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点流域水污染防治规划目标与指标(ppt 40页)
- 格式:ppt
- 大小:92.00 KB
- 文档页数:38
摘要:国家已经制定和实施了两个五年期的重点流域水污染防治规划,即“九五”和“十五”重点流域水污染防治规划。
“十一五”重点流域包括海河、淮河、辽河、黄河中上游、三峡库区及其上游、太湖、巢湖、滇池以及松花江流域。
目前,国家环保总局和有关部门已经完成重点流域“十一五”水污染防治规划制定工作。
水污染防治规划《重点流域水污染防治“十一五”规划》是一个战略性的规划。
该规划分析了目前重点流域水环境质量和水污染物排放现状,结合“十五”重点流域水污染防治和国家“十一五”社会经济发展战略目标,提出了重点流域水污染防治“十一五”规划目标和指标,确定了“十一五”重点流域水污染防治4项重点任务,估算了重点流域水污染防治投资需求,提出了相应的保障措施和配套政策。
关键词:重点流域水污染防治“十一五”战略规划1.重点流域社会经济与环境现状水资源受到严重污染,水体使用功能下降甚至丧失,不仅加剧了我国北方地区和城市的缺水问题,还使南方相对多水的地区和城市形成了“水质型”缺水。
水污染已成为我国面临的最主要的水环境问题之一。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2010年全国GDP将比2005年增加43%以上,若不能实现以环境保护优化经济发展,流域废水排放量和COD排放量将增加约25%以上,各流域大部分水域已无剩余COD 容量,如不采取强力措施保护环境,水域环境面临继续恶化的威胁;黄河、淮河等流域经济发展低于全国平均水平,水污染治理资金筹措困难;群众环境意识日益提高与环境质量短期内难以根本改善的矛盾日益尖锐;海河、辽河、淮河等流域稀释水量匮乏;“三湖”流域存在典型的湖泊水体富营养化特征;部分流域存在特殊的水质要求,给治污工作带来更大的难度。
总之,我国正处在建立以环境保护优化经济发展的关键时期,重点流域的水污染治理均面临着转变理念、创新机制、还清旧账、防治新污染产生的严峻挑战。
《重点流域水污染防治“十一五”规划》(以下简称规划)编制工作在此背景下启动。
重点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建设规划水是生命之源,流域水环境的质量直接关系到人类的生存和发展。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口的不断增长,一些重点流域的水环境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如污染加剧、生态破坏、水资源短缺等。
为了改善这些流域的水环境状况,实现可持续发展,制定科学合理的综合治理建设规划显得尤为重要。
一、重点流域水环境现状评估首先,我们需要对重点流域的水环境现状进行全面、深入的评估。
这包括对水质、水量、水生态等方面的监测和分析。
通过实地采样、监测站点的数据收集以及遥感技术等手段,获取准确的水环境信息。
在水质方面,要检测各种污染物的浓度,如化学需氧量、氨氮、总磷、重金属等,确定主要的污染因子和污染来源。
同时,关注水体的物理指标,如透明度、浊度等。
水量方面,分析流域内水资源的时空分布特征,评估水资源的供需平衡状况,以及水利工程对水流的影响。
水生态方面,考察水生生物的种类、数量和群落结构,评估生态系统的健康状况和服务功能。
二、问题分析与成因探讨在了解现状的基础上,深入分析存在的问题及其成因。
一方面,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的排放是导致水质恶化的重要原因。
一些企业为了降低成本,违规排放未经处理或处理不达标的废水;城市污水处理设施不完善,污水收集率和处理率较低。
另一方面,农业面源污染也不容忽视。
农药、化肥的过度使用,畜禽养殖废弃物的随意排放,都会随着雨水冲刷进入流域水体。
此外,流域内的水资源过度开发利用,导致河流生态流量不足,水生态系统遭到破坏。
同时,水土流失、河道侵占等问题也会影响流域的水环境质量。
三、治理目标与原则明确重点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的目标是规划的关键。
短期目标可以设定为水质明显改善,主要污染物浓度显著降低;中期目标可以是水生态系统逐步恢复,生态服务功能得到提升;长期目标则是实现流域水环境的良性循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在制定目标时,要遵循以下原则:1、系统性原则:将流域作为一个整体,综合考虑上下游、左右岸、干支流的关系,统筹水资源、水生态、水环境的治理。
重点流域水污染防治规划(2011-2015年)第一章重点流域水污染防治形势一、重点流域概况重点流域水污染防治“十二五”规划范围包括松花江、淮河、海河、辽河、黄河中上游、太湖、巢湖、滇池、三峡库区及其上游、丹江口库区及上游等10个流域,共涉及23个省(自治区、直辖市),254个市(州、盟),1578个县(市、区、旗)。
其中,太湖流域水污染防治规划纳入《太湖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总体方案》,丹江口库区及上游流域水污染防治规划纳入《丹江口库区及上游水污染防治和水土保持规划(2011-2015年)》。
2010年,重点流域总人口约7.75亿,占全国56.5%,其中,城镇人口约3.45亿。
面积约308.8万平方公里,占全国32.2%。
GDP总量约20.82万亿元,占全国51.9%,三产比例为10.5∶50.1∶39.4;人均GDP为2.7万元,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根据流域自然汇水特征与行政管理需求,重点流域共划分37个控制区、315个控制单元,落实规划主要任务。
其中,根据各控制单元水污染状况、水环境改善需求和水环境风险水平,确定118个优先控制单元,分水质维护型、水质改善型和风险防范型3种类型制定水污染防治综合治理方案,实施分类指导。
二、水环境质量状况(一)水质总体状况2010年,规划区域398个河流国控断面中,达到或优于Ⅲ类的断面174个,占43.7%,Ⅳ至Ⅴ类断面131个,占32.9%;劣Ⅴ类断面93个,占23.4%,主要污染指标为氨氮、化学需氧量、总磷和高锰酸盐指数。
主要跨省界断面达到或优于Ⅲ类的比例为49.4%;劣Ⅴ类断面比例为24.7%。
丹江口库区及上游水质为优,三峡库区及其上游水质良好,淮河、松花江、太湖环湖河流属轻度污染,辽河、黄河中上游属中度污染,海河、巢湖环湖河流、滇池环湖河流属重度污染。
规划区域内湖库共布设86个国控点位,其中17个点位水质达到或优于Ⅲ类,占19.8%,57个点位水质为Ⅳ类至Ⅴ类,占66.3%,12个点位水质为劣Ⅴ类,占13.9%,主要污染指标为总磷、化学需氧量和高锰酸盐指数。
重点流域水污染防治规划(2011-2015年)(修改稿)2011年7月目录第一章科学分析环境形势 (1)一、重点流域概况 (1)二、水污染物排放状况 (3)三、水环境质量状况 (4)四、“十一五”规划执行情况 (6)五、“十一五”规划实施经验总结 (8)六、“十二五”形势与挑战 (9)第二章树立防治目标 (12)一、指导思想 (12)二、基本原则 (12)三、总体目标 (13)四、水质目标 (13)五、总量目标 (17)第三章积极推进流域—控制区—控制单元分区防控 (20)一、明确流域防控方向 (20)二、落实控制区防控重点 (22)三、推进控制单元分级分类管理 (23)第四章优先保护水质维护型单元环境质量 (25)一、淮河流域 (25)二、海河流域 (28)三、辽河流域 (29)四、松花江流域 (30)五、三峡库区及其上游流域 (31)六、巢湖流域 (33)七、滇池流域 (34)第五章显著削减水质改善型单元污染负荷 (35)一、淮河流域 (35)二、海河流域 (39)三、辽河流域 (45)四、松花江流域 (49)五、黄河中上游流域 (51)六、三峡库区及其上游流域 (55)七、巢湖流域 (60)八、滇池流域 (61)第六章切实保障风险防范型单元环境安全 (64)一、淮河流域 (64)二、海河流域 (67)三、辽河流域 (68)四、松花江流域 (68)五、黄河中上游流域 (69)六、三峡库区及其上游流域 (71)第七章全面提升污染防治水平 (74)一、综合防治工业水污染 (74)二、系统提升城镇污水处理水平 (76)三、积极推进非点源污染综合防治 (78)四、加大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力度 (82)五、加强环境综合整治力度 (83)六、提升风险防范水平 (85)第八章着力实施重点工程 (91)一、项目与投资 (91)二、优先控制单元项目与投资 (92)三、资金筹措 (92)第九章推进机制政策创新 (94)一、加强组织领导,落实政府责任 (94)二、巩固联防联控,注重协同配合 (94)三、完善法规标准,强化环境执法 (95)四、创新环境政策,形成长效机制 (95)五、注重科技研发,提高治污水平 (96)六、实施信息公开,鼓励公众参与 (97)七、严格规划考核,推进规划实施 (97)附表1:重点流域规划范围表 (98)表1-1 淮河流域规划范围表 (98)表1-2 海河流域规划范围表 (100)表1-3 辽河流域规划范围表 (102)表1-4 松花江流域规划范围表 (103)表1-5 黄河中上游流域规划范围表 (105)表1-6 三峡库区及其上游流域规划范围表 (108)表1-7 巢湖流域规划范围表 (110)表1-8 滇池流域规划范围表 (110)附表2:重点流域规划分区表 (111)表2-1 淮河流域规划分区表 (111)表2-2 海河流域规划分区表 (116)表2-3 辽河流域规划分区表 (121)表2-4 松花江流域规划分区表 (125)表2-5 黄河中上游流域规划分区表 (128)表2-6 三峡库区及其上游流域规划分区表 (131)表2-7 巢湖流域规划分区表 (135)表2-8 滇池流域规划分区表 (136)附表3:重点流域水质目标表 (138)表3-1 淮河流域水质目标表 (138)表3-2 海河流域水质目标表 (143)表3-3 辽河流域水质目标表 (149)表3-4 松花江流域水质目标表 (151)表3-5 黄河中上游流域水质目标表 (153)表3-6 三峡库区及其上游流域水质目标表 (156)表3-7 巢湖流域水质目标表 (161)表3-8 滇池流域水质目标表 (162)表3-9 太湖流域水质目标表 (164)表3-10 丹江口库区及上游流域水质目标表 (166)附表4:重点流域控制区总量控制目标表 (168)附表5:重点流域项目投资汇总表 (171)表5-1 重点流域项目投资汇总表 (171)表5-2 重点流域优先控制单元项目投资汇总表 (173)表5-3 城镇污水处理及配套设施建设项目投资汇总表 (175)第一章科学分析环境形势一、重点流域概况(一)流域范围及分区“十二五”水污染防治重点流域包括淮河、海河、辽河、松花江、黄河中上游、三峡库区及其上游、巢湖、滇池、太湖、丹江口库区及上游等10个流域,共涉及23个省(自治区、直辖市),251个市(州、盟),1555个县(市、区、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