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工现场临时用电接地
- 格式:docx
- 大小:9.28 KB
- 文档页数:4
施工现场临时用电接地与防雷的安全要求施工现场临时用电接地与防雷安全要求是保障施工现场人员和设备的电气安全的重要措施。
以下是施工现场临时用电接地与防雷的安全要求的详细说明。
一、施工现场临时用电接地要求:1. 接地电阻:施工现场临时用电的接地电阻应符合国家标准规定,一般要求不大于4欧姆。
2. 接地装置:应采用可靠的接地装置,包括接地线、接地体等,确保电气设备可靠接地。
3. 接地线:接地线应采用铜质导线,截面积要符合规定,接地线与接地体之间的连接应牢固可靠。
4. 接地体:接地体应选用耐腐蚀、导电性能好的材料,埋入土壤中要深度符合要求,并保持接地体的完好。
5. 接地装置的安装位置:接地装置的安装位置要远离可燃物,并要防止被机械碰撞等,确保接地装置的安全可靠。
二、施工现场临时用电防雷安全要求:1. 避雷装置:施工现场临时用电中应设置适当的避雷装置,包括避雷线、避雷网等,用于引导雷电流入地,防止雷击损害。
2. 避雷装置的设置:避雷装置应根据施工现场的实际情况进行设置,避雷装置的高度、位置和数量要满足国家规定的要求。
3. 接地系统:避雷装置的接地系统要可靠,包括避雷线的接地和避雷装置与施工现场临时用电的接地之间的连接。
4. 避雷线的安装:避雷线的安装要牢固可靠,要符合国家标准的要求,并避免与其他电气线路干扰。
5. 防雷网的设置:若施工现场需要使用防雷网,应按照国家标准的规定进行设置,保证防雷网的安全可靠性。
三、施工现场临时用电接地与防雷维护管理要求:1. 定期检查:施工现场临时用电的接地装置和防雷装置应定期进行检查,确保其正常运行。
2. 备案管理:施工现场临时用电的接地和防雷系统的设计、安装和维护情况要进行备案管理,确保有记录可查。
3. 维护保养:定期对接地装置和防雷装置进行维护保养,包括清理接地线、检查接地体的完好性等。
4. 故障处理:对于接地装置和防雷装置出现故障的情况,要及时处理,确保施工现场电气安全。
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之接地保护措施与规范在施工现场,临时用电是不可或缺的一项工作。
然而,由于电力的特殊性质,临时用电也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
为了确保施工现场临时用电的安全性,接地保护措施与规范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就接地保护措施与规范进行详细介绍,以确保施工现场临时用电的安全可靠。
一、接地保护的作用和意义接地保护是指将电器设备或电线电缆的金属导体与地之间有效连接,以实现电流的安全泄漏。
接地保护的作用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保护作用:接地保护可将电器设备漏电时产生的电流迅速泄漏至地下,以减小触电危险,保护人身安全。
2. 防静电作用:接地保护可将电器设备上积累的静电迅速释放,防止静电火花引发火灾,确保施工环境的安全。
3. 稳定电压作用:接地保护可帮助消除或减小电器设备产生的电磁干扰,保证电压稳定,避免电气设备工作异常。
二、接地保护的基本原则为了实现有效的接地保护,需要遵循以下几个基本原则:1. 选择合适的接地方法:根据实际情况选择适合的接地方法,如直接接地、阻抗接地等。
2. 积极有效地接地:确保接地电阻小于规定的限值,以保证电流迅速泄漏至地下。
3. 接地设施的可靠性:接地设施应符合相关规范要求,保证接地装置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4. 工作人员培训和意识提高:提高工作人员的安全意识,加强对接地保护的培训,确保正确操作。
三、接地保护措施为了实现有效的接地保护,可以采取以下措施:1. 接地电阻测试:定期对接地设施进行检测,确保接地电阻符合规范要求。
2. 接地装置的选择: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接地装置,如接地极、接地线等。
3. 接地导线的敷设:接地导线应敷设在地下且与其他金属导体保持良好的绝缘,以防止外界干扰。
4. 接地电阻的控制:通过采用多点接地或深埋接地等方法,控制接地电阻在规定范围内。
5. 接地装置的维护:定期检查接地装置的连接是否良好,及时进行维修或更换。
四、接地保护规范在进行施工现场临时用电时,需遵守以下接地保护规范:1. 临时用电系统的接地应满足国家相关规范的要求,接地电阻不得大于规定值。
施工现场临时用电的接地与防雷安全要求主要包括以下内容:一、接地安全要求1. 接地电阻:施工现场临时用电系统的接地电阻应符合国家规定的要求,一般要求接地电阻小于4欧姆。
2. 接地装置:临时用电系统应设置专用的接地装置,接地线应使用规定的规格和材质,接地装置应固定可靠,能够保证良好的接地效果。
3. 接地网:临时用电系统的接地网应按照国家有关标准规定的要求进行布设,接地网应具备足够的机械强度和导电性能,能够满足安全用电的需要。
4. 接地标志:接地装置和接地网应设置明显的接地标志,方便人员辨识,防止误操作。
二、防雷安全要求1. 防雷装置:临时用电系统应安装防雷装置,包括避雷针、避雷带、接地引下线等。
防雷装置应符合国家相关规定的要求,能够有效保护施工现场临时用电系统免受雷击的影响。
2. 防雷接地:防雷装置的接地应符合国家规定的要求,接地电阻应小于10欧姆,接地线应使用规定的规格和材质,接地装置应固定可靠,能够保证良好的接地效果。
3. 避雷保护距离:临时用电系统的防雷设施应根据施工现场的具体情况,合理确定避雷保护距离。
避雷保护距离一般根据临时用电设备的高度、周围附近有无高大建筑物、周围地形等因素综合考虑,经过专业技术人员计算确定。
4. 雷电预警系统:施工现场临时用电系统应配备雷电预警系统,及时向现场人员发布雷电预警信息,确保人员及时撤离危险区域,尽量避免灾害发生。
三、其他安全要求1. 用电设备:施工现场临时用电设备应符合国家相关标准的要求,使用完好、正常。
2. 电缆敷设:临时用电系统中的电缆敷设应符合国家相关标准的要求,避免电缆受到机械损伤或与其他管线交叉敷设。
3. 规范操作:施工人员在使用临时用电系统时应按照相关安全规范进行操作,避免发生安全事故。
4. 定期检查:施工现场临时用电系统应定期进行安全检查和维护,确保设备正常运行和安全使用。
以上是施工现场临时用电的接地与防雷安全要求的主要内容,施工单位和相关人员在施工现场使用临时用电系统时,应严格按照国家相关安全标准和规范进行操作和管理,确保施工现场的电气安全。
施工现场临时用电接地规范一、工程概况本工程为某建筑施工现场临时用电接地规范项目。
工程地点位于我国某城市,占地面积约10000平方米,主要包括建筑物、配套设施及室外工程。
工程总建筑面积约30000平方米,建筑高度为50米,地上20层,地下2层。
工程主要包括土建、装饰、给排水、暖通、电气等分部工程。
为确保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特制定本临时用电接地规范。
二、用电管理1. 用电管理部门应建立健全用电管理制度,负责施工现场临时用电的日常管理和监督。
2. 施工现场应配备专职电工,负责临时用电设施的操作、维护和检查。
3. 施工现场临时用电设备应实行“一机一闸一漏”制度,确保设备安全运行。
4. 用电管理部门应定期对施工现场临时用电设施进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5. 用电管理部门应做好用电设备的维护保养工作,确保设备处于良好状态。
三、电工1. 电工应具备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持证上岗。
2. 电工应熟悉施工现场临时用电规范、用电设备操作规程及安全操作常识。
3. 电工负责施工现场临时用电设施的安装、调试、维修和拆除工作。
4. 电工应定期对临时用电设施进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5. 电工应做好施工用电设备的接地保护,确保设备安全运行。
四、安全距离与外电防护1. 临时用电设施应与建筑物、构筑物保持安全距离,避免因接触或碰撞引发事故。
2. 临时用电线路应采用绝缘导线,架空敷设时,导线间距应不小于0.3米,且不得与建筑物、构筑物及其他设施接触。
3. 临时用电设施与外电线路、设备应保持安全距离,防止发生触电事故。
4. 临时用电设施应设置明显的安全警示标志,提醒施工人员注意安全。
5. 在临时用电设施附近作业时,应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如设置围挡、拉设警戒线等,确保施工安全。
五、电缆线路1. 电缆线路应按照施工图纸设计要求进行敷设,确保线路走向合理、安全。
2. 电缆敷设前应检查电缆的外观、绝缘性能和导电性能,确认合格后方可使用。
3. 电缆敷设应采用埋地或架空方式,埋地电缆应具备防腐、防水性能,架空电缆应满足抗风、抗拉伸要求。
建筑施工临时用电的接地与接零是确保施工现场电力供应安全的重要环节。
接地和接零都是为了保护人身安全和电气设备的完好运行而设计的。
下面将详细介绍建筑施工临时用电的接地与接零。
一、建筑施工临时用电的接地接地是指将电气设备或系统与地面形成电气连接的一种安全措施。
合理的接地可以确保电气设备在运行时的安全性,防止电气设备的外壳带电,保护人身安全。
1.接地的原理接地的原理是通过将电气设备的金属外壳与地面形成接地线路,将电器故障所产生的漏电流迅速引向地面,确保人身安全和设备正常运行。
当设备产生漏电时,漏电流通过接地线路回流至地面,触发保护装置切断电源,避免电流通过人体,造成触电事故。
2.接地的具体方法(1)金属外壳接地:将设备的金属外壳和地面连接,形成接地线路。
(2)设备内部接地:将设备内部的导体和金属外壳相连接,形成接地线路。
(3)外部接地:在建筑施工现场的中性点进行接地,将电气设备的中性点和地面相连接,形成接地线路。
3.接地的操作步骤(1)选择合适位置:选择符合规范要求的接地位置,确保设备和接地之间的导线长度不超过规定范围。
(2)铺设接地导线:通过埋地或架空方式将导体与设备的金属外壳连接。
(3)接地导线的截面积:接地导线的截面积应根据电气设备的额定电流和接地电阻要求来确定。
(4)接地电阻的测量:使用万用表或专用接地电阻测试仪测量接地电阻,确保接地电阻符合规范要求。
二、建筑施工临时用电的接零接零是指将电气设备的中性点与地面形成电气连接的一种安全措施。
接零的主要目的是确保电气系统的中性点电位与大地的电位相等,避免电流通过人体和设备造成危害。
1.接零的原理接零的主要原理是通过将电气设备的中性点与接地线路连接,使中性点电势与大地电势相等,防止产生触电和漏电现象,确保人身安全和设备正常运行。
2.接零的具体方法(1)建立中性导线:建立中性导线,保证电气设备中性点电势稳定。
(2)中性线与地线连接:将中性导线与地线通过相配合的接触器连接,确保中性点与地的接地电位相等。
施工现场临时用电接地与防雷安全要求在施工现场中,临时用电接地和防雷措施是十分关键的安全要求。
本文将介绍施工现场临时用电接地与防雷安全要求,包括接地原理、接地设备和防雷措施。
一、接地原理接地是指将电气设备的金属部分或者有导电路径的部分与地面建立导电连接,以确保安全地导入地下。
接地的主要作用是:1.保护人身安全:接地可以将人体对电流的接触电阻大大降低,减小电击伤害的可能。
2.保护设备安全:通过接地可以将设备上的故障电流迅速引入地下,避免电气设备的过电压和过电流损坏。
3.防止雷电侵害:合理的接地系统可以将雷击的电荷导入地下,减少雷击对设备和人身的伤害。
二、接地设备1. 接地体接地体是建立地面与鲁棒的接地设备之间的电气连接。
一般情况下,接地体要埋入到地下50cm以上,确保与地面的良好接触,并避免受到机械的影响。
接地体可以采用以下几种形式:•深埋式接地极:通过埋入地下几米的接地体,使其能与地壤、岩石等导电性好的介质充分接触,达到较低的接地电阻。
•构筑物接地:通过金属构造物与地下接地导管的连接,实现对建筑物的接地。
•自然接地:利用自然介质(如金属水管和电缆套管等)与大地之间的接触,将介质中的接地电阻降至较低的状态。
2. 接地线接地线是将接地体与电气设备之间建立连接的导线,通常采用低电阻的铜质或铝质导线。
接地线应该选择导电性好、抗氧化和抗腐蚀能力强的材料,并采取合理的敷设方式,避免与其他电气设备或金属构件交叉敷设。
三、防雷措施1. 防雷接地施工现场的防雷工作是很重要的,主要包括雷击接地装置的正确敷设和接地电阻的降低。
合理的防雷接地措施能够有效减少雷电对建筑物及其中的设备的危害。
2. 雷电防护装置雷电防护装置是为了避免雷电冲击电压过大而破坏电气设备的装置。
在施工现场中,可以采用避雷针、接闪器、过电压保护装置等装置。
这些装置能够迅速将过大的雷击冲击电压引入地下,保护电气设备的安全。
四、安全操作要求在施工现场,除了合理设置和使用临时用电接地设备和防雷措施外,还需要注意以下安全操作要求:1.使用合格的电气设备和接地线,避免使用劣质和损坏的设备。
施工现场临时用电重复接地规范一、工程概况施工现场临时用电重复接地规范是为了确保施工现场临时用电的安全,避免因接地不良导致的电气事故,保障施工人员的人身安全和设备的正常运行。
以下内容将详细阐述施工现场临时用电重复接地的相关规范。
二、用电管理1. 施工现场临时用电系统应采用TN-S接地系统,确保工作零线(N线)与保护零线(PE线)分开设置。
2. 用电设备应按照国家相关规定进行重复接地,重复接地电阻应小于4Ω。
3. 施工现场应设立专用配电柜(盘),对用电设备进行集中管理,确保用电安全。
4. 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应实行分级管理,明确各级管理人员职责,确保用电安全。
三、电工1. 电工应具备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熟悉施工现场临时用电重复接地规范。
2. 电工负责施工现场临时用电系统的安装、调试、检查和维护工作。
3. 电工应定期对重复接地系统进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4. 电工应加强对施工现场用电设备的巡查,确保设备运行正常,接地可靠。
四、安全距离与外电防护1. 施工现场临时用电设备应与周围环境保持安全距离,防止因接触外电线路和设备导致事故。
2. 安全距离应按照以下标准执行:- 用电设备与建筑物、构筑物、树木等保持0.5米以上的距离;- 用电设备与外电线路保持1米以上的距离;- 用电设备与外电设备保持1.5米以上的距离。
3. 当安全距离无法满足要求时,应采取以下措施:- 设置安全警示标志,提醒施工人员注意;- 对外电线路和设备进行绝缘处理;- 在外电线路和设备周围设置防护设施。
4. 施工现场应定期对外电线路和设备进行检查,发现隐患及时处理。
五、电缆线路1. 电缆线路应采用符合国家标准的电缆,电缆类型应根据使用环境和负载要求选择。
2. 电缆敷设应满足以下要求:- 敷设前应检查电缆外观,确认无损伤、老化等现象;- 电缆敷设应避免机械损伤、高温、潮湿等不利环境;- 电缆敷设应保持平直,不得有扭曲、交叉等现象;- 电缆终端连接应牢固可靠,并进行绝缘处理。
施工现场临时用电接地与防雷安全技术措施在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装和防雷安全是必须要考虑的问题。
如果不采取适当的措施,容易导致安全事故的发生。
因此,为了保障工人的安全和工程的顺利进行,临时用电接地与防雷安全技术措施是非常重要的。
临时用电接地技术措施临时用电接地是指将电力设施的金属部件与地面金属部分接触并连接起来的技术。
在施工现场,通常采用以下几种接地方法:1. 桩式接地桩式接地是将一根很长的金属棒钻进地下,钢筋长度一般不少于3 米,钻进土壤的深度不小于 1.5 米,将钢筋暴露在界面表面处,使其接地。
桩式接地的优点是稳定可靠,适用于深度较深的地区。
但是,桩式接地需要耗费较多的物力和人力,造价相对较高。
2. 网式接地网式接地是在地下开凿一定深度的坑,铺设铜板或钢板并加以互联,使铜板组成一个能够传导电流的导线网。
铜板的固定方式可采用焊接或螺栓等方法。
网式接地的优点是可适用于不同深度的地下,成本也相对较低。
3. 系统式接地系统式接地是在地下挖掘一个深度为 0.7m-1.2m 的大坑,里面别有一条宽 30cm-60cm,深 30cm-50cm 的沟槽,然后铺设铜板或钢板,并将排在沟槽中心的金属孔内侧和外侧通过导线互相连接,将沟槽内的螺栓互相连接,形成一个环网式的接地系统。
系统式接地的优点是具有较高的充分流量系数,可以更好地保障施工工人的生命安全。
防雷技术措施在建筑施工过程中,由于施工材料的性质和特殊环境,很容易受到雷击。
因此,采取防雷技术措施至关重要。
防雷技术措施主要有以下几种:1. 接地抗闪击技术接地抗闪击技术是将建筑物的框架金属与地面金属设施连接起来,形成一条自然放电的通道,以避免雷电击中建筑物。
2. 屏蔽技术屏蔽技术是指采用导体或开放金属结构来包裹电器设备,防止电场和磁场的干扰。
在施工现场,可采用金属罩和金属网格等材料来对设备进行屏蔽,以降低雷电危害。
3. 接触式闪避技术接触式闪避技术是通过采用一些具有特殊材料的金属零件来给建筑物提供一种绝缘保护措施,通过控制电荷的流动,使雷电的流向避免强行传递到建筑物、设备与工人身上,从而保障施工现场的安全。
2024年施工现场临时用电的接地与防雷安全要求随着社会的发展,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在建设工程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为了确保施工现场的安全运行,必须严格按照2024年的接地与防雷安全要求进行施工。
1. 接地要求:(1)接地系统设计应符合具体工程的用电设备负荷需求,确保工作电流得到安全传导。
(2)接地电阻应满足国家规定的上限值,常规建筑工程的接地电阻一般不应大于4Ω。
(3)大型施工现场应根据工程规模和用电负载设置适当数量的接地极点,以保证电流在地下传导时能够均匀分布。
(4)接地体应埋设在良好的导电材料中,建议使用导电性能良好的铜材料,以确保电流的稳定传导。
2. 防雷安全要求:(1)施工现场应根据规模和用电设备的特点,配备适当数量和规格的避雷针、避雷带等防雷设备,确保设备的及时排雷和保护工作人员的安全。
(2)施工现场中的临时用电设备应按照国家标准进行外部防雷保护,具体可采取避雷针等装置,避免雷电对设备造成损坏。
(3)施工现场应进行雷电风险评估,并采取相应的防雷措施,包括避免使用易受雷击的材料和设备、防护设备和工程结构应具备抗雷电能力、设备的安装和线路的敷设要符合国家规定等。
(4)临时用电设备应定期进行维护和检查,确保设备的安全性能,避免因设备老化或故障而引发安全事故。
3. 施工现场用电设备安装要求:(1)施工现场用电设备应设置在固定的地方,避免在不稳定的地面或高空位置使用,以防意外坠落或倾倒。
(2)设备的接线应牢固可靠,避免松动或断裂造成电气短路或火灾。
(3)用电设备的线路应有足够的负荷能力,以满足施工现场的用电需求,避免因电流过大而引发火灾等安全事故。
(4)在使用过程中,严禁私拉乱接电线,防止电气设备过载或短路,引发火灾或电击事故。
4. 安全警示标识:(1)施工现场临时用电设备应明确标识电源的电压、频率、容量等信息,以便工作人员能够正确使用。
(2)临时用电设备周围应设置明确的安全警示标识,警示工作人员注意电气设备的安全使用和用电环境的安全风险。
施工现场临时用电接地(接零)系统的探讨
一、问题的提出
施工现场临时用电组织设计中,广泛采用接地(接零)保护系统,以确保人身、设备的安全。
原则上,所有施工现场的临时用电,均须按照《建设工程施工现场供用电安全规范》GB50194-93(以下简称“安规”)、《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JGJ46-2005 (以下简称“行规”)的规定执行。
在施工现场供(配)电系统中,有的采用专用变压器(以下简称“专变”)供电,有的利用公用变压器或与外电共用同一供电系统(以下称“公变”)。
采用何种接地(零)保护,能达到有效防止触电事故的发生,确保施工用电安全的目的,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
在大多数施工单位报审的临时用电组织设计中,不管是采用专变还是利用公变供电,提及接地(零)保护系统时,几乎无一例外地称“采用TN-S系统供电”和“使用三相五线制供电”。
其依据是行规第1.0.3条第2款及7.2.1条。
其实,TN-S是一种接零保护方式,而不是一种供(配)电系统;而低压供(配)电的方式有单相、三相三线制、三相四线制之分,并无“三相五线制”之说。
仅仅是当采用TN-S接零保护系统,三相四线制采用电缆配电时,必须使用五芯电缆。
在检查、验收临时用电工程时,发现绝大多数工程并未按照临时用电组织设计的规定采用TN-S接零保护系统,而采用设备就地接地的TT 接地保护系统,三相四线制配电使用的电缆为四芯电缆。
这就造成设计与施工不一致的矛盾,给监理工作带来一定的难度。
对问题的分析
安规、行规对接地、接零保护系统的规定和我地供电现状的调查:
1、安规是建设部1993年发布的强制性国家标准,自1994年8月1 日起施行,为现行国家标准。
其4.1.1条规定:当施工现场设有专变时,
“其低压侧应采用保护导体和中性导体分离接地系统(TN-S系统)或电
源系统接地,保护导体就地接地(TT系统)。
但由同一电源供电的低压系统,不宜同时采用上述两种系统。
”;第4.1.5条规定:当施工现场不单独设专变而利用原有供电系统时,“电气设备应根据原系统要求作保护接零或保护接地。
”;在4.1.1条的条文说明中指出:“……TN-S接地系统在施工现场采用较为安全。
但有些施工现场供电范围较大,较分散,电源引出5根线有一定困难,且线路长,阻抗大,采用TN-S系统问题较多,因而应采用TT系统,电气设备外壳直接与接地极连接。
”。
2、行规第1.0.3条规定:施工现场用专变时,必须符合下列规定:“ 2 采用TN-S接零保护系统”;第1.0.4条规定:“施工现场临时用电,除应执行本规范的规定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强制性标准的规定。
”;第5.1.2条规定:当使用公变时,“电气设备的接地、接零保护应与原系统保持一致。
”,在相关的条文说明中强调采用TN-S接零保护系统,禁止采用TN-C系统,防止TN与TT系统混用的潜在危害,并无明确禁止使用TT 系统。
从法律地位上看,安规是上位法,相对而言,行规是他的下位法。
显然,上位法的法律地位高于下位法,更具权威性、指导性。
3、现状调查
据实地调查,在县级及以下的建设工程中,中、小型工程较多,有
些施工现场较为分散,施工现场使用的电缆大多为四芯电缆,除少数施工现场单
独设置专变外,大多数工程借用公变的公用配电系统或其他单位专变配电柜中的一路出线(相当于公用系统)给施工现场供电。
通过对供电部门的了解,我省农村(含县城、包括市郊)公变均采用Y/Yno 接法,低压配电系统的接地保护一般采用TT系统。
例如,由江苏省电力公司设计定型并在全省低压配电网络中广泛使用的SYN TDS JP等各种型号的交流低压配电箱(柜),以及各企业、单位、个人等低压用户均采用TT接地保护系统。
综合以上各条,本人认为应当全面、准确地理解建设工程临时用电的法律法规,不断章取义,对施工现场临时用电的接地(零)保护系统作出科学、合理的选择,做到不违反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又符合实际,切实可行。
采用TT接地保护系统并不违反强制性标准,是可供选择的方式之一。
三、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措施
1、施工现场用专变供电时,优先采用TN-S或TN-C-S接零保护系统,也可采用TT接地保护系统;
2、使用公变时,应采用TT接地保护系统。
当采用TT系统时,应按照《农村低压电力技术规程》(DL499-2001)12.2.1、1246、12.5.1、
12.531、12.5.7条规定,每台受电设备均须做单独接地保护,接地装
置必须符合上述各条的规定及JGJ46-2005中5.3.4条的规定。
3、在接地(零)保护方式上,临时用电工程应当按照设计要求施工,与施工现场临时用电组织设计相一致。
4、在编制施工现场临时用电组织设计时,不得违反工程建设的强制性标准,又要了解施工现场临时用电的实际环境、条件、现状,特别是电源点的实际情况。
在确定接地或接零保护系统时要综合考虑,务求设计对施工有指导作用;切忌不分场合、条件,一律说“采用TN-S接零保护系统”、“采用三相五线制供电”,因为并不是在设计中写上“采用TN-S 系统”就万事大吉了。
四、对临时用电安全监理工作的思考(仅针对接地保护系统而言)
1、审批临时用电组织设计时,对照相关的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要求其内容
要符合临时用电管理的各项规定,要正确选择接地(接零)保护方式。
明确指出临时用电工程必须按照经审批同意的临时用电组织设计的要求施
工,不得任意变更甚至降低标准。
2、对不按组织设计的规定施工的,及时发书面整改通知。
3、对拒不整改的,经甲方同意,发工程暂停令。
4、施工方拒绝停工的,及时向有关部门书面报告。
5、按照施工现场实际采用的接地(接零)保护方式,对照相关规范、规程的
规定,严格监管。
绝不容许施工与设计不一致,擅自改变保护方式,降低要求,甚至不采用任何接地(接零)保护装置的现象存在。
以上是对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实际存在问题的一些探讨,纯属个人观点,仅供参考。
江苏宏达建设咨询有限公司(宜兴)汪凤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