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新教材(通用版)选择性必修1(课件 讲义,2017版新课标) (7)
- 格式:pptx
- 大小:2.80 MB
- 文档页数:49
第一节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一、地理要素间进行着物质与能量的交换1.自然地理环境的组成要素:大气、水、岩石、生物、土壤、地形等。
2.物质与能量循环(1)类型:水循环、生物循环、岩石圈物质循环。
(2)三大循环简图(3)意义:进行物质迁移和能量交换,形成相互渗透、相互制约和相互联系的整体。
思考 自然界中物质循环是双向的,能量传递也是双向的吗?答案 自然界中物质循环是双向的,但是能量只能单向流动,不能循环利用。
二、地理要素间相互作用产生新功能 1.生产功能(1)概念:指自然地理环境具有合成有机物的能力。
(2)过程:植物提供叶绿素,大气提供热量和二氧化碳,土壤及水圈、岩石圈提供水分及无机盐,通过光合作用,生产出有机物。
2.平衡功能(1)概念:指各自然地理要素通过物质和能量交换,使自然地理环境的性质保持稳定的能力。
(2)特征:各地理要素本身不具备平衡功能,但自然地理环境拥有此功能。
思考农民种庄稼获取农产品,主要利用了自然地理环境的什么功能?答案生产功能。
三、自然地理环境具有统一的演化过程1.特点(1)变化性:自然地理环境各要素每时每刻都在演化。
(2)统一性①含义:自然地理环境各个要素的发展演化是统一的,一个要素的演化伴随着其他各个要素的演化。
②表现:某一自然地理要素的演化,会导致其他要素及整个地理环境状态的改变。
2.意义:保证了自然地理要素之间的协调,是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的重要表现形式。
判断1.在自然地理组成要素中,最容易受人类干扰而发生变化的要素是地形。
( × )2.自然地理环境各要素每时每刻都在演化。
( √ )探究点一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的表现读“某区域地理要素逻辑关系图”,回答问题。
1.将下列内容和图甲、图乙的字母对应起来。
①生态环境改善②地表水丰富,水系发达,河流众多③地表侵蚀、切割强烈,呈现山、丘、盆、谷交错分布状态④退耕还林、还草⑤基岩裸露A.________;B.________;C.________;D.________;E.________。
2017 年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修订稿)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修订组2017 年4 月5 日目录一、课程性质与基本理念(一)课程性质 (1)(二)基本理念 (1)二、学科核心素养与课程目标............................................. 2..(一)学科核心素养 (2)(二)课程目标 (4)三、课程结构........................................................... 4..(一)设计依据 (4)(二)结构 (5)(三)学分与选课 (6)四、课程内容........................................................... 7..(一)必修课程 (7)(二).....................................................选修I课程10(三).................................................... 选修U课程15五、......................................................... 学业质量标准28(一).............................................. 学业质量标准水平28(二)...................................................... 水平说明34六、................................................................... 实施建议3..4.(一)................................................ 教学与评价建议34(二).......................................... 学业水平考试命题建议51(三)................................................ 教科书编写建议58(四).................................... 地方和学校实施本课程的建议60附录一、地理核心素养的内涵与表现 (64)二、地理核心素养的水平划分....................................................................... 6.. 5一、课程性质与基本理念(一)课程性质地理学是研究地理环境以及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关系的学科,具有综合性和区域性等特点。
人教版选择性必修一全册学案第一章地球的运动................................................................................................................ - 1 - 第二章地表形态的塑造...................................................................................................... - 50 - 第三章大气的运动.............................................................................................................. - 87 - 第四章水的运动................................................................................................................ - 137 - 第五章自然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 - 185 -第一章地球的运动第一节地球的自转和公转课程标准素养目标任务设定结合实例,说明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
1.结合观测,认识地球自转的特点与方向。
(地理实践力)2.联系实际,掌握地球公转的基本特征。
(综合思维)3.动手绘制图示,理解黄赤交角存在的意义。
(综合思维)1.地球自转的运动特征是什么?2.地球公转的运动特征是什么?3.黄赤交角的含义及影响是什么?一、地球的自转1.概念:地球绕其自转轴的旋转运动。
高中地理新教材(通用版)选择性必修1(课件-讲义-2017版新课标)-(1)-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第二节常见天气系统课时1锋与天气课程标准运用示意图,分析锋、低压(气旋)、高压(反气旋)等天气系统,并运用简易天气图,解释常见天气现象的成因。
学习目标1.在简易天气图中识别锋面系统。
2.运用示意图,分析不同锋面系统的特点。
3.运用简易天气图,分析锋面系统对天气的影响,解释常见天气现象的成因。
一、气团和锋1.气团(1)概念:水平方向上,温度、湿度等物理性质分布比较均一的大范围空气。
(2)分类⎩⎪⎨⎪⎧暖气团:比下垫面温度高的气团,如上图气团B冷气团:比下垫面温度低的气团,如上图气团A(3)天气特征:单一冷气团或暖气团控制的区域,天气现象单一,多晴朗天气。
2.锋面:当冷暖两种性质不同的气团在移动过程中相遇时,它们之间就会出现一个倾斜的交界面,叫做锋面。
锋面自地面向高空冷气团一侧倾斜。
3.锋线:锋面与地面相交的线,如图中字母C所示。
二、锋面分类1.冷锋2.暖锋3.准静止锋判断1.冷气团的温度一定比暖气团低。
( × )2.受暖气团控制时多阴雨天气,受冷气团控制时多晴朗天气。
( × )3.锋面过境时一定会出现降水。
( × )4.冷锋雨区主要在锋后,暖锋雨区主要在锋前,但都主要在冷气团一侧。
( √ )探究点锋与天气2018年2月13日,加拿大多伦多受冷锋影响,气温跌破-25 ℃,白天有降雪,并伴有80 km/h的大风。
据此回答问题。
1.描述本次冷锋的形成过程。
答案北方冷空气南下,遇到南方的暖湿气团,暖湿气团被迫抬升,水汽凝结,形成雨雪天气;冷暖气团交界处,气温差异大,气压差也大,形成大风。
2.判断以下天气现象是由哪个天气系统带来的。
①“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②“一场春雨一场暖”③“一场秋雨一场寒”④“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⑤我国北方夏季的暴雨⑥冬春季节的沙尘暴⑦寒潮⑧贵阳冬半年“天无三日晴”冷锋__________;暖锋__________;准静止锋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