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上《司马光》公开课教学设计

  • 格式:doc
  • 大小:42.50 KB
  • 文档页数:6

下载文档原格式

  / 7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年级上册《司马光》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司马光》是统编教材三年级上册第24课,是本次教材改革语文教材中首篇以课文形式出现的文言文。课文围绕“击瓮救友”这一核心事件,仅用30个字,就清楚地交代了事情的起因、经过和结果,并抓住人物的一系列动作描写,生动地再现了一儿“失足落水”,司马光“持石击瓮”的生动场景。课文通过危急时刻“众皆弃去”和司马光临危不乱这两种行为的对比,表现了司马光沉着冷静、机智聪明的美好品质。将此文编排在此年段,表明学生在低段储备一定的识字量之后,即可进入简短的文言文阅读。但初次感知文言文,还不急于让学生学会文言学习的诸多方法,让学生跟着老师学习朗读,读出节奏,读出韵味才是最重要的。熟读成诵,感知故事内容,并用自己的话来讲一讲这个故事,既能降低文言文学习的枯燥乏味,又能增强文言学习的趣味性,感受它“言简义丰”的特点。

教学目标:

1.通过认读和复现认识“司、跌”等5个生字,会观察“庭”的易错点,并正确书写。

2.通过教师范读和借助停顿,有节奏、有趣味地朗读课文,运用看注释和看插图等方法,大致讲清楚课文故事。

3.抓住“群儿戏于庭”和“光持石击瓮破之”,了解文言文状语后置的特点,感受文言文独特的魅力。

4.借助人物背诵全文,结合故事的后续理解这个故事的意义。

教学重难点:

重点:通过教师范读和借助停顿,有节奏、有趣味地朗读课文,运用看注释和看插图等方法,大致讲清楚课文故事。

难点:通过读好关键语句和比较与现代文的不同点,感受文言文独特魅力。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板贴

教学过程:

一、看漫画,讲故事

1.出示连环画《司马光砸缸》引入:孩子们,你们知道这个故事吗?谁能讲一讲?

2.揭示课题:正如他所讲的,连环画中描绘的就是我们耳熟能详的一个中国古代故事,我们在生活中都叫它——司马光砸缸。这也是我们今天学习的一篇新课,请大家齐读课题——《司马光》。指名用“司”组词。

【设计意图:以学生喜欢的连环画形式引出文中的故事,联系以前的知识储备讲述故事,相机认识复姓。降低难度,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在熟悉的情境中接触陌生的语言形式。】

二、话古文,读古文

1.引导学生观察课文,与以前学过的现代文作比较,初步感受小古文的特点。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适时总结“字数少、内容短”。

2.多种形式读课文,读通、读顺,并在诵读中感受文言文内容的

凝练与语言的韵味。

(1)正音读

①学生自由朗读课文,并提醒把注音的字多读几遍,指生分享并认读难读的字词。

②根据学生的回答,相机认识“瓮”字,理解“瓮”。认识过程中,引导学生看注释、看插图,强调这是学习小古文的常用方法。

③指生试读。

(2)停顿读

①教师范读,全班跟读。

②指生读,要求读出节奏。

③齐读。

(3)去标点读

①横排去标点读,加深学生对停顿的理解。

②竖排去标点读,幻灯片出示行书书法作品,让学生在感受停顿的诵读中,也能在潜移默化中受到书法文化的熏陶。

(4)师生赛读

【设计意图:本环节设计分为两个层次,首先让学生通过观察对比,初步感受文言文的不一样,而我们即将学习的课文是最简单的文言文,我们可以称之为“小古文”。再认真倾听教师范读,感悟小古文的节奏,同时对本文的正确朗读留有印象;接着有层次地朗读课文,明确小古文读正确的标准,并依此标准进行齐读,做到读通顺。】

三、品内容,讲故事

过渡:正所谓“读书百遍,而义自见”,我们刚才把课文用不同方法读了好多遍,你能回答几个问题吗?

1.问题①:文中主人公是谁?

问题②:除了主人公以外,还有哪些表示人物的字词?

(光、群儿、一儿、众、儿)

幻灯片出示四幅图,匹配人物与图片,在五个人物词汇与四幅图片的差别中,让学生明白“一儿”和“儿”指的是同一个人。

2.根据不同人物行为,逐句说故事内容。

(1)群儿戏于庭

①根据注释,明确故事发生的地点;

②书写“庭”字;

③感受古文不一样的行文顺序,以“戏于庭”为例,安排口语表达训练:于。

(2)一儿登瓮,足跌没水中

故事转折,感受情况危急。

(3)众皆弃去

(4)光持石击瓮,水迸

不同的小孩做法不一样,重点理解“持石击瓮”的动作,让学生表演“持石击瓮”,感受“持”的力量与“击”的速度。

(5)儿得活

3.用现代的语言讲一讲故事,再一次感受古文与现代文的区别,体会小古文的简洁。

4.在理解的基础上读课文。

【设计意图:联系学生学习古诗的基础,渗透借助注释和看插图理解小古文意思的方法。通过师生互动,提升学习小古文的信心和兴趣。】

四、想画面,树形象

1.如果你是跌落水中的孩子,会说什么?做什么?在说与做的内容中,引导学生感受心理。

(紧张、害怕、后悔……)

2.如果你是“众儿”,当看到你的小伙伴跌落水中,却跑开了,你心里会想些什么?

(害怕、找人帮忙)

3.司马光又是怎么想的?你认为他是一个怎样的孩子?

(沉着冷静、机智勇敢)

【设计意图:依据文意创设故事情境,帮助学生在情境中进一步理解意思,并在角色互换的过程中渗透德育,树立司马光机智勇敢、沉着冷静的形象。】

五、课内背,课外读

1.扣词背(保留人物)。

2.合书,全文背诵。

3.推荐阅读《称象》,利用“看注释”“看插图”的方法。

【设计意图:根据语文课程标准要求:能借助工具书阅读浅易文言文,背诵优秀诗文240篇(段)。教师设计“扣词背诵”环节,既