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设计基础第六版第13章 带传动和链传动
- 格式:ppt
- 大小:4.35 MB
- 文档页数:72
第13章带传动和链传动习题与参考答案一、判断题:1.限制带轮最小直径的目的是限制带的弯曲应力。
A.正确 B. 错误2.同规格的窄V带的截面宽度小于普通V带。
A.正确 B. 错误3.带传动接近水平布置时,应将松边放在下边。
A.正确 B. 错误4.若设计合理,带传动的打滑是可以避免的,但弹性滑动却无法避免。
A.正确 B. 错误5.在相同的预紧力作用下,V带的传动能力高于平带的传动能力。
A.正确 B. 错误6.带传动中,实际有效拉力的数值取决于预紧力、包角和摩擦系数。
A.正确 B. 错误7.带传动的最大有效拉力与预紧力、包角和摩擦系数成正比。
A.正确 B. 错误8.适当增加带长,可以延长带的使用寿命。
A.正确 B. 错误9.在链传动中,如果链条中有过渡链节,则极限拉伸载荷将降低。
A.正确 B. 错误10.链轮齿数越少,越容易发生跳齿和脱链。
A.正确 B. 错误11.在链传动中,链条的磨损伸长量不应超过1%。
A.正确 B. 错误12.为了使各排链受力均匀,因此链的排数不宜过多。
A.正确 B. 错误13.齿形链上设有导扳,内导板齿形链的导向性好。
A.正确 B. 错误二、选择题:1.选取V带型号,主要取决于()。
A.带传动的功率和小带轮转速B.带的线速度C.带的紧边拉力2.设计带传动时,考虑工作情况系数K A的目的是()。
A.传动带受到交变应力的作用B.多根带同时工作时的受力不均C.工作负荷的波动3.V带的楔角为40°,为使带绕在带轮上能与轮槽侧面贴合更好,设计时应使轮槽楔角()。
A.小于40°B.等于40°C.大于 40°4.在下列传动中,平均传动比和瞬时传动比均不稳定的是()。
A.带传动 B. 链传动 C. 齿轮传动5.用张紧轮张紧V带,最理想的是在靠近()张紧。
A.小带轮松边由外向内B.小带轮松边由内向外C.大带轮松边由内向外6.带在工作时受到交变应力的作用,最大应力发生在()。
164第13章 带传动与链传动13.1 考点提要13.1.1 重要基本术语及概念包角、节面、节宽、基准长度、基准直径、链节距、弹性滑动、打滑、节距、滑动率、有效拉力、初拉力13.1.2 带的截面与型号V 带的截面形状是梯形,依照截面面积从小到大分为Y、Z、A、B、C、D、E七种。
带在盘绕到带轮上时会弯曲,造成顶部受拉应力,伸长变窄,底部受压缩应力,缩短变宽,带的楔角是O 40,盘绕在带轮上时就会小于O 40,而且不同带型的截面大小不同,弯曲时楔角变化也不同,为使带的侧面能紧凑地贴合在带轮槽侧面,不同型号带轮的楔角不同,楔角在O O 3832-之间。
在带的中部偏顶部的位置有个带长及带宽即不伸长也不变宽度的面称为节面,节面的宽度称节宽。
带轮上槽宽为节宽处的直径称为节圆直径,带轮以这个直径定义为基准直径,用d d 表示。
13.1.3.带传动的受力分析紧边带拉力1F 和松边带拉力2F 与带中起传动作用的有效拉力e F 的关系是:21F F F e -= (13-1)如果初拉力为o F 则:e O eO F F F F F F 5.05.021-=+= (13-2)若带与带轮的摩擦系数为f ,小带轮包角α则在带达到最大载荷即将出现打滑时有欧拉公式:αf e F F 21= (13-3)注意,只有在有效拉力达到最大临界数值,即将打滑时,紧边和松边拉力才存在欧拉公式的关系。
把(11-2)代入(11-3)得极限有效拉力:112min +-=ααf f O e e e F F (13-4) 分析式(13-4)可知道,带所能传递的极限拉力与以下因素有关:(1)初拉力与极限拉力成正比,初拉力大,则传递力的能力强,但也不能太大,否则磨损加剧,会影响使用寿命。
165(2)包角越大意味着带和轮的接触面积更大,摩擦力也越大,能传递的极限拉力也越大。
由于大带轮的包角大于小带轮的包角,打滑都是从小带轮开始,设计中一般要保证小带轮的包角不小于O 90,最好大于O 120。
第十三章 带传动和链传动题13-1 简答题(1)带传动的带速v 为什么规定在5~25 m/s 范围内?答:因为P = F e v /1000 kW ,故当功率P 确定,v 过小时,则力F e 过大使带的根数过多,故v 不宜小于5m/s 。
而v 过大时,由于离心力过大,带与轮间正压力减小,摩擦力严重下降,带传动能传递的极限有效拉力F e li m 减小,容易使得F e ≥ F e li m 产生打滑,且此时抖动严重,故v 不宜大于25m/s 。
(2)带传动为什么要限制最大中心距、最大传动比、最小带轮直径? 答:中心距过大,将引起严重抖动。
在中心距一定条件下,传动比大,小带轮包角过小。
带轮直径过小弯曲应力则过大。
故应对三个参数加以限制。
(3)影响链传动动载荷的主要参数是什么?设计中应如何选择?答:影响链传动动载荷的主要参数是链轮齿数、链节距和链轮转速。
设计中采用较多的小链轮齿数,较小的链节距,并限制链轮转速不要过高,对降低动载荷都是有利的。
(4)链传动的传动比写成121221d d z z n n i ===是否正确?为什么?答:不正确。
因zp d ︒=180sin/,故1212d d z z ≠。
题13-2 单根V 带传动的初拉力F 0=354N ,主动带轮的基准直径d d1=160mm ,主动轮转速 n 1=1500r/min ,主动带轮上的包角α1=150°,带与带轮上的摩擦系数为f =0.485。
试求:(1)V 带紧边、松边的拉力F 1和F 2;(忽略带的离心拉力的影响) (2)V 带传动能传递的最大有效拉力F e 及最大功率P 0 。
解答:1.求V 带紧边、松边的拉力F 1和F 2()()559371827182N 708N 3542261824850180150485021021...eF F F F F ...fa=====⨯==+⨯π⨯︒︒⨯解得: F 1=552.703N , F 2=155.297N2.求V 带传动能传递的最大有效拉力F e li m 及最大功率P 0 (1) 最大有效拉力:N406397N 15593155933542112110...ee F Ff f lim e =+-⨯⨯=+-=αα(2) 带 速:m/s5712m/s 100060150016010006011.n d v =⨯⨯⨯π=⨯π=(3) 最大功率:kW994kW 1000561240639710000 (v)F P lim e =⨯==题13-3 一带传动的大、小带轮的基准直径d 1=100mm ,d 2=400mm ,小带轮转速n 1=1460r/min ,滑动率ε=0.02,传递功率P=10 kW 。
链传动是以链条为中间挠性件的啮合传动。
曳引链§2、链传动的零件一、传动链按结构不同,分为:滚子链(套筒滚子链)、套筒链、齿形链外链节形成铰链内链节连接链节:过渡链节:承载↓弹簧卡片↓冲击和振动开口销、•主要参数:1)链节距p ——基本参数p↑——尺寸↑p = 链号×25.4/16(mm)2)链节数L p整数,一般为偶数。
3)排数z p单排链排数↑—承载↑但:排数↑↑—承载不均,∴z p ≯3-4多排链链轮结构:整体式轮辐式一、链传动的运动不均匀性链条绕上链轮时,链节与链轮轮齿啮合,形成正多边形一部分。
链条与链轮分度圆在运动中——多边形效应由:2211φβφ≤≤−可见const =1ϖ时,const v ≠1φ——链节距对应的中心角,111802z o=φ两个特殊位置:21φβ±=时:111min180cosz R v oϖ=111max180sinz R v oϖ±=′0=β时:111max v R v ==ϖ0min=′v 不平稳、有规律振动。
运动不均匀性↑从动轮:γϖcos 22⋅=R v 2222φγφ≤≤−)1802(22z o=φγϖcos 22⋅=R v∵v、γ变化∴ω2变化由βϖγϖcos cos 1122⋅=⋅=R R v βγϖϖcos cos 1221⋅⋅==R R i 瞬时后果:1、i 瞬时变化;2、链速不均匀。
紧边长度为链节距的整数倍i 瞬时=1z 1=z 2使i 瞬时=const 的条件:βγ≡2、链条铰链磨损→p↑—脱链:销轴与套筒(高速或润滑不良)三、额定功率P 0为避免上述失效形式——特定条件下,试验曲线疲劳冲击胶合紧边在上。
§7、链传动的润滑人工定期润滑滴油润滑飞溅润滑压力喷油润滑油浴润滑。
164第13章 带传动与链传动13.1 考点提要13.1.1 重要基本术语及概念包角、节面、节宽、基准长度、基准直径、链节距、弹性滑动、打滑、节距、滑动率、有效拉力、初拉力13.1.2 带的截面与型号V 带的截面形状是梯形,依照截面面积从小到大分为Y、Z、A、B、C、D、E七种。
带在盘绕到带轮上时会弯曲,造成顶部受拉应力,伸长变窄,底部受压缩应力,缩短变宽,带的楔角是O 40,盘绕在带轮上时就会小于O 40,而且不同带型的截面大小不同,弯曲时楔角变化也不同,为使带的侧面能紧凑地贴合在带轮槽侧面,不同型号带轮的楔角不同,楔角在O O 3832-之间。
在带的中部偏顶部的位置有个带长及带宽即不伸长也不变宽度的面称为节面,节面的宽度称节宽。
带轮上槽宽为节宽处的直径称为节圆直径,带轮以这个直径定义为基准直径,用d d 表示。
13.1.3.带传动的受力分析紧边带拉力1F 和松边带拉力2F 与带中起传动作用的有效拉力e F 的关系是:21F F F e -= (13-1)如果初拉力为o F 则:e O eO F F F F F F 5.05.021-=+= (13-2)若带与带轮的摩擦系数为f ,小带轮包角α则在带达到最大载荷即将出现打滑时有欧拉公式:αf e F F 21= (13-3)注意,只有在有效拉力达到最大临界数值,即将打滑时,紧边和松边拉力才存在欧拉公式的关系。
把(11-2)代入(11-3)得极限有效拉力:112min +-=ααf f O e e e F F (13-4) 分析式(13-4)可知道,带所能传递的极限拉力与以下因素有关:(1)初拉力与极限拉力成正比,初拉力大,则传递力的能力强,但也不能太大,否则磨损加剧,会影响使用寿命。
165(2)包角越大意味着带和轮的接触面积更大,摩擦力也越大,能传递的极限拉力也越大。
由于大带轮的包角大于小带轮的包角,打滑都是从小带轮开始,设计中一般要保证小带轮的包角不小于O 90,最好大于O 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