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洗钱信息报告流程DOC
- 格式:doc
- 大小:280.00 KB
- 文档页数:30
第十三部分反洗钱业务操作规程 (2)第一章权限管理 (2)第二章各模块功能 (3)第一节公共模块 (3)第二节对手信息补录 (4)第三节客户尽职调查 (6)第四节洗钱风险分类 (7)第五节大额交易报告 (13)第六节可疑案例 (17)第七节系统管理 (21)第八节参数管理 (22)第三章反洗钱报表管理 (25)第一节统计报表 (25)第二节监管报表 (26)第三节管理报表 (27)第十三部分反洗钱业务操作规程第一章权限管理功能描述权限管理指对反洗钱系统用户角色、资源权限的划分、配置管理。
依据《河南省农村信用社反洗钱工作管理办法》的相关规定,反洗钱系统按机构层级分为四级:省级、市级、县级、网点,按角色所属岗位分为管理岗、操作岗。
(一)管理员角色分为三级,即省级管理员、市级管理员和县级管理员,支行(信用社)级不设管理员角色。
各级管理员由科技部门选定,上报部门主管领导审批,批准后交由行社领导签字确定,由上一级机构管理员创建;若需更换,需上报部门主管领导批准,更换流程与选定流程相同。
1.省级管理员由省联社科技部门反洗钱系统维护人员担任,负责设置省级操作员、市级管理员角色,设定省级操作员、市级管理员权限,并负责对反洗钱系统用户、参数的管理与维护。
省级管理员不得凭空对操作人员权限进行增加或删减,特殊情况需要进行修改的,需按照审批流程规定对其进行修改。
2.市级管理员由市办科技中心反洗钱系统维护人员担任,负责设置市级操作员、县级管理员角色,设定市级操作员、县级管理员权限。
市级管理员不得凭空对市级操作员角色、县级管理员角色权限进行增加或删减,特殊情况需要进行修改的,需上报主管领导按照审批流程规定对其进行修改。
3.县级管理员由县级行社反洗钱系统维护人员担任,负责设置县级操作员、网点操作员角色,设定县级操作员、网点操作员权限。
管理员不得凭空对操作人员权限进行增加或删减,特殊情况需要进行修改的,需上报主管领导按照审批流程规定对其进行修改。
反洗钱工作流程操作手册一、简介本流程主要阐述反洗钱客户身份识别,交易记录保存;大额、可疑交易分析、识别、报告;客户洗钱风险等级划分、客户分类管理;重大洗钱案件应急处置(含涉恐资产冻结措施);非现场监管报表、报告报送等流程在各级机构、各业务环节中的操作步骤、标准、要求,明确反洗钱工作各岗位工作职责。
二、目的和适用范围1、目的:满足国家相关监管要求,履行金融机构的反洗钱义务和维护金融市场稳定,建立大地整体层面的标准反洗钱工作流程。
2、适用范围:本流程适用于公司各层级反洗钱工作。
三、术语和定义1、文中“反洗钱系统”指公司反洗钱监控报送系统。
2、文中“业务系统”泛指与反洗钱系统对接的公司各出单、承保、核保、理赔、财务等信息系统。
3、文中《反洗钱工作管理办法》指《******股份有限公司反洗钱工作管理办法》。
四、工作程序、流程活动描述、角色、职责4.1反洗钱客户身份识别流程(投退保、批改环节)—1 —4.1.1工作程序—2 —4.1.2 流程活动描述、角色、职责—3 ——4 ——5 —4.2反洗钱客户身份识别流程(理赔环节)4.2.1工作程序(附流程图)—6 —4.2.2 流程活动描述、角色、职责—7 ——8 —4.3.2 流程活动描述、角色、职责—10 ——11 ——12 —4.4.2 流程活动描述、角色、职责—14 ——15 —— 16 —开始发现重大洗钱案件即刻报告协调搜集客户信息,分析交易情况确认是报告处置方案落实情况收阅结束13审议报告确定方案5审议报告确定方案4收阅79是否审议报告84.5重大洗钱案件应急处置流程 4.5.1工作程序(附流程图)4.5.2 流程活动描述、角色、职责—17 —— 18 —开始编制分公司反洗钱报表报告审核审批报送当地监管及总公司审批审核审核审批整理报表报告报送监管部门结束审批编制总公司反洗钱报表报告是否否否是否否是是否12345678910114.6反洗钱非现场监管报表报告报送流程 4.6.1工作程序(附流程图)4.6.2 流程活动描述、角色、职责—19 —五、流程控制六、引用的相关文件1、《******股份有限公司反洗钱工作管理办法》2、关于建立《******股份有限公司洗钱风险评估指标体系》的通知3、关于批转《******股份有限公司洗钱内部风险评估报告》的通知。
反洗钱数据报送操作及应用培训主题:系统介绍业务流程功能介绍操作流程常见错误及处理方法一、系统介绍项目背景为防止不法分子利用金融机构进行洗钱活动,人行要求各金融机构及时上报本机构及下属机构内发生的大额交易和可疑交易,以利于对洗钱活动(大额、可疑交易)进行监控,减少洗钱风险。
建设目的以核心系统为数据基础,及时抽取、上报交易信息,更有效的监控大额交易和可疑交易的进行。
通过高效的反洗钱组织结构,协同各部门、各分支机构的工作,实现反洗钱业务流程管理的电子化和业务流程重组,提高工作效率和贯彻决策的效率。
报送数据类型:大额交易信息、可疑交易信息、客户信息。
报送方式:网点维护补录数据,省联社统一生成报送文件,通过人民银行反洗钱系统客户端进行报送。
IE设置说明:为确保本系统的正常使用,建议使用IE6以上版本的浏览器,最好使用IE7浏览器。
(1)为避免出现不必要的问题,请将IE浏览器做如下设置:在IE浏览器菜单栏,点击工具选项,在弹出下拉菜单中点击Internet选项,弹出如下窗口:点击设置按钮,把检查所存网页的较新版本,选择为第一个,即每次访问网页时,即可。
(2)为防止本系统弹出窗口被IE浏览器阻止,请将IE浏览器做如下设置:点击菜单栏工具按钮,选择弹出窗口阻止程序(P) 弹出窗口阻止程序设置(P),在弹出窗口“要允许的网站地址”输入框中输入“10.128.1.15”(即生产机IP地址),点击“添加”按钮,输入的地址被加入允许的站点,然后,点击“关闭”按钮,关闭窗口即可。
二、业务流程系统业务流程总体介绍:(1)抽取大额、可疑交易、客户信息、账户信息 [ 系统自动 ] (2)数据校验(按照人行接口规范进行校验) [ 省联社/ 系统自动 ](3)大额、可疑数据补录(校验未通过信息修改)、可疑交易复核、审核[基层网点](4)产生报文 [ 省联社 ](5)报文下载及上报 [ 省联社 ](6)反馈报文加载 [ 省联社 ](7)查询统计 [ 全省 ](8)报表管理 [ 全省 ]1、抽取大额、可疑交易、客户信息、账户信息(系统)核心把数据(昨日交易明细、新开立的客户及账户信息、最近10天的交易)送到反洗钱数据库中,批量程序自动抽取符合大额、可疑交易特征的交易到业务表中,同时抽取对应的客户及账户信息。
XXXX商业银行反洗钱业务操作规程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我行反洗钱业务监督报告行为,维护金融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反洗钱法》、《金融机构反洗钱规定》,《金融机构大额和可疑交易报告管理办法》,制定本规程。
第二条除中国人民银行规定外,本行应严格按本规程开展反洗钱工作并及时向中国人民银行当地分支机构报告。
第三条本行开展反洗钱工作应遵循以下原则:(一)合法审慎原则本行应当依法并且审慎地识别可疑交易,做到不枉不纵,不得从事不正当竞争妨碍反洗钱义务的履行。
(二)保密原则应当保守反洗钱工作秘密,不得违反规定将有关反洗钱工作信息泄露给客户和其它人员。
(三)与司法及行政执法机关全面合作原则应当依法协助、配合司法机关和行政执法机关打击洗钱活动,依照法律、行政法规等有关规定协助司法机关、海关、税务等部门查询、冻结、扣划客户存款。
第二章反洗钱工作部门第四条本行建立内部控制评价制度,以各项规章制度和法律法规为依据,根据本行反洗钱工作效率及工作质量对反洗钱工作人员及反洗钱部门的工作进行总体评价。
通过总体评价,反映反洗钱部门和反洗钱人员的工作。
财务会计部为负责反洗钱的部门,负责全行反洗钱工作。
第五条反洗钱工作部门的工作职责:(一)负责对全行反洗钱工作的指导培训工作;(二)负责全行反洗钱工作的检查、监督;(三)负责全行反洗钱工作文字数据的收集、上报;(四)负责制定并完善反洗钱内控制度;(五)负责配合司法机关及涉嫌洗钱犯罪信息的移送;(六)负责协助司法机关等执法部门对有关涉嫌洗钱的客户存款查询、冻结、扣划工作。
第三章客户身份识别第六条本行员工应遵循“了解你的客户”的原则,了解客户及其交易目的和交易性质,了解实际控制客户的自然人和交易的实际受益人。
第七条本行不得为身份不明的客户提供服务或者与其进行交易,不得为客户开立匿名账户或者假名账户,不得为身份不明确的客户提供存款、结算等服务。
第八条本行员工在识别或重新识别客户的过程中,如果有任何问题或疑问,应咨询反洗钱工作领导小组,而不得擅自处理或隐瞒相关情况。
银行工作中的反洗钱操作流程在现代金融体系中,反洗钱操作流程是银行工作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随着金融犯罪行为的增加,银行需要采取一系列措施来防止和识别涉嫌洗钱的资金流动。
本文将详细介绍银行工作中的反洗钱操作流程,以确保金融体系的稳定和公正。
1. 客户尽职调查银行在开立账户或与客户建立业务关系之前,必须进行客户的尽职调查。
这包括核查客户的身份、经商背景、资金来源以及风险评估等。
客户信息的收集和验证对于后续的反洗钱操作至关重要。
银行可以通过多种方式进行尽职调查,如访谈、核实身份证明文件以及参考第三方数据等。
2. 监测可疑交易银行应建立起有效的监测系统,以识别可能涉及洗钱活动的交易。
这种监测可以应用机器学习和人工智能技术,通过分析大数据来发现潜在的洗钱行为。
一旦发现可疑交易,银行应立即采取相应的行动,例如冻结账户、报告相关机构、暂停交易等。
监测过程需要遵守相关法规,并建立相应的内部审查机制。
3. 报告与合规如果银行有合理的怀疑客户从事洗钱活动,根据相关反洗钱法规,必须报告给相关执法机构。
通常,银行会设立内部合规部门,负责确保银行业务符合反洗钱法规。
合规团队应是独立的,负责培训员工,监督业务过程,并确保银行全面遵守反洗钱规定。
4. 员工培训为了确保银行员工了解反洗钱操作流程,银行应提供相关培训。
培训内容应包括如何辨别可疑交易、了解最新的反洗钱法规和政策、维护客户隐私及如何与监管机构合作等。
员工培训是银行反洗钱操作流程的基础,也是预防洗钱行为的重要环节。
5. 信息共享与合作为了更好地履行反洗钱责任,银行应与其他金融机构和执法部门分享相关信息,并建立合作机制。
信息共享可以帮助银行更全面地了解市场风险和洗钱案件的趋势,从而提高反洗钱操作的有效性。
与监管机构和其他金融机构之间的合作也是反洗钱工作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6. 内部审计与风险评估银行应定期进行内部审计和风险评估,以确保反洗钱操作流程的有效性和合规性。
内部审计可以发现潜在的问题和漏洞,并及时进行纠正。
反洗钱数据报送系统标准化操作流程“反洗钱数据报送系统”是我行用以提取大额交易、可疑交易数据、查询反洗钱业务信息、填报反洗钱相关报表的系统。
第一节基本规定一、金融机构应当在大额交易发生后的5个工作日内操作“反洗钱数据报送系统”,以电子方式向中国反洗钱监测分析中心(以下简称“中心”)报送大额交易;在可疑交易发生后的10个工作日内操作“反洗钱数据报送系统”以电子方式向“中心”报送可疑交易。
二、按照人民银行反洗钱非现场监管要求,按季度在“反洗钱数据报送系统”中及时录入非现场监管报表数据。
并按照人行要求及属地管理原则由总、分、支行上报当地人行。
三、反洗钱数据报送系统由总、分、支三级管理架构组成。
由总行会计结算部负责反洗钱系统参数设置、操作管理及反洗钱报告员系统管理。
四、反洗钱数据报送系统由总、分、支行反洗钱报告员操作。
第二节操作流程反洗钱数据报送系统包括:“参数信息维护”、“数据维护”、“报文管理”、“非现场监管数据上报”、“报送数据统计”、“反馈报文管理”六大模块。
一、参数信息维护参数信息维护由总、分行反洗钱报告员操作。
(一)“客户信息维护”对系统采集的客户信息进行修改。
(二)“金融机构信息维护”:1、新增分、支行机构(不包括下设网点)开业前,分行反洗钱报告员在“金融机构信息维护”点击“新增”按照要求增加该机构相关信息。
同时由总行反洗钱报告员登录“银行业大额交易和可疑交易报告数据接收平台”,在“机构用户管理”中选择“机构网点管理”点击“新增”按照要求增加该机构相关信息(网址:http://9.136.47.12/camlmas2009/)。
2、每年1月份第一个工作日总行反洗钱报告员在“金融机构信息维护”中,全选点击“退回支行”,分、支行(部)根据当前实际情况对相关信息进行维护后“提交总部”。
(三)“处理码信息列表”查询大额交易主要构成要素。
(四)“对手方金融机构维护”查询系统采集大额交易对手方金融机构主要信息。
反洗钱操作规程
《反洗钱操作规程》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加速发展,金融领域的反洗钱工作变得越发重要。
为了有效打击洗钱活动及其他非法资金流动,各国纷纷出台了一系列的反洗钱操作规程。
这些规程旨在建立起合规的金融体系,增强金融机构的监管能力,并最终确保资金的合法来源。
反洗钱操作规程包括了对客户身份和风险评估的监测、对账户活动的监控、对资金交易的审查等内容。
其中,对客户身份和风险评估的监测是金融机构应用最广泛的反洗钱工具之一。
金融机构需要对客户的身份信息进行全面严格的审核,并根据了解的客户背景和风险评估来决定是否立即将此客户列入监控名单。
此外,金融机构还需要对账户活动进行实时的监控,及时发现账户异常活动的情况,以便进一步的调查。
这些措施都可以帮助金融机构尽早地发现、报告和阻止潜在的洗钱活动。
另外,对资金交易的审查也是反洗钱操作规程的关键环节。
金融机构应当建立完善的资金交易审查机制,确保所有的交易都是合法的,并且能够提供必要的资金流转信息。
这些审查措施对于防范非法资金流动和洗钱活动至关重要。
总的来说,《反洗钱操作规程》是金融机构有效进行反洗钱工作的法律依据和操作指南。
金融机构在执行反洗钱操作规程时,不但能够遵守相关法律法规,还能够建立良好的企业形象,提高金融机构的风险管理和监管能力。
因此,金融机构应当高度
重视反洗钱操作规程,不断完善相关机制和流程,有效防范洗钱风险,更好地为经济社会发展做出贡献。
银行工作中的反洗钱操作流程反洗钱(Anti-Money Laundering,简称AML)是银行业务中的一个重要环节,通过一系列的监测、防止和报告措施,旨在防止和打击通过非法手段获取的资金在金融系统中合法化的行为。
银行工作中的反洗钱操作流程是确保合规性并确保金融系统的安全和稳定性的关键流程之一。
1. 客户尽职调查(Customer Due Diligence,简称CDD)在进行任何业务交易之前,银行需要对客户进行尽职调查。
这包括对客户的身份、职业、来源和用途资金等信息进行详细的了解和验证。
银行会要求客户提供身份证明、地址证明以及其他相关证明文件,并核实这些文件的真实性。
2. 风险评估在完成客户尽职调查后,银行会对客户进行风险评估,以确定他们的风险等级。
风险评估是根据客户的背景、交易金额、交易频率等因素进行的,以此来确定潜在的洗钱风险。
3. 监测交易活动银行通过使用反洗钱系统来监测客户的交易活动。
这些系统使用复杂的算法和模型来识别可疑的交易模式,例如大额现金交易、频繁的大额跨境转账等。
一旦系统发现可疑交易,银行将立即采取进一步的调查措施。
4. 报告可疑交易如果银行确定某个交易涉嫌洗钱行为,他们有义务向当地的金融监管机构报告。
报告可疑交易的方式有多种,通常是通过填写反洗钱报告表格并提交给监管机构。
这些报告通常包括可疑交易的详细信息、涉及的客户信息以及任何其他相关证据。
5. 培训和教育银行对员工进行反洗钱培训和教育非常重视。
培训内容包括了解洗钱的定义、法律和监管要求、可疑交易的识别标志以及报告程序等。
通过提升员工的意识和知识水平,银行可以更好地应对洗钱风险。
6. 审查和改进银行定期审查并改进他们的反洗钱操作流程。
这包括检查和更新客户尽职调查流程、风险评估策略、监测系统的有效性等。
银行还与监管机构和执法机构保持紧密合作,以及时了解并采纳最新的反洗钱措施和法规。
以上就是银行工作中的反洗钱操作流程的主要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