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课考点6描述我国四大地理区域的自然和人文环境特征,比较人们社会生活和风土人情等方面的特点
- 格式:ppt
- 大小:2.61 MB
- 文档页数:28
1考点6:描述我国四大地理区域的自然和人文环境特征,比较人们社会生活和风土人情等方面的特点 【重点突破】 一、 南方地区和北方地区小组合作:请结合以下材料,分析我国南方地区和北方地区在农业生产和生活方式上存在差异的原因。
(至少选择三组差异进行分析)材料一:南方地区和北方地区的地形、气温降水图 材料二:长江和黄河流域水文特征材料三:太湖流域和黄土高原农业生产、【知识迁移】 二、 西北地区自主学习:综合材料分析新疆地区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的特点及两者之间的关系,完成表格。
材料一:新疆的地形和气温降水图 材料二:新疆坎儿井示意图2三、青藏地区自主学习:综合材料分析青藏地区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的特点及两者之间的关系,完成你的思维导图。
【中考链接】内蒙古草原辽阔,是我国重要的畜牧业地区。
读下图,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简述内蒙古地区多年平均降水分布的特点,并简要分析产生的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长期以来,生活在呼伦贝尔大草原的蒙古族同胞过着逐水草而居的游牧生活。
列举两项反映他们生产、生活的习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近年来,呼伦贝尔大草原的草场退化日趋严重,试分析主要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你认为可以采取哪些措施来遏制呼伦贝尔草场的退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17年学习⼿册(省版)配套练习参考答案《历史与社会》2017年学习⼿册(省版)配套练习参考答案《历史与社会》第⼀篇⽣活的时空专题⼀共有的家园,共同的岁⽉考点1 知道七⼤洲、四⼤洋的名称及分布情况■必背知识1.71%,29%。
2.亚洲,⼤洋洲,欧洲,南极洲,南极洲,⾮洲、亚洲、⼤洋洲、南美洲,南极洲,北美洲。
3.太平洋,北冰洋,北冰洋,北冰洋,⼤西洋。
4.乌拉尔⼭脉——乌拉尔河——⾥海——⼤⾼加索⼭脉——⿊海——⼟⽿其海峡。
苏伊⼠运河。
⽩令海峡。
地中海——直布罗陀海峡。
巴拿马运河。
德雷克海峡。
5.(1)图1:①亚洲、②欧洲、③⾮洲、④⼤洋洲、⑤北美洲、⑥南美洲。
图2:①⾮洲、②南美洲、③北美洲、④欧洲、⑤亚洲。
图3:①⾮洲、②欧洲、③亚洲、④⼤洋洲、⑤南极洲。
(2)图1:A⼤西洋、B印度洋、C太平洋、D太平洋。
图2:A北冰洋、B⼤西洋、C太平洋、D 印度洋。
图3:A印度洋、B太平洋、C⼤西洋、D北冰洋。
(3)图4①乌拉尔⼭脉。
②⿊海、③地中海、④北冰洋。
⑤欧洲、⑥⾮洲、⑦亚洲。
■练习精编1.D,2.C,3.D,4.D,5.B,6.A,7.A,8.B,9.C。
10.(1)太平洋,北美洲,南美洲,巴拿马。
(4分)(2)A,B,⼤西洋。
(3分)(3)A,B,苏伊⼠,亚洲,⾮洲,曼德,印度,马六甲。
(8分)考点2 描述世界地形、河流湖泊和⽓候类型的总体特征及其分布情况,列举⾃然条件对⼈类⽣活有重要影响的实例第⼀次作业■必背知识1.⾃然条件、⼈⽂特⾊。
地形、河湖、⽓候。
基本条件,⽣产和⽣活资料。
2.安第斯⼭脉、南美。
喜马拉雅⼭脉、亚。
青藏⾼原、亚。
巴西⾼原、南美。
西西伯利亚平原、亚。
3.海拔、地⾯起伏、地形种类和分布。
⼭地、⾼原,⾼、低。
4.平原。
团;带。
5.⾃南向北,⾮。
⾃西向东流,欧。
⾃东向西,⾮。
⾃西向东,南美。
6.⾥海,亚欧。
苏必利尔湖,北美。
贝加尔湖,亚。
7.众多,稀少。
中间⾼四周低,放射状。
第六单元第二课《开放的珠江三角洲》教学设计一、【课标解读】:课标:1-2-6 描述我国不同地区的自然条件和人文环境特征,比较人们社会生活和风土人情等方面的特点.课标解读:“不同地区”:在第五单元基础上,以我国四大地理区域为基本格局,在四大地理区域内,选择既能体现区域总体格局又能反映各自独特自然与人文特色的地区。
(尺度辩证思想,整体论思想)如何达到课标要求:既要展示各区域丰富多彩的人文特色,又要分析自然环境与人文特色之间的联系。
(人地关系论思想)二、【教材简析】:1.教材编写特点及意图:中国幅员辽阔,不同地区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特色差异显著。
在第五单元基础上,以我国四大地理区域为基本格局,在四大地理区域内,选择既能体现区域总体格局又能反映各自独特自然与人文特色的地区。
在第六单元中选择了北方地区的山地、高原、南方地区的平原,盆地。
来展现我国不同区域人们丰富多彩的生活。
同时,树立因地制宜,可持续发展的意识和人地和谐的观念。
2.教材结构体系:“开放的珠江三角洲“重点介绍了我国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珠三角。
珠三角发挥独特的地理位置优势,形成了富有特色的开放性农业和工业,建立了同其他国家和地区的紧密联系,特别是与港澳的联系。
三、【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目标1.利用相关地图,描述珠江三角洲在中国的位置;2.从地形图、气温曲线图与降水量柱状图中获取有用信息,综合分析珠江三角洲的自然环境的特点;同时让学生能够通过有关图文资料,学会从不同的角度分析、认识、描述珠江三角洲的人文特色;3.分析本区域的自然景观、人们生产生活方面的特色,理解区域特色是自然条件和社会条件相互联系、共同作用的结果。
4.通过典型案例的剖析,理解一个地区的区域特色是自然条件和社会条件相互联系、共同作用的结果;学会分析区域的自然环境、人们的生产生活以及二者之间的关系,初步树立因地制宜和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二)过程与方法1.经历观察、体验、感悟的过程,提高参与社会生活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