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化学第四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测试题(一)
- 格式:doc
- 大小:192.50 KB
- 文档页数:6
中考化学易错题--物质构成的奥秘一、选择题:1、极少数青少年有吸烟的恶习,香烟的主要成份很复杂,经燃烧产生的烟气中含有许多强致癌物质和有害物质,其中对人体危害最大的是尼古丁(化学式为C10H14N2)、焦油、一氧化碳等,下列说法没有错误的是()A.吸烟严重危害人的身心健康 B.尼古丁由碳、氢、氮3个元素组成 C.尼古丁分子中共有26个原子 D.尼古丁中C:H:N相对质量比=10:14:22、下图形象地表示某反应前后反应物与生成物分子及其数目的变化,其中“”、“”、“”,分别表示A、B、C三种不同的分子。
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中A、B、C前的化学计量数之比为:A、4:1:3B、3:1:2C、4:1:2D、3:1:3【解析】比较反应前后两幅示意图可知,参加反应的A分子数为3(1个A分子未参加反应),参加反应的Y分子数为1,生成C的分子数为2。
化学方程式为3A+B=2C。
答案:B。
【易错题点睛】由图所提供的信息可知:反应前A分子的个数是4个,B分子的个数是1个;反应后A分子剩余1个并生成2个C分子。
所以实际反应的A分子是3个,因此该反应为3A + 2B = 2C,即化学方程式中A、B、C前的化学计量数之比为3:1:2。
没反应的分子不能计算在内,可以将反应前后相同的分子划掉。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具有相同质子数的微粒属于同一种元素B.相同元素的原子原子核一定相同C.一种元素变成另一种元素,一定变化的质子D.化学变化的过程中元素的种类一定变化【解析】具有相同质子数的同一类原子属于同一种元素,比如水分子和氖原子质子数都为10,不能说这样的微粒属于同一种元素,所以A错;同种元素的原子质子数相同但中子数可以不同所以原子核不一定相同,比如氕、氘、氚,故B 错。
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变化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故D错。
【易错题点睛】选项A是学生最易混淆的概念,同种元素的质子数相同,但质子数相同的微粒不一定是同种元素;同种元素的原子质子数相同但中子数可以不同所以原子核不一定相同;化学变化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所以只有选项C 正确。
《物质构成的奥秘》单元检测题一、单选题1.下图是镁原子的结构示意图,已知镁在二氧化碳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2Mg+CO2点燃2MgO+C。
根据以上信息,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镁原子结构示意图中X=8B. 镁原子在化学反应中容易失去2个电子C. 该反应中所有元素的化合价均发生变化D. 不是所有可燃物的燃烧都能用二氧化碳灭火2.从分子、原子角度对下面一些现象和变化的解释,合理的是()A. 花香四溢分子很小,质量也很小B. 热胀冷缩温度变化,分子或原子大小发生变化C. 滴水成冰温度降低,分子间隔变小、停止运动D. 食品变质分子发生变化,分子性质发生变化3.如图所示,甲是溴(Br)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乙摘自元素周期表。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甲元素属于金属元素B. 甲、乙两种元素形成化合物的化学式是NaBrC. 乙原子的核内中子数为11D. 甲原子核外共有5个电子层4.三种元素的离子X m-、Y n+、Z p+都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
已知n>p,则它们的核内质子数(依次用X、Y、Z表示)的关系为( )A. X=Y=ZB. Y>X>ZC. Y>Z>XD. Z=X>Y5.下图为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钠原子的质子数为11B. n=8C. 钠原子在反应中容易失电子D. 钠元素位于第二周期6.如图是五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①①属于同种元素B. ①①化学性质相似C. ①①①均表示离子D. ①①形成的化合物是MgCl7.分析推理是一种重要的化学思维方法,以下推理正确的是A. 置换反应有单质和化合物生成、则有有单质和化合物生成的反应都是置换反应B. 单质中只含有一种元素,则只含有一种元素的物质一定是单质C. 点燃可燃性气体前要验纯,所以点燃H2前一定要验纯D. 催化剂在化学反应前后质量不变,因此反应前后质量不变的物质都是催化剂8.下列物质的分类,不正确的一组是()A. H2O、MgO、H2CO3都属于氧化物B. H2S、H2SO3、H2SO4都属于酸C. NaOH、Ca(OH)2、Fe(OH)2都属于碱D. NaCl、Na2CO3、NaHCO3都属于盐9.推理是一种重要的化学思维方法,以下推理正确的是A. 氧化物中含有氧元素,含有氧元素的化合物一定氧化物B. 中和反应一定有盐和水生成,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C. 碳酸盐与酸反应放出气体,能与酸反应放出气体的物质不一定是碳酸盐D. 阳离子是带正电的粒子,带正电的粒子一定是阳离子10.咏梅诗句“二十里中香不断,青羊宫到浣花溪”。
初三化学(三)物质构成的奥秘第10课时用微粒的观点看物质【课前预习】1.世界是由物质组成的。
物质都是由极其微小的、肉眼看不见的构成的。
2.构成物质的微粒总是在不停地。
微粒之间存在一定的,在固体、液体中微粒间的距离,在气体物质中,微粒间的距离,所以物质比较容易被压缩,物质不易被压缩。
【课堂练习】3.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蔗糖放到水中不见了,说明蔗糖以肉眼看不见的微粒分散到了水中B.从远处就能闻到香醋的气味,是因为醋的微粒运动到了空气中C.湿衣服晒干了,说明衣服上的水的微粒运动到了空气中D.水结冰后,冰中微粒间的距离比液态水中微粒间的距离小4.物质在不同条件下的“三态”变化,主要是由于()A、微粒的质量发生变化B、微粒的大小发生变化C、微粒间的空隙发生变化D、微粒处在静止还是运动状态5.纯净物是由(相同的、不同的)微粒构成的,不同种微粒构成的物质是。
6.水受热蒸发和水通电分解分别发生了变化和变化。
水受热蒸发时,构成水的微粒(发生、没有发生)变化,水通电分解时,构成水的微粒(发生、没有发生)变化。
一、填空题8.把固体碘密封在一根约长10cm的玻璃管内,用酒精灯微热有固体碘的一端,可观察到的现象为,这是因为。
9.应用微粒的观点解释下列事实:⑴50mL水和50mL酒精混合后,所得混合物的体积(大于、等于、小于)100mL,由此可说明;⑵医院里充满了酒精味,这是因为;⑶在盛有50mL水的试管里,加入一小颗高锰酸钾晶体,观察到溶液,这是由于;⑷在夏季,充足气的自行车胎在行驶过程中容易爆胎,这是因为。
10.用微粒的观点说明:物体固、液、气三态的密度不同。
三、简答题11.如右图,做氨分子运动实验时,将滴有酚酞试液的滤纸条放在试管里。
(1)用吸取浓氨水,滴在管口棉花上,可观察到的滤纸条酚酞试剂棉花现象是。
(2)实验中往往在试管下放一张白纸,白纸的作用是.(3)某同学在做此实验时,发现滤纸条的颜色没有改变,而试管口的棉花却变色了,发生该现象的可能原因是。
第四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考点梳理]考点1 原子的构成⒈构成原子的粒子质子:一个质子带一个单位的正电荷原子核原子中子:不带电电子:一个电子带一个单位的负电荷⒉在原子里,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原子不显电性。
考点2 相对原子质量⒈相对原子质量的标准:碳-12原子质量的1/12。
⒉表达式:Ar=其他原子的质量/(碳-12的质量×1/12)相对原子质量是一个比值,不是原子的实际质量。
⒊原子的质量重要集中在原子核上,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中子数考点3 元素⒈元素的定义:具有相同核电荷数(即核内质子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
⒉元素的种类决定于核电荷数(即核内质子数)。
⒊地壳中含量列前四位的元素(质量分数):氧、硅、铝、铁,其中含量最多的元素(非金属元素)是氧,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铝。
⒋生物细胞中含量列前四位的元素:氧、碳、氢、氮。
考点4 元素符号⒈元素符号:用元素的拉丁文名称的第一个大写字母来元素。
⒉书写:⑴由一个字母表达的元素符号要大写,如:H 、O 、S 、C 、P 等。
⑵由两个字母表达的元素符号,第一个字母要大写,第二个字母要小写(即“一大二小”),如:Ca 、Na 、Mg 、Zn 等。
⒊元素符号表达的意义:⑴表达一种元素;⑵表达这种元素的一个原子。
例如: ①表达氢元素H 2H :表达二个氢原子②表达一个氢原子 注意:元素不讲个数,2H 不能说成二个氢元素。
考点5 物质组成、构成的描述⒈物质由元素组成:如: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
⒉物质由粒子(分子、原子、离子)构成。
例如:⑴ 是由水分子构成的 ⑵金是由金原子构成的 ⑶氯化钠是由钠离子和氯离子构成的。
⒊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如:水分子是由 氢原子和氧原子构成的;每个水分子是由二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构成的。
考点6 元素周期表简介 ⒈元素周期表的结构————元素符号 ———— 元素名称 ————相对原子质量 ⑴周期表每一横行叫做一个周期,共有7个周期。
初三化学物质构成的奥秘试题答案及解析1.我国南海海底蕴藏着丰富的锰结核﹣﹣含有锰、铁、铜等金属的矿物.已知锰原子的质子数为25,相对原子质量为55,则锰原子的电子数为()A.25B.30C.55D.80【答案】A【解析】因为原子中,核电荷数=质子数=电子数,由题意锰原子的质子数为25,故锰原子的电子数为为25.A、锰原子的电子数为25,故选项正确.B、锰原子的电子数为30,故选项错误.C、锰原子的电子数为55,故选项错误.D、锰原子的电子数为80,故选项错误.故选A.【点评】本题难度不是很大,解题的关键是掌握并灵活运用原子中核电荷数=质子数=电子数、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中子数.2.央视315指广药维C银翘片含剧毒砷、汞残留,其中这里的砷、汞是指(填“原子”“单质”或“元素”).【答案】元素【解析】央视315指广药维C银翘片含剧毒砷、汞残留,其中这里的砷、汞是指元素.【点评】本题考查了化学与生活的知识,完成此题,可以依据已有的知识进行.3.已知一种碳原子可用于测定文物的年代,该原子的原子核内含有6个质子和8个中子,则核外电子数为()A.2B.6C.8D.14【答案】B【解析】在原子中,原子序数=质子数=核电荷数=核外电子数,因此该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6.故选B.【点评】对于原子来说:核内质子数=核外电子数=核电荷数,相对原子质量=核内质子数+核内中子数,要熟记这两个等式.4.图1是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据此回答下列问题:(1)图1中13号元素的名称是,该元素的原子在化学反应中易(得到/失去)电子,形成离子,其离子符号是.(2)如图2是元素锶(Sr)的原子结构示意图,通过图1分析可知:①x= ;②图1中(填元素符号,只需填一种)和锶元素的化学性质相似;③锶元素位于周期表第周期.【答案】(1)铝;失去;Al3+;(2)38;Mg(或Be);五.【解析】(1)根据原子序数=核电荷数=质子数,表中13号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中,核内质子数为13,其元素的名称为铝元素;该元素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为3,在化学反应中易失去3个电子,形成阳离子,离子的符号为:Al3+;(2)①在原子中,质子数=核外电子数,由锶(Sr)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可知:x=2+8+18+8+2=38.②图1中Mg(或Be)和锶元素的原子的最外层电子子数相同,化学性质相似;③通过上表分析可知,同一周期元素的原子核外电子层数与周期数相同,锶元素的原子核外有5个电子层,位于元素周期表的第5周期.【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元素周期表、原子结构示意图及其意义的理解,明确元素周期表的含义、原子中核内质子数和核外电子数之间的关系是解题的关键.5.在N2O5和N2O两种物质中,含有相同的( )。
2020-2021年《物质构成的奥秘》单元测试题(含答案)一、物质构成的奥秘选择题1.如图是镁和氯两种元素的有关信息,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镁原子结构图中X=8B.氯元素的原子序数为17C.镁是金属元素、氯是非金属元素D.镁和氯组成化合物的化学式为MgCl【答案】D【解析】A、根据原子结构示意图可直观的看出镁原子的核内质子数为12,因为核内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即12=2+x+2,x=8,故A正确.B、据元素周期表和原子结构示意图可得到氯元素的原子序数为17,故B正确.C、金属元素的最外层电子数<4,非金属元素的最外层电子数≥4,由镁原子和氯原子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可看出镁元素是金属元素,氯元素是非金属元素;另外镁是金字旁,氯是气字头,所以镁元素是金属元素,氯元素是非金属元素,故C正确.D、镁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2,易失去最外层的2个电子而形成+2价的阳离子,氯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7,易得到1个电子而形成﹣1价的阴离子,所以镁元素和氯元素形成化合物的化学式为MgCl2,选项D错误.故选D.【点评】该题考查的是元素周期表的应用以及原子结构示意图的知识,只要熟练掌握这部分知识,灵活运用就可以了,是基础题.2.下面各种物质中含有氧分子的是A.蒸馏水B.二氧化碳C.空气D.氮气【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由分子构成的物质,纯净物由同种分子构成,混合物由不同种分子构成,A、蒸馏水由水分子构成,B、二氧化碳由二氧化碳分子构成,C、空气是混合物,由氮分子、氧分子、二氧化碳分子等构成,故含有氧分子,正确,D、氮气由氮分子构成,故选C考点:物质的微观构成3.下列微粒中,能表示2个氢分子的是A.2H B.2H+C.H2O D.2H2【答案】D【解析】由分子的表示方法,正确书写物质的化学式,表示多个该分子,就在其化学式前加上相应的数字,则2个氢分子可表示为:2H2.故选D【点评】本题难度不大,主要考查同学们对常见化学用语(分子符号、化学式、化合价、离子符号等)的书写和理解能力.4.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原子的质量几乎都集中在原子核中B.原子通过得失电子变成离子,但离子不能变成原子C.原子、分子、离子都是构成物质的微粒。
《物质构成的奥秘》单元测试题(含答案) 1一、物质构成的奥秘选择题1.根据如图R2-的离子结构示意图,推测m的值为A.10 B.16 C.18 D.20【答案】B【解析】【分析】【详解】由题意可知,图中是R2-的离子结构示意图,则R原子的核外电子数是2+8+8-2=16,原子中,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即m的值为16。
选B。
【点睛】原子结构示意图中,圆圈内的数字表示质子数,外面的弧线表示电子层,弧线上的数字表示该电子层上的电子数。
质子数大于核外电子数的是阳离子;小于核外电子数的是阴离子;等于核外电子数的是原子。
原子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原子核由质子和中子构成,原子中,质子数=核电荷数=核外电子数=原子序数。
2.下列粒子结构示意图中表示阴离子的是()A.B.C.D.【答案】C【解析】【分析】【详解】A、核内质子数=12>核外电子数=10,属于阳离子,故A不符合题意;B、核内质子数=核外电子数=10,属于原子,故B不符合题意;C、核内质子数=8<核外电子数=10,属于阴离子,故C符合题意;D、核内质子数=11>核外电子数=10,属于阳离子,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C3.2017年5月我国发布了四种新元素的中文名称,右图是其中一种元素的信息,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A.镆属于金属元素B.镆的原子序数115表示其核内有115个中子C.“Mc”表示镆这种物质、镆元素、1个镆原子D.四种新元素的原子中质子数不同【答案】B【解析】【分析】【详解】A.金属元素名称一般有“钅”字旁,镆带有“钅”字旁,属于金属元素,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B.质子数=核电荷数=原子序数解答,故镆原子的核内中子数不一定有115个,说法错误,符合题意;C.“Mc”表示镆这种物质、镆元素、1个镆原子,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D.不同元素的本质区别是质子数不同。
故四种新元素的原子中质子数不同,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选B。
4.下列有关粒子结构示意图的说法正确的是()A.③和④的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属于同一周期B.②和⑥形成化合物的化学式为MgOC.①和②、⑤和⑥的最外层电子数相同,化学性质相似D.①③④是具有稳定结构的原子【答案】B【解析】【详解】A、③的元素属于第三周期,④的元素属于第二周期元素,故A选项错误;B、②的元素是镁元素,⑥的元素是氧元素,故形成的化学式为MgO,故B选项正确;C、①是稀有气体元素、②是金属元素,化学性质不相似,故C选项错误;D、③是离子结构示意图,故D选项错误。
初三化学《物质构成的奥秘》测试题一、选择题(每小题有一个正确答案。
每小题2分,本题共30分)1.某婴儿配方奶粉部分营养成分的含量如下表所示,表中的“钙、磷、铁、锌”应理解为 ( ) 营养成分钙磷铁锌含量(mg/100g) 600 520 6~11 3~7 A.金属 B.非金属 C.元素 D.分子2.下图是表示气体分子的示意图,图中“●”和“Ο”分别表示质子数不同的两种原子,其中表示化合物的是( )3.下列粒子结构示意图中,表示金属元素的原子是 ( )4.与元素化学性质关系最密切的是( )A.质子数B.电子层数C.中子数 D.最外层电子数5.石英钟、电子表使用石英晶体代替传统钟表中的摆和游丝,提高了钟表计时的精确度。
已知石英的主要成分是二氧化硅(Si02),其中硅元素的化合价为 ( ) A.+2 B.+3 C.+4 D.+66.某些花岗岩石材中含有放射性元素氡,一种氡原子的质子薮为86,中子数为136,这种氡原子核外电子数为 ( ) A.50 B.86 C.136 D.2227.下列关于原子核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①通常由中子和电子构成②通常由质子和中子构成③带负电荷④不显电性⑤不能再分⑥体积大约相当于原子⑦质量大约相当于原子A.①⑤B.②⑦C.③④D.②⑥⑦8.我国科学家发现用含硒(Se)的化合物亚硒酸钠能消除加速人体衰老的活性氧,亚硒酸钠中的硒元素为+4价,氧元素为-2价,则亚硒酸钠的化学式为 ( ) A.Na2SeO3 B.Na2SeO4 C.NaSeO2 D.Na2SeO29.过氧乙酸(化学式为CH3COOOH)是一种杀菌能力较强的消毒剂。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相对原子质量:C-12,H-1,O-16] ( ) A.它是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的 B.过氧乙酸分子中含有氧气分子C.它的相对分子质量为60 D.其中碳、氢、氧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2:4:3 10.在2S03和3S02中正确的说法是 ( ) A.分子个数相同 B.氧元素的质量分数相等 C.氧原子个数相同 D.氧原子的个数比为3:2 11.下列化学式书写不正确的是( )A.硫化氢H2S B.氯化钾ClK C.高锰酸钾KMnO4 D.五氧化二磷P2O512.下列符号中,同时表示一种单质、一种原子和一种元素的是 ( )A.O2 B.2H C.N D.Fe13.下列五种物质中均含有碘元素,它们按碘的化合价的顺序排列:①KI ②I2③HIO ④X ⑤NaIO4。
初中化学专项训练2019-2020初中化学《物质构成的奥秘》专项训练测试卷一、选择题1.高铁酸钠(Na2FeO4)是一种“绿色环保高效”消毒剂。
高铁酸钠中铁元素的化合价为A.0 B.+2 C.+6 D.+32.在太空舱里,为了保持舱内O2和CO2气体含量的相对稳定,常用NiFe2O4做催化剂将宇航员呼出的CO2转化为O2。
NiFe2O4中铁为+3价,则Ni的化合价为()A.+1 B.+2 C.+3 D.+43.(08年眉山市)5月2日发生的8.0级四川汶川大地震,给中国人民的生命财产造成了重大损失,但震不垮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
为确保大灾过后无大疫,1万多卫生防疫人员夜以继日地战斗在抗震救灾第一线,他们大量使用的一种消毒杀菌剂为0.5﹪过氧乙酸(CH3COOOH)溶液。
下列有关过氧乙酸的说法错误的是()A.过氧乙酸是有机物B.过氧乙酸的相对分子质量为76C.过氧乙酸分子中碳、氢、氧原子个数比为2:4:3D.过氧乙酸是由碳、氢、氧三个元素组成的4.每年的6月26日是国际禁毒日,一种新型毒品K粉的主要成分是盐酸氯胺酮,盐酸氯胺酮的化学式为C13H16ONCl,它会对大脑造成永久损害。
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K粉是纯净物B.盐酸氯胺酮是氧化物C.盐酸氯胺酮由五个元素组成D.盐酸氯胺酮中氢元素和氧元素的质量分数相同5.血红蛋白的相对分子质量为68000,含铁的质量分数为0.33%,则平均每个血红蛋白分子中铁原子的个数是()A.1 B.2 C.3 D.46.已知NaHS、MgSO4、NaHSO3组成的混合物中,硫元素的质量分数为a%,则混合物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CA.a% B.2a% C.(100-1.75a) % D.(1-0.75a)% 7.沈阳是2008年北京奥运会足球比赛的分赛场之一。
兴奋剂检测是对足球运动员的一项重要检测。
诺龙是兴奋剂中的一种,其化学式是C18H26O2。
下列关于诺龙的说法正确的是()A.诺龙中含有氧分子B.一个诺龙分子中含有46个原子C.诺龙中碳、氢、氧元素质量比为9:13:1D.诺龙由18个碳原子、26个氢原子、2个氧原子构成8.下列有关“2H2O”的意义,叙述正确的是()A.表示水这种物质B.表示水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C.表示2个水分子D.表示2个水分子由2个氢原子和1个氧原子构成9.2004年1月15日,“勇气号”成功登陆火星。
【化学】物质构成的奥秘易错点汇总及练习测试题(word)一、物质构成的奥秘选择题1.对于图示理解错误的是 ( )A.原子可结合成分子B.可用表示氢分子的形成过程C.物质都是由分子构成D.化学变化的基础是分子的破裂和原子的重新组合【答案】C【解析】【分析】【详解】A、由上图可知,氢原子可结合成氢气分子,理解正确;B、可用表示氢分子的形成过程,理解正确;C、分子、原子、离子都是构成物质的微粒,理解错误;D、化学变化的基础是分子的破裂和原子的重新组合,理解正确。
故选C。
2.下列是几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A.①和②两种粒子的化学性质不相似B.③和④均属于离子结构示意图C.粒子②在化学反应中容易失去电子D.②③属于同种元素的粒子【答案】B【解析】【详解】A、①的核外只有一个电子层,有2个电子,具有相对稳定结构;②的核外有3个电子层,最外层的电子数是2,未达到稳定结构。
化学性质不相似,说法正确;故不符合题意;B、③属于离子结构示意图,在④中核内质子数等于核外电子数,属于原子。
说法错误;故符合题意;C、在②的核外有3个电子层,最外层的电子数是2,小于4,在化学反应中容易失去电子。
说法正确;故不符合题意;D、由②③粒子的结构示意图可知,质子数相等,属于同种元素。
说法正确;故不符合题意;故选B【点睛】本题考查粒子结构示意图的有关知识,要明确相对稳定结构、质子数与元素种类的关系以及原子与离子的判断方法。
3.如图是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从该图中获取的相关信息中错误的是()A.该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应有3个电子层B.该元素的原子核外电子数是12C.镁为金属元素D.该元素的一个原子的实际质量是24.31g【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元素周期表中每一方格提供的信息:1、表示元素的原子序数,2、表示元素符号,3、表示元素名称,4、表示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
A、该元素的原子序数是12,质子数也为12,所以原子结构示意图有3个电子层,正确,B、该元素的原子原子序数是12=核外电子数是12,正确,C、镁带“金”字旁,所以属于金属元素,正确,D、该元素的一个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是24.31,而实际质量很小,错误,故选D考点:元素周期表4.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原子的质量几乎都集中在原子核中B.原子通过得失电子变成离子,但离子不能变成原子C.原子、分子、离子都是构成物质的微粒。
物质构成的奥秘单元测试题(含答案)1一、物质构成的奥秘选择题1.下列物质中属于纯净物的是A.空气B.粗盐C.生铁D.纯碱【答案】D【解析】由一种物质组成的是纯净物,纯碱是纯净物,而空气中成分比较多,粗盐中除了氯化钠还有氯化镁等杂质,生铁中还有碳,所以都属于混合物,故选D2.吸烟有害健康,是导致肺癌最广泛及作用最强的因素。
非吸烟者往往会因吸烟者吸烟而造成被动吸烟,被动吸入的有害物质浓度并不比吸烟者低,今年开始我省已经禁止在公共场所吸烟,造成被动吸烟的原因是()A.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以再分B.分子的大小不随温度改变而改变C.分子的体积很小,非吸烟者不易觉察D.分子在不断运动【答案】D【解析】非吸烟者往往会因吸烟者吸烟而造成被动吸烟,是因为烟气中含有的烟气分子是在不断的运动的,烟气分子向四周扩散,造成人们被动吸烟,故选D。
3.在宏观和微观之间建立联系是化学学科特有的思维方式。
下列对宏观事实的微观解释错误的是( )A.A B.B C.C D.D【答案】C【解析】A、H2O和H2O2的化学性质不同,是因为它们是由不同种分子构成的,不同种物质的分子性质不同,正确;B、在阳光下,湿衣服更容易晾干,是因为温度升高,分子的运动速率加快,即分子的运动速率随温度升高而加快,正确;C、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以再分,原子不能再分。
实验室中用化学方法可以得到氧气,说明分子可以再分,错误;D、稀有气体由原子直接构成,因为原子最外层电子达到相对稳定结构,化学性质稳定,可作保护气,正确。
故选C。
点睛:分子的基本特征:分子质量和体积都很小;分子之间有间隔;分子是在不断运动的;同种的分子性质相同,不同种的分子性质不同,可以简记为:“两小运间,同同不不”。
4.把分别充满红棕色NO2气体和无色H2的集气瓶,按照右图A、B两种方式放置,然后把两瓶中间的玻璃片抽走,使两瓶口密合在一起(不用振荡),可观察到A中两瓶气体的颜色很快趋于一致(两气体不反应),而B中需很长时间才能达到同样的效果。
(完整版)初三化学第四单元测试题附答案九年级化学单元测试题第四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测试时间45分钟满分100分)班级学号姓名成绩一、选择题:(本题有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原子核是()A.由电子和质子构成B.由质子和中子构成C.由电子和中子构成 D.由质子、中子、和电子构成2.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A.硅 B.铁 C.铝 D.汞3.一种元素与另一种元素的本质区别是()A.质子数不同B.中子数不同 C.相对原子质量不同D.电子数不同4.对于K和K+的说法,正确的是() A.属于同一种元素 B.属于同一种粒子C.核外电子数相同 D.具有相同的电子层数5.元素的化学性质主要决定于其原子的()A.核外电子数B.核电荷数C.最外层电子数 D.中子数6.下列微粒结构示意图中,表示阳离子的是()A. B. C. D.+11 +16 +10 +137.环境监测部门常采用五氧化二碘(化学式为I2O5来测定空气中的一氧化碳含量。
五氧化二碘中碘元素的化合价为()A.-5 B.+2 C.+3 D.+58.某氮的氧化物中,氮元素与氧元素的质量比为7:8,该氧化物的化学式为A.NO B.NO2C.N2O5 D.N2O9.某物质中只含有一种元素,则该物质()A.一定是单质B.一定是纯净物C.不可能是混合物 D.不可能是化合物10.目前世界上已证明”达菲”(分子式为C16H31N2PO8)是治疗禽流感的唯一良方,其生产原材料是作为中国传统香料和中药的八角中所含的一种重要成分莽草酸(分子式为C7H10O5),据统计,全球90%有八角产于中国。
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莽草酸的相对分子质量是174B.一个“达菲”分子中含有5种元素的58个原子第 1 页共5 页C.莽草酸分子中C、H、O三种元素的原子个数比为7:10:5D.莽草酸和“达菲”分子中所含氧元素的质量分数之比为5:8二、填空题(共7小题,共36分)11.(5分) “珍爱生命,拒绝毒品”是每个公民的责任,但是在某些娱乐场所,还有人服用俗称摇头丸的毒品。
第四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测试题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 C-12 H-1 N-14 O-16 P-31 S-32一、选择题(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入下表中,每小题2,共40分)1.对分子、原子、离子的下列认识,其中正确的是()A.氢原子是最小的微粒,不可再分B.镁原子的质子数大于镁离子的质子数C.离子不可以转变成原子D.分子、原子、离子都可以直接构成物质2.今年1月份的雪灾对我国南方的电力、交通造成很大的危害,有一种融雪剂含有Na2SiO3(硅酸钠),Na2SiO3中Si元素的化合价为()A.+1价 B.+2价 C.+3价 D.+4价3.下列符号表示一种元素的是()A.COB. C60 C.CO2D. C4.“嫦娥一号”的任务之一是探测月球上氦—3资源,氦—3原子结构示意图为,图中x为() A.1 B. 4 C.3 D. 25.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钠原子失去电子后变成钠离子B.氯离子失去电子变氯原子C.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D.化学变化中分子不能再分6.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常接触到许多含氮的物质,如:N2、NO2、NH3、NO、N2O3、N2O4、NaNO2、NH4NO3,则这八种物质中氮元素显示的化合价共有()A.4种B.5种C.7种D.6种7.某些人睡觉常常磨牙是因为缺锌,这里的“锌”是指()A.离子B.分子C.原子D.元素8.与元素化学性质关系最为密切的是()A.质子数B.电子层数C.中子数D.最外层电子数9.最近俄罗斯科学家利用第72号元素铪和第74号元素钨精确测定出月球至少比地球早700万年形成。
铪和钨两种元素原子的本质不同是()A. 相对原子质量B.核内中子数目C.核外电子数目D.核内质子数目10.达菲(化学式为C16H28N2O4·H3PO4)是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抗禽流感药物。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达菲分子由碳原子、氢原子、四氧化二氮分子和磷酸分子构成B.达菲分子中碳、氮、磷元素的质量比为16:2:1C达菲的相对分子质量为312 D.达菲由碳、氢、氮、氧、磷五种元素组成11.下列化学用语与含义相符的是()A.Al+3—1个铝离子带3个单位正电荷B. Na+—钠元素的化合价为+1价C.2H—1个氢分子由2个氢原子构成D. 2H2O—2个水分子12.在相同分子数的CO2和SO2分子里含有相同的()A. 氧元素的质量B.氧元素的质量分数C.氧分子数D.氧原子数13.下列物质化学式的读法和写法都正确的是()A.碳酸钠NaCO3 B.五氧化二磷O5P2C.二氧化碳CO2D.三氧化硫SO314.某元素的一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该粒子属于原子 B.该元素在化合物中显+1价C.该元素的原子在化学反应中容易失去电子D.该元素的一个离子含有11个电子 15.1911年著名物理学家卢瑟福为探索原子的内部结构进行了实验。
初中化学《物质构成的奥秘》练习题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5小题,共30.0分)1. 下列关于原子结构的说法正确的是( )A. 所有原子的原子核中都一定含有质子和中子B. 原子核外,能量高的电子在离核近的区域里运动C. 具有稳定结构的原子,最外层上的电子数一定为8D. 原子中,质子数和中子数不一定相等2. 某种药品说明书里标有:本品每克含碘150毫克、镁65毫克、锌1.5毫克、锰1毫克。
这里的碘、镁、锌、锰指的是( )A. 原子B. 分子C. 单质D. 元素3. 某元素的阳离子A3+的核外有23个电子,核内有30个中子,则该元素原子的核电荷数和相对原子质量分别是( )A. 2353B. 2630C. 2656D. 23464. 如图为物质、元素及构成微粒间的相互关系图,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 a为分子,b为元素,c为离子B. 由图可知,分子、原子、离子都是构成物质的微粒C. 原子失去电子可形成阳离子,原子得到电子可形成阴离子D. 不同种元素的两种离子,质子数一定不相同,电子数也一定不相同5. 下面是四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A. ① ③化学性质相似B. ②为阴离子C. ③ ④属于同一种元素D. ③为第三周期元素的原子6. 具有相同质子数,不同中子数的同一元素的不同原子被称为同位素。
氘是氢的一种同位素,其相对原子质量为2,元素符号为D,常用于特种灯泡、核研究、氘核加速器的轰击粒子等。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氘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1B. 氘原子的核内质子数为2C. 氘原子是金属元素原子D. 氘原子与氢原子属于不同种元素7. 根据原子结构示意图:①②③④⑤,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① ④结构的元素都属于金属元素B. 某 ③结构的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8,则该原子内中子数为10C. ① ④结构的元素化学性质相同D. ⑤结构的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是第2周期第ⅥA族8. 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是化学学科的核心素养之一。
初三化学第四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测试题(一)一、选择题(每小题有一个正确答案。
每小题2分,本题共30分)1.某婴儿配方奶粉部分营养成分的含量如下表所示,表中的“钙、磷、铁、锌”应理解为 ( ) 营养成分钙磷铁锌含量(mg/100g) 600 520 6~11 3~7 A.金属 B.非金属 C.元素 D.分子2.下图是表示气体分子的示意图,图中“●”和“Ο”分别表示质子数不同的两种原子,其中表示化合物的是( )3.下列粒子结构示意图中,表示金属元素的原子是 ( )4.与元素化学性质关系最密切的是( )A.质子数B.电子层数C.中子数 D.最外层电子数5.石英钟、电子表使用石英晶体代替传统钟表中的摆和游丝,提高了钟表计时的精确度。
已知石英的主要成分是二氧化硅(Si02),其中硅元素的化合价为 ( ) A.+2 B.+3 C.+4 D.+66.某些花岗岩石材中含有放射性元素氡,一种氡原子的质子薮为86,中子数为136,这种氡原子核外电子数为 ( ) A.50 B.86 C.136 D.2227.下列关于原子核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①通常由中子和电子构成②通常由质子和中子构成③带负电荷④不显电性⑤不能再分⑥体积大约相当于原子⑦质量大约相当于原子A.①⑤B.②⑦C.③④D.②⑥⑦8.我国科学家发现用含硒(Se)的化合物亚硒酸钠能消除加速人体衰老的活性氧,亚硒酸钠中的硒元素为+4价,氧元素为-2价,则亚硒酸钠的化学式为 ( ) A.Na2SeO3 B.Na2SeO4 C.NaSeO2 D.Na2SeO29.过氧乙酸(化学式为CH3COOOH)是一种杀菌能力较强的消毒剂。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相对原子质量:C-12,H-1,O-16] ( ) A.它是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的 B.过氧乙酸分子中含有氧气分子C.它的相对分子质量为60 D.其中碳、氢、氧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2:4:3 10.在2S03和3S02中正确的说法是 ( ) A.分子个数相同 B.氧元素的质量分数相等 C.氧原子个数相同 D.氧原子的个数比为3:2 11.下列化学式书写不正确的是( )A.硫化氢H2S B.氯化钾ClK C.高锰酸钾KMnO4 D.五氧化二磷P2O512.下列符号中,同时表示一种单质、一种原子和一种元素的是 ( )A.O2 B.2H C.N D.Fe13.下列五种物质中均含有碘元素,它们按碘的化合价的顺序排列:①KI ②I2③HIO ④X ⑤NaIO4。
则根据这种排列规律,X不可能是( )A.AgI B.KIO3 C.I204 D.I20514.下列符号中的有关数字意义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2Al中的“2”表示两个铝原子 B.2N中的“2”表示2个氮分子C.O2中的“2”表示两个氧原子 D.5H2O中的“2”表示每个氢分子中含两个氢原子15.下列关于Fe、Fe2+、Fe3+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它们的化合价相同 B.它们的质子数和中子数都不同C.它们的核外电子数不同 D.它们的性质完全相同16 6. 下列物质中氯元素的化合价最高的是( )A、HClB、Cl2C、KClO3D、KClO417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二氧化碳分子是由一个碳原子和一个氧分子构成的B、不同元素的原子的核电荷数一定不同C、核外电子排布相同的粒子一定属于同种元素D、原子是构成物质的最小粒子18. 对Fe、Fe2+、Fe3+三种微粒的判断,错误的是( )A、核电荷数相同B、核外电子数相同C、电子层结构完全相同D、质量几乎相同19 . 下列关于相对原子质量的说法正确的是()A、相对原子质量是原子的质量跟一种碳原子质量的比值B、相对原子质量是一个比值C、相对原子质量是原子质量的简称D、相对原子质量在一般化学计算中可采用它的近似值20在2S03和3S02中正确的说法是( )A.分子个数相同B.氧元素的质量分数相等C.氧原子个数相同D.氧原子的个数比为3:221下列五种物质中均含有碘元素,它们按碘的化合价的顺序排列:①KI ②I2③HIO ④X ⑤NaIO4。
则根据这种排列规律,X不可能是( )A.AgI B.KIO3 C.I204 D.I20522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最外层有8个电子的粒子一定是稀有气体元素的原子B.核电荷数相同的粒子一定是同种元素的原子C.含有氧元素的化合物不一定是氧化物D.纯净物不一定由同种分子构成23 .下列物质中,属于氧化物的是()A.ZnSO4B.CaO C.NH4NO3D.KMnO424化学物质中有一种由12个五边形和20个六边形组成的形似足球的笼状分子,称为“足球烯”(如图所示),化学式为C60。
关于C60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属于金属单质B.属于混合物C.碳元素的化合价为+4 D.相对“分子质量为72025工业用盐亚硝酸钠(NaNO2)外观极像食盐,人若误食亚硝酸钠会中毒,亚硝酸钠中氮元素的化合价是()A.+1 B.+2 C.+3 D.+426 已知一种粒子的核电荷数,可以确定该粒子的()A.相对原子质量B.中子数C.质子数D.核外电子数27在R元素的氧化物中,R元素与氧元素的质量比为4:1,R的相对原子质量为m,则R在此氧化物中的化合价是()A.m4+B.4m+C.m32+D.32m+28 某化学学习兴趣小组对粒子进行探究,下列结论中错误的是()A.当x=6且该粒子为原子时,核电荷数n应为8B.当x=8且该粒子为阴离子时,核电荷数n应为12C.当n=11且该粒子为阳离子时,x应为8D.当x=8时,粒子中n越大,原子核对电子吸引力越大,粒子体积越小29某气体可能由初中化学中常见的一种或多种气体组成,经测定其中只含有碳、氧两种元素,碳、氧元素质量比为1:2,则关于该气体的说法正确的是A.一定是纯净物B.一定是CO、CO2的混合物C.该气体最多可能的组合有两种D.该气体最多可能的组合有三种30下列关于分子、原子、离子的说法中,错误的是A.分子能再分,原于不能再分B.原子一定由质子、电子构成的C.分子、原子、离子都能构成物质D.分子、原子都能保持所构成物质的化学性质31二、选择题(以下各题,有一个或两个符合要求的答案。
错选、多选不给分,有二个答案的,只选一个且正确,给2分。
每小题3分,共15分)16.下表中与各粒子名称对应的各项内容均正确的是 ( )17.某纯净物M稍加热就分解为氨气(NH3)、二氧化碳气体和水。
根据实验事实能得出的结论是( )A.M由四种元素组成 B.M是氧化物 C.M中含有水 D.M受热不稳定1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最外层有8个电子的粒子一定是稀有气体元素的原子B.核电荷数相同的粒子一定是同种元素的原子C.含有氧元素的化合物不一定是氧化物D.纯净物不一定由同种分子构成19.如下粒子结构示意图得出的结论中,错误的是( )A.①④属于同种元素 B.②③④属于离子 C.⑤易失去成为阴离子 D.①⑤的结构不稳定20.19世纪化学家对氧化锆的化学式有过争议,便进行了一系列的实验来验证。
经测定锆(Zr)原子核内有51个中子,核外有40个电子,其氯化物的相对分子质量为233。
若锆在氯化物和氧化锆中的化合价相同,则氧化锆的化学式为(相对原子质量:Cl-35.5) ( )A.ZrO B.Zr2O C.Zr2O3 D.ZrO2第Ⅱ卷(共55分)三、填空题(本题共30分)21.(4分)在下列空格里,用“元素、原子、分子或离子”填空:(1)水是由氧、氢两种组成的;(2)带电的原子或原子团叫;(3)保持氢气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是氢;(4)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是。
22.(5分)用适当的数字和符号填写:(1)钙原子 (2)氢氧根离子 (3)+2价的镁元素(4)2个水分子(5)地壳中含量最高的金属元素23.(3分)1998年中国十大科技成果之一是合成氮化镓纳米材料。
已知镓(Ga)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如图甲所示,则:(1)x的值为。
(2)镓元素的化学性质与下列哪种元素的化学性质最相似(在A、B、C图中选择,填字母)。
(3)它的氯化物(氯化镓)的化学式为。
25.(2分)在人体组织里,葡萄糖(化学式:C6H12O6)在酶的作用下经缓慢氧化转化为二氧化碳和水,同时放出能量,供机体活动和维持恒定体温的需要。
葡萄糖中含有种元素,每个葡萄糖分子中共含有个原子。
26.(3分)科学研究证实,物质是由粒子构成的,例如铁是由铁原子构成的。
请你填写构成下列物质的具体微粒的名称。
(1)体温计中的汞是由构成的;(2)用于人工降雨的干冰是由构成的;(3)用于配制生理盐水的氯化钠晶体是由构成的。
27.(4分)元素周期表是学习和研究化学的重要工具,它的内容十分丰富。
下表是依据元素周期表画出的1~18号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
小明同学对它进行研究:(1)原子序数为18的元素名称是氩,在化学反应中,该元素的化学性质(填“活泼”或“不活泼”);原子序数为3的元素属于(填“金属”或“非金属”)元素。
(2)小明发现如下规律:原子序数与元素原子核电荷数在数值上相等。
请帮助他再找出两条规律:①;②。
28.(3分)2003年10月15日,中国“神州五号”飞船载人航天取得成功。
偏二甲肼是火箭推进器的常用燃料。
根据偏二甲肼的化学式C2H8N2,你知道哪些信息?(即化学式表示的意义,回答不要求涉及相对原子质量。
)请写出三点:(1) ;(2);(3) 。
29 1998年中国十大科技成果之一是合成氮化镓纳米材料。
已知镓(Ga)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如图甲所示,则:(1)x的值为。
(2)镓元素的化学性质与下列哪种元素的化学性质最相似 (在A、B、C图中选择,填字母)。
(3)它的氯化物(氯化镓)的化学式为。
四、简答题(共10分)29.(5分)通过探究物质构成的奥秘,我们知道,物质是由原子等粒子构成的。
请在右图方框中填写粒子名称,表示各种粒子是怎样构成物质的。
30.(5分)正确认识相关事物的相同点和不同点,是学好化学的关键之一。
我们可用下图来表示事物的异同点。
将两种事物的相同点写在两个圆重叠的区域内,每件事物的不同点则写在相应圆中重叠区域以外的部分。
请参照下图左侧示例,另外确定一组化学事物,填写在右侧空格中。
五、计算题(本题共15分)31.(6分)维生素C(化学式C6H8O6)能促进人体生长发育,增强人体对疾病的抵抗力。
(相对原子质量:C-12,H-1,O-16)求:(1)维生素C的相对分子质量;(2)维生素C中碳、氢、氧三种元素质量比。
32.(6分)为了消除碘缺乏病,我国政府规定居民的食用盐必须是加碘盐。
碘盐就是在食盐中加入一定量的碘酸钾(KI03)。
1 000 g碘盐中约含0.02 g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