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素周期表复习
- 格式:ppt
- 大小:1.49 MB
- 文档页数:17
元素周期表知识整理一、元素周期表的结构1元素所在的周期序数= _________________。
(1)具有相同电子层数而又按原子序数递增的顺序排列的一个横行叫_______。
2、族(七主七副零八族)(1)周期表一共有_________纵行,除第8、9、10三个纵行叫作_______外,其余15个纵行,每个纵行标作一族。
(2)主族:由_________和_________共同构成的族,符号是_______。
主族元素所在的族序数=______________。
(3二、元素的性质与它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关系1、同一周期元素的原子(稀有气体元素除外),核外电子层数相同,核电荷数越多→原子半径越_____→原子核对核外电子的吸引力越_____→失电子能力_____,得电子能力____→金属性_____,非金属性______。
2、同一主族元素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相同,核电荷数的增大→电子层数逐渐_____→原子半径逐渐_____→失电子能力_____,得电子能力____→金属性_____,非金属性______。
1.下列化学符号表示同一种元素的是 ( )①X 3517 ②X 3717 ③ ④A .①③B .②③C .①②③D .全部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非金属元素都是主族元素 B .主族元素的次外层电子数都是8 C .稀有气体元素都是非金属元素 D .主族元素都是短周期元素3.某元素X ,它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电子数的2倍,则X 在周期表中位于( ) A .第二周期 B .第三周期 C .ⅣA 族 D .ⅤA 族4.X 、Y 为同周期元素,如果X 的原子半径大于Y ,则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 ( ) A .如X 、Y 均为金属元素,则X 的金属性强于YB .如X 、Y 均为金属元素,则X 的阳离子氧化性比Y 形成的阳离子强C .如X 、Y 均为非金属元素,则Y 的气态氢化物比X 的稳定D .如X 、Y 均为非金属元素,则最高价含氧酸的酸性Y 强于X5.下列有关稀有气体的描述不正确的是:①原子的最外层都有8个电子;②其原子与同周期 第ⅠA 族、ⅡA 族阳离子具有相同的核外电子排布;③有些稀有气体能跟某些物质反应;④原子半径比同周期ⅦA 族元素原子的大 ( ) A .只有① B .①和③ C .①和② D .②和④6.X 和Y 属短周期元素,X 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电子数的一半,Y 位于X 的前一周期,且最外层只有一个电子,则X 和Y 形成化合物的化学式为 ( ) A .XY B .XY 2 C .XY 3 D .XY 47.右图是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 .元素①位于第二周期第ⅣA 族B .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④>②C .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酸性:⑤>④D .元素的最高正化合价:③=⑤8.如图所示是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X 、Y 、Z 、W 均为短周期元素,若w 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其内层电子数的7/10,则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 A .原子半径由大到小排列顺序Z>Y>XB .Y 元素的两种同素异形体在常温下都是气体C .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W>ZD .阴离子半径由大到小排列顺序Z>W>X>Y9.同一短周期的X 、Y 、Z 三种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酸性强弱的顺序为:HZO 4>H 2YO 4>H 3XO 4,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三种元素的阴离子的还原性按X 、Y 、Z 的顺序增强 B .它们单质的氧化性按X 、Y 、Z 的顺序减弱 C .它们的原子半径按X 、Y 、Z 的顺序减小D .它们的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按X 、Y 、Z 的顺序增强B C D 1.在第三周期中,置换氢能力最强的元素的符号为 ,化学性质最稳定的元素的符号是________,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酸性最强的酸的化学式是 ________,碱性最强的化学式是__________,显两性的氢氧化物的化学式是 _______ ,该两性氢氧化物与盐酸、烧碱溶液分别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元素周期表专题复习内容: 第一章 时限:45 分钟一、知识网络中子N (不带电荷) 原子核 近似相对原子质量Z (带正电荷) 元素 → 元素符号1、原子结构: 电子数(Z 个): 核外电子 排布规律 →电子层数 周期序数及原子半径表示方法 → 原子(离子)的电子式、原子结构示意图随着原子序数(核电荷数)的递增:元素的性质呈现周期性变化 ①、原子最外层电子的周期性变化(元素周期律的本质)元素周期律 ②、原子半径的周期性变化③、元素主要化合价的周期性变化④、元素的金属性与非金属性的周期性变化①、按原子序数递增的顺序从左到右排列;2、元素周期律和 排列原则 ②、将电子层数相同的元素排成一个横行;元素周期表 ③、把最外层电子数相同的元素(个别除外)排成一个纵行。
①、短周期(一、二、三周期) 周期(7个横行) ②、长周期(四、五、六周期) 周期表结构 ③、不完全周期(第七周期)①、主族(ⅠA ~ⅦA 共7个) 元素周期表 族(18个纵行) ②、副族(ⅠB ~ⅦB 共7个) ③、Ⅷ族(8、9、10纵行)④、零族(稀有气体)同周期同主族元素性质的递变规律 ①、核外电子排布 ②、原子半径性质递变 ③、主要化合价④、金属性与非金属性 ⑤、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⑥、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酸碱性电子层数 相同条件下,电子层越多,半径越大。
判断的依据 核电荷数 相同条件下,核电荷数越多,半径越小。
最外层电子数 相同条件下,最外层电子数越多,半径越大。
3、微粒半径的比较 1、同周期元素的原子半径随核电荷数的增大而减小(稀有气体除外)如:Na>Mg>Al>Si>P>S>Cl.2、同主族元素的原子半径随核电荷数的增大而增大。
如:Li<Na<K<Rb<Cs具体规律 3、同主族元素的离子半径随核电荷数的增大而增大。
如:F --<Cl --<Br --<I --4、电子层结构相同的离子半径随核电荷数的增大而减小。
高考总复习 元素周期表与元素周期律【考纲要求】1.掌握元素周期律的实质。
了解元素周期表的结构(周期、族)及其应用。
2.以第三周期为例,掌握同一周期内元素性质的递变规律与原子结构的关系。
3.以ⅠA 族和ⅦA 族为例,掌握同一主族内元素性质的递变规律与原子结构的关系。
4.了解金属、非金属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及其性质递变的规律。
【考点梳理】要点一、元素周期表1.原子序数按照元素在周期表中的顺序给元素所编的序号为原子序数。
原子序数=核电荷数=核内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原子中) 2.编排原则(1)周期:将电子层数相同的元素按原子序数递增的顺序从左到右排列,排成一个横行;(2)族:把最外层电子数相同的元素(个别除外)按电子层数递增顺序从上到下排列,排成一个纵行。
3.元素周期表的结构(“七横十八纵”)表中各族的顺序:ⅠA 、ⅡA 、ⅢB …ⅦB 、ⅠB 、ⅡB 、ⅢA ……ⅦA 、0(自左向右)。
4.原子结构与周期表的关系 (1)电子层数=周期数(2)最外层电子数=主族序数=最高正化合价(除F 、O ) (3)质子数=原子序数 要点二、元素周期律1.定义:元素的性质随着元素原子序数的递增而呈周期性的变化,这个规律叫元素周期律。
2.实质:元素的性质随着元素原子序数的递增而呈周期性变化的实质是元素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的周期性变化。
注:元素的性质主要是指原子半径、化合价、元素的金属性和非金属性等3个短周期:一、二、三周期元素种数分别为2、8、8种 3个长周期:四、五、六周期元素种数分别为18、18、32种1个不完全周期:七周期元素种数为26(非排满)种 周期(7个) 主族(7个):ⅠA ~ⅦA 副族(7个):ⅠB ~ⅦB Ⅷ(1个):表中第8、9、10三个纵行 0族(1个):表中最右边 族元素周期表4.1—18号元素的有关知识5.金属元素与非金属元素在周期表中有相对明确的分区现象。
如图所示,虚线的右上角为非金属元素,左下角为金属元素。
第2讲 元素周期律 元素周期表[考纲要求] 1.掌握元素周期律的实质;了解元素周期表(长式)的结构(周期、族)及其应用。
2.以第3周期为例,掌握同一周期内元素性质的递变规律与原子结构的关系。
3.以ⅠA 和ⅦA 族为例,掌握同一主族内元素性质递变规律与原子结构的关系。
4.了解金属、非金属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及其性质的递变规律。
考点一 元素周期表 1.原子序数对于一个原子:原子序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元素周期表 (1)编排原则:①按____________递增顺序从左到右排列;②将__________相同的元素排成一横行,共有____个横行。
③把________________相同的元素按____________递增的顺序从上到下排成一纵列,共有____列。
(2)周期7个横行,7个周期短周期长周期序号 1 2 3 4 5 6 7元素种数 不完全周期,最多容纳32种元素,目前排了26种元素0族元素原子序数86 (3)族 18列,16个族主族列序 1 2 13 14 15 16 17 族序号 副族 列序 3 4 5 6 7 11 12 族序号第Ⅷ族 第________共3列 0族第______列(4)分区①分界线:沿着元素周期表中______________与____________的交界处画一条斜线,即为金属元素区和非金属元素区分界线(氢元素除外)。
②各区位置:分界线左下方为__________区,分界线右上方为______________区。
③分界线附近元素的性质:既表现__________的性质,又表现____________的性质。
3.元素周期表中的特殊位置(1)过渡元素:元素周期表中部从______族到______族10个纵列共六十多种元素,这些元素都是金属元素。
(2)镧系:元素周期表第____周期中,57号元素镧到71号元素镥共15种元素。
本章重点掌握以下几点:1.元素周期表的结构;2.元素、核素、同位素的辨别;3.核外电子排布规律;4.原子、离子、分子中基本构成微粒间的关系;5.元素周期律及其实质;6.化学键中的相关概念;7.电子式的书写。
要点一、元素周期表1.元素周期表的结构(“七横十八纵”)2.几种关系(1)电子层数=周期数(2)最外层电子数=主族序数=最高正化合价(除F、O)(3)质子数=原子序数(4)∣最高正价∣+∣最低负价∣=8(对非金属元素而言,但对H不适用)注意:O无最高正价(+6),F无正价例题:原子序数为x的元素位于周期表中的ⅡA族,则原子序数为x+1的元素不可能为() A.ⅢA族B.IA族C.镧系元素D.ⅢB族要点二、元素、核素、同位素例题: 是( ) A .氢的五种同位素 B .五种氢元素C .氢的五种同素异形体D .氢元素的五种不同微粒 要点三、原子核外电子排布规律 1.在含有多个电子的原子里,电子依能量的不同是分层排布的,其主要规律是:核外电子总是尽先排布在能量较低的电子层,然后由里向外,依次排布在能量逐步升高的电子层。
2.原子核外各电子层最多容纳2n 2个电子。
3.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目不超过8个(K 层为最外层时不能超过2个电子)。
4.次外层电子数目不能超过18个(K 层为次外层时不能超过2个),倒数第三层电子数目不能超过32个。
注意:以上规律既相互联系,又互相制约,不能孤立片面的理解。
如M 层为最外层的时候,最多为8个,而不是18个。
H 2H +H 112H 13H 1、、、、要点四、核外电子数相等的微粒例题:两种微粒的质子数和电子数均相等,下列关于两种微粒间关系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它们可能是不同的分子 B .它们可能是不同的离子 C .它们可能互为同位素D .它们可能是分子和离子 要点五、元素周期律元素周期表中主族元素性质的递变规律要点六、比较元素的金属性强弱和非金属性强弱的一般方法金属性比较本质原子越易失电子、金属性越强判断依据1.在金属活动顺序表中越靠前,金属性越强。
中考化学专题复习:元素周期表命题点1元素的概念与分布1.磷灰石陶瓷性质优良,可制造人造骨和人造假牙。
这里的“磷”指的是()A.原子B.分子C.元素D.单质2.决定元素种类的是()A.电子层数B.质子数C.中子数D.核外电子数3.重氢可应用于光导纤维制备,重氢和氢都属于氢元素,是因为它们的原子具有相同的()A.质子数B.中子数C.体积D.相对原子质量4.与元素的化学性质关系最密切的是()A.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B.元素的核电荷数C.原子的核外电子数D.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5.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A.Al B.Si C.Fe D.O6.人体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A.O B.Ca C.Na D.H7.各种元素在地壳里的含量(质量分数)如图,其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A.铁B.铝C.硅D.氧命题点2元素周期表8.制作出世界上第一张元素周期表的科学家是()A.拉瓦锡B.门捷列夫C.侯德榜D.道尔顿9.2022年诺贝尔化学奖授予对点击化学等领域作出贡献的科学家,铜离子是点击化学常用的催化剂,铜在元素周期表中的相关信息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铜的元素符号是Cu B.铜的原子序数是29C.铜属于金属元素D.铜的相对原子质量为63.55g10.稀土元素是一类有重要用途的资源。
铈(Ce)是一种常见的稀土元素,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A.铈的原子序数是58B.铈属于非金属元素C.铈原子中的质子数是58D.铈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是140.111.C919大飞机是我国自行研制、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大型喷气式民用飞机。
其机壳采用了铝锂合金材料。
铝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如图所示:(1)铝元素的元素符号为;(2)铝元素的原子序数为;(3)铝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4)机壳采用铝锂合金材料的原因是(答出一点即可)。
12.锂是制造新能源汽车电池的重要原料。
图1是锂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图2是锂原子的构成示意图。
(1)锂原子的质子数为。
2021届高三化学一轮复习——元素周期表元素周期律知识梳理及训练知识梳理一、元素周期表和周期律1.强化记忆元素周期表2.识记理解元素周期律项目同周期(左→右)同主族(上→下)原子结构核电荷数逐渐增大逐渐增大电子层数相同逐渐增多原子半径逐渐减小逐渐增大离子半径阳离子逐渐减小阴离子逐渐减小r(阴离子)>r(阳离子)逐渐增大元素性质化合价最高正化合价由+1→+7(O、F除外)负化合价=-(8-主族序数)相同最高正化合价=主族序数(O、F除外)元素的金属性和非金属性金属性逐渐减弱非金属性逐渐增强金属性逐渐增强非金属性逐渐减弱离子的氧化性、还原性阳离子氧化性逐渐增强阴离子还原性逐渐减弱阳离子氧化性逐渐减弱阴离子还原性逐渐增强气态氢化物稳定性逐渐增强逐渐减弱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酸碱性碱性逐渐减弱酸性逐渐增强碱性逐渐增强酸性逐渐减弱元素的第一电离能逐渐增大趋势逐渐减小趋势元素的电负性逐渐增大呈现减小趋势二、元素的电离能和电负性1.元素的电离能第一电离能:气态电中性基态原子失去一个电子转化为气态基态正离子所需要的最低能量叫做第一电离能。
常用符号I1表示,单位为kJ·mol-1。
(1)原子核外电子排布的周期性随着原子序数的增加,主族元素原子的外围电子排布呈现周期性的变化:每隔一定数目的元素,主族元素原子的外围电子排布重复出现从n s1到n s2n p6的周期性变化(第一周期除外)。
(2)元素第一电离能的周期性变化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元素的第一电离能呈周期性变化:同周期从左到右,第一电离能有逐渐增大的趋势,稀有气体的第一电离能最大,碱金属和氢的第一电离能最小;同主族从上到下,第一电离能有逐渐减小的趋势。
说明同周期元素,从左到右第一电离能呈增大趋势。
同能级的轨道为全满、半满时第一电离能较相邻元素要大,即第ⅡA族、第ⅤA族元素的第一电离能分别大于同周期相邻元素。
如Be、N、Mg、P。
(3)元素电离能的应用①判断元素金属性的强弱电离能越小,金属越容易失去电子,金属性越强;反之,则越弱。
高考化学一轮复习:元素周期律和元素周期表知识点总结一、元素周期律1. 原子序数(1)含义: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序号(2)与其他量的关系:原子序数=核电核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2. 元素周期律的含义元素的性质(核外电子排布、原子半径、主要化合价、金属性、非金属性)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而呈周期性变化的规律。
3. 元素性质的周期性变化实质是元素原子核外电子排布的周期性变化...................的必然结果。
二、元素周期表1. 元素周期表与元素周期律的关系:元素周期表是元素周期律的具体表现形式。
2. 元素周期表(1)编排原则:①按原子序数递增的顺序从左到右排列。
②周期:将电子层数相同..。
(周期序数=原子的电子层数)......的各元素从左到右排成一横行③族:把最外层电子数相同..。
........的元素按电子层数递增的顺序从上到下排成一纵行主族序数=原子最外层电子数(2)结构特点:①周期:元素周期表有7个横行,即7个周期②族:元素周期表中共有18个纵列,16个族,包括7个主族,7个副族,1个Ⅷ族,1个0族。
三、元素周期表中的部分重要元素四、焰色反应1、Na 黄Li 紫红K 浅紫(透过蓝色钴玻璃观察,因为钾里面常混有钠,黄色掩盖了浅紫色)2、Rb 紫Ca 砖红色Sr 洋红Rb 紫Cu 绿Ba 黄绿Co 淡蓝五、微粒半径的大小与比较(1)一看“电子层数”:当电子层数不同时,电子层数越多,半径越大。
如:同一主族元素,电子层数越多,半径越大如:r(Cl)>r(F)、r(O2-)>r(S2-)、r(Na)>r(Na+)。
(2)二看“核电荷数”:当电子层数相同时,核电荷数越大,半径越小。
如:同一周期元素,电子层数相同时核电荷数越大,半径越小。
如r(Na)>r(Cl)、r(O2-)>r(F-)>r(Na+)。
(3)三看“核外电子数”:当电子层数和核电荷数均相同时,核外电子数越多,半径越大。
如:r(Cl-)>r(Cl) 、r(Fe2+)>r(Fe3+)。
元素周期表1.发展历程2.编排原则例1.判断正误,正确的打“√”,错误的打“×”(1)现行元素周期表的编排依据是相对原子质量( )(2)一个横行即是一个周期,一个纵行即是一个族( )(3)最外层电子数相同的元素一定是同族元素( )(4)每一周期都是碱金属元素开始,稀有气体元素结束( ) 答案(1)×(2)×(3)×(4)×3、元素周期表的结构要点解释:常见族的特别名称:第ⅠA族(除氢):碱金属元素;第ⅦA族:卤族元素;0族:稀有气体元素。
点拨:例2.元素周期表中所含元素种类最多的族是哪一族?答案ⅢB族。
例3.现行元素周期表元素种类最多的周期是哪一周期?答案第六周期。
1.结构特点元素名称元素符号核电荷数原子结构示意图最外层电子数电子层数原子半径/nm碱金属元素锂Li 3]1 2 0.152钠Na 11]1 3 0.186钾K 19]1 4 0.227铷Rb 37]1 5 0.248铯Cs 55]1 6 0.265(2)得出结论:碱金属元素原子结构的共同点是最外层电子数均为1,不同点是电子层数和原子半径不同,其变化规律是随着核电荷数的增加,电子层数逐渐增多,原子半径逐渐增大。
2.碱金属的性质(1)物理性质(2)化学性质2熔成小球,浮于水面,四处游动,有轻熔成小球,浮于水面,四处游动,有“嘶例4.判断正误,正确的打“√”,错误的打“×”(1)碱金属元素原子的次外层电子数都是8个( )(2)化合物中碱金属元素的化合价都为+1价( )(3)碱金属元素的原子半径随核电荷数的增大而增大( )(4)碱金属单质的化学性质活泼,易失电子发生还原反应( )(5)Li在空气中加热生成LiO2( )答案(1)×(2)√(3)√(4)×(5)×例5.钾与水(含酚酞)反应的实验现象能表明钾的一些性质,请连一连。
(1)钾浮在水面上A.钾与水反应放热且钾的熔点较低(2)钾熔化成闪亮的小球B.钾与水反应剧烈,放出的热使生成的H2燃烧(3)钾球四处游动,并有轻,微的爆鸣声C.钾的密度比水小(4)溶液变为红色D.钾与水反应后的溶液呈碱性答案(1)—C (2)—A (3)—B (4)—D例6.下列各组比较不正确的是( )A.锂与水反应不如钠与水反应剧烈B.还原性:K>Na>Li,故K可以从NaCl溶液中置换出金属钠C.熔、沸点:Li>Na>KD.碱性:LiOH<NaOH<KOH答案 B解析锂的活泼性比钠弱,与水反应不如钠剧烈,A正确;还原性:K>Na>Li,但K不能置换出NaCl溶液中的Na,而是先与H2O反应,B错误;碱金属元素从Li到Cs,熔、沸点逐渐降低,即Li>Na>K>Rb>Cs,C正确;从Li到Cs,碱金属元素的金属性逐渐增强,对应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碱性依次增强,即碱性:LiOH<NaOH<KOH<RbOH<CsOH,D正确。
魁夺市安身阳光实验学校高考化学复习元素周期表1.掌握元素周期表的结构。
2.掌握周期表中原子结构和位置、价态、元素数目等之间的关系3.了解周期表中各区、周期、族元素的原子核外电子排布的规律一、元素周期表的结构长式元素周期表在编排时将排在一行,将排在一列;元素周期表共个周期,分为个短周期,个长周期,第七周期未排满,称为不完全周期;元素周期表共纵行,分为个族,其中主族、副族各个,另有和。
元素周期表中元素的“外围电子排布”又称,按其差异可将周期表分为、、、、五个区,、区的元素统称为过渡元素。
思考:1。
一、二、三、四周期各包含几种元素?2.一、二、三、四周期上下相邻的元素核电荷数之差可能是多少?找出其中的规律。
二、元素周期表与原子结构的关系主族元素的周期序数= ;主族序数== ;│主族元素的负化合价│=8-主族序数三、元素周期表的应用1.推测某些元素的性质:常见的题型是给出一种不常见的主族元素或尚未发现的主族元素,要我们根据该元素所在族的熟悉元素的性质,根据相似性与递变规律,加以推测。
2.判断单核微粒的半径大小:思考:单核微粒的半径大小取决于两个因素:①越多,微粒的半径越大(主要)②相同时,越大,微粒的半径越小。
3.判断生成气态氢化物的难易及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还原能力;判断非单质的氧化性强弱及单质间的置换;判断金属与水或酸反应的剧烈程度;判断金属单质的还原性强弱及单质间的置换;判断金属阳离子的氧化能力;判断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碱性强弱;判断电极反应。
4.指导人们在一定区域内寻找制备新物质。
【例1】下列关于稀有气体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都是8个电子B.其原子与同周期IA、IIB族阳离子具有相同的核外电子排布C.化学性质非常不活泼D.原子半径比同周期VIIA族元素原子的大解析:稀有气体是零族元素,解题时首先归纳它们的结构及其有关性质的特点。
它们原子的特征是最外层电子都达到稳定结构(除He外最外层2个电子外,其余都是8个电子的稳定结构),故A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