泌尿外科抗菌药物合理使用(2017.12.20)
- 格式:ppt
- 大小:1.07 MB
- 文档页数:38
泌尿科抗生素使用规范1. 引言本文档旨在制定泌尿科抗生素使用规范,以确保患者获得合理有效的抗生素治疗,同时减少滥用和不当使用抗生素导致的问题。
2. 抗生素使用原则在泌尿科进行抗生素治疗时,应遵循以下原则:- 严格按照医疗指南和相关研究进行抗生素选择和使用;- 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包括病原体、感染部位、病情严重程度和耐药性等因素,选择最适合的抗生素药物;- 严格控制抗生素的使用剂量和疗程,不应滥用或过度使用抗生素;- 监测患者的疗效和不良反应,根据情况进行调整和评估抗生素治疗的需要。
3. 抗生素使用指导根据泌尿科常见感染病因和治疗需要,建议以下抗生素使用指导:- 对于泌尿道感染:应优先选择敏感的抗生素,如第一代头孢菌素或氟喹诺酮类药物;- 对于复杂性尿路感染:可考虑使用更广谱的抗生素,如第三代头孢菌素或β-内酰胺酶抑制剂联合药物;- 对于泌尿系统结石相关感染:应根据细菌培养和药敏结果选择适当的抗生素;- 对于泌尿系统手术后感染:应在术前根据手术原因和术前准备情况预防性使用抗生素。
4. 抗生素使用监测与评估为确保抗生素治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应进行以下监测和评估:- 定期检测患者的感染指标和症状改善情况,根据需要进行病原学培养和药敏试验;- 监测患者的肝肾功能和血细胞计数等指标,及时发现和处理可能的不良反应;- 定期评估抗生素治疗的疗效和可能的耐药性问题,根据需要调整抗生素使用方案。
5. 反馈与修订本文档的使用过程中,应定期收集患者和医护人员的反馈意见,对规范进行必要的修订和更新。
以上为泌尿科抗生素使用规范的草案,旨在为医务人员提供指导。
具体使用时,请根据医疗指南、研究和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权衡和调整。
泌外科常用药物的使用与剂量计算泌尿外科是临床医学的一个重要分支,涉及到许多疾病和手术治疗。
在泌尿外科临床实践中,药物的使用和合理的剂量计算是非常关键的。
本文将重点介绍泌外科常用药物的使用以及剂量计算的相关内容,以帮助医务人员更好地应对泌外科临床工作。
一、抗生素的使用与剂量计算1. 使用原则抗生素在泌尿外科手术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选择抗生素时,应根据患者的病情、手术类型和可能的感染风险来决定。
同时,还需要考虑抗生素的疗效、安全性和药动学等因素。
2. 剂量计算常用抗生素的剂量计算可以根据药物的推荐用量、患者的体重和肾功能来确定。
例如,对于成人患者,常用头孢菌素类药物的推荐剂量为每日2g,可根据患者的体重进行适当调整。
对于肾功能受损的患者,需要根据肾小球滤过率(GFR)来调整剂量,以避免过度给药或药物积累。
二、止痛药的使用与剂量计算1. 使用原则泌尿外科手术后疼痛是患者最常见的不适之一,因此合理的止痛药物使用非常重要。
在选择止痛药时,应根据患者的疼痛程度、手术类型和个体差异来决定。
同时,还需要考虑药物的疗效、安全性和患者的耐受性。
2. 剂量计算常用的止痛药包括吗啡、芬太尼等。
对于成人患者,吗啡的常规剂量为每次0.1-0.2mg/kg,可根据患者的体重和疼痛程度进行适当调整。
芬太尼的常规剂量为每次0.5-1μg/kg,同样需要根据患者的体重和疼痛程度进行个体化调整。
三、抗凝药的使用与剂量计算1. 使用原则抗凝药在泌尿外科手术中常用于预防血栓形成。
在选择抗凝药时,需要综合考虑患者的年龄、手术类型和出血风险等因素。
同时,还需要密切监测患者的凝血功能,避免出现过度抗凝或凝血异常的情况。
2. 剂量计算常用的抗凝药包括肝素和华法林。
对于肝素的剂量计算,通常使用单位时间内抗凝活性为0.2-0.4IU/ml来指导剂量。
对于华法林,需要根据患者的国际标准化比值(INR)来调整剂量,以维持在目标范围内。
四、止血药的使用与剂量计算1. 使用原则在泌尿外科手术中,止血药物常常用于控制手术中或术后的出血情况。
泌尿外科抗菌药物合理使用泌尿外科抗菌药物是指用于治疗泌尿系统感染性疾病的药物。
由于泌尿系统是人体排尿的重要器官,与外界环境接触较为频繁,易于引起感染。
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对于控制感染、减少药物耐药性以及提高患者生活质量都非常重要。
首先,选择合适的抗菌药物是合理使用的基础。
泌尿外科感染通常由细菌引起,因此首选应为对常见细菌有较强抗菌活性的药物。
根据细菌培养和药敏试验结果,选择敏感的抗菌药物进行治疗。
临床上常见的泌尿外科感染常由大肠埃希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粪肠球菌等引起,对这些细菌的敏感药物包括β-内酰胺类药物、头孢菌素类药物和氟喹诺酮类药物等。
在选择抗菌药物时,还应考虑患者的过敏历史、肝肾功能、年龄等因素。
其次,合理的用药途径和剂量也是合理使用抗菌药物的重要方面。
泌尿外科感染常见的途径包括口服、静脉注射和尿路局部给药。
口服给药适用于一般感染情况,适合病情稳定的患者。
静脉给药适用于重症感染或无法口服的患者。
尿路局部给药常用于尿路感染,通过直接将药物注入膀胱可以提高抗菌药物在尿路中的浓度,加速疗效。
剂量的合理选择对于有效控制感染和减少耐药性的发生至关重要。
剂量过低可能导致疗效不佳,剂量过高则可能增加药物的不良反应和患者的经济负担。
根据患者的年龄、体重、疾病严重程度等因素,选择适当的剂量进行治疗。
此外,治疗周期的合理安排也是合理使用抗菌药物的重要因素。
治疗周期应根据患者的疾病情况而有所调整。
对于急性泌尿感染,通常治疗7-10天即可,而对于复发性或慢性感染,治疗周期可能需要延长。
在给予抗菌药物治疗的同时,还应重视预防措施,如改善个人卫生、适度增加水的摄入量等,以减少细菌感染的机会。
最后,合理使用抗菌药物还需密切监测患者的治疗效果和不良反应。
治疗过程中,应定期进行相关检查,如尿常规、尿培养等,以评估患者的病情是否得到控制。
同时,也应密切关注患者的不良反应,如过敏反应、肝肾功能异常等。
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及时调整抗菌药物的种类和剂量,以防止治疗的不当导致的不利后果。
泌尿系统药物使用说明泌尿系统药物是指用于治疗与泌尿系统相关疾病的药物,包括尿路感染、肾脏疾病、前列腺疾病等多种病状。
在使用这些药物之前,有必要了解它们的用途、剂量和不良反应等方面的信息,以确保正确、安全地使用药物。
一、尿路感染药物尿路感染是最常见的泌尿系统疾病之一,其症状包括尿频、尿急、尿痛等。
常用的尿路感染药物主要包括抗生素,如头孢菌素、氟喹诺酮类药物等。
在使用这些药物之前,请仔细阅读以下说明:1. 用途:这些药物主要用于治疗尿路感染引起的细菌感染。
2. 剂量和用法:剂量应根据医生的建议准确使用。
通常情况下,成人剂量为每天两次,每次200毫克,口服。
儿童的剂量则根据年龄和体重而定,请务必按照医生的指示正确使用。
3. 不良反应:常见的不良反应包括恶心、呕吐、腹泻等。
如果出现严重的不良反应,如荨麻疹、呼吸困难等,请立即就医。
4. 注意事项:在服用期间,应多喝水以增强药物的排泄。
建议遵循完整的治疗疗程,即使症状消失,也不要提前停药。
二、肾脏疾病药物肾脏疾病包括肾功能不全、肾炎等多种病状,需要采取适当的药物治疗。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肾脏疾病药物的使用说明:1. ACE抑制剂:这类药物被广泛用于治疗高血压和肾脏疾病,如肾炎。
它们通过抑制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来扩张血管,降低血压。
使用ACE抑制剂时,请注意以下事项:- 用途:这些药物主要用于治疗高血压和肾脏疾病。
- 剂量和用法:剂量应根据医生的建议准确使用。
通常情况下,成人剂量为每天一次,口服。
具体剂量取决于患者的病情,请遵循医生的指导。
- 不良反应:常见的不良反应包括咳嗽、头晕、低血压等。
如果出现明显的不良反应,请及时就医。
2. 利尿剂:这些药物有助于促进尿液的排泄,从而减轻肾脏的负担。
常用的利尿剂有噻嗪类和袢利尿剂。
使用利尿剂时,请注意以下事项:- 用途:这些药物主要用于治疗水肿和肾脏疾病。
- 剂量和用法:剂量应根据医生的建议准确使用。
具体剂量和使用频率会因患者的病情而有所不同,请务必咨询医生。
泌尿外科肾上腺疾病抗菌药物应用原则:一、腹腔镜手术:1. 应用头孢一、二代,喹诺酮类抗菌药物,预防用药时间为24-48小时。
2. 手术时间超过1.5小时,预防应用抗菌药物时间可延至96小时(经验用药)。
3. 老年患者,术前有肺部疾病患者抗菌药物在上述情况下延至48小时。
4. 发热病人应查找原因,验血常规以及病原学检查,依具体情况用药。
二、开放手术(含腹腔镜改为开放手术)1. 应用头孢一、二代,喹诺酮类抗菌药物,预防用药时间为72小时(经验用药)。
2. 其它同一项2、3、4泌尿外科病人泌尿系结石的抗菌药物应用原则:1. 推荐根据治疗前尿培养和药敏试验结果选择敏感抗菌药物。
2. 一般推荐治疗7-14天,有时需要延长至21天(均为静脉用药)。
3. 尿路结石相关的复杂性尿路感染需要彻底清除结石,同时给予足够的抗菌药物治疗。
如果不能完全清除结石,则应该考虑长期的抗菌药物治疗。
4. 围手术期抗菌药物应用:存在泌尿系结石及存在尿路梗阻是特殊危险因素。
合并感染的尿路结石,术前应该使用抗生素治疗,直至达到标准。
5. URL、PCNL、输尿管切开取石、肾盂切开取石均为清洁-污染手术,而感染性结石手术为污染手术。
6. 预防用药时间为24-48小时。
污染手术依据患者情况酌情延长,依据临床实际情况,考虑5天左右比较合适(经验用药)。
7. 对于URS、PCNL、输尿管下段结石切开取石,不伴有其它危险因素者,推荐术前30-60分钟静脉输注氟喹诺酮类、头孢菌素类(二代)抗生素。
单次用药即可。
8. 对于输尿管中上段碎石、嵌顿性结石、感染性结石、合并感染、糖尿病等危险因素者,术前用药基础上维持用药需要达72小时。
推荐氟喹诺酮类、头孢菌素类(二代)抗生素。
女性泌尿外科手术的抗生素应用尿道手术:包括清洁-污染手术,污染手术和感染手术。
1. 清洁-污染手术中,例如尿道肉阜,尿道外口囊肿等,经尿道膀胱颈切开等,属于预防性应用抗生素,抗菌谱应该覆盖以大肠埃希菌等革兰氏阴性杆菌为主,并覆盖常见阳性球菌,可以应用可选用头孢一代,二代以及喹诺酮类,术前30分钟开始给药,如果手术超过3小时,术中应用第二剂,并持续应用至术后48小时,可加用甲硝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