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文论
- 格式:doc
- 大小:1.06 MB
- 文档页数:60
1 原型批评:原型批评是20世纪五六十年代流行于西方的一个十分重要的批评流派。
其主要创始人是加拿大的弗莱。
弗莱与神话原型批评紧密相连。
1957年他发表了成名作《批评的剖析》,集中阐释了神话原型批评思想,也因此奠定了他在批评界的卓越地位。
原型作为弗莱批评思想的重要术语,体现着弗莱对文学和批评的基本看法2.三一律所谓“三一律”,指行动的单一性、时间的单一性和空间的单一性,它在17世纪法国古典主义悲剧中,是作家必须遵守的铁律,来自16世纪《诗学》的意大利注释家之手。
卡斯特尔维屈罗认为只有单一的空间与单一的时间和行动相适应,才能使观众信服。
三一律对此后的戏剧发展产生了很大影响。
3象征主义的理论主张象征主义的最大特征,是通过语言的差异性和暧昧性去揭示它们所暗示的事物现象的内在性。
象征主义的目的在于以主观变形来构成它的作品;把主客观两个世界联系起来的是波德莱尔的“普遍相似性”的思想;象征主义的表现形式主要是象征;语言成为象征主义的中心;象征主义还要求诗歌的音乐性和绘画性。
4尼采的日神、酒神论尼采认为悲剧是在日神和酒神这两种至深本质的二元冲突中产生的,日神和酒神是二元对立的两种冲动或精神。
日神代表着对生命个体的肯定,酒神代表着对生命本原的肯定;日神代表梦的形象世界,酒神代表醉的现实世界;体现日神精神的艺术是造型艺术和史诗,体现酒神精神的艺术是音乐和抒情诗5象征主义的理论主张象征主义的最大特征,是通过语言的差异性和暧昧性去揭示它们所暗示的事物现象的内在性。
象征主义的目的在于以主观变形来构成它的作品;把主客观两个世界联系起来的是波德莱尔的“普遍相似性”的思想;象征主义的表现形式主要是象征;语言成为象征主义的中心;象征主义还要求诗歌的音乐性和绘画性。
6悲剧(亚里士多德的):是一个严肃、完整、有一定长度的行动的模仿;其效果是引起观众的恐惧和怜悯,使人的心灵得到陶冶(净化作用);悲剧成分中,情节是最重要的,人物性格居第二位。
西方文论选读资料1.哲学角度划分西方文论的三个阶段:1)本体论。
A.柏拉图文艺模仿:“文艺是自然的摹仿”,这个“自然”是以“理式”为蓝本的“自然”,“理式"是第一性的,“自然”是第二性的,“自然”自然只是“理式”的“摹本”和“影子”.文艺摹仿自然,只能摹仿事物的“外形"和“影像”,而不能表现事物的“本质”。
B.亚里士多德所谓模仿,同传统说法也不同,传统说法只回答了艺术模仿什么的问题,而没有回答艺术如何模仿的问题,这个问题由亚里士多德解决了,它体现在“艺术即形式"命题中.在他看来,艺术模仿自然,并不是对自然进行原封不动的抄袭,而是进行能动的创造。
亚里士多德不仅认为艺术是创造性活动的产物,而且还认为艺术能表现自然的真实和本质。
根据这一思想,他认为,艺术模仿的对象应该是过去有的或现在有的事、传说中的或人们相信的事、应当有的事。
2)认识论。
A.笛卡尔:“我思故我在”理性主义。
B.弗洛伊德“我感主体”非理性主义。
C.鲍姆加登创立了感觉学,即美学。
D.浪漫主义华兹华斯实现了诗歌表现中"强烈感情的自然流露”。
E.唯意志论是非理性的开端.叔本华、尼采(重估一切价值)。
尼采认为价值体系的根基正在分崩离析,因此提出“重估一切价值”。
首先是高呼“上帝已死",并且对道德谱系做出相应的研究,提出“超人理论”和“你要成为你自己”.3)语言论.“语言是认识的边界”“语言是存在的家园”“语言是被理解的存在”A.研究文学本质向研究文学作品转变。
B.研究文学作品向研究文学读者转变。
2。
柏拉图的理式论:这是在他的《理想国》中提出的文学本体论范畴.理念,即真理。
柏拉图认为现实是对理念的模仿,文艺是对现实的模仿,相对于理念,文艺是模仿的模仿,与真理隔着三层,如果说现实生活是理念的影子,则文艺就是影子的影子。
美的理式是感性事物没的源泉。
3。
柏拉图的灵感说:灵感的基本含义是“神助”、“灵启”、“陶醉"、“迷狂”等。
西方文学理论绪论一、西方文论的范围和基本内容主要指发源于古希腊的、以欧洲为主的西方文学理论遗产。
二、西方文论发展的基本历史脉络1、古典时期:古希腊罗马文论文论的主流是模仿说:柏拉图、亚里士多德2、神学时期:中世纪文论“经为寓意”说和“诗为寓意”说:阿奎那、但丁3、复苏时期:文艺复兴文论为诗辩护、悲剧理论、小说理论、艺术真实和想象:薄伽丘、卡斯特尔维屈罗、塞万提斯、莎士比亚4、展开时期:17—18世纪文论新古典主义文论以古希腊罗马文艺为经典和范本,强调服从权威、规范与统一,据此为文艺制定法则。
“三一律”。
启蒙主义文论的代表人物伏尔泰提倡古典主义传统;卢梭认为科学与艺术毁坏德行,主张“回到自然”;狄德罗提出文学的逼真性原则,严肃喜剧取代古典主义喜剧;鲍姆嘉通强调诗的感性构思方式、修辞对诗意的作用;莱辛批评古典主义的“诗画同一”说和“单纯肃穆”的审美趣味,,把人的动作和行动提到首位,倡导市民戏剧;赫尔德提出用民间诗歌的再生来复兴诗歌,发扬民族文学传统;维柯注重原始人的诗性思维。
5、德国古典时期康德提出了艺术是自由的游戏、美的艺术是天才的艺术等观点;歌德认为艺术模仿自然又高于自然,首创“世界文学”的概念;席勒认为艺术起源于游戏,论述了素朴的诗和感伤的诗(对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的探讨)、首次提出悲剧冲突论;黑格尔提出艺术分为象征的、古典的、浪漫的三种类型也是三个历史阶段的艺术史观念,在悲剧冲突说的基础上提出了“两善两恶的冲突”的悲剧本质说。
6、浪漫主义和现实主义时期浪漫主义追求理想的表现,强调想象和情感的巨大作用,鼓吹天才和个性解放,追求心灵自由和精神创造,崇尚自然,宣扬“回到自然”。
现实主义文论方面,巴尔扎克主张文学应像镜子一样,照生活原样表现世界,提出现实主义典型理论;司汤达提出文学就是社会的表现和文学的真实是虚构的真实的现实主义创作原则;别林斯基提出文学的真实性、典型性、完整性三原则车尔尼雪夫斯基提出“美是生活”的观点;杜勃罗留波夫将现实主义文论发展为真实性、典型性、形象性三原则;托尔斯泰主张文学要忠实地按照实际生活原样再现生活,文学的典型化原则。
西方文论知识点总结一、西方文论的概念与起源1.1 西方文论概念西方文论(Western Literary Theory)是指西方文学研究的理论体系,其研究对象包括文学的产生、形式、内容、风格、流派、主题、意义等方面。
西方文论旨在通过对文学作品和文学现象的分析和解释,揭示文学艺术的内在规律和历史变迁,探寻人文精神和审美价值。
1.2 西方文论的起源西方文论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古希腊文学哲学思想的萌芽。
古希腊的文艺批评家如亚里士多德、赫拉克利特等人,关于文学的审美规范、创作技巧和审美功能的思考,为西方文论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文艺复兴时期,意大利人文主义者的文学批评活动,如维特鲁威、蓬塔诺等人提出了一些与西方文论相关的理论观点,为文论的发展打下了基础。
二、西方文论的发展与演变2.1 古典主义文论古典主义文论是指欧洲17世纪至18世纪初的一种文学批评思潮。
古典主义文学批评主张在文学创作中遵循古典艺术的规范和传统,追求规范化、经典化和理性化,通过对古希腊和罗马文学作品的模仿和借鉴,强调文学作品的规则性和完美性。
代表性人物有法国的柯尼耶、英国的杜费等。
2.2 浪漫主义文论浪漫主义文论兴起于18世纪末19世纪初的欧洲。
浪漫主义文学批评主张文学创作中的个性化、想象力和情感表达,追求文学作品的奇特、唯美和非理性特质。
浪漫主义文论强调文学作品与作者的个人情感和审美感受的融合,具有强烈的主观性和抒情性。
代表性人物有德国的施莱格尔兄弟、英国的科尔里奇等。
2.3 现实主义文论现实主义文论盛行于19世纪后半期的欧洲。
现实主义文学批评主张文学作品要反映社会生活的客观现实,追求作品的真实、自然和精确,强调作品的社会性和历史性。
现实主义文论强调文学作品的客观性和客观表现对社会现实的关注和表现。
代表性人物有法国的米约、英国的伦斯特、俄国的陀思妥耶夫斯基等。
2.4 后现代主义文论后现代主义文论兴起于20世纪后期的西方国家。
后现代主义文学批评主张超越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的二元对立,批判现代化的理性主义和真理寻求,追求个体化、异质化和多元化,强调文学作品的多样性和开放性。
第一章总论一、西方文艺理论的学科性质、研究对象、研究任务和研究方法。
1、学科性质西方文艺理论又叫西方诗学、西方文论,是西方对文学认识和研究的总汇,是西方进步文艺思想的结晶。
西方文艺理论是文艺学的下级学科。
文艺学有三大分支学科:文学史、文学批评、文学理论。
西方文艺理论是文学理论的子学科。
2、研究对象西方文艺理论的代表性成果、理论主体和研究方法。
3、研究任务(1)、西方文艺理论的历史发展过程研究(2)、西方文艺理论的代表性理论成果批判(3)、西方文艺理论的代表性理论主体研(4)、中西文艺理论比较研究4、研究方法(1)、以人为本。
文学是人学,研究文学也就是研究人,研究文学如何显现人、表现人、理解人。
以人为本要求我们正确的理解人、尊重人,并把这作为评判西方诗学的重要尺度。
(2)、比较的方法。
包括中西比较、古今比较、横向比较、纵向比较等(3)、史实与史鉴相结合。
强调辩证法和历史观的渗透。
(4)、以点带面,点面结合。
(5)、多学科融合。
二、西方文艺理论的典型形态1、哲理性文论2、经验性文论(诗性文论)3、政治性文论4、职业批评家的文论三、西方文艺理论的发展走向:中心而非中心(一元而多元)西方文艺理论从古希腊到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尽管其不同的发展阶段有不同的情形,但理论家们大多有研究的重点和中心,理论研究呈一元化态势。
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以后,研究者们不再有统一的研究重点和中心,理论研究呈多元化态势。
固守某个中心或重点,虽有些固执甚至偏狭,但却踏实,没有统一的重点和中心,虽显得宽容、全面,但却彷徨。
1、自然中心(公元前六世纪到十八世纪末十九世纪初)理论家们普遍视艺术为自然的模仿。
古希腊文论、古罗马文论、中世纪文论、文艺复兴时期文论、新古典主义文论、启蒙主义文论、德国古典美学等无不如此,只是在不同的阶段人们对自然的理解不同而已。
2、作家中心(十八世纪末到十九世纪中后期)浪漫主义文论、唯美主义文论、直觉主义文论、象征主义文论等把作家作为研究的中心,视文学为心灵的产物。
西方文论名词解释西方文论是研究文学现象、文学作品及其创作与美学原理的学科,也是文学评论的理论体系。
西方文论涵盖了许多名词和概念,下面将对其中的几个常见名词进行解释:1. 文艺理论:文艺理论是研究文学艺术的基本原则和规律的学科,主要关注文学作品的内在结构、创作方法和审美原则等问题。
文艺理论可以分为多个流派或学派,如形式主义、结构主义、后现代主义等,每个流派都对文学作品的创作和阐释提出了不同的观点。
2. 修辞学:修辞学是研究修辞技巧和文学语言运用的学科,旨在分析文学作品中的修辞手法、隐喻和象征等,以揭示文本的美学意义和感染力。
修辞学包括对诸如比喻、排比、夸张等修辞手法的分类和解读,以及对修辞技巧在文学作品中的应用和作用的研究。
3. 文本解读:文本解读是对文学作品进行详细分析和解释的过程,旨在理解文本中的隐含意义和美学价值。
文本解读注重对作品内部结构、语言运用、主题与意义等方面的解析,常涉及批评、解构、理论等不同的方法和观点。
4. 文化批评:文化批评是以文化和社会背景为基础,解读和评价文学作品的方法。
文化批评旨在揭示文学作品与社会、历史、政治、性别等文化因素之间的关联,以及作品对社会和文化的影响。
文化批评强调文学作品的多样性和文化价值,关注作品的文化背景和特征。
5. 结构主义:结构主义是20世纪中叶兴起的一种文学理论方法,强调文学作品的结构和形式,并认为结构和形式是作品中最重要的方面。
结构主义主张对作品进行系统的结构分析,关注作品中的二元对立、符号体系和内在结构模式等,强调了作品的自成系统性和普遍性。
6. 代表作:代表作是指某个作家、作品、时代或流派在一定领域或历史时期中代表性的作品。
代表作往往具有重要的历史、文化和艺术价值,具有典型性和影响力,代表着一定历史时期或文学传统的最高成果。
以上只是西方文论中的一些常见名词的简要解释,实际上西方文论涵盖的范围非常广泛,还有许多其他名词和概念需要深入研究和理解。
西方文论名词解释西方文论是研究文学与文学作品的学科领域,旨在理解和解释文学作品的形式、风格、主题和意义。
在西方文论中,存在许多重要的名词,以下是其中几个的解释和拓展。
1. 《隐喻》(Metaphor):隐喻是一种修辞手法,通过将一个概念或事物与另一个不同的概念或事物进行比较,以便更好地理解或描述它们之间的关系。
隐喻在文学中经常被使用,能够产生强烈的意象和情感效果。
在文论中,隐喻也被用来分析文学作品中的象征、隐喻和隐含意义。
2. 《叙事》(Narrative):叙事是一种讲故事的方式,通过描述事件的发展和角色的行动来传达信息和意义。
在叙事理论中,研究者关注故事结构、叙述者角色、叙事技巧等方面,以揭示故事的效果和作者的意图。
3. 《文化批评》(Cultural Criticism):文化批评是一种从文化角度出发对文学作品进行分析和评价的方法。
它关注文学作品与社会、历史和文化背景之间的关系,以揭示作品所表达的价值观、意识形态和社会问题。
4. 《结构主义》(Structuralism):结构主义是一种文论方法,强调文本的内部结构和关系。
结构主义认为文本是由一系列相互关联的符号和结构组成的,通过研究这些符号和结构之间的关系,可以揭示文本的意义和结构。
5. 《后现代主义》(Postmodernism):后现代主义是一种对现代主义的反思和批判,强调多元性、相对性和不确定性。
后现代主义文论关注文学作品中的断裂、混杂和碎片化现象,以及文学作品对权力、真理和现实的挑战。
这些名词和概念在西方文论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帮助我们理解和解释文学作品的复杂性和多样性。
通过运用这些概念,我们可以深入探索文学作品的内涵和意义,并从中获得更深刻的阅读体验。
西方文论整合版西方文论绪论一.西方文论1、定义“文论”主要指文学理论。
“文学理论”就是文学实践得概括、总结与对文学发展得希望与预言,反过来它又指导与影响着文学实践活动。
“西方文论”就是西方对文艺现象与规律得认识与瞧法。
文学理论涉及作品、宇宙、作家、读者等文学得四要素。
2、西方文论与哲学、美学得联系西方文论得主要来源:哲学家;作家;专门得文学批评家与哲学得联系:西方文艺理论著作大多出自哲学家得理论体系,依托一定得哲学思想。
与美学得联系:就是一般与特殊得关系。
二.西方对文学本质得瞧法模仿说模仿说就是西方文论中占主导地位得学说。
模仿就是指两项事物及其对应关系。
模仿:艺术模仿现实世界表现说文学艺术本质上就是艺术家内心世界得外化,就是她们得感受、思想、情感得共同体现,就是艺术家激情下得创造。
强调艺术家得主观能动性。
“诗只不过就是诗人思想情感得载体”——华兹华斯形式论形式论认为艺术得本质在于它得特殊得存在方式,在于它得审美特性。
康德“美在形式”瓦尔德俄国形式主义:“陌生化”三.西方文艺理论得发展概况古代:(分古希腊与古罗马两部分)古希腊:柏拉图与亚里士多德《文艺对话录》《诗学》古罗马:贺拉斯《诗艺》古典主义及“寓教于乐”;朗吉纳斯《论崇高》中世纪:文艺理论也成为神学得附庸。
奥古斯丁《忏悔录》文艺复兴:但丁;达芬奇;锡德尼《为诗一辩》古典主义:又称新古典主义。
布瓦洛《诗得艺术》就是古典主义得法典。
启蒙主义:启蒙主义文论得主要目得就是宣扬资产阶级思想。
功利性。
代表:狄德罗、莱辛、歌德德国古典美学与文艺理论:18世纪末19世纪初。
康德《判断力批判》黑格尔《美学》。
浪漫主义文论:主要就是一些浪漫主义作家诗人得宣言。
华兹华斯《抒情歌谣集》序;雨果《克伦威尔》序;史达尔夫人《论文学》。
现实主义文论:主要以批判现实主义作家为主。
巴尔扎克《人间喜剧》序;左拉;托尔斯泰《艺术论》;别林斯基;泰纳(种族、环境、时代) 现代主义文艺理论:形式主义;结构主义;阐释学;后结构主义;心理分析批评;新历史主义。
1、西方文论:主要指发源于古希腊的西方两千五百多年的文学理论遗产(一)、在一些哲学家、宗教家、政治家(但丁)、美学家的著作中的文艺理论论著;(二)、诗人、作家著书立说谈他们的文学见解;(三)、19世纪以后才有的专门的文学批评家、理论家写的文艺理论专著3、古典文论:古希腊文论---罗马古典主义文论---中世纪基督教神学文艺思想---文艺复兴时期的文艺思想——新古典主义4、近代文论:启蒙主义——自然主义——德国古典美学文艺理论——浪漫主义——现实主义——实证主义和自然主义——现代心理学文艺理论——俄国形式主义——现象学与存有主义文学理论——英美“新批评”——结构主义6、后现代文论:解构主义——后殖民主义——西方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阐释—接受理论、读者反应批评——女权主义批评——新历史主义批评——后殖民主义批评7、古希腊是欧洲文明的摇篮。
8、希腊神话主要包括神的故事和英雄传说两个部分9、古希腊文学中的瑰宝还有两部著名的史诗《伊利亚特》即荷马史诗和《奥德赛》。
10、悲剧在古希腊起源于对酒神狄奥尼索斯的祭祀表演好民间歌舞悲剧一词在希腊文里是“山羊之歌”的意思,与祭祀时用山羊作牺牲相关。
公元前5世纪前后,希腊悲剧最为兴盛。
11、毕达哥拉斯-----“数的和谐”理论(数的模仿)提出了“大宇宙”和“小宇宙”概念12、赫拉克利特是西方朴素唯物主义和辩证法哲学的奠基人赫拉克利特--------“人不可能两次走进同一条河流”首先提出“艺术摹仿自然”的论点13、德谟克利特是西方第一个从研究自然过渡到研究社会、探求美和艺术的本质的哲学家-----------“从蜘蛛我们学会了织布和缝补;从燕子我们学会了造房子;从天鹅和黄莺等歌唱的鸟学会了唱歌。
”14、苏格拉底西方著名的唯心主义哲学家、奴隶主贵族派思想家。
他哲学的中心思想是神学目的论。
认为宇宙自然是由神创造的,人也是,神创造自然和艺术的目的是为了满足人们的全部欲望提出如何创造美的形式的问题:“如果你想画出美的形象、、、、、、使全身中每一部分都美呢?”这是早期的典型化理论的萌芽。
西方文论复习资料古希腊的文艺理论古希腊早期的文艺思想毕达哥拉斯“数的和谐”理论约公元前580~前500,西方最早的哲学家之一。
基本哲学观点:宇宙万物的本原是“数”。
文艺思想:运用自然科学观点研究艺术美学,把事物的一种属性“数”作为艺术原则,从数量比例上探寻艺术的形式美,认为“美是和谐统一”。
例证:音乐具有高低音;大小两个宇宙赫拉克利特“对立和谐”理论公元前530~前470,西方朴素唯物主义和辩证法哲学的奠基者。
基本着观点:宇宙自然有地、水、风、火四大元素组成,宇宙万物的本源是“火”。
文艺思想:艺术摹仿自然;美是和谐统一的,这种“和谐统一”是“互相排斥的东西的结合”。
例证:绘画在画面上混合着黑、白、红、黄的颜色,“从而造成与原物相似的形象”。
德谟克利特摹仿说公元前460~前370,西方古代著名的哲学家,古代原子论的创立者,西方第一个从研究自然过渡到研究社会从而探寻美和艺术的本质的艺术家。
基本哲学观点:宇宙万物由不可分割的原子构成。
文艺思想:艺术是对于自然的摹仿,不只摹仿人的身体,而且摹仿人的才干、行为和心灵;认为文艺的创作“不能不竟研究而得”,又认为诗人是靠灵感和天才来写作;追求和创造美“是一种神圣心灵的标志”;“大的快乐来自对美的作品的瞻仰”,这是文艺审美作用理论的萌芽。
例证:“从天鹅和黄莺等歌唱的鸟学会了歌唱”。
苏格拉底摹仿说与功用说公元前469~前399,西方著名的唯心主义哲学家。
哲学中心思想:神学目的论。
文艺思想:“艺术摹仿自然”的内涵变化:不是摹仿人物的外形,而是强调描绘人物“精神方面的特质”,即描绘人物的心境、神色和感情,从社会角度观察研究文艺;提出如何创造“美的形象”的问题:判断美的标准是“功用”,实用即美,无用即丑;美具有相对性;一个事物的善恶美丑不在于事物本身固有的性质,而在于它和人的关系即是否符合人的功利的目的。
柏拉图的文艺对话录。
理式论摹仿说公元前427~前347。
哲学思想:“理式”(Idea)论是他哲学体系的基石。
一、西方文论的文献形态有两大类四小种:1、非专门的文学理论:(他律的)(1)哲学家、政治家、宗教家、美学家的著述中包含的文学理论,如柏拉图的《理想国》,康德的《判断力批判》。
(2)诗人作家的著述,如雨果的《〈克伦威尔〉序言》。
2、专门的文学理论:(自律的)(1)哲学家、政治家、宗教家、美学家的专门的文学理论,如亚里士多德的《诗学》。
(2)文学理论家的专门著述,如韦勒克的《文学理论》。
或者这样分:1、英美国家的文学理论大多表现为文学批评,是描述性、实用性、历时性的,多表现为史——具体、实证。
2、德法国家的文学理论大多哲学味浓厚,是原理性、演绎性、共时性的,多表现为理论体系——抽象思辩。
二、西方文论的分期问题A、有这样几种分法:1、二分法:以哲学范型为参照(形而上学与反形而上学)(1)19世纪以前为古典文论,19世纪末至今为现代文论(2)黑格尔以前为古典文论,黑格尔以后为现代文论2、三分法:甲、以哲学范型为参照(1)本体论文论——古希腊罗马至十六世纪,哲学上以探讨本体论中的“存在”(“是”、“在”)为主潮,从而形成本体论文论。
(2)认识论文论——十七世纪至十九世纪,由于人的主体性的高扬,哲学转入认识论,注重人本身对世界的认识,人获取真理的途径、过程和方法等。
从法国的笛卡尔开始,由大陆理性主义与英国经验主义共同发展,而由德国古典哲学终结。
文论因此也成为认识论文论。
(3)语言论文论——20世纪至今,哲学发生语言论转向,注重主体和客体的桥梁——语言,因而形成语言论文论。
乙、以时间(社会历史)为参照(1)古代文论(19世纪以前)——现代文论(19世纪中20世纪60年代)——后现代代文论(20世纪60年代以后至今)(2)前现代文论(古希腊到中世纪)——现代文论(文艺复兴到20世纪初)——后现代文论(20世纪中叶以后至今)3、四分法以文学思潮范型为参照古代文论(古希腊到中世纪/古希腊到新古典主义)——近代文论(文艺复兴到19世纪末/启蒙主义到自然主义)——现代文论(19世纪末到20世纪中叶/唯美主义到结构主义)——后现代文论(20世纪中叶以后至今/解构主义到后殖民主义)4、多分法:以文化思潮为参照古希腊-----罗马文论——中世纪文论——文艺复兴文论——新古典主义文论——启蒙主义文论------德国古典主义文论——浪漫主义文论——现实主义文论——现代主义文论——后现代主义文论B、分期的说明:1、分期仅具有相对的意义,因为正如雷内韦勒克指出的那样,每个时期的文学理论“往往和不同的特征相结合:过去的残存物、未来的预兆以及带有相当个性化的特征”2、这样,我们就只能以某个阶段的理论的典型特征和主旨或说范型为依旧来划3、此外要注意的是,有些理论家有跨阶段性,如罗兰巴特,胡塞尔,海德格尔,维特根斯坦,巴赫金等等。
西方文论1、西方文论的四个分期:古代文论、近代文论、现代文论、后现代文论。
2、“美是和谐统一”由“毕达哥拉斯学派”提出。
该学派同时认为“数”是宇宙万物的本源。
3、西方文论史上苏格拉底之死的意义:这是一个智者在用生命诠释法律的真正含义——法律只有被遵守才有权威性。
只有法律树立了权威,才能有国家秩序与社会正义的存在。
苏格拉底为了正义死了,看到了“民主”的悲哀。
4、柏拉图将人的灵魂分成三个部分:理智、血气、欲望。
5、西方文论史上柏拉图最早论述灵感问题,并认为灵感是神所赋予的。
6、最早的美学文艺学著作是亚里士多德的《诗学》。
7、贺拉斯的文艺代表著作是《诗艺》。
8、朗加纳斯(或译为朗基努斯)的文艺著作是《论崇高》。
9、中世纪神学美学的代表人物是圣·奥古斯丁和托马斯·阿奎那。
10、弗洛伊德的文艺代表著作是《梦的解析》。
11、提出悲剧是“卡塔西斯(即宣泄)”进化理论的人是亚里士多德。
12、最早提出“美具有相对性”的人是赫拉克利特。
13、西方文论史上第一部风格论专著是《论崇高》。
14、第一个对悲剧下定义的人是亚里士多德。
15、尼采的代表作品是《悲剧的诞生》。
16、柏拉图提出文学艺术的“理式模仿说”和“模仿生产说”。
17、但丁的代表作品是《神曲》,其中提出文学语言的民族化。
18、诗与哲学之争最早由柏拉图提出,诗与艺术之争、诗与历史之争探究了人的感性与理性的辩证关系。
19、西班牙著名作家塞万提斯的代表作是《堂吉诃德》。
20、席勒在《审美教育书简》中提出以审美代宗教。
21、德国古典主义美学奠基人康德的代表作品是《判断力批判》。
22、歌德提出民族文学与世界文学的观念。
23、审美无功利性的概念是由康德提出。
康德的三大批判:《纯粹理性批判》《实践理性批判》《判断力批判》,四大契机:无利害的愉悦性、无概念的普遍性、无目的的合目的性、“共通感”的必然性。
24、悲剧:亚里士多德认为悲剧是对于一个严肃的、完整的、有一定长度的行动的摹仿;它的媒介是语言,具有各种悦耳之音,分别在剧的各部分使用;摹仿方式是借人物的动作来表达,而不是采用叙述法;借以引起怜悯和恐惧来使这种情感得到陶冶。
西方文论导论西方文学理论的三种方式:⒈一些哲学家、政治家、宗教家、美学家的著作中包含着的文学理论,如柏拉图的《理想国》;⒉诗人作家著书立说谈他们文学见解,如雨果写《<克仑威尔>序言》;⒊专门的文学批评家、理论家写的文学理论论著。
西方文学艺术的发展可以分为古代、近代、现代、后现代四个阶段。
影响西方文论发展的六种因素:第一,注意西方文学艺术创作的发展变化与文学理论发展的变化的关系;第二,注意西方社会生活的演变;第三,注意哲学思潮的变化;第四,注意基督教神学;第五,注意语言学、符号学;第六:注意西方文论研究终点的转移和自身范畴的演变;第一章古希腊的文学理论亚里士多德,古希腊注明的哲学家、自然科学家,西方现实主义文学理论的奠基者;《诗学》是西方文艺理论和美学研究的重要文献,是西方“第一篇最重要的美学论文,也是迄今至前世纪末一切美学概念的根据”;亚里士多德基本文艺理论主张是:文艺的本质问题是古希腊哲学家最为关注的问题,亚里斯多德集成了赫拉克利特、德谟克利特以及柏拉图的关于文艺是模仿的说法,提出了文艺是人的行动摹仿;论述亚里斯多德悲剧:⒈定义:悲剧是对于一个严肃的、完整的、有一定长度的行动的摹仿;媒介是语言,各种悦耳之音,分别在剧的各部分使用;摹仿方式是借人物的动作来表达,借引起怜悯和恐惧来使这种情感得到陶冶;⒉悲剧主要六因素:情节、性格、思想、言辞、形象和歌曲;⒊悲剧冲突的本质——“过失说”(好人有缺点,不该遭殃的人遭殃,无意识的犯错带来苦难,举例《俄狄浦斯王》暴躁、易怒、冲动);⒋悲剧的社会作用——“卡塔西斯说”(净化说,认为悲剧以怜悯与恐惧为媒介,使人望而生畏,洗净罪恶的思想和欲望,达到道德教化的目的);亚里斯多德的《诗学》是西方第一部有科学体系的美学和文艺理论著作是古希腊灿烂的艺术实践活动的总结;第七章德国古典美学文学理论黑格尔的基本哲学观:他认为世界的本源是绝对精神,世界上万事万物都是绝对精神的产物,黑格尔又称这种绝对精神为绝对理念;黑格尔的艺术哲学的基本命题是“美是理念的感性显现”;黑格尔艺术理想本质特征:a.理性与感性的有机统一,是艺术理想的本质特征;b.艺术理想是普遍与特殊、一般与个别的有机统一;c.矛盾冲突和和悦静穆的统一;理想性格的基本特征:a.丰富性、整体性;b.主导性、明确性;c.坚定性、决断性;艺术发展的三个阶段:象征型艺术→古典型艺术→浪漫型艺术;第十一章唯美主义唯美主义定义:19世纪后半期产生于法国,流行于欧美的一种文艺思潮,他们反对为艺术社会服务,主张为“艺术而艺术”,重视艺术本身,追求形式、技巧、纯美,将社会排斥在外,是一种唯心主义倾向的文艺理论思潮;如何评价唯美主义:⒈定义⒉进步性:唯美主义理论中关于重视艺术本身,重视形式,重视纯美,强调艺术创作不应当仅仅以来摹仿显示,不应当把艺术绑在道德、理性、功利的战车上,而应当作出自己主观心灵的独特创造;⒊局限性:唯美主义片面追求形式、技巧、纯美,追求主管创造,完全将自然、社会、时代、科学、道德等成分排斥在艺术之外,认为它们与艺术无缘;借用光和色彩从平凡、怪诞,甚至丑陋中发现美;口号是为艺术而艺术;戈蒂叶——唯美主义的旗手;简述戈蒂叶的唯美主张:⒈艺术的性质:无功利,“艺术无功利”是戈蒂叶的核心观点,整个19世纪唯美主义思潮的理论出发点;①艺术独立于道德和政治之外;②第二个命题:有用的东西不是艺术,艺术是完全无用的;③第三个命题:艺术有自己独特的目标,这目标就是艺术本身,与任何外在因素无关;⒉艺术的目的:唯美是求;⒊“形式”及其内涵;抓住感官印象并将它的美用语言准确地、赤裸裸地再现出来,这就是形式,最高要求有三:一是准确,二是赋形,三是色彩;⒋艺术与声明活动:艺术意味着自由、享乐、放浪;王尔德的主要唯美理论观点:⒈艺术与自然:不是艺术摹仿自然,而是自然摹仿艺术;⒉艺术与人生:艺术不应该摹仿人生;⒊艺术与时代:艺术与时代相对抗;⒋艺术与道德:艺术是非道德的;⒌艺术以追求“形式”为目标;⒍艺术批评:完善的批评纯粹是主观的;王尔德——最能反映其唯美主义主张的小说《道连·葛雷的画像》(唯美主义色彩最重的作品)第十二章直觉主义直觉主义,就其本来的意义是反理性主义、反逻辑主义,强调无意识的力量,强调艺术与理性、道德、生活、功利、科学的分别;叔本华,是德国哲学家、唯意志论者和直觉主义艺术理论的创始人;代表作《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简要论述叔本华直觉主义的美学思想:⒈艺术价值论:艺术是意志的暂时休歇和否定;⒉艺术本质论:无利害、超功利、复制理念;⒊直觉(又译直观):主体成为无意识的纯粹感知,对象成为意志客观化的理念;⒋三种悲剧,同一本质;简答叔本华怎样看待悲剧:⒈悲剧是“文艺的最高峰”;⒉叔本华把悲剧分为三种不同类型:一是由于“某一剧中人异乎寻常的、发挥尽致的恶毒”所造成的悲剧,如《威尼斯商人》;二是由于“盲目的命运,也即是偶然和错误”所造成的悲剧,如《俄狄浦斯王》;三是由于“剧中人彼此的地位和关系的不同”所造成的悲剧,如哈姆雷特与勒厄尔特斯和奥菲丽亚的关系;⒊叔本华通过自己对悲剧本质的阐释告诉人们,自愿走向涅槃放弃声明,否定求生意志而得到彻底解脱,这就是悲剧的最高目的;如何评价直觉主义:⒈概念:产生于19实际中期,在20世纪初达到鼎盛,起源于德国,兴盛于法国和意大利;反对理性主义、逻辑主义、意识推理,主张无意识,非理性;代表人物:叔本华、柏格森、你猜、克罗齐;⒉直觉注意他们反对的理性、科学,有利于探讨艺术内在的东西,但艺术并不与现代生活绝缘,所以有唯心主义倾向;⒊总体来说,直觉主义的悲观思考,达观思考对后来的文艺心理学和存在主义都产生重大影响;第十三章象征主义与意象派诗论象征主义:19世纪80年代出现于法国,兴盛于欧美国家的文学思潮,反对现实主义和自然主义的直接描写,反对浪漫主义的直接抒情和陈述,主张暗示的方式表达情感,强调一种联觉,强调诗和音乐之间的关系;代表任务:波德莱尔、爱伦·坡、马拉梅、兰波;象征主义三剑客:魏尔伦、兰波、马拉梅;波德莱尔的诗集《恶之花》是象征主义的代表作品;《感应》一诗中提出著名的感应论;《感应》被称为“象征派的宪章”,感应论成为象征主义创作方法的理论依据;发掘恶中之美:是象征主义鼻祖波德莱尔在《恶之花》中提出的;发掘恶中之美并非以丑为美,而是经过艺术表现从丑恶的现实中揭示出社会和人生带本质特征的深刻的内涵,传达诗人因显示的丑恶而产生的忧郁、愁思、不幸等情感及叛逆精神,是要在售额的现实中发现其深藏的审美价值,从而化腐朽为神奇;埃兹拉·庞德是美国诗人,文艺批评家,被认为是“现代文学中最富有色彩、最易引起争议的人物”;他是意象派诗歌运动的领袖和理论家;核心范畴是意象;他的代表作《在巴黎的地铁车站》被推为意象派诗歌的开山之作;第十四章现代心理学文艺理论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心理学创始人,奥地利精神病医生,心理学家和文艺批评家;代表作《梦的解析》,一书大体上构造起了精神分析学的理论框架,标志着精神分析学已由单纯的医疗心理学上升为一种心理学理论;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理论,只要由强调潜意识作用的心理结构学说、泛性欲学说和梦的学说三个部分构成;人的心理结构划分为意识、前意识和潜意识;人格机构:本我、自我、超我;梦的化装称为“梦的显相”;而潜藏在梦的意象、情景后面的真是欲望则是“梦的隐义”;把梦的隐义化装成梦的显相是“梦的工作”,而从梦的显相中寻找出梦的隐义则是“梦的解析”;梦的工作方式四种:凝缩、移置、意象化或象征化和二级加工;简述弗洛伊德的文艺观:(P345-350)⒈文学是性欲的升华;⒉俄狄浦斯情结与创作动力;⒊创作与白日梦;⒋作品是“经过改装的梦”;怎么理解弗洛伊德说作品是“经过改装的梦”:(P361)弗洛伊德,他第一个明确地把现代心理学与文艺学结合起来,开文艺心理学研究风气之先;第十五章俄国形式主义“形式主义一词从它的对手加给它的贬义来说,指的是1915年到1930年期间在俄国出现的一种文学批评潮流。
1.毕达哥拉斯:数的和谐、美是和谐统一2.赫拉克利特:“艺术模仿自然”、西方朴素唯物主义和辩证法哲学的奠基者。
3.德谟克利特:文艺描写的是社会的人。
是西方第一个从研究自然过渡到研究社会,探求美和艺术的本质的哲学家。
4.苏格拉底:“摹仿说”—强调通过描写眼睛、姿态等外在的东西,表现人物“精神方面的特质”,即描绘出人物的“心境”、“品格”、“感情”。
他强调要把人物高兴、忧伤与下贱、慷慨与吝啬、谦虚与骄傲、聪慧与愚蠢的“心境”与“感情”恰当的表现在他的“神色与姿势上”,让它就像活的一样。
5.净化说:这是我国朱光潜对卡塔西斯说的解释。
净化的意义在于通过音乐或其他艺术,使某种过分强烈的情绪因宣泄而达到平静,因此恢复和保持住心理的健康。
他把宗教的净化和医学的宣泄看成一回事。
6.《诗学》:亚里士多德著,是西方第一部有科学体系的美学和文艺理论著作,是古希腊灿烂的艺术实践活动的总结。
7.“三一律”:卡斯特尔维屈罗提出,“事件中的地点必须不变”“表演的时间和所表演的时间的时间,必须严格地相一致”“时间的时间不超过十二小时”,在有限的时间和地点内“完成主人公的巨大幸运转变”。
文艺复兴时期还是一种主张,17世纪新古典主义时期变成了一种必须遵循的艺术法则了。
8.绝对精神:黑格尔认为世界的本源是绝对精神,世界上万事万物都是绝对精神的产物。
黑格尔又称这种绝对精神为绝对绝对理念。
他的理念是运动的、联系的和要外化为现实的,理念的三个阶段:逻辑、自然、精神阶段。
9.复调小说理论:是巴赫金在《陀思妥耶夫斯基诗学问题》一书中提出的,复调小说是一种“全新的小说”,它是多声部的小说,“全面对话”的小说,它使小说减弱了作家全知全能式安排的封闭性,呈现出开放性。
10.狂欢话的界定:一种特有的文学思维方式或世界观,一种由诙谐因素组成的,特殊的语言或符号系统,可视作更宽泛的精神文化现象。
11.神话原型批评:它是20世纪西方文论史上出现的研究文学与神学等原始文化关系的一种文学批评模式,源于当代人对人类的早期文化和原始思维以及人类共同心理结构的研究。
西方文论柏拉图文论观点1、文艺本质论:影子摹仿论即他把世界划分为理式世界、现实世界和艺术世界三种。
理式世界是由一系列理式构成,它们永恒不变,绝对同一,是唯一真实的本体。
现实世界的万事万物都不过是理式世界的摹本,是“分有”理式世界的结果。
艺术世界,则只是对个别的具体的事物的外形的摹仿,所得到的只是一种“影像”或“幻相”,所以更不真实。
它“和真实体隔着三层”,只能算是“摹本的摹本”、“影子的影子”。
2、创作灵感论:迷狂说即柏拉图认为,诗人获得灵感时的心理状态是一种迷狂的。
即“诗兴得迷狂”是由诗神凭附而来的。
它凭附到一个温柔贞洁的心灵,感发它,引它到兴高采烈神飞色舞的境界,流露于各种诗歌。
3、艺术理想论:真善美统一论柏拉图提出,写文章和口说文章都有好坏之分,即要求好的文章是“以给人教益为目标的,就是把真善美的东西写到读者心灵里去。
”只有这类文章才可以达到清晰完美,也才值得写,值得读。
4、文艺功能论:文艺为政治服务柏拉图提出“文艺不仅能引起快感,而且对于国家和人生都有效用”即要求文艺为政治服务,通过文艺培养和教育出忠诚勇敢的城邦保卫者。
泰纳的实证主义文论一种族、环境、时代“三要素”1关于种族他主张种族特性是一种天生的遗传性,这是从生理特征而不是从社会文化特征角度来界定种族特性的。
他认为种族与民族的区别在于:种族性格是不变的,而民族性格则是变动的。
这种观点切断了种族与民族的联系,使种族成为抽象的、没有具体文化内容的生物特征,具有明显的反历史性。
2关于环境泰纳所指的“环境”有时是指地理环境、气候条件,有时是指政治的和社会的条件。
3关于时代泰纳称时代为“精神的气候”。
精神气候对艺术产生作用在于一是时代精神状态对艺术家起着作用。
二是艺术家创作一件艺术品,除了艺术家本人的苦工外,还包括周围的群众以及前几代群众的苦工与天才。
三艺术家从事创作,必然希望受到大众的赏识和赞美。
关于种族、环境、时代三要素的关系,泰纳认为,种族、环境、时代是构成精神文化的三个要素,也是艺术创造的三个原始力量。
. 欢迎同学们西方文论西方文论西方文论序言所谓西方文论,指的是流行于以欧洲为主的西方世界的文学理论,它是对文学创作和欣赏、实践的总结,也是对文学本身及其要素、功能、结构等方面进行思考的结晶。
西方文论作为一个完整的理论体系,在亚里士多德《诗学》于公元前4世纪成书并得以广泛流传以后就成为了一门独立的学问。
也正因为如此,文学理论(文论)在西方一直被称为“诗学”。
一、西方文论的源头西方文论的直接源头是古希腊文论,尤其是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的文论。
古希腊形成了以天人相分追求知识的科学型文化和向外求真的科学型美学;整个古希腊在文学本质上就是以模仿说为基调。
中国天人合一的伦理型文化造就了向内求善的伦理型美学;因而中国传统文论主张的是“诗言志”“诗缘情”“文以载道”。
孟子讲:“尽心、知性、知天”“心之官则思……此天之所与我者”《周易》“与天地合德”;董仲舒“天人感应”;[宋]张载、朱熹西方文论发源于古代希腊文论,因而,古希腊的古典主义文论就成了西方文论的重要根基和范式。
古罗马的古典主义是对古希腊古典主义的定型化,因而,一般都把二者称为古代古典主义。
19世纪以前,西方文论以古典主义为主导倾向。
其表现是:一方面,后世的古典主义是在新的时代的变种;另一方面,古希腊的理论在新的时期变换了一下说法。
西方文论的源头西方文论的源头除古希腊外,还应了解的是1、中世纪文论:它受基督教神学的控制和影响,形成了神秘主义文论,追求形而上的思辨,探讨终极关怀问题,把真善美结合起来。
2、康德,他在西方哲学、美学、文论上是承上启下的重要人物,西方现代文艺思潮的许多理论主张都打上了康德的印记。
二、西方文论的分界1、古典和现代的分界西方文论的发展,以19世纪为大的分界,19世纪以前为古典主义,19世纪中叶以后为现代主义2、现代和后现代的分界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整个欧洲、美国等西方世界的社会、文化、文学进入到了“后现代”时期。
(文学上的后现代主义)古典主义形成了浪漫主义和现实主义两大潮流。
西方文论教学大纲1. 简介西方文论是研究西方文学经典作品背后的思想和理论的学科。
西方文论教学旨在通过深入研究和分析西方文学作品来培养学生对于文学作品的理解和批评能力。
本教学大纲旨在提供一个详细的概述,包括课程目标、教学内容和评估方法等。
2. 目标本课程的目标是培养学生的西方文论研究能力,使学生能够:- 熟悉并理解西方文论的基本概念和重要理论家的思想;- 分析和解读西方文学作品中的文论问题;- 运用西方文论的理论框架进行文学批评和分析;- 培养批判性思维和论证能力。
3. 教学内容3.1 西方文论发展历程- 古希腊的修辞学和古典主义文论- 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文论- 哥特学派和浪漫主义文论- 结构主义和后现代主义文论3.2 主要的西方文论理论家- 亚里士多德:戏剧理论- 锡摩涅德斯:史诗理论- 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理论- 托尔斯泰:小说理论- 巴克金:叙事理论- 巴赫金:读者响应理论- 德勒兹:后现代主义理论3.3 概念和相关理论- 文学批评方法论- 叙事结构和叙述技巧- 观众/读者的角色和影响- 文学与社会/政治/历史的关系- 性别/阶级/种族等身份政治的分析4. 教学方法为了达到教学目标,本课程将采用以下教学方法:- 讲座:介绍和讲解西方文论的基本概念和理论,以及相关文学作品的分析。
- 小组讨论:组织学生进行文学作品的分析和讨论,促进互动和批判性思维。
- 阅读和写作:要求学生独立阅读并理解文学作品,撰写相关的学术论文或评论。
- 演示和练习:通过展示范例和进行实践练习,帮助学生理解和应用西方文论的方法和理论。
5. 评估方法为了评估学生的学习成果,本课程将采用以下评估方法:- 期中考试:检验学生对于西方文论的基本概念和理论的掌握程度。
- 书面作业:要求学生根据所学的理论分析文学作品。
- 学术论文:要求学生撰写一篇具有一定研究价值的学术论文,展示对于西方文论的深入理解和批判性思考能力。
- 参与度和小组讨论:评估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参与度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17春《西方文论》作业_3交卷时间:2017-06-09 14:24:57一、单选题1.(4分)柏拉图所区分的三种叙述,包括“摹仿叙述”、“单纯叙述”和∙ A. “混合叙述”∙ B. “对话叙述”∙ C. “独白叙述”∙ D. “表现叙述”纠错得分:4知识点:西方文论,2.1柏拉图展开解析答案A解析2.(4分)斯塔尔夫人提到的“南方文学”的典型例子是∙ A. 希腊文学∙ B. 英国文学∙ C. 德国文学∙ D. 法国文学纠错得分:0知识点:西方文论展开解析答案D解析3.(4分)“艺术幻觉”是由下面哪个学派提出∙ A. 苏格拉底学派∙ B. 毕达哥拉斯学派∙ C. 犬儒学派∙ D. 智者学派纠错得分:0知识点:西方文论,1.2前柏拉图时代的美学和文论展开解析答案D解析4.(4分)“鉴赏是通过不带任何利害愉悦或不悦而对另一个对象或一个表象方式作评判的能力;一个这样的愉悦的对象就叫作美。
”持此观点的是∙ A. 柏克∙ B. 鲍桑葵∙ C. 康德∙ D. 歌德纠错得分:4知识点:西方文论,6.3《判断力批判》展开解析答案C解析5.(4分)下面被视为古希腊美学的创立者的是∙ A. 德谟克利特∙ B. 毕达哥拉斯∙ C. 柏拉图∙ D. 赫拉克利特纠错得分:4知识点:西方文论,1.2前柏拉图时代的美学和文论展开解析答案A解析6.(4分)女性主义与新历史主义批评的关联是∙ A. 二者从重读经典开始,并在自己的立场上剥离出曾被湮没的意义∙ B. 二者都关注女性权利在文学中的体现∙ C. 二者都以激进的姿态否定经典∙ D. 二者都强调从“弱势性别”角度来关注“弱势文化”纠错得分:4知识点:西方文论,10.3以话语权力、意识形态为圆心的文化批评展开解析答案A解析7.(4分)西方文论史上第一个严格区分了“美”与“崇高”的思想者是()。
∙ A. 休谟∙ B. 柏克∙ C. 鲍桑葵∙ D. 艾布拉姆斯纠错得分:4知识点:西方文论,6.1德国古典美学的理论背景展开解析答案B解析8.(4分)柏拉图的“摹仿说”是以论为基础的。
∙ A. 概念论∙ B. 思想论∙ C. 逻辑论∙ D. 理念论纠错得分:0知识点:西方文论展开解析答案D9.(4分)提出“文本细读”的批评流派的是∙ A. 俄国形式主义∙ B. 英美新批评∙ C. 符号学派∙ D. 结构主义纠错得分:4知识点:西方文论展开解析答案B解析10.(4分)用“显文本”和“潜文本”指称乔伊斯的《尤利西斯》和荷马的《奥德修纪》之间的互文关系的是∙ A. 克里斯托娃∙ B. 热奈∙ C. 巴赫金∙ D. 罗兰.巴尔特得分:4知识点:西方文论展开解析答案B解析11.(4分)新历史主义批评所采纳的主要素材是。
∙ A. 古希腊神话∙ B. 古希腊史诗∙ C. 莎士比亚的作品∙ D. 悲剧纠错得分:4知识点:西方文论展开解析答案C解析12.(4分)亚里士多德认为“诗学”应归于∙ A. 理论的知识∙ B. 实践的知识∙ C. 伦理的知识∙ D. 创造的知识纠错得分:0知识点:西方文论,2.2亚里士多德展开解析答案D解析13.(4分)黑格尔认为艺术的精神内容压倒了表现形式的应是∙ A. 象征型艺术∙ B. 古典型艺术∙ C. 浪漫型艺术∙ D. 表现型艺术纠错得分:4知识点:西方文论展开解析解析14.(4分)被称为“法国浪漫主义的宣言”的文章是雨果的∙ A. 《〈欧那尼〉序》∙ B. 《论莎士比亚》∙ C. 《抒情歌谣集.序言》∙ D. 《〈克伦威尔〉序》纠错得分:0知识点:西方文论展开解析答案D解析15.(4分)根据课本的解释,在诠释学中,“解释的循环”表明∙ A. 人们的解释总是难以达到有效的作用∙ B. 解释需要有前理解和通过局部理解整体∙ C. 解释要注意避免“过度诠释”∙ D. 解释意义的生成可以与“文本语境”无关得分:4知识点:西方文论,8.1德国早期浪漫派展开解析答案B解析二、多选题1.(4分)莱辛诗——画理论最主要的思想在于()∙ A. 将画的最高标准视为“美”∙ B. 将画的最高标准视为“真”∙ C. 将诗的最高标准视为“真”∙ D. 将诗的最高标准视为“美”纠错得分:0知识点:西方文论,5.3狄德罗与莱辛展开解析答案A,C解析2.(4分)古典主义三原则是指∙ A. 合式的原则∙ B. 借鉴的原则∙ C. 合理的原则∙ D. 寓教于乐的原则纠错得分:4知识点:西方文论,2.3古罗马时代的美学和文论展开解析答案A,B,C解析3.(4分)下面是柏拉图提出的观点有:∙ A. “四因说”∙ B. “迷狂说”∙ C. “艺术与真理隔着三层”∙ D. “净化说”纠错得分:0知识点:西方文论,2.1柏拉图展开解析答案B,C解析4.(4分)弗洛伊德在精神分析批评理论中提出的观点有∙ A. 集体无意识∙ B. 里比多∙ C. 俄狄浦斯情结∙ D. 镜像纠错得分:0知识点:西方文论展开解析答案B,C解析5.(4分)关于新历史主义批评的正确说法有∙ A. 它指以美国批评加格林布拉特为代表的一种批评倾向∙ B. 这种批评主张在美学、文化和历史的张力之中研究不同的文本∙ C. 这一理论倾向在美国被称为“文化诗学”∙ D. 这一批评流派最后发展成后殖民主义批评纠错得分:4知识点:西方文论,10.3以话语权力、意识形态为圆心的文化批评展开解析答案A,B,C解析三、判断题1.(4分)莱辛的主要文论著作就是著名的《拉奥孔》和《汉堡剧评》。
∙∙纠错得分:4知识点:西方文论,5.3狄德罗与莱辛展开解析答案正确解析2.(4分)泰纳提出的文学发展三要素是“种族、环境和时代”。
∙纠错得分:4知识点:西方文论,9.1泰纳展开解析答案正确解析3.(4分)黑格尔所说的喜剧人物便是“与观众一起笑”、而不是“被观众所嘲笑”。
∙∙纠错得分:4知识点:西方文论,7.4黑格尔关于悲剧和喜剧的讨论展开解析答案正确解析4.(4分)美学是自由艺术的理论是休谟给出的定义。
∙纠错得分:0知识点:6.1德国古典美学的理论背景,西方文论展开解析答案错误解析5.(4分)在柏拉图的观念里,“艺术”的涵义与其同代人所理解的一样,不仅包括“美的艺术”,也包括人类运用技艺、有目的地生产出来的一切。
∙∙纠错得分:0知识点:西方文论,2.1柏拉图展开解析答案正确解析17春《西方文论》作业_4交卷时间:2017-06-09 14:29:551.(4分)伽达默尔认为,敬虔派运动给早期的诠释学增加了“第三种因素”,它指∙ A. 理解∙ B. 诠释∙ C. 应用∙ D. 翻译纠错得分:4知识点:西方文论展开解析答案C解析2.(4分)《性别政治》一书的作者是∙ A. 凯特.米丽∙ B. 玛丽.达利∙ C. 玛丽.伊格尔顿∙ D. 伊莲娜.肖娃尔特纠错知识点:西方文论展开解析答案A解析3.(4分)“现代诠释学之父”是()。
∙ A. 奥古斯丁∙ B. 帕斯卡尔∙ C. 加达默尔∙ D. 施莱尔马赫纠错得分:0知识点:西方文论,8.1德国早期浪漫派展开解析答案D解析4.(4分)一般认为,“新批评”之说来自的著作《新批评》。
∙ A. 布鲁克斯∙ B. 兰色姆∙ C. 燕卜荪∙ D. 理查兹纠错得分:4知识点:西方文论展开解析答案B解析5.(4分)提出文学发展三要素说的是∙ A. 雨果∙ B. 斯塔尔夫人∙ C. 泰纳∙ D. 柯尔律治纠错得分:4知识点:西方文论,9.1泰纳展开解析答案C解析6.(4分)下面谈到“诗歌与哲学之间的古老争论”的著作是∙ A. 《理想国》∙ B. 《诗艺》∙ C. 《诗学》∙ D. 《致奥古斯都书》纠错得分:4知识点:西方文论,2.1柏拉图展开解析答案A解析7.(4分)由托马斯·阿奎那提出的与亚里士多德的“四因说”一脉相承的理论是∙ A. “认识的四个阶段”∙ B. “幻觉说”∙ C. “摹仿自然”∙ D. “灵魂的五种形式”纠错得分:0知识点:西方文论,3.3托马斯·阿奎那展开解析答案D解析8.(4分)为心理分析理论引入语言学范式的是∙ A. 弗洛伊德∙ B. 拉康∙ C. 荣格∙ D. 布鲁克斯纠错得分:4知识点:西方文论展开解析答案B解析9.(4分)“俄狄浦斯情结”是由提出的。
∙ A. 弗洛伊德∙ B. 拉康∙ C. 荣格∙ D. 布鲁克斯纠错得分:4知识点:西方文论展开解析答案A解析10.(4分)女性主义文学批评还应用到下面哪一派的分析理论?∙ A. 心理分析∙ B. 形式主义∙ C. 后殖民主义∙ D. 新历史主义纠错得分:4知识点:西方文论展开解析答案A解析11.(4分)被认为是法国浪漫主义与古典主义决裂的精神领袖人物是∙ A. 斯塔尔夫人∙ B. 布瓦洛∙ C. 狄德罗∙ D. 雨果纠错得分:0知识点:西方文论,8.3法国浪漫主义文论展开解析答案D解析12.(4分)教父哲学的鼻祖是∙ A. 普罗提诺∙ B. 波伊修∙ C. 克雷芒∙ D. 但丁纠错得分:4知识点:西方文论,3.1中世纪文论与中古人文学科的发展展开解析答案A解析13.(4分)泰纳首次阐述他的“文学发展三要素”学说的著作是∙ A. 《艺术哲学》∙ B. 《英国文学史·序言》∙ C. 《〈克伦威尔〉序》∙ D. 《艺术与现实的审美关系》纠错得分:4知识点:西方文论展开解析答案B解析14.(4分)荣格的理论对原型批评产生了明显的影响。
∙ A. “隐微写作”∙ B. “自动写作”∙ C. “集体自恋”∙ D. “集体无意识”纠错得分:0知识点:10.2以创作、接受、阅读为圆心的意义批评展开解析答案D解析15.(4分)其思想被称为“批判哲学”的是()。
∙ A. 柏克∙ B. 鲍桑葵∙ C. 鲍姆加登∙ D. 康德纠错得分:0知识点:西方文论,6.2康德哲学中的美学思考展开解析答案D二、多选题1.(4分)黑格尔关于悲剧理论的要点可以分为∙ A. 悲剧是命运的过失∙ B. 悲剧冲突是“两种普遍力量的冲突”∙ C. 悲剧是“外在力量”造成的冲突∙ D. 悲剧冲突应当是无可排解的必然冲突纠错得分:0知识点:西方文论,7.4黑格尔关于悲剧和喜剧的讨论展开解析答案B,D解析2.(4分)黑格尔分析产生喜剧效果的三种情形是:∙ A. 主体追求一个本身渺小、空虚的目的∙ B. 人物的性格及手段使其追求永远不能达到∙ C. 外在偶然事件使“情景”迅速变化,人物性格与环境形成鲜明的对比∙ D. 喜剧的效果取决于代表各自正义的两种“普遍力量”的冲突得分:4知识点:西方文论,7.4黑格尔关于悲剧和喜剧的讨论展开解析答案A,B,C解析3.(4分)在早期希腊人的祭祀活动中,“摹仿”的原始意义更像后世所说的:∙ A. 摹仿自然的对象∙ B. 摹仿自然的过程∙ C. 摹仿内心的激情∙ D. 表现自我的情绪纠错得分:0知识点:1.1古希腊早期文艺思想中的重要概念,西方文论展开解析答案C,D解析4.(4分)属于俄国形式主义的观点有∙ A. “互文性”∙ B. “文本细读”∙ C. “陌生化”∙ D. “凸显”纠错得分:0知识点:西方文论,10.1以语言、结构、文本为圆心的形式批评展开解析答案C,D解析5.(4分)18世纪下半叶德国出现的古典美学的主要代表人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