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阳能光伏发电专业技术期末试卷及答案
- 格式:doc
- 大小:56.62 KB
- 文档页数:6
太阳能光伏发电试题及答案Company number:【WTUT-WT88Y-W8BBGB-BWYTT-19998】一、选择题1.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中,__A__指在电网失电情况下,发电设备仍作为孤立电源对负载供电这一现象。
A.孤岛效应 B. 光伏效应 C.充电效应 D. 霍尔效应2.某单片太阳电池测得其填充因子为%,其开路电压为,短路电流为,其测试输入功率为,则此太阳电池的光电转换效率为__A__。
A.%B.% C.%D.%3.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中,太阳电池组件表面被污物遮盖,会影响整个太阳电池方阵所发出的电力,从而产生__D__。
A.霍尔效应 B. 孤岛效应 C.充电效应 D. 热斑效应4.下列表征太阳电池的参数中,哪个不属于太阳电池电学性能的主要参数__D__。
A.开路电压B.短路电流 C.填充因子D.掺杂浓度5.蓄电池的容量就是蓄电池的蓄电能力,标志符号为C,通常用以下哪个单位来表征蓄电池容量__D__。
A.安培B.伏特 C.瓦特D.安时6.蓄电池使用过程中,蓄电池放出的容量占其额定容量的百分比称为__D__。
A.自放电率 B. 使用寿命 C.放电速率 D. 放电深度7.太阳电池是利用半导体__C__的半导体器件。
A.光热效应 B.热电效应C.光生伏打效应 D.热斑效应8.在衡量太阳电池输出特性参数中,表征最大输出功率与太阳电池短路电流和开路电压乘积比值的是__B__。
A.转换效率B.填充因子C.光谱响应D.方块电阻9.太阳电池单体是用于光电转换的最小单元,其工作电压约为__A__mV,工作电流为20~25mA/cm2。
A.400~500 B.100~200 C.200~300 ~900二、填空题1.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中,没有与公用电网相连接的光伏系统称为离网(或独立)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与公共电网相连接的光伏系统称为并网(或联网)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
2.根据光伏发电系统使用的要求,可将蓄电池串并联成蓄电池组,蓄电池组主要有三种运行方式,分别为循环充放电制、定期浮充制、连续浮充制。
《光伏发电技术及应用》期末试卷(A)注:所有答案填写在答题纸中。
一、填空题(每空格1分,共10分)1.最小太阳能光伏发电应用系统只包含光伏电池和负载,对于复杂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主要包括光伏电池方阵、()、()、逆变器、汇流箱、低压柜、高压柜、防雷器、系统检测设备等部件组成。
2.根据“太阳能发电发展“十二五”规划”,到2015 年底,我国太阳能发电装机容量达到()万千瓦以上,年发电量达到()亿千瓦时。
3.并网逆变器由充放电控制、功率调节、()、()等部分构成。
经逆变器输出的交流电供负载使用,多余的电能通过电力变压器等设备馈入公共电网(可称为卖电)。
4. 1卡(cal)=()焦(J) =1.16278毫瓦时(mWh);1千瓦时(kWh) =()兆焦(MJ)5.光伏电池的短路电流是指当将太阳能电池的正负极()、使U=0时,此时的电流就是电池片的短路电流,短路电流的单位是安培(A),短路电流随着光强的变化而变化。
开路电压是指当将太阳能电池的正负极()、使I=0时,此时太阳能电池正负极间的电压就是开路电压,开路电压的单位是伏特(V)。
6.填充因子也叫曲线因子,是指太阳能电池组件的()与开路电压和短路电流乘积的比值。
填充因子是评价太阳能电池组件所用电池片输出特性好坏的一个重要参数,它的值越高,表明所用太阳能电池组件输出特性越趋于( )形,电池组件的光电转换效率越高。
7.蓄电池自放电率是指蓄电池在( )的储存期内,由于自放电而引起活性物质损耗,每天或每月容量降低的百分数称为自放电率。
自放电率指标可衡量蓄电池的储存性能。
蓄电池的容量是指蓄电池处于适用专业11光伏应用技术考试方式(闭卷) 考试时间为120 分钟( )的铅酸蓄电池在一定的放电条件下,放电到规定的终止电压时所能给出的电量称为电池容量,以符号C表示。
常用单位是安时(Ah)。
8.超级电容器又叫( ),是一种新型储能装置,它具有蓄电池无法比拟的特点:充电时间短、使用寿命长、温度特性好、节约能源和绿色环保等特点,其储能的过程并不发生( ),并且这种储能过程是可逆的,也正因为此超级电容器可以反复充放电数十万次。
完整版)光伏发电技术习题及答案(期末考试)1.太阳能利用的基本方式可以分为热能、光能、风能、电能四种。
2.光伏并网发电主要用于国家电网和个人用电。
3.光伏与建筑相结合光伏发电系统主要分为附加式(BAPV)光伏电站和集成式(BIPV)光伏电站。
4.住宅用离网光伏发电系统主要用太阳能作为供电能量。
白天太阳能离网发电系统对蓄电池进行充电,晚间则对蓄电池所存储的电能进行放电。
5.独立光伏发电系统按照供电类型可分为直流、交流、交直流混合和逆变器,其主要区别是系统中是否有逆变器。
6.太阳能户用电源系统一般由太阳能电池板、防反二极管和旁路二极管构成。
7.为能向AC220V的电器提供电能,需要将太阳能发电系统所发出的直流电能转换成交流电能,因此需要使用逆变器。
8.太阳能光伏电站按照运行方式可分为并网型和离网型。
未与公共电网相联接独立供电的太阳能光伏电站称为离网型。
二、选择题1.与常规发电技术相比,光伏发电系统有很多优点。
下面那一项不是光伏发电系统的优点(D):维护成本高、管理繁琐。
2.与并网光伏发电系统相比,(D)逆变器是独立光伏发电系统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3.关于光伏建筑一体化的应用叙述不对的是(A):造价低、成本小、稳定性好。
4.(B)蓄电池组是整个独立光伏发电系统的核心部件。
5.独立光伏发电系统较并网光伏发电系统建设成本、维护成本(C)一致。
6.目前国内外普遍采用的并网光伏发电系统是(B)无逆流型并网系统。
三、XXX1.太阳能发电原理是指太阳辐射能被太阳能电池板吸收后,通过光伏效应将光能转换成电能的过程。
2.光伏效应是指当某些半导体材料(如硅)受到光照时,会产生电子与空穴对,从而产生电流的现象。
3.光伏系统的组成包括太阳能电池板、防反二极管、旁路二极管、端子箱、逆变器、蓄电池组等。
4.BAPV指的是附加式光伏电站,即在建筑物上安装独立的光伏电池板;BIPV指的是集成式光伏电站,即将光伏电池板集成到建筑物的外墙、屋顶等部位中。
《太阳能光伏发电技术》期末试卷及答案20XX年《太阳能光伏发电技术》期末试卷及答案20XX级《太阳能光伏发电技术》试卷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1分,共12分)1. 在地球大气层之外,地球与太阳平均距离处,垂直于太阳光方向的单位面积上的辐射能基本上为一个常数。
这个辐射强度称为___ _ __。
A.大气质量B. 太阳常数C.辐射强度D.太阳光谱2.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的最核心的器件是______。
A.控制器B. 逆变器C.太阳电池D.蓄电池3.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中,______指在电网失电情况下,发电设备仍作为孤立电源对负载供电这一现象。
A.孤岛效应B. 光伏效应C.充电效应D.霍尔效应4.在太阳电池外电路接上负载后,负载中便有电流过,该电流称为太阳电池的______。
A.短路电流B. 开路电流C.工作电流D.最大电流5.地面用太阳电池标准测试条件为在温度为25℃下,大气质量为AM1.5的阳光光谱,辐射能量密度为_____W/m2。
A.1000 B. 1367 C.1353 D.11306.蓄电池放电时输出的电量与充电时输入的电量之比称为容量______。
A.输入效率B. 填充因子C.工作电压D.输出效率7.蓄电池使用过程中,蓄电池放出的容量占其额定容量的百分比称为_____。
A.自放电率 B. 使用寿命C.放电速率 D.放电深度8.在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中,太阳电池方阵所发出的电力如果要供交流负载使用的话,实现此功能的主要器件是______。
A.稳压器 B. 逆变器C.二极管 D.蓄电池9.当日照条件达到一定程度时,由于日照的变化而引起较明显变化的是______。
A.开路电压 B. 工作电压C.短路电流 D.最佳倾角10.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中,太阳电池组件表面被污物遮盖,会影响整个太阳电池方阵所发出的电力,从而产生______。
A.霍尔效应 B. 孤岛效应C.充电效应 D.热斑效应11.当控制器对蓄电池进行充放电控制时,要求控制器具有输入充满断开和恢复接通的功能。
1.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中,__A__指在电网失电情况下,发电设备仍作为孤立电源对负载供电这一现象。
A.孤岛效应 B. 光伏效应C.充电效应 D. 霍尔效应2.某单片太阳电池测得其填充因子为%,其开路电压为,短路电流为,其测试输入功率为,则此太阳电池的光电转换效率为__A__。
A.%B.% C.%D.%3.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中,太阳电池组件表面被污物遮盖,会影响整个太阳电池方阵所发出的电力,从而产生__D__。
A.霍尔效应 B. 孤岛效应C.充电效应 D. 热斑效应4.下列表征太阳电池的参数中,哪个不属于太阳电池电学性能的主要参数__D__。
A.开路电压B.短路电流C.填充因子D.掺杂浓度5.蓄电池的容量就是蓄电池的蓄电能力,标志符号为C,通常用以下哪个单位来表征蓄电池容量__D__。
A.安培B.伏特 C.瓦特D.安时6.蓄电池使用过程中,蓄电池放出的容量占其额定容量的百分比称为__D__。
A.自放电率 B. 使用寿命C.放电速率 D. 放电深度7.太阳电池是利用半导体__C__的半导体器件。
A.光热效应 B.热电效应 C.光生伏打效应D.热斑效应8.在衡量太阳电池输出特性参数中,表征最大输出功率与太阳电池短路电流和开路电压乘积比值的是__B__。
A.转换效率B.填充因子C.光谱响应D.方块电阻9.太阳电池单体是用于光电转换的最小单元,其工作电压约为__A__mV,工作电流为20~25mA/cm2。
A.400~500 B.100~200 C.200~300 ~9001. 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中,没有与公用电网相连接的光伏系统称为离网(或独立)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与公共电网相连接的光伏系统称为并网(或联网)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
2. 根据光伏发电系统使用的要求,可将蓄电池串并联成蓄电池组,蓄电池组主要有三种运行方式,分别为循环充放电制、定期浮充制、连续浮充制。
3. 太阳能光伏控制器主要由开关功率器件、控制电路和其他基本电子元件组成。
《光伏发电技术及应用》期末试卷(I)一、判断题(每题1分,共30分,对的选T,错误的选F,填写在答题纸)1、光伏组件光电转换效率是指标准测试条件下(AM1.5、组件温度25℃,辐照度1000W/m2)光伏组件最大输出功率与照射在该组件上的太阳光功率的比值。
2、光伏组件的开路电压是指在组件输出短路时,测量组件输出端的电压值。
3、光伏组件峰值功率是指在准测试条件下组件的输出最大功率。
其值等于峰值电压与峰值电流的乘积。
4、光伏逆变器按照电能输出去向可以分为有源逆变器和无源逆变器。
并网逆变器属于有源逆变器。
5、拟建设100KW的分布式并网光伏电站,光伏组件选择上可以从组件功率、组件转化效率、峰值电压、电流等参数角度出发选配合适的组件。
6、衢州市如果建设1MW的固定倾角的光伏电站大约占地至少300亩。
7、光伏组件的实际输出功率与环境温度、空气质量等因素无关。
8、同等条件下,温度越高光伏组件实际输出功率越大,即相同辐照度下,同容量的组件在夏天发的电比冬天多。
所以建设光伏电站时,尽量选择通风条件不好的地方。
9、地区的峰值日照时数是影响光伏发电量的最主要因素之一。
例如衢州市平均峰值日照时数为3.5小时,我国最好的峰值日照时数地区为6.8小时,那么一个电站在衢州市如果年发电量为350kwh,那么在同等条件下,该电站在我国最好的峰值日照时数地区年发电量可达到680kwh。
10.一个装机功率为100KW的光伏电站,其在实际发电过程中,发电量功率输出很难达到满功率100KW的输出,主要原因为:实际发电环境下很难达到标准的测试条件,同时电站存在各种损耗等,所以光伏电站的实际输出功率小于光伏电站的装机功率。
11.光伏组件的填兖因子FF,是指太阳能电池的最大输出功率与开路电压和短路电流乘积的比值,其值小于1。
填充因子是评价太阳能电池输出特性,值越大(越接近1),表示电池组件输出能力(特性)越好。
12、在最小离网光伏发电系统中,光伏电池组件不管处于什么条件下,都可以实时输出最大功率。
《光伏发电技术》期末试卷B1.BAPV是指建筑与光伏系统相结合,是光伏与建筑相结合的第一步,是将现成的平板式光伏组件安装在建筑物的屋顶等处,引出端经过逆变器和控制器装置与电网联接,由光伏系统和电网并联向用户供电,多余电力向电网反馈。
2.交流逆变器是把太阳能电池组件或者蓄电池输出的直流电转换成交流电供应给电网或者交流负载使用的设备。
逆变器按运行方式可分为小功率、中功率、大功率逆变器。
3.所谓市电互补光伏发电系统,就是在独立光伏发电系统中以大阳能光伏发电为主,以普通220V交流电补充电能为辅。
这样光伏发电系统中太阳能电池和蓄电池的容量都可以设计得小一些,基本上是当天有阳光,当天就用太阳能发的电,遇到阴雨天时就用市电能量进行补充。
4.我国幅员辽阔,有着十分丰富的太阳能资源。
据估算,我国陆地表面每年接受的太阳辐射能约为50×1018kJ,全国各地太阳年辐射总量达335~837kJ/cm2•a,中值为586 kJ/cm2•a。
从全国太阳年辐射总量的分布来看,浙江、青海、新疆、内蒙古南部、山西、陕西北部、河北、山东、辽宁、吉林西部、云南中部和西南部、广东东南部、福建东南部、海南岛东部和西部以及台湾省的西南部等广大地区的太阳辐射总量很大。
尤其是青藏高原地区最大,那里平均海拔高度在4000m 以上,大气层薄而清洁,透明度好,纬度低,日照时间长。
5.太阳辐射主要集中在可见光部分(0.4~0.76μm),波长大于可见光红外线(>0.76μm)和小于可见光的紫外线(<0.4μm)的部分少。
在全部辐射能中,波长在0.15~4μm之间的占99%以上,且主要分布在可见光区和红外区,前者占太阳辐射总能量的约50%,后者占约43%,紫外区太阳辐射能很少,只占总量的约7%。
6.在电池组件倾斜角设计中,可以根据当地经度粗略确定固定太阳能电池方阵的适用专业10光伏应用技术考试方式(闭卷) 考试时间为120 分钟倾角,为消除冬夏辐射量的差距,一般来讲纬度越高倾角也越大。
《光伏发电技术及应用》期末试卷(E)注:所有答案填写在答题纸中。
一、判断题(每题2分,共30分,正确的标“T”,错误的标“F”)1.2000年,我国太阳能电池产量仅为3MW,到2007年年底达到1088MW,超过欧洲(1062.8MW),跃居世界第二位。
2.BIPV将太阳能发电与建筑材料相结合,充分利用建筑的屋顶和外立面,使得大型建筑能实现电力自给、并网发电,这将是今后的一大发展方向。
3.根据太阳能发电发展“十二五”规划,到2020年底,我国太阳能发电装机容量达到2100 万千瓦以上,年发电量达到250 亿千瓦时。
4.太阳能能辐射量单位有卡(cal)、焦耳(J)、瓦(W)等。
其关1卡(cal)=4.1868焦(J) =1.16278毫瓦时(mWh) 。
5.从海拔高度来看,海拔越高,大气透明度越好,所以水平辐射量越低。
6. 太阳能电池易腐蚀,若直接暴露在大气中,电池的转换效率会受到潮湿、灰尘、酸碱物质、冰雹、风沙以及空气中含氧量等的影响而下降。
7. 太阳能电池的峰值电流Im也叫最大工作电流或最佳工作电流。
峰值电流是指太阳能电池片最大的工作电流,峰值电流的单位是安培(A)。
8. 蓄电池放电深度是指蓄电池在某一放电速率下,电池放电到终止电压时实际放出的有效容量与电池在该放电速率的额定容量的百分比。
9. 蓄电池的容量是指铅酸蓄电池在一定的放电条件下,放电到规定的终止电压时所能给出的电量称为电池容量,以符号C表示,常用单位是安时(Ah)。
10. 蓄电池过充电寿命是指采用一定的充电电流对蓄电池进行连续过充电,一直到蓄电池寿命终止时所能承受的过充电时间。
其寿命终止条件一般设定在容量低于10小时率额定容量的80%。
11. 超级电容器又叫双电层电容器,是一种新型储能装置。
其特点主要为充电时间短、使用寿命长、温度特性好、节约能源和绿色环保等特点。
12. 光伏控制器的系统电压是指光伏发电系统的交流工作电压,也就是蓄电池组的直流电压。
光伏发电实用专业考试题及答案光伏发电实用专业考试题一、选择题(每题1分,共计40分)1、目前单晶硅太阳电池的实验室最高转换效率为(B)A.10.5%B.24.7%C.15%D.20%2、通常组件用的玻璃是(D)A.布纹玻璃B.钢化玻璃C.普通玻璃D.布纹钢化玻璃3、下列(D)天气情况下相同面积的太阳能电池组件发电能量最大。
A 阴天B 雨天C 雪天D 晴天4、太阳电池是利用半导体____的半导体器件。
(C )A.光热效应 B.热电效应 C. 光生伏特效应 D. 热斑效应5、在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中,太阳电池方阵所发出的电力如果要供交流负载使用的话,实现此功能的主要器件是( B )。
A.稳压器B.逆变器C.二极管D.蓄电池6、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的装机容量通常以太阳电池组件的输出功率为单位,如果装机容量1GW,其相当于__C__W。
A.103 B.10 6 C. 10 9 D. 10 57、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的最核心的器件是( C )。
A.控制器B.逆变器C.太阳电池D.蓄电池8、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中,(A )指在电网失电情况下,发电设备仍作为孤立电源对负载供电这一现象。
A.孤岛效应B.光伏效应C.充电效应D.霍尔效应9、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中,太阳电池组件表面被污物遮盖,会影响整个太阳电池方阵所发出的电力,从而产生( D )。
A.霍尔效应B.孤岛效应C.充电效应D.热斑效应10、在中性点不接地系统中,发生单相接地故障,系统的三相线电压( B ) 。
A、不变B、变大C、变小D、不清楚11、变压器的温升是指( C )A、一、二次绕组的温度之差B、绕组与上层油面温度之差C、变压器上层油温与变压器周围环境温度之差D、绕组与变压器周围环境的温度之差12、太阳能源来自太阳内部物质的( A )。
A.核聚变B.核裂变C.动能D.化学变化13、变压器中,一般情况下是在(A )上抽出适当的分接。
A.高压绕组 B.中压绕组 C.低压绕组 D.第三绕组14、中性点不接地的电力系统中,发生单相接地故障时,可继续运行( B )小时。
姓名:班级:学号:1、北半球太阳电池方阵的方位角为()时,太阳电池组件的发电量是最大的。
A、0°B、60°C、90°D、依据地理纬度所决定2、单格铅酸蓄电池产生的电压是()。
A、1VB、2 VC、12 VD、24 V3、我国青藏高原的太阳能资源属于()。
A、资源丰富带B、资源较丰富带C、资源一般带D、资源贫乏带4、对于太阳电池方阵、低压配电线路、电气设备等易遭受直击雷的地方,可在高处安装()防止雷击。
A、避雷器B、避雷线C、避雷针D、耐压变压器5、晶体硅太阳电池组件的寿命一般可达()年以上。
A、2B、3C、10D、206、硅系太阳电池主要包括单晶硅太阳电池、多晶硅太阳电池、非晶硅太阳电池。
其中()太阳电池转换效率最高。
A、单晶硅B、多晶硅C、非晶硅D、以上皆不是7、下列能量密度最大的电池为()。
A、锂离子电池B、铁镍电池C、铅酸免维护蓄电池D、氢镍电池8、()的作用是避免由于太阳电池方阵在阴雨天和夜晚不发电的时候或出现故障时,导致太阳电池组件反充发热造成损坏。
A、稳压二极管B、防反充二极管C、旁路二极管D、串联二极管9、一般在我国的南方地区,太阳电池方阵的最佳倾角可比当地纬度增加()。
A、5°~10°B、10°~15°C、15°~20°D、20°~30°10、()的功能是储存太阳电池方阵受光照时发出的电能并可随之向负载供电。
A、蓄电池B、控制器C、逆变器D、整流器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20分)11、对于“孤岛效应”的检测防护,可以在______内设置防护功能。
12、太阳电池的伏安特性曲线标准测试条件为太阳辐照度为______W/m2,大气质量AM______,工作温度为______。
13、蓄电池的放电速率简称放电率,是指放电的快慢,常用______和______表示。
C20表示_____。
《光伏发电技术及应用》期末试卷(A)题号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总分分数注:全部答案填写在答题纸中。
一、填空题〔每空格 1 分,共 10 分〕1.最小太阳能光伏发电应用系统只包含光伏电池和负载,对于简洁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主要包括光伏电池方阵、〔〕、〔〕、逆变器、汇流箱、低压柜、高压柜、防雷器、系统检测设备等部件组成。
2.依据“太阳能发电进展“”规划”,到 2023 年底,我国太阳能发电装机容量到达〔〕万千瓦以上,年发电量到达〔〕亿千瓦时。
3.并网逆变器由充放电把握、功率调整、〔〕、〔〕等局部构成。
经逆变器输出的沟通电供负载使用,多余的电能通过电力变压器等设备馈入公共电网〔可称为卖电〕。
4. 1 卡(cal)=〔〕焦(J) =1.16278 毫瓦时(mWh);1 千瓦时(kWh) =〔〕兆焦(MJ)5.光伏电池的短路电流是指当将太阳能电池的正负极〔〕、使 U=0 时,此时的电流就是电池片的短路电流,短路电流的单位是安培(A),短路电流随着光强的变化而变化。
开路电压是指当将太阳能电池的正负极〔〕、使 I=0 时,此时太阳能电池正负极间的电压就是开路电压,开路电压的单位是伏特(V)。
6.填充因子也叫曲线因子,是指太阳能电池组件的〔〕与开路电压和短路电流乘积的比值。
填充因子是评价太阳能电池组件所用电池片输出特性好坏的一个重要参数,它的值越高,说明所用太阳能电池组件输出特性越趋于( )形,电池组件的光电转换效率越高。
7.蓄电池自放电率是指蓄电池在( )的储存期内,由于自放电而引起活性物质损耗,每天或每月容量降低的百分数称为自放电率。
自放电- -率指标可衡量蓄电池的储存性能。
蓄电池的容量是指蓄电池处于适用专业11 光伏应用技术考试方式(闭卷) 考试时间为120 分钟( )的铅酸蓄电池在确定的放电条件下,放电到规定的终止电压时所能给出的电量称为电池容量,以符号 C 表示。
常用单位是安时(Ah)。
8.超级电容器又叫( ),是一种型储能装置,它具有蓄电池无法比较的特点:充电时间短、使用寿命长、温度特性好、节约能源和绿色环保等特点,其储能的过程并不发生( ),并且这种储能过程是可逆的,也正由于此超级电容器可以反复充放电数十万次。
《光伏发电技术及应用》期末试卷D注:所有答案填写到答题纸中。
一、填空题(每空格1分,共20分)1.太阳能光伏发电的基本原理是利用太阳能电池(一种类似于晶体二极管的半导体器件)的()应直接把太阳的辐射能转变为电能的一种发电方式,太阳能光伏发电的能量转换器就是太阳能电池,也叫()。
2.根据各地接受太阳总辐射量的多少,可将全国划分为四类地区。
一类地区、二类地区、三类地区和四类地区,其中浙江省属于()类区域,甘肃北部属于()类区域。
3.大地表面(即水平面)和太阳能电池方阵面(倾斜面)上接收到的辐射量均符合( ),即总辐射等于直接辐射与散辐射之合,只不过大地表面多接收到的辐射量没有地面反射分量,而太阳能电池方阵面上所接受到的辐射量包括( )。
4.如果没有光照,太阳能电池等价于一个( )。
通常把无光照情况下太阳能电池的电流电压特性叫做()。
近似地,可以把无光照情况下的太阳能电池等价于一个理想pn结。
5.光伏电池为了获取最大太阳辐射资源,将采取多种安装方式,其有"固定式"、()、( )和方位角跟踪。
6.蓄电池自放电率是指蓄电池在( )的储存期内,由于自放电而引起活性物质损耗,每天或每月容量降低的百分数称为自放电率。
自放电率指标可衡量蓄电池的储存性能。
蓄电池的容量是指蓄电池处于( )的铅酸蓄电池在一定的放电条件下,放电到规定的终止电压时所能给出的电量称为电池容量,以符号C表示。
常用单位是安时(Ah)。
7.光伏控制器按电路方式的不同分为()、()、脉宽调制型、多路控制型、两阶段双电压控制型和最大功率跟踪型;按电池组件输入功率和负载功率的不同可分为小功率型、中功率型、大功率型及专用控制器(如草坪灯控制器)等。
8.输出电压稳定度表征逆变器输出电压的稳压能力。
多数逆变器产品给出的是输入直流电压在允许波动范围内该逆变器输出电压的偏差%,通常称为( )。
高性能的逆变器应同时给出当负载由0%~100%变化时,该逆变器输出电压的偏差,通常称为( )。
《光伏发电技术及应用》期末试卷(F)注:所有答案填写在答题纸中。
一、判断题(每题2分,共30分)1.2010年,我国太阳能电池产量达到10GW,约占全球光伏电池产量的一半。
目前,我国光伏发电的应用市场处于起步阶段。
从当前光伏发电应用领域来看,现主要广泛应用于工业、农业、科技、国防及人们生活方面。
2.建筑与光伏系统相结合(BAPV)是光伏与建筑相结合的第一步,是将现成的平板式光伏组件安装在建筑物的屋顶等处,引出端经过逆变器和控制器装置与电网联接,由光伏系统和电网并联向用户供电,多余电力向电网反馈。
3.根据“太阳能发电发展“十二五”规划”,重点在中东部地区建设与建筑结合的分布式光伏发电系统,建成分布式光伏发电总装机容量2000 万千瓦。
4.太阳能能辐射量单位有卡(cal)、焦耳(J)、瓦(W)等,1千瓦时(kWh) =3.6兆焦(MJ)。
1千瓦时/米2 (kWh/m2)=3.6兆焦/米2(MJ/rm2) =3.6千焦/厘米2(kj/cm2)。
5. 日照时间是影响地面太阳辐射度的一个重要因素。
日照时间越长,地面所获得的太阳总辐射量就越多。
6. 当前规格单体太阳能电池的输出电压、电流和功率都很小,工作电压只有0.48~0.5V,由于受硅片材料尺寸限制,单体电池片输出功率最大也只有3~4W。
7. 太阳能电池的峰值电压U m也叫最大工作电压或最佳工作电压。
峰值电压是指太阳能电池片的最大工作电压,峰值电压的单位是V。
8. 放电深度和电池循环使用次数关系很大,放电深度越大,循环使用次数越大;放电深度越小,循环使用次数越小。
9. 在表示蓄电池容量C时,会在其下角处标明放电时率,如C10表明是10小时率的放电容量,C60表明是60小时率的放电容量。
10. 蓄电池自放电率是指蓄电池在开路状态下的储存期内,由于自放电而引起活适用专业 光伏应用技术 考试方式(闭卷) 考试时间为 120 分钟2性物质损耗,每天或每月容量降低的百分数称为自放电率。
应用光伏学期末考试试卷1、请阐述太阳电池基本工作原理。
答:太阳能电池发电的原理主要是半导体的光电效应,当P型和N型半导体结合在一起时,在两种半导体的交界面区域里会形成一个特殊的薄层),界面的P型一侧带负电,N型一侧带正电。
这是由于P型半导体多空穴,N型半导体多自由电子,出现了浓度差。
N区的电子会扩散到P区,P区的空穴会扩散到N区,一旦扩散就形成了一个由N指向P的“内电场”,从而阻止扩散进行。
达到平衡后,就形成了这样一个特殊的薄层形成电势差,这就是PN结。
当晶片受光后,PN结中,N型半导体的空穴往P型区移动,而P型区中的电子往N型区移动,从而形成从N型区到P型区的电流。
然后在PN结中形成电势差,这就形成了电源。
2、推导因电流在硅太阳能电池顶部扩散层中横向流动所导致的功率损失百分率。
答:依题画草图1,图1中dy区域造成的功率损失由下式求出:dP=I²dR上式中dR=ρ□dy/b,I(y)是横向电流。
在均匀的光照下,I(y)在两条栅线的正中间为零,并且向两侧栅线方向线性增加,在栅线处达到最大。
因而I(y)又等于Jby,J为电流密度。
所以总的功率损失为:P损失=∫I²dR=∫s/²0=J²b²y²ρ□dy/b=J²bρ□s3/24 其中,S是两条栅线的间隔距离。
在最大功率点,产生的功率为P产生=V mp J mp bs/2所以功率损失百分率为:P损失/P产生=ρ□s²J mp/12V mp3、根据太阳电池特性,可以采取哪些方法避免光学损失。
①将电池表面顶层的电极面积减到最少(虽然这将导致串联电阻的增加)。
②在电池表面使用减反膜。
这层膜通过干涉作用,理论上将膜的上表面的与半导钵界面处反射回来的光相互抵消,其两者的相位差180。
,所以前者在一定程度上抵消了后者。
③通过表面制绒可以减少反射。
任何粗糙的表面能增加反射光再弹回表面的概率,而不是将光直接反射到空气中,这样就减少了反射。
级《太阳能光伏发电技术》试卷2011分)分,共12小题,每小题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21 1. 在地球大气层之外,地球与太阳平均距离处,垂直于太阳光方向的单位面积上的辐__。
_ 射能基本上为一个常数。
这个辐射强度称为___D.太阳光谱C.辐射强度A.大气质量 B. 太阳常数。
系统的最核心的器件是______.太阳能光伏发电2D.蓄电池逆变器C.太阳电池A.控制器 B. 仍作为孤立电源对发电设备______3.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中,指在电网失电情况下,负载供电这一现象。
霍尔效应B. 光伏效应C.充电效应 D.A.孤岛效应。
4.在太阳电池外电路接上负载后,负载中便有电流过,该电流称为太阳电池的______C.工作电流 D.最大电流A.短路电流B. 开路电流的阳光光谱,.地面用太阳电池标准测试条件为在温度为25℃下,大气质量为AM1.552。
辐射能量密度为_____W/mD.1130C.1353 A.1000 B. 1367。
.蓄电池放电时输出的电量与充电时输入的电量之比称为容量______6D.输出效率A.输入效率 B. 填充因子C.工作电压_____。
7.蓄电池使用过程中,蓄电池放出的容量占其额定容量的百分比称为放电深度C.放电速率 D.B. A.自放电率使用寿命太阳电池方阵所发出的电力如果要供交流负载使用的话,发电系统中,.8在太阳能光伏______。
实现此功能的主要器件是蓄电池 D..二极管A.稳压器B. 逆变器C.当日照条件达到一定程度时,由于日照的变化而引起较明显变化的是9______。
D.最佳倾角C .短路电流工作电压A.开路电压 B.系统中,太阳电池组件表面被污物遮盖,会影响整个太阳电池方发电太阳能光伏10.______。
阵所发出的电力,从而产生D.热斑效应.充电效应 C 孤岛效应.霍尔效应 A B..当控制器对蓄电池进行充放电控制时,要求控制器具有输入充满断开和恢复接通11。
密封型铅酸蓄电池控制时,其恢复连接参考电压值为的功能。
如对12V______1D.15.2VC.14.5V A.13.2V B. 14.1V______。
12.太阳电池最大输出功率与太阳光入射功率的比值称为串联电阻.光谱响应C D.A.填充因子 B.转换效率分)小题,共10空,每空1分,共10二、填空题(本大题共5的装置。
太阳能1.光伏发电是利用太阳能电池组件将能直接转变为的一种材电池组件(Solar Module)是利用半导体材料的电子学特性实现料,在广大的无电地区,该装置可以方便地实现为用户照明及生活供电,也可以与区域电网并网实现互补。
) 2 2.独立光伏发电系统由以下几部分构成:1)5)3)4)与3.填充因子:之比。
分)小题,共12三、名词解释(本大题共2+抑制原理1. 双极硫酸盐化、H2. 日照时间、日照时数、平均日照时数、峰值日照时数分)四、简述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8分,32 简述光生伏打效应。
1.2.为什么VRLA蓄电池在使用过程中不需加水维护?系统要求光伏控制器有哪些基本功能?太阳能光伏发电.34.简述准正弦波逆变器。
五、综合题(本大题共34分)1.(本题16分)下图是并联型控制器电路图,叙述其工作原理。
22. (本题18分)设计太阳能路灯系统。
济南地区,负载输入电压24V功耗34.5W,每天工作时数8.5h,保证连续阴雨天数7天。
两个连续阴雨天数之间的设计最短天数为20天。
济南地区峰值日照时数约为3.424h。
3级《太阳能光伏发电技术》答案2011一.选择题A 5..A 4.C 1.B 2.C 3D 10. B 9.C 76.D .D 8.B 12.A 11.二.填空题转换P-V 电能 1. 太阳能. 负载蓄电池组逆变器2.光伏阵列光伏控制器开路电压和短路电流乘积3.太阳电池的最大功率三、名词解释负极失去电子被氧双极硫酸盐化:蓄电池放电过程将化学能转变为电能输出,1.,所以化为硫酸铅,正极得到电子还原为硫酸铅。
由于两极活性物质均转化为PbSO4 。
常称为“双极硫酸盐化”理论+抑制原理:蓄电池在充电末期,负极产生的氢气通过改变负极合金配方,采用H新的合金材料(如铅钙合金),使氢在这种材料上放电(得电子)的电位提高了。
这抑制原H+样氢离子在阴极放电得到抑制,不易产生氢气了。
这种阴极合金工艺称为理。
是指太阳光在一天当中从日出到日落实际的照射时间。
2.日照时间: 指在某个地点,一天当中太阳光达到一定副照度(一般以气象台测: 日照时数时为标准)时一直到小于此辐照度所经过的时间,日照时数小于日照时120W/m2定的间。
是指某地的一年或若干年的日照时数总和的平均值。
例如,某地: 平均日照时数5.63h日平均日照时数就是。
2013年实际测量的年平均日照时数时2053.6h,2003年到)(辐照度1000W/m2峰值日照时数: 是将当地的辐射量,折算成标准测试条件,中太阳的辐照度都但不可能在这8.5h某地某天的日照时间是8.5h,下的时数。
例如,。
而是从弱到强再从强到弱变化的。
是1000 W/m2,则这天的峰值日照时数就是3600 W/m2例:若测得这天累计的太阳辐射量时3.6h。
四.简答题物体内的电荷分布状态发生变化而产1. 所谓光生伏打效应就是当物体受光照时,当两种不同材料所形成的结受到光辐照时,结上产生电生电动势和电流的一种效应。
动势。
它的过程先是材料吸收光子的能量,产生数量相等的正﹑负电荷,随后这些电荷分别迁移到结的两侧,形成偶电层。
光生伏打效应虽然不是瞬时产生的,但其响应时间是相当短的。
蓄电池在使用过程中不需加水维护?.为什么VRLA 2低锑正极板采用铅钙合金或铅镉合金、材料上作了重要的改进,VRLA蓄电池在结构、合金,负极板采用铅钙合金,隔板采用超细玻纤隔板,并使用紧装配和贫液设计工艺蓄电池化学反应密封在塑料蓄电池壳内,出气孔上设有单向的安全技术,整个VRLA可通过隔(02)阀。
这种结构的蓄电池,在规定充电电压下进行充电时.正极析出的氧4板通道传送到负极板表面,还原为水( H20),由于VRLA蓄电池采用负极板比正极多出10%的容量,使氢气析出时电位提高,正极出现氧气先于负极出现氢气,氧气通过隔板通道或顶部到达负极,负极被氧化成硫酸铅,经过充电又转变成海绵状铅. 这是VRLA蓄电池特有的内部氧循环反应机理,这种充电过程,电解液中的水几乎不损失,使VRLA蓄电池在使用过程中达到不需加水的目的。
3.光伏控制器应具有以下功能:①防止蓄电池过充电和过放电,延长蓄电池寿命;②防止电池板或光伏方阵、蓄电池极性接反;③防止负载、控制器、逆变器和其他设备内部短路;④具有防雷击引起的击穿保护;⑤具有温度补偿的功能;⑥显示光伏发电系统的各种工作状态,包括蓄电池(组)电压、负载状态、光伏方阵工作状态、辅助工作状态、辅助电源状态、环境温度状态、故障报警等。
4. 简述准正弦波逆变器。
逆变器根据波形主要分两类:一类是正弦波逆变器;另一类是方波逆变器。
正弦波逆变器输出的是同日常使用的电网一样甚至更好的正弦波交流电,因为它不存在电网中的电磁污染。
方波逆变器输出的则是质量较差的方波交流电,其正向最大值到负向最大值几乎在同时产生,这样对负载和逆变器本身造成剧烈的不稳定影响。
同时其负载能力差,仅为额定负载的40%~60%,不能带感性负载。
如所带的负载过大,方波电流中包含的三次谐波成分将使流人负载中的容性电流增大,严重时会损坏负载的电源滤波电容。
针对上述缺点,近年来出现了准正弦波(或称改良正弦波、修正正弦波、模拟正弦波等)逆变器,其输出波形从正向最大值到负向最大值之间有一个时间间隔,使用效果有所改善,但准正弦波的波形仍然是由折线组成,属于方波范畴,连续性不好。
总的来说,正弦波逆变器提供高质量的交流电,能够带动任何种类的负载,但技术要求和成本均高。
准正弦波逆变器可以满足大部分的用电需求,效率高,噪声小,售价适中,因而成为市场中的主流产品。
方波逆变器的制作采用简易的多谐振荡器,其技术属于20世纪50年代的水平,将逐渐退出市场。
五.综合题1. 并联型控制器:也叫旁路型控制器,它是利用并联在太阳能电池两端的机械或电子开关器件控制充电过程。
一般用于小型、小功率系统。
S1是并联在太阳电池方阵的输出端,当蓄电池电压大于“充满切离电压”时,S1导通,同时二极管D1截止,则太阳电池方阵的输出电流直接通过S1短路泄放,不再对蓄电池进行充电,从而保证蓄电池不会出现过充电,起到“过充电保护”作用。
D1为防“反充电二极管”,只有当太阳电池方阵输出电压大于蓄电池电压时,D1才能导通,反之D1截止,从而保证夜晚或阴雨天气时不会出现蓄电池向太阳电池方阵反向充电,起到“放反向充电保护”作用。
开关器件S2为蓄电池放电开关,当负载电流大于额定电流出现过载或负载短路时,S2关断,起到“输出过载保护”和“输出短路保护”作用。
同时,当蓄电池电压小于“过放电压”时,S2也关断,进行“过放电保护”。
5D2为“防反接二极管”,当蓄电池极性接反时,D2导通使蓄电池通过D2短路放电,产生很大电流快速将保险丝BX烧断,起到“防蓄电池反接保护”作用。
检测控制电路随时对蓄电池电压进行检测,当电压大于“充满切离电压”时使S1导通进行“过充电保护”;当电压小于“过放电压”时使S2关断进行“过放电保护”。
2. 设计要求:济南地区,负载输入电压24V功耗34.5W,每天工作时数8.5h,保证连续阴雨天数7天。
两个连续阴雨天数之间的设计最短天数为20天。
⑴济南地区近二十年年均辐射量107.7Kcal/cm2,经简单计算济南地区峰值日照时数约为3.424h;⑵负载日耗电量QF=(34.5/24) ×8.5 = 12.2Ah⑶所需济南先锋太阳能组件的总充电电流I=1.05×12.2/(3.424×0.85)=4.4A1.05为太阳能电池组件系统综合损失系数,0.85为蓄电池充电效率。
⑷太阳能组件的最少总功率数P= 36×4.4 = 158.4W选用峰值输出功率80W两块标准电池组件,可以保证LED路灯系统在一年大多数情况下的正常运行。
(5)蓄电池容量C=12.2×(7+1)=97.6Ah选用两组12V、100Ah的蓄电池就可以满足要求了。
为了防止蓄电池过充和过放,蓄电池一般充电到90%左右;放电余留20%左右。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