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审旗工业园区介绍
- 格式:doc
- 大小:58.50 KB
- 文档页数:8
2015年科尔沁区工业园区情况介绍科尔沁区工业园区于2003年启动建设,2005年由通辽市政府批准设立。
自园区成立以来,科尔沁区坚持以工业化统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以“一转四超两提高”为奋斗目标,进一步明确了“全党抓工业、重点抓项目、突出抓园区”的发展思路。
为了实现地方经济的快速发展,市委、市政府按照发展循环经济的理念,对科尔沁区的木里图工业园区和东郊工业园区进行科学规划、实行统一管理,成立了科尔沁区工业园区,并把南区(木里图工业园区)作为一个单独的组团纳入到通辽市的城市总体规划。
2014年,新规划建设了中国·伯恩露笑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和食品工业园区,园区现有规划面积57.08平方公里,其中东区规划面积11.8平方公里,南区规划面积36.28平方公里,中国·伯恩露笑高新技术产业园区6.5平方公里,食品工业园区0.5平方公里,目前建成区面积达27平方公里。
科尔沁区工业园区覆盖的人口达18万人以上,管理区域内包含科尔沁区的木里图镇、建国街道、红星街道、东郊街道、霍林街道、通辽市经济技术开发区的河西街道和科左后旗的努古斯台镇。
2007年科尔沁工业园区被列为自治区第一批循环经济示范区;2008年工业园区经济总量在“内蒙古工业十强开发区”中位列第三;2010年被国家工信部授予国家级新型工业化(农产品深加工)产业示范基地;2011年被国家农业部授予国家农业产业化示范园区,同年11月经自治区人民政府批准晋升为自治区级工业园区(内政办字<2011>255号)。
现科尔沁工业园区管委会机构规格为科级。
一、基础设施2004年工业园区开始大规模基础设施建设,截止目前,园区累计投资达20亿元以上。
已经建成的基础设施包括:1、排水工程:日处理5万吨污水处理厂一座,排污泵站二座,铺设雨水管线100公里以上、污水管线83公里。
2、道路工程:木里图园区内已经形成“六横五纵”的公路路网,建设了下穿式公铁立交桥4座,上跨式公铁立交桥1座,里程达65公里。
乌审旗自然概况乌审旗位于内蒙古自治区最南端,鄂尔多斯市西南部,地处毛乌素沙漠腹部。
地理坐标为北纬37°38’54”~37°23’50”,东经100°17’~109°40’22”。
辖区东西104公里,南北194公里,总面积11645平方公里。
至2005年底人口97236人,其中男50722人,女46514人,蒙古族29581人,其它少数民族82人。
共30811户,非农业人口23888人。
总人口增加213人,人口出生率为10.26‰,人口自然增长率为4.89‰。
,旗人民政府驻嘎鲁图镇,邮编:017300。
代码:150626。
区号:0477。
拼音:Wushen Qi。
【行政区划】乌审旗辖5个镇、1个苏木:嘎鲁图镇、乌审召镇、图克镇、乌兰陶勒盖镇、无定河镇、苏力德苏木。
设59个嘎查村。
【历史沿革】 2000年,乌审旗辖6个镇、7个乡、2个苏木。
根据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全旗总人口96873人,其中各乡镇苏木人口(人):达布察克镇20556 合同查干淖尔镇7643 图克镇3886 沙尔利格镇6809 陶利镇4358 乌兰陶勒盖镇3828 河南乡15937 纳林河乡10973 巴彦柴达木乡2698 黄陶勒盖乡2890 呼吉尔图特乡3933 乌兰什巴尔台乡2762 浩勒报吉乡3394 嘎鲁图苏木4896 乌审召苏木2310。
【地形地貌】乌审旗处于鄂尔多斯高原向黄土高原过渡的洼地中,海拔一般在1300~1400米,最高海拔1430米,最低海拔1178米。
地势西北高,东南低。
南部为梁、滩、沙间地,无定河流经南部80公里,有纳林、海流图、白河等。
北部全为沙源,内多有柳丛,伴有沼泽、源泊70多处。
沙漠、河流、梁地呈西北—东南走向。
【气候资源】乌审旗位于温带南部季风区的边缘,属温带极端大陆性气候,受蒙古高压影响极大,西北冷空气控制时间长,降水少,干旱多风蒸发强烈,日照充足,无霜期偏短。
乌审旗概况一、乌审旗基本概况(一)行政区划乌审旗位于鄂尔多斯市西南部、内蒙古自治区最南端,地处毛乌素沙地腹部,九曲黄河三面环抱。
全旗辖6个苏木镇59个嘎查村,行政区划东西104公里,南北194公里,总面积11645平方公里。
乌审旗是一个以蒙古族为主体、汉族占多数的少数民族聚居区,全旗总人口10万人,其中蒙古族3万人。
(二)地理环境乌审旗是鄂尔多斯高原的组成部分,处于鄂尔多斯高原向黄土高原过渡的洼地中,地势由西北向东南倾斜,海拔一般在1300—1400米。
全旗有无定河、纳林河、海流图河、白河4条较大河流,总流域面积平方千米。
无定河为黄河一级支流,流经南部80公里,流域面积2060平方公里。
境内地下水较丰富,分潜水、承压水两大类型,可开采储量37335万立方米。
属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
全年日照2800—3000小时,有效积温2800—3000℃,年平均气温6.8℃,年降水量350-400毫米,年平均风速3.4米/秒,无霜期113-156天。
境内自然资源丰富,天然气探明储量万亿立方米,远景储量万亿立方米,位居全国县级地区之首,被誉为“中国天然气之乡”,煤炭资源预测储量1000亿吨以上,深海岩盐、陶土、泥炭、石英砂、白垩土、乌审土等矿产资源储量也十分可观。
(三)历史沿革约在三万五千年前,鄂尔多斯人(亦称河套人)就在这里繁衍生息。
商周时代荤粥狁驻牧。
公元前7世纪下半叶,白狄、赤狄居萨拉乌素河一带。
公元413年,铁弗匈奴首领后裔赫连勃勃于此营造起国都,取名统万城。
公元1038年,李元昊建立西夏,今乌审旗为西夏夏州地。
公元1649年,设鄂尔多斯右翼前旗,亦称乌审旗。
1928年,乌审旗首次独贵龙运动爆发。
1936年2月,乌审县苏维埃政府成立。
1944年,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乌审旗蒙汉自治抗敌联合会成立。
1949年7月,中共乌审旗工委改为中共乌审旗委员会。
1949年8月,乌审旗人民政府正式成立,后因叛乱夭折。
1950年秋,旗人民政府再次成立。
乌审旗资源及投资环境概况一、基本旗情乌审旗总面积11645平方公里,下辖6个苏木镇,59个嘎查村,总人口10万人。
2005年,全旗地区生产总值实现29.5亿元,财政收入完成3.08亿元,农牧民人均纯收入实现4783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实现9055元,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32.3亿元,其中地区生产总值、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和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居全市第一。
在全国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评价中,乌审旗跻身全国西部百强旗县行列,荣膺“第五届中国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提升速度最快的百县(市)”称号。
(一)区位优势明显乌审旗西与宁夏毗邻,南与陕西接壤,东与山西毗邻,是连接我国东、中、西、南部的重要枢纽,是我国北部地区横向经济发展带和蒙中经济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整个“欧亚大陆桥”的“引桥站”,也是国家环渤海经济圈与西部经济圈互补联动的传承纽带。
同时,从周边地区的发展来看,陕西榆林已被国家确定为重化工基地,宁夏银川也是重要的天然气化工基地,我旗又处于蒙陕宁经济发展的金三角地带,无论在资源共享、技术整合、产品营销等方面都可以很好地形成优势互补。
(二)资源富集乌审旗资源富集,煤、气、水共生,发展能源重化工产业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
按能源当量折算,乌审旗堪称“中国的科威特”。
乌审旗境内煤炭储量大,煤质好,含煤面积3000多平方公里,主要分布在乌审旗从北到南沿蒙陕边界一带,预测储量300亿吨以上,2006年内蒙古自治区开始在乌审旗境内4000平方公里范围内进行大规模勘查。
截止2006年5月上旬,全旗煤田勘探累计进钻315台,累计完钻210眼。
勘探结果显示,乌审煤田煤层属侏罗纪延安组,覆盖层从南到北一般在450米---650米,河谷地带430米左右。
煤系地层250米,可采煤层5---8层。
其中5---7米厚的煤层1---2层,煤层总厚度10---21米,每平方公里储量1000---2500万吨。
煤样常规化验结果:发热量7000---7900大卡,灰分5%,水分5%,含硫量≤1%,挥发分36%。
内蒙古霍林郭勒工业园区基本情况简介内蒙古霍林郭勒工业园区于2002年12月经通辽市人民政府批准设立,2003年3月正式启动建设,经过12年的发展与建设,霍林郭勒工业园区“煤电铝”一体化发展方式已得到国内有色金属产业界的一致认可。
为进一步推动霍林郭勒煤电铝及铝后加工产业做强做大,2011年11月,根据通辽市政府统一部署,本着“低成本、高技术、长链条、高效益,重视发展更重视环保,重视总量更重视水准”的原则,将内蒙古霍林郭勒工业园区与扎鲁特旗扎哈淖尔开发区统一规划,成立霍林河综合资源循环经济工业园区。
新规划面积132.11平方公里,分为A、B、C、D四个区,其中:A(12.65平方公里)、B(22.91平方公里)、C(30.81平方公里)区在霍林郭勒市境内,面积66.37平方公里,扎鲁特旗境内65.74平方公里,该区域将重点打造煤电铝及铝后精深加工产业。
目前,工业园区初步形成了以能源产业为核心的煤炭、电力、冶金、化工四大产业集群和比较完整的煤电铝、煤电硅、煤化工循环产业链条,聚集了一批产业集中度高、技术装备水平先进、产业层次较高的企业和项目,形成了特色鲜明、品种齐全、附加值高的特色产业。
2006年,经国家发改委核准并经自治区人民政府批准,晋升为省级工业园区,被列入自治区24个重点工业开发区之一。
2008年,园区被评为“自治区循环经济示范园区”。
2011年12月被自治区科技厅认定为“煤电冶化高新技术特色工业产业化基地”。
2013年,工业园区被评为“自治区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园区”、“自治区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
2015年1月15日,被国家工信部认定为“国家级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
-----主导产业。
经过12年的探索与实践,园区经济运行质量和效益明显提高,产业结构已迈向较高层次。
一是电力企业蓬勃发展。
霍林河境内探明优质低硫褐煤储量为119.2亿吨,目前已形成原煤年产能4500万吨。
依托当地丰富煤炭资源,园区大力发展电力产业,规划火电总装机容量为1300万千瓦,截止到目前,已投产装机容量为290万千瓦。
我国内蒙古地区部分LNG工厂简介(一)导语:内蒙古地上地下资源富集,是国家重要战略资源接续地,其中矿产资源更是富集,全区现已发现各类矿产141种,仅天然气远景储量达1.67万立方米,加上丰富的煤炭资源让内蒙的能源优势日益凸显。
近几年在国内能源结构调整大背景下,天然气领域衍生出来的LNG行业如日中天的发展起来,对矿产资源如此丰富的内蒙来说,这无疑就是天赐良机,此时此刻,境内的LNG企业也正势如破竹般发展起来,如今置身在这片土地上的LNG工厂更是走在了我国液化天然气产业链的前沿。
为此,小编通过收集整理相关资料,将内蒙区内部分LNG工厂的简介整合后分享给读者参阅,因内蒙地区液厂较多,笔者将其分为两期整理,该期内容紧接上一专题之《我国新疆、山西地区部分LNG工厂简介》,继续为读者丰富我国LNG工厂方面的信息。
内蒙古新圣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内蒙古新圣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注册于2010年10月份,注册资金1.2亿元,目前集团下设三个控股子公司:鄂尔多斯市新圣天然气发展有限公司、鄂尔多斯市杭锦旗新圣天然气发展有限公司、鄂尔多斯市新圣天然气管道有限公司。
鄂尔多斯市新圣天然气发展有限公司:该公司成立于1999年,注册资金3000万元人民币,主要负责鄂尔多斯市东胜地区天然气输配管网系统的投资、建设、供用气运营管理,2002年鄂尔多斯市政府授予新圣天然气独家特许经营权。
鄂尔多斯市新圣天然气发展有限公司是隶属于内蒙古新圣投资集团有限公司的控股子公司,由该公司与四川空分设备(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共同投资组建的内蒙古兴圣投资集团有限公司于2012年6月4日注册成立,注册资本2000万元。
公司位于内蒙古鄂尔多斯市杭锦旗锡尼镇工业园区内。
内蒙兴圣利用当地丰富的天然气资源,投资建设200万方/日天然气液化项目,该项目总投资达到10亿元,总产值达10亿元/年,由四川天一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设计,属于政府重点的招商引资项目。
该项目投入运行后,可减少东部地区LNG (液化天然气)进口,减轻外汇负担,对改善国家能源安全程度有重大作用,市场前景非常广阔。
内蒙古鄂尔多斯苏里格经济开发区简介内蒙古鄂尔多斯苏里格经济开发区为正处级建制的省级开发区。
内设党政办公室、经济发展局、财政局、规划建设局四个职能局;下设市政管理行政综合执法局;下辖“一个基地、三个项目区”,分别为毛乌素沙漠治理产业化示范基地、乌审召化工项目区、图克工业项目区和纳林河化工项目区。
开发区总体规划面积为3800平方公里,其中工业项目集中区面积111.69平方公里。
开发区今后一个时期总体发展思路是:以实施“双百亿工程”为契机,按照“一带一区四园”空间布局,构筑“五大工业支撑”,形成“三大产品链群”,实现“两个层面目标”,不断夯实开发区可持续发展基础。
“一带一区四园”:即按照构筑蒙陕宁沿边工业带建设要求,集中打造乌审工业经济主战场——苏里格经济开发区:推进毛乌素沙漠治理产业化示范园、乌审召工业园、图克工业园、纳林河工业园功能互补建设、产业联动发展,构筑区域性工业走廊。
“五大工业支撑”:即天然气采、输及化工产业,煤化工产业,煤炭洗、选、配产业,风积沙综合开发利用产业,区域性物流产业。
“三大产品链群”:即以煤、天然气为原料延伸的精细化工及其下游产品链群,以风积沙选矿为原料的下游产品综合加工产品链群;以精细化工及下游产品为原料进行深加工的新材料产品链群。
“两个层面目标”:即一是力争将毛乌素沙漠治理产业化示范基地建成中国产业化沙漠综合治理示范基地和中国风积沙选矿及综合开发利用产、学、研示范基地,将乌审召化工项目区建成国家级循环工业经济示范园,将图克工业项目区建成以中煤为主的现代煤化工产业园,将纳林河化工项目区建成自治区循环经济示范园,在推动四个工业园区单体晋级的同时,力争整体推动苏里格经济开发区进入自治区级重点开发区行列;二是将乌审旗沿边工业带全面融入呼、包、鄂、榆工业长廊,形成同频共振发展之势,全力打造国家级重点开发区。
区域资源。
天然气累计探明储量1.2万亿立方米,远景储量3.6万亿立方米,天然气产能已达200亿立方米;煤炭远景储量1800亿吨,已探明储量520亿吨;水资源总量7.75亿立方米,其中地表水资源年可利用量为1.74亿立方米,地下水资源年可开采量为3.96亿立方米。
自治区级焉耆工业园区简介焉耆盆地位于北纬41°23’至43°31’,东经86°39’至88°20’,东西方向长约:160km南北方向宽60-90km面积55200平方公里,东南部与博湖县接壤,北部连和静、和硕两县,南依库尔勒市,西南以霍拉山东面往西北走向的山脊与库尔勒市、轮台县毗邻,县城距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首府库尔勒市53公里;全县东西长约128公里,南北宽约45公里;全县行政面积2570.88平方公里;工业园区始建于1995年,2005年开始筹备申报自治区级工业园区,焉耆工业园区于2013年6月13日正式审批升级成为自治区级工业园区;依托地域资源优势,按照“一区三园”进行规划布局,一区:即自治区级工业园区,三园,即:农副产品加工产业园包括酿酒葡萄产业园区,焉耆廊坊产业园包括新能源产业园区,石材加工产业园;园区总规划面积119.1平方公里,其中农产品加工产业园规划用地面积4.4平方公里;酿酒葡萄加工产业园规划用地面积2.69平方公里;焉耆廊坊产业园区规划用地面积50平方公里;新能源产业园区规划用地面积51.7平方公里;石材产业加工园规划用地面积10.31平方公里;2013年焉耆县大小工业企业总数66家,规模以上企业20家,其中:园区规模以上企业13家,各类商业、零售企业、工商户400余家,累计总建成面积2.54平方公里,园区2013年工业总产值12亿元,工业增加值4.6亿元,企业完成工业园区固定资产投资6.5亿元,完成企业用工人数3000余人,吸纳农村富余劳动力7000余人;一、发展优势一产业优势;焉耆县随着优势资源转换战略,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建设步伐,依托优质酿酒葡萄、工业番茄、辣椒、甜菜和万头奶牛等优势特色资源,逐步培育形成了农副产品加工业及以红柱石为代表的特色矿产业和石油天然气产业;二交通优势;具有特殊的区位和便捷的交通;南疆铁路、和库高速公路、325省道、218国道、206省道、“西气东输”工程都在境内通过,是连接南北疆的交通要道;二资源优势;焉耆自然资源丰富,境内已探明的矿产有石油、天然气、煤、铁、铜、花岗岩、水晶、云母、红柱石、绿柱石等各类矿藏80余种;霍拉山红柱石储量是国内最大,世界罕见的超大矿藏,储量达3.5亿吨;已探明油气资源储量达3.8亿吨,石油地质储量4270吨,天然气储量75亿立方米,凝析油地质储量114万吨;地表水,开都河在境内长62公里,平均流量112立方米/秒,年均径流量33.4亿立方米,为焉耆发展农业提供了优越的条件;全县可灌溉面积44.8万亩;年用水量3.49亿立方米;相思湖是县内唯一的天然淡水湖,它旁依博斯腾湖,平均水深3米,水域面积8.76平方公里,是发展水产养殖的理想之地,现已开发为旅游度假区;地下水,焉耆盆地土层中有丰富的潜水和承压水,天然年补给量13亿-18亿立方米,可供长期开采,每年可开采5亿立方米,现已成为向库尔勒市输送饮用水的水源地;三用地优势;进行园区建设园区用地选择上贯彻国家土地政策,用地均为国有未利用土地,利用戈壁荒滩,不占耕地且成本低;二、园区发展概况一农副产品加工产业园包括酿酒葡萄产业园区农副产品加工产业园:规划面积4.4平方公里,建成区面积达1.25平方公里,园区按照“总体规划、分期实施、滚动发展”的原则扎实推进;原规划用地面积4.86平方公里,重点发展农副产品加工业、高新技术产业;现规划增加了商贸流通产业;产业园建设采用“一轴线、一环路、两片区”的结构形式进行规划布局,即以325省道为中心景观轴线与园区外部环路将园区东西两侧有机联系起来;已入驻的工业企业有:中粮屯河食品、中粮屯河番茄、红帆生物、光明保鲜库、丁丁食品、西部九王、意诺科技、荣达驾考中心、县交警队等36家,企业用工3000余人;入驻的商贸流通产业有:粮油、农资、果蔬、牲畜、屠宰、建材、运力等七家专业市场及汽配城等;固定业主800余人;2013年正在建设的企业及单位有鑫泰加气站,牙生江食品厂等,园区上下水管网已纳入县城管网规划,经325省道县城段改造,路灯已铺设到园区旁;功能定位:在一期启动区内,仍保持原规划不变,重点发展农副产品加工业、食品加工业、高新技术产业,形成特色农副产品综合精深加工项目区;在二期预留地内沙河工业园沿325省道以西,重点发展商贸流通产业,以光明路七大专业市场为孵化器,围绕商业圈、市场群,打造业态相对集中,业种门类齐全的商贸流通产业项目区;酿酒葡萄产业园区:位于乡都酒业西侧,规划面积2.69平方公里;依托10万亩葡萄基地,打造集葡萄种植、葡萄酒加工、葡萄生态旅游为一体的体现农业现代化、新型工业化和新型城镇化的酿酒葡萄产业项目区;重点发展农业综合开发、食品业、旅游业、酒业等产业,现已入驻酒类企业有乡都酒业、海瑞盛、望中酒业、中菲酒业等,2013年开工建设企业有焉耆金果果农产品专业合作社、焉耆星光农业科技有限公司以及5家酿酒葡萄企业;2013年园区完成架设10KV线路1.2公里,安装变压器一台,打机井一眼,安装滴管及自来水管道7公里,植树150亩;功能定位:重点发展葡萄酿酒制造业及其相关产业,打造集葡萄种植、葡萄酒加工、葡萄生态旅游为一体的现代农业化、新型工业化和新型城镇化的酿酒葡萄产业项目区;二焉耆廊坊产业园包括新能源产业园区焉耆廊坊产业园:焉耆廊坊产业园位于焉耆县南端,与库尔勒市塔什店镇接壤,与库尔勒市塔什店金川工业园区毗邻,紫泥泉收费站出口处;园区规划总面积50平方公里,距焉耆县城30公里、库尔勒市区20公里、库尔勒机场40公里,园区内750KV、220KV、110KV变电站等电力设施均有分布,和库高速公路、218国道、325省道、南疆铁路贯穿园区;根据州委书记彭家瑞在焉耆县关于成立焉耆廊坊产业园区及相关事宜的请示上的批示,建议将紫泥泉新兴工业园区列入全州产业发展体系总体规划,高起点、高标准定位;与库尔勒市塔什店工业园区结合起来统一规划、统一管理、统一招商、统一建设、共同发展园区建设;自治州招商引资项目优先向该园区倾斜,依托自治州相关政策,把焉耆县工业、商贸经济融入库尔勒经济发展大环境,主动接受库尔勒市辐射带动;目前,园区已纳入自治州工业园区“十二五”总体规划;该园区地势平坦,水资源丰富,与塔什店接壤处地下含有丰富的煤炭资源,目前气化北四县管道在园区预留接口,正在建设阀室;完成招商宣传牌3块,12.8公里道路路基建设,新打机井1眼,完成林带种植200亩,新架设10千伏主干线路12公里;已入驻园区企业有华城水泥、兴达化工、宇航科技、佳信食品等企业,正在建设焉耆星鑫源精细化工、邢美矿业、金碳煤业、荣德金属制造等企业,目前招商洽谈的企业有国泰宏远能源公司等4家LNG、CNG加气站和相关下游化工产品生产等项目;功能定位:依托便利的交通区位优势、资源优势和库尔勒半小时经济圈,规划布局主要以大型矿产资源、建材、钢材、仓储物流、交易和生物能源、石油石化、装备制造、新能源产业为主,以各类综合服务设施为辅的综合产业园区;新能源产业园区:位于焉耆县葡萄基地华萄园西北侧、七个星霍拉山村东侧,规划面积51.7平方公里;适合光伏能新能源项目建设发展;目前,该项目区已与县人民政府签约投资意向的企业10家,其中,华电焉耆太阳能有限公司一期20MWp光伏项目,一期工程已完工已于11月并网发电;新奥集团已于12月30日并网发电,其他三家光润、特变电工、国信阳光;已获得自治区发改委“路条”,园区基础设施道路已修建4.2千米,打机井1眼;功能定位:依托750KV、220KV、110KV变电站可上网销售电能优势,重点发展清洁能源项目,用于安排新能源、新材料类企业,主要发展太阳能发电等企业,形成绿色新型能源项目区;三石材产业园总体规划与功能定位:焉耆县石材加工产业园区位于218国道628公里至633公里处,总体规划面积10.31平方公里,主要依托已探明的霍拉山矿区石材资源优势,重点发展石材加工、粘土制砖产业,引进一批新型石材企业入园,形成石材加工产业区;按照统一规划、分期实施的思路,焉耆石材加工工业园区计划分五期建设完成;石材产业园位于218国道628公里至633公里东、西两侧;于2011年年底启动石材加工产业园区规划建设;其中一期工程规划面积4935亩3.29平方公里,拟引进入园企业23家;二期工程规划面积2115亩1.41平方公里,拟引进入园企业14家,园区远期规划建设面积达到7485亩4.99平方公里,入园企业拟达到60余家;园区总体规划修建道路50余公里,架设电路总长20余公里,打井5眼,平整绿化带2000余亩,基本实现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和谐工业园区发展目标;重点发展石材产业、安排60家以上新型石材企业,5家左右制砖企业,形成以石材加工为主的产业区;矿区基本情况:矿区主要位于焉耆县霍拉山许古尔鲁克花岗岩矿,距焉耆县城80公里,距石材产业园区40公里,初步探明花岗岩储量为88.06平方公里,探矿方案设置15个区块,探矿证办理按区块进行招拍挂;进标企业由园区管委会协同国土资源部门再按每50万平方米加工能力,为企业配置1平方公里采矿区,矿区配置按企业加工能力比例增减;企业矿区资源耗尽后由工业园区管委会给予配置新矿区;企业生产经营效益良好,提产扩能后,由工业园区管委会酌情给予配置新矿区;基建项目完成后,一年内未达到申报项目规模,园区管委会将按企业规模重新配置采矿区;目前已由石材加工企业投资修建矿山道路18公里,矿区35千伏变电站正在州供电公司程序受理当中,计划下半年开始投资建设,矿区目前有富华石业、森源石业、富兴石业、铭石石材4家企业正在做探矿工作;目前建设及入驻企业情况:目前开工建设的一期工程位于218国道628公里至631公里西侧,于2011年12月开工建设,规划面积2.67平方公里,目前园区完成基础设施建设工程总投资1000万元,现已完成一期道路修建15.5公里,架设电力线路6.1公里,打井3眼,场地平整2200亩,绿化带平整405亩;协调路政海事局、通信部门基本完成了道路口开、光缆加固工作;完成3个花岗岩商标的申报七星白、霍拉金、焉脂红工作;并取得商标证书;35千伏临时变电站项目已建成并接火通电,110千伏变电站相关的前期报批资料已向电力部门提供;截止目前,石材园区已注册石材加工企业24家,计划总投资9.79亿元;现已开工建设企业6家富华石业、森源石业、富兴石业、铭石石材、金源石业和佳山矿业,到位资金达1.47亿元;目前富华石业、森源石业、富兴石业、铭石石材已开工生产;2013年内4家以上企业投资达产,自治县石材加工产业预计3年内招商引资企业达到20家以上,GDP占全县的10%左右,预计实现产值5.4亿元,贡献地方财政4500万元;焉耆工业园区招商引资工作已向全国全面展开,欢迎投资商前来“疆南水乡、秀美焉耆”洽谈投资;。
鄂尔多斯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鄂尔多斯市工业园区“区域评估”实施方案(暂行)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鄂尔多斯市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21.09.02•【字号】•【施行日期】2021.09.02•【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工业和信息化管理综合规定正文鄂尔多斯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鄂尔多斯市工业园区“区域评估”实施方案(暂行)的通知各旗区人民政府,市直各有关部门:现将《鄂尔多斯市工业园区“区域评估”实施方案(暂行)》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组织实施。
鄂尔多斯市人民政府2021年9月2日鄂尔多斯市工业园区“区域评估”实施方案(暂行)为进一步贯彻落实中央和自治区党委、人民政府关于推进政府职能转变和深化“放管服”改革、优化营商环境、更好服务市场主体的各项决策部署,进一步提高和创新服务能力,推动项目建设,加快工业园区区域评估工作,结合我市工业园区实际情况,制定本方案。
一、总体要求(一)主要目标通过在全市工业园区范围内由旗区人民政府或园区管理委员会统一组织开展区域性评估工作,尽快完成建设项目审批过程中涉及的有关前置性评估工作,形成整体性、区域性评估成果,提供给项目建设单位共享使用,以解决建设项目审批中评估评价事项多、耗时长、成本高等问题,从而进一步提高审批效率、减轻企业负担、加快项目落地。
(二)实施范围列入《内蒙古自治区开发区审核公告目录(2021年版)》的8个工业园区及所属15个区块:鄂尔多斯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块、装备制造产业园区块、轻纺产业园区块)、内蒙古鄂尔多斯达拉特经济开发区(达拉特产业园区块)、内蒙古鄂尔多斯准格尔经济开发区(准格尔产业园区块、大路产业园区块)、内蒙古鄂尔多斯蒙苏经济开发区(江苏产业园区块、圣圆产业园区块)、内蒙古鄂尔多斯苏里格经济开发区(苏里格产业园区块、纳林河产业园区块)、内蒙古鄂尔多斯杭锦经济开发区(独贵塔拉产业园区块、新能源产业园区块)、内蒙古鄂尔多斯鄂托克经济开发区(棋盘井产业园区块、蒙西产业园区块)、内蒙古鄂尔多斯上海庙经济开发区、铜川汽车博览园。
园区简介2008-11-21 17:50:51 来源: 乌审旗经济局官网/tzws/tzws.html苏里格经济开发基本情况内蒙古鄂尔多斯苏里格经济开发区位于鄂尔多斯市、乌审旗乌兰陶勒盖镇,地处晋、陕、蒙、宁交界地带,地理坐标为东经109°08′,北纬38°48′。
苏里格经济开发区1999年开始筹建,2001年7月27日被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批准为自治区级开发区。
2002年10月,国家科技部等六部委命名开发区为国家新材料成果转化及产业化示范基地。
2005年底乌审旗人民政府又以一区三基地重新规划了开发区,使开发区成为区域快速发展的“风水宝地”。
2007年6月开发区重新委托内蒙古城市规划设计院修编苏里格经济开发区总体规划、产业发展规划、控制性详规、修建性详规,开发区各项指标迅速上升,规模得到迅速发展。
目前开发区核定面积30平方公里,其中苏里格经济开发区24平方公里,图克工业项目区6平方公里。
苏里格经济开发中心区规划建设面积18平方公里。
产业定位为以发展新材料、新能源、轻工业和为其它工业基地配套加工产业。
其中新材料是指发展以沙漠风积沙、方沸石等非金属矿产资源为原料,以天然气为燃料,生产新型材料,形成综合开发利用的产业链,代表企业为荣程能源化工、天旭轻合金、阿尔法玻璃。
新能源是指重点发展二甲醚、天然气液化及配套应用产品开发、太阳能综合利用,代表企业为星星能源、中天合创以及有望入驻园区的施德普太阳能。
轻工业是指重点发展农畜产品精深加工,代表企业为华普森酒业和蒙元乳业。
配套加工企业为中汇化工有限公司空分设备总装项目等。
规划发展产业链:苏里格经济开发区:图克项目区:开发区交通便捷。
距乌审旗政府所在地嘎鲁图镇24公里,距康巴什新区140公里,距榆林新建机场50公里,306省道穿区而过,距109国道、东乌铁路、包神铁路(包头-神木)、210国道均在百公里之间,是晋、陕、蒙、宁等地的交通要道,区位环境优越独特。
园区简介2008-11-21 17:50:51 来源: 乌审旗经济局官网/tzws/tzws.html苏里格经济开发基本情况内蒙古鄂尔多斯苏里格经济开发区位于鄂尔多斯市、乌审旗乌兰陶勒盖镇,地处晋、陕、蒙、宁交界地带,地理坐标为东经109°08′,北纬38°48′。
苏里格经济开发区1999年开始筹建,2001年7月27日被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批准为自治区级开发区。
2002年10月,国家科技部等六部委命名开发区为国家新材料成果转化及产业化示范基地。
2005年底乌审旗人民政府又以一区三基地重新规划了开发区,使开发区成为区域快速发展的“风水宝地”。
2007年6月开发区重新委托内蒙古城市规划设计院修编苏里格经济开发区总体规划、产业发展规划、控制性详规、修建性详规,开发区各项指标迅速上升,规模得到迅速发展。
目前开发区核定面积30平方公里,其中苏里格经济开发区24平方公里,图克工业项目区6平方公里。
苏里格经济开发中心区规划建设面积18平方公里。
产业定位为以发展新材料、新能源、轻工业和为其它工业基地配套加工产业。
其中新材料是指发展以沙漠风积沙、方沸石等非金属矿产资源为原料,以天然气为燃料,生产新型材料,形成综合开发利用的产业链,代表企业为荣程能源化工、天旭轻合金、阿尔法玻璃。
新能源是指重点发展二甲醚、天然气液化及配套应用产品开发、太阳能综合利用,代表企业为星星能源、中天合创以及有望入驻园区的施德普太阳能。
轻工业是指重点发展农畜产品精深加工,代表企业为华普森酒业和蒙元乳业。
配套加工企业为中汇化工有限公司空分设备总装项目等。
规划发展产业链:苏里格经济开发区:图克项目区:开发区交通便捷。
距乌审旗政府所在地嘎鲁图镇24公里,距康巴什新区140公里,距榆林新建机场50公里,306省道穿区而过,距109国道、东乌铁路、包神铁路(包头-神木)、210国道均在百公里之间,是晋、陕、蒙、宁等地的交通要道,区位环境优越独特。
乌审旗工业园区介绍园区简介2008-11-21 17:50:51 来源: 乌审旗经济局官网/tzws/tzws.html苏里格经济开发基本情况内蒙古鄂尔多斯苏里格经济开发区位于鄂尔多斯市、乌审旗乌兰陶勒盖镇,地处晋、陕、蒙、宁交界地带,地理坐标为东经109°08′,北纬38°48′。
苏里格经济开发区1999年开始筹建,2001年7月27日被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批准为自治区级开发区。
2002年10月,国家科技部等六部委命名开发区为国家新材料成果转化及产业化示范基地。
2005年底乌审旗人民政府又以一区三基地重新规划了开发区,使开发区成为区域快速发展的“风水宝地”。
2007年6月开发区重新委托内蒙古城市规划设计院修编苏里格经济开发区总体规划、产业发展规划、控制性详规、修建性详规,开发区各项指标迅速上升,规模得到迅速发展。
目前开发区核定面积30平方公里,其中苏里格经济开发区24平方公里,图克工业项目区6平方公里。
苏里格经济开发中心区规划建设面积18平方公里。
产业定位为以发展新材料、新能源、轻工业和为其它工业基地配套加工产业。
其中新材料是指发展以沙漠风积沙、方沸石等非金属矿产资源为原料,以天然气为燃料,生产新型材料,形成综合开发利用的产业链,代表企业为荣程能源化工、天旭轻合金、阿尔法玻璃。
新能源是指重点发展二甲醚、天然气液化及配套应用产品开发、太阳能综合利用,代表企业为星星能源、中天合创以及有望入驻园区的施德普太阳能。
轻工业是指重点发展农畜产品精深加工,代表企业为华普森酒业和蒙元乳业。
配套加工企业为中汇化工有限公司空分设备总装项目等。
规划发展产业链:苏里格经济开发区:图克项目区:开发区交通便捷。
距乌审旗政府所在地嘎鲁图镇24公里,距康巴什新区140公里,距榆林新建机场50公里,306省道穿区而过,距109国道、东乌铁路、包神铁路(包头-神木)、210国道均在百公里之间,是晋、陕、蒙、宁等地的交通要道,区位环境优越独特。
鄂尔多斯江苏工业园区简介鄂尔多斯江苏工业园区是内蒙古和江苏两省人民政府贯彻落实国家能源发展战略、加强两省能源和其他优势产业战略合作的重要园区, 园区位于鄂尔多斯市城市核心区,距鄂尔多斯市政府仅17公里,规划控制面积238平方公里,规划建设面积180平方公里,规划建设期为2012年至2030年,分三期建设,其中一期规划建设面积20平方公里的基础设施配套齐全,具备企业项目入驻条件。
园区作为内蒙古—江苏跨省联合投资的西部首家合作共建园区,在承接发达地区先进产业转移方面有着巨大的发展潜力和独特的优势。
两省已分别成立了由常务副省长任组长的园区协调领导小组,江苏省计划将园区打造成国家级合作共建示范园区,内蒙古自治区近期计划在煤炭资源配置、产业发展资金支持、能源土地等生产要素资源供给、项目核准备案、财税体系建设等方面予以特殊政策支持,从而促进园区快速开发建设。
园区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按照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工信部十大产业振兴规划以及“十二五”产业结构发展方向要求,从资源、区位、产业基础等立地条件出发,园区重点培育发展高新技术和战略性新兴产业。
其中主导产业为高端装备制造业和航空产业,产业支撑和发展基础具有明显的比较优势。
新能源、新材料、电子信息、生物制药、高效节能环保产业也是重要补充。
围绕产业升级和产业链条延伸,着力打造产业集群,实现集约发展。
园区成立至今,共引进项目27个,固定资产投资累计投入85.96亿元,其中亿元以上项目19个(已建成投产4个),10亿元以上项目13个,知名企业和项目主要有:总投资36亿元的中煤集团鄂尔多斯装备制造产业园项目、总投资34.5亿元的神华集团神东矿区机电设备制造项目、总投资50亿元的鄂尔多斯重机能源有限公司煤矿综采机械项目、总投资25亿元的鄂尔多斯益鑫得天然气综合应用产业园项目、总投资67亿元的中通国华智慧伊金霍洛城市物联网项目等。
达拉特经济开发区1、开发区简介“内蒙古达拉特经济开发区”的前身为“内蒙古树林召经济技术开发区”,是自治区人民政府于2001年3月批准成立的自治区级开发区,属准县建制。
开发区辖:农畜产品精深加工园区、王爱召——三垧梁工业园区和亿利PVC工业园区,总核定规划面积73平方公里。
2007年,内蒙古达拉特经济开发区荣膺全区20个重点开发区之一,2008年,又被自治区党委、政府命名为“内蒙古工业十强开发区”之一。
2、产业定位王爱召——三垧梁工业园区(达拉特新型能源化工基地)以能源重化工产业为主,主要发展煤制甲醇、二甲醚、煤制烯烃、煤制油及PVC等,同时利用资源特色发展建材产业。
亿利PVC工业区以“八个一”为能源化工产业链发展目标,即1000万吨/年煤炭开采,100万千瓦煤矸石发电,100万吨/年精制盐,100万吨/年环保电石,100万吨/年PVC,100万吨离子膜烧碱,100万吨/年环保水泥和100万吨PVC成品加工等。
主要预期目标为:至2015年, 计划投入基础设施建设配套资金16亿元,项目总投资300亿元。
上海庙工业园区1、开发区简介上海庙开发区(也称上海庙能源化工基地) 位于蒙、陕、宁三省区交界处的鄂托克前旗上海庙镇境内,是2001年自治区人民政府批准设立的省级开发区,也是经过全国清理整顿开发区后保留的全自治区47个开发区之一。
现已入驻内蒙古上海庙矿业公司榆树井煤矿、内蒙古上海庙矿业公司新上海庙1号煤矿、鄂托克前旗长城矿业有限责任公司、内蒙古福城矿业有限责任公司、鄂尔多斯市凯凯石化有限责任公司、鄂尔多斯市金驼药业有限责任公司、鄂尔多斯市恒丰节水工程技术有限公司、内蒙古旗王贡酒业有限责任公司等重点企业。
2、产业定位以发展煤化工为主,同时重点发展煤气化多联产项目。
乌审召化工项目区1、园区简介乌审召化工项目区筹建于2005年,位于鄂尔多斯市乌审旗境内,总控制面积180平方公里,核定规划面积54平方公里,现有规模以上企业6户,规模以下企业7户,主要入园企业有内蒙古博源联合化工有限公司、内蒙古苏里格天然气化工有限公司、内蒙古伊高化学有限责任公司、内蒙古远兴天然碱股份有限公司碱湖试验站、内蒙古毛乌素生物质热电有限公司、内蒙古远兴江山化工有限公司等。
乌审旗工业园区介绍园区简介2008-11-21 17:50:51 来源: 乌审旗经济局官网/tzws/tzws.html苏里格经济开发基本情况内蒙古鄂尔多斯苏里格经济开发区位于鄂尔多斯市、乌审旗乌兰陶勒盖镇,地处晋、陕、蒙、宁交界地带,地理坐标为东经109°08′,北纬38°48′。
苏里格经济开发区1999年开始筹建,2001年7月27日被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批准为自治区级开发区。
2002年10月,国家科技部等六部委命名开发区为国家新材料成果转化及产业化示范基地。
2005年底乌审旗人民政府又以一区三基地重新规划了开发区,使开发区成为区域快速发展的“风水宝地”。
2007年6月开发区重新委托内蒙古城市规划设计院修编苏里格经济开发区总体规划、产业发展规划、控制性详规、修建性详规,开发区各项指标迅速上升,规模得到迅速发展。
目前开发区核定面积30平方公里,其中苏里格经济开发区24平方公里,图克工业项目区6平方公里。
苏里格经济开发中心区规划建设面积18平方公里。
产业定位为以发展新材料、新能源、轻工业和为其它工业基地配套加工产业。
其中新材料是指发展以沙漠风积沙、方沸石等非金属矿产资源为原料,以天然气为燃料,生产新型材料,形成综合开发利用的产业链,代表企业为荣程能源化工、天旭轻合金、阿尔法玻璃。
新能源是指重点发展二甲醚、天然气液化及配套应用产品开发、太阳能综合利用,代表企业为星星能源、中天合创以及有望入驻园区的施德普太阳能。
轻工业是指重点发展农畜产品精深加工,代表企业为华普森酒业和蒙元乳业。
配套加工企业为中汇化工有限公司空分设备总装项目等。
规划发展产业链:苏里格经济开发区:图克项目区:开发区交通便捷。
距乌审旗政府所在地嘎鲁图镇24公里,距康巴什新区140公里,距榆林新建机场50公里,306省道穿区而过,距109国道、东乌铁路、包神铁路(包头-神木)、210国道均在百公里之间,是晋、陕、蒙、宁等地的交通要道,区位环境优越独特。
开发区资源富集。
地处苏里格气田、乌审气田、靖边气田、榆林气田和大牛地气田结合部。
开发区是世界最大的方沸石矿的主产地。
处在丰富优质煤炭资源的核心区。
境内还蕴藏着丰富的优质陶土、乌审土、澎润土、白垩土、粘土、泥炭、矿泉水、盐等非金属矿产。
此外还有较为丰富的绿色农畜产品和林木资源。
被称作“鄂尔多斯盆地金腰带上的钻石”。
开发区服务管理不断改进。
开发区管理机构健全,党工委和管委会代表乌审旗委政府对开发区实施统一领导,统一规划,统一管理。
下设党政办公室、经济发展局、社会事业局、财政局、土地建设局。
开发区实行封闭式管理,“一站式”审批“一条龙”服务。
乌审召化工项目区简介乌审旗乌审召化工项目区位于北纬39°12′48″,东经109°1′2″,北与鄂旗和杭锦旗接壤,东依伊旗,南接乌兰陶勒盖镇。
总控制面积180平方公里,核定规划面积54平方公里。
项目区距鄂尔多斯市东胜区138KM,乌海市255KM,陕西榆林市160KM,均有黑色公路相连,建设中的东﹙胜﹚—乌﹙海﹚及银﹙川﹚—太﹙原﹚铁路将从项目区经过,交通运输较方便。
项目区筹建于二00五年,遵守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实施、高速度发展、高效能管理原则。
产业链条设计为:以天然气化工为主导产业,重点发展以甲醇为原料,甲胺为中间产品向下游延伸精细化工产品。
发展方向是走科技含量高、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经济效益好的科学发展之路,最终形成有机化工、合成材料、精细化工和新型清洁能源相结合的天然气能源重化工基地。
项目区累计基础设施建设、绿化投入5.7亿元,建成5万立方米/日污水处理厂1处,220千伏、110千伏、35千伏变电站各1座;东乌铁路至项目区运输支线17公里,并配有固体、液态货运站各1处;项目区14公里一级重载道路景观大道直通新西线;内部道路通畅。
大杭管线、长呼管线、中天长输管线全线贯通,成为项目区主要供气源。
20公里环园防护林工程正在建设,项目区内植被覆盖率达到98﹪。
国际标准的沙漠高尔夫球场、游泳馆等娱乐设施齐备。
项目区内现有规模以上企业6户,规模以下企业7户。
2007年底,项目区形成固定资产40亿元,利税3亿元,年实现工业总产值6.4亿元,工业增加值3亿元,主要产品产量达到150万吨。
“十一五”期间,项目区将实施“双百一十”工程,即实现工业增加值100亿元,固定资产投资达到100亿元,利税实现10亿元,最终形成年产化工产品500万吨,工业增加值实现300亿元,利税达30亿元左右,打造循环经济示范园,实现“厂在绿中建,人在林中走,水在园中流,鸟在水中游”的经济发展、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态型工业园。
项目区将牢固树立发展意识,以宽松的投资环境和安商、亲商的主人翁姿态,全心全意为入园企业服务,努力打造经济繁荣昌盛、社会文明进步、客商乐于投资的乌审召化工项目区,并热忱欢迎四方客商前来考察、洽谈、投资开发、交流创业,实现共同发展,共创辉煌的未来。
乌审旗纳林河化工项目区简介一、地理位置纳林河新能源重化工基地位于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市乌审旗东南部无定河镇,地理位置为108°51′30″--109°02′30″,北纬37°58′00″--38°05′30″。
处于陕蒙交界处,东与国家新兴能源基地陕西省榆林市接壤,西与宁夏相望,是鄂包呼金三角地带的组成部分。
北距乌审旗政府所在地达布察克镇约80公里,距鄂尔多斯市东胜区约290公里。
是乌审旗重要的经济发展地区之一,同时也是鄂尔多斯盆地油气田的重要组成部分,处于气田的资源富集区。
纳林河新能源重化工基地处在长庆油气田第二净化厂北侧,纳林河东部,东距蒙陕边界约500米。
规划面积为20.36平方公里。
二、自然条件1. 地质条件该基地大地构造单元属华北地台的鄂尔多斯台向斜的中部,区内地质构造简单,地层平缓,无岩浆岩侵入,是华北陆台相对稳定的部分。
在新生代以来,一直处于稳定抬升状态。
第四纪以来的上升幅度远远大于沉降幅度,现今仍处于整体抬升的过程。
区域内无岩浆活动,构造变动微弱,岩层近于水平,地形切割不明显,现代风积沙覆盖广泛。
据已有区域地质资料及野外调查结果,在场地内无褶皱和断裂发育。
周围无滑坡、崩塌、潜蚀、冲沟、地裂等不良地质现象。
2. 地形条件基地位于毛乌素沙漠的东缘,地貌单元为毛乌素风沙滩地和固定沙丘的过渡地段,地势北高南低,大部分为沙丘地形;现状土地基本为沙丘地与荒草地及小范围林地。
自然地面标高约介于1126--1192之间,高差约66米。
3. 水文及水文地质条件基地处于无定河流域区内,附近地表水只有黄河一级支流无定河和纳林河。
无定河境内地下水和地表水资源极为丰富,是内蒙古自治区境内水资源丰富的地区之一。
无定河发源于陕西境内白宇山北麓,流经定边、靖边入内蒙古鄂托克前旗后进入乌审旗,旗内干流长约80公里,平均流量3.22立方米/秒,出境流量5.29立方米/秒,无定河流域区多年平均水径流量35268.78万立方米。
可在无定河下游取水;无定河境内有排子湾水库、纳林河村水库,库容量分别为138万立方米和79万立方米。
距离鄂尔多斯西部最大的水库---巴图湾水库仅20公里,巴图湾水库容量1.04亿立方米。
乌审旗大气降水入渗总补给量为47640.94万立方米/年,其中无定河流域区为29356万立方米/年,地下水位深度8.10—12.80米。
无定河境内地下水潜水的补给量为85.5万立方米/年,可采量为31.968万立方米/年,承压水的补量为917.21万立方米/年,可开采量为439.53万立方米/年。
4. 气象条件基地地处西北内陆,属典型的中温带干旱大陆性季风气候区,主要气候特征为冬季长而寒冷,夏季短而炎热,春季风多沙大,秋季凉爽,冷热多变,昼夜温差悬殊;冰冻期11月至翌年4月,冬春季多西北风,夏秋季多东南风,平均风速3米/秒;多年平均气温6.9o C,多年平均降水量315.7毫米,多年平均蒸发量2123.4毫米,多年平均相对湿度55%,最大冻结深度1.5米。
三、交通条件5. 公路基地目前通往区外的现状公路主要为达布察克镇经纳林河镇通往陕西横山的三级公路,可以满足项目前期场地开发建设需要。
乌审旗交通网规划将纵向主干路无定河镇到布察克镇公路改造为一级公路,经过规划中的基地并通往陕西省;榆靖高速公路从场地东南侧通过,距离约30公里,距兰高一级公路40公里,至陕西榆林市120公里,并且可与109、210和307国道对接。
6. 铁路现有东乌铁路从乌审旗北侧通过,距离基地150公里,由于距离较远,不具备从东乌线出线接入基地的条件,但可作为转运向新疆、甘肃等地的通道。
正在建设中的国家级铁路太中银线从基地东南陕西境内约20公里处通过,可以通过太中银铁路向东南沿海、银川外运产品,并具备出支线接入基地的条件。
7. 管道运输规划中的准格尔—京唐港化学液体管道工程,目前经鄂尔多斯市经济委员会组织牵头,由中国石油天然气管道工程有限公司规划设计的《准格尔—京唐港化学液体管道工程规划设计》于2005年7月24日编制完成。
该管输工程西起东胜,经准格尔、呼和浩特市、清水河县、山西省、河北省、天津市,东止河北省唐海县曹妃甸的京唐港,管输线路全长919公里,设3条管道,分别输送甲醇、乙二醇和二甲醚。
因此从基地到鄂尔多斯市东胜区建设液体输送管道,与管输工程接线,将为基地液体化工产品开辟一条便捷、快速的运输通道,同时可极大降低运输费用。
8. 空运场区距离陕西省榆林机场仅70公里,距在建的鄂尔多斯机场220公里,距包头机场约350公里,距呼和浩特机场约550公里。
四、资源条件内蒙古鄂尔多斯市境内煤炭资源丰富,全市约有70%区域的地下均埋藏着煤,现已探明可采储量1674亿吨,占全国的1/6,内蒙古自治区的1/2,全市年产量达到1.17亿吨。
乌审旗境煤炭的埋藏量大,且煤质好,取名为乌审煤田;其中可采面积2000多平方公里,主要分布在乌审旗从北到南蒙陕边界一侧,预测储量300亿吨以上,且埋藏浅、易开采、煤层厚。
煤种属于侏罗纪延安组长焰烟煤,属不粘煤或弱粘煤,煤质突出低灰、低硫、低磷、低铝、固定碳高、发热量高、挥发份高,适于气化和液化,是优质的动力煤和化工原料煤。
据初步勘探资料推断,无定河区块面积188平方公里,每平方公里1500万吨左右。
无定河镇周围(乌审旗境内)50平方公里半径内,可采煤田面积600平方公里以上,总储量预计在100亿吨以上。
内蒙古鄂尔多斯同时又是中石油中石化重要的天然气气源基地,仅乌审旗境内的天然气累计探明储量近1万亿立方米,目前已勘探开发的靖边、乌审、榆林、苏里格、大牛地五大超亿立方米世界级大型、特大型气田,其中四个在乌审旗境内,而乌审气田、靖边气田在无定河镇境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