅花高洁素雅的品质的赞美之情;对梅花被吹落的惜花惆怅之情;借梅花抒发自己的身世感伤之情。
(表达技巧,2分。
感情每点1分,答满3点给4分。
其他答案,只要言之成理,也应得分。
)【诗意】梅花初放,花萼中还含着白雪;梅花美丽孤傲,即使要入画,都会担心难画得传神。
花香中别有韵致,清雅得都不知道冬的`寒冷。
梅花的枝干横斜错落,似愁似病,北风如果能够理解道梅花的心意,就请不要再摧残她了。
赏析:崔道融《梅花》诗中的梅花却非眩耀的梅花。
此诗寂寞,此人亦寂寞。
张九龄《感遇》云:草木有本心。
寂寞与否,终究在人。
数萼初含雪,孤标画本难。
只是数萼,方显冷清。
诗人家中必无高朋满座。
无朋无友,遗我一人,隐隐花开,淡淡看来。
齐已《早梅》云:万木冻欲折,孤根暖独回。
前村深雪里,昨夜一枝开。
林逋《山园小梅》云:众芳摇落独暄妍,占尽风情向小园。
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
此二者皆是暖景,不似崔诗冷清。
香中别有韵,清极不知寒。
先写花形,复写花香。
齐诗林诗亦然。
齐诗云:风递幽香出,禽窃素艳来。
林诗云:霜禽欲下先偷眼,粉蝶如知合断魂。
三者意境则各不相同。
崔诗清。
香为清香,以清替寒。
齐诗虽有一幽字,其境不觉其幽,唯觉流畅而已。
林诗着一趣字,所谓文人雅事此般趣味则是。
崔道融《梅花》数萼初含雪,孤标画本难。
香中别有韵,清极不知寒。
横笛和愁听,斜枝倚病看。
朔风如解意,容易莫摧残。
【注】①容易:轻易的意思。
(1)结合首联、颔联的内容,简要分析本诗中梅花意象的内涵。
(4分)(2)结合本诗运用的表达技巧,简要分析诗中所抒发的思想感情。
(6分)参考答案(2)托物言志(或借物喻人)。
(2分)情感要点:对梅花高洁素雅的品质的赞美之情;对梅花被吹落的惜花惆怅之情;借梅花抒发自己的身世感伤之情。
(表达技巧,2分。
感情每点1分,答满3点给4分。
其他答案,只要言之成理,也应得分。
)【诗意】梅花初放,花萼中还含着白雪;梅花美丽孤傲,即使要入画,都会担心难画得传神。
花香中别有韵致,清雅得都不知道冬的寒冷。
梅花的枝干横斜错落,似愁似病,北风如果能够理解道梅花的心意,就请不要再摧残她了。
赏析:崔道融《梅花》诗中的梅花却非“眩耀”的梅花。
此诗寂寞,此人亦寂寞。
张九龄《感遇》云:“草木有本心”。
“寂寞”与否,终究在人。
“数萼初含雪,孤标画本难。
”只是“数萼”,方显冷清。
诗人家中必无高朋满座。
无朋无友,遗我一人,隐隐花开,淡淡看来。
齐已《早梅》云:“万木冻欲折,孤根暖独回。
前村深雪里,昨夜一枝开。
”林逋《山园小梅》云:“众芳摇落独暄妍,占尽风情向小园。
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
”此二者皆是“暖”景,不似崔诗“冷”清。
《梅花张道洽》阅读答案鉴赏
梅花阅读答案鉴赏张道洽
张道洽
行尽荒林一径苔,竹梢深处数枝开。
绝知南雪羞相并,欲嫁东风耻自媒。
无主野桥随月管,有根寒谷也春回。
醉余不睡庭前地,只恐忽吹花落来。
[注]张道洽(1205~1268):字泽民,号实斋,南宋诗人。
生平作咏梅诗三百余首。
8.“绝知南雪羞相并,欲嫁东风耻自媒”写出了梅花之神,请简要赏析。
(4分)
答案:颔联运用了拟人的手法来表现梅的性格:(1分)上联是说梅花似雪,但它羞于与向阳之雪为伍;(1分)下联写梅花有羞耻之心,不愿像桃杏那样自炫自媒,委身于东风。
(1分)从冬春两面表现了梅花不随俗浮沉,自有其坚贞的品性。
(1分)
解析:题目已经明示了写出了梅花之神,只要从运用了什么手法,如拟人,再结合诗句内容简要阐释,最后必须指出表现了梅花怎样的精神。
9.诗歌的尾联运用了什么表达技巧,表达了怎样的情感?请简要赏析。
(4分)
答案:尾联用了虚写(或想象)的手法。
(1分)日后酒醉之后,不要因为赏花而睡于庭前梅树之下;因为一旦风吹花落,飘到身上,难免玷污了梅花。
(1分)表现了诗人对梅的爱惜,想亲近却又怕污损了落下的花瓣;(1分)更表达了对梅花不随俗浮沉,坚贞品性与顽强的生命力的赞扬。
(1分)
解析:先指出手法,“只恐忽吹”表示不是已经发生的事,所以是想象之词,是虚写。
情感的分析应该联系全诗的内容。
表现的不仅仅是对梅花的喜爱,更有崇敬与赞扬。
搜集整理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