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救灾物资储备库建设项目可研报告

救灾物资储备库建设项目可研报告

救灾物资储备库建设项目可研报告
救灾物资储备库建设项目可研报告

第一章总论

1.1 项目概况

1.1.1 项目名称:新疆巴州若羌县救灾物资储备库建设项目

1.1.2 项目建设单位:若羌县民政局

1.1.3 建设地点:若羌县城西新区纬五路北侧

1.1.4 项目建设期:1年,即2013年—2014年

1.1.5 主要工程内容及规模:

根据目前若羌县救灾物资储备工作情况,本次新建1545平方米房屋建筑工程(库区面积800平方米、办公楼和综合加工区面积745平方米)及设备购置,用于管理和储备救灾应急物资。

1.1.6 项目总投资及资金来源:

项目建设总投资339.9万元。

全部申请中央财政资金。

1.2 编制依据及研究范围

1.2.1 编制依据

1、《投资项目可行性研究指南》;

2、国家计委、建设部《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方法与参数》(2008年第三版);

3、《中华人民共和国公益事业捐赠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气象法》、《国家减灾规划(1998-2010)》、《国家自然灾害救助应急预

案》;

4、《灾害应急救助管理规程》、《春荒、冬令灾民生活救助工作规程》、《自治区自然灾害灾民生活救济工作实施办法》、《自治区民政厅自然灾害灾民生活救济工作应急预案》、《自治州自然灾害灾民生活救济工作应急预案》;

5、《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统计年鉴(2012年版)》;

6、《若羌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

7、项目单位提供的相关资料。

1.2.2 研究范围

根据国家对基本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的内容和深度要求,并结合有关规定,重点研究以下内容:

1、分析研究项目的背景,项目的必要性;

2、项目建设条件及地址;

3、确定项目的建设内容、建设规模;

4、分析项目设备配置及水、电、气供应等外部配套条件;

5、环境保护及安全卫生措施;

6、项目组织管理及实施进度;

7、估算项目建设投资和资金安排使用计划。

1.3 研究结论与建议

项目建成后,将提高若羌县防灾救灾能力,发挥救急解难作用,对于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促进社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建议有关方面尽快批准项目建设,项目各方共同努力,使项目尽快建成运行。

第二章项目背景及建设必要性

2.1 项目背景

自然灾害是由于自然力的破坏性因素和人类过失行为造成人员和物资资源的损失,并使社会发展倒退的现象。

自然灾害可分成原生灾害、次生灾害和衍生灾害。原生灾害是致灾因子直接造成某类承灾体的破坏与伤亡,如地震、洪水,这些起主导作用的灾害称为原生灾害或直接灾害;次生灾害或间接灾害是由原生灾害所诱导出来的灾害,如地震引起房屋倒塌,由此引起间接发生的火灾,再由火灾造成的灾害。衍生灾害是致灾因素破坏了社会的结构物、功能,物资流和信息流,造成了人群和组织的伤亡和瓦解,都会直接或间接造成社会生产、经济活动的停顿,由此造成的经济损失。次生灾害与衍生灾害有时比原生灾害的危害还大。因此,防止次生灾害与衍生灾害的发生与蔓延也是减灾的重要内容之一。

近年来,全球气候变暖与自然灾害风险加剧的关系已成为国际社会关注和研究的重点领域。有关研究表明,全球气候变暖对我国灾害风险分布和发生规律的影响将是全方位、多层次的:强台风将更加活跃,暴雨洪涝灾害增多,发生流域性大洪水的可能性加大;局部强降雨引发的山洪、滑坡和泥石流等地质灾害将会增多;北方地区出现极端低温、特大雪灾的可能性加大;降雨季节性分配将更不均衡,北方持续性干旱程度加重、南方出现高温

热浪和重大旱灾的可能性加大;森林草原火灾发生几率增加;北方地区沙漠化趋势可能加剧;农林病虫害危害范围可能扩大;风暴潮、赤潮等海洋灾害发生可能性加大。

我国是世界上自然灾害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灾害种类多、分布地域广、发生频率高、造成损失重。洪涝、干旱、台风、风雹、雷电、高温热浪、沙尘暴、地震、地质灾害、风暴潮、赤潮、森林草原火灾和植物森林病虫害等灾害在我国都有发生。70%以上的城市、50%以上的人口分布在气象、地震、地质和海洋等自然灾害严重的地区。近15年来,我国平均每年因各类自然灾害造成约3亿人(次)受灾,倒塌房屋约300万间,紧急转移安置人口约800万人,直接经济损失近2000亿元。

若羌县位于新疆东南部,塔克拉玛干沙漠东部,与青海、西藏、甘肃三省交界,自然条件十分恶劣,经济发展较为落后,县城距首府乌鲁木齐1000余公里,距州府库尔勒市444公里,是新疆艰苦边远的五类地区。全县行政面积20.23万平方公里,县辖五乡、三镇、一团场,共有耕地16万亩,总人口5.78万人。仅2012年,我县共发生沙尘暴、旱灾、地震等各类自然灾害4余次,灾害发生区域广,受灾面积大,灾情严重, 4442名群众受灾,农作物受灾面积2315亩,524头(只)牲畜死亡,经济损失达1471.8万元。

由于若羌县行政区域面积广阔,乡镇村分布较为分散,最远的乡镇离县城超过600公里,且阿尔金山山区道路交通状况较差,给我县救灾工作开展带来极大的不便。

面对自然灾害的发生,若羌县积极组织生产自救,并加大了抵御防灾、抗灾、救灾工作力度。一方面积极动员全县各族群众投入到抗灾自救。另一方面积极组织人员深入灾区查灾、核灾、报灾,疏通信息,按时上报灾情统计报表。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进一步促进新疆经济社会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2007〗32号)提出的“合理规划建设救灾物资储备库,提高减灾救灾和应急反应能力”精神,若羌县拟建设救灾物资储备库房屋建筑工程1545平方米,便于县域救灾物资统一管理,减轻各类灾害对县域人民生活造成的危害。

2.2 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1、有利于确保社会稳定

若羌县位于天山南麓,塔里木盆地北缘,多发生雪灾、冰雹、风灾、干旱、沙尘暴和洪涝等自然灾害。随着近年气候变化频繁的影响,洪水、干旱、沙尘暴时有发生。相对而言救灾物资储备远远不足,一旦出现较大的灾害等突发事件,物资调运就会出现问题,将直接影响救灾应急工作的开展。

通过本项目建设,可以满足县域救灾应急基本物资需求,增强当地政府应对突发事件时物资保障能力,维护区域社会稳定。

2、有利于完善突发性紧急救助体系

近年来若羌县针对突发性自然灾害紧急救助体系做了大量工作,建立健全了应对突发性自然灾害紧急救助体系和运行机制,规范了紧急救助行为,提高了紧急救助能力,确保在重大自

然灾害发生时能够迅速、有序、高效地实施紧急救助,最大限度地减轻灾害造成的损失,维护了灾区社会稳定,特别是从资金上给予了充足的保证。但是在物资储备方面略显不足,仍然需要依靠外援,不能及时在县域内调运物资。

为此,有必要建设物资储备库,运用现代管理方法,完善突发性紧急救助体系,保证物资及时供应。

3、有利于救灾物资监管

项目建设完成后,可以实时掌握储备库物资信息,随时补充和更新储备物资,满足当地救灾应急物资需要,完全保障县域救灾物资需求,对区域社会稳定意义重大。

第三章项目建设条件

3.1 自然条件

若羌县位于塔克拉玛干大沙漠南缘,地处东经86°45′~93°45′,北纬36°05′~41°23′之间,海拔846~4500米。东与甘肃、青海省相联,南依昆仑山脉与西藏接壤,西与且末县毗邻,北与尉犁县及吐鲁番、哈密地区交界,距巴州首府库尔勒市450公里,全县总面积20.23万平方公里,是全国面积最大的县。

1、气候资源

项目区属温带大陆性荒漠干旱气候,是世界同纬度最干旱地区之一,气候温暖,日照充足,热量丰富,干燥少雨,昼夜温差大,平原年平均气温11.5℃,极端最高温度43.6℃,极端最低温度-27.2℃,气温年较差36℃,气温日较差16℃,无霜期193天,年日照时数3000~3100小时,太阳总辐射140.19~146.36千卡/平方厘米,年大于10℃积温4155℃,相对湿度38~50%,年平均降雨量17.4mm,年蒸发量2902mm,为降水量的167倍;全年盛行东北风,八级以上的大风年达58天,浮尘天气平均150天。

2、地形地貌

若羌县海拔在846~4500米之间,境内南高北低,由西南向东北方向倾斜,大致可分为北部冲积沙漠平原、罗布泊洼地、中

部山前冲积洪积扇平原、南部山区起伏带四大地貌单元,项目区主要位于阿尔金山山前冲积洪积扇平原;若羌县抗震设防烈度为6度区。

3、土壤

若羌县境内土地的土壤质地可粗分为轻质(沙壤—沙质)、砾质(沙砾—砾石)、粘重(粘质—壤质)三种类型。轻质土壤主要分布在山前洪积—冲积平原广大地区,砾质土壤主要分布在阿尔金山区,粘重土壤散布在塔里木河下游各岔流的河间地带和局部碟形洼地以及为数不多的个别零星地带。

4、水文

若羌县境内共有大小河流14条,分属罗布泊水系和南部山区水系。罗布泊水系有若羌河、瓦石峡河、塔什萨依河、米兰河、塔特勒克布拉克河、车尔臣河、塔里木河、孔雀河;南部山区水系有玉素甫阿勒克河、阿特坎河、依协克帕提河、阿孜力克河、赛斯克雅尔河、哈沙克里克河;河流年总径流量为11.76亿立方米。若羌县地下水资源较丰富,可开采量约为1.12亿立方米,灌区内地下埋深5~10米,目前开发利用较少;经过多年建设,已拥有较完善的水利枢纽工程,四级渠道防渗率达85%以上。

3.2 社会经济条件

若羌县交通条件便利,国道218、315线从东西、南北方向横贯全境在县城交汇,315线东连青海、西藏、甘肃,西达和田、喀什。乡村道路四通八达,可以通达农村各个角落。电力经过多

年发展,以形成水利发电为主,火电、太阳能发电为辅的供电格局,总装机达到1207万千瓦小时。程控、无线通讯网络遍布县乡各个角落,十分方便。

2011年若羌县总人口3.35万人,2011年若羌县国内生产总值达到45.48亿元,其中:第一产业9.98亿元,第二产业32.11亿元,第三产业2.96亿元,财政收入51476万元。若羌县以农业为主,截至2011年底全县农作物播种面积18.31万亩,其中粮食作物播种面积4.16万亩,棉花播种面积5.98万亩,蔬菜种植面积0.27万亩,红枣种植面积17.26万亩。实现粮食总产12807吨,水果总产量46759吨。牲畜存栏9.88万头(只),农牧民人均纯收入17080元。

3.3 若羌县灾害情况

若羌县地域辽阔,灾害的种类主要有:雪灾、冰雹、风灾、干旱、沙尘暴和洪涝等自然灾害。

为保证春荒、冬令期间灾民和贫困户生产生活,县民政局对全县灾民和贫困户基本生活情况进行了调查摸底,及时开展生活救济,采取多种方式统筹保障了灾民和贫困户基本生活。

3.4 地址选择

项目区位于若羌县城西新区纬五路北侧,具有可靠、稳定的电力保障和完善的给排水系统,交通便利,可以满足项目建设要求。

第四章项目建设指导思想、原则及规模

4.1 项目建设指导思想、原则

4.1.1 指导思想

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以人为本、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统筹考虑各类自然灾害和减灾工作各个方面,充分利用各地区、各部门、各行业减灾资源,综合运用行政、法律、科技、市场等多种手段,建立健全综合减灾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着力加强灾害监测预警、防灾备灾、应急处置、灾害救助、恢复重建等能力建设,扎实推进减灾工作由减轻灾害损失向减轻灾害风险转变,全面提高综合减灾能力和风险管理水平,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4.1.2 项目建设原则

1、坚持从本地区实际需求出发的原则,满足县域布局需求,保证群众受益,为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做贡献

2、充分利用现有设施,因地制宜,合理布局

3、坚持高起点、高标准的原则

4、分级负责,专项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率。根据国家规定要求,建设资金按照项目管理的要求专款专用

5、严格坚持标准,规范运作,加强监管。要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加强工程建设的领导,实行项目法人责任制、招标投标制、

工程监理制和竣工验收制,确保工程质量

4.2 项目建设规模

本项目拟在若羌县城新建救灾物资储备库房屋建筑工程,建筑面积1545平方米,除库房外全部为砖混结构。

储备库房屋建筑工程建筑面积分配表

4.3 主要功能与存放要求

4.3.1 主要功能

储备库主要功能是能够满足食品供应、口粮救济和衣被救济的需要。

1、食品供应。灾害发生后的12小时内,救灾指挥部要建立食品供应点,按每人每天500克主食和部分副食品的标准供应受灾群众。

2、口粮救济。发放程序是:个人申请,村委会审核同意,村农牧民代表会议评议,确定救济名单,报乡镇人民政府审核,张榜公布,同时上报县民政部门批准。救灾口粮到位后,由乡镇人民政府指派专人负责,在24小时内将口粮发放给灾民。

3、衣被救济。县民政部门要在两日内紧急调运衣被下拔灾区,如有困难要及时上报。县民政部门根据受灾程度积极与各乡镇协调,必要时向上级民政部门求助。

4.3.2 存放要求

救灾物资储备库是救灾物资供应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救灾物资周转储备的重要环节,同时担负着物资管理的多项业务职能。它的主要任务是:保管好救灾物资,做到数量准确,质量完好,确保安全,收发迅速。要根据地域实际条件统筹规划,合理布局;内部要加强管理,科学分工,形成物资管理的保证体系;业务上要实行工作质量标准化,应用现代管理技术,不断提高救灾物资储备库的管理水平。一般情况下,救灾物资应放入库

房内分类集中储存,相互影响质量的物资必须分库储存,特殊情况时,综合物资在得到批准后,可库外存放。救灾物资码垛应当符合以下要求:

1、根据物资性能、场地、设备条件以及安全要求,合理确定垛位垛型,码垛要留有墙距、垛距、消防通道;

2、物资应按订货合同、品名、规格堆码,做到磅次分明、批次清楚,散包物资应单独堆码;

3、物资堆垛应充分利用库内可用面积,但不得超过地坪设计负荷。物资入库后,应确保物资清洁、包装完整,并根据其性能和保管保养要求进行日常检查维护,橡胶、纤维类物资应定期倒垛保养,易锈蚀物资应定期按比例开箱检查。库房应不渗不漏,门、窗严密完好,启闭灵活。库房内应设置温湿度计(表),每日进行记载,并根据物资特性和气象情况适时进行通风晾库、密封防潮。救灾物资管理实行逐级检查制度,各级单位根据要求对储存物资的数量、质量、保管条件、安全和制度落实进行定期和不定期的检查和盘点,确保物证帐卡相符。救灾物资在保管期间发生短损、溢余或其他质量问题时,储备库要查明原因,提出处理意见,书面报告管理部门。因保管不善或安全措施不当,造成物资毁损、灭失的,储备库应承担损害赔偿责任。储备库应当建立物资档案,由专人集中管理。物资档案按订货合同设总档,按物资品名规格或库房设分档。物资档案要反映物资的全面情况和物资动态的全过程,做到资料齐全,记载清晰准确,归档及时。救灾物资的储存保管,原则上应以物资的属性、特点和用途设置

库位,并根据储备库的条件考虑划区分工,凡吞吐量大的落地堆放,周转量小的货架存放。

物资堆放的原则是:在堆垛合理安全可靠的前提下,推行五五堆放,根据货物特点,必须做到过目见数,检点方便,成行成列,文明整齐。储备库保管员对库存、代保管、待检验材料、产成品等其他物资的安全完整负有经济责任和法律责任。储备库物资如有损失,保管员不得隐瞒不报。保管物资要根据其自然属性,考虑储存的场所和保管常识处理,加强保管措施。同类物资堆放,要考虑先进先出,发货方便,留有回旋余地。库存物资,未经负责人同意,一律不准擅自借出。储备库要严格保卫制度,禁止非本储备库人员擅自入库。储备库严禁烟火,明火作业需经保卫部门批准。

第五章工程方案

5.1 工程设计依据

本工程设计依据主要规范如下:

1、《救灾物资储备库建设标准(征求意见稿)》;

2、民用建筑设计通则(GB50352-2005);

3、工程结构可靠度设计统一标准(GB50153-1992);

4、建筑模数协调统一标准(GBJ2-86);

5、房屋建筑制图统一标准(GB/T50001-2001);

6、建筑结构制图标准(GB/T50105-2001);

7、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01);

8、砌体结构设计规范(GB50003-2001);

9、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02);

10、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

11、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1);

12、建筑防火设计规范(GB 50016-2006);

13、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2000版)(GB50057-94)。

5.2 总体布局

救灾物资储备库根据功能要求,应单设仓储区,其他功能区可根据实际需要设置。救灾物资储备库的生产辅助用房宜和库房毗邻。

救灾物资储备库内外道路通畅便捷,外通路应能满足四轴大型货车双向通行的要求。

5.3 工程设计

5.3.1 主要技术指标

1、库房设计为单层,层高6.3米,轻型钢结构。

2、单层库房地坪荷载为3t/m2。

3、库房室内地坪应做防潮层,库房室内地坪与室外地坪的高差不应小于0.3m。

4、库房出入口应设置防鼠板,高度宜为0.5m。

5、货车直接入库的库门净高不低于4.5m,净宽不小于4m。

6、救灾物资储备库的库房应具备良好的通风条件,自然通风不能满足要求时,应配备相应的机械通风设施。

7、救灾物资储备库供电应满足照明和设备运行的需要,电力供应除市电外还应自备发电机,室内外照明应满足全天候作业要求。

8、救灾物资储备库建筑防火等级不应低于二级,消防设施的配置应符合有关建筑防火的规定,并宜设置闭式自动喷水灭火系统和消防水池。

9、救灾物资储备库宜采用城市供水系统,如自备水源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生活污水应采用管道收集,排入市政污水管网;无市政污水管网时,应根据环保部门的要求及有关规范设计排水系统。

10、救灾物资储备库防洪、防涝排水应根据库址地形及城市防洪、防涝规划确定流向,宜采用排水沟或排水管道等有组织排水方式。

11、救灾物资储备库应按信息化管理的需要,敷设线路,预留接口。

5.3.2 系统配套

本项目建设区位于县城区域内,交通便利,市政供排水管线、电力及通讯线路均经此通过,电力负荷可满足施工及正常使用需要,附近电网能够保证电力供应。供暖可由附近热力中心提供。为此,本项目所需供电、给排水、供暖、通讯、互联网等可与市政各管网及线路相连接,使用方便。

第六章节能

6.1 节能设计规范

1、《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

2、《中国节能技术政策大纲》;

3、《国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评估和审查暂行办法》(国家发改委2010年6号令);

4、《关于印发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评估和审查暂行办法(修订稿)的通知》(新发改发规【2010】2807号);

5、《公共建筑物节能设计标准》(GB50189-2005),《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实施细则》(XJJ034-2006);

6、国务院国发(1992)66号《关于加快墙体材料革新和推广节能建筑意见的通知》;

7、建筑采光设计标准GB/T50033-2001;

8、《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JGJl6-2008);

9、《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GB50015-2003(2009年版);

10、《建筑照明设计标准》GB50034-2004。

6.2 项目能源消耗情况

项目耗能主要是电能、天热气、用水等。

用电量按照建筑面积1545㎡计算,每平米按40KWh/㎡计算,

年耗电0.68万Kwh,参考折标系数0.1229,则正常年标准煤耗为0.83吨。

参照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工程建设标准《严寒和寒冷地区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实施细则》(XJJ001-2011),项目区在若羌县,建筑物耗热量指标为18.6w/㎡,采暖期122天,每天24小时,年耗热1545㎡×18.6w/㎡×24×122×0.0036÷1000=302.91百万千焦,参考折标系数0.0341,则正常年标准煤耗为10.32吨。

则项目区正常年标准煤耗为11.15吨。

新疆巴州若羌县救灾物资储备库建设项目能耗一览表

6.3节能措施

1、道路照明采用节能灯具,路灯照明控制采用手控、光控和时控三种方式,加设全夜灯和半夜灯自动控制。

2、充分利用地形高差,合理布置排水管道,尽量实现重力排水,减少污水提升次数,节约能耗。

3、根据地形合理确定管线走向及高程,尽量利用地面高差,减小管道埋深。

4、工程中对所有电气设备及工艺设备设计和招标选用技术

救灾物资储备库建设项目可研报告

第一章总论 1.1 项目概况 1.1.1 项目名称:新疆巴州若羌县救灾物资储备库建设项目 1.1.2 项目建设单位:若羌县民政局 1.1.3 建设地点:若羌县城西新区纬五路北侧 1.1.4 项目建设期:1年,即2013年—2014年 1.1.5 主要工程内容及规模: 根据目前若羌县救灾物资储备工作情况,本次新建1545平方米房屋建筑工程(库区面积800平方米、办公楼和综合加工区面积745平方米)及设备购置,用于管理和储备救灾应急物资。 1.1.6 项目总投资及资金来源: 项目建设总投资339.9万元。 全部申请中央财政资金。 1.2 编制依据及研究范围 1.2.1 编制依据 1、《投资项目可行性研究指南》; 2、国家计委、建设部《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方法与参数》(2008年第三版); 3、《中华人民共和国公益事业捐赠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气象法》、《国家减灾规划(1998-2010)》、《国家自然灾害救助应急预

案》; 4、《灾害应急救助管理规程》、《春荒、冬令灾民生活救助工作规程》、《自治区自然灾害灾民生活救济工作实施办法》、《自治区民政厅自然灾害灾民生活救济工作应急预案》、《自治州自然灾害灾民生活救济工作应急预案》; 5、《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统计年鉴(2012年版)》; 6、《若羌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 7、项目单位提供的相关资料。 1.2.2 研究范围 根据国家对基本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的内容和深度要求,并结合有关规定,重点研究以下内容: 1、分析研究项目的背景,项目的必要性; 2、项目建设条件及地址; 3、确定项目的建设内容、建设规模; 4、分析项目设备配置及水、电、气供应等外部配套条件; 5、环境保护及安全卫生措施; 6、项目组织管理及实施进度; 7、估算项目建设投资和资金安排使用计划。 1.3 研究结论与建议 项目建成后,将提高若羌县防灾救灾能力,发挥救急解难作用,对于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促进社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一次性纸杯生产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第一章项目概况 1、1项目名称、项目承办单位 (1)项目名称、一次性纸杯生产建设项目 (2)项目承办单位、筹建 (3)法人代表,高战利 1、2项目负责人及实施地点 1)项目负责人,高战利 (2)项目实施地点,项目实施地点在陕西省三原市渠岸镇渠岸村 1、3项目建设规模及建军设内容 (1)项目建军设规模 项目建成后,将形成每天生产30万只一次性纸制品的生产线。年生产总量为1.08亿只一次性纸制品,实现销售收入6.48万元。实现年利润107万元。 (2)项目总投资 本项目总投资为427.5万元。其中固定资产投资270.5万元。流动资金100万元。 (3)项目主要内容 本项目在三原渠岸村租用土地30亩,新建办公房、生产车间、库房以及相应的配套设施,形成一次性纸制品加工生产

线一条龙,年加工生产量为1.08亿只。 1、4可研结论概述 项目建成后生产品具有较为广阔的市场,项目实施行的各个环节能够合有利条件和资源获得相应的经济效益。同时,项目实施可以为当地提供20余人的就业岗位,具有一定的社会效应。

第二章可行性研究报告的编制依据和范围 2、1可研报告编制依据 (1)国家计委等部门关于《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内容及深度》规定 (2)公司提供的项目建义书及有关原始资料。 (3)有关行业标准及规范。 2、2编制范围 本可行研究报告是对一次性产建设茂盛的必要性和可行性进行研究、对产品市场、技术先进性、成熟性、建设规模、物料供应及协作关系、工艺主要设备选型及相应的公用配套设施、环境保护、劳动安全卫生等方面进行研究。提出可行的方案。并在此基础上对项目投资进行估算及财务评价。

关于进一步加强救灾物资储备工作的要求

关于进一步加强救灾物资储备工作的要求 救灾物资储备工作事关受灾群众基本生活保障,是灾害应急救助体系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各级政府依法行政,履行救灾职责的重要任务。为贯彻落实好中央、省、市关于做好防灾减灾救灾工作的决策部署,根据国家《自然灾害救助条例》《X市自然灾害救助应急预案》和国家、省、市综合防灾减灾规划及《X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进一步加强救灾物资储备工作的通知》(X政办〔X〕46号)要求,结合我县实际,现将进一步加强救灾物资储备工作的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高度重视救灾物资储备工作 我县地处东南沿海,台风、暴雨等自然灾害多发易发,救灾工作异常繁重、任务艰巨。X年以来,在县委、县政府的高度重视下,我县开展了自然灾害避灾点建设,县、乡镇(区)、村(社区)建成了278个自然灾害避灾点和1个县级救灾物资储备库,初步形成了县、乡、村三级救灾物资储备体系,较好地保障了自然灾害应急救助工作需要。虽然我县救灾物资储备体系建设取得一定成效,但与日益复杂严峻的灾害形势和社会各界对防灾减灾救灾工作的要求和期待相比,救灾物资储备体系建设还存在一些共性问题,如储备库(点)布局不甚合理、储备方式单一、品种不够丰富、管理手段比较落后、基层储备能力不足等。只有不断增强风险防范意识,大力加强救灾物资储备工作,才能有效应对各种突发灾害,及时保障受灾群众基本生活,维

护经济社会的稳定和发展,最大限度减少灾害损失。各乡镇(区)、县直有关部门要从提高防灾减灾救灾能力,践行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高度,充分认识救灾物资储备工作的重要意义,切实抓紧抓好。 二、积极推进救灾物资储备库(点)建设 救灾物资储备库(点)建设是救灾物资储备制度的重要内容和基础,县救灾物资储备库、乡镇(区)、村(社区)避灾点要按照减灾规划要求,遵循规模适度、布局合理、功能齐全、反应迅速、运转高效、保障有力的原则,科学编制救灾物资储备库(点)建设规划;要根据灾害特点和救灾工作需要,合理确定各级救灾物资储备库规模,因地制宜,可以采取新建、共用或租借等方式解决存储场所,充分利用已有库房和设备,避免重复建设;县级应设立救灾物资储备场所,乡镇(区)和村(社区)可结合避灾场所建设,积极开展救灾物资储备,逐步形成救灾物资储备网络体系,扩大救灾应急储备物资的有效服务辐射范围。 三、进一步增加救灾物资储备品种和数量 要建成县、乡、村三级救灾物资储备体系,特别要充分考虑应对大灾的需要,在现有储备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提升,增加救灾物资储备品种和数量,确保自然灾害发生12小时之内受灾人员基本生活得到有效救助。救灾物资储备品种包括:(一)居住保障类:帐篷、床(含钢架床、木板床、折叠床、气垫床等)、蚊帐、枕头、床单、蜡烛、手电筒、取暖器(电暖器、暖炉等),折叠桌椅、应急照明、

应急仓库的建设选址问题

应急仓库的建设选址问题 班级: 姓名: 学号:

摘要 随着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人口、产业、财富的高度聚集,科学合理地应对突发事件显得愈发重要。应急物资的合理储备是应急任务的重要前提,适时调动物力、迅速化解危险,保障受灾人民最基本生活的物质基础。如何将应急物资储备库进行合理选址以提高整个应急系统工程的运作效率是应急管理中的重要问题。 应对突发事件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因为突发事件发生的时间、地点是很难预测的,而且灾害程度也难以预测,应急事件种类繁多,这就导致救援工作对应急物资的需求具有突发性、不确定性、急迫性和多样性的特点。应急资源的及时获取与应急效果直接相关,科学合理的储备库选址能直接决定资源的调配成效,减少突发事件造成的各种损失。 关键词:应急仓库选址,科学合理 Abstract 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social economy and highly gather ofpopulation, industry and wealth, it is more and more important to deal with theemergencies scientifically and rationally. Reasonable reserve of relief materials is a keypremise of emergency response. It provides the material base to ensure immediatemobilization of resource, to timely resolve hazard as well as guarantee victims' basiclife. It becomes an important emergency-management issue that operational efficiencyof the whole emergency systems engineering can be improved by optimizing thelocation of relief materials warehouse. Emergency response is a complex system engineering, because of the time and place of the occurrence of unexpected events, it is very difficult to predict, and the degree of disaster is difficult to predict, a wide variety of emergency events, which led to the need for emergency supplies of emergency response, uncertainty, urgency and diversity of the characteristics. Timely access to emergency resources is directly related to the effect of emergency, scientific and reasonable location of the emergency warehouse can directly determine the effectiveness of resource allocation, reduce the loss caused by unexpected events. Keywords:Emergency warehouse location ,scientific and reasonable

手机摄像头生产线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手机摄像头生产线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中咨国联|出品

目录 第一章总论 (9) 1.1项目概要 (9) 1.1.1项目名称 (9) 1.1.2项目建设单位 (9) 1.1.3项目建设性质 (9) 1.1.4项目建设地点 (9) 1.1.5项目负责人 (9) 1.1.6项目投资规模 (10) 1.1.7项目建设规模 (10) 1.1.8项目资金来源 (12) 1.1.9项目建设期限 (12) 1.2项目建设单位介绍 (12) 1.3编制依据 (12) 1.4编制原则 (13) 1.5研究范围 (14) 1.6主要经济技术指标 (14) 1.7综合评价 (16) 第二章项目背景及必要性可行性分析 (18) 2.1项目提出背景 (18) 2.2本次建设项目发起缘由 (20) 2.3项目建设必要性分析 (20) 2.3.1促进我国手机摄像头生产线建设产业快速发展的需要 (21) 2.3.2加快当地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重要举措 (21) 2.3.3满足我国的工业发展需求的需要 (22) 2.3.4符合现行产业政策及清洁生产要求 (22) 2.3.5提升企业竞争力水平,有助于企业长远战略发展的需要 (22) 2.3.6增加就业带动相关产业链发展的需要 (23) 2.3.7促进项目建设地经济发展进程的的需要 (23) 2.4项目可行性分析 (24) 2.4.1政策可行性 (24) 2.4.2市场可行性 (24) 2.4.3技术可行性 (24) 2.4.4管理可行性 (25) 2.4.5财务可行性 (25) 2.5手机摄像头生产线建设项目发展概况 (25) 2.5.1已进行的调查研究项目及其成果 (26) 2.5.2试验试制工作情况 (26) 2.5.3厂址初勘和初步测量工作情况 (26)

【标准】救灾物资储备库建设标准

《救灾物资储备库建设标准》 民政部 《救灾物资储备库建设标准》编制组 二OO九年一月

前言 《救灾物资储备库建设标准》是根据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关于印发2008年工程项目建设标准和建设项目评价方法与参数编制项目计划的通知》(建标函〔2008〕24号)的要求,由民政部负责主编,具体由民政部规划财务司、民政部救灾司、中国老龄科学研究中心共同编制。 编制过程中,编制组遵循《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洪法》、《国家自然灾害救助应急预案》和《救灾储备物资管理规程》等法律、法规和政策文件,在全国不同地区进行了广泛深入的调查研究,总结了各地救灾物资储备库建设的经验教训。在此基础上,对大量资料进行了科学的论证与分析,形成了标准征求意见稿。经广泛征求有关方面的意见、反复修改补充形成了送审稿,经专家审查会通过后,进一步修改完善形成报批搞,并经有关部门批准发布。 本建设标准共分五章,包括:总则、建设规模和项目构成、选址与规划布局、建筑标准、建筑及相关设备配置。 在执行本建设标准过程中,请各单位注意总结经验,积累资料。如发现需要修改和补充之处,请将意见和有关资料寄交民政部规划财务司(地址:北京市东城区北河沿大街147号,邮政编码:100721),以便今后修订时参考。本标准的解释工作由民政部规划财务司负责。 本标准编制组成员:姜力、宋志强、陈越良、庞陈敏、张恺悌、徐秀玲、高玉成、纪占国、李成、陈刚、王莉莉、董彭滔、欧阳铮 主编单位:民政部规划财务司、救灾司 中国老龄科学研究中心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陈刚、王莉莉、董彭滔、欧阳铮、杜山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 2009年1月

救灾物资储备库建设标准

救灾物资储备库建设标准(征求意见稿)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加强和规范救灾物资储备库建设,科学合理地进行工程项目投资决策和管理,充分发挥投资效益,提高我国的自然灾害应急响应能力,制定本建设标准。 第二条本建设标准是救灾物资储备库项目决策和合理确定项目建设水平的全国统一标准,是编制、评估和审批救灾物资储备库项目建议书、可行性研究报告的依据,也是有关部门审查工程项目初步设计和监督检查项目建设全过程的重要依据。 第三条本建设标准适用于救灾物资储备库新建工程和改建、扩建工程。 第四条救灾物资储备库建设必须遵循国家经济建设的方针政策,符合《国家自然灾害救助应急预案》等法律法规,体现“以人为本”的建设理念,从我国备灾、救灾的实际情况出发,立足当前,兼顾发展,统筹规划,建立和完善救灾物资储备体系。 救灾物资储备库建设应满足灾害救助和应急指挥的物资储备和管理的需要。第五条救灾物资储备库建设应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由政府统一安排建设项目,其建设用地应纳入城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并按国家公益事业建设用地的有关规定申报、征拨。 第六条救灾物资储备库建设应满足“自然灾害救助应急预案”对物资准备的要求,统一规划,一次或分期实施。 救灾物资储备库建设应符合国家节能减排的要求,改建、扩建工程应充分利用原有设施,实行资源整合。 第七条救灾物资储备库的建设,除应符合本建设标准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指标和定额的规定。

第二章建设规模和项目构成 第八条救灾物资储备库宜按县级以上行政区划设置,根据各地自然灾害救助应急预案中三级应急响应规定的紧急转移安置人口数量进行分类,并按其所需储备物资的建筑面积确定建设规模。 第九条救灾物资储备库的建设规模可分为以下六类: 表1 救灾物资储备库规模分类表 注1:一、二、三类救灾物资储备库参照《中央级救灾物资储备库建设规划》中大、中、小型中央库的标准。 注2:建设规模小于六类下限的,宜设置救灾物资储备点。 第十条救灾物资储备库建设内容包括房屋建筑、场地、建筑设备和基本装备。第十一条救灾物资储备库房屋建筑包括库房、生产辅助用房、行政办公用房、附属用房。 救灾物资储备库各类用房及其建筑面积详见附录一。 第十二条救灾物资储备库场地应包括室外货场、晾晒场、停车场。 四类以上救灾物资储备库宜设置直升飞机停机坪。

落实县级防灾减灾救灾物资储备规划及制度

落实县级防灾减灾救灾物资储备规划及制度 为规范全县突发自然灾害应急救助行为,合理配置救灾资源,迅速、有序、高效地处置突发自然灾害事件,提高应急救助能力,最大限度地减少人民群众生命和财产损失,保障灾区人民群众的基本生活,维护灾区社会稳定。根据《汤原县自然灾害救助应急预案》,并以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名义印发;指导县政府各直属单位、驻汤中省市直单位、各乡镇结合本级工作特点和当地实际情况,认真分析评估现有预案,完善本级预案的修订和辖区内救灾预案体系的建设工作,进一步健全了全县自然灾害紧急救助体系和运行机制,为提高灾害救助的能力,迅速、有序、高效地开展防灾、救灾工作创造了有利条件。 一、完善了救灾物资储备库各类管理制度,为做好抗灾救灾工作、维护灾民生产生活提供了有力保障。 县级救灾物资储备库完成了库房整体翻新后,对库房和储物空间进行了科学规划,对救灾物资进行重新分类,增加铁货架,增设视频监控。为规范救灾物资储备管理,提高效率和物资管理。仓库储备救灾物资统一存储,实时更新,灵活调用,规范和优化了物资管理、调拨流程,提高了我县救灾物资储备管理的总体水平。 对救灾物资管理从“入库、保管、出库”等三方面做了严格规定,完善了救灾物资的接收捐赠和救灾物资储备库的入库审批、检查、储存保管、清理等各项管理制度,储备库有专人负责。库存物品要分类存放、排列有序、标记明确、账物相符,需要销毁时须报主管部门批准。仓库每月进行一次盘点,每年必须进

行一次全面盘点发现问题及时处理。搞好仓库管理工作做好清洁卫生保持良好的库容库貌,防止鼠虫和库存物资腐烂变质,禁止在库房存放有毒有害物资。做好 二、组织开展防灾减灾宣传活动紧密围绕党和政府以人为本,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防灾减灾理念,以《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为主线,结合各社区工作职责,面向我县广大群众,大力宣传、普及推广防灾减灾知识和避灾自救知识,切实增强防灾减灾意识,提升自救互救能力。 主要宣传内容有:宣传防灾减灾的基本知识和自救互救技能。 宣传应急管理常识和应对突发事件处置方法、措施等。宣传地震灾害的基本知识。宣传安全防火的基本知识。 按照统一部署,在防灾减灾日期间采取悬挂宣传标语、设立宣传展板、发放宣传资料、现场咨询等形式,主要对地质灾害常识和消防知识及相关灾害自救进行集中宣传。县城市社区管理委员会组织开展了以“识别灾害风险,掌握减灾技能”为主题的多种形式的宣传教育活动, 通过张贴防灾减灾宣传画、印发防灾减灾知识传单、现场知识问答及防灾减灾演练等形式普及防灾减灾知识,提高人民群众识别各种灾害能力,增强群众自救、互救技能,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在防灾减灾日活动期间,全县共发放宣传资料万余份,解答疑问群众余人。为完善我县防灾减灾建设打下坚实基层。 三、综合防灾减灾体制和体系不断健全 紧紧围绕以人为本、保障民生、提升效能为要求,以满足新常态下的救灾物资保障需求为核心,坚持分级负责、属地管理、政府主导、社会参与的建设模式,

手机整机生产线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编制大纲

2017年手机整机生产线建设项目可 行性研究报告 编制单位:

本报告是针对行业投资可行性研究咨询服务的专项研究报告,此报告为个性化定制服务报告,我们将根据不同类型及不同行业的项目提出的具体要求,修订报告目录,并在此目录的基础上重新完善行业数据及分析内容,为企业项目立项、申请资金、融资提供全程指引服务。 可行性研究报告是在招商引资、投资合作、政府立项、银行贷款等领域常用的专业文档,主要对项目实施的可能性、有效性、如何实施、相关技术方案及财务效果进行具体、深入、细致的技术论证和经济评价,以求确定一个在技术上合理、经济上合算的最优方案和最佳时机而写的书面报告。 可行性研究是确定建设项目前具有决定性意义的工作,是在投资决策之前,对拟建项目进行全面技术经济分析论证的科学方法,在投

资管理中,可行性研究是指对拟建项目有关的自然、社会、经济、技术等进行调研、分析比较以及预测建成后的社会经济效益。在此基础上,综合论证项目建设的必要性,财务的盈利性,经济上的合理性,技术上的先进性和适应性以及建设条件的可能性和可行性,从而为投资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投资可行性报告咨询服务分为政府审批核准用可行性研究报告和融资用可行性研究报告。审批核准用的可行性研究报告侧重关注项目的社会经济效益和影响;融资用报告侧重关注项目在经济上是否可行。具体概括为:政府立项审批,产业扶持,银行贷款,融资投资、投资建设、境外投资、上市融资、中外合作,股份合作、组建公司、征用土地、申请高新技术企业等各类可行性报告。 报告通过对项目的市场需求、资源供应、建设规模、工艺路线、设备选型、环境影响、资金筹措、盈利能力等方面的研究调查,在行业专家研究经验的基础上对项目经济效益及社会效益进行科学预测,从而为客户提供全面的、客观的、可靠的项目投资价值评估及项目建设进程等咨询意见。 报告用途:发改委立项、政府申请资金、申请土地、银行贷款、境内外融资等 关联报告: 手机整机生产线建设项目建议书 手机整机生产线建设项目申请报告

应急物资储备管理办法

应急物资储备管理办法 一、为了提高我太原高速应对突发事件的应急救援能力,保障国家和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按照高效、安全、节约、科学的原则,建立应急物资在生产、储备、调运等环节的快速联动机制,保证在发生重大突发事件时应急救援物资的有效调度和供应,特制定本办法。 二、本办法适用于应对高速公路自然灾害、事故灾难、交通事件、公共卫生事件、社会安全事件所需应急救援物资的采购储备、应急使用与调拨、管理维护。 三、应急物资储备管理依照“预防为主、防患未然”的原则进行采购和储备;按照“统一指挥、分工负责”的原则进行储备管理;按照“快速反应、措施到位”的原则进行使用、调拨;按照“及时补充、合理调整”的原则进行管理维护。 四、应急物资储备管理体系及职责: 1、公司成立应急物资储备领导组(以下简称领导组),由公司分管副总任组长。主要职责: 负责统筹协调各职能部门应急储备物资的管理; 决定应急储备物资的采购、补充,并对应急物资的采购、储存、调运所需资金予以保障; 突发事件发生后,根据应急部门的申请,决定与应急物资储备使用、调拨通知。 2、领导组下设应急物资储备办公室,设在养护工程部,主要职责:

拟定相关物资的采购和储备体系计划,请根据应急管理工作需要,示领导组同意后实施; 健全重要应急救援物资的储备信息库以及必要的日常联系机制; 加强对有关部门应急储备物资的动态管理,促进应急救援物资规范管理,有效使用; 按照领导组的指令和授权开展与应急物资储备调运相关的工作; 储备物资使用后,及时拟定补充计划和调整意见。 3、应急救援物资储备管理部门,主要职责: 对职责管理的应急储备物资进行管理维护; 发生突发事件后需要使用储备物资,报请领导组同意后使用、调运应急储备物资,应做到手续齐全,账目清楚。 五、根据高速公路突发事件应急处置实际情况,重点做好公路、桥梁抢修应急物资的储备工作。应急物资包括公路抢通物资和救援物资两类和应急机械。 1、公路抢通物资主要包括:沥青、碎石、砂石、水泥、钢桥、钢板、木材、编织袋、融雪剂、防滑料等; 2、救援物资主要包括:方便食品、饮水、防护衣物及装备、医药、照明、帐篷、燃料、安全标志、车辆防护器材及常用维修工具、应急救援车辆等。 3、应急物资储备办公室要收集整理应急储备物资的生产、采购、储备、调运等信息,必要时与有关企业部门签订购销、代储、合作协议,满足应对重大突发事件处置需要。

救灾物资储备库制度

救灾物资储备库管理制度 一、入库制度 1、各种捐赠及救灾物品在未办理入库手续前不得入库。 2、物品入库时要有入库单,仓库管理人员按单上所列物品名称、品种、数量、规格点收,清点无误后在入库单上签字。 3、无入库单或入库单与实物不符时,不能办理入库手续,要重新核查。 4、贵重物品要及时会同有关部门验收鉴定后再入库。 5、仓管员在物品入库后要及时入帐、登记。 二、出库制度 l、没有分管领导签字及有关批文,物品一律不得出库。 2、物品出库要填写救灾物资调拨单,根据调拨单与接收单位人员共同清点物品并装运。 3、物品出库后要及时销帐、登记。 4、按时做好物品进出库的统计报表,要求规范、数字真实、准确、完整。 三、物品保管制度 1、所有入库的物品要按货位分类整齐摆放。物品分新品、旧品两区,并按照成衣、棉被(褥、毯)、床上用品、生活用品、文化用品、食品、其它用品八大类别进行分类包装,并在包装袋(箱)上予以标明。 2、严格岗位责任制,定期点验库存物品,做到帐物相符。 3、仓库内要保持通风、整洁、有序。各种物品码放、搬运入库时应先内后外、先下后上;出库时应先外后内、先上后下,不得抛掷;要有防火、灭火、防盗、防潮、防鼠、虫害的设施和具体措施。定期对货物储存情况以及消防灭火

设备进行检查和维修,及时发现问题,消除隐患,并做好详细记录。 4、无关人员不得进入库房。

救灾物资储备库库管员岗位职责 一、负责各种救灾物资和其他物资的收、发、检验工作。当班人员必须坚守岗位,认真负责,收发物资必须做到现场监督装卸。 二、物资入库时凭入库单进行核对、验收,及时进行入库登记,物资入库时要做到认真核对,仔细清点,数量正确,质量符合要求,验收合格后入库。 三、物资出库时要认真核对出库单,准确核对物资名称,数量、收货单位等内容,确保无差错。 四、保持库内干燥整洁,分类合理,货走地净。每天定时巡库,检查库内温度、湿度,并做好记录。夏季要定时通风,每次不少于3小时。 五、库存物资做到零、整分开,分类存放。 六、严格遵守安全制度,任何人严禁在库区吸烟,禁止将火种带入库区。严格操作规程,离人关闭门窗及电源,不允许无关人员进入仓库。 七、负责建立库物资统一台账,及时准确做好年、季、月物资统计报表工作,年中、年末全面盘点清仓,保证账、卡、物相符。 八、完成领导交办的其它工作。

应急物资储备管理制度

南通市化工有限公司 应急物资储备管理制度 为充分利用应急物资资源,规范救援应急物资管理和使用,保证应急物资的及时调配,为突发事件和事故抢险提供物资储备保障,特制定本制度。 一、应急物资仓库设立和责任单位 (一)应急物资仓库的建立 1、应急仓库1个; 2、五金仓库1个。 (二)应急物资仓库责任单位 1、应急仓库,由安全部负责管理、维护、保养; 2、五金仓库,由仓储部负责管理、维护、保养; 二、应急物资的管理 (一)应急物资的采购 公司应急物资的采购,由应急物资管理单位,根据有关法律、法规和上级监管部门的相关规定,结合公司实际情况,提前10天,提出购买应急物资采购计划,并报请公司有关单位和人员审查批准后,统一报公司采购部采购,由应急物资管理部门负责领取后,在应急物资储备仓库妥善保存。财务科要建立应急资金管理帐户,做到专款专用,及时补充和更新。 (二)应急物资的配备 公司应急物资储备根据公司受灾害威胁情况,实际能力合理配置,

所配置物资符合法律、法规和上级监管部门的相关规定,各应急物资储备责任单位的主管是物资储备工作第一责任人,要确保物资储备种类、数量与企业的发展相适应,能够满足灾变时应急抢险救灾时的需求。 (三)应急物资的保管 应急物资的保管由各负责单位明确具体管理人员,应急物资做到分类存放,挂牌管理,建立台帐,动态更新。 (四)应急物资的保养和维护 应急物资至少每半年保养、维护一次,并做好登记,发现应急物资损坏、破损以及功能达不到要求的,要及时进行更换,确保应急物资种类、数量满足应急救灾的需要。 (五)应急物资的调拨和使用 应急物资应由公司应急救援管理机构或安全部统一调配使用,其他任何单位或个人未经同意不得挪用。 应急物资调拨和使用权限与程序如下: 1、应急救援物资的调配和使用权限: 当有以下情况发生时,可以对应急物资进行调配和使用: (1)公司发生突发事故或灾害,需要启动相应的应急响应,调拨和使用应急物资进行抢险救灾时。 (2)接到上级主管部门或政府部门,需要调拨应急物资抢险救灾时。 (3)公司应急救援管理机构认为需要调配和使用应急救援物资时。 2、应急救援物资的调配和使用程序: 应急救援管理机构下达调拨和使用应急物资命令→安全生产调度

救灾物资储备库工作流程

救灾物资储备库工作流程 市(州)级救灾储备物资是指省民政厅下拔、市(州)民政局购置、储备和管理,专项用于紧急抢救转移安置灾民和安排灾民生活的各类物资,主要包括帐篷、棉衣、棉被、照明和取暖设备等救灾应急物资。市(州)级救灾储备物资实行定点储存、专项管理、无偿使用的原则,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挪作他用,也不得向灾民收取任何费用。 一、储存管理 救灾储备物资实行封闭式管理,专库存储,专人负责,保障救灾储备物资入库、保管、出库等凭证手续完整。根据市(州)民政局的要求,对新购置调入入库物资进行数量和质量验收,并在验收工作完成后5个工作日内将验收入库的情况报市(州)民政局。储存的每批物资要有标签,标明品名、规格、产地、编号、数量、质量、生产日期、入库时间等。 二、物资调拨 灾害发生后,受灾县(市、区)应先动用本级救灾储备物资,在本级储备物资全部使用仍然不足的情况下,可申请使用市(州)级救灾储备物资。

申请使用市(州)级救灾储备物资应由县(市)民政局向市(州)民政局提出书面申请。书面申请的内容包括:自然灾害发生时间、地点、种类,转移安置人口数量、无家可归人口数量,需用救灾物资种类、数量;本县(市)救灾储备物资总量,已动用本县(市)救灾储备物资数量;申请市(州)级救灾储备物资数量等。 根据受灾县(市)的书面申请,结合特大自然灾害救济补助费的安排情况,市(州)民政局统筹确定调拨方案,向使用救灾物资的受灾县(市)民政局发出调拨通知。紧急情况下,可先电话报告,经分管救灾的局领导批准,可在受灾县(市)申请的同时,使用市(州)级救灾储备物资。 市(州)救灾物资储备库根据市(州)民政局要求调拨的物资种类、数量、批号、调运地点及时办理出库手续,并将办理情况及出库、运输等凭证复印件在组织发货后2个工作日内报市(州)民政局。 三、使用和回收 救灾物资必须严格遵循专物专用、重点使用的原则。明确救灾物资标识,让受灾群众都能了解救灾物资的来源和数量以及分配的实际情况。救灾物资的使用范围只限于保障灾民基本生活,重点是重灾区和重灾户;救灾物资的使用、发

应急物资储备管理制度40406

阳新县鑫华矿业有限公司 应急物资储备管理制度 为充分利用应急物资资源,规范救援应急物资管理和使用,保证应急物资的及时调配,为突发事件和事故抢险提供物资储备保障,特制定本制度。 一、应急物资仓库设立和责任单位 (一)应急物资仓库的建立 1、应急仓库1个; 2、五金仓库1个。 (二)应急物资仓库责任单位 1、应急仓库,由安全部负责管理、维护、保养; 2、五金仓库,由仓储部负责管理、维护、保养; 二、应急物资的管理 (一)应急物资的采购 公司应急物资的采购,由应急物资管理单位,根据有关法律、法规和上级监管部门的相关规定,结合公司实际情况,提前10天,提出购买应急物资采购计划,并报请公司有关单位和人员审查批准后,统一报公司采购部采购,由应急物资管理部门负责领取后,在应急物资储备仓库妥善保存。财务科要建立应急资金管理帐户,做到专款专用,及时补充和更新。 (二)应急物资的配备 公司应急物资储备根据公司受灾害威胁情况,实际能力合理配置,

所配置物资符合法律、法规和上级监管部门的相关规定,各应急物资储备责任单位的主管是物资储备工作第一责任人,要确保物资储备种类、数量与企业的发展相适应,能够满足灾变时应急抢险救灾时的需求。 (三)应急物资的保管 应急物资的保管由各负责单位明确具体管理人员,应急物资做到分类存放,挂牌管理,建立台帐,动态更新。 (四)应急物资的保养和维护 应急物资至少每半年保养、维护一次,并做好登记,发现应急物资损坏、破损以及功能达不到要求的,要及时进行更换,确保应急物资种类、数量满足应急救灾的需要。 (五)应急物资的调拨和使用 应急物资应由公司应急救援管理机构或安全部统一调配使用,其他任何单位或个人未经同意不得挪用。 应急物资调拨和使用权限与程序如下: 1、应急救援物资的调配和使用权限: 当有以下情况发生时,可以对应急物资进行调配和使用: (1)公司发生突发事故或灾害,需要启动相应的应急响应,调拨和使用应急物资进行抢险救灾时。 (2)接到上级主管部门或政府部门,需要调拨应急物资抢险救灾时。 (3)公司应急救援管理机构认为需要调配和使用应急救援物资时。 2、应急救援物资的调配和使用程序: 应急救援管理机构下达调拨和使用应急物资命令→安全生产调度

关于开展应急救灾物资储备情况的自查报告

关于开展应急救灾物资储备情况的自查 报告 关于开展应急救灾物资储备情况的自查报告 市政府应急办: 为切实做好我乡应急突发事件的处置救援工作,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维持社会和谐稳定,乡党委、政府精心组织,落实责任,认真抓好了应急救灾前期准备工作。根据x府办函〔20xx〕15号文件要求,现将我乡应急救灾物资储备情况自查如下: 一、成立机构,制定预案,明确分工。 结合本乡实际,成立了《xxx乡防汛抗旱指挥部》(x 府发〔20xx〕17号)、《xxx乡地质灾害防御指挥部》、《森林防火领导小组》、《道路交通安全巡查小组》等各类应急救灾领导机构,切实加强了领导。制定并下发了《xxx乡处置森林火灾应急预案》(x府发〔20xx〕16号)、《xxx乡二0一0年防汛预案》(x府发〔20xx〕21号)、《xxx乡20xx年地质灾害防御预案》(x府发〔20xx〕19号)、《20xx地质灾害抢险救灾应急预案》(x府发〔20xx〕20号),确保了应急工作的有效实施。为切实掌握了解各种隐患,乡政府落实专人对全乡进行了维期一周的实地查堪,并形成了《xxx乡地质灾害重点监控地域情况一

览表及应急分队人员名单》、《xxx乡20xx年防洪重点 易发区及防汛责任人一览表》,进一步落实了责任,明确了分工。 二、物资储备情况 防汛抗旱:全乡物资储备了编织袋2000条、麻袋2000条、草袋3000条、铅丝0.5吨、汽(柴)油5吨、水泥30吨、救生衣200件、汽车10辆、防洪石500方、雨具200个、工具200件、照明灯50个、发电机2台、水泵3台、水管500米、桩木100头。 地质灾害:由xxx乡政府提供专项应急资金 2 万元,乡场镇街道储备汽车3辆,乡人武部准备专用服装(作训服)20套,安委办储放手电 30支、微型喇叭 2个,xxx 乡商会储备编织袋 200条,水泥50吨。 道路交通:在乡道出口隔滩溪村建立临时安全检查 点1个,对过往车辆进行安全检查,配备安全保卫车1辆,道路巡查摩托车3辆。 食品药品:储备矿泉水45件,消毒药品22件,肾上腺素10盒,荷香正气液200盒,手术床1台,担架2台, B超机1台,洗胃机1台,心电图机1台。 森林防火:储备防护服5套,手台激动消防泵1台,灭火器10个。 疫情防疫:储备猪瘟疫苗100头份、猪口蹄疫苗

应急物资储备管理办法

应急物资储备管理 办法

应急物资储备管理办法 一、为了提高我太原高速应对突发事件的应急救援能力,保障国家和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按照高效、安全、节约、科学的原则,建立应急物资在生产、储备、调运等环节的快速联动机制,保证在发生重大突发事件时应急救援物资的有效调度和供应,特制定本办法。 二、本办法适用于应对高速公路自然灾害、事故灾难、交通事件、公共卫生事件、社会安全事件所需应急救援物资的采购储备、应急使用与调拨、管理维护。 三、应急物资储备管理依照“预防为主、防患未然”的原则进行采购和储备;按照“统一指挥、分工负责”的原则进行储备管理;按照“快速反应、措施到位”的原则进行使用、调拨;按照“及时补充、合理调整”的原则进行管理维护。 四、应急物资储备管理体系及职责: 1、公司成立应急物资储备领导组(以下简称领导组),由公司分管副总任组长。主要职责: 负责统筹协调各职能部门应急储备物资的管理; 决定应急储备物资的采购、补充,并对应急物资的采购、储存、调运所需资金予以保障; 突发事件发生后,根据应急部门的申请,决定与应急物资储备使用、调拨通知。 2、领导组下设应急物资储备办公室,设在养护工程部,主

要职责: 根据应急管理工作需要,拟定相关物资的采购和储备体系计划,请示领导组同意后实施; 健全重要应急救援物资的储备信息库以及必要的日常联系机制; 加强对有关部门应急储备物资的动态管理,促进应急救援物资规范管理,有效使用; 按照领导组的指令和授权开展与应急物资储备调运相关的工作; 储备物资使用后,及时拟定补充计划和调整意见。 3、应急救援物资储备管理部门,主要职责: 对职责管理的应急储备物资进行管理维护; 发生突发事件后需要使用储备物资,报请领导组同意后使用、调运应急储备物资,应做到手续齐全,账目清楚。 五、根据高速公路突发事件应急处理实际情况,重点做好公路、桥梁抢修应急物资的储备工作。应急物资包括公路抢通物资和救援物资两类和应急机械。 1、公路抢通物资主要包括:沥青、碎石、砂石、水泥、钢桥、钢板、木材、编织袋、融雪剂、防滑料等; 2、救援物资主要包括:方便食品、饮水、防护衣物及装备、医药、照明、帐篷、燃料、安全标志、车辆防护器材及常见维修工具、应急救援车辆等。

救灾物资储备库可行性实施报告

救灾物资储备库可行性研究报告

目录 第一章总论 (1) 1.1项目概述 (1) 1.2项目建设地域概况 (2) 1.3项目建议书的研究围 (2) 1.4项目建议书编制依据 (3) 1.5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3) 第二章项目建设背景及必要性 (5) 2.1项目建设背景 (5) 2.2必要性: (5) 第三章需求分析 (10) 3.1需求现状 (10)

3.2 需求预测 (10) 第四章项目建设条件 (12) 4.1自然条件 (12) 4.2社会经济条件 (13) 第五章建设规模与建设容 (16) 5.1建设规模 (16) 5.2建设容 (16) 5.3房屋建筑 (17) 第六章建筑方案 (19) 6.1项目建设指导思想与原则 (19) 6.2项目总体方案 (20) 6.3公用工程 (21) 第七章节能、节水措施 (25) 7.1节能 (25) 7.2节水 (26) 第八章环境保护 (28) 8.1环境现状 (28) 8.2环境的影响分析及保护措施 (28) 8.3项目水土保持方案 (30)

8.4项目施工对在校师生的影响分析 (31) 第九章劳动安全卫生与消防 (32) 9.1劳动安全及卫生 (32) 9.2消防设施 (33) 第十章组织管理 (35) 10.1组织机构 (35) 10.2工程管理 (36) 10.3资金管理 (37) 10.4运行管理 (37) 10.5人力资源配置 (38) 10.6招标方案 (38) 第十一章项目实施进度计划 (41) 11.1建设工期 (41) 11.2进度安排 (41) 第十二章投资估算及资金筹措 (42) 12.1投资估算 (42) 12.2资金筹措 (43) 第十三章效益评价 (44) 第十四章风险分析及保障措施 (45) 14.1项目主要风险因素分析 (45)

救灾物资储备库管理办法

救灾物资储备库管理办法 为进一步提高救灾工作管理水平,加强救灾物资的使用,切实保障受灾群众基本生活,特制定本办法。 第一章储备物资管理 第一条、救灾物资储备库管理首先要加强财务管理,严格纪律,强化监督机制。储备物资应设立专帐,定期清查盘点,做到帐物相符。 第二条、救灾储备库的物资要科学存放。按品种分类存放,物资存储放在不同的货架上,按消防规定合理摆垛,摆垛要整齐稳固,分垛挂签。安全通风,方便出入。 第三条、储备库要配备消防器材,以防火灾发生,同时要配备温度计、湿度计,随时掌握库内温、湿度。高温、高湿季节必须采取降温、降湿措施,保证库内温度符合物资储备要求。 第二章出入库管理 第四条、储备库对入库物资应认真清点,分类逐项逐批验收,建立储备库物资入库台账,建立储备物资的标签,标明品名、数量、入库时间等信息,发现破损、丢失、短缺情况及时上报。 第五条、储备库物资出库需经局下达命令后,方可执行,出库的物资应按局批准规定的品种、数量严格执行,不得随意变动,并做好出库物资的登记。

第六条、储备库物资出库要标明物资发放地点、用途,原则上主要用于解决灾民无力克服的衣、食、住、行等生活困难和紧急抢救,转移和安置灾民。对于救灾帐篷和救灾库的物资、可重新利用物资,要及时回收,并做好登记。 第三章安全管理 第七条、救灾物资储备库安全第一责任人为民政局分管局长和救灾股长,仓库管理员为具体责任人。 第八条、救灾物资储备库应坚持安全检查制度,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第九条、救灾物资储备库应按消防要求,管理火种、火源、电源,不准将火柴、打火机、易燃易爆物品带入库区。 第十条、救灾物资储备库实行封闭管理,非工作人员不得随意进入库区。 2013年4月18日

应急救援物资储备仓库的设置和优化

目录 题目 (2) 摘要 (3) 选址 (3) 仓库设施和相关设备 (4) 建筑标准 (5)

物流作为应对灾害的必要活动与环节,也成为物流学者探讨的对象。应急物流则是在非常规的状态下,以最佳的效益使必需物资实现快速地流动与转移。 应急救援物资储备仓库的设置和优化,主要以数量最少、储备量最低和覆盖范围最大为目标。应急救援物资储备仓库的选址、相关设备、设施建设、建设标准(情况是变化的、仓储是固定,考虑不同地区的人口比例、情况条件、标志)。 作业:围绕应急救援物资储备仓库的选址、相关设备、设施建设、建设标准相关内容完成一篇论文。

“兵马未动,粮草先行”在应急管理中,向事发地点及时提供充足的物质资源是应急管理的一项重要的职能。应对物资及时快速的到达是有效应对的重要保障,没有资源的投入,应急活动往往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而物资及时快速到达必将受到救援物资储备仓库的设置的影响。我们小组针对应急救援物资储备仓库的选址、相关设备、设施建设、建设标准做出了以下建议。 选址 全国范围内储备仓库,要分布均匀,合理分布东、西部的储备库代储点。中央救灾物资储备库代储点少,且分布不均衡,中央救灾物资储备库主要承担特大灾害物资救援,目前全国共有天津、沈阳、哈尔滨、合肥、郑州、武汉、长沙、成都、南宁、西安等10个中央物资储备库,由当地省级民政部门实行代储管理,目前的l0个主要代储点,大部分分布在中国的东部和中部,整个西部,只有西安和成都两个代储点。 对每个储备仓库而言,根据救灾物资储备库的性质、任务,主要从以下三点考虑: 1.安全性,要重点分析库址的地势、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条件、市政条件以及与火源和易燃易爆的厂房、库房的安全距离。 2.交通运输,内外道路通畅便捷性,为确保救灾物资运输的时效性,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