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英语教学改革初探
- 格式:doc
- 大小:24.00 KB
- 文档页数:2
88堕签堡里些堇查堂堕兰堡!!!!笙笙!塑!!!!!!!!!坚!!!!!∑!!!!!!!!!垒!!!!!!!!!曼!!!!g!独立学院大学英语口语教学改革初探——以兰州商学院陇桥学院为例梁娟(兰州商学院.甘肃兰州730101)摘要:学生实际应用能力是独立学院发展的关键,而语言综合应用能力是其中最重要的一项。
对于在校大学生而言,学习英语是为了在未来的工作场合中,将其作为一个交流的工具灵活使用;或者在职业生涯参加各类考试时,能够在口试环节凭借良好的基础博得成功的关键。
因此,作为教师应以学生真正的需求为教学方向,结合学生的专业背景和职业需求,创造新颖的教学模式,努力提高学生的口语能力。
关键词:独立学院;培养目标;教学实验;效果及启示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8970一(2013)03—0088一02一、背景分析(一)独立学院培养目标经过十几年的成长,独立学院目前到了发展的关健时期。
事实表明,学生实际应用能力的高低是独立学院未来发展的决定性因素。
作为独立学院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学英语教学的关系重大。
其实,大多学生学了十多年的外语,通过了四、六级考试,而实际应用能力却很差。
而大学英语是高校公共课、基础课最重要的课程之一,应加大力度以尽快改善这种状况。
所以常有人形容:学生只会机械地做题、拿证书,而很少考虑语言的真正应用能力。
最近几年来,虽然外语教学战线上一直在讲:不要搞应试教育,要重视素质教育。
但实际上,各独立学院还是在比四、六级通过率。
事实上有的学校四、六级通过率在上升,而实际水平在下降。
这就说明这些学生所获四、六级证书的实际含金量很低。
如何提高大学英语的教学水平.使英语真正成为学生娴熟的一项技能,是我国高等教育所面l|缶的一大难题,对独立学院来说更是一大挑战。
笔者所在的学院经历了十多年的发展后,更加坚定地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作为学院的发展使命。
学院提出,在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时,应当引入新型的创新创业教育模式,将考证也作为学生获得学分的一个必要途径。
大学英语教学改革初探
摘要:为了把大学英语课程建设成为精品课程,根据教育部《高职高专教育英语课程教学基本要求(试行)》,承担大学英语课程的主讲教师们积极参与工作,并对教学资源加以整理,教学模式进行初探,最终通过座谈取得了理想的效果反馈。
关键词:教学内容改革教学模式改革课程改革效果反馈
一、教学资源整理
(一)课程教学大纲。
本课程大纲以教育部《高职高专英语课程教学基本要求》和《新编实用英语》为依据编写的,内容具有实用性、交际性、主题性的特点,适合高职教育的目标要求。
本学年已完成了课程教学大纲的编写工作。
(二)精选教材、整合教学内容。
在认真分析和比较了大量高职英语教材的基础上,选用教育部“十五”国家规划教材《新时代大学英语》系列教材为主体教材。
根据学生实际水平,对现行教材中不适合学生的内容进行整合、需加强的部分进行补充,进一步更新有关内容。
(三)电子教案的编写、多媒体课件修改和完善。
编写了课程电子教案。
本课程教案编写以“任务教学法”和“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为主线,通过组织教师进行有关课题的研究,集体备课,探讨适合高职教育特点的教学内容与方法,即以任务教学为目的,围绕教学主题,通过背景导入,任务设计,提出要求,组织引导学生完成相关任务,分析总结,进行语言技能训练并为每单元提供了与教学主题有关的文化导入教学资料。
(四)教学课件
为改革传统的教学观念、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和教学管理,我们将利用先进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合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在现有的课件基础上,进一步补充完善《大学英语》的多媒体教学课件,完成一个融声、图、画、文字于一体的教学课件,以使本课程变得更加直观、生动。
同时它将融入新的教学理念,与教学内容相匹配,与教师讲解相呼应,采用比较科学的框架机构,便于讲课中对内容的重新组合,为教师教学的个性化发挥提供基础。
实现资源的广泛共享,使师生查找、评价、获取和使用达到最大的效率,较好地提高了教学效果,并为下一步精品课程建设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试题库建设:大学英语课程组完成了阶段性试题库的建设工作,收集、整理了10套大学英语的分项试题库,校对工作都按时完工。
二、教学模式的改革
1.充分使用计算机多媒体、网络技术等现代化的教学手段
要适应新形势发展要求,就必须改进以教师讲授为主的单一课堂教学模式,充分发挥计算机多媒体、网络技术等现代化教学手段的作用。
充分体现英语教学的实用性、文化性和趣味性融合的原则。
应充分调动教师和学生两个方面的积极性,尤其要确立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
借学院对教师进行多媒体教学培训之东风,大力开发采用多媒体进行英语教学的手段,改变课堂教学环境。
同时,利用课余时间,为学生播放《百年奥斯卡》、《探索》等系列英文教学片,组织各种英语比赛。
让学生课外自主学习英语成为可能。
2.小组合作学习模式雏形已经形成
各学校积极开展小组合作学习研究。
在本学年的教学中英语教师课堂教学改
革方面发生了非常明显的变化,老师们在遵循学院主流课堂教学模式的原则下努力探讨具有大学英语学科特点的模式和方法。
课堂上组织学生开展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研究,将学生进行合理分组,多数学生在小组活动中能积极参与,敢于和乐于进行自我展示,学习气氛比较浓厚活跃。
教师加强了课堂教学设计和教学活动的组织,教师在课堂上的角色发生了转变、学生成了课堂的主人,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初步得以体现。
教师重视了学生课前预习环节,设计了预习学案,学生预习较有成效、课堂展示效果令人欣慰。
(六)课程考核改革方案。
大学英语课程考核方式作了相应改革。
本课程的测试由过程性考核和课程终结考试两部分组成,过程性考核占总成绩30%,课程终结考试占70%。
过程性考核内容和方式按照学生的作业情况、课堂表现等由任课老师给定。
课程终结考试内容包括课程标准规定掌握的基本语言知识和技能,其中听力测试成绩占课程终结考试的15%。
形式为闭卷,笔答。
考试时间为90分钟。
(七)组织了丰富多彩的课外教学活动。
为使课堂教学的内容得以强化,我们加强了第二课堂教学,本学期与院团委、英语教研室联合举办成立了校园英语角,每周五晚在万人广场及外教一起组织学生开展主题式会话。
今后我们还将利用校园网,组织English Corner On Line(网络英语角)使此项活动向更深领域扩展。
三、教学效果与反馈
为进一步调整和部署各级大学英语的教学工作,英语教研室与期初和期中举办了高职师生座谈会。
主要是通过师生面对面交流,总结目前“教与学”的情况,旨在了解老师教学与学生学习的具体情况,进一步增强教与学的沟通与交流。
大家解决教学中的实际存在问题,在会上畅所欲言,进行了卓有成效的探讨。
在交流会上,同学们踊跃发言,纷纷提出了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和困难;老师们耐心解答,针对具体的情况,作出较全面的答复,给出了中肯的建议,交流会在热烈而温馨中落下了帷幕。
通过座谈,使学生们的问题都得到了很好的解决,消除了学生们的许多顾虑和担心,增强了他们的的信心,极大的提高了学习英语的积极性,在班内营造了浓厚的学习氛围,学生们的成绩有了极大提高。
通过教学改革初探,教师们统一了思想和认识,更加明确了课程教学目标和改革方向,从而确定了课程建设以及课程改革的宗旨和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